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到底留下了多少先进黑科技?

苏联在其存在期间,发展了许多科技领域,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黑科技:


一. 核武器技术

苏联在1949年成功研制出第一颗核弹,此后在核武器技术上一直保持着领先。

苏联核武器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5年至1950年代初


苏联从美国和英国的原子弹研发中盗取了一些关键技术,但仍然需要自主研发。1949年,苏联成功地研制出了自己的原子弹,并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


第二阶段:1950年代到1970年代


苏联加速开发核武器,并不断提高其威力和精度。此时苏联已经拥有了氢弹技术,能够制造出如“萨哈罗夫”(Tsar Bomba)这样的强力核武器。同时,苏联在使核武器变得更小、更轻便的同时,也在研究核武器的投送方式,如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等。


第三阶段:1970年代末期至苏联解体


在这一阶段,苏联继续改进其核武器技术,推出了新一代的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此外,苏联还研究了反导系统和卫星攻击等技术。


苏联的核武器技术优势主要在于:


首先,苏联拥有相对完善的核武器制造工业体系和科研机构系统。


其次,苏联重视核武器技术的发展,并进行了大量的科研投入。


最后,苏联采用了不同于美国的战略理念,在冷战中形成了与美国相互竞争的态势。


总的来说,苏联的核武器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使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形成了核武器平衡。

二. 空间技术

苏联在1961年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和第一名宇航员,此后还成功地完成了月球探测、太空站等多个项目。

1.人造卫星:苏联于1957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随后又陆续发射了多颗卫星进行探测、通讯、天气预报等任务。

2. 载人航天:苏联于1961年成功发射了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之后又多次进行载人航天任务,并且在太空站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3. 火箭发射技术:苏联是最早研制和使用液体火箭发射技术的国家之一,其“质子”系列火箭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

4. 太空探测器:苏联还研制了多种太空探测器,如月球车、火星探测器等,成为当时太空探测技术的领先者之一。

5.太空站:苏联的太空站“和平号”、“米尔号”等在太空站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为今后的国际空间站建设奠定了基础。

6. 太空飞行器:苏联的太空飞行器包括往返于地球轨道和月球轨道的飞船、货运飞船以及太空港口等。

7. 卫星导航:苏联也是最早研制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之一,其“格洛纳斯”导航卫星系统在军事、民用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 轰炸机技术

苏联在二战期间和战后,都研发了许多种类的轰炸机,其中最著名的包括:

1. TB-3:苏联最早的重型轰炸机之一,是20世纪30年代生产的双翼式机型,主要用于战略空中轰炸。

2. Pe-8:二战期间苏联最重要的重型轰炸机,是世界上最大的四发引擎飞机之一,主要用于夜间轰炸行动。

3. Tu-4:苏联仿制美国B-29超级堡垒轰炸机的产物,是苏联最先进的战略轰炸机之一,使用于冷战期间。

4. Tu-95:苏联最著名的战略轰炸机之一,采用涡桨发动机,成为全球第一个使用这种发动机的重型轰炸机。被誉为“熊”轰炸机,最初设计用于携带核武器进行远程轰炸,并且一直在服役至今。除了战略轰炸外,Tu-95还可以执行海上巡逻、电子侦察和反潜侦察等任务。

5. Tu-160:苏联的另一种战略轰炸机,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快的轰炸机之一。它采用可变后掠翼技术,可以在高空巡航并以超音速速度飞行,成为苏联空军的重要力量之一。


苏联研制的TU-95涡轮螺旋桨式轰炸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喷气式飞机,具有较高的速度和飞行高度。


四. 导弹技术

苏联研制的“萨尔马特”导弹是世界上第一款可以携带多弹头的导弹,并且其射程达到了7,500公里,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黑科技。

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发导弹技术,并在60年代成为世界领先的导弹制造国。苏联的导弹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动力系统:苏联研发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导弹动力系统,其中最著名的是液体火箭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具有高推进力、高静态比和可调节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苏联导弹中。

2. 制导系统:苏联也开发了多种不同的导弹制导系统,包括惯性制导、卫星制导和红外制导等。这些系统使得苏联导弹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精确打击。

3. 引信系统:苏联的导弹还配备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引信系统,包括近炸引信和远炸引信。这些引信系统可以根据导弹的任务需求设置不同的爆炸模式,能够在空中爆炸、地面爆炸或者穿透物体后再爆炸等。

4. 工程材料:苏联的导弹技术中还包括了多种高科技工程材料,如高温合金、复合材料、陶瓷材料等。这些材料可以提高导弹的耐久性、减轻重量、增加速度、及提高抗辐射能力等。

5. 数据处理技术:苏联导弹中的数据处理技术也相当先进,其中采用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和控制系统,并且使用了先进的通讯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和接收,使得导弹具有高度自主控制和指挥能力。


五. 超导电技术

苏联在超导电领域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研制出了一种能够在零下200摄氏度下工作的超导电缆。

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积极发展超导电技术,在超导电力设备、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苏联科学家在超导电力设备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建成了一系列大型超导发电机和变压器,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俄罗斯伏尔加格勒的1000兆瓦超导发电机。这种超导发电机能够将电能的损失降至最小,因此效率非常高,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环境优势。

苏联还在超导磁体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成功制造了一系列用于核聚变实验的大型超导磁体,它们不仅能够产生极强的磁场,而且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这些磁体为现代核聚变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持,为后来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苏联还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超导电技术,研制出了一系列高性能的核磁共振成像(MRI)设备,这些设备利用超导磁体产生极强的磁场,可以对人体进行无创检查,为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帮助。


六. 氢弹技术

苏联于195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颗氢弹,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

