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反叛,杀死曹操长子,曹操为何选择不为儿子报仇?

因为张绣投降的时机很好,曹操为了天下,不得不重用张绣。

197年曹操一征张绣,曹操非要睡张绣的婶婶,听闻张绣深以为耻,还想杀了张绣。所以,在贾诩的谋划下降而复叛,偷袭曹操。曹操受伤,战马受伤,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死于乱军之中,典韦为救曹操力战而死。

199年官渡之战前,袁绍遣人招降张绣,并与贾诩结好。张绣准备同意,贾诩却当着张绣的面回绝了袁绍的来使,准确地指出袁绍不能容人,而投降曹操有三点优势: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名正言顺;曹操兵力较弱,更愿意拉拢盟友;曹操志向远大,一定能够不计前嫌。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再次向曹操投降。

贾诩绝对算是三国最聪明的几个人之一,在官渡之战前,让张绣主动投降曹操,这对曹操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因此,曹操非常高兴,他牵着张绣的手,一起参加宴会,为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并封张绣为扬武将军。张绣参加了官渡之战,力战有功,升为破羌将军。205年张绣跟随曹操在南皮击破袁谭,再次增加食邑,一共2000户,是当时曹操麾下将领最多的。

当然,《魏略》记载最终张绣被曹丕逼死,这个其实不太可信。




曹操不愧为奸雄,选择了一个非常隐秘的复仇方式,自己落下好名声,张绣却被活活累死;张绣女儿为死去的曹昂生儿子续香火;张绣的儿子最终被斩首灭门。


曹操好色害死了长子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征讨张绣,张绣一看打不过,就献城投降。

曹操进了城想哈皮一下,就问侄子曹安民,城里可有娱乐城?曹安民说:“何必去娱乐城,张绣的婶子就是国色天香。”曹操有个毛病——好人妻,就是喜欢别人的老婆,听完屁颠屁颠跑到了张绣叔父家,把他婶婶邹氏霸占了。


张绣投降曹操本来就很憋屈,结果婶婶被侮辱了,脸更是没处搁,于是趁曹操沉浸在温柔乡时,攻入曹营。

曹操做梦也没想到,刚投降没几天的张绣又反了,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喝得大醉的侍卫典韦被乱刃分尸,出歪点子的曹安民被踩死在马蹄下。


曹操的大宛宝马绝影眼睛、腿上、身上中了三箭,曹操也右臂中箭,跌落马下,危急关头,大儿子曹昂冲到跟前,将自己的战马让给了受伤的父亲。结果曹操跑了,曹昂被乱箭射成了刺猬。


报仇征讨没有结果

198年,曹操缓过劲来,要找张绣报仇。荀攸对曹操说:“现在张绣和刘表正在蜜月期,亲的像两口子,你去揍张绣,刘表如果帮架,咱们就占不到便宜了。不如再等一阵子,刘表和张绣的感情淡了,再去收拾张绣,就容易很多。”

当时曹操的老婆丁夫人天天在他跟前念咒,埋怨他好色害死了曹昂,曹操正烦着呢,哪能听进荀攸的话,带着人马找张绣算账。



张绣一看曹操兵强马壮,打不过,干脆当缩头乌龟,坚守不战。反正在自己地盘,还有刘表送吃送喝。

曹操不一样啊,远途征伐,人马众多,光人吃粮、马吃草就很难供足,包围了没多久,就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曹操接受张绣再次投降

又过了一年,袁绍与曹操闹翻了脸,两人剑拔弩张,准备干仗。

袁绍知道张绣和曹操不合,就派人拉笼张绣,一起对付曹操。没想到张绣的谋士贾诩直怼袁绍的使者:“滚回去吧,我们和曹操合伙啦。”


张绣吓了一跳,老贾这是喝多了,咋乱说话啊!一把拉住贾诩:“你想害死我啊,你知道我和曹操有杀子之仇,你往火炕里推我啊!”

