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为何不远千里送黛玉奔丧?是责任、是义务、还是感情?

既不是责任,也不是义务,更不是感情,贾琏不远千里送黛玉奔丧,是因为贾琏在这段故事中,是林黛玉的背景,暗藏了黛玉的一种结局——玉带林中挂。

贾琏为什么是琏二爷?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说:“那赦公,也有二子。长名贾琏,今已二十来往了”。贾赦的长子是贾琏,次子是谁,冷子兴没说,书中也没写。这其中,就留下了两个难以解开的红楼死结:其一,贾琏明明是老大,为什么书中被写成“琏二爷”、“贾二舍”?其二,贾琏有个兄弟, 此人究竟是谁,为何书中一笔不提?

很多红迷朋友猜想,贾琏被叫做琏二爷,是因为他在荣国府中比贾珠小,贾珠是朱大爷,贾琏就是琏二爷。或者,宁国府、荣国府家族大排名,贾珍是珍大爷,贾珠已故不参加排行,贾琏顶替为二爷。

这两种最典型的说法,其实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如果以荣国府排行,贾珠是朱大爷,贾琏是琏二爷,那么,贾宝玉就是宝三爷,书中有“宝三爷”吗?

以宁荣二府大排行,绝对不可能把贾珠排除在外,即便他已故,也应当进入族谱,何况,这一房已娶妻生子,怎么可以把这一门驱逐出宗祠呢?以宁荣二府玉字辈大排行,应当是珍大爷、朱二爷、琏三爷、宝四爷……。

不过,书中没有这样排行,而是各门论各门的,宁国府一脉单传,就只有珍大爷。贾政家有两个儿子,也就是朱大爷、宝二爷。贾赦家也有两个儿子,按说应当是琏大爷,他的兄弟才是二爷。不写贾琏家的二爷,却把贾琏写成“琏二爷”,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其中的玄机,隐藏的是荣国府是“二舍”。所谓“二舍”,指的是荣国府写的是桂林靖江王府。靖江王这家,是“兴隆街大爷”的遗脉,兴隆街大爷的孙子朱铁柱(守谦)在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因“推亲亲之恩”,被封为靖江王。洪武九年十一月,朱元璋诏令朱守谦“奉其祖南昌王木主以行”,之藩桂林。

南昌王,是朱守谦的爷爷,朱元璋的同胞大哥朱兴隆,也就是书中的“兴隆街的大爷”。但是,在《朱氏世德碑》中,朱元璋却说“孟兄先逝,合家守丧”、“孟嫂携幼,东归故里”。孟兄孟嫂,说的是朱元璋的大哥大嫂,孟,就是庶出的长兄,书中的“二舍”,指的就是这回事。之于皇室来说,兴隆街大爷家就是“二舍”。

朱兴隆本来是大明仁祖的长子,其子孙就有继承仁祖皇位的资格。朱元璋为避免皇权争夺,就把“长子”贬为“二舍”,所以,贾琏就在住在了“叔叔”家,靖江王因“叔叔”而成为一家藩王。兴隆街大爷是一世祖,儿子朱文正是二世祖。但是,朱元璋“封建诸子”时,朱文正因为非作歹,暗通张士诚被被幽禁致死,朱元璋仍然“推亲亲之恩”,不追究朱文正的罪过,封了他的儿子为藩王。贾赦,字恩侯,说的是靖江王家的历史

贾琏是贾赦长子却被写成“琏二爷”,其中还隐藏了另外一件事:贾琏、贾宝玉才是一母同胞、同母异父的兄弟。贾琏因贾珠是“琏二爷”,贾宝玉是二爷,书中隐藏的贾赦次子——这其中复杂的关系,我在其他很多文章中已经讲过,不再赘述。

贾琏不远千里送林黛玉奔丧,影射的是一段靖江王家“玉带林中挂”的历史,讲清楚“贾二舍”就足够回答这个题目里。

那么,贾琏陪林黛玉千里奔丧,这件事情中,又隐藏的靖江王家哪段历史呢?

林黛玉与贾琏是什么关系?