苏联的氢弹技术在二战结束后的几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苏联第一颗氢弹是在1953年成功试爆的,这使苏联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氢弹的国家。


苏联的氢弹技术主要是由苏联科学家安德烈·萨哈罗夫领导的。他在1949年首次提出了利用核聚变来释放巨大能量的想法,并开始研究氢弹的设计和制造。


苏联的氢弹技术在多次试验中逐步得到了完善和提高,不断增加了弹头的威力和精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61年苏联进行的“沙皇之父”试验,这是史上最大的核爆炸之一,其威力相当于3800万吨TNT炸药,是任何一个国家在核试验中所取得的最高记录。这一试验也展示了苏联在核武器技术方面的强大实力。


苏联的氢弹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逐渐逼近美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核武器技术之一。苏联的氢弹被广泛应用于核武器装备中,例如洲际导弹、潜艇发射弹道导弹等。


然而,在苏联崩溃后,由于经济困难和科技资源的短缺,苏联的氢弹技术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现代俄罗斯虽然仍然有核武器,但是其核武器技术已经不再领先于其他国家。

七. 战斗机技术

苏联的米格系列战斗机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战斗机之一,具有出色的机动性和速度。

苏联在战斗机技术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引擎技术:苏联在战斗机引擎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研制出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适应性强等特点,例如米格-21上采用的R-11涡扇发动机。


2. 电子设备:苏联在战斗机雷达、导航、对抗等电子设备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例如苏-27战斗机采用的相控阵雷达可实现多目标跟踪和打击。


3. 航材技术:苏联采用了先进的航材技术,使用了大量高强度合金、复合材料和钛合金等材料,使得其战斗机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4. 战术思想:苏联在战术思想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例如苏联强调对空中目标的打击,而美国则更注重对地面目标的打击。苏联还创新性地提出了近距离空战的概念,并研制出适应这一战术的米格-21、米格-23等战斗机。


5. 培训体系:苏联对飞行员的培训体系也很完善,其采用了以飞行教官为主导的集中培训模式,并创新性地提出“红旗”空军飞行员培养计划,保证了飞行员的质量和数量。


八. 核潜艇技术

苏联的潜艇技术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和最优秀的,其核动力潜艇具有长时间潜行、高机动性和隐蔽性等特点。

苏联在核潜艇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优势:


1. 能源密度高:苏联的核潜艇使用的是核动力,相比传统的柴油电力系统具有更高的能源密度,使其可以在水下长时间进行作战和巡逻。


2. 潜艇速度快:由于核动力的特殊性质,苏联的核潜艇速度可以达到惊人的30节以上,比传统柴油电力潜艇的速度快数倍。


3. 静音性好:苏联的核潜艇在设计时采用了一系列减少噪音的措施,使其在水下行驶时非常静音,从而难以被探测到。


4. 作战能力强:苏联的核潜艇能够搭载多种导弹、鱼雷等武器,具有强大的攻击能力,同时也可以进行侦察和监视任务,对于执行各种海上作战任务都具有很高的能力。


5. 技术研发实力强:苏联在核潜艇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巨大的资源,并且拥有一批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为其在核潜艇技术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 体系完整:苏联不仅在核潜艇的设计和制造方面拥有优势,还拥有完整的核潜艇舰队体系,包括各种类型的核潜艇,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各种需求并提高作战效率。


九. 激光技术

苏联在激光技术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成就,在激光制导、激光焊接等领域都有应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激光武器研发。苏联在激光武器研发上非常积极,早在1964年就成立了专门的激光武器研究机构,不断开展激光武器研究和试验。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期,苏联已研制出激光枪、激光加农炮、激光导弹和激光防空武器等一系列激光武器。


2. 激光通讯技术。苏联在激光通讯技术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1967年,苏联首次利用激光进行地球-卫星-地球通信,并于1970年成功实现了在近地轨道上利用激光进行点对点通讯。此后苏联陆续推出了多种激光通讯设备和系统,如基于激光通信的地球观测卫星通讯系统、激光通信系统和激光信标系统等。


3. 激光加工技术。苏联在激光加工技术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苏联于1967年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了利用激光进行金属材料的降解和焊接,并相继开发了激光切割、激光打标、激光退火、激光合金化等一系列激光加工工艺和设备。


十. 导航技术

苏联研制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第一个建成的卫星导航系统,并于1991年正式部署使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全球定位系统: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比美国GPS系统更早,虽经历了苏联解体和技术困难的阶段,但现在已成为完全独立的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


2. 惯性导航技术: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发出了惯性导航系统,它通过感知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等参数来计算位置和方向,可以在无法接收卫星信号的地方进行导航。这项技术在军事和航空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十一. 纯电动车技术

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电动汽车的研发,并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纯电动汽车-ITE-1。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纯电动车生产的国家之一,苏联在电动车技术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以下是其优势:


1. 电池技术:苏联在电池技术方面非常强大,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发电动汽车电池,并且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


2. 电机技术:苏联也在电动车电机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他们研发出了性能卓越的电动车电机。


3. 充电技术:苏联在电动车充电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不少进展,早期他们开发出了快速充电技术,并在大城市中建设了大量充电站。

十二. 坦克技术

苏联研制的T-34坦克在二战期间表现出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坦克之一。此外,苏联还研制了许多先进的坦克型号,如T-55、T-62等。

