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前总理英拉为什么会下台?

泰国前总理英拉下台的原因复杂多样,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危机:自2006年泰国前总理他信被推翻以来,泰国政治陷入了动荡。英拉的执政期间,政治危机进一步加剧,反对派认为英拉政府的选举存在舞弊行为,引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和政治危机。
  2. 贪腐指控:英拉政府被指控存在严重的贪腐问题。尽管英拉一直否认这些指控,但是这些指控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感,加剧了政治危机。
  3. 泰国宪法法院的裁决:2014年5月,泰国宪法法院裁定英拉政府存在违宪行为,英拉被迫下台。法院认为英拉政府对选举委员会的任命程序存在违宪行为,违反了泰国宪法。

总的来说,泰国前总理英拉下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政治危机、贪腐指控和宪法法院的裁决是重要的原因。





泰国政府的统治实质权利操纵在军队手里。泰国在多年来的政变都以军队有关。



在多年的情况分析不难看出,凡与掌军权与对立或者说和政治相左的泰国总理是不太可能很顺利地当下去的,任何有实力的一派要打压另一派"莫须有"的借口随便可找。这也许是"胜者为王败为寇"的说法罢。




泰国前总理英拉下台,一方面有亲美亲西方势力在主子的扇动下兴风作浪,英拉兄妹是华裔与中国走得近,在某些方面触及到西方利益;英拉代表泰国低层及中层广大群众的利益,得到支持前总理他信支持的红衫军支持,但却与代表泰国律师、法官、军队高官等精英阶层及地主皇室的黄衫军抗衡,时常发生骚乱游行。泰国军政分开,英拉作为政府总理没有军权,相当于一个空架子,因此被军事政变,失去职务是预料之中。

一,英拉下台是政治牺牲品。

由于英拉与中国有渊源的血统,祖籍广东,相对来讲对中国是很有感情,按国籍惯例小国背靠大国是生存之道,更何况是一衣带水的邻居,搞好关系也是情理之中。英拉兄妹经常回乡祭祖,就在被赶下台,流亡海外后他们也要来中国,游长城,祭祖。

自然,在某些领域触及到西方的利益,眼红泰国与中国走得太近。于是鼓动泰国亲美的势力成功导致泰国颜色革命,逼英拉下台,流亡海外,不能回国与他们抢权利。

二,逼其下台的借口。

前总理他信是泰国总理英拉的亲哥哥,被控贪腐流亡海外。英拉曾经试图推出特赫法案,此法案被人质疑是为了哥哥他信而量身打造的,所以遭到泰国国会的否定。本身不是很大的事,却被反对派们抓住把柄无限放大,指责英拉滥用职权,一步步逼近英拉直到下台。

与此同时,反对派代表的精英阶层民主党法难。2014年4月2日,通过泰国宪法法院决定受理,有关看守政府总理英拉2011年下达的一项人事调动命令,涉嫌违宪的案件。

5月7日,宪法法院裁决英拉滥用职权罪名成立,解出其总统职务。

随后按照反对派的既定计划,泰国反贪污委员会调查,“大米收购项目”。2015年英拉在参议员遭弹劾,蓝鹤的结果是190票赞成18票反对的绝对优势通过。那也因此被限制五年内不得参政,随后遭到通辑。

三,大米收购案是迫害英拉催化剂。

英拉在泰国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她为底层民众着想,本来出发点是好的,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提出政府收购大米,保护好农民的利益,由于泰国出现金融危机,外汇储备不够,无法兑现政府对农民的收购价,加之国际市场的竞争,尤其是印度低价销售,抢占了国际市场,导致一些人不满。正好,反对派以这次大米收购案为突破口,大肆鼓吹不明真相的扇动闹事,红衫军与黄衫军发生严重对此冲突,以致支持英拉的人也动摇加入反对英拉的队伍,此时英拉孤立无助,皇室及政府没有一个人支持他,哥哥流亡在海外爱莫能助,军队以此为借口,迅速取得了政权。一场以西方发起的颜色革命及反对政府取得了绝对胜利,导致阴拉流亡海外,走哥哥相同的命运。

通过这次事件,再次说明美国及西方的势力无处不在,应时刻警惕它们颠覆政权发动颜色革命的本质。再次说明军队应党握在党和人民手中的重要性,稳定才是根本。




把英拉拽下马的根本原因不是大米渎职案,而是保皇派和泰国军方为首的资产阶级为争夺主导权联合行动的结果。

时间回到2014年5月22日,时任泰国陆军总司令巴育上将发动军事政变,扣押了泰国首位女总理英拉,使得她成为21世纪以来泰国第二位遭遇军事政变下台的政府首脑;随即,英拉受到泰国起诉。

此时,距离她刚当选泰国总理,仅仅过去了2年多时间。

那么英拉为何会从万人之上的政府首脑,转眼间变成了阶下囚呢?

