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冲突,宣战与不宣战的区别是什么?

在国际关系中,两个国家之间的冲突或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在进行军事行动之前,最重要的决定之一是是否对另一个国家宣战。然而,宣战和不宣战之间存在着一些区别,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宣战和不宣战对于每个国家的战争行动具有不同的法律影响。如果一个国家宣布对另一个国家宣战,那么它会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这意味着在战争中它的军事行动是合法的。此外,战争期间的战争罪行也有可能被视为合法行为,从而免受法律追究。而如果一个国家不宣战,它的军事行动可能会被视为侵略行为,从而遭受严重的国际指责和惩罚。

其次,不宣战可能会使国际关系更加紧张。如果一个国家选择不宣战而直接展开军事行动,这可能会被视为对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威胁。这种做法可能导致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强对该国的制裁和孤立,破坏国际和平与稳定。

第三,宣战和不宣战会对双方的军事行动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一个国家宣战,它将采取宣传和政治手段来动员国内舆论,鼓励并支持战争。同时,宣战也将启动军事计划,包括部署军队、准备武器以及策划作战计划等。而不宣战意味着军事行动会更加隐秘,也更可能发生意外事件和失误。

最后,宣战和不宣战之间也存在一些政治和道义上的区别。宣战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它表明一个国家在军事行动中将遵守其国际义务和承担责任。而不宣战则可能被视为懦弱和胆怯,甚至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国内政治稳定和领导地位。

总之,宣战和不宣战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虽然在某些情况下选择不宣战可能会带来一些好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宣战是一种更加负责任和可取的选择。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对于是否宣战应该慎重考虑,以确保决策符合国际法和公义原则。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949条回答。

很多人奇怪,为什么俄乌都直接打起来了,乌克兰为什么迟迟不向入侵的俄罗斯宣战?

这是因为,正式宣战和不正式宣战,情况会完全不同。

抗战是1931年开始打,而中国是1941年珍珠港事变以后直接介入盟国,才向日本宣战的。

为什么拖了10年才宣战?

当然是有原因的。

如果两国正式宣战,其他各国就要宣布自己的立场,究竟是中立国,还是交战国的盟国。

如果是交战国的盟国,理论上就等同于和另一国自动处于交战中。


打个比方,现在俄乌两国正式宣战了,如果波兰宣布是乌克兰的盟国,它可以不受约束的派遣军队进入乌克兰,提供大量武器装备,共享军事资源。

但是,俄罗斯也可以将波兰视为敌人,进行全面的打击,甚至在全世界绞杀波兰的军队甚至民用设备、人员。

所以,绝大部分国家在两国宣战后,多直接声明中立。

那么,根据国际法,交战两国都不能随便袭击中立国。打个比方,为什么日本占领了香港,而不占领澳门。因为葡萄牙是中立国,除非葡萄牙主动让出澳门,不然日本进攻就等于入侵,是违背国际法的。

同样道理,一战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当时美国还保持中立,却突然有船只被德国潜艇击沉了。这就是严重违背国际法的事情,美国以此为借口,直接加入战争。


另外,还有更绝的。

在一战期间,留在中国境内的德国军舰需要直接进行无武装化,也就是拆除火炮,只留下自卫机枪。因为最初中国是中立国,德国军舰要么离开中国境内,要么就必须拆除武器。同样道理,英国、法国军舰也是如此。

这其实对于远洋军舰问题不大,因为他们可以转移海港,或者不断离开港口,离开中国领海即可。而内河的炮舰应该一直在中国境内行驶,就必须拆卸武器。





但是,中立国也不是你说当就当的,也有很多原则要遵守。

比如:禁止交战国的部队和装载军火或供应品的运输队通过中立国领土。(海牙第5公约第2条);

不得在中立国领土内组织战斗部队和开设征兵事务所,以援助交战国。(第5公约第4条);

禁止中立国以任何方式将军舰、弹药或任何作战物资,直接或间接提供给交战国。(第13公约第7条)。

显然,只要两国宣战,其他中立国家就不得向交战国提供军火物资、不得帮助交战国训练军事人员或者提供后勤、不得允许交战国军用单位通过。


相比国力比较强,军工强大,尤其是具有完整武器研发和自产能力的俄罗斯,乌克兰是高度依赖进口武器的。

如果乌克兰向俄罗斯宣战,等于自断后路,北约无法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训练。


乌克兰当然不会这么傻!