1. 坦克装甲:苏联坦克的装甲厚度比德国和其他国家的坦克厚,更难被击穿。苏联坦克的装甲也采用了更高的钢质强度,以提供额外的保护。


2. 炮塔旋转机制:苏联坦克的炮塔旋转机制是世界最先进的,使乘员能够更快地对敌方目标进行射击,并更快地从火力中心撤离。


3. 操纵性能:苏联坦克采用了类似汽车的传动系统,使发动机和变速器配合得更好,驾驶员可以更容易地操纵坦克。


4. 防空武器:苏联坦克还装备了防空武器,可以有效地抵御空中来袭的敌人。


5. 通信技术:苏联坦克装备了先进的通信技术,使乘员可以更快速地进行沟通和指挥,提高了整个部队的作战效率。


6. 精准度:苏联坦克的火控系统也非常优秀,能够精确地瞄准敌人并射击。此外,苏联坦克还采用了先进的弹道学技术,使射击更加精准。


7. 机动性:苏联坦克的机动性能也非常突出,可以进行各种复杂的机动和转向操作。这使得苏联坦克在战场上能够更灵活、更迅速地移动,从而占据更优势的位置。

十三. 生物武器技术

苏联在生物武器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例如研制了天花病毒等生物武器。

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研发:苏联拥有全球最大的生物战研究机构,其在生物战研究上花费巨资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

2. 实验数据:苏联在进行生物战研究时,采取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样本采集,并建立了大型生物战研究数据库,这使得苏联在生物战研究方面具有极大优势。

3. 先进设备:苏联在生物战领域中使用的设备非常先进,包括生物反应器、离心机、冷冻干燥器等,在生物战制品制造中更加高效和精确。

4. 组织架构:苏联的生物战研究项目由专门的组织部门负责安排和管理,这种高度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使苏联生物战研究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能够帮助苏联更好地掌握和利用生物武器技术。

5. 大规模生产能力:苏联在生物战制品大规模生产方面也有很强的能力,其制造的生化武器可以在短时间内大规模生产并同时装载到导弹、飞机等不同的载具上进行投放。


苏联在多个领域都留下了许多黑科技。虽然苏联早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俄罗斯继承了很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技术已经过时或者被其他国家超越了 。




  1. 米格105航天战机

为了与美国争取空中霸权,,曾在传统飞行器设计领域的制霸米高扬设计局就提出了著名的“螺旋”空天飞机计划。这架战斗机可以重复使用高超音速发射母机,进行2级推进火。虽说这货听起来挺厉害,但由于当时苏联实在没钱,在首次试飞成功的几年后,“螺旋”无奈停止了转动。

2.金唇窃听器

这个叫做“金唇”的家伙,在美国哈里曼办公室里为苏联执行窃听行动整整八年,期间还送走了四任美国总统。从外表上看,它就像是一个带尾巴的蝌蚪。更厉害的是,它不需要输入电能,反窃听设备拿它一点办法也没有。据说,这家伙被藏在作为礼物的美国国徽中,接受他的哈里曼还得意地说:“英国人看到一定会嫉妒的。”

3. DON-2N雷达阵列

据说这是传说中的世界第八大奇迹。虽然看起来它长得有点像胡夫金字塔,但在它的内部并没有木乃伊,而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DON-2N”雷达阵列。当年,美国人从外太空扔下了两个金属球,在全世界的雷达中,只有“DON-2N”发现了它们,甚至还精确地计算出这两个目标物的轨迹。

4.717项目

5.雌鹞地效飞行器

这个叫做“雌鹞”的地效飞行器,由苏联研制,所以可想而知,它的体积极其庞大,西方人在里海侦察到它以后,将它称为“里海怪物”。1982年建成的两艘“里海怪物”专门用于两栖登陆,航速可以达到300节,可以运送800名武装士兵。但,这个大家伙在一次大雾天飞行时,浪花拍达到机身,最终失事。

6.svl高速火车

这是1970年苏联加里宁机车厂造的高速机车,人们也叫它“三套车”。这个“三套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的前部装了一个1吨多重的涡轮喷气发动机,这使得它的最高速的最终达到了360公里/小时。虽然火车速度快,但苏联铁路却没有那么强的耐性,在高速运动下机车很容易出现脱轨问题。所以,在几次试验后,SVl机车还是被一起在了机车厂的后院里,直到现在。

7.核能灯塔

苏联真的有核能灯塔吗?在GPS出现之前,苏联政府为了协助导航在渺无人烟的大海上航行的船只,竟然用核能为动力,在北海岸建立了一连串灯塔。这些灯塔是完全自动,可以通过感应系统自主开关。后来,GPS导航普及后,灯塔里逐渐被遗忘,但里面的辐射物质却渗出,导致登塔旅行非常危险。尽管如此,依然有愿意做死的人到此一游。

8.毁灭者k7重型轰炸机

我们要说的是一架飞机,确切地说是一架轰炸机,更准确地说是一架世界上最大的轰炸机——那就是苏联人在1933年左右研制的毁灭者K7重型轰炸机!K7的配置可能会吓到你,720马力,可载重40000kg,翼展长达53米,时速234km/h,飞行高度5500米,可载弹6000kg,最恐怖的是可携带10枚核弹!

9.R-23M太空机炮

起苏联空间站,大部分人会首先想到20世纪60年代的“礼炮”系列空间站,但实际该系列还分为军用和民用两种,其中军用型被称为“钻石”系列,但出于保密需要,在发射时对外仍沿用“礼炮”代号。整个“礼炮”系列中,礼炮2、3、5号均为军用型。

R-23M太空机炮由图-22轰炸机的R-23尾炮改进而来,备弹32发,固定安装在空间站前下方,被称为“盾牌-1”系统。航天员可利用瞄准具转动整个空间站,使机炮瞄准选定的目标。由于“钻石”站的机动能力有限,苏联显然认为该武器与其说是一种进攻性系统,不如说是一种自卫防御系统,其最大射程为3000米,但射界十分有限。