贾琏是“贾二舍”,象征了兴隆街大爷家的“孟兄”地位,也就是靖江王家非朱明正统。那么,林黛玉又是谁,在靖江王家又是什么地位,与贾琏是什么关系,贾二舍为何千里护送呢?

在文本故事中,林黛玉仿佛是荣国府的外来客,比如,甲戌本第三回就说“荣国府收养林黛玉”。实际上,林黛玉才是荣国府真正的主人,“养荣丸”养着荣国府。

一僧一道在送玉时,来到了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旁,那僧说:“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赤瑕宫,指的是大明,赤即朱,瑕是白玉上一点朱红,朱元璋之“璋”为半圭,就是一种白玉礼器。贾宝玉不是赤瑕宫的神瑛,他只是个侍者,负责浇灌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草。

绛珠草就是林黛玉,西方灵河岸上,指的是广西桂林漓江岸上的靖江王城。漓江,发源于灵渠,所以是“灵河”。三生石,指的是“兴隆街的大爷”朱兴隆,朱文正(贾政,即假文正之名),以及朱守谦,他们是靖江王的“三世祖”,而真正之藩的,则是第三世祖、第一代靖江王朱守谦。“三生石”,指的就是靖江王三世祖。而且,靖江王城中就有一座石头峰,名叫独秀峰。

朱守谦小名铁柱,靖江王城在北宋铁牛寺遗址之上,故而,荣国府的家庙就是铁槛寺。庚辰本第三回的回目是“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代玉抛父进都京”,就是洪武九年,朱守谦“奉其祖南昌王木主以行”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

兴隆街的大爷谥号是南昌王,因朱守谦被封在了靖江王,而成为靖江王一世祖,洪武九年后,其牌位被供奉在靖江国,是“复旧职”。朱守谦只奉祖父的牌位之藩靖江王城,其父朱文正的牌位,恐怕就在原籍了。所以,林代玉“抛父进都京”。都京,指的是靖江王城,南明时期,有两代靖江王称帝(监国)。

“林代玉”有靖江王三世祖的暗喻,所以是“三生石畔”的绛珠草,他才是荣国府真正的主人。进了荣国府,时间又穿越到了南明。这是因为,林黛玉在荣禧堂中见到了第十二代靖江王荣穆王。荣禧堂,加上“座上珠玑昭日月,唐倩黼黻焕烟霞”对联落款中的“穆莳”、东安郡王,就是“荣穆王”

书中为何单单要点荣穆王呢?因为,荣穆王之子,第十三代靖江王朱亨嘉谋反了。“二舍”谋反,其结果,就是林黛玉的判词“玉带林中挂”。

贾琏不远千里送林黛玉奔丧,其实暗藏了朱亨嘉的结局。

二舍取代洪武,靖江王被缢杀于连江

顺治二年(1645年),第十三代靖江王朱亨嘉在王城中自称监国,“更衣”黄袍,南面称尊。奇葩的是,朱亨嘉认为他们家才是仁祖的长房,应当继承仁祖的龙衣,因而,其年号是“洪武”,这一年是洪武278年。

庚辰本中的“林代玉”,寓意桂林靖江王取代了朱洪武。林,指的是桂林,玉,则是朱元璋的“璋”。

朱亨嘉废掉了大明所有的年号、帝号、庙号,当时的隆武帝朱聿键起兵镇压。当年阴历九月二十五日,靖江王城被攻陷,朱亨嘉束手就擒。梁武帝立即废掉其爵位,以“连江庶人”的身份,秘密押到福建连江,“命锦衣卫王之臣用心防护,无得疏虞。”

隆武二年(1646年)四月,朱聿键“安置靖庶人于连江,敕奉新王严加钤束,不许令见一人,透出一字”。“寻命掌锦衣卫事王之臣缢杀之,托言暴疾死。”

林黛玉之一结局,就暗藏了朱亨嘉之死,是“玉带林中挂”。林黛玉进荣国府时,贾母为他配置养荣丸,书中暗中交代了“为后菖菱伏脉”。这一笔批注,是脂砚斋暗点了朱聿键缢杀朱亨嘉之后,“托言暴疾死”。