贾诩嘿嘿一笑,说:“曹操是奉汉天子之命号令天下,袁绍是反贼啊,我们当然要归顺曹操了。现在袁绍很强盛,我们归顺他,他肯定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曹操实力弱,正需要人马,他看到我们归附,一定会很高兴,会重用咱们。至于你和曹操仇吗,有霸王志向的人,心胸宽广,曹操不但不会因私怨杀你,反而利用这件事向天下之人表明自己品德高尚,招揽人才。你就把心安稳地放肚子里吧。


曹操让张绣战场上卖命

还真让贾诩全说对了,张绣提心吊胆地去归顺,曹操根本不提以前的事,还夸他谋略过人,开始重用张绣。

200年,张绣随曹操参加官渡之战,因勇猛善战被封为破羌将军。

205年,张绣击败了袁绍的儿子袁潭,曹操还给他增加了封地,还是最肥的地盘。

207年,张绣随军征乌桓,结果这次还没走到地方,积劳成疾,旧伤复发,死了。


张绣投降后,日程被安排的满满的,曹操把张绣当骡子使,民间传说张绣武功不错,号称北地枪王,于是有战争他就出征,有硬仗他就去啃硬骨头,最终累死在最前线。

这就是曹操的阴损之处,表面上是重用张绣,实际上是让他用性命来补偿曹操失去大将典韦、儿子曹昂的损失。


曹操还有更损的一招

曹操不但累死了张绣,还让张绣女儿为曹昂生儿子。

25个儿子中,曹操最喜欢的就是长子曹昂。没想到他做风流鬼,儿子做了替死鬼。曹昂死时还没有生儿子,这就相当于断了香火,曹操觉得对不起曹昂。

张绣投降后,曹操想了个损招,让张绣的女儿嫁给了自己的另一个儿子曹钧。张绣认为曹操和自己攀亲家,看得起自己,非常得意。


张绣的女儿生了儿子曹琬,曹操就把这个儿子过继给死去的曹昂,为他延续香火。这就等于张绣断了曹昂家的香火,让张绣外孙子补偿。

不过曹操没有亏待曹琬,封他为中都公,后来封为丰王,后代都沾了曹昂的光。


欠下的,终究还是要还的。张绣死后,他的儿子张泉继承了他的爵位,后来被安了一个谋反罪,被诛九族,封邑也被取消。

曹操才是高人,他的复仇方式确实高于其他人,复仇于无形中,在张绣的感恩声中,曹操完成了报仇的使命。




原谅是不可能的。张绣的结局有两种说法,其中《魏略》所写的是被曹丕逼死,这样的话他就根本没有被原谅,即使善终,也不说明曹操原谅他,只是当时曹操碍于局势,不得不暂时接纳张绣。


张绣是西凉军阀张济之侄,张济攻打刘表时身中流矢而死,张绣接掌其势力,占据宛城。曹操迎奉汉献帝后,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宛城在许昌附近,所以曹操亲率大军攻打张绣。张自知不敌,开城投降。但是因为曹操的举动(《三国志》没有写,《资治通鉴》写曹操纳张绣遗孀为妾,并重金笼络张绣的贴身武将胡车),导致张绣的不满和恐惧,最终在贾诩的劝说下突然反叛,杀的曹操措手不及,爱将典韦力战而死,长子曹昂、侄子安民(汉代有身份的人都是单名,所以不可能叫曹安民,可能是名字已不可考只知字安民,也可能是曹安、曹民两个侄子)都被杀。曹操在众将死保下侥幸逃脱。


曹昂是曹操长子,不仅如此,由于曹操正妻丁夫人无子,一直视曹昂为己出,所以,论嫡论长,曹昂都是曹操理所当然的继承人。曹昂死后,丁夫人怨恨曹操,从此回了娘家,终身不回曹操身边。曹操临终回想自己一生,以此为最后悔之事。


