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老了,老伴去世了,你会怎么办?

奶奶45岁患肝癌,50岁受尽折磨去世,爷爷长寿,无病无灾活到82岁。在没有奶奶的日子里,他独自度过了32年的人生。

爷爷去世后,和奶奶合葬,在同一座山上,同一个坟墓,旁边是爷爷生前亲手栽下的花。

爷爷奶奶是媒人说亲,直接就结婚了。

他们性子相差很大,爷爷不爱说话,总是默默坐在院子的竹椅上看书,一看就是大半天,或者自己捣鼓一下小玩意,修修补补。

奶奶是个话痨,在我仅存的印象中,就是模糊的画面,以及巴拉巴拉的说话声,即便那会儿奶奶只能躺在床上,生活无法自理。

听村里长辈谈及奶奶,总说那是一个很厉害的女人,一个人能上山砍柴,背着几捆柴吭哧吭哧地下山,摸一把汗水,扛起锄头又下田干活,一刻都不停歇。

要是谁家欺负了我家,在田埂上挖坑,堵住水流,或者偷摘我家的果子,奶奶可不管对方是不是壮汉,拎着石头就冲上去。

这种事,向来是奶奶出面,爷爷只负责坐在家门口的椅子上看书,然后说着,“别追了,别追了,让他摘两个吧。”

他们说,奶奶是个旺夫的,可惜自己没福气,旺了别人,自己倒走了。

爷爷读过书,但还是个在家种地的庄稼汉,和奶奶结婚后,在亲戚的帮助下,介绍爷爷给人家修理电器,赚钱不多,也不是经常有东西修理。

那几年赶上好政策,爷爷又去读书了,家里都是奶奶料理。

老了的爷爷每次在庭院拉着我聊天,都会碎碎念说道:你爷爷可是在大城市读过书的人,你也要好好读书,读得越多越好。

他不是正经读大学,是在进修班进修,也是学历的一种,学成回来,就去了电力系统工作,每月能拿稳定工资,不多,但够生活。

爷爷为人大气,不计较,就像村里人时常来摘我家的菜,借个锅碗瓢盆,爷爷总是乐呵地借给人家,也不在乎人家还不还,工作上也是一个兢兢业业,努力学习钻研的人,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爷爷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晋升,在村里也颇有地位。