朱亨嘉死后,其部下追谥其为“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平皇帝”,又称为“平帝”。所以,贾琏的通房大丫头就是平儿。平儿原本是小妾,却被叫做“平姑娘”,姑是“孤”的谐音,是称孤道寡的意思。

贾琏之“琏”,本义瑚琏,瑚琏之“瑚”谐音荣穆王朱履祜之“祜”,琏,则指的是连江。《说文解字》注:“本作连,瑚连也。从木,连声。或作琏。”贾琏千里送黛玉奔丧,寓意朱亨嘉由桂林被秘密押到连江,然后被缢杀的历史。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是暗写在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故事之中的,本身就有秘而不宣的寓意。从桂林到连江,说“不远千里”,也恰如其分。所以,贾琏在这段故事中,就是“林代玉”的“玉带林中挂”的背景。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写了这样一段话:“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这段话,被视为“红楼死结”,无法解开其中之谜。实际上,这段话中,讲到了四个节气:由小满交芒种,由芒种交夏至,所以是“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

四月二十五、二十六两日,隐藏了南明终结的历史,同时,也点到了朱亨嘉四月被缢杀于连江的历史。未时交芒种,指的是芒种交夏至。这天,隐藏桂林靖江王彻底终结的日子,也就是顺治六年(1649年)五月十二日(6月21日)未时交芒种节(到夏至)。第二年,朱亨嘉的继任者朱亨歅被缢杀。

朱亨歅也在靖江王城自称监国,这一家在南明时期出了两个监国,都被缢杀。所以,薛宝钗、林黛玉都被暗喻为杨贵妃。他们(她们)的册页画画的是两株枯木,构成了“林”字,“玉带林中挂”中隐藏了“桂”。

朱亨歅是朱亨嘉的堂弟,这就是“贾二舍”在叔叔家住,帮叔叔做事,与贾宝玉是堂兄弟关系的另一层寓意。以朱亨嘉、朱亨歅之间的关系,他们是两代靖江王,有“兄终弟及”的之意。所以,冷子兴不说、书中也没有提到的贾琏兄弟,就暗藏了末代靖江王朱亨歅。

《红楼梦》不是索隐小说,而是以“诗禅”写成的谜语大书。书中人物绝不是“某某隐某某”,而是一人多喻,多人一喻。贾琏在完成“千里送丧”这段历史隐喻后,还将与尤二姐一起,暗喻永历皇帝朱由榔之死,以及南明彻底灭亡的历史——这是题外的话,按下不表。




红楼梦十三回,林如海突然生病,写信让林黛玉回去。这封信的重量马上被贾母捕捉到了,林如海不是病入膏肓绝不可能派人来接林黛玉。所以,派谁护送林黛玉回去就成了贾母的选择,细数贾家,唯有贾琏责无旁贷,贾母不容反驳,硬派了贾琏带着林黛玉回去。这一去,头年年底出发,第二年九月初三林如海去世,停灵、奔丧,送还苏州祖陵安葬,再处理林家一切事物返回来,按理年底根本回不来,怕不要过了年才能回来。贾琏陪着林黛玉一去一年多,对他来说可是爽歪歪的日子。

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贾母听了,未免又加忧闷,只得忙忙地打点黛玉起身。宝玉大不自在,争奈父女之情,也不好拦劝。于是贾母定要贾琏送她去,仍叫带回来。一应土仪盘缠,不消烦说,自然要妥帖。作速择了日期,贾琏与林黛玉辞别了贾母等,带领仆从,登舟往扬州去了。

贾母力排众议安排贾琏随林黛玉回去。贾琏不置一辞,对贾琏来说去江南花花世界,他是极其乐意的。贾母坚持派他去,主要有几个目的。

第一,贾家除了贾琏无人可用。贾琏的办事能力是贾家之最。贾家贾赦、贾政、贾珍当官都不可能去,贾琏无职,作为荣国府管家有处理家事的经验,派贾琏当仁不让。

第二,贾琏是林黛玉的表哥,从亲情上讲,贾琏也是陪林黛玉的不二人选。

第三,林如海书信一到,贾母就知道林如海不行了。林黛玉回去不但要照顾林如海医药,还要处理林如海丧葬后事。林家没有人,林黛玉根本不能处理这一切。加之林如海的身后事,关乎林家的一些产业处理,人员安置,绝不是一般人能胜任,贾琏都是唯一合适人。

