刚确诊为冠心病,一个人在家你害怕过吗?

冠心病是众多心脏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而且患病者往往需要终身抗战,不仅难以治愈,而且可能引发多种相关疾病,致死风险较高。患者确认患有冠心病后,担心害怕是难免的,但是,也不需要过于焦虑。

冠心病轻重差距较大,对于一些刚刚确诊狭窄程度较小的患者来说,只要按时服药,做好药物控制,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不会有特异反应,各种表现与常人无异,也不会有太高的生命危险。

冠心病的药物控制!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从确诊起,就注定与药物无法分开,每日都需要坚持服用抗凝、调脂类药物,它们虽然不能逆转病情,但却可以减缓疾病进程、拖延狭窄加剧的速度,患者还需要小心相关并发症,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如果患者合并这些疾病,在抗凝调脂药物的基础上,还需要适当加服其他药物,以免出现交叉性诱发。

但对于部分狭窄程度较重的患者来说,死亡随处可见:①本身由于狭窄程度较高引发的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抢救不及时,死亡风险较大。②由于长期缺血导致心功能低下,引发的心力衰竭,患者五年内的生存几率不高于50%。所以掌握急救措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冠心病的急救措施!

作为一种危险性较高的常见病,急救措施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而冠心病的急救措施的作用机理都是快速恢复血运循环,目前有两种目的相同,但作用机制不同的急救措施:

1,内科支架手术:知名度较高,争议性较大,很多人都都它下意识的排斥,这主要是因为网上各类言论造成的,但我必须告诉大家,现在是信息爆炸的年代,但网络上却充斥着大量错误或误导性言论,支架确实价钱昂贵,但成本取决于很多因素,不可能直接换算;支架确实不可能治疗病情,支架后患者确实还可能再次狭窄,但我们必须清晰急救的概念,支架不需要别的功能,只要能急救就够了,它诞生的意义本来就是为患者争取时间。

2,外科搭桥手术:同为冠心病的急救措施,但与支架植入狭窄冠脉,人为撑开狭窄冠脉恢复血供不同,搭桥手术是绕开狭窄堵塞的部位,人为搭建一条“通道”,恢复心肌血供,所以二者的适用方向不同。

由于搭桥手术创伤性较高,所以支架手术的优先级较高,优先选择支架,只有在预后情况不好的情况下,才应该考虑搭桥手术。





刚确诊为冠心病,一个人在家你害怕过吗?首先分析一下,诊断了冠心病,为什么会害怕?主要原因是怕冠心病突然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突然的心肌梗死可能会导致猝死的发生,所以大家害怕它。除此之外,很多人会感到害怕,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不了解这种疾病,所以会有害怕的情绪存在。今天张大夫就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一提到冠心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急性心肌梗死这种严重情况,其实严格讲,冠心病并不能跟急性心肌梗死划等号,因为冠心病指的是心脏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超过50%的情况,对于那些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以下的人来说,不能简单称之为冠心病,称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更加合适。而对于狭窄程度在50%-75%之间的冠心病患者来说,一般医生让大多数这类患者口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就可以,暂时不需要进一步的介入治疗。这类患者只要药物吃得好,能够把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好,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能够达标,同时有些朋友也在坚持口服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应该说问题是不大的,不用每天都担心随时心梗,很多人的担心也是多余的。

而对于那些诊断了冠心病,同时冠脉狭窄在75%以上的患者来说,如果同时有典型症状或者心肌缺血的证据,一旦发现这类患者,大多数都是需要进一步进行介入治疗,甚至冠脉搭桥治疗的。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患者严重狭窄的冠脉已经带来症状,进一步发展下去有可能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所以在这个阶段很多人就做了手术。如果有些患者处于这个阶段,我个人觉得先正规评估一下病情和风险,必要时听从专业医生的意见进行治疗。至于那些高危患者,有的被称之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其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大,这时候这类患者也别整天在家担惊受怕,可以考虑到正规医院心内科进一步治疗,清除隐患后再安心的回家过日子也不晚。

