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为什么到了湖南湖北后迅速壮大?

广西“老兄弟”最能打,但人数不多。太平天国在湖南、湖北扩军,虽说战斗力不如广西兵,但数量庞大,战斗经验也丰富,是太平天国发展壮大的关键。

一、广西士兵骁勇善战,却不好扩军

太平天国运动14年,广西“老兄弟”的战斗力最强悍,意志也最坚定,是太平军的核心与骨干。

广西“老兄弟”,几乎都是从天地会斗争、“土客械斗”中成长起来,再加上拜上帝教的熏陶,他们有着一种战斗的“信仰”,战斗力是可想而知。

金田起义时,太平军能战斗的士兵不足1万,却多次打破6万清军的包围圈,最终杀向南京,确实不简单。

1861年赤岗岭之战,鲍超、曾国荃率湘军一万余人发起进攻,刘玱琳率1200广西“老兄弟”顽强反击,湘军死伤惨重,却未能摸到营垒门前。

如果不是赤岗岭其他将士叛变,鲍超、曾国荃未必拿得下这块阵地。刘玱琳的战斗意志,连曾国藩都敬佩不已:“粤西老贼,狂悍、狡诈,往年官兵损失,实乃老贼。”

1864年,太平天国灭亡后,但还是有部分“老兄弟”继续坚持抗清。他们在遵王赖文光的领导之下下,与“捻军”联合,在高楼寨之战打死满蒙第一名将僧格林沁,全歼八旗精兵7千余人。

尹隆河之战,赖文光团团包围淮军主力,斩杀数千人,刘铭传陷入绝境。若非鲍超突然从后面杀出来,刘铭传估计难逃一死,或者被俘虏。

纵观太平天国运动14年,及其余部的战斗,广西的“老兄弟”确实厉害,但整体人数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两点。

首先,广西活动期间,太平天国核心成员主要是“客家人”,麾下的士兵也同样是如此。晚清时期,广西“土客矛盾”相当尖锐,彼此经常械斗,虽说积累了不少战斗经验,但矛盾很深,很难融和到一起。

金田起义,石达开率5千人参加,都是客家人。黄金文从博白一路招募士兵,得到6千余人,依然是客家人。韦昌辉麾下的2千兵马,同样如此。天王洪秀全本人就是客家人,“首义五王”也是客家人。

其次,太平天国奉行拜上帝教,除了“天父”之外,拒绝承认其他偶像存在,这跟天地会就出现了矛盾。天地会,信仰多种“偶像”,且纪律非常散漫,他们山头林立,与太平天国的信仰,以及管理模式产生冲突。

如此,广西期间,太平天国对天地会不感兴趣,并多有派排斥。天地会与清军战斗失败之后,许多人选择投奔太平军,但最终还是分道扬镳。例如,“江南大营”第一猛将的张国梁,以及冯子材,都是天地会出身,曾参加太平军,后转投清朝。

“土客矛盾”以及信仰问题,注定太平天国在广西不能大规模扩军,也无法在广西开拓基地。所以,金田起义后,太平天国没有选择在广东、广西立足,而是选择北上,原因就在这里。

二、蓑衣渡之战惨败,太平天国调整策略

1851年1月金田起义,到9月攻克永安,包括家属在内,太平军总计2万人左右。从永安突围之后,太平军人数总体变化不大。但是,太平军进入湖南、湖北之后,短短几个月,包括家属在内,人数达到60万,战斗士兵20万,令人惊叹不已。

湖南、湖北大量扩军,与一场重要战役有关,就是蓑衣渡之战惨败,太平天国调整了策略,开始大量扩军。再则,湖南、湖北特殊的社会环境,又给太平军发展壮大提供了土壤。

1852年4月,悍将罗大纲充当前锋,率2千士兵乘着雨夜出击,击溃了安徽绿营军。杨秀清旋即率主力追随,从清军的眼皮底下突围,钦差大臣赛尚阿、向荣到第二天才知道太平军远离,方才追击。