事实证明贾母的眼光是对的。贾琏在荣国府数年的管家经验,本就擅长处理这些家务事。林黛玉有表哥贾琏帮助,可以放心的照顾林如海,不用为林家的琐事费心。

对贾琏来说,林黛玉是他表妹,来的时候还很小,也不用对他避嫌。黛玉与王熙凤关系极好,与贾琏的表兄妹情也深厚,帮助自己表妹贾琏不会推脱。最主要,江南风光也是贾琏向往的。能够脱离王熙凤的掌控,让贾琏天高任鸟飞的到江南花花世界游荡,江南女子又各个婉约如水,以贾琏的浪荡性格,正是鱼儿入水,满心欢喜。所以,贾母让贾琏跟着林黛玉回江南,他是一万个愿意去。

说一个题外话,贾琏有没有代表贾家贪了林黛玉的百万遗产。我认为绝无可能。

首先,林黛玉回家以后照顾了林如海九个月,林如海才死。林如海有的是时间交待遗产。林黛玉后面说自己一无所有,表明林家确实没什么钱。

其次,古人财产转移,尤其涉及百万银子根本不是现在揣张卡就能带走的。也不存在什么银票。林黛玉跟随贾琏来往,有大量银子瞒不住。

最后,贾母没死,以她老人家的精明,林家真有这么多钱,早找到借口促成宝黛姻缘,还用薛姨妈嘲讽她:

(众人说)到闲了时和老太太一商议,姨太太竟做媒保成这门亲事是千妥万妥的。薛姨妈道。我一出这主意,老太太必喜欢了。

林如海死,对林黛玉可谓灭顶之灾,彻底成了孤儿。还好有表哥贾琏帮忙处理后事,否则,林如海连后事都不能办好!这就是古时候后继无人的可怕!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问题:贾琏为何不远千里送黛玉奔丧?是责任、是义务、还是感情?

贾琏千里护送林黛玉奔丧,有责任和义务,也有情感因素。

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贾母听了,未免又加忧闷,只得忙忙地打点黛玉起身......作速择了日期,贾琏与林黛玉辞别了贾母等,带领仆从,登舟往扬州去了。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是贾琏的亲姑姑,贾琏是荣国府的长房长孙,贾敏未出阁时,小姑和大侄子应该是很好的关系。

贾琏作为荣国府的长房长孙,姑姑疼爱侄子是没得说的。再加上贾琏好机变(冷子兴语),长的模样俊俏(否则王夫人也不会同意王熙凤嫁给贾琏),贾敏一定很疼爱这个大侄子。贾琏呢?也一定和姑姑很亲近。现在姑姑去世,他怎能不爱惜姑姑唯一的女儿林黛玉呢?而且黛玉自幼来贾府,来时也是不避嫌的年龄,和贾琏、王熙凤夫妻关系又很和睦,平时一定培养了很好的感情。

所以从亲情上来说,得知姑父林如海病重,护送表妹黛玉回去,是贾琏所义不容辞的。

从责任和义务上来看,贾琏护送林黛玉回去是最合适的。

荣国府成年男子中,贾赦、贾政有公务在身,贾珍也有公务,并且贾珍是宁国府的人,和贾敏远着几层呢,荣国府自家的事儿,当然要由自家人去处理。况且,贾母和贾府里人已经猜测到,林如海一定病势很重了,无论请大夫看病,还是以后处理后世,以至后续奔丧,荣国府都应该义不容辞。

但荣国府“玉”定辈中只有贾琏是成年人,而且他具有多年管家的经验,处理事务也是行家里手,所以从家庭担当上来看,贾琏有责任和义务为贾母分忧,为家庭出力。

古代姥娘舅家大于天,姑爷去世理应娘家人出面料理后世,帮忙处理家产,这方面贾琏是最合适的。

第24回,贾芸和他舅舅卜世仕(不是人)说:

“舅舅说的倒干净。我父亲没的时候,我年纪又小,不知事。后来听见我母亲说,都还亏舅舅们在我们家出主意,料理的丧事......"