至于俄罗斯自然也不会单方面向乌克兰宣战,让自己受到各种约束,这是大傻瓜才做的事情。

所以,俄罗斯一再强调是特别军事行动,除了从宣传上不承认是侵略以外,甚至不承认是两国正式的战争。




宣战和不宣战区别还是挺大的。

拿抗日战争来说吧!

你知道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政府是什么时候对日宣战的吗?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对日宣战的第二天,也就是1941年12月10日。

那日本有没有对中国宣战呢?从始至终都没有。

有人可能会很奇怪了,为什么我们是在1941年12月10日才对日宣战呢?因为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抗日战争开始爆发。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入侵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如果是从九一八事变算起,当时中日之间已经打了10年零2个多月了;如果是从卢沟桥事变算起,中日之间已经打了4年零5个月了。

双方不宣战有着各自的考虑。

第一,日本从来不认为中国配做他的对手,他们从始至终都将这场战争称为一场“惩膺暴支”的行动,意思就是当时我们中国充满了反日的气氛,他要出动军队惩罚一下我们。

另外一个呢,说起来就有点长了。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自从唐朝白江口之战后,日本就深深地被中国强大的武力、文化、艺术、科学、政治、经济……折服了。他们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到中国,全面学习中国的一切,而且学得都非常彻底。当时的日本连文字都懒得发明,直接照搬我们中国的。如今日本的很多官名,如知事、官房、大藏、关防……,都是我国古代的官名;日本的很多行政区域名字,如道、府、州、县、村、町,都是我国古代的行政区域名。这些我们中国已经不用或者只有一小部分用了,但日本仍在用。正因为古代日本受中华文化影响非常深,所以日本人也常常以中华文明的继承人自居。当然了,了解历史的人也知道,我们的宋朝被蒙古人灭了,所以日本人就认为中华文明到了宋朝就没了。因为宋蒙最后一战在广东的崖山,所以就有了后来那句“崖山之后无中国”。而蒙古人两次远征日本都被神风所阻,所以呢,日本人就认为,他保存了最完整最纯正的中华文明。尽管后来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但日本人认为明朝的中华文明已经不纯正了。后来满清入关,又推翻了明朝,日本人更是认为,中华文明在中国已经灭绝了,所以后来才说“明亡之后无华夏”。而作为中华文明唯一的继承人,日本有责任到中国重建中华文明。明朝灭亡的时候,就有个叫朱瞬水的学者,带着弟子逃到了日本。他跟日本的德川光圀说,蒙古人、满族人能入主中原,成为天下共主,日本人也可以。所以,日本人从那时候起就有了入主中原,一统天下的宏愿。日本的侵华战争,在他们看来就是实现祖先宏愿的开始。既然如此,这也就不算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了,没有宣战的必要。

最后一点,如果双方宣战,那第三方就要严守中立,不能对交战双方中的任何一方提供任何形式的支持。当时咱们中国贫穷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很多武器装备和物资都需要进口。如果宣战了,就无法从外国获取武器装备和物资了。日本也是一样。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他进行战争所需要的很多物资都需要从外国进口,如石油、钢铁、橡胶等等。如果一宣战,就无法从外国获取战争所需要的物资了。也正因为以上原因,所以尽管中日之间在事实上已经打成一锅粥了,但双方还是战而不宣。

后来中国政府向日本宣战了,但日本却嗤之以鼻,认为蒋介石的政府能管辖的地方非常有限,充其量只不过是个地方政府。一个地方政府怎么有权利代表国家宣战呢?而当时日本承认的“中国政府”是大汉奸汪精卫在南京成立的伪政权,而这个“政府”是亲日的。




俄乌战争打了3个月了,地球人都知道俄罗斯和乌克兰在打仗,但是,两国到现在都没有正式“宣战”,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用俄罗斯的说法,这叫“特别军事行动”。