所以,宛城之战对曹操的影响绝对是巨大的。不仅失去了最器重的长子、爱将、侄子,自己也几乎丧命,甚至连妻子也离他而去。就算再大度,又怎能可能轻易原谅张绣?于情于理,都不可能。

但是,曹操为了军国大事,还是可以分清轻重的。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接纳了张绣。那是在建安四年,袁绍击败公孙瓒,统揽河北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势力雄厚。曹操除吕布、袁术、眭固,将中原尽入囊中。二强相争局面形成,袁曹必有一战。贾诩为张绣分析,曹操比袁绍更有利,于是建议张绣投降曹操。而对曹操而言,与袁绍的战争一触即发,此事重要的是解除后顾之忧。当张绣投降时,曹操为了稳定许昌周边,并给天下人做一个不计前嫌、广揽人才的样子,所以只有收纳张绣,封扬武将军,并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在随后的官渡之战中,张绣更是被加封破羌将军、宣威侯。随后更是随曹操破袁绍之子袁谭,成为曹营众将中封邑最多的武将。


但是,要是以为曹操这就算原谅张绣了,那就太单纯了。杀子之仇,失妻之恨,怎么就能随便消失。就在张绣地位达到顶峰的两年后,突然不明不白地死在征讨乌桓的途中。《三国志》记载为病死,《魏略》记载为曹丕痛斥张绣“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随后张绣恐惧自杀。

《魏略》是曹魏郎中鱼豢所编,时三国历史中曹魏部分的重要参考文献,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相对于王沈所编写的曹魏官修史书《魏书》多有避讳,《魏略》一般被认为真实性更高。《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所以对曹魏方面史料有损曹魏君主的记载多有曲笔,因此,《魏略》中所写的曹丕逼死张绣,可能性是很大的。

而曹丕为什么要逼死张绣呢?为给哥哥报仇的说法可能性不大。实际上曹丕是曹昂之死的既得利益者。因为曹昂之死,丁夫人离开曹操,曹丕之母卞夫人才成为了曹操的继室,曹丕才能以嫡长子身份成为继承人。故而,他其实应该感谢张绣。所以,如果曹丕辱骂张绣,那更有可能是曹操的授意,因为张绣有功,不能随意杀死,但杀子之仇一直在曹操心中,故而让曹丕去做,曹丕骂张绣,还能获得敬爱兄长的美名,张绣也知道曹操要兔死狗烹了,所以无望而自杀。这符合逻辑也符合人性,要是说曹操真的对张绣原谅了,那才不正常。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曹操比十年不晚还要牛,他隔代报了仇。张绣诛杀曹操的长子曹昂,以及侄子曹安民,包括他的心腹大将典韦,这已经不是仇恨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曹操对张绣是有切齿之痛的,但是为什么曹操不杀张绣?因为他的实力当时还不达标。他要招揽更多人才,他要壮大自己的实力。

杀一个张绣轻而易举,但是如何让这件事更有意义,这是曹操需要考虑的事情。儿子已经被杀了,事实已经形成,就算杀了张绣也改变不了,除了泄愤,没有任何作用。

为此曹操不仅没有杀张绣,反而将张绣加官进爵,好吃好喝地伺候着。为什么?就是为了告诉天下人:我曹操是个胸襟大度的人,你们都来投靠我,儿子随便杀,大官随便做!

那么事实是这样的吗?曹操其实并不是大度,再大度杀子之仇,也是要报的。曹操是个能够压制内心怒火的人,这种人是很可怕的。他的仇恨,在曹丕上位后,终究给报了。


张绣没有好下场,后世家族依旧被曹丕诛灭。

在魏略里,对张绣的下场有另外一个安排。曹丕请大家来喝酒,张绣也厚着脸皮过来,结果曹丕当着众人的面指责张绣,说他杀了自己的哥哥曹昂,有什么脸面来见他?张绣羞愧难当,当场就自杀了。