家里一切都是奶奶照顾,农活,家务,孩子什么的,爷爷每次拿了工资,都会把大部分工资交给奶奶,让她拿着来买肉,置办家里的东西,剩下的就存起来。

不抽烟不喝酒,没有不良嗜好,除了工作,加班,或者别人叫他去帮忙修理电器,弄电路,其余时间就是在家,看看书,捣鼓捣鼓,扫扫庭院,种点葡萄,种点菜。

房间里有很多书,泛黄的,厚厚的,一本本,各种知识的书都有,小时候去爷爷房间,他还让我看杂记,发展史,等我上初中还给我一本修理大全,让我学着修电路。

爸爸说,女孩子家家的,在家还指望她换灯泡啊,看了也不懂。

爷爷反驳道,不管懂不懂,多看书,总是有好处。

我不爱看那种干巴巴,看不懂的技术书,不过我总是拣一些有意思的故事类或者趣闻书来看,偶尔和爷爷在院子一坐就是一下午,一人拿一本,坐在躺椅上,不知道有多惬意。

奶奶生病后,爷爷大部分时间都是照顾奶奶,为此也花了很多钱,给奶奶治病,奶奶是不乐意治病的,说钱又不是烧的慌,白白扔给医院,嚷着回家。

我说过,爷爷为人很大气,对别人如此,对家人更甚。

在那个年代,得了肝癌,农村人家几乎没有愿意去治的,要花很多的钱,都是回家弄点草药吃吃,活到几岁是几岁。

爷爷把所有的积蓄拿出来,给奶奶治病,奶奶心疼得直嚷嚷,说攒了一辈子,心疼啊。

奶奶是个很节俭的人,一分钱都不愿意多花的人,家里很多人的衣裳,是奶奶自己用缝纫机做的,她是个心灵手巧的奶奶,可惜我没能穿过。

治病花了很多钱,爷爷还自学中医,看很多的书,在那研究,又去请教别人,回家也弄了点草药吃,配合着治疗。

我长大后,很多时候的头疼脑热,爷爷都会治,是半个行家。

那时候奶奶去世了,爷爷有几年光景,搬去市里的房子单独住,隔壁家就是药店,爷爷总是在药店和药店开药的李爷爷聊天,探讨。

奶奶熬了几年就走了,晚期时很痛苦,生活无法自理,爸爸说,奶奶半夜都会嚎叫,实在是太痛了。

那几年,奶奶爱吃什么,爷爷就买,看到啥小玩意,也会买回家给奶奶玩,在家里,都是爷爷做饭,给她买肉吃,炖鸡汤,炖白鸽汤,可是无论怎么吃,奶奶还是急遽消瘦,瘦得脸颊都凹下去。

50岁时,奶奶去世,爷爷给她办好了丧事后,照常去上班。

爷爷还没退休,还要去工作,奶奶不在了,他可能更喜欢工作吧,同事有啥事找他,都会帮忙,也算是个技术骨干,在退休后还被返聘回去再干几年。

爷爷有退休金,还不少,我读大学后问过爷爷,每月能有多少钱,他说有好几千块,那时候的好几千,是真的不低,他没有太多需要花钱的地方,就给我钱,让我去买书看,一给就是几百。

退休后,爷爷搬回村里老房子住,没事做,就捣鼓养鸡养鸭,种菜,每天从早忙到晚。

早上五点多起来,做早饭,还要给鸡鸭鹅做早饭,弄好了还要给菜浇水,扫庭院,清扫鸡舍,下午就戴着老花镜,看看书,看着看着,呼噜声就响起来了。

我觉得爷爷是个很厉害的人,什么东西学学,都能有点成就。

他字写得特别漂亮,尤爱用钢笔写字,过年时,村里好多人会买红纸,让爷爷帮写春联。

他是村里的养鸡大户,从最初十来只鸡,养到一百多只,在后院开辟了很大的空地,围起来专门养鸡,房间里还有很多养鸡的书,为此还买了鸡吃的饲料,搭配着喂养。

他养有鸽子,十几只,弄有专门的鸽子笼,还跟着书学放养鸽子,说自己会飞回来的。

养有狗,三条,养有猫,两只,养有王八,两只,养蚕,一大盆,不知道多少条,门口有棵龙眼树,有棵石榴书,前院还有菜,种来自己吃,吃不完喂鸡。

爷爷每天都很忙,像个陀螺一样转。

爸爸在对面盖了房子,不是一起住的,我每次放学回来,家里没做饭,就去爷爷家吃,爷爷喜欢一个人住,尤其是奶奶不在了,他就说要自己住,自己住舒坦,爱干嘛就干嘛。

的确,爸爸总是念叨爷爷,养那么多鸡干嘛,自己又不吃,浪费钱。

每次亲戚朋友来看爷爷,爷爷就去后院翻纸皮箱子了,乐呵呵地去抓鸡,说着,“哎,别走别走,我给你逮两只鸡回家吃,自己养的,可好吃了,你要吃鸡蛋吗?我给你装一盆鸡蛋。”

装着装着,又翻出蛇皮袋,给人装一袋子菜回去。

爷爷很大方,养的鸡鸭和鸽子,有时候会卖,有很多也会送人,隔壁家阿姨生了孩子,在家坐月子,第二天爷爷就逮了一只鸽子,炖汤,连炖盅一起端过去,在围墙旁边喊他们家人,“哎,我炖了鸽子,我也不吃,给你家媳妇吃,这个补的,多吃点。”