熊大和熊二都掐着脖子打翻天了,还有什么可遮遮掩掩的,为什么他们两个都非常默契的选择了“悄悄的干架,宣战的不要”。

那是因为,“宣战”和“不宣战”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旦“宣战”,就从“打架斗殴”发展成了“刑事犯罪”,不是你俩说不打了,就能完事的。

第一:宣战后,各国就要表态

一旦两国宣战,那么其他国家就要表明你的态度,支持,中立,反对,必须要选择一个。

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态度,大多数国家都会选择“中立”。根据国际公约,交战国是不能攻击中立国的,最大限度的保证中立国的安全。

中立国也要保证做到不能让交战国的物资通过本国领土,领空;不得向交战国双方提供任何的物资、武器援助;不得向交战国双方转让技术或者做对一方有利的行为等等。

总之一句话,中立国,要保证绝对的中立。

一旦中立国怀了规矩,向交战国提供武器,物资等战略支援,那么就视为加入战争,对方可以随时发起进攻。同理,交战国如果攻击中立国,那么,中立国也会自动加入另一方的阵营。

比如,一战的时候,美国一开始就是中立国,但是美国不地道,偷偷的向协约国卖武器,石油,还放出去了100多亿美元的贷款。

为了不让自己放出的巨额贷款打了水漂,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就极力怂恿美国参战,1917年,德国潜艇在大西洋上搞无差别打击,30多艘美国商船被击沉,美国以此为借口,对德国宣战,加入了协约国的阵营。

第二:宣战后,战争规模就会扩大

如果不宣战,两个国家交战,可以说是“军事冲突”或者是“军事行动”,属于“打架斗殴”级别的,是两个人的事儿。

旁边的人可以在旁边看热闹,也可以趁对方不注意,上去帮忙踹一脚,然后扭头就走,也可以给自己的朋友递个棍子,板砖什么的,但是,绝对不会加入斗殴。

一旦宣战,那么就会自动形成阵营,你再给朋友递板砖,那我可以直接一刀砍过去,流血了自己忍着,因为你是“参战国”。

比如这次俄乌冲突,乌克兰就是被俄罗斯揍的再惨,他也不能宣战,如果不宣战,北约可以偷偷给他递板砖,波兰可以悄悄给他递棍子。

你让乌克兰宣战试一试,北约和美国会立马宣布中立,如果他们不宣布中立,俄罗斯的导弹立马就招呼过去了,合理合法。

到那个时候,就不是俄乌冲突了,可能就是世界大战了,这不是俄罗斯和乌克兰愿意看到的。

比如抗战时期,日本早在1931年就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对我东三省进行事实上的侵略和屠杀,但是,老蒋的国民政府,直到1941年12月才正式对日本宣战。

整整十年时间,卢沟桥事变都发生了,淞沪会战都打过了,南京都已经被日本占领了,老蒋都跑到重庆了,大半个中国都沦陷了,老蒋居然都没有宣战,他在等什么?

老蒋在等援助,等美国人的援助。

美国人就是一个战争贩子,两次世界大战,美国人是最大的军火,资源供应商,二战初期,美国还是以中立国的身份,卖给老蒋武器,资源。

如果老蒋宣战,美国就是同盟,就在日本的打击范围之内了,美国人还要做生意呢,那有空打仗。

但是,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正式对日本宣战,老蒋就没有这种后顾之忧了,所以才向日本宣战。

宣战后,就没有任何后退路可言

如果不宣战,双方是“打架斗殴”,双方可以对话:“你先松开,你松开我就松开,我数一二三,咱俩一起松”。

这就是为什么,俄乌战争没打几天,双方就坐下来开始谈判了。

因为不宣战,双方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不想打了,就可以双方坐下来谈条件:“你踢了我一脚,得赔500,你把我的裤子扯烂了,要赔3000千”。