而三国志里,张绣的下场就要好得多了。他跟随曹操一起北伐征讨乌丸,结果在半道上就病死了。死后被曹操封为定侯,让他儿子张泉继承了爵位

一般以三国志里的描述为准,曹操好歹还给了张绣一个侯爵,更是让他儿子张泉继承了爵位,这也算是天大的恩情了,不过事情还没有完。

建安24年,曹操已经老得不中用了,这个时候是曹丕负责朝中大小事务。恰逢关羽带兵北伐围攻樊城,搞得人心惶惶,吓得曹操打算要迁都。

魏讽这个人心里是想着汉朝的,所以他打算趁着曹魏内乱的时候,鼓动众人造反。这里牵涉到的人就非常多了,结果长乐卫尉陈祎把魏讽给出卖了。


这件事被曹丕得知以后,他便处理了一大批人,其中受到牵连被杀的多达数千人,而张绣的儿子张泉就是其中之一。

从破袁谭於南皮,复增邑凡二千户。是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诸将封未有满千户者,而绣特多。从征乌丸于柳城,未至,薨,谥曰定侯。子泉嗣,坐与魏讽谋反诛,国除。---《三国志》

这么一来张绣这一脉就算断了,历史上也没有记录张绣有孙子的说法,估计有也被杀了。所以说曹昂的仇,在曹丕手里算是彻底报了。


那么问题来了,曹操会不知道这件事吗?

张绣的儿子张泉被杀的时候,曹操还没死呢!虽然曹操已经年迈了,再过一年就要挂了。但是那个时候他还能指挥徐晃前去救援荆州,这就说明曹操还有意识。

既然曹操还没老得不中用,那么曹丕贸然杀掉几千人,这么大的事情,曹操怎么可能不过问?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曹操的首肯,曹丕敢杀这么多人吗?

这里面牵扯的大多数都是在朝廷做官的人,再小也是个带兵的将军,所以说曹操不可能不管这件事。

既然曹操知道并且管理了这件事,他还是让曹丕下手杀掉这帮人,那就说明这也是曹操的意思。而张泉作为一个比较敏感的人物,被杀曹操自然也不会不知道。

当年曹操就是借助了张绣,给自己换来了大度的好名声。此后源源不断的人才前来投靠曹操,让张泉活到现在,已经算是报恩了。


既然恩情报了,那么仇恨也得想办法报了。张绣杀了曹操的儿子,那么曹操杀掉张绣的儿子,这岂不是对等了?

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掩袭太祖。太祖军败,二子没。绣还保穰,太祖比年攻之,不克。太祖拒袁绍於官渡,绣从贾诩计,复以众降。语在诩传。绣至,太祖执其手,与欢宴,为子均取绣女,拜扬武将军。---《三国志》

历史上没有任何张泉和魏讽勾结的证据,所以我们无法断定张泉真的参与了谋反。但是要给张泉安一个谋反的罪名,那再轻松不过了。

为此这件事表面上是曹丕做的,实际上我认为,还是曹操做的。曹操始终对儿子的死带有遗憾,在自己临死前,要弥补这一遗憾才行。至少下去了,也可以给曹昂一个交代了。


曹操这家伙,好色成性,害死了儿子。

曹操有个特殊的爱好,那就是喜欢别人的老婆。小姑娘他不爱,他专挑那些成熟少妇下手,在收编张绣部队的时候,他就看中了张绣的婶娘,张济的媳妇儿邹夫人。

张济和曹操是一个时代的人,两人还一起讨伐过董卓,张济死后,部队交给了张绣,而他媳妇儿一直也就受到张绣的照顾。

可是曹操看上邹夫人以后,当晚就带着他去军营开心去了,气得张绣在家里直跺脚,认为这是奇耻大辱。

于是他的谋士贾诩就给张绣出了个主意,让他起兵造反。结果就是在这一场兵祸中,张绣杀掉了曹昂、曹安民和典韦。

所以说曹昂的死,都要归罪于曹操的好色。如果曹操不贪恋邹夫人的美色,哪里会把儿子给害死呢?

