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老人正常血压是多少,血压高但是没有任何不适的原因是什么?该注意哪些问题?

正常血压范围是120/80mmHg,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的弹性会逐渐降低,血压也会相应地升高。因此,60岁老人的正常血压范围应该在140/90mmHg左右。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不同,血压的正常范围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建议老年人定期测量血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高血压问题。

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但是,有些人的血压虽然高于正常范围,但是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这种情况被称为“隐性高血压”。

隐性高血压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如遗传因素、生活习惯、药物副作用等。因此,建议老年人定期测量血压,以及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饮食:老年人应该注意饮食健康,少吃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
  2. 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降低血压。建议老年人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3. 控制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老年人应该注意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
  4. 减少压力:老年人应该学会减少压力,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5. 定期检查:老年人应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查,以及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的检查。

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定期测量血压,注意饮食健康、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减少压力,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高血压问题。




对高血压的诊断来说,无论年龄多大都使用同一个标准,即收缩压大于140mmHg或舒张压大于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且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只要其中一个达到诊断标准都可诊断为高血压。

血压与血管硬化有一定的关系,人随年龄的增大血管发生老化,弹性下降,血压便会有所升高,但升高多少因人而异常,所以60岁的人,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血压应该是多少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但正常的血压都不应超过140/90mmHg。

在对血压与疾病的研究中发现:人的血压超过120/80mmHg时,即会对血管造成微损害,这种损害给动脉硬化的发生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当血压大于125/85mmHg后,血压将进入快速升高期,也就是血压上升的速度开始加快,对血管的损伤也将加重。

正因如此,人体中存在着血压调节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将血压维持并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但这种机制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年龄、吸烟、饮酒、运动、日常作息等,当其发生异常时即会导致血压的升高。

血压的升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非一天两天就会升高,而是有可长达数年、数十年的缓慢升高过程,其间人体会对逐渐升高的血压产生一定的适应和耐受,不会产生任何不适,也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和表现,但这种情况长期持续存在却会对组织器官产生损伤,比如很多因得了脑梗、脑出血等的人去医院就医时,才发现实际上得高血压已经好多年,正是高血压导致了脑血管病的发生。

因此,没有症状表现不等于血压不会升高,血压升高的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表现,及时发现血压升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定期测量血压,特别是超过45岁的人,每年至少应检测3-5次血压,且测量时应注意:

不同的季节血压高低不同,要在一年中的四季各测量一次血压,夏季血压在全年最低,冬季血压在全年最高,两个季节中血压可以相差20mmHg

一天中上午6:00-10:00,下等16:00-18:00是全天血压最高的两个时段,而高血压是以全天最高血压的高低来作出诊断的,因此测量血压时应选择在这两个时间段。

家庭测量血压和医院诊室测量血压,在对高血压的诊断上有所不同,家庭血压大于135/85mmHg即提示高血压发生的可能,而诊室血压大于140/90mmHg时才考虑高血压的发生,测量血压时这一点要引起特别注意。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60岁男性,正常血压应该是多少?这样的问题被问的太多了,但不管多大岁数,人的正常血压都是130/80以下的水平,如果血压高压超过130/80,还未超过140/90,就应该引起注意,就是正常血压高值的水平了,如果超过了140/90,那么就可以确诊为高血压的问题了。

对于某个年龄段要看血压是否还算正常的问题,更多的我们应该强调趋势,而不要太计较具体的数值,血压本身就有一定的波动性,不同时间测量,不同天测量,都可能会得出有差异的数值,如果昨天量的血压是135/88,今天量的是140/90,那么是不是说昨天不是血压正常,今天血压就不正常了呢?当然不是这样的。

血压变化如何看趋势?举个例子:60岁男性,测量血压,在前几年都是标准的120/80左右,但近期测量几次血压都达到了135/85左右,那么这种情况就属于血压的趋势性升高的问题,对于这样的情况,虽然还未确诊为高血压问题,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了,如果仍然不给予调理和改善,可能再过一阵子,再去量血压,血压就会升到140/90以上,变成真正的高血压了。

很多朋友血压高,但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这其实并不奇怪。我们前面也说过,高血压不适一下子出现的,往往是经历了一个正常血压到正常血压高值再到真正高血压的过程才发展成高血压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在不断的耐受着缓慢升高的血压水平,因此,及时有时候确诊为高血压,甚至是血压超过了160/100的二级重度高血压的情况,也不一定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但没感觉不代表高血压没有对我们的身体形成危害。

高血压之所以经常被称作“静默杀手”,就是因为高血压经常在无声无息中对我们的心脑肾等器官造成危害,而一旦当出现有症状的危害时,往往都已经是较大的预后也较差的问题了,心梗,脑卒中,肾功能受损甚至肾衰竭,眼底出血等等,都与高血压的长期不控制息息相关,因此,千万不要因为高血压没有任何感觉就不去管它,高血压长期不控制,一旦出现问题,都是大问题。