永安突围之后,太平军先攻打桂林,围攻一个月后撤离。此时,太平天国定下进攻湖南,在两湖发展的战略计划。可惜,杨秀清中途攻打全州,浪费了11天的时间,让江忠源赢得部署防御的良机。

江忠源,湖南新宁人,湘军鼻祖,组建湘军比曾国藩还要早。太平军从桂林撤退之后,他料想杨秀清肯定杀向湖南,便在全州蓑衣渡设下埋伏,亲率2千兵马伏击太平军。

连日以来的胜利,杨秀气被冲昏了头脑,他认为清军不堪一击,便失去了戒备之心,让全军登船出发,两岸缺少护卫。结果,太平军在蓑衣渡遭遇埋伏,南王冯云山阵亡,广西“老兄弟”伤亡数千,元气大伤。

数千“老兄弟”,是太平天国的家底,南王冯云山则是“灵魂”。此战惨败,太平天国元气大伤,能战斗的不足五千人,而清军则是7万,他们继续围追堵截,太平天国面临存亡的危机。

进入湖南之后,杨秀清不得不改变策略,不再排斥天地会。为此,杨秀清让出身天地会的罗大纲出马,在郴州、永州、桂阳等地招募天地会、矿工,相继得到6万余人,太平军再次满血复活。

矿工的组织性、纪律性很强,且都是独自参加起义,而没有带着家属(本身就没有成家),故而战斗力很强。为此,杨秀清以矿工为基础,组建“土营”,也就是所说的“工兵”,专门挖掘地道,用于攻城战斗。

1852年11月,太平军从长沙解围,继续北上,夺取益阳、岳州。次年2月又攻克了武昌,夺取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

益阳、岳州、武昌期间,太平军继续扩充,将渔民、船夫、脚夫、水手等编入战斗序列,并组建“水营”,拥有船只八千艘,实力快速膨胀。

太平天国调整策略,在湖南、湖北大量招募士兵,扩充队伍,这是太平军能顺利杀入南京,与清朝隔江对峙的关键所在。可以说,是湖南、湖北成就了太平天国的事业。那么,为何湖南、湖北容易扩军呢?继续往下看。

三、湖南情况特殊,便于大量招兵,且战斗力比较强悍

调整策略,就能扩充数十万人,着实不可思议,杨秀清是如何做到呢?湖南特殊的社会环境,是太平天国能够大规模扩军的关键,且他们的战斗力比较强悍。

王闿运在《湘军志》中说:“自书契以来,湖南兵威之盛未有过此者也。无他故,专灭洪寇之功耳。”

这话意思是:“湖南几千年来,政治、军事相对比较落后,在历史上也没留下多少痕迹,更别说主导朝廷局势。如今,湖南兵锋所向,遍及全国,都是因为镇压太平天国。”

从王闿运所言可知,湖南士兵战斗力很强,湘军非常能打仗,清朝就是依靠湘军才灭了太平军。同时,也透露出一个信息:“湖南具备诞生优势兵丁的土壤”,太平天国同样是受益者。

那么,近代湖南的社会环境究竟是怎样,为何能产生如此多的优质兵丁。主要是三个原因,缺一不可,湘军、太平军都从中得到好处。

首先,湖南的天地会运动非常活跃,跟广西、广东一个档次,甚至更加猛烈。晚清时期,“宿敌”天地会再次兴起,湖南、广西交界处是个“火药桶”,经常爆发起义,烽火连天。

金田起义之前,湖南已经爆发雷再浩起义、李沅发起义,他们率兵纵横湘南广大地区,攻城略地无数,部队发展到数万人。可惜,天地会山头林立,彼此未能相互支援,结果被清军各个击破。

起义失败后,雷再浩、李沅发的余部到处打游击,占山为王,清朝也很难将其扑灭。因为,天地会跟农民难以分清,官兵镇压频繁,他们隐姓埋名,转而从事农业;一旦风头过去,为了生存,依然“落草为寇”,后则参加太平天国。

