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孩子都上大学,将来脱离农村,改变命运,这种观点对不对?

农村的孩子都上大学,将来脱离农村,改变命运,这种观点对不对?

答:先指出您的问题自相矛盾的地方:1、农村的孩子“都”上大学,就是全部,可能吗?读大学又不是喝蛋汤,不论贤愚不肖,人人都能的事情,必须要一定的智商。

2、“脱离农村,改变命运”。仿佛在农村就是苦命,差命,进城才有好命运,从农村到城市就会改变命运。这个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改变命运靠知识靠能力靠智慧靠本领,与农村和城市无关。

3、“脱离农村”还隐含着一个意思,农村是个害人坑,呆在那里就没有出息,反之才有出息。这也是值得商榷的。由于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我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我国变成了后发型国家。也就是说,欧美的发展为我国的发展在某些方面提供了范本,若干年之后,我国在经济上的某些方面也和赶上欧美国家,甚至超过他们。那么,你看一看今天的欧美国家,有钱人是农村多还是大城市多,流浪汉是农村多还是大城市多?得不出农村是流浪汉的聚集地,是穷人的聚集地的结论。恰恰穷人大多在大城,农村反而穷人少。

那么教育孩子读大学改变命运对不对呢?这肯定是正确的!知识改变命运,有渊博的知识,才有可能有较高的能力,从而改变命运。但都上大学则是错误的,人量力而行,能考上大学才去读大学,不能追求那些不可能追求到的东西,守株待兔,画饼充饥。别人能读大学,我也一定要读大学。你只能努力去读,实在读不到大学则不读大学;不能吊死在大学这株树上,你可以当兵、经商等,干别的适合干的事情。

至于大有可为的农村,则不是需要脱离的!过去毛主席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结果是锻炼和造就了一代人。改革开放也是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开始的,居然是改革的排头兵。今后的农村也不会是不毛之地,城乡一体化是趋势。不说若干年之后农村优于城市,但至少不会比城市差。现在就有离退休人员想在农村安度晚年。

回答供参考。




读大学、当兵的,才有可能脱离农村,现在的农村人或多或少都有这种观点!

农村的孩子跳出农门有三条,一是读书考大学二是当兵三是打工经商!

考上大学找到好单位,才有可能荣昌发达,光耀祖宗!

当兵的混得好,弄个一官半职也是不错的,即使几年兵退伍到地方,肯定要优先安排!

即使不安排,在部队肯定学了门技术也是不错的!

就是没读大学没当兵,也可以打工经商富裕一方!

有的进城买了房买了车,过得风风光光的!






第一,农村的孩子不可能都上大学;

第二,上大学的,不上大学的,总有部分人会留在农村;

第三,改变不改变命运,既因人而异,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从现实来看,农村能够上大学的,也就是百分之五十左右。不过,没有升入大学的,也都想方设法,脱离农村。

但是,上大学的,一是执着于理想,回到了农村;一是无法适应外部环境,回到了父母身边—农村。

没有考上大学的,更是有人留在了农村。

他们的命运改变了吗?如何才是改变命运!

因此,题主所说的观点难以说对,也无法说不对。

常言:人各有志。离开农村也好,安居于农村也罢,只要自己喜欢,谁会反对。




从高中分流后,农村孩子上大学的机率就大大降低了。农村孩子想用知识改变命运这种想法是正确的,但现实社会是残酷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已是不争的事实。


能用知识改变了命运的农村孩子还是极少的。想读个大学就能改变命运这种想法也太轻率了,现在硕士博士都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为况普通的大学生。现在的大学生必须正视现实,必须放下身段,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脑力劳动不是唯一的选择,身体健康选择体力劳动何尚不可?有知识总比无知识的农民工强,凭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双手也可打出一片天地来。命运不是文凭就能改变的,而是靠自己毅力和决心才会改变的。


如果是岗位差了瞧不起,重要岗位又干不了,那只是稀狗粪糊田边一一文(闻)也文(闻)不得,武(舞)也武(舞)不得,拿什么改变命运?




如果有机会能够考上大学.脱离农村,改变命运,这种观点我认为应该对的.考上大学改变自己的人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可以对社会.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观点   农村   孩子   流浪汉   穷人   将来   命运   现实   欧美   我国   农村孩子   大学生   知识   国家   城市   财经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