当然了,军阀手里有权力,自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我可以侮辱你的婶娘,但是你不能杀了我的儿子!

此后贾诩又劝张绣,趁着好机会投降曹操。张绣觉得贾诩疯了,但是也没有其他路可以走,所以就答应了。结果曹操没有杀张绣,居然赢得了全世界人的赞赏。

我就不太明白这个逻辑了,你淫辱了人家的婶娘,人家杀了你的儿子,这不是一报还一报吗?由此可见,实力决定一切。


总结:曹操杀张绣之子,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了。

我认为曹操不会那么大度,他原谅张绣,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给自己留个好名声。可是到了晚年他要死了,就不需要这样的好名声了。

但是曹操丧子之仇到了现在还没有报,好歹也是一代君王,这点事情他办不到,死了也无法瞑目。因此他临死前处决张泉,合情合理。

而且曹操把张绣的女儿,许配给了自己的儿子曹均。并且曹丕将曹均和张氏所生的儿子曹琬,过继给了曹昂,也算是给曹昂的死弥补了遗憾。

参考资料:《三国志》




看待曹操不能从普通人视角,而要从一个成熟政治家的视角,曹操的很多行为,是不计个人恩怨,只考虑政治得失的,举一个例子,曹操与袁绍发生官渡之战,事前几乎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曹操会战败,于是暗通袁绍,结果最后曹操打赢了,发现了手下很多人写给袁绍的信,曹操当着手下所有人的面,一把火把这些信全烧了。

曹操手下人写信给袁绍,那就是通敌行为,这种行为往大了说,那可是诛灭三族的罪,往小了说,那是杀头的重罪,但是曹操不计较,赦免了所有人,结果这些人最后就死心塌地跟着曹操,这就是曹操的政治行为,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收复人心。

张绣

除此之外,曹操还有一件事,很多人也不能理解,这就是对待张绣。张绣是曹操的杀子仇人,曹操当年南征张绣,张绣未做抵抗并投降了曹操,结果曹操看上了张绣漂亮而且寡居的婶娘邹氏,就把邹氏给纳为小妾了,曹操这一行为导致了张绣的不满,张绣随后在贾诩的建议下,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杀死了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

就连曹操本人也差一点因为张绣的叛乱而被杀,要不是长子曹昂把马让给曹操,曹操还真不一定能逃走,这事结束后,曹操还有过一次攻打张绣,但是无功而返,直到官渡之战前夕,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向曹操投降。

张绣与贾诩

张绣的行为一般人也不能理解,明明张绣杀了曹操的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还有脸来投降,不怕被曹操给杀了,曹操早年打仗一直有屠城的行为,只因为陶谦害死了曹操的父亲,曹操有时候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有时候又是一个宽容大度的人,但绝对不是一个善良的人。

那么张绣为什么要投降曹操?

张绣投降曹操,那是贾诩建议的,贾诩也跟张绣说明了原因:

一、曹操手中有天子,代表了朝廷,名正言顺。

二、曹操比袁绍兵力弱,投靠曹操的好处大于投降袁绍的好处。

三、曹操的志向远大,能容人,不像袁绍,连自己兄弟都容不下,怎么会能容纳别人呢。

曹操收了张绣婶娘

同时,张绣投降的时机选择得非常好,在官渡之战的前夕 ,接下来曹操和袁绍就要在官渡发生战争,曹操的地盘当时包括兖州、徐州、豫州、司奴州,位于天下之中,现在跟强大的袁绍作战,首先得保证后方的绝对安全,曹操的后方都有谁呢?