再则,随着江苏、浙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升级,“苏湖熟,天下足”的现象演变成“湖广熟,天下足”,湖南、湖北成为明清新的粮食生产基地。清朝为了给京师补给粮食,湖南、湖北是剥夺的重灾区,农民压力很大,也给天地会生存土壤。

鸦片战争之后,为了征收赋税,赔偿列强款项,湖南、湖北的渔民、船夫以及小商贩,都成为清朝搜刮的对象。天地会起义之后,清朝又就地筹款,给军队提供饷银,民众不满的声音到了极点,故而大量参加太平军。

益阳、岳州、武昌一带的渔民、船夫、水手等十几万人,基本全参加太平军,且全家投军。如此,太平军才能顺利通过洞庭湖,并组建一支强的水师,具备了东征南京的条件。

最后,湖南民风剽悍,尤其是天地会、矿工、市井之徒,其战斗力堪称一流。无论是参加太平军,还是鲍超组建的“霆军”,他们都是令对手闻风丧胆。

1853年5月,林凤祥率2万精兵北伐,主要将领是广西“老兄弟”,士兵则是在湖南参加太平天国的天地会、矿工。北伐不到半年,太平军杀到天津郊外,燕京震动,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1855年,胡林翼让鲍超南下招募士兵,在湖南天地会、矿工、市井、无赖、地痞中寻找兵丁,得到3千余人,组建“霆军”,这是湘军战斗序列中最强的存在。

“霆军”士兵的招募,以及将领的选拔,与曾国藩的“书生农夫”联合体完全不一样,他们几乎都是亡命之徒,战斗力令人震撼,但纪律也很糟糕。“霆军”崛起之后,太平军压力很大,陈玉成、李秀成感触最深。

1852年6月,太平军进入湖南,因蓑衣渡惨败,能战斗的士兵不足五千,广西出来的“老兄弟”损失惨重。但是,湖南、湖北特殊的环境,让太平军得以满血复活,迅速恢复到数十万,并组建了工兵、水师。

1853年3月,太平军夺取南京、镇江、扬州,与清朝隔江对峙。此时,距离太平天国进入湖南,才半年时间。可以说,太平天国发展壮大,离不开湖南,以及湖北。但是,湘军也崛起于湖南、湖北,最终扑灭太平天国,着实有意思。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太平军刚离开广西时,连兵带家属大约只有2万人。