贾芸父亲没的时候,母亲尚在,但料理丧事、出主意争家产等诸多事情多亏舅舅们(当然贾芸话里还有一层意思,他们家的家产他舅舅们也有藏掖)。

林如海一死,林黛玉就成了孤儿,一应后事当然需要荣国府出面料理。最主要的是林家的遗产,那是要为外甥女争回来的。林家人口稀疏,近支几乎没有,但肯定有很多族人虎视眈眈。这时候弱小的外甥就指靠姥娘舅家了。

黛玉的两个舅舅,贾政为人比较清高,不善于家庭事务的处理,贾赦又一味享乐,由成年的长子贾琏代替他们去处理林如海的后世,也是最佳人选。

再说一下林家是不是留给林黛玉家产了?答案是肯定的。林家祖家也曾经封为列候,林如海作为当朝探花、巡盐御史,虽不敢说大富,也一定留下丰厚的家产,而且贾敏当年出嫁时正赶上贾府盛时,贾敏的陪嫁也一定很丰厚。赖嬷嬷曾给王熙凤说,你和太太们哪个的头面不够吃一辈子的?

林家留给黛玉丰厚的家产也可以从第55回看出来,王熙凤语:

“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

待林黛玉出嫁时贾母拿出来的梯已钱,无疑是贾母暂时为林黛玉保管的林家的遗产。

也有人说了,林黛玉不是说了吗,自己一无所有,吃穿用度和贾府小姐一样,都由贾府所出。我认为这是曹公行的障眼法,也为了故事发展的需要,故意如此写的。




贾琏护送黛玉回南方,什么责任、义务、感情都不重要,对贾琏来说这是一次充满了金钱与美色诱惑的欢乐旅程。


从这一年冬底到第二年年底,这一年的时间,基本上就是林黛玉侍疾丧父哭哭啼啼,贾琏捞银子喝花酒好不快活。


当然,贾琏多少也干了点正经事,出于责任义务和亲情。他在除了来回路上保护林妹妹和她继承的遗产安全之外,主要就是作为林妹妹的代言人协理林如海丧事,出面和林家族人分割家产,可能还有和官府打交道的时候,主要是保障黛玉能顺利继承林家的财产。


为什么陪黛玉回南的人是贾琏?因为贾府里没有更合适的人了!


《红楼梦》第十二回结尾写到:

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


这一年林黛玉大概是十一岁了,对古人来说很快就可以议亲了。作者为了能让黛玉长久地住在贾府,所以大笔一挥准备写死林如海,所以给他安排了个“身染重疾”。


贾母是非常有阅历有智慧的人,她知道林如海把黛玉托付给她教养这四五年来都很放心,正常的话再过一两年就可以把黛玉接回去,给她议定亲事准备嫁人了。偏这时候不上不下的,非要接林黛玉回家,肯定是出大事了,林如海病得不轻,基本上就是要让黛玉回去交代后事的。


所以贾母感觉“忧闷”,林如海是贾府很强大的朝廷助力之一,当年贾母不惜让自己心尖上疼爱的女儿贾敏与他联姻,没想到贾敏早逝,林如海也病重,这就意味着贾府和林家这一步棋基本走死了。


但是没有办法,只能尽可能的挽回损失,起码要把贾敏的嫁妆和林家该属于黛玉的财产都拿回来,将来还可以使用。黛玉尚且年幼,而且大家闺秀不能抛头露面,也没有亲的兄弟,这种析产的事情实在需要一个得力的男性亲人帮忙出面。


看看贾府的爷们,贾赦贾政是长辈,身份太尊贵,还要上班公干,是不可能去的。贾珍是宁府的,而且是族长也很尊贵;贾蓉贾蔷都太嫩了不牢靠,也隔了一层;宝玉倒是聪明也和黛玉亲厚,但是他不知世事,去了也白扯,而且贾母和王夫人也不舍得他长途跋涉操心受累,那么只能是的贾琏了,因为别人都不中用。


贾琏是黛玉大舅家的表哥,血缘亲近和宝玉一样,而且他二十多岁,“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得”,常年负责处理荣国府外面与官场和权贵亲友们之间的公关和外联工作,工作阅历丰富,而且他身上捐了个同知,不仅是权贵子弟,还是官场中人。


一句话,她琏二哥有身份有排面有手段,舍他其谁!


