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你做得最蠢的一件事是什么?

老家的一个远房大伯,退休之前在我们村的学校里当老师,退休后每个月工资6000多元,别说在农村了,就是在城里,这个退休金也不算低,可就因为做了一件糊涂事,现在过得很凄惨。

大伯有一个儿子,虽然有妻子,却和没妻子没有区别,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

他和大妈是村里的媒婆给介绍的,大妈年轻的时候非常开朗、外向,就是有点好强。那时候大伯还只是一个民办教师,每个月的工资非常低,大妈总是嫌他没本事、不能挣钱,两个人基本上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

大伯的心里非常苦闷。不久,他们学校里新来了一个同事,巧的是,这个新同事竟然是大伯最开始当老师时教过的学生。因为这层关系,他们走的稍微近了一点。

元旦时,镇上的中心小学组织活动,他的那个同事报了个拉手风琴的节目,可就在活动的前几天,她的手风琴坏了。全校只有大伯有手风琴,她只能找大伯借,大伯让她放学后跟着他去家里拿。

出于客气,大伯留她在家里喝了一杯茶,不知他们哪句话或是哪个行为引起了大妈的误会,同事走后,大妈和大伯大吵大闹,非说他们俩的关系不正常,十多天没有和大伯说话。本来这事慢慢就要过去了,结果村里不知谁又开始谣传大伯和那个同事的事,话说的很难听,大妈一气之下喝药自sha了。

虽然被救了回来,但从那之后就完全变了个人,天天一句话都不说,对孩子、对她的亲生父母、对外人,都是这样,别人主动和她说她也没有任何反应,也不再管家里的大小事,对孩子不闻不问,地里的农活也不干,天天就坐在屋檐底下织毛衣。

村里人都说大妈病了,但到底是什么病,谁也不知道。从那之后,大伯一边教书一边种地,还得照顾老婆和孩子,那些年,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

后来他转为正式教师,工资越来越高,日子逐渐好了起来。堂哥也挺争气,考上了一个好大学,大学毕业后又考进了体制内。

本以为苦尽甘来,可为了给堂哥在城里买房,大伯拿出了全部积蓄,然后又找亲戚朋友借了十几万。

他每天放了学就去镇上的冷库里打零工,一直干到晚上九点多才回家,周六周天更是在冷库里从早干到晚。就这么拼了三年,终于还清了欠债。

后来大妈因病去世,大伯虽觉悲伤,却也暗暗地松了一口气,不用再照顾大妈,他肩上的担子轻了很多,他以为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可因为一个错误的决定,让他退休后的生活苦不堪言。

大伯在老家住的房子还是几十年之前盖的,这么多年下来早已成了危房。后墙裂了好几道口子,墙皮也脱落的厉害,虽然修缮了好几次,但每到下雨天,屋顶上有的地方还是会漏雨。最主要的是,当初房子的地基建的浅,一到阴天下雨,地面就会返潮、渗水。夏天的连雨天气,家里经常泛着一股霉味。

他手里有了点积蓄后就想把房子翻盖一下。可堂哥却不同意,堂哥说:“咱村里都没有多少人了,年轻人都去县城买了房,年老的以后也会投奔儿子,你等退了休就去我那,不想和我们住在一起的话,咱就在我们小区附近再买一套小点的房子留给你住,到时候你一年到头不一定回来住几天,还花那个钱翻盖房子干吗?”

大伯想了想,觉得堂哥说的有道理,于是就打消了翻盖房子的想法。

可计划不如变化,堂哥定居的那个城市,房价蹭蹭地往上涨,堂嫂有了孩子后就在家全职带娃,堂哥一个人挣钱养活全家,压力非常大,有时候还需要大伯的接济。以他们的情况,想再在他们那买套房是压根不可能的。

于是大伯又动了翻盖房子的心思,堂哥还是不同意,他认为在老家盖房子就是白花钱,有那个钱还不如去老家县城买一套。

这事就这么僵持到了大伯退休。

大伯退休时,发了一笔财。根据政策,他退休时可以领到一笔补助金,这个补助金是根据工龄来的,好像是每个月补助多少钱,大伯一共干了30多年,所以一共补助了差不多15万。他的住房公积金里还有十几万,加上手里的一些积蓄,他一下有了将近40万元。