最后要说给那些发现冠脉病变,但是其狭窄程度低于50%的患者说几句话。客观讲,这类患者突然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的机率非常低,大家只要注意控制好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同时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就可以,必要时口服一些药物,比如说他汀类降脂药。如果因为发现了冠脉轻度狭窄病变就天天担惊受怕,那实在是不可取,也多数情况下属于杞人忧天。

以上就是张大夫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到有类似问题的朋友们。大家觉得好,也可以转给亲朋好友。




我也是冠心病人,从18年8月到现在,正好3年时间。

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吧,冠心病需要注意、需要调养、需要休息,可是,并不需要害怕。

我是突发下壁心梗,被急救车送到了医院抢救,完整体验了一把濒死体验,医院给我下了两次病危,手术台上肾上腺素用了两次。要不是医生和护士拼了命,那我现在也就不会在这儿跟你聊天了。

患冠心病,一定要听医生和护士的话,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千万不要有自怨自艾、自暴自弃的想法。这样不仅对病情于事无补,反而会适得其反。

医生开的药,一定要按医嘱按时服用。按时吃药!按时吃药!!按时吃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因为这是我用自己的惨痛经历总结出来的教训。因为工作忙和自己疏忽,第一次手术后没有按时服药,结果四个月后我就又一次复发了。

放平心态,遇事冷静,不要冲动,更不要心态过于激动甚至动怒。

调整作息时间,保持好良好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要酗酒,戒烟,不要熬夜。适当运动,保持心脏活力。

另外,随身带着速效救心丸或者硝酸甘油,以备不时之需。在口袋里面放一张紧急联系卡。毕竟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不是?

放平心态,坦然面对,冠心病并不是那么可怕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会有所帮助。





五十岁左右,是人生的沼泽地,就在这一年,我也成了有“架子”的人,两枚支架安放,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但影响最大、受害最深的却是我的妻子。

两枚支架的植入,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在单位主动边缘化,与朋友间的交往也主动减少,精力集中在了身体的恢复与治疗上。不过,面对如此劫难,虽有不甘,但也坦然接受了。

支架在我身上,但“恐惧”“焦虑”却在妻子身上表露得淋漓尽致……

妻子睡眠一向很好。从来是倒床即睡,睡则即沉。可是,自从我患了冠心病,她的睡眠明显大不如前。我不睡沉她绝不睡;我一睡醒她必醒。我鼾声如雷时,她担心我一口气上不来;我无鼾声时,又怕我“睡过去”了……

再者,我与妻子平时吃饭的“盐味”较重。医嘱安排要“少油少盐”“少荤多素”的清淡饮食,自此饭桌上少了油、盐与荤菜。当然,妻子也跟着受了罪……

再者,每天提醒我吃药,时常询问我身体感受,催促我去医院检查,变着法让我开心快乐……

与我同龄的妻子,明显出现了担心焦虑的症状。惟恐我突然间会离开她。再加上饮食营养与睡眠跟不上,没过三个月,日渐消瘦憔悴的她,就检查出了“营养不良”“贫血”等诸多症状!

有了病,首当其冲受拖累的是自己爱人与儿女。所以,为了家人,请守护好自己的健康吧!




病名,决定不了程度。

如果让病名吓住,是废物。

如果明知道有冠心病还无动于衷,是蠢猪。

发现冠心病,首先找靠谱的医生,判断程度,知道出意外事件的可能大不大,积极正确的治疗。

记住,我强调的是正确治疗。

吃饭与吃药的区别,是吃饭吃什么饭不管馒头、米饭、豆包都能吃饱,而吃药不是吃了就能对付上。

正确的用药,就像针尖对麦芒,两相、三相电源插头与插座,差一点都不行。

举个例子,

病人来看过病,第二次来,记不清楚用的什么药,药名都是生涩的词。我再给病人重新查一遍体,写出来的用药,与2周前一样。

这就是精准治疗。

一般情况,调整用药的周期是3周到一个月,有的病人是困难的持久战,用药稳定。

正确的药吃着,还有备药在,问题就不大。

如有特殊情况,例如突发的强烈精神刺激,心脏受不了,可以及时拨打120,不等不靠不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冠心病   害怕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   支架   狭窄   病情   药物   患者   妻子   程度   担心   手术   措施   医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