1975年1月24日,在航天员撤离后,空间站在远程遥控状态下进行了首次试射,共打了20发炮弹,结果十分成功,炮弹均成功命中目标(或为苏联退役卫星)。但由于射击时,空间站发生剧烈震动,类似试验只进行了一次。

这门看似普通的R-23型23毫米自动炮实际是人类目前唯一一种曾在太空实弹测试打靶过的自动武器,称其为“太空机炮”不为过。

10.N-1运载火箭

种种的技术失误,以及缺乏资金支持,N1从未经过严格的出厂测试,甚至N1每次爆炸都在一二级分离之前。计划的12次试飞也因前四次彻底失败而提前告终。

11.279项目核战坦克

279项目核战坦克是由位于列宁格勒的基洛夫(Kirov)工厂设计师托洛亚诺夫( L. Troyanov)在1957年所研发的原型坦克。主要负责攻坚以及反碉堡作战,发动地面攻击时能够支援反装甲任务,乃至核战争条件下的坦克作战。

战斗全重 60吨

乘 员 4人

全长(炮向前) 10238毫米

车 宽 3400毫米

车 高 2475毫米

主 武 器 1门M—65型130毫米炮

弹药基数 24发

辅助武器 1挺ΚΠΒΤ14.5毫米并列机枪

弹药基数 300发

装甲防护车首前上装甲 厚度192毫米 倾角60度

车体侧面 厚度182毫米 倾角45度炮塔正面 厚度305毫米 倾角30度

动 力 1台柴油机

功 率 1000马力

279项目重型坦克仅制出一辆样车,目前这辆珍贵而奇特的坦克样车存放在俄罗斯坦克博物馆。国外有评论家认为:“只有在科学幻想小说里才能看到这样的坦克,它是‘明日战车’。”279项目坦克,尽管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但设计人员的大胆探索与创新精神,还是难能可贵的。

12.加温-t型T54扫雷坦克

苏联 50年代末期喷气引擎探测/扫雷坦克---“加温-T”型T54坦克的底盘,上面安装一台MIG-15的喷气引擎,利用燃气射流发现探测扫除碎石、沥青路面的地雷,因为体形笨重效率又低,因此没多久就不存在了

13.苏联移动式核电站

14.大伊万氢弹

大伊万的威力达到了五千万吨TNT爆炸当量,相当于 2.1×10^17 焦耳能量,于39纳秒内释放,功率达到 5.4×10^24瓦。这相当于太阳功率的1.4%。至于整个爆炸连芬兰都能看的到与感觉的到,因为造成当地房屋的玻璃破碎;爆炸所产生的暴风压力就高达每平方吋300磅,足足吹送了将近1000公里的范围。虽然这一次试爆是在空中试爆,但是往地球传送的震波被美国地质调查仪侦测到引起芮氏地震规模5~5.25级的地震。

以巴黎为核心,“大伊万”爆炸后的波及范围

15.图-199核动力轰炸机

图-119(俄语:Туполев Ту-119),是图波列夫设计局开发的一种实验性核动力轰炸机。该机原名图-95LAL,是在图-95战略轰炸机的基础上改装而来。本来只是实验核反应堆的辐射和安全性,1961年5月首次升空,其核反应堆安装在弹仓位置,飞行时仍使用常规动力。8月后改为正式使用核动力,编号也改为图199,动力为NK-14A型核动力涡桨发动机。考虑到核辐射对成员的影响以及洲际导弹的发展,苏联在不久之后停止了对这一型号的继续研究。

16. 装88挺波波沙冲锋枪的TU-2轰炸机

图-2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由关在监狱中的图波列夫设计师研制而出。1943年起,苏军在东线夺取了制空权,德军开始惨遭图-2蹂躏。图-2在轰炸德军地面有生目标时,则是在弹舱内不装炸弹,而是装88具波波夫冲锋枪,用7.62毫米子弹形成大面积的密集的弹雨,猛烈扫射德军。被称为“空中喀秋莎”。(脑洞真大)

17. 苏联奥卡420原子炮和聚光406原子炮

1955年,由格拉宾设计局在T-10坦克底盘上完成了271工程的设计制造,即“Конденсатор(聚光器,又名电容器)-2Р ”406毫米重型自行火炮-制式编号2A3,底盘的研制由科特林设计局在列宁格勒完成。1956年在列宁格勒2A3全部研制成功。总产量仅4辆。其中2A3的主炮使用了特别设计的SM-54 406.4毫米加农炮,即计划流产的“苏联”级战列舰B-37 406mm主炮的减压版 .

1957年,同样在 T-10M 的基础上,莫斯科的苏联机械制造设计局开始研制273工程,并在科京设计局的协助下完成相关测试,即后来的2B1“奥卡河”420毫米重型自行火炮。这两种自行火炮均是在加长的T-10 坦克底盘的基础上改造,并由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负责生产。

18.苏联“超频”-6核地雷

苏联“超频”-6 最小的核地雷,也亦是核武器小型化的极端产品。它就是传说的手提箱核弹,克格勃和特种部队专用,一型:60×40×20厘米尺寸,重量40公斤,并配备有一个计时器,核材料选用铀和钍元素。二型:重30公斤,45×35×30厘米的尺寸

19.苏联米格12

苏联米12前苏联最大的直升飞机超过美国的AC-130运输机的载重,因为它的身躯过于庞大,机动性很差,且操作不便,所以没有量产,因此只生产了2架。北约代号“信鸽”。两翼分别带有一个螺旋桨,每个直径达到35m,当它们旋转起来,螺旋桨可触碰的死亡地带长达67m,这个宽度超过了波音747,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05吨