大伯想听堂哥的,用这些钱去老家县城买一套房留着自己养老,等以后还可以留给堂哥。可这时候堂哥又改变主意了。

堂哥的孩子眼看着快要上小学了,他们想买个好点的学区房。可好的学区房的房 价太高了,就算把原先的房子卖了,也只能付个一半的首付,首付够了,可月供却供不起。

于是他和大伯商量,让大伯把手里的钱都拿出来帮他买房,当时说的很好听,说不管什么时候,不论在哪,他们家永远会给大伯留一间房。大伯当时还挺感动,就把钱都给了堂哥,堂哥换了套100平的小三室学区房。

大伯住进了堂哥家,一住就是三年。这三年来,他承揽了堂哥家的所有生活开销,就连孙子上兴趣班的费用都是他出。可因为儿子儿媳一直对他不错,这些钱他花的心甘情愿。他心想:反正我就这一个儿子、一个孙子,我的钱不给他们花给谁花?

可有一天,儿媳突然对他说:“爸,天越来越冷了,我妈这两年身体越来越差,老家没有暖气,她的病一到冬天就加重,我想把她接过来住一段时间,等过了年开了春,天暖和了再让她回去,你看你能不能先回老家住一段时间?等我妈走了你再回来。”

儿媳都这么说了,他只能同意。可等他回老家后却发现老家房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塌了,根本没法住人。他打电话给儿子,儿子也有些为难,让大伯先去哪个亲戚家住几天,等他和妻子商量好了再让大伯回去。

大伯觉得这事有些丢人,不好意思去亲戚家,怕亲戚知道了会以为他是被儿子和儿媳撵回去的,于是他又回了堂哥所在的城市,悄悄在堂哥家附近找了个小旅馆,寻思先在旅馆里将就住几天。

可都过了七八天了,堂哥还是没有给他打电话让他回去,他实在忍不住就给堂哥打了一个,堂哥说让他再等几天。半个月过去了,大伯实在忍不住了,主动去了堂哥家。当时正好是周天,堂哥、堂嫂,以及堂嫂的母亲都在家,他们见到大伯感到很吃惊。

堂嫂问:“爸,你怎么来了?”

大伯讪讪地笑着说:“我想孩子了,过来看看。”

他把堂哥拽到房间里小声地问:“你们商量好了没?你丈母娘到底什么时候走啊?”

堂哥一脸的为难,说:“爸,我岳母的身体你又不是不知道,怎么也得过了年天暖和点了再让她走。”

“那我怎么办?我没脸去亲戚家住,一直在旅馆住着呢。”

“要不然你就先租个房子临时住着,等过了年看情况再说。”

大伯感觉非常心酸和无奈,一句话没说走了。他连续找了好多天的房子,可一直没有合适的,要么价格不合适,要么人家不愿租给他这种老人。他只能一直住在旅馆里,隔上几天就去堂哥家一次,一方面是想孙子,另一方面是希望亲家母能识趣,赶快走人。

那天,他又去了堂哥家,去之前,他买了排骨、买了菜,给一大家人做了饭,做完饭又收拾桌子,刷盘子和碗,正打算坐下休息一会呢,堂嫂说:“爸,你以后能不能尽量少过来啊,白天就我妈一个人在家,你经常过来不太合适,都有邻居在背后说三道四了。”

大伯瞬间感觉非常委屈:“你们不让我在这住就罢了,我过来给你们做个饭,看看我孙子也不行吗?当初是你们说不论什么时候都会给我留一间房子,可现在呢?把你妈接过来,把我撵走了,你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你都在这住了好几年了,我妈就只过来住几个月就不行了?如果讲良心的话,我们让你在这住了三年,是不是也得让我妈在这住三年?”