我一直搞不明白一个事儿,为什么总有人爱琢磨什么贾琏和林黛玉之间多么好的兄妹之情,打哪里看出来的,能不能指教一下?多玄幻啊!


贾琏一个已婚成年表哥和林黛玉估计南下这一年时间,可能都没见几次面,说几句话。贾琏之俗,黛玉之雅,本来也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而且贾琏不是什么妹控,他对亲妹妹迎春都特别冷漠,何况一个表妹呢?所以贾琏和林黛玉的感情,比他媳妇王熙凤都差十万八千里了。


贾琏送林黛玉回南方,说白了就是因为别人都不中用,就剩下他还可以使唤。大家长老祖宗贾母的嘱托是责任也是义务,至于感情,也就是出于血缘亲情,姑妈家的小表妹那么点事儿吧!


贾琏陪黛玉回扬州这一年都干了些什么事?协理丧事、分家产,捞银子逛花楼,还有几个月时间在路上


按照《红楼梦》第十三回贾琏派回贾府取冬衣的小厮所说,林如海是九月初三过世的,紧接着肯定就要办丧事。


古代的丧礼比较讲究,社会等级高,身份地位尊贵就越讲究。周礼中对下葬时间的记录是这样的:

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


按照林如海的等级,应该是大夫级别的,也就是说从他停止呼吸到入土为安需要三个月时间。


期间大概经过“小敛”(穿寿衣)——“大敛”(装进棺材)——“殡”(停丧待葬)——“出殡”——“下葬”等主要步骤,其它还有“命赴、吊唁、铭旌、成服、朝夕哭奠”等等就不多说了,朱熹在《朱子家礼》种讲的超详细。


其中“小敛”“大敛”基本上前三天就完成了,比较耗费时间的就是“殡”,也就是停丧的时间,很多礼节也都在殡期举行,严格按照礼法,林如海需要停三个月。


而且据书中交代林如海的灵柩还要从扬州送回姑苏原籍去安葬,虽然扬州和苏州离得不远,但也比较麻烦。贾琏是真的做到了“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林如海已葬入祖坟了,诸事停妥”才往回走的,本来打算“本该出月到家,因闻元春喜信,遂昼夜兼程而进”,也就是月底到家,这个月底应该是指当年的十一月底。


参照乾隆第二次下江南,正月十一日从京师出发,走京杭大运河顺流而下,二月二十七日到达杭州。三月初六启程回銮,走京杭大运河逆流而上,四月二十六回到圆明园驻跸。


贾琏和黛玉的船只不可能走得比乾隆的龙舟还快,这不科学。


所以林如海的丧事应该并没有严格按照礼法规定的“三月而葬”,而是缩短了时间,这其实在古代很正常,并不代表林如海的丧事不隆重,自古很多诸侯都选择简化和缩短了殡期,尤其是家族人丁单薄的情况,比如林如海应该就是这样。


但是,林如海的丧事一定也不简单,因为他做了五六年的巡盐御史,这在明清两朝来看都是罕见的,可见皇帝对他的倚重和信任。这样的心腹大臣死在了任上,称为“捐馆”。林如海的丧事,皇帝应该会有圣旨抚恤,当地官府也会干预,林家也不是真的死绝了,人家还有“堂族”,也就是“同族但是非嫡亲”的叔伯兄弟。


所以常见的说贾琏给林如海办丧事的说法是不准确的,贾琏作为一个外姓的大外甥,在林家有族人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负责这件事的,顶多他从旁协助办事而已。贾琏在林如海丧事中的主要任务是看顾林黛玉,以及帮着黛玉出面和林家的族人分割家产。


林如海的遗产主要包括这么几部分:林如海的个人私产、林如海作为林家嫡系继承的族产、还有贾敏的嫁妆。其中林如海的私产和贾敏的嫁妆肯定是归林黛玉继承的,至于林家的族产,需要和林家现存的堂族进行分割。