爷爷在村里的地位很高,和这个也脱不了关系,脾气好,人缘好,大方,谁家有红白喜事,都叫爷爷坐镇。

那时候,忙碌的爷爷很少提起奶奶,我也以为,爷爷是不想念奶奶的。

有好事的人曾说,爷爷有退休金,50多60岁时,再找一个都没问题,爷爷摆摆手拒绝了,说自己忙的很,没空。

长大后,很多东西看得比以前清楚,比如爷爷直到去世都没摘下戴在手上的银戒指,手指都有一圈深深的痕迹了。

比如房间里有一张奶奶的旧照片,摩擦得掉色了。

比如每年奶奶忌日,爷爷提前半个月就在准备祭品,即便70多岁身体无法爬山祭拜,他还是让我们搀扶着,小心地攀爬,给奶奶扫墓。

比如晚年的爷爷总会和我念叨,奶奶爱吃这个,奶奶会做这个,奶奶多厉害等等。

成年人会控制情绪,老了,情绪就会从眼里,从嘴里跑出来,散得四处都是。

在爷爷去世前几年,他记忆就有点混乱,总是冲着门口喊奶奶的名字,叫奶奶吃饭,一转头又想起,“哦,你奶奶不在,忘了。”

和朋友聊天,他们常常会问到:如果你老了,老伴去世了,你会怎么办?

我想,这个问题,爷爷用一辈子,给出了答案。

有些爱没说,但藏在心里,念叨一辈子,靠着这些念叨,支撑走下去,觉得一个人也不会寂寞无聊,有些爱海誓山盟,转头却旧人哭,新人笑。




李局长69岁,老伴去世后,他跟56岁的刘医生搭伙过日子,只过了5年快活日子,原本身体很好的他,一下子就倒下了。

李局长是我们这边的名人,可能是因为他的晚年生活有争议吧。在8年前的时候,李局长老伴去世了,他老伴也是我们县里的干部,家里条件很好,之前李局长跟她老伴感情好,所以如今老伴去世对他打击很大。

李局长有两个儿子,都是在外地工作安家,大儿子在南方,自己开着公司,大儿媳妇也是名门望族,二儿子好像是公务员,具体不是太清楚,因为二儿子早前是在一个国企工作,后来具体是干啥了,也只是听说,反正日子过得都很好,都不需要李局长补贴。

当时两个儿子带着家里人都回来处理李局长老伴的后事,儿子们挺孝顺的,大儿子在这段时间一直劝李局长跟着他到南方去,以后大儿子可以给李局长养老,就是怕李局长一个人在家里孤单,当然李局长年龄大了,怕一个人在家有个啥闪失。

二儿子是在大城市里工作,平时跟儿媳妇比较忙,可能没有时间照顾李局长,所以二儿子的意思是让李局长跟着大哥过南方去,以后李局长的家产都是大哥的,当然大儿子有钱,不是为了李局长的家产。

当时李局长的亲戚们也劝他跟着大儿子过去,毕竟有儿子在比较放心,但是李局长却拒绝了。他年龄大了,不想要搬家了,而且在家这边有一堆老朋友,有能说话的人,怕去了外地不习惯,老年人都是想着落叶归根。

反正是最后李局长没有跟大儿子过去,之后大儿子和小儿子也抽时间带着孩子们看李局长,日子过得还是可以的。但过了差不多两年吧,李局长生了个大病,当时大儿子回来照顾的他。

差不多是照顾了他一周时间,大儿子平时有自己的生意,事比较多,这样来回一趟很耽误事,所以那次大儿子再次提出要带着李局长过去,到时候大家都省心,要不然儿子们也没有心思好好工作。

但李局长比较固执,让儿子不要管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大儿子想到给李局长雇一个保姆,二儿子也是同意,毕竟李局长连自己的退休金都花不了,雇一个保姆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我们这边雇一个保姆也才4000来块钱,对李局长这样的家庭来说,完全是小菜一碟。

其实之前李局长就有这样的想法,可当时身体比较好,而且他不好意思跟儿子们说,他怕到时候他一说,儿子们就要带着他到儿子家里,这次正好儿子们提出来了,大家那就都同意了。