在湖南、湖北进行了3轮大扩军后,出武昌时,太平军的规模已经发展到了50万人,其中10余万能战之军。

湘南扩军

太平军进入湖南时,刚刚经历了蓑衣渡之败,元气大伤,跑到道州歇了一段时间。

随后,以道州、郴州为中心,太平军展开了一次大扩军。

当时,湘南的扩军条件非常好。

一方面,湖南自道光十一年开始,整整24年,年年水灾、蝗灾不断,民生困难,许多老百姓确实活不下去了。

另一方面,湖南的反清情绪非常高涨。湖南是白莲教和天地会两大秘密结社的交汇之处,天地会、斋教非常活跃。

洪秀全、杨秀清决心抓住机会,做出了一些调整。

一方面,洪秀全、杨秀清继续颁发杨秀清、萧朝贵发布的三篇诰谕,发动群众。

另一方面,洪秀全、杨秀清一改过去对天地会刻意保持距离的“高冷”态度,他们允许天地会会员打出“天德王”旗号,又设立“道州大旗”,招募天地会员加入太平军。

这次扩军的效果非常好。

《李秀成自述》描述,太平军在道、江、永扩军2万,在郴州又得2、3万人。

当然,李秀成当时只是中基层人员,所述数据或许只是当时太平军高层的宣传,而清军情报各方数据也有差异。

但一般认为,在太平军离开湘南,攻打长沙时,能战之兵已在3万左右。

仅从数字上看,似乎基数增加不大,但这次扩军的含金量却非常高

首先,湘南扩军,参军者多没有携带家属。

也就是说:增加的2万人,大部分是作战部队。

其次,湘南参军者中,有数千人擅长土攻,是“技术兵种”。

土营,是此后太平军攻坚的主要手段。武昌、南京,全部都是土攻攻破的。

湘北扩军

湘南扩军后,太平军声势复振,围攻长沙81天,但功亏一篑。

撤围长沙时,太平军当时做了两手准备。

如果能在益阳招到水营,就向洞庭-长江一系的岳州、武昌进军,如果招不到,就去常德,从陆路往中原发展。

结果,太平军在湘北发了一笔大财。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古以来,船工就是最有造反精神的人群。

太平军在益阳截获了资江大小船只数百只,获得了大量船民、水手。

由此,蓑衣渡之战中灰飞烟灭的太平军水营得以重建。

随后,太平军攻下岳州,又在资江下游、洞庭东岸获得船只数千艘。

此时,太平军总人数已达到10余万,能战之兵在5万左右!

除此之外,由于清军在岳州储备了大量物资,太平军得以极大改善了装备、弹药水平!另外,据李秀成描述,太平军获得了当年吴三桂留在岳州的武器。

在湘北,太平军建立了强大的水营,确立了水师优势,为以后进军武昌,并顺流攻取南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武昌大扩军

出湖南后,太平军直取武昌,起兵以来第一次打下省会城市。

在武昌,太平军进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大扩军。

尽管杨秀清再三表示“不愿者,遂弗强”,但不可否认,这是一次带有强征性质的扩军!

太平军将三镇居民以军事编制实施男女分行。

最后,太平军离开武昌时浩浩荡荡,号称五十万之众,能战之兵十余万!

可是,这次带有强征性质的扩军却弊大于利。

首先,强征本就不得人心。何况···男女分营,一般人真的受不了!

结果,“未几,男子被掳逃归者十八九,女子回者十一二”。许多人都逃走了。

这种大规模逃散,损失的不仅是逃兵,对全军士气都有极大影响。

其次,这种全面征调,举家带走,战斗部队的比重较低。

大量老弱妇孺从军,给军队带来了巨大的后勤压力

这种压力在胜利大进军时尚可克服,但到了天京后,就使天京很快出现了粮食危机。

此后,清军江南、江北大营抓住天京软肋,瞄准天京补给线下手,使太平军形势极为被动。

比如:1856年,当西征形势一片大好,石达开兵临南昌,曾国藩危在旦夕时,由于天京粮道有危,石达开只得回师参加东征,使湘军形势得以复振!

可以说,武昌大扩军,虽然使太平军的规模急剧提高,但弊端十分明显,尤其是由此带来的粮食问题,束缚了太平军的发展,影响深远。


太平军,起义于广西,但真正成气候却是在两湖。

正是在两湖发展壮大,太平军才得以与大清分庭抗礼。

遗憾的是,太平天国的领导层似乎仍然有相当严重的门户之见。

太平军中,两湖兄弟的比重如此之高!可是,在太平军的高层,却完全看不到两湖兄弟的影子。

不要说王,就是侯、丞相,也都是清一色的两广人士。

不可否认,太平军中的广西能人多,但是,难道几十万两湖兄弟,就没有一个可担大任的人吗?

洪秀全、杨秀清能在两湖获得大发展,可见当时大清失天下人心,太平军有夺天下之机!

但是,见微知著,即使仅仅只看他们对两湖兄弟的态度,他们并无夺天下之能!




湖南人和湖北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打战!

历史上,湖南湖北曾经是最好的兵源地,不管是朝廷征兵,还是山大王招兵买马,这里都可以马上就有人去响应号召!

太平军为什么到了湖南湖北就迅速壮大?

这个跟当年湖南、湖北的经济和兵源充足有关!