林家作为四代列侯,百年世家,族产肯定是比较可观的,包括但不限于山林、土地房屋等。林如海去世了,林家肯定要选出一位新的族长,那么这些族产就要由这位族长接手管理。


因为黛玉是个年幼的孤女,如果没有外祖贾府的背景,没有表哥贾琏出面,就算官府帮给她合理分割了遗产,林家的族人也可能会欺凌她,让她一分钱也得不到。古代是宗法制社会,人情和宗族对国家律法会有很强的干扰。


这也是琏二爷陪林妹妹回南一年中做的头等重要的要紧大事,其实难度并不高。有贾府的背书,皇帝的抚恤,官府的干预,身为五品同知的琏二爷处理黛玉的遗产继承得心应手,估计和王熙凤在秦可卿的葬礼上的精明决断也不差什么。


王熙凤在秦可卿葬礼上铁槛寺弄权捞了三千两,贾琏在林如海遗产上捞的只会更多。平儿说过“我们二爷那脾气,油锅里的钱还要找出来花呢”,贪污林如海的遗产可太简单了,林家的堂族不敢抢,自然该归黛玉的一分不少都被贾琏打包带回贾府,这其中的账目也是贾琏说了算的。


这里面的事儿就没法说了,林家百年基业,林如海多年为官,交往的不是达官显贵,就是盐商巨富,林家的好东西可多了去了。又因为林家是书香门第,不像贾府一样骄奢淫逸讲排场,所以资产更是不容小觑,只怕很多私藏古董连贾赦这个老行家也都没见过。


贾琏随手顺两个摆件和砚台,也够他一年吃喝玩乐的花销用不了,而且这样天赐良机,谁也管不着的情况下,贾琏不趁机多捞点都根本不正常。


当然了,贾琏捞得多,他花的也多,基本上都填了“销金窟”了。


首先就是王熙凤担心的“混账老婆”们,扬州自古出美女,古代的名妓,多数都是出自扬州的青楼,这一下可对了好色如命的琏二爷的脾胃了。


从京师来到了扬州,林姑父病重,但一时半会也没不了,早晚请个安,帮忙找找大夫就就完事了,大把的闲余时间可以肆意挥霍呀!


父母长辈、娇妻美妾都远在千里之外,谁也管不着他,这相当于是如鱼得水,如鸟投林贾琏肯定是放开了嗨,怎么高兴怎么玩,吃喝嫖赌,花天酒地,醉生梦死都形容不了贾琏这短时间的快活时光,像西门庆一样随便包两个花魁娘子都是很容易的事情。


他一点也不担心钱财花光了,因为林如海的病情他很清楚,熬不了多少时日了,否则他不会一直呆着不走,他既清楚林家的财力,也很清楚林家的堂族不能和他争家产。


只要等林如海去世,他随便捞点钱就可以堵上财务窟窿,还能留下不少钱给家里的娇妻美妾买不少好东西带回去,得到大家的称赞呢。至于在扬州的时间,他可以尽可能地快活,反正没人管。


所以,贾琏不远千里送黛玉回家,帮助她给林如海请医问药,后来协理丧事,扶灵回原籍下葬,除了近亲的责任义务,应该也有那么一米米对林黛玉这个孤弱小妹子的同情,毕竟贾琏不是个无情的人。


但是对于琏二爷来说,更重要的就是可以肆意享受放纵不羁、花天酒地快乐生活。扬州美女的温柔乡,将是贾琏生命中永远值得回味的旖旎时光。


南山橘暖 / 文

我是南山橘暖,爱读书,爱读红楼梦。红楼梦解读见仁见智,如有歧误,敬请雅正。




谢悟空小秘书之邀。

贾琏不远千里送黛玉奔丧,既是责任义务,也是感情。但是,这个责任义务和感情不是个人的,而是家庭或说家族亲情。

林黛玉是荣国府的外甥女。其母亲贾敏是史太君的女儿。林黛玉很小的时候,贾敏去世,做为外婆的史太君因为心疼外孙女,便把林黛玉接到荣国府居住。林黛玉住贾家,类似于收养的性质。在甲戌本《红楼梦》中,有一回的题目直接就是《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林黛玉虽然生活在贾家,类似于收养,但在其父亲生前,并不是真的收养。而是寄居。她还是林家的女儿。

