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那么多文人,却在詹天佑之前,没出过一个科学家?

闭门锁国,思想僵化,承守旧制,不思进取,不敢创新导致清朝不出科学家的原因所在!!




中国自古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升官发财光宗耀祖才是一贯的传统。所以重文轻科技是最大的问题,中国的明发官员在西方传教士的帮助下研究出了连射机关枪,皇帝不重视也就废了…落后就要挨打!错过了热兵器的使用先机。明朝亡了,清朝更是大兴文字狱文化科技进步只是梦。之所以詹天佑能够成功,是时代的需要和留学过西方的詹天佑恰逢了天时地利人和,我是铁路这从小就和铁路工人的父亲奔波于北四站清华园,沙河,昌平和南口火车站!

从小就崇敬詹天佑先生的精神,80年代初为创作表现詹天佑精神的绘画,几次到官沟剪子股那段最精彩险峻的路段去写生,并在雪天爬墙了和詹天佑铜像对面直上直下的长城!

《民族精神…詹天佑》完成后参加了当年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和湖南工笔画会联合举办的展览。

最坏和纪念詹天佑先生的爱国精神,为时代进步贡献我们的力量是今天我们所以国人的义务和责任!




不仅是清朝,我们古代的科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医学家等等其实是非常多的,但这些人算起来要么属于‘百行’、要么就是‘三教九流’之辈,顶天了也只能当得上人才、而当不得人物。封建主义制度下,但凡是出名的、算是个人物的,基本全都是政治人物、或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人,各式人才只会被政治利用、而不会被真正的接纳。也就是说,古时候的科学家什么什么的,做的再好、功劳也只属于是领导其的政治人物,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的科学什么的不发达的根本原因所在。詹天佑的情况,大体上也符合这种‘传统’,若非是政治上‘走投无路’、他根本就没有出头的机会,意思也就是说詹天佑之所以能出名、完全是因为清朝当时的情况极其特殊之故。




清朝是一个腐朽没落的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于满清在入关之前是奴隶制社会,比汉族王朝落后了二千五百多年。满清入关以后,被关内人民“连拉带拽”地拽进了封建社会。尽管满清进入了封建社会,但满人统治者的智力、思想意识却仍然停留在奴隶制社会;尽管满人统治者崇尚拥有五千年历史的、灿烂的、优秀的汉文化,使清朝有许多文人墨客,但是却接受不了新鲜事物,更接受不了科学技术,不但视科学技术为妖魔鬼怪,而且对科学技术持排斥的态度。当西方国家进行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进入到了机器时代,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的时候,清朝的生产力还停留在原始的人畜力耕种时代。更甚的是清朝还夜郎自大,认为自己是上国,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因而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直到清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才逐渐认识到自己技不如人,开始派送留学生到西方学习科学技术。詹天佑就是在西学的情势下赴美国学习,后来成为中国近代铁路专家,被誉为中国铁路总工程师的。所以在詹天佑之前,中国没有出现过一位科学家。




清朝时期确实有很多文人,但是在科学研究方面却相对滞后。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道德观念的限制:清朝社会重视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观念,反对“实用”、“功利”等观念,这种传统影响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认知和态度。

2. 社会结构的限制:清朝时期的社会结构较为封闭,科学研究需要大量的信息交流、合作和互动,但是这种条件在清朝时期并不具备。

3. 政治环境的限制:清朝时期政治腐败严重,官僚主义盛行,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支持和鼓励,同时外来思想和文化的禁锢也限制了科学技术创新的可能性。

詹天佑之所以成为中国近代科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主要得益于他个人的天赋和努力,同时也与清朝末年地方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有关,这种政策背景下,他得以获得良好的教育和机遇,开展自己的科学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清朝   科学家   奴隶制   满人   封建社会   满清   文人   中国   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   观念   时期   传统   政治   社会   时代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