20.17IK17激光坦克

17IK17激光坦克,30公斤人造红宝石,红色警戒2光棱坦克坦克的蓝本,但是可耻的制作人把这个坦克直接给了西方阵营

21. RD-0410苏联核动力火箭发动机

22. 76Глеб Л-Л火箭su27拦截机

23. 这个是前苏联在冷战时期提出的用于快速拦截美国战略轰炸机的方案,由闪电设计局的格列布·叶甫盖尼耶维奇·洛济诺-洛津斯基提出。如何在美国战略轰炸机发射巡航导弹前将其拦截,曾经长期是前苏联困扰的难题之一,广袤的国土难以处处部兵,难免会有位置疏漏,西蒙诺夫曾提出由An-225挂两架Su-27长期巡逻的方案,但是苦于不够灵活。而这一方案则是用火箭迅速将大量战机发射到敌机防护薄弱的上方进行出其不意的攻击。优点是反应迅速,在敌方轰炸机进入巡航导弹发射位置前就可迅速进行拦截,缺点是脑洞太大。这玩意的灵感应该来自于X20和前苏联的“螺旋”轨道战机

24. 米亚-4(北约组织称为“野牛”)是前苏联米亚西舍夫设计局研制的重型轰炸机。1951年开始设计,1953年夏首次试飞,1954年“五一”节初次公开出现,1957年开始服役。估计生产了110架。目前空军远程航空兵中有43架,可执行轰炸或侦察任务;有45架已改成空中加油机。海军航空兵中有少量能执行远程海上侦察和反潜任务的这种飞机

25. 发射SS-N-22 白蛉反舰导弹

最后找到一张里海海怪到动图

还有好多 先说到这里




贴地飞机、激光坦克、全球最大核动力巡洋舰......苏联几十年前留下的许多黑科技,至今都还在领先世界。

在这个星球上,目前为止只有一个国家能让美国忌惮和胆寒,那就是苏联。而今天的俄罗斯之所以在长期被封锁制裁的情况下,依然敢同美国直接叫板,很大程度上就是苏联留下的先进军事科技所带来的底气。

那么,苏联到底留下了哪些黑科技?它们究竟先进到了什么程度?又是为什么,这个仅仅存在了70年的国家会发展出如此令人惊叹的科技?

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便让我们一起,一路向北,一探这个红色巨人曾经的辉煌。

激光坦克

苏联到底留下了哪些黑科技?它们究竟有多牛?

1、爆炸规模排全球第二的沙皇炸弹,排在它前面的是导致恐龙灭绝的陨石爆炸。

沙皇炸弹是苏联研制的一种超大号核武器,于1961年在北冰洋的一座岛屿上试爆成功,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所引爆过的威力、体积、重量都为最强的炸弹。

它爆炸的威力是广岛原子弹的3864倍,爆炸产生的火球半径达4.6公里,迅速扩散以后,远在1000公里之外都能看见;爆炸产生的热风足以让51公里之外的人产生三级灼伤;爆炸的闪光甚至可以造成43公里之外的人眼睛失明。

总之,在全世界已知爆炸事件中,沙皇炸弹的规模和威力排名第二,而排在它前面的则是导致恐龙灭绝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事件,可见这时的苏联已经拥有了毁灭世界的能力。

沙皇炸弹当时只制造了两颗,一颗作为试爆后,剩下的一颗就留了下来作为研究和备用。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继承了这枚超级核弹,同时继承的还有苏联留下来的庞大核武库、核技术和研发人才。所以今天的俄罗斯才有了堪称全球第一的核武实力。

2、贴地飞机,被称作“里海怪物”的地效飞行器。

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通过侦查卫星在里海发行了一个紧贴在海水上面飞行的、又像飞机又像船的怪东西,并且这个东西体型非常庞大,便将之命名为“里海怪物”。这个“怪物”实际上是苏联早就研发成功的地效飞行器

地效飞行器主要是贴近地面和水面飞行,它的飞行原理是:当飞行器贴近地面或水面飞行时,气流向下方流动,这时会从地面产生一种反作用力,以阻挡机身下坠,并且其升阻比(升力与阻力之比)比空中飞行更优。

“里海怪物”航程7500公里,极限飞行重量可达1000吨,能够以800公里的时速将850名士兵运送到世界各地,而且不会被任何雷达发现。

由于地效飞行器具备机动性好,隐蔽性好,载重量大,速度快,续航远......等优势,世界各大国都非常重视这个领域的研究。

其实各国在二战后就开始研发地效飞行器,但都是3分钟热度,后来才重新重视。只有苏联从一开始就坚持了下来,其建立的研发机构、积累的经验和人才,后来都被俄罗斯继承,所以俄罗斯在这一领域一直都是走在世界前列。

“里海怪物”本尊

3、目前为止依然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体积最大的战略轰炸机——图-160。

图-160战略轰炸机于1981年正式首飞,因优雅的外形和俄罗斯空军的白色涂装,使其被赋予了一个美丽的称号——白天鹅。

因为这款轰炸机造价过于高昂,所以直到苏联解体时也只生产了25架,后来俄罗斯陆陆续续得到了14架,其余11架归乌克兰所有,只可惜乌克兰的这部分都被美国搞掉了。

在苏联留给乌克兰的遗产中,除了核弹之外,美国只重点搞掉了两个东西,一个是让乌克兰拆掉了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另一个,就是全程监督拆掉了图-160。

美国为什么会如此忌惮这款轰炸机呢?这么说吧,首先它一次加油可续航12000公里。如果它从俄罗斯起飞,可以毫不停顿地跨越太平洋,直接轰炸美国本土。

其次它速度快,可以超音速突袭,这样的速度再配合上逆天的续航里程,再配合上多达45吨的载弹量,可以说是神出鬼没,杀伤力极强,令任何一个敌人防不胜防。

直到今天,“白天鹅”图-160都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空中杀器,不管是在速度,还是在续航里程、载弹量等方面都全面碾压美国的B-1轰炸机。

