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为何会由发达国家变为发展中国家?

阿根廷,曾经是南美洲的明星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在20世纪初,它的人均收入高于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它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被誉为“南美巴黎”,它的文化和艺术也享有盛誉。

然而,在20世纪中后期,阿根廷却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动荡、经济危机和社会分裂,导致它的国际地位和民生水平大幅下滑,成为一个典型的“衰落之国”。

那么,阿根廷,是如何从一个发达国家,跌落为发展中国家的呢?

综合分析,阿根廷堕落的原因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不利于国家发展

从历史上看,南美的阿根廷与北美的美国经济发展的起点基本上相同,但结果却不同,美国崛起而阿根廷衰落。

阿根廷,实行精英寡头政治,颁布了一部重要法案《萨恩斯-培尼亚法》,正是这一部宪法,使得阿根廷建立起了一种精英寡头+特权+财富等级化的社会制度,由此导致阿根廷衰落。

相比之下,美国的繁荣的背后,则是小政府+自由市场+社会平等+独立司法。

由于,没有一个坚强的政党来领导国家,使得国家发展一直处于没有长期规划的状态中。

自1930年,军队首开推翻民选政府先例之后,阿根廷就长期陷入军事政权和民选政府争夺权力,轮换执政的恶性循环之中。

2、经济结构和外部环境不利于国家发展

阿根廷的经济繁荣,依靠农业出口铸就,依靠大西洋航运的快速发展、冷冻技术的完善、移民潮的涌入以及工业化进程中欧洲对食品的迫切需求,阿根廷在1914年前取得了连续35年经济增长率不低于5%的奇迹,该国居民的平均收入一度高于德国。

然而在1914年的世界大战爆发时,出口贸易的主要市场受到严重影响,阿根廷的经济结构也没有及时调整,导致农业出口收入大幅下降,国内工业化进程受阻。

在20世纪中期,阿根廷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始走向封闭和保护主义,政府对外汇管制,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对国内产业进行补贴和干预,导致国内市场失去竞争力和效率,国外市场失去信誉和机会。

同时,阿根廷也没有有效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没有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而是依赖低技术含量的初级产品出口。

在20世纪末期,阿根廷又面临了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挑战,美国、欧盟、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南美洲其他国家的发展,都对阿根廷的经济地位和竞争力造成了冲击。

3、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利于国家发展

阿根廷在1991年实行了一种“货币委员会”制度,将本国货币比索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稳定汇率和通货膨胀,吸引外资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这种制度也带来了很多弊端。

首先,它剥夺了阿根廷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自主权,使得阿根廷无法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灵活地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

其次,它使得阿根廷比索过度高估,损害了出口竞争力和国内产业发展。

第三,它使得阿根廷对美元汇率波动非常敏感,一旦美元升值或者贬值,都会对阿根廷造成巨大的冲击。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99年巴西货币危机之后,美元升值导致阿根廷比索随之升值,阿根廷的出口市场受到严重打击。

另一方面,阿根廷的财政政策也存在很多问题。

由于政府收入不足以支撑开支,阿根廷长期存在财政赤字。

为了弥补赤字,政府不断向国内外借债,并且使用短期债务来偿还长期债务。

这样做不仅增加了债务负担和利息支出,而且增加了金融风险。

4、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影响国家稳定

阿根廷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与经济危机密切相关,也是造成经济危机恶化的重要因素。

阿根廷的政治体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如权力过分集中于总统,议会和司法部门缺乏有效的制衡作用,政党和选举制度不健全,政治腐败和贪污盛行,政府缺乏公信力和合法性。


这些问题,导致了阿根廷政治的不民主、不透明、不负责任,也削弱了阿根廷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和决心。

阿根廷的社会动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不平等和贫困问题的加剧,二是社会抗议和暴力事件的频发。

阿根廷经济危机,导致了大量的失业、收入下降、物价上涨、福利削减等问题,使得阿根廷社会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中产阶级大量沦为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更加困顿。

据统计,2001年底,阿根廷有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有近20%的人口生活在极度贫困中。

这种社会不平等和贫困问题,引发了广泛的不满和愤怒,促使了各种形式的社会抗议活动。

2001年12月,阿根廷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社会骚乱,数百万民众走上街头,高呼“他们都走吧”(Que se vayan todos)等口号,要求政府下台,并与警察发生激烈冲突。

这场骚乱,导致了德拉鲁阿总统的辞职,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动荡。

5、结论

总之,阿根廷经济危机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现象,其原因涉及到国内外多个方面。

本文从四个角度分析了阿根廷经济危机的原因:一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冲击;二是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失衡和滞后;三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利于国家发展;四是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影响国家稳定。

这些原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导致了阿根廷经济危机的爆发和持续。

为了走出经济危机,阿根廷需要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改革,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竞争力、促进社会公平与包容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因为政治体制的缺陷,被民粹绑架,整个国家掉进福利陷阱中永世不得翻身

不仅是阿根廷、还有巴西、委内瑞拉,还有潜在的希腊、法国

在资本主义国家,怎么样才能摄取最高权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负责任的承诺福利!

在所谓的选票制度下——谁承诺的好处多,老百姓就会投谁的票——免费医疗、免费住房、食品能源白菜价等等,最后当然高票当选。

1946年,胡安•贝隆当选阿根廷总统,他的口号是:政治主权,经济独立,社会正义。

他的美好愿景,只有在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下才能实现,在选票制度下永远只是昙花一现。在贝隆当选初期推行的各项政策,使阿根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随着政策推行,一旦动了各地方和寡头的蛋糕,就时常爆发矛盾,导致中央政策无法落地。

贝隆当选后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全民高水平福利——杀鸡取卵,刷卡透支嘛!阿根廷人民也确实过了几年好日子——

但是,这些高福利已经远远超过当时阿根廷的经济发展水平。

这就是西方媒体宣称的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其实就是一个被民粹绑架的福利债务陷阱!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永远是无解的。




阿根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阿根廷   发展中国家   南美洲   比索   经济危机   美国   动荡   债务   发达国家   福利   原因   政治   制度   政府   社会   国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