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为什么灭不了西夏?

其实北宋神宗是差点灭掉西夏了的,元丰四年,北宋出兵数十万,计划先取灵州,再克西夏全境的“灵州之战”,就是针对西夏的灭国之战。

但谁知道,这场几乎要成功的大战,竟然毁在了北宋将领的内斗中。

西夏对北宋的威胁始于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党项新首领李继迁不满族兄李继捧对大宋朝廷谄媚献地的屈辱姿态,特别是在西夏割让了五州之地纳入北宋版图后,李继迁正式举起了反宋的大旗,自此成为了北宋的心头大患。

灭西夏的最大倚仗:西夏“立国不稳”。

其实北宋和西夏的关系有些“可爱”。

因为西夏的前身乃是唐朝末年册封的“定难军节度使”,盘踞于西北的党项人对大唐帝国有匡扶救难之恩,因此便赐姓“李”,并且让他们时代继承大唐公认的“定难军节度使”,党项人拓跋思恭也因此变成了李思恭。

也是从唐末开始,党项民族自始至终把自己摆在了一个“很低”的姿态,虽然有的时候不老实,趁着五代王朝的势弱占据一些土地,但中原王朝要是“发飙”了,那么党项人仍然很乖地低头认错,比如李继捧时期,党项实力越来越大,逐渐威胁到了北宋,于是宋太宗以君主名义要求党项首领来开封吃个便饭,顺便检讨下错误。

明明都打得过,李继捧却用最怂的办法回应北宋朝廷:

“好的老大,我来啦”

所以李继迁看李继捧不顺眼,他觉得北宋就是纸老虎,于是便拉拢起党项还有血性的族人反抗北宋,他害怕自己说服力不够,就把李思恭的画像拿出来四处宣扬,生怕大家不知道他是李思恭的后裔。

客观地讲,也是自李继迁开始,北宋开始正视西夏(此时的西夏还没正式成立西夏国),而西夏顶着明面上的压力非要立国,到了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的时候,这个愿望终于达成。

但建国归建国,在西夏这块地方,并不是只住了党项人,还有大量的汉人,这种胡汉混住的现象,在唐代就已经开始了百年之久,因此党项人立国,需要考虑如何选择国家文化,到底是党项文化还是汉文化,必须斟酌清楚,不然国家就乱。

也就是这个明面上的问题,西夏却根本没有处理好,因为西夏内部自己也是有权力纷争的,比如李元昊,他主导“去汉复蕃”,把发型改回党项人那种“潮流”的大光头,可李元昊的儿子李谅祚却为了将权力从外戚手上拿回来,又恢复了“去蕃复汉”。

这就导致了西夏产生了一种分裂的“国格”,北宋人有正式看到灭掉西夏的可能性所在,因为只要有西夏人认可汉文化,那么北宋就能有办法同化他们,这就极大地解决了战争后的“统一问题”,说白了,打西夏,只要把他们的统治者灭了就足够了,剩下的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

元丰四年的西征,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元丰西征的准备工作。

元丰三年(1080年)时,西夏内部又搞出了很有趣的内斗,李谅祚之子李秉常为了在外戚手上夺回权力,实行了“去蕃复汉”的政策。

这看起来是不是似曾相识?

是的,李秉常和他爹李谅祚一样,都成为了权力上卑微的争渡者,只能用这种方法,所以西夏再次上演“国格分裂”的病态现象,党项贵族的头发剃了又蓄,蓄了又剃,这光头到底是留还是不留都搞不清楚,于是便发生了内乱、政变。

政变发生后,李秉常被软禁,而在被软禁前,李秉常以“河南之地”(黄河以南)送给大宋引大宋入局,宋神宗当时听到了这个消息,笑都笑醒了,但转头听见李秉常被软禁,顿时勃然大怒:

“那可是大宋人民的挚友亲朋啊”