“白天鹅”图-160

4、世界上最大的巡洋舰——“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

为了与美国海军全面抗衡,履行远洋作战使命,苏联在上世纪80年代建成了一款世界上最大的巡洋舰——“基洛夫”级巡洋舰。

该舰排水量超过2.5万吨,仅次于航空母舰,是当前世界上唯一排水量超过两万吨和使用核动力的巡洋舰。同时舰上装载超过400枚导弹,因此还有“武库舰”的称号。

该舰设计时沿袭了苏联复杂的设计特点,采用多套火控雷达系统,不同于只能对一个目标发动攻击的其他战舰,是世界上唯一真正意义上具备同时攻击多个目标能力的战舰。

目前,俄罗斯正在对苏联留下的基洛夫级巡洋舰三号舰进行改装和升级,升级后的战舰将继续保持全球最强导弹舰的称号。

基洛夫级巡洋舰

5、科幻片和游戏里才有的神器——激光坦克。

玩过游戏《红色警戒》的人都知道,游戏中有一款以高能光束为杀伤手段,威力十足、杀伤范围广,杀伤力极强的杀器——光棱坦克。

而光棱坦克的原型,就是在苏联解体前夕才列装的1K-17型激光坦克。该坦克的攻击原理是发射激光使来袭战机、导弹等武器上瞄准装置的光电传感器失明或烧毁,从而失去战斗能力。

该坦克激光系统的有效射程可达常规坦克的两倍,这意味着它在敌方坦克的瞄准装置在到达射击范围之前就能让其失效。

但是,生产一台这样的坦克需要用到多达30公斤红宝石晶体,用于制作聚焦镜,成本相当高昂。所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惨淡,尽管坦克技术先进,还是被封存在了高墙之内。

苏联的科技为何会如此发达?

1、底子深厚,基础好。

苏联的前身是沙皇俄国,也就是和清朝同一时期的俄罗斯帝国。但不同于清朝的闭关锁国,沙皇俄国一直以来和世界最先进的科技都是接轨、交互的。

沙皇俄国出过一个伟大的皇帝,叫彼得一世,和清朝的康熙皇帝生活在同一时代。在他在为的五十多年间,不断地组织人学习、吸收西方先进科技,并进行发展和改革,使沙皇俄国位列当时世界几大强国之林。

可以说苏联和近代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一世时代。

所以到了19世纪初,沙俄的军事和科技就已经发展到了不落后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程度。打遍欧洲无敌手的拿破仑最终都倒在了沙俄的脚下,整个欧洲的命运都一度掌握在沙俄的手中。

俄罗斯帝国版图

2、成功的教育体系改革,积累了大量人才。

彼得一世在位时,就大力引进了西方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对各种专门技能设立不同的学校,并成立了科学院。

他以后的继任者们,也依然不遗余力发展沙俄的教育体系,在彼得一世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允许全体国民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分阶级、出身和性别,甚至农奴都可以去城里上学。甚至还颁布法令,对贫寒的天才儿童实施免费教育

这样的政策让更多有天赋的孩子可以接受教育,并因此走上成功之路,著名的生物学诺贝尔奖得主巴普洛夫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

这样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了大量的科技人才,他们都为后来的苏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彼得一世雕像

3、苏联成立后的工业化建设。

上世纪20年代,苏联在列宁的领导下正式成立,列宁去世后由斯大林上台执政。斯大林上台后,以计划经济做保障,领导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仅用了三个五年计划便把苏联建成了一个工业强国,使苏联一度成为欧洲工业生产值最高的国家。

二战结束后,苏联和美国又瓜分了德国许多顶尖的科技和设备,其中就包括火箭技术、导弹工业和核技术等。

总之,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沙俄就一直保持着革新的革新的态度,一直与世界先进科技和工业接轨,积累了大量技术人才。后来苏联时期,又经过工业化的改革,二战后又获得了德国最先进的科技与设备。厚积薄发之下,科技如此发达也就不足为奇了。

斯大林

结语。

苏联的军事实力和军工科技最强大的时候,是在上世纪60-80年代勃列日涅夫执政之后。在当时,苏联的国家实力历史性地达到了顶峰,军事实力一度超越美国。

但是,军事实力如此强壮,科技如此发达,如此强大的一个苏联却在短短十年后竟轰然解体。所以我认为,在军事和科技之外,苏联最强大的时期其实是在勃列日涅夫之前,甚至追溯到更久远之前

那时候的苏联,是世界无产者的老大哥,是劳动者的避风港,后来的苏联却渐渐变了一个样。

直到苏联解体前一天,它的军队也是天下无敌的;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苏联留下的许多科技都是领先世界的。但一个忘记初心,背叛灵魂的国家,必然会被历史扫进尘堆里。




“江湖”上早已没有了苏联,但苏联留下的黑科技依然熠熠生辉。它们被俄罗斯继承,依然让美国等心生恐惧。

到底是什么样的黑科技,让世界大佬们忌惮不已?

1、什么是黑科技?

黑科技的原意是:一门神秘的高科技,凌驾于现有科技之上。横空出世却功能惊人,纷纷效仿却不得要领。

现代社会,我们现在所说的黑科技,往往是指在高科技泛滥之后衍生出的那些更先进的技术和创新,而且这个技术必须是有较大改进或者大幅度升级。

简单来说,黑科技就是独家掌握的牛掰技术,他国望尘莫及!

黑科技产品一般有三大特点:

一是隐藏性,研发过程外人不知,一亮相就闪瞎了无数人的钛合金双眼;

二是突破性,无突破不“黑科技”;

三是开拓性,要么使用了新的材料,要么使用了新的工艺,要么使用了新的算法,总之,就是颠覆。

那么,在黑科技的概念之下,前苏联留下了什么样的黑科技产品?