大伯被气走了。回到旅馆,他越想越心寒,越想越悔不当初。

第二天,他回了老家。我们本家有一个堂叔,他住在我们市里,他的父母都已经去世了,在我们村留下了一套老房子,大伯和堂叔打了声招呼,住进了堂叔父母的老房子里。他打算先攒点钱,然后翻盖房子,以后再也不去堂哥家了。

他退休后做得最蠢的事就是把钱都给了儿子,没有给自己留下一分钱的养老钱,甚至连个可以睡觉的窝都没有,实在是太悲惨了。

这也给所有的老年人提了个醒,不论什么时候,都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即便是儿子愿意给自己养老,那在老家也要给自己留个窝,不要等在儿子家住不下去时,让自己陷入为难之地,连条退路都没有。同时,对儿女的付出一定要有所保留,为自己留下足够多的养老钱,只有好好爱自己,才有可能收获一个幸福的晚年。




我认识的一位大姐,退休后,返聘回原单位工作。

陈姐在55岁那年,退休了。当时职称挺高的,退休工资5000多元。这在我们小城,退休工资已经非常不错了。

她退休之后,在家里待了一段时间,觉得没什么事情可干的,有些不习惯。以前她都在一线工作,每天都忙忙碌碌,现在退休闲在家里,她觉得没有意思。

陈姐的父母身体还不错,雇了一个保姆,每天给两位老人做饭收拾房间,不需要陈姐去照顾。

陈姐的女儿在外地工作,女儿没结婚呢,所以,也没有人让陈姐带孩子。

陈姐的丈夫工作挺忙碌,经常出差,有时候一周都难得回来一次,陈姐觉得家里冷冷清清,她想找点事儿干。

附近邻居每天都去广场散步,跳舞。但陈姐不喜欢跳舞。一些老同学、老同事报了老年大学,去学画画,摄影,弹琴。

可这些,陈姐也不喜欢,她想找份工作,继续干着,发挥一些余热。

正在这时候,原单位的上司,给陈姐打来电话,问她有没有想继续工作的念头,单位想聘请陈姐回去,继续工作,带带年轻人。

陈姐太高兴了,这赶上及时雨了。陈姐回到原单位,跟上司签了三年的合同。

陈姐打算再干三年,再挣点钱,谁还嫌钱多吗?多赚一点,将来女儿在外地结婚买房,陈姐能多帮上一点。

重新回到原单位上班,陈姐却渐渐地发现,跟过去上班不一样了。她想的挺好,但现实很残酷。

陈姐原来以为,回到原单位,干点轻巧的活儿,但上司对她说:“我们就是因为你的能力,才返聘你的,你呀,就别谦让了,带带年轻人,他们的业务不如你熟练。”

陈姐只好挑起重任,带着一组年轻人,每天都紧锣密鼓地忙碌着。在工作中,陈姐慢慢地发现,原来的那些同事,不那么尊重她了。

有一次,一些办公用品没有了,陈姐就给后勤的小赵打电话,让小赵送来。

可是,直到下班,小赵也没送来。第二天上班,陈姐让手下的员工去后勤领办公用品。可那个下属却沮丧地回来了。

下属对陈姐说:“他们不给我,说供应别的部门还不够呢。等过两天进货了,再让咱们去看看。”

陈姐心里憋气,后勤的小赵以前总是巴结她,还想让他儿子娶陈姐的女儿。自从陈姐退休,这个小赵在大街上见到陈姐,也不热情了。

这次陈姐返聘回来,她发现小赵总是对她爱答不理的。她也不知道哪儿得罪了小赵,可能是人走茶凉吧。

陈姐返聘回来工作,虽然职位不比过去低多少,但是,这是虚职,是上司派她干活而任命的职位,不是单位里内部的职位。这个职位,管不着小赵。

陈姐也不好因为这点小事,去找上司。她只好自己去后勤找小赵,小赵也是那套话,不过,总算是在第二天,给陈姐打电话,让陈姐去领货。

后来,陈姐请小赵吃了两顿饭,小赵丈夫有病,陈姐又去医院看望病人,小赵才跟陈姐热络起来。以后办公用品短缺,小赵就答应得很痛快了。

这种事情,在其他部门也出现过。过去,他们是不敢的,现在,虽然不是明目张胆的,但暗地里总是做手脚,让陈姐很恼火,又不能发作。

陈姐干了一年,不想干了,身体劳累不说,还累心。但她跟单位签约三年呢。就硬着头皮,又干了一年。

第三年,上班没几天,陈姐就感觉不舒服,想请假休息几天,这次,上司也对她说话不客气,说:“还剩最后一年了,紧把手吧,我这里正用人呢。”