当时儿子托关系找了两个保姆,那两个保姆都是差不多,50来岁,也都是四千块钱,看着比较精干,儿子是满意的,就看看李局长是什么意思了,看他要选哪一个,这两个保姆是最适合李局长的。

但李局长并没有选,跟儿子说都不满意,儿子有点好奇,不知道是为什么,李局长终于是跟儿子说了他的想法,其实在之前李局长就跟刘医生认识,当时李局长老伴还在的时候,刘医生跟李局长老伴关系比较好,经常来家里串门。

像在城市一般都不串门的,而能经常串门的都是比较好的姐妹,李局长老伴把刘医生当做是自己的妹妹,这样李局长也间接跟刘医生认识了。

刘医生比李局长小10多岁,她老公去世多年,她独自一个人拉扯一个女儿,她女儿当时在读大学,之后刘医生一直是一个人在家里,在李局长老伴去世后,李局长就跟刘医生的关系密切了,经常一起做饭吃,李局长也给刘医生花点钱,刘医生也开心。

所以现在李局长的意思是想跟刘医生在一起过,但因为刘医生跟李局长老伴关系比较好,他不好意思开口,所以他想让儿子们跟刘医生说说,儿子管刘医生叫刘姨,李局长的意思是可以像保姆那样每月给刘医生5000块钱,这算是对刘医生的补偿。

儿子们还是很孝顺的,他们都是觉得只要老爸幸福就可以,而且刘医生人也不错,是看着他们长大的,要是刘医生愿意照顾李局长,儿子们也是很高兴,所以大儿子真是跟刘医生说了李局长的意思。

当时大儿子没有跟刘医生说做保姆,就是想让刘医生跟李局长住在一起,照顾点李局长,可以每月给刘医生五千块钱,可能是因为刘医生好多年没有男人了吧,她答应得很干脆。

之前刘医生跟李局长接触,她对李局长就有意思,但碍于跟李局长老伴关系比较好,所以没有说,如今年龄比较大了,在一起好好过剩下的日子是最好的,还管什么一些说法呀。

确实当时李局长跟刘医生住在一起的,县里说了一些闲话,传的是李局长娶了刘医生,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结婚,算是搭伙过日子吧。

跟刘医生在一起后,李局长的生活质量一下子就提高了,刘医生不仅会检查身体,而且做饭好吃,由于之前关系就比较好,她跟李局长现在相敬如宾,几乎不吵架。

平时家里的开销大部分都是李局长出,毕竟是刘医生过来照顾他,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就是多了一副碗筷而已,这样刘医生也高兴。

李局长不仅平时对刘医生大方,当时刘医生女儿结婚的时候,李局长给了10万块钱的嫁妆,不但如此李局长的两个儿子都给了不少红包,传言是每人给了2万,把刘医生的女儿当做是妹妹了。

这也是大家一直津津乐道的。李局长的家人完全是把刘医生当做是自己的老伴对待了,他们的感情更深了,所以之后他们过得一直很顺利,连脸都没有红过,但这样的日子也仅仅维持了5年。

就在去年冬天的时候,李局长被查出肝癌晚期,真的是这个很难弄,即使刘医生作为医生,她的家里人也有得肝癌晚期的,反正是之前没有查出过肝癌来。

当时两个儿子都回来了,在刘医生的要求下,她女儿也回来了,过来商量着怎么办,因为家里有钱,所以肯定是不惜一切代价治疗,反正人没了,要钱也没有用。

反正最后还是没有治好,医院那边的意思是李局长可以活个两三年,毕竟老了,以后就扛不住了,所以让李局长家人也做好心理准备。

但李局长回家后,他不知道是预感到了什么,他决定把自己的财产分了,按道理他不用分这么早的,毕竟只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都很有钱,对李局长的财产都不是很感兴趣,特别是大儿子做生意很成功,根本就不想要财产,他觉得都给弟弟也可以。