事实上,太平军占领武昌后,洪秀全就开始征收青年男女进入太平军军营,当地市民都纷纷从军,出现了“红巾覆首,众皆狂”的热烈场面。

可见,太平军开始非常得人心!老百姓参加太平军非常积极呀!

这个时候的太平军,已经号称有50 万人。

不久,洪秀全自武昌东进时,水陆两路,战船锦旗可蔽长江,首尾达数十里之长!

湖北的情况比较复杂!

咱们先来说湖南,湖南又分为湘南和湘北,湘北包括长沙、岳阳、湘潭等地!

由于太平军进攻长沙失败,此后太平军主要活动范围在湘南地区,湘南地区民风非常剽悍,而且少数民族的青壮年男子也很多!

事实上,当兵对于饥寒交迫的贫苦农民,往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当时,“农夫之家”、“寒苦之家”,饥民、流民都迫不及待地加入太平军,他们想着这样也可以混口饭吃!

因此,太平军队伍经过湖南时,就日益扩充壮大起来了!

湖南人成为太平军的第一批“工程兵”!

太平军来到道州和郴州,吸纳了数千挖煤工人。

洪秀全非常重视,就将他们单独编制成军,以龙山矿工老战士为骨干,组建土营,形成新的军种。

这个军队设置指挥一人,将军四人,其建制与陆营基本相同。

在太平军攻城掠地的过程中,这个特殊的部队不断扩大!

到南京后,土营工兵已经达到700多人了。

事实上,土营就是太平军的“工程兵”,他们专门从事挖地道,协助部队攻城、筑路建桥。

这些工程兵在长沙、武昌、南京发挥威力,清军为之恐惧。

况且,湘南与广西交界,语言相通,洪秀全的很多士兵是广西全州的,这个地方的语言和风俗习惯跟湘南的郴州和永州非常类似。

生活习惯,语言文化具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往往容易进行招兵买马,一句“老乡”就能吸引一大批人加入太平军!

语言相同对征兵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古代,老百姓的文化水平很低,普通话基本不会说,招兵买马的告示没有几个人看得懂!

事实上,因为太平军的士兵文盲太多,洪秀全大力整顿军事纪律,居然确立了对士兵用“画圈”来记功、“画叉”来记罪,以便严明赏罚!

这个也是一大发明,也是无奈,他们大多不识字,“圈圈”和“画叉”的办法,总归认识了!

但是,如果有人喊口号!用相同的方言,往往就能够吸引很多年轻人加入太平军!

语言相同,指挥也方便,事实上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大部分人都是大字不识的草民,他们的交流往往依靠方言俚语。

因此,道县、郴州、江永等地就成为太平军非常重要的兵源地。

湘南地区人口密集,古代经济不发达,当地的男子汉比较尚武,不怕死,敢打架!

太平军有美好的愿景:“同亨太平之乐。”

因此,各地人民纷纷响应。

接着,太平军势如破竹,接连攻克湘南很多州县。

由于创建太平军的初期,太平军一直在山区转移,单纯防御,队伍消耗较大,兵员补给困难。

永安突围之后,洪秀全的太平军开始搞积极的运动战,长驱进军两湖,也就是湖南、湖北,在此途中大力扩军,太平军因此才有了新鲜血液,其“势遂复炽”,真的是“如虎添翼”呀!

综上所述,湖南湖北有很多民风剽悍的地方,很多老百姓生活比较困难!也因为太平军很多人是广西全州一带的人,这些人与湘南人语言相通,方便交流和达成相互信任。

所以,太平军到湖南湖北就发展起来了,不久就迅速壮大了队伍!


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热心关注和评论!@龚柳辉




金田起义前,广西地方衙门对拜上帝教不够重视,以为又是天地会在闹事,便只派了一千人镇压。而当时聚众起事的人,高达两万人。兵力悬殊如此之大。所以清军的前两次镇压,均是以惨败收场。

之后,拜上帝教徒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改元“太平天国元年”。洪秀全自称天王,打出了旗号,广西地方衙门这才算是大致搞清了情况。

搞清情况后,广西提督调集约一万人,兵分三路征剿。

但太平军早有准备。设下埋伏,重点打击一路清军,又一次挫败了清军的围剿。

不过,太平军的起事之地紫荆山区贫瘠,两万多人无法在那里长期坚持。因此,太平军后来便主动转移,运动到了永安州一带。

广西那么大,太平军为啥要打永安呢?