2、苏联留下了哪些黑科技产品?

苏联和美国在冷战时期剑拔弩张,为了领先对方一头,双方在军工方面纷纷出重资进行研发。

所以,苏联时期,最出众的就是军事工业,而苏联留下的黑科技也主要体现在军工产品上。

(1)贴地神器:里海怪物

1982年的某一天,美国的侦察飞机在里海发现了两怪物,简直就像“草上飞”,紧贴海面,以300公里的时速飞快前进。

肯定不是轮船,也不像飞机,美国国防部震惊了。不久,北约给这怪物起了个名叫“里海怪物”。

经过仔细的调查,终于得知这是苏联的黑科技产品,叫“KM地效飞行器”。

这个飞行器,长106米,翼展40米,重量495吨,使用了八台涡轮发动机。航程可以达到7500千米,能够承载850位人员,时速最高可达800千米每小时。

很明显,这主要是为了在战争时期运载士兵和货物的运输设备。

里海怪物的原理是:利用涡轮发动机,产生强大的气流,形成向上的反作用力,犹如一个空气垫子,如此,托起了飞行器。

试想一下,这飞行器不仅能在海面跑,也可以在沙漠、冰雪上面跑,真的是个运人运物品的“黑科技产品”。

不过,世界各强国为了这个技术,苦苦拼搏。终于,美国赶了上来。

如今,美国、日本,甚至我们都有了类似的地效飞行器。

但,俄罗斯又研发了升级版的里海怪物。

可以这么说,在“地效飞行器”方面,苏联的黑科技震惊了世界,现在的俄罗斯依然挺立潮头。

(2)最大核武:大伊万

自从核武器诞生以来,美苏两国曾经疯狂发展,一度两国都有几万枚核武器。

要说,用到实际战争中的,只有美国投放到日本广岛和长崎的两颗。但要说最大的核武器,那就是苏联制造的“大伊万”了

大伊万是氢弹,起初设计构想是1.7亿吨当量。因为担心实验时造成对环境的极大破坏,因此降为5000万吨当量。

1961年10月30日,大伊万(沙皇)在苏联北部海域一千公里处的新地岛进行核试验。

这次试验,造成了极其恐怖的结果,岛上的建筑物全部倒塌,实验区的一万多只动物全部死亡。冲击波的影响,让一千公里外的芬兰都能感觉到。爆炸核心区周边20公里内的三米厚的冰都融化了,四千公里外的美国阿拉斯加,雷达和通信系统中断了20小时。

更让人惊讶的是,亚欧大陆向南移动了9毫米。

让美国人细思极恐的是,苏联还有一枚“大伊万”被俄罗斯继承。

俄罗斯专家说:都是核武器,但美国造不出大伊万这样的核武器。

大伊万,真的是大杀器,破坏力太强了。

这个黑科技,美国人一想起来,全身发凉,空调都不用开!

(3)空中霸王:白天鹅图--160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轰炸机是哪一个?

前苏联研制的图-160。

这款轰炸机,长度可达54米,高度13米,翼展55米。这样的大家伙,简直就和大运输机差不多。这轰炸机不仅是块头大,重点是承载量非常大,可以装载45吨的导弹重量。

在图-160轰炸机里,设计有两个弹仓,空间尺寸为:长11.3米、宽1.9米、高1.9米。

世界最大轰炸机,图-160名副其实。

那么,这个世界上,最快的轰炸机是哪一个?

是图-160,速度达到了2.05马赫。这是妥妥的超音速轰炸机。

曾经的美国女武神B-70轰炸机,曾经达到过3马赫,但没有量产。所以,可以这样说,图-160是已经量产的最大、最快的轰炸机。

不过,图-160有一点不足,不能“隐身”,否则就是真正的神机了。

图-160能携带45吨的炸弹量,能以超音速运行,航程最高能达到16000千米....这些恐怖的数据,让美国等西方国家非常忌惮。

图-160绝对能算苏联留下的优秀黑科技军工产品之一。

(4)地下王者:军用鼹鼠



相信很多朋友看过《封神榜》,里面有个土行孙,擅长于在地下钻洞、行走。

前苏联研发过一款黑科技产品,叫军用鼹鼠,这家伙可以在地下行走。

这个产品直径3--4米,长度为25-35米之间,里面可以装载人员。至于速度,可以达到恐怖的7--15公里每小时。

有人可能要笑了,这速度比自行车还慢。

慢吗?绝对不慢,这是在地中打洞行走的,如此速度堪称恐怖,毕竟要在厚实的地中“行走”。

这家伙的主要功能是三个:一是,用来损坏敌人的地下通信管网,让通信大受影响;二是,可以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的地下指挥所;三是,悄悄前去,引爆敌人的地下军火库。

这产品的方案提出很早,二十世纪初就有。二战后,研制该项目时的保密程度堪比苏联制造原子弹。赫鲁晓夫是大力支持这产品的领导。

1964年,苏联生产了第一个“军用鼹鼠”。

军用鼹鼠的原理是:向前行进时,“鼹鼠”的壳体周围,会产生某种空化气流,使得摩擦力大大降低,进而轻松钻透地下的黄岗岩和玄武岩。至于地表浅处的黄土,军用鼹鼠就太轻松了。

(5)千里眼:DON-2N 雷达站

苏联建造的这个雷达站非常牛,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此项目于1975年就开始建造了,直到1990年完成,能起到什么作用?

