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究竟是在南阳还是襄阳?

古今都有“傍大款”,宛、襄撕了上千年,诸葛早知惹此“祸”,不如躬耕不出山。诸葛英名古今传,中华民族敬伟颜,携手共颂伟人业,别争“你、我”都挣钱!




这年头,无论干什么,讲究的是实力。河南省的南阳市经济发展不如原来的襄樊,也就是现在的襄阳市。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的襄樊市领导游说囯家社科院、中学语文编辑室在中学语文《出师表》一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注释中,硬是把南阳解释为在襄阳的旁边。这些所谓的专家,不知道是迷昏汤喝多了,还是和尚戴着道士帽,假装迷瞪僧。

诸葛亮躬耕地到底是南阳还是襄阳?已经被南阳和襄阳的人争论了一两百年,至今仍然无果。不论是什么机构,不论是什么砖家,妄下断语,都不能说服南阳和襄阳两地百姓。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成立一文旅集团,将南阳市的卧龙岗与襄阳市的隆中捆绑一起,共同开发,共同经营,收益共享。

如果继续各自为政,必将争议仍是没完没了。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是通过文字记述和民间传说来印证,假如没有考古发现新的历史证据,这种民间争议仍将继续下去。(2019/11/05)




首先,现在有争议,小青年作为南阳人,也只有接受这个现实!争议双方是南阳和襄阳,并且襄阳的宣传力量比南阳大的多,这是客观事实!那么,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究竟是躬耕于今天的南阳还是襄阳呢?小青年认为,诸葛亮躬耕地在南阳,而不是襄阳!下面小青年从几方面分析一下!

第一:诸葛亮自述,出师表云:“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襄阳人也认为,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邓县之隆中,无论是邓县或者卧龙岗,现在依然属于南阳!至于襄阳人所说的隆中属于襄阳,那就另当别论。襄阳和南阳当时是平级别的,作为万世景仰的智圣,诸葛亮不可能分不清自己躬耕于哪里!

第二,襄阳人所说躬耕于襄阳卧龙岗,其实,襄阳卧龙岗实乃阿头山,改为卧龙岗时间不长!而南阳卧龙岗,自诸葛亮死后,有其部下黄权所建草庐以示纪念,至今已有1800年历史,历朝历代名人名士瞻仰诸葛亮遗迹多如牛毛!李白:余亦南阳子,时为梁甫吟!白居易: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民族英雄岳飞更是在南阳手书出师表!而襄阳则是乏善可陈!全是近代产物,包括卧龙岗!

第三,襄阳人一直认为教科书上所注释:南阳,今襄阳。岂不知,为了这个注释,襄阳人花费了多大的人力财力,特别是财力,不断的游说,才堂而皇之的将这个注释搬上教科书。好歹,现在教科书已经正本清源!顺便说一句,财力可是襄阳人自己说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襄阳的经济,目的可嘉,手段不提倡!

其他还有哪些补充的,小青年学识有限,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有识之士发声,以正历史!谢谢!




江泽民主席题词是襄阳诸葛亮故居

诸葛亮出师表写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现实与历史已经非常清楚的,这个争论历史悠久。关键是写出师表时是南阳郡,襄阳那时是南郡。襄阳人以习凿齿说的“阿头山”归南阳郡的邓县管辖,而他又说南阳郡辖汉水以北,(阿头山在汉水以南)相互矛盾。南阳是躬耕地明正言顺,也是名至所归证据充分。配图三十六郡图

除非让汉水改道了!让出师表重写![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感谢新野网友的信任并邀请回答本话题!关于“诸葛亮是襄阳的还是南阳的?”这一问题,我可以很公正地说他既不是襄阳人,也不是南阳人。诸葛亮真正的故乡是山东省,只是在十七岁时跟随家中长辈迁居至襄阳。

用事实说话,诸葛亮在襄阳的生活了十年左右的时间,不能因此就说他是襄阳人,用现在的话说应该是“新襄阳人”。

因为他不是土生土长的襄阳人,所以襄阳被历史界认为诸葛亮的第二故乡,他在此学会了纵横学术、兵法、奇门遁甲。在九天娘娘洞有他拜天仙玄女为师的记载,还有南漳水镜先生的教诲使他成就三分论。

为什么总有人说诸葛亮是襄阳人?据我分析这是因为他叔叔与这一地区最高的统帅关系非同一般,随叔叔一同在此落户,在这期间诸葛亮因为叔叔的“朋友圈”而结交众多襄阳大士,为他日后成为大师形成关键性推动作用。

虽说在襄阳呆的时间只有十年左右,却是他人生最安稳的十年,也就是他最幸福的十年。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家族为何要南下襄阳,他们一家都是聪明人,早已查清楚了哪里最太平,寻找安全的地方落脚并求新愿。

在襄阳与黄月英结婚,成为襄阳最有潜力的年轻人,有岳父黄承彦的背景支持,诸葛亮年纪轻轻就在襄阳闯出名堂,最终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聪慧、好学、勇猛且善于决断,攻心计谋高手。以布衣身份游学于襄阳①官场及社科界,不仅掌握了人生哲理,还跨界至太空奥妙,终领会天地人三术并出山助刘备统御荆、益,三分天下。

注释:襄阳①,此襄阳并非只是今天的地级襄阳市。汉朝政区区划层级为州、郡、县等级,襄阳隶属于荆州,当然此荆州也非今天的荆州。荆州相当于现在的省级行政区,治所相当于现在的省会,荆州治所位于襄阳。汉朝的襄阳驻有省级行政区管理中枢暨荆州(省)政府,分守将军、县级府衙等重要机构。

诸葛亮时常能够见到相当于省市县各级官差,基本领略并学习到了政军管理知识,为日后从事入伍从政累积了资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襄阳   南阳   汉水   南阳市   邓县   卧龙   荆州   目的   出师表   师表   小青年   布衣   财力   注释   财经   历史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