其实,这不是太平军的战术有多高明,而是当时周边省份的清军援兵来了,把太平军逼堵得只能去永安。

永安是桂北的一个小山城,防务空虚。

公元1851年9月,太平军进至此地后,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了下来。

之后不久,洪秀全建制,大封群臣。其中杨秀清被封为东王,萧朝贵被封为西王,冯云山被封为南王,韦昌辉被封为北王,石达开被封为翼王。其余将领也都有官职任命。

另外,冯云山还制定了太平军的礼制、军制和历法。(太平天历)

太平天国的政权雏形,自此建立。

在太平天国大搞政权建设的时候,清军当然也没闲着。待各省援兵陆续到达后,清军将永安周边团团包围。

当时参与会战的清军多达四万。是太平军的两倍左右。按道理讲,这是一场硬仗。形势对太平军极为有利。

然而,清军实在太拉跨了。还没进剿,其内部就将帅不和,相互倾轧。

两个将领。乌兰泰主张——团团包围,待缩小包围圈后,一战全歼太平军。

另一个将领,向荣主张——不必聚歼,开一个口子,放走他们,然后追杀。

这俩位的战略,无所谓高低之分。关键在于具体落实。可这二位,长期争论不下,拖了几个月都没个结果。

最后,是太平军粮草紧缺,自己主动向北突围了,清军才时隔半年后才收复永安。

公元1852年4月,太平军进围当时的广西省会桂林,但没打下来。无奈,只好绕开桂林继续北上,攻打桂湘交界的全州。

但在全州,太平军又碰上了硬茬子。清军的江忠源部杀到,与太平军大战。

太平军水师惨遭重创,南王冯云山在战斗中也被清军炮火击中,不治战死。

受此影响,太平军全军上下,士气萎靡。

为了挽回士气,也为了寻找出路。

公元1852年6月,当太平军拿下道州后,洪秀全便牵头,召集诸王和将领开了个会。

商讨一个议题——要不要去广东发展?

当时有不少人赞同。他们认为广东的清军都调来广西了。广东此时防守空虚,我们有机拿下整个广东。然后扎好防守,等着清军来打。打赢了,割据广东。打输了,再向外省突围。这不失一个可行之策。起码比现在待在道州,不知道下一步该去哪,要现实。

当时也有人反对。比如东王杨秀清。他认为转战广东,以防守姿态迎战清军,会让太平军从主动变成被动。并非合理选择。

紧接着,他详细陈述了自己的看法。

①:太平军应尽快打到长江流域。因为长江流域沿岸,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如果我们能拿下沿岸城市,再分别派人向四面八方出击,那么形势将会对我们非常有利。

②:退一步讲。就算太平军在长江流域坚持不下去。战败了。我们也能依靠便利的交通向下一个方向转移,不至于被包围。而去广东,万一战败了,往哪撤?跳海吗?

大家均觉得杨秀清所言很有道理。于是,去广东的计划取消。太平军全军北上。

杨秀清的北上战略,被称为“道州决策”。


当月,太平军杀入湖南南部。杨秀清与萧朝贵陆续发布《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等檄文。痛斥满清政府的无道统治,在湘南地区影响很大。以致当时就有约五万多洪门子弟加入太平军。

太平军的兵力由两万人直接窜到了七八万。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人中,有一些是擅长掘道的煤夫。杨秀清根据他们的特长,组建了专业进行地道战的“土营军”。(相当于现在的工兵)