能对大气层内和大气层外的目标进行探测、搜寻、跟踪,更可以锁定、搜寻3000公里范围内的敌方目标,比如导弹等,然后就可以进行拦截。除此之外,还能发出错误的信号干扰敌方的导弹、飞机等等。

整个雷达系统包括:一个指挥站、一部顿河DON多功能雷达、100枚拦截导弹。

DON-2N雷达站,看起来就像半个金字塔的样子,外形很酷。每个侧面,底部长152.4米,顶部90米,高度36.6米,仿佛金字塔被几百米的大刀砍了似的。

说起建造所需的材料,海了去了,搭进去5万吨水泥、3.2万吨金属,还有2万公斤电缆线、上百公里的管材,而仅仅是金属阀门就用了上万个。

为了给设备降温,雷达站院子里的池塘有五个之多。

这绝对是神器一枚,美国曾经计划建造类似的系统,后来放弃。


苏联留下的黑科技产品,不止以上五种,篇幅所限,仅仅介绍以上五种。

3、苏联留下的黑科技,还能发挥作用吗?


苏联留下的黑科技还能堪大用吗?

说实话,现代战争已经完全变了,如果是相邻国家的开战,无疑,苏联的这些黑科技大多用得上。但是,如果不是相邻国家,那么,能使用的一定是白天鹅图-160、里海怪物、顿河雷达阵等,其中,图-160绝对是进攻的大杀器。

至于大伊万,如果俄罗斯面临生死存亡,可能孤注一掷用一下,否则绝无可能去用。而军用鼹鼠的使用率会更低。

苏联倒了,不可避免地分裂成了十五块,这很遗憾!

如果苏联现在仍然健在,一定是很可怕的存在,因为他们对军工产品的研发、科学技术的钻研,除了美国谁也比不上,谁知道还能钻研出什么黑科技呢?

即使苏联倒了近30年,继承他衣钵的俄罗斯,依然是欧美等国忌惮的对象,只敢背后搞动作,不敢和俄罗斯当面对着干。


看苏联留下的那些黑科技,我想说,他们曾是一个让世界不得不敬重的大国(这里指的“敬重”不是他们的霸道,而是他们对科技的钻研),只是,对于搞活国家经济、优化产业结构、肃清国内贪腐等方面,苏联还是没走上大道,最后只能在遗憾中死去。




1.安-225与“暴风雪”航天飞机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曾经是苏联航空工业的一大骄傲,机翼呈三角形。机长36.37米、高16.35米,翼展23.92米,机身直径5.6米,起飞重量105吨,大小与普通大型客机相差无几,外形同美国航天飞机相仿。

安-225运输机,是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超大型军用运输机,是为运输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而专门研制,机身长度84米,翼展88.4米,最大起飞重量640吨,货舱最大载重250吨,机身顶部最大载重200吨,最大飞行速度85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1.54万千米(最大油量)。

2.耐寒技术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俄罗斯生产的任何一种武器装备能够在-50摄氏度以下的极限低温条件下使用。而其他国家,包括北约的所有国家规定的极限低温均为不低于-30摄氏度,这一温度极限对于非洲任何地方的勘探作业以及中欧的战争是完全足够的。但对于俄罗斯,特别是俄罗斯北部地区来说,这一使用温度下限明显是不够的。在耐寒技术上无论是苏联还是俄罗斯一直都是独步世界。

3.空间站

礼炮号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再到现在的国际空间站,前苏联和俄罗斯总共续发射并建造了8座空间站,拥有世界上最成熟的空间站设计和建造技术。哪怕是美国也承认自己在空间站建造方面不如俄罗斯,至今美国从没有自己完整的设计和建造过一座完整的空间站。

4.地效飞行器

里海怪物,是原苏联阿列克谢耶夫中央设计局利用翼地效应设计的地效飞行器。1963年,开始建造地效飞行器。1966年,飞行器首飞成功,体积亦不断扩大。西方国家到了80年代初,才透过侦察卫星发现这种飞行器。可以用来发射导弹、反潜和突击登陆。

5.“森林杀手”系列越野车

苏联的螺旋推进车是一群不折不扣的西伯利亚森林杀手,他们不但碾过、而且是彻底破环阻挡他们前进的一切从林障碍,其中一些采用独特的“螺旋”行动方式,其异想天开令人叹为观止、瞠目结舌。

6.1K17激光坦克

1K-17型激光坦克是前苏联在冷战时期为对抗由美国主导的北约而研发的一种路基车载激光武器。这种车辆的主要作战目标是破坏敌方导弹、地面车辆和航空器的光电设备。后来由于苏联解体而未能真正服入现役。

7.基洛夫级巡洋舰

苏联"基洛夫"级重型导弹巡洋舰由位于彼得堡市的波罗的海造船厂建造。这是一级巨大的核动力舰艇,是二战结束后世界上建造的最大的巡洋舰,满载排水量超过2.5万吨,装备了即垂直发射系统和大量导弹,并配有3架直升机,其吨位之大,火力之强,一度使各国海军为之震惊。该级舰装备各型导弹近500枚,是美国载弹量最大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的四倍。可以提供舰队防空和反潜,并与敌方大型水面舰艇交战,包括打击大型航空母舰的能力。

8.同轴反转螺旋桨

同轴反转螺旋桨,是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所特有的一类螺旋桨。它与普通的螺旋桨最大的区别是,在单个发动机上有两组并列转动的螺旋桨,但是这两组螺旋桨转动方向相反。同轴反转螺旋桨虽然欧美在这方面也有研究,但是却没有苏联玩的这么溜。无论是固定翼飞机还是直升机,苏俄利用同轴反转螺旋桨技术,创造出了无数的经典。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苏联   里海   氢弹   螺旋桨   核动力   飞行器   科技   俄罗斯   轰炸机   核武器   美国   坦克   导弹   激光   先进   财经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