没有理由都要想办法打,更别说有借口了,当时坐镇甘肃、陕西的俞充、种谔等人也纷纷上书,看着这西夏边民天天人格分裂似的,要不就干脆发兵拿下西夏得了。

这个时候的北宋什么都不多,就是钱多、粮多、马多,因为在不久前,王安石变法就给大宋补充回了大量的元气,虽然王安石此时被人针对打压了,但国力仍在,于是宋神宗大手一挥,开启了大宋新任务:

灭西夏。

灭西夏不是喊喊口号而已,宋神宗预计出兵三十万攻打西夏,这三十万部队分为五路,而策略是“先都城,后重城”,目的是“灭夏首,吞夏国”

具体来说,就是先攻破西夏的都城灵州,然后再拿下西夏其他的重要城池,只要除掉了西夏的统治阶级,西夏就已经等于是被收入大宋的囊中了。

而这五路大军分别是:

签书经略司事王中正率领的东路军,从陕西麟州出发,带兵六万,后勤的民夫是一比一的,也是六万。

鄜延经略安抚副使种谔率领的北伐军,从陕西的绥德出发,带兵近十万。

环庆路经略使高遵裕率领的北伐军,北伐军有蕃、汉步兵以及骑兵共八万余人从甘肃环县出发,并且还配备了近十万的民夫作为后勤,这支军队也是攻打西夏都城灵州的主力军。

泾原副都部署刘昌祚率领的北伐军五万人向灵州都城直接发起进攻,而刘昌祚受高遵裕节制,是不二的主力军。

宦官李宪带领的熙河路、秦凤路军西路军向东前进,而李宪还带着宋神宗诏用吐蕃兵的圣旨,让吐蕃也出三万兵马协助宋军。

这五路大军可谓是“环环相扣”,他们行动起来对西夏就是灭国的灾难,而西夏内部知道大宋如此之动作,内心早就慌了,甚至已经出现了投降派,别人不知道,西夏统治者自己知道西夏内部是一个什么情况,所以也仓促地派出军队抵御大宋。

灵州之战:开头封神,结尾丢人。

在宋神宗的计划里,高遵裕是攻克灵州的“功臣”,因为高遵裕是他的母亲高太后的家人,所以最大的功劳,宋神宗就准备送给高遵裕。

而在拿下灵州后,西夏的兴州、夏州、怀州等重要城市都是轻而易举,更别说还有人心的归顺,在宋神宗看来,此次大胜那是板上钉钉。

事实上,很多情况一开始也正如宋神宗想的那样。

元丰四年七月,灵州之战正式打响,而来势汹汹的北宋军队士气高昂,高遵裕、刘昌祚、种谔、王中正捷报连连,西夏的军队人数本就是劣势,还疲于奔波,不断被北宋军击溃,就连来打酱油的李宪都一路畅通无阻。

到了八月二十八日,种谔在无定河创造第一个“大捷”,斩杀西夏兵近万,而被西夏派出来抵御大宋的军队仅是十万人,这一战就折损了十分之一,西夏的败相已经展露无疑,西夏的灭亡时间是何时,就看大宋何时进军到灵州是什么时候了。

十月初的时候,北宋军打到了石州,西夏人都荒唐到弃城逃跑了,而一部分党项人都已经“投城”了,比如西夏的索九思就投降了大宋,并且跟着宋军一起进攻银州,再比如嵬名讹,他投降了宋军后也跟着宋军一同继续深入西夏。

而西夏此时只能进行“骚扰”政策,就是不断地打击大宋的粮道,试图截断大宋的后勤输送,事实上这一招还真的有用,但问题是大宋军队也不是吃干饭的,西夏军打击粮道,他们就去吃西夏的粮,比如刘昌祚,他就知道西夏在鸣沙川有一个藏粮百万的“御仓”,打下了御仓后,北宋的补给依然不受太大影响。

也是这个时候,刘昌祚率先打到灵州城下,更夸张的是,灵州诚恳竟然还没来得及关上,刘昌祚差点就带人杀了进去。

西夏的灭亡就在眼前,也当刘昌祚准备拥抱这个“灭国之功”时,幺蛾子出现了。

关系户高遵裕不开心了,他唯恐宋神宗给他准备的功劳被刘昌祚夺走了,于是高遵裕下令,让刘昌祚在灵州城前待命,不可以主动攻城,一切要等到他来到。

要是正常人来看,就会纳闷,这是什么鬼命令?