公元1852年9月,太平军抵达长沙郊外。

西王萧朝贵听说长沙兵力空虚,便亲率偏师进攻。此战,太平军斩杀长沙地方大小官员数十人,清兵两千余人。眼瞅着,长沙城就要被拿下。

但不曾想,清军的一门大炮,误打误撞,打到了萧朝贵的身上。萧朝贵当场战死。

听说消息后,洪秀全、杨秀清立即率主力来到长沙城下。但此时清方已重兵云集,太平军强攻两月不克,只得撤退。转而向北,攻打湘北重镇岳阳。

清军对岳阳的重视,远不如长沙。

所以岳阳便被太平军不费吹灰之力拿下。

据说,太平军进入岳阳后,从长江底捞出了吴三桂当年秘密埋藏的大量火炮。并以此组建了专业的炮队。

所谓“太平军祭起吴王炮药”,正说此事。



公元1852年底。十多万太平军从岳阳沿长江东下,抵达武汉郊外。

湖北巡抚猝不及防,连忙发布告示:兵法以清野为先,我听说广西和湖南等省,都是因为民房没有及时拆除,导致发匪可以借民房潜掘地道,攻我城池。所以我现在命令你们赶紧把自己房子拆了。这可是前车可鉴啊!

房子对于普通人,是安身立命的财产。即便是对于乞丐,也是遮风避雨之所。让老百姓把房子扒拉了,还让不让人活了?

所以,对于湖北巡抚衙门贴出的告示。武汉三镇老百姓普遍都不配合。

见此,湖北巡抚大怒,下令放火。一把火把汉阳、武昌城外的民房全烧了。这直接导致几万户居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因而当公元1853年1月,太平军拿下武汉三镇后。这些破产的老百姓无处可去,很多遍加入了太平军。

值得一提的是。攻克汉口时,太平军俘获了清军一万艘江船。得此横财,再加上太平军在湖南北部缴获的几千艘湖船,杨秀清大量招募两湖籍水手入伍,组建了专门进行水战和物资运输的“水营军”。

这些新鲜血液加入后,太平军的规模在此前基础上,又翻了一番,达到二三十万之众。

公元1853年1月底,太平军离开武汉。

离开前,太平军又裹挟了大量的贫民(拖家带口)加入队伍。

当月2月,进攻安庆前,太平军的总人数已经高达50万了。

当然,这里面不都是战斗人员。有战斗能力的人,应该只有十几万。其余都是随军行动的老幼妇孺。

不过,太平军此时已然是鸟枪换炮。今非昔比了。步兵、骑兵、工兵、炮兵、水军,该有的都配齐了。而反观清军,一团废柴。

安徽几万绿营不战而溃,安徽巡抚自杀。

当年3月,太平军进攻南京。守城清军,除了五千多驻防八旗外,其余全部不战而降。

太平军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南京。

总体而言。太平军能在两湖迅速壮大。

一方面在于,进入两湖地区后,太平天国的政治宣传工作明显有了进步。吸引大量贫苦百姓自愿加入。

当然,太平军亦有强迫百姓加入的情况。有一二十万人是被迫加入的。

另一方面,清政府实在太废柴了。

从1852年12月至1853年3月,这中间也就四个月时间。太平军所到之处。

湖南岳阳。湖北咸宁、武汉、黄冈。

江西九江。安徽安庆、池州、芜湖。等地。

守军全部是望风而降,一点抵抗也没有。

清朝地方官员吓破了胆,不管能不能守,一律先逃再说。如此不堪一击,太平军要是不能趁机做大做强,才奇了怪呢。




这个问题我最在行!湖南湖北都是楚地,历史原因,楚人苦秦久矣!所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人看不惯压迫,又勇于抗争,当太平军举起义旗 ,所向披靡,到了楚地,必然摩拳擦掌,应者云集!至于后来建立共和国的出类拔萃人物,湖南湖北的也数不胜数,毛,刘,彭,任……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太平军   湖北   湖南   两湖   太平天国   金田起义   武昌   永安   天地会   湘军   长沙   广西   南京   广东   士兵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