最后才知道李局长这么早分财产,是因为他感觉他没有多少日子了,其次是李局长想要把自己住的那套房子留给刘医生,其余的财产两个儿子平分。

当时刘医生是没有想到的,县里人们还说是刘医生早前给李局长喝了迷糊汤,还有说李局长糊涂了。最后还好的是两个儿子对这个分法没有任何意见,他们觉得是可以给刘医生一套房子的,估计是刘医伺候李局长很好吧,儿子们很感动。

而就在分完财产后不到两个月,李局长去世了。当时刘医生哭得很厉害,特别是老年得伴非常不容易,李局长和刘医生是惺惺相惜,而如今李局长没在了,以后刘医生又是一个人。

而对于李局长来说,这是个不错的结局,得了绝症是没有办法的,但在李局长老伴去世后,李局长有过5年比较幸福的时光,跟感情很深的人在一起难得,而对于刘医生来说,李局长对她不薄,而李局长家人也很认可她,也算是一段好的回忆。

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当老伴去世后,我建议找一个合适的人搭伙过日子,有个说话的,可以一起吃饭,相互照顾扶持,比一个人冷冷清清过好点。




老年丧偶,这是一件非常痛的事情,甚至比失独更加痛苦。

尤其是夫妻,相濡以沫几十年。一方先行,留下的那一个剩下的日子,该怎么走?

我身边有不少这样的夫妻,生前吵吵闹闹一辈子,临了一个人先走,另一个骂骂咧咧的陷在思念中。

我的大舅舅是07年突然过世的。平时一餐可以吃三大碗饭,红光满面的。

大舅,个子高大,体型壮硕,大舅妈是属于那种娇娇小小的,依赖性比较重的家庭妇女一辈子都是依附着大舅而活。

大舅的突然离世,让她如惊弓之鸟,非常恐惧死亡,一度留在医院里不愿意回家,加之三个儿女,也没有太尽心,不到半年也过世了。

我至今还记得我母亲跟我说起这些事情的表情和感叹。

我有一个年长的同事,父亲呢是个军人,大概是一个营级军官吧,母亲呢,本来是有工作也比较出色,但是为了他们兄弟姐妹5个吧,在父亲的强制要求下,辞了职,做了全职的家庭妇女。

后来这位同事的父亲先行离世,这位母亲抱着他的遗像,整整骂了半年。当然他的5个儿女都比较孝顺,这位母亲是寿终正寝。

我的另一位退休十余年的年长同事,爱人是一名麻醉主任,平时夫妻关系比较好,而且呢,老公是那种非常宽容的人。

麻醉主任因为肺癌过世,她有一个女儿,非常独立,也比较孝顺。

她现在基本上是跟女儿一起生活。但又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也在积极的寻找另一半。

经常有一群相对固定的同事和朋友一起出去旅行啊,打麻将啊,逛街呀,总之生活中还是比较充实的,加之她的健康状态也比较好。

而我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也早有想法,因为我是一个医务工作者,对于生死这种东西看的真的太透。

如果不幸,老公先行。而我身体状态比较好,我就独立的生活,不跟儿子在一块儿。

但是如果我的精神和身体状态,都无法独立的生活,我就随之,体体面面、干干净净的离开。

反正我早已填写了器官捐赠书。我的想法呢,也跟老公沟通过了,只是对儿子没有太多的期望,也从未与他聊过。

老年丧偶,这好像有99%的人都会要面对这个问题的。

总是想着将来的事情,不如过好今天吧,虽然是夕阳,但是也有着无限的美,为什么不紧紧的抓住它们,总是担忧未来,而未来,你又何从预料。

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到一个月竟然有几十万的阅读量。

而且有人问我该如何体体面面,干干净净。

看了这么多的跟帖和评论,这几天又看了一个电视剧急诊科医生,了解到一个新的理念。

生前预嘱:它的全部意义是当一个人在完全清醒和自主的状态下,亲笔写下,并且要有两位完全没有利益关系的人佐证的状态下,写下一份生前预嘱。

对自己将来如果遇到不可预期的生命状态。无法逆转的生命抢救情况,具体到不进Icu不做气管插管,或者不吊营养液,不用呼吸机,等等,可以非常具体的一一的用文字来表达存档。