陈姐硬着头皮去上班。周末回家,躺下就没起来。她感觉浑身乏力,难受极了。第二天,也昏昏沉沉地躺着,想起来,却感觉天旋地转。

幸亏陈姐的丈夫出差回来,急忙把陈姐送到医院,进项了各项检查,诊断陈姐是脑梗。

陈姐在医院住了将近一个月,积极治疗,身体总算慢慢地恢复了一些。

但医生告诫陈姐,不能再那么拼命地工作了,陈姐已经58岁,尤其不能做高强度的工作,更不能焦虑上火。

陈姐回到家里休养,也跟单位领导辞工了,不去上班。让陈姐伤心的是,以前她没退休的时候,在单位上班期间,有一次得了一场感冒,请了两天假,她的部门的同事都来看望陈姐,还给陈姐买水果,送礼物。

连其他部门的同事,也有不少来看望她的。包括小赵,那次她也来看望陈姐。

这一次呢,陈姐的部门,一个同事都没有来看望她,就别说其他部门的同事了。小赵更是再也没给陈姐打过一次电话。

陈姐对于这件事,竟然想不开了,越想越难过,陷到里面了。这个时候,到端午节了,以往,单位都会给员工发礼物。

但陈姐这次却没有收到任何礼物。她给后勤的小赵打电话,小赵阴阳怪气的说:“不上班了,还发什么福利?”

陈姐臊得满脸通红。她觉得自己这是自取其辱。她很自责,在家里左思右想,想不开了。

那天晚上下雨了,陈姐到外面散步,想走一走,心情能好一些。雨越下越大,天像一块铅一样,沉甸甸地压在她心头。她就好像走不出那个心结了。

那晚淋了雨,受了凉,心情又不好,就一下子病倒了。她昏睡了好几天,什么都不知道。

幸亏丈夫放假在家,看到陈姐脸色不好,叫她也不应声,就赶紧开车把陈姐送到医院。

陈姐这次大病之后,身体照过去差远了,半边身子不太好使,也能走路,但要一步步地挪动着。

陈姐也不爱说话了,沉默寡言。别人给她手机打电话,她也不爱接,她想,找我的,就是找我办事的,不会是有好心的人,来安慰她的。

一晃半年过去了,陈姐的身体还是没有恢复多少。以前她家住在五楼,因为她生病后,她丈夫就把五楼卖了,买了一个一楼。

一楼的房子小,但一楼的房价贵。陈姐家以前五楼的房子大,但是楼层高,陈姐上下楼不方便。

陈姐搬到一楼住,她总觉得房子小,有点喘不过来气的感觉。她经常埋怨丈夫。丈夫说,还不是为了让你出入方便吗?

陈姐说:“什么我出入方便啊?我走路这个丑样子,我怎么出门啊?你就是想让出门,想让我被邻居笑话。”

陈姐可能是心情不好,所以,就找茬跟丈夫吵架。弄得丈夫后来就借口出差,不愿意回家面对抱怨的陈姐了。

陈姐的心情可想而知,越发地不好。她开始多疑起来,觉得丈夫在外面可能有情况了。

陈姐就给外地的女儿打电话,说丈夫要跟她离婚。女儿赶紧坐火车赶回家,询问父母是怎么回事。

陈姐的丈夫就跟女儿诉苦,说陈姐总是抱怨他,甚至见面就吵架,陈姐的丈夫说:“我在外面累了一天,回到家里,冷锅冷灶,连口热乎水都没有,还要被你妈追问这个,追问那个,我要是回答得不对她心思,她就骂个不停。”