对于高血压的控制,我们谈的很多了,说简单也简单,无外乎还是老生常谈的2个方面,生活调理+合理用药。生活调理方面,低盐饮食,健康饮食,控制体重,加强运动锻炼,保持平和心态,戒烟酒,避免熬夜等方面,都是有助于辅助降血压和调理血压的重要方面,但是生活上种种积习的改变,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想要真的做到生活调理控制血压,需要严格自律的大毅力。

高血压是否应该服药控制,不应该以是否有感觉来评判,而是要根据高血压的血压情况以及其他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情况来评估,比如同样是血压未超过160/100的轻度高血压情况,如果没有其他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可以考虑先生活调理上3个月,看看血压能否控制下来,控制不下来再考虑服药;而如果有糖尿病问题,同时又有高血压,则一般建议立即启动药物干预控制血压,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多重风险因素影响下,当然是尽早控制好血压,对身体的健康危害更小了。对于血压超过160/100的中重度高血压问题,一般建议在生活调理的同时,立即启动药物治疗进行高血压的控制,多数情况下,建议联合用药来控制好高血压。

最后再谈一下降压控制目标的问题,对于60岁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不是单纯收缩压高的情况,那么降压的目标还是建议把血压控制在130/80以下最为合理,如果存在收缩压高,而舒张压偏低,甚至接近60左右的情况,收缩压的控制目标也可以适度放宽,把收缩压控制在140以下,而舒张压保持在60以上,也是很好的高血压控制。




我国正常血压标准是:<140/90mmHg,但这只适用于大部分人,而非所有人。

血压受到多个因素影响,其中动脉管壁弹性是对老年患者威胁最大的,我们的血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老化,这种血管的老化会使得收缩压变高,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收缩压的标准可以适当放宽:“<150/90mmHg”即可。

血压高但没有任何不适是什么原因?

自身感知正常不代表真的正常,身体有时也会欺骗自己!

不管你承不承认,人和人确实有区别,有些人先天条件就异于常人,所谓的天才就在此类,但也有一些人先天痛阀较高或感知能力不强,他们不是没有不适,而是程度较轻无法察觉罢了,这种类型的患者血压会呈阶梯状缓慢上升,逐渐加重,由于这种升高较为缓慢,会被患者身体所适应(温水煮青蛙?),所以即使血压已经非常高了,也没有任何症状。

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高血压本身并没有什么危害,它的可怕是随之而来的靶器官伤害,所以我们需要小心其他高危因素亦或隐蔽性的异常,比如说家族遗传病史(高血压、冠心病等)、昙花一现的头晕、日常疲乏、睡眠变差等。

降压药的服用是有着明确规定的,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服用,更不是高了吃、低了停,吃降压药是为了暂时将血压控制到安全范围内,避免靶器官损害,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

降压药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并不是说贵的就一定比便宜的好,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安排,如果效果不明显,还可以采取联合用药的方法进行降压。

(我是罗民,三甲级医院在职主任医师,有着三十多年临床一线工作经验的“老”医生,我的努力只为收获大家的认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帮助您,希望您能点赞、关注,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或私信我,我会尽力帮助大家!)




60岁老人男性正常血压应该是多少?血压高但是没有任何不适是什么原因,该注意哪些问题?说到这个问题,其实张大夫以前也曾经给大家解答过类似问题。但是,关于60岁这个时间点上的类似问题更加具有普遍性,因为60岁恰好是很多人退休的年龄,这时候大家更加重视健康,所以问的人就多。今天张大夫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其实,关于高血压的定义并没有根据年龄有什么不同,无论哪个年龄,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都是140/90mmHg,也就是只要你的高压≥140mmHg,和(或)低压≥90mmHg,这时候无论你多大年纪,都是可以诊断高血压的。但是,问题来了,不同年龄的高血压患者,针对他们每个人的处理方案都是一样的吗?这就是个有大学问的问题了。

应该说不同年龄的人诊断了高血压之后,其处理方案还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对于年轻的高血压患者,他们一旦诊断高血压,几乎所有人都需要改善生活方式,有些人还需要筛查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当然其中的一部分人可能会口服一些降压药,这都是要看具体情况。举个例子吧,一个年轻人血压水平在145/90mmHg这个水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加应该积极的降低血压,有可能改善生活方式无效的情况下就会使用降压药,尽量降低到130/80mmHg,甚至更低一点对年轻高血压患者更好一点。

而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升高,尤其是偏高一点点,比如说145/90mmHg的血压水平,这时候也不要过于着急的降血压,因为对于这些老年人来说我们可能并不能像年轻人那样积极降低血压,主要是老年人血管变硬,过度降压可能带来一些脑灌注不足的不良反应。这时候应该做的还是分清具体患者的具体情况,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来启动不同的降压治疗方案。

先说这么多吧,其实具体到血压多高算高血压这件事上相对比较简单,因为不同年龄执行的标准基本上一样。但是说到降血压这件事上那就非常有讲究了,因为不同患者不同情况,具体执行起来降压方案也不同,希望大家还是就医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相应的专业治疗,这才是最靠谱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不适   血压   收缩压   降压药   高血压   老年人   器官   血管   测量   患者   老人   年龄   身体   水平   原因   发生   情况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