根据泰国总检察长办公室对英拉的指控罪名来看,是她在大米收购政策执行中渎职、纵容贪污,造成了国家损失,才被起诉的。

我们知道,在2011年英拉走马上任后,立即兑现了选前承诺,为泰国广大农民群体推出了一项惠农政策——大米收购项目,即泰国政府以高于市场的固定价格收购农民的大米。

令人没想到的是英拉的这项惠农助农政策,受到精英阶层的批评,他们认为大米收购项目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让国家蒙受损失来为农民群体的利益买单。

于是,泰国国会的反对派势力蠢蠢欲动,矛头直指英拉。

再加上英拉政府早前提出特赦案,意图以特赦所有政治犯为名,让被控贪污流亡海外的哥哥、前总理他信返回泰国,惹得满城风雨。这两个事件成功被代表精英势力的在野党民主党操弄,逐渐演变成了要推翻英拉政权的街头运动。

这个时候,泰国的小商小贩不满英拉把优惠政策倾向农民群体,在国会反对派势力的煽动下组成了“黄衫军”,来对抗支持英拉的中下阶层组成的“红杉军”,两派势力长期对峙,一度让泰国首都曼谷陷入了停滞状态。

在双方互不妥协的情况下,乱局难解,只能由军方出面,作为掌控军事大权的陆军总司令巴育上将以恢复社会秩序为理由,发动政变。

值得注意的是,泰国军方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府管辖,属于平起平坐的地位,受泰王统率;尽管泰国宪法规定军方不得参与政治事务,但它又始终是泰国政坛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尤其是在泰国内阁政府和反对派势力之间的争斗陷入胶着时,军方一般都有动作,如果军方站在政府一边,内阁政府就稳了;如果军方倾向于支持反对派,就会发动军事政变将政府推翻。

显然,从英拉下台的结果来看,军方站在了反对派一边,是支持推翻英拉内阁的,那么也就代表了泰国王室支持推翻英拉。

说实话,出现这个结果,一点都不令人意外,因为泰国王室、泰国军方联合反对派势力赶走英拉,是各取所需的必然。

其一,英拉推出大米收购项目的本意就是尽最大可能为农民群体增收,从而避免中间商赚差价,同时也免去农民收割的粮食没处销售的苦恼。因此,大米收购政策一经推出,立即获得泰国农民的欢迎,使得英拉的支持率一直居高不下,声望一度与泰国王室齐肩,这让泰王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威胁。

要知道泰国70%的人口都是农民,当英拉俘获了三分之二泰国人的芳心后,泰王在全国的绝对权威必然下滑,那么拉玛九世国王花费半个世纪时间建立起来的王室威严可能就会功亏一篑,这是泰王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唯一的法子,就是结束英拉的政府任期,从而断掉泰国人对英拉的期望。这种模式和2006年英拉的哥哥他信总理被泰国陆军总司令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下台是一样的,当时他信总理也是获得了泰国人的广泛支持,威胁到泰王室的统治地位。

其二,从英拉推出大米收购项目就可以看出,她继承的是哥哥他信总理的基层路线,是站在中下层一边的,自然得不到精英阶层、保皇派势力、保守派势力的欢迎。

再说了,曼谷作为泰国政治中心,属于精英阶层的大本营,他们不想看到一个代表基层群体利益的内阁活跃在精英阶层的舞台中央,怎么办呢?只有换人。

因此,只要出现一点不利于英拉施政的苗头,立即就会被国会的反对派势力无限放大、上纲上线,丝毫不给一点回缩的机会,比如英拉提出的特赦案、大米收割项目,就是小事被放大的典型案例,其目的是要英拉走人。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英拉下台是保皇派势力借助大米收购案对她发起的进攻,最终的结果是要维护王室的权威、维护精英阶层在泰国的稳固利益。




泰国特殊的政治体制,注定了民选政府很容易成为各方势力斗争的牺牲品。英拉就是在泰国王公贵族、精英阶层与底层民众的较量中,被赶下台的。

1、军事政变是泰国的传统

上世纪30年代之前,泰国是一个封建制君主国家,1932年,部分军官发动军事政变,希望结束这种君主专制,建立一个民主的泰国。

可是,当时的泰国政客和发动政变的军官们政治素养有限,搞出个君主立宪制,国王、军方、民选政府三权分立

其中,国王与军方代表了王公贵族、精英阶层和大财团的利益,而由于泰国是个农业国家,农民占主体,因而政府代表了底层民众的利益。

看起来政府由全体公民民主选举,但军方又有很大话语权,而当双方僵持不下时,国王又起着重要作用。

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只要政府的政策触及到精英阶层的利益,那么,在国王的默许下,军方就会发动政变,解散政府,由军方接管。

自1932年以来,泰国已发生近20次政变,在国际上臭名昭著。近来,在2006年、2015年两次发生政变,先后推翻他信、英拉兄妹的政府

2、“泰国大米”成为英拉下台的导火索

英拉具有中国血统,其曾祖父丘春盛来自广东梅州丰顺,英拉的中文名叫丘英乐。

英拉家族在泰国是名门望族,积累有丰厚的财富,她本人早年无心从政,年轻时甚至参加过泰国选美。

后来他信赴美出席联合国大会,泰国军方发动政变,解散政府,他信流亡海外。他所代表的政党于是推举英拉参加大选。

与其兄一样,英拉力主农民路线,顺利赢得大选,成为泰国总理。

上台后,她为践行大选吋的承诺,推出政府高价收购农民大米,以提高农民收入。

同时,政府将大米囤积起来,并不急于对外销售,静待价格上涨后再抛售。

这一想法很好,价格也在不断上升,可想不到的是,同样盛产大米的印度和越南,趁机大量抛售,导致米价回落,一下打乱英拉的布署。

泰国反对派抓住这一点不放,对她进行弹劾,军方趁机发动政变,于是英拉又步其兄后尘。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泰国   反对派   王室   军方   宪法   大米   阶层   总理   势力   利益   农民   精英   政治   代表   政府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