女儿得知老爸的苦衷后,就反过来劝说老妈多体谅老爸。陈姐一看女儿不向着她,帮着她爸爸说话,陈姐就把女儿也骂了。

女儿一生气,坐火车回去了。陈姐的心情越来越不好,丈夫成天不在家,她也一天都不出屋,一日三餐,叫点外卖,有时气也气饱了,没心思吃饭。

半年后,陈姐摔了一跤,这次病得严重了,走不了路了,只能一天天地躺在床上,吃饭上厕所,都要靠人协助才能办到。

陈姐现在说话也说不清了。丈夫给陈姐雇了一个护工。陈姐还是各种抱怨,抱怨护工护理她不用心,抱怨女儿不孝顺,抱怨丈夫有外心,抛弃她。

现在,陈姐的女儿很少回来看陈姐,因为陈姐说话不清晰,很难交流。但就是这样,陈姐还是训女儿,抱怨女儿为何不回来照顾她。

陈姐的女儿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她处了对象,两人要结婚了,要打理自己的小家。

陈姐护工费,加上生活费,陈姐的退休金都不够。陈姐的丈夫每个月再给陈姐拿出一部分钱,让陈姐还能继续生活。

人呢,退休之后,就把退休之前的一切都放下吧,把退休之前的荣耀放下,把退休之前的职位放下,甚至,把退休之前的人际关系也放下。

你不在那个位置了,很多事情就不再属于你。你放下在职时的一切,重新投入到退休后的生活里。

人也要知足常乐,不要拼命地工作,如果觉得这份工作太累了,就歇一歇,甚至辞职。因为你已经退休了,退休,就意味着你已经50开外。

50岁以后的生活,要用减法,减少工作,减少压力,不能再用加法了。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退休之后,一定要轻松愉快地生活。

我是素老三,喜欢我的文章,请帮我点赞,评论。谢谢!




退休后,清闲下来的我第一件事就是把老娘接到了身边。因为我从十七岁开始投入工作,因为我干的工作特殊,几十年在外忙得脚不连地,没有好好的陪老娘,没有尽好当儿子的义务。这退休了,有时间了可以静下心来弥补了。可身边有不少人说我做了件最蠢的傻事。他们的理由是我兄弟姊妹六个,我接了老娘其他兄妹们不但不管了,还会有意见,抱怨我不与兄妹们商量,独断专行。而结果是,我陪了老娘几年后,兄妹们也都先后退休了,争着来养老娘。兄妹们说当大哥的给做出了榜样,都得紧跟学着来养老。使被外人说的“蠢事”一下子变成了明智的大好事,让老娘开心平安健康地走完了九十八岁的人生,让众人羡慕!





我是去年9月份退休的,退休后做了一件很丢面子的事,应该就是很愚蠢的事。

原单位在职的员工每年年末都会有新年礼包分发,礼包里有到固定地点领取年货的卡片,还有油盐酱醋各种调味料,总价值在五百元左右。我退休三个月后,也就是快过年了,原单位同事告诉我又开始派发礼包了,我认为我是9月份退休的,在单位时间超过了半年,这礼包即使不给我全部,也应该给我大部分,心安理得地在家做着好梦。可都过了新年了,原单位工会的同事也没有通知我去取礼包。于是,我就到原单位询问,工会的人告诉我说,是工会主席决定的,只要是退休人员,就是12月退休的,礼包也不给......。

朋友们,你们说这件事我做得蠢不蠢!

热切期待您的关注!!!