下边的文字截图可以看得更清楚。





我如果老伴去世,实际上,我老伴也几年前去世了,可是,我从来没有过的再找一个老伴的念头,因为,找个老伴,不是买衣服,如果不合适,就不要了,还可以送人,但是,找老伴,可就复杂了。首先要看,两个人,能不能有共同语言,能不能聊在一起,爱好相同吗,生活习惯,相同吗?思想一致吗?对方是不是,那种爱计较小事的人,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双方的孩子,都同意吗?所以说,到老了,再找一个老伴,不是简单的事。我也常看到,再婚的老人,过得幸福的并不多,都是出现了问题,总起来说,还是当初了解不够,所以,造成以后的被动局面。所以,我的想法就是,还是一个人过,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一个人,可以看书,唱歌,写字,逛街,随便怎么,都行。这是我本人的主张。




如果我老了,老伴又去世了,我的晚年生活应该是这样的。

那时候我最少有七十多岁了,我唯一的儿子也没与我住在一起,诺大的两层楼里就我一个老太婆。

那时候的我重孙都应该有了,儿孙们都各有各的家,并且各忙各的,我一个人住在乡下,他们接我去城里我怎么也不肯去,在乡下,每天清早我起床后,在马路上转个把小时后回来做早餐,那时候我想我的牙齿应该掉的差不多了,我就给自己煮一小撮面条再放一个鸡蛋,(我自己散养了十多只鸡)放一点青菜,这就是我美味的早餐,吃完早餐,我休息一会把碗刷了,这时候我手机来电话了,掏出手机一看是孙美女打来的,虽然我们都老了,但我还是给她备注为美女,接通电话,老董,你在干嘛?今天我们几个聚聚来你家,我满口答应,挂断电话,我去抓了一只我养的鸡,杀好炖好后几个老美女来了。

她们来我家后,我们几个坐在一楼大厅里聊天,聊着聊着覃美女说我最近学了一支舞,来,我教你们,我们几个马上起身跟着覃美女学跳舞,几个回合后我们就跟着音乐扭起来了。

跳舞跳累了,大家动手做饭,每人做一个菜,我的菜早就做好了,她们是自己每人带的菜,吃好喝好后,我们几个老美女再聊一会就各自回家了,从不在谁家过夜。

晚上睡觉时,如果是冬天我要插上电热毯,不然我是一整夜脚都不会发热,那样难以入睡。年轻的时候我与老伴从没分开睡过,每到冬天我手脚冰凉,每天老伴都是先上床把被窝暖热活了我才上床睡觉,与老伴同床共枕50多年,现在他走了,我只能靠电热毯。如果哪天晚上停电了,我会冻的睡不着,这时候我会念叨我家老伴,怪他不该丢下我。

儿孙们逢年过节也会来陪我,他们回来自己做饭,我当老大。孩子们回来后能待好几天,每次回来都劝我去城里,我都不改当时的决定。孩子们拗不过我,有时间就回乡下来陪陪我,没回来时一天三次电话,怕我有个三长两短的。邻村一个留守老人在家死几天了才被发现。

我这老太婆一个人在家,老美女们没有约会了的时候,我还不是跟年轻时一样抱着手机聊微信,刷抖音,刷头条,日子丰富的很。老伴走后我习惯了每天在抖音上给自己拍一个作品,我想把我的每一天留给我的儿孙们,让他们在我走了后能有个念想。

我老了的晚年生活只要我还能走动,我想我应该不会孤单,因为我的性格蛮开朗,我会每一天都会开开心心,在能走动的时候尽量不给儿孙们增加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老伴   都会   大儿子   村里   保姆   局长   爷爷   奶奶   家里   儿子   医生   日子   两个   关系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