一旦宣战,那就是从“打架斗殴”上升为“刑事犯罪”了,起步就是“故意伤害”,弄不好就是“故意杀人”。

双方没有任何退路可言,不死不休,必须要有一方先投降才能结束战争。

现在,乌克兰还有机会坐下来和俄罗斯谈一谈,如果真的宣战,小泽可是没有信心能打赢,如果打输了,那就是战败国,下场老惨了。

一战后,德国战败,领土被各国分割,法国提出了巨额的赔偿款,让德国一直还到了2010年才还完。

二战后,德国再次战败,国家被一分为二,成立东德和西德,严格限制他的军事工业,到现在,德国都老老实实的当一个“制造工人”。

宣战后,就没有了军民的区别

俄乌冲突3个月,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打击的,只是乌克兰的军事基地和设施,没有对任何平民下手,甚至还开通人道主义通道,让平民离开交战区。

就是因为两国没有宣战,只能是“军事与军事之间的冲突”。

一旦宣战,那就是没有军事和民用之间的区别了,敌方的领土上的一切目标,都在打击范围之内,包括军队和普通平民,那就是真正的战争机器了,是无情的杀戮,与现在的和平主题不相符。

另外,在敌对国内,也会有大量的侨民,如果仅仅是军事冲突,这些侨民的安全是能得到保证的,一旦宣战,那这些侨民就有可能会成为报复的对象。

俄乌冲突,事实上已经发展成了“俄乌战争”,正是因为双方都没有宣战,战争才被限制在了局部,才被限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

一旦宣战,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这也是普京手里最后的底牌。




俄乌战争打得天昏地暗,彼此还是没有宣战。

事实上,许多我们所熟悉的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几次中东战争、马岛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都没有正式宣战。

甚至可以说,二战结束后,就再没有发生过严格意义上的宣战了。

为何会如此呢?

宣战意味着什么?

我们先得看看,宣战意味着什么?

首先,对其他国家宣战,意味着你先得承认:对方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合法政府。

抗日战争时期,小鬼子都占我大片国土了,却一直没有正式对我国宣战。后来我国对日本宣战,日本依然没有对我国宣战。就是因为:日本将他们扶植的汪伪政府为合法政府,不承认重庆政府。

几次中东战争,中东国家也没有对以色列宣战,因为他们压根不承认以色列为主权国家。

其次,宣战,意味着宣布国家进入战争状态。

进入战争状态,负责国家安全的机关有权采取特别行动和措施,限制公民和组织的权利,增加公民和组织的义务。

比如:预备役军人可能会被召回;粮食和日用消费品可能会进行统一管理,公民不可随意购买;奢侈品生产会被限制;工厂可能会随时为军方服务等。

同时,正式宣战,也意味着与对方的一切经济、外交交往断绝,侨民要受到严格管理,侨民的财产可能被代管(原则上不得没收)。

可以说,进入战争状态,一般的生产、生活,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显然,很多时候,尤其对美国这样的国家来说,情况远没有严重到这样的程度。

因此,英美等国在二战后进行的多次战争,都没有正式宣战。

同时,宣战,也意味着国际形势的进一步复杂化。

一旦一国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那么,与其有盟约的国家,将有义务参加作战。

比如,如果俄罗斯宣布进入战争状态,意味着白俄罗斯等盟国有义务参战!

此外,宣战后,战争法和中立法开始适用。

因此,依赖外部援助的弱势一方,也不会轻易宣战。

宣战利弊

由此来看,宣不宣战,何时宣战,都是很讲究的。

1、对动员强度的需求。

宣战,进入战争状态后,政府的动员能力自然可以得到极大放大,然而,这也可能给国内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带来影响。

因此,如果仅凭常备军就能应付局面,确实无需进入战争状态。

所以,大国宣战,意味着全面战争爆发,而一般的局部战争、代理人战争是不宣战的。(这里只指二战以后的核时代,不适用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克里米亚战争等)

2、对国际局势的判断。

正式宣战,意味着一些与交战方有同盟关系的国家将卷入,意味着战争规模的扩大。

扩大之后,形势是否有利于自己呢?

正式宣战,意味着中立国的军事援助会受到限制,形势是否有利于自己呢?


宣战也好,不宣战也罢,如果有人胆敢用武力侵犯我国,作为一名老兵,我个人能说的,就是“若有战,召必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交战国   抗日战争   乌克兰   中立国   侨民   可能会   俄罗斯   德国   日本   事变   美国   中国   冲突   区别   战争   正式   国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