我47岁丧偶,55岁退休,两年后和一个大我5岁的男人搭伙过日子。现在我真恨自己眼瞎,竟会看上这么个自私又不负责任的男人,而拒绝了另一个人的好意,这是我退休之后干的最蠢的一件事。

在他之前,也是通过朋友介绍,我认识了一个事业单位的退休人,高级职称,比我大7岁,看着其貌不扬,个子也不高,又黑又老,我心里是不太满意的,但介绍人劝我,不要以貌取人,他忠厚老实,人很可靠,跟你在一起绝不会亏待你。

我就答应先跟他交往,找找感觉。不得不说,他对我是真的好,人很幽默,也挺有情趣,经常给我发一些搞笑的小段子,逗我开心,这些小段子并不是他转发别人的,而是他自己用心编写的。

他对我也是无微不至的关心,记得有一次我在诊所看牙,天却下起了大雨,我正愁怎么回家呢,他打来了电话,听说我在外面,不顾劝阻,硬是顶风冒雨给我送来了雨伞。

我跟他交往时,我妈已身染重病,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担心我一个人生活会孤苦寂寞,再加上看他为人坦诚,对我又是实心实意,就一再劝我别犹豫了,这么好的人千万别错过了。

可我跟他相处了一段时间,心却总是热不起来,有时候我想,可能是年龄大了的缘故,轻易不会产生感情了。一起在公园散步时,他想趁四周没人拉拉我的手,我都不太情愿,婉言拒绝了,看得出他很失落,但我仍不以为意。

没多久,我妈去世了,那两天,家里来了很多亲戚朋友,还有我从小到大的同学。他也来了,给我妈的牌位又上香又鞠躬,态度很是恭敬。家里突然来了个陌生人,同学们都把疑问的眼光看向我。我尴尬地咳嗽了一声,打马虎眼地说,一个朋友而已。也没给他让坐倒茶,就把他送出了门。

后来,我跟一个要好的同学坦白了这件事,我同学说,他看起来挺实在,但又老又丑,跟你不太相配。同学的话无形中又让我对他的印象减了几分。

但我也不愿跟他就此分手,一个人过够了寂寞孤独的苦日子,感觉就这样作为朋友也挺好的,我们就经常到公园或山根底下散散步,再一起到饭馆吃顿饭,还挺惬意的。其间他也不停的向我表白,希望跟我共度余生,但我一直没有吐口。

终于有一天,他的耐性被我给磨没了,他约我出来吃饭时告诉我,他妹妹给他介绍了个对象,人家对他挺满意的,他感觉也挺好,就决定跟她交往了。我听了,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但自尊心告诉我这时候不能服软,就起身果断地离开了。

后来听说他们两个人结婚了,小日子过得挺舒心,我也经常在抖音上看到他们外出旅游一起游玩的视频,甚至还听说他们单位集资盖了高层,并以优惠价卖给职工,而他竟主动出让自己一半的房产权给了女方。我知道我是真的错过了一个好人。

第二年,我和一个年龄相差不多,相貌敦厚老实,又有公务员待遇的人同居了。不是我不愿领结婚证,而是被他以各种理由推拒了。我就想,反正年龄大了,在一起凑合过吧。没料到,这个人看起来条件不错,拿着不低的退休金,但对我自私又吝啬。

他住在我家,只是给客厅添置了一台2000多块钱的电视机,不给我交一点生活费。两个人朝夕相处,却不像一家人,竟然各用各的钱,家里的洗洁精没了,他问我是你买还是我买?牙膏没了也这样问我。这真是考验了我的认知,还真没见过像他这样小气的男人。

我提议各拿1500元合在一起用作日常开支,他很不高兴,怕我把钱贪了,还跟我大吵了一架。我觉得与其这样忍气吞声,将就过日子,还不如快刀斩乱麻。于是我果断选择了分手,直接把他扫地出门了。不管他后来给我打多少次电话,认错道歉,我都没心软。

这样的人本性难改,即使重新在一起过日子,也难免重蹈覆辙,搞得一地鸡毛无法收拾。我真庆幸,没跟他领结婚证,不然肠子都会悔青了。

从此,我的心彻底凉了,再有人给我撮合,哪怕把对方夸得天花乱坠,我都打定主意还是一个人过好,因为人老珠黄的年纪,已经很难遇到一个真心对我好的人了。错过就是错过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孙子   大伯   礼包   大妈   上司   老家   原单位   同事   丈夫   家里   儿子   女儿   房子   感觉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