在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体制之下,为儿为女的,父母去世,生养死葬,是人生最大、最重要的事情。因此,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去世之后。林黛玉无论生活在那里,只要有可能,回去奔丧是必须的。但此时,林黛玉只是一个未成年少女,千里奔丧,是她自己无法胜任的。必须有人护送。因此,护送林黛玉回家奔丧,成为荣国府,其外祖母以及两个舅舅义不容辞的责任。

贾琏护送林黛玉,不是他个人的行为。是家族行为。在荣国府中,贾赦和贾政是有官身的,贾赦是一等将军,贾政是部里员外郎,俗话说,官差不自由。他们自己不可能随便离职出京,护送林黛玉回家。贾家下代的男人,就只有贾琏、贾宝玉和贾环了。三人之中,在林如海去世的时候,唯一的成年人就是贾琏了。因此,护送林黛玉奔丧唯一的候选人只有贾琏。

贾琏的身份是有官阶无官身。他的捐的同知,也就是花钱买的一个官员的身份,但没有实际职务。没有职务也就没有工作,没有工资,但有社会地位。因此,贾琏的实际工作,就是处理荣国府的日常事务。他与凤姐两口子,在荣国府中,内部有事找凤姐,外部有事找贾琏。所以,护送林黛玉奔丧,是贾琏的分内之事。无可推托。

贾琏的办事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在《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就说他“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的。”。因此,贾琏护送黛玉,是贾府的义务和责任。贾琏只是具体的实施和承担者。

下面单独说一下感情。贾琏对林黛玉肯定是有感情的,但是,这种感情不是与爱情相关联的,它只是一种亲情。一种表哥对表妹,大哥哥对小妹妹的亲情。

林黛玉是《红楼梦》的第一女主角,长的也漂亮,也多情。提起她来,很自然的就会联想到爱情。虽然林黛玉的美貌很吸引人,比如书中曾写薛蟠看到林黛玉之美,浑身都酥了。但《红楼梦》中,确实没有贾琏和林黛玉之间任何形式的情感纠葛。按书中的描写,大体情况应该是,贾琏和林黛玉在情感的需求是不同的。

林黛玉的情感追求是唯灵的。她最在乎的是与贾宝玉之间心灵的契合,只要心中有了。一切都有了,因此,对于贾宝玉与谁有过肉体关系,她都不在乎。因为在她那里,心是最重要的。贾宝玉的情感是灵与肉的结合,以灵为先。所以,贾宝玉和林黛玉才能相互成为心灵上唯一的知己。

而贾琏的情感需求更侧重于肉体的享受。心灵的契合,她并不在乎。《红楼梦》一开始的时候,在太虚幻境中,就提出了“意淫”与“皮肤滥淫”的差别。贾宝玉意淫的特点,是把女性做为平等的个体对待。而“皮肤滥淫”的特点是“只知以淫乐娱己,不知做养脂粉”。而贾琏正是这种人物的代表。以她和王熙凤的关系为例,年轻的时候,如胶似漆,与和谐的性关系是有直接原因的。第六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中,作者就比较隐晦的写了二人白日宣淫的事。而后期,凤姐身体不好,造成两性关系的不和谐,恐怕也会是“哭向金陵事更哀”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从贾琏的日常行为中,可以看出贾琏对何种女性的偏好。他所喜欢的,丰腴的,健康的,风骚的,善于风情,注重肉体的。这从和他有过故事的女人中就可以看出来,比如,鲍二家的,尤二姐等等,贾母都说他,“什么脏的,臭的,都往屋里拉。”所以,对于贾琏和林黛玉来说,双方都不是对方的菜。所以,他们之间没有情感的纠葛,但有亲戚之情,有表兄妹之间的照顾与关怀,这也是一种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不远千里   连江   靖江   芒种   义务   兴隆   感情   红楼梦   责任   扬州   丧事   家产   大爷   遗产   时间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