但事实就是,这确实是高遵裕发出来的指令。

刘昌祚很无奈,可大宋重文抑武,他一个武将能反抗吗,所以他只能听从高遵裕的命令,在灵州城下晒太阳了。

可表面是没有什么损失的等待,事实上,这场“西征”对大宋另外几路大军的压力是很大的,因为西夏人对粮道的不断侵扰,王中正和种谔的后勤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随着他们越深入西夏,这种打击越大,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是立即给灵州施加压力,就算一时半会灭不掉西夏,也能让他们带兵赶回去勤王。

所以高遵裕的无知命令,让西征出现了变数。

等高遵裕来到了灵州城下后,灵州城内部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而高遵裕从头到尾就看刘昌祚不顺眼,事事都和刘昌祚反着来,相当于刘昌祚说要用石头砸开城门,高遵裕就改用棉花,总而言之,高遵裕就是想抹掉刘昌祚这一战出色的表现。

这样做的结果就只会是灭亡。

看着宋军跑到灵州城下“表演”,西夏人笑了。

于是在僵持中,西夏人挖开了黄河,让泛滥的河水冲垮了宋军,北宋两路大军在灵州城下被冻成了狗,然后西夏骑兵趁机在城内杀出,让北宋军溃逃,这一次袭杀才真的是要了北宋大军的命,刘昌祚和高遵裕两路大军被西夏军一边倒地屠杀,最终仅仅是逃跑了一万三千人,其余的宋军都成为了灵州城下的亡魂。

高遵裕和刘昌祚大败后,其余几路大军的压力剧增,西夏军迅速驰援,本来是一路顺风顺水的王中正也在途中被夏军挫败,因为天气开始变冷,加上粮道被断,宋军被夏军击杀的人数或许不多,更多的是冷死的。

而种谔和李宪两路眼看西征无果,便只能撤退了。

一场明明胜利在即的战争,竟然因为如此低级的错误失败,西夏不仅没有被灭亡,北宋“愚蠢”的操作还让西夏军趁机重创了他们,被王安石变法圈来的财富,相当一部分折损在了灵州之战中,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北宋无法灭西夏的核心根源:自己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

元丰四年的灵州之战,乃是整个北宋历史上距离“灭夏”最近的一场战役,甚至可以说,高遵裕如果没有阻止刘昌祚攻城,在同年,西夏就已经被北宋给灭掉了,最迟不超过一年半,宋神宗在位时期,就能完成西夏的吞并事业。

但即便局势如元丰四年一般好,北宋都还是输了,输的原因也不复杂,既不是军队的战斗力不行,也不是军队没钱没粮,就是在于军队本身的指挥有着重大失误,往深了讲,是权力斗争,摊开了讲,就是文人和武人争功造成的悲剧。

本质还是“左文右武”的国策使然。

王安石变法之后的大宋,是军事、经济实力最强的一个阶段,但即便如此,大宋还是拿不下西夏,甚至以一种十分低级的错误将自己的底蕴葬送了,灵州之战的失利,直接造成北宋一直到灭亡为止,无法主动发动大型的灭国之战。

而西夏看似击退了北宋军,可西夏内部的矛盾更加尖锐,譬如西夏投降的那些军士,还有西夏那些本来就倾向于“投入”北宋怀抱的政治家,他们都受到了西夏统治者清洗,可西夏的人本就不多,经过清洗后,又还能剩下多少?

还有另一方面,那就是西夏本身的资源就是很匮乏,大多数时候都是从大宋“贸易”得来的资源,经过大战后,西夏的贸易被斩断,国内生存物资大量减少,临边百姓逃到北宋境内的不在少数,所以西夏看似打赢了保卫战,却把西夏拖入更深的深渊。

但还是那句话,西夏再怎么烂,也不是内部存在问题的北宋能解决的,即便让宋神宗再来一次,在左文右武的时代背景下,宋神宗敢放开兵权让刘昌祚、种谔直接灭掉灵州吗?