有东南方扬州的孙策,有南方荆州的刘表,有宛城的张绣,有西南方的益州刘璋,还有西方雍州和凉州的马超、韩遂等人,孙策当时已经跟曹操缔结政治联姻了,同时孙策在几个月后又被刺杀,所以没有威胁了,如果南方的张绣归属了曹操,一可以保证南方的安全,二能阻挡刘表的北进,至于刘璋、马超、韩遂等人根本就出不来,所以只要张绣投降,曹操就免去官渡之战的后顾之忧。

所以,贾诩说的三个原因只是明面上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就是张绣投降曹操改变了曹操的地缘政治,保证了曹操在整个南方的地缘安全,曹操如果不接受张绣的投降,那才是天下最蠢的人,所以,曹操不仅愉快地接受了张绣的投降,而且当场和张绣结成儿女亲家,曹操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为妻,同时封张绣为扬武将军,这是重要的明号将军,蜀汉担任这一官职的是法正,你说曹操看中张绣吗?

张绣婶娘

此外,张绣的食邑在当时是曹操手下所有将士中最高的,到公元205年时,张绣的食邑就有2000户,而曹操最信任的夏侯惇才700户,曹操表现得对张绣格外照顾,难道曹操忘记了自己的儿子曹昂是怎么死的了吗?

当然没忘记,曹操在临死前,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一生做事,没有什么后悔的。假如死后还有灵的话,子脩(曹昂的字)如果问我他的母亲在哪,我将怎么回答啊!

曹操从来就没有忘记自己的儿子,但是对于杀子之仇,曹操也是深埋于内心之中,曹操同时也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为何不杀了张绣?完全可以在官渡之战结束后杀了张绣,那样又不会影响政治大局,但是曹操似乎并没有对张绣下黑手,这是为什么?

张绣是在公元207年随曹操远征乌桓时染病去世的,同一时间去世的还有郭嘉,《魏略》记载张绣是被曹丕逼死的,这个应该不准确,因为曹丕当上五官中郎将是在公元211年了,不太可能在207年逼死张绣。

曹操与曹丕

也就是说张绣在投降曹操七年后去世,曹操没有对张绣下手的根本原因是没必要。曹操的儿子早就死了,杀了张绣也救不回曹昂,反而会让一批投降曹操的人寒心,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并没有马上统一北方,而是用了七年时间才统一北方,在这七年中,曹操还是在南征北战,并且还接受了大量的投降人员,如果曹操都来记仇和报仇的话,哪里还有人敢投降曹操。

官渡之战时,就已经有很多人投降曹操了,比如许攸、张郃、高览、高干、高柔等人,其中高干还是袁绍的外甥呢,这要计较起来,就没完没了,为了政治大局,所以曹操没有计较。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张绣与贾诩表现都比较低调,曹操也喜欢这样的人才,先说一个反例,就是许攸,许攸是曹操在官渡之战的大功臣,但许攸管不住自己的嘴,老在人面前说自己有功,说得多了,曹操就烦了,谁不会烦呢,是个人都有七情六欲,但没必要到处说,最后曹操把许攸给杀了,尽管许攸是大功臣,曹操这个人做事就是很率性,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张绣投降曹操

如果张绣是许攸这样的性格,迟早也免不了一死,但很显然张绣不是,包括贾诩,张绣杀死曹操儿子这事,贾诩也脱不了干系,但是贾诩为人非常低调,不结党,不张扬,不攀贵,不声张,而且又有真才实学,这样的人曹操最喜欢了,所以没必要杀。

至于有人说张绣的儿子张泉被曹丕所杀一事,那也怪不到曹操身上,因为张泉参与了魏讽谋反案,当时曹操不在邺城,这事全是曹丕解决的,如果张泉如果真的参与了,那肯定是死罪,不用说,如果张泉没有参与,那就是曹丕故意要害张泉,从曹丕的角度来看,犯得着吗?公元219年时,曹丕已经是曹操正式的接班人了,反过来说,如果曹昂不死的话,曹丕能当曹操继承人吗?从利益上说,曹丕还得感谢张绣,怎么会害他呢,没有作案动机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长子   建安   许昌   婶娘   食邑   乌桓   人马   儿子   太祖   武将   侄子   大度   夫人   女儿   财经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