想必宋神宗不敢,那既然不敢,灵州之战的悲剧一样会继续上演。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打不过,根本打不过。北宋虽说很强,奈何连西夏都啃不下来。这是什么情况?打不过契丹也就算了,怎么连西夏也敢骑在北宋的脑壳上要岁赐呢?

其实也很好理解,赵匡胤死后,北宋的创一代没了,再也没有具备荡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志的君主了。高梁河车神赵光义上台以后,把主要工作都放在了收买人心方面,对付契丹的时候,差点被人家活捉了。

后世的宋真宗、宋英宗、宋仁宗要么身体不好,要么没胆子和西夏一较高下。宋神宗把心思都放在改革上了,结果还没搞出个名堂来。宋哲宗英年早逝,宋徽宗:接着奏乐,接着舞!

你说说看,北宋拥有这么一套领导班子,拿什么去跟西夏斗呢?西夏这边的情况,其实比北宋想象的还要猛。


一、西夏的历史,你能不了解?

谈西夏历史,必须要先谈一谈他们最初的国姓“李”,很多人立马反应了过来,不对啊!老李家不是唐朝的统治者吗?难道西夏君主和老李家是同宗?

其实压根不是这么回事儿,西夏统治者是正儿八经的党项族人拓跋氏,拓跋氏来源于鲜卑,因此他们也常常以鲜卑后裔自居。

唐朝末年爆发了著名的黄巢起义,拓跋思恭起兵帮助唐朝平定了叛乱,唐僖宗很高兴,立马赐拓跋思恭国姓“李”,自此他便成了李思恭。

要是只给国姓,人家不跟你翻脸才怪!当然还有实际好处,唐僖宗将夏州、银州、绥州、宥州、静州赏赐给了李思恭,将其封为夏国公。这就使得党项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


五代十国的时候,党项族人还不算太高调,谁当了中原的老大,他们就奉谁为正统。因此整个西夏的地盘,相对来说都比较安宁。

可到了宋朝初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时的西夏领导李继捧将西夏五州的地盘,都送给了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的嘴差点没笑歪了。

谁能想到,李继捧居然不能当家做主了!他的族弟李继迁果断带着族人们重新创业,自立为夏国王,同时得到了大辽的支持。由于李继迁的努力,西夏不仅保住了五州之地,还从北宋手里夺走了军事重镇灵州。因此他也被认定为西夏的创业之君,史称夏太祖。

西夏王朝的建立者李元昊,便是李继迁的孙子。公元1038年,也就是宋仁宗在位期间,李元昊正式称帝,天下再次陷入了北宋、西夏、大辽三足鼎立的状态。

二、西夏全民皆兵,战斗力杠杠的。

据不完全统计,西夏大概拥有300万人口。同时期的北宋,拥有1亿人左右。这差距不是一丁点大啊!

但是西夏居然能从300万人口里,挤出40到50万军队,就问你恐怖不恐怖!这基本就是全民皆兵的节奏了。毕竟300万人里面,包含了老人、女人、孩子。真正的成年男子是真少啊!

而北宋在宋仁宗时期,也不过只有不到100万的军队而已。而且北宋的这些禁军,也不可能全都用来对付西夏,因此这就很尴尬了。

西夏可以用整个拳头来对付北宋,而北宋只能抠出两根指头来对付西夏。两者的兵力其实没有太大的差距。

北宋士兵们的好日子过多了,根本就无心战争。可西夏就不同了,人家不打仗,就没有生存空间,一边是大辽,一边是大宋,西夏人时刻都得保持高昂的斗志。因此就双方军队的战斗力而言,西夏更胜一筹。

李元昊称帝以后,与北宋决裂。西夏与北宋的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4大战役过后,北宋西北精锐基本被消耗殆尽,西夏取得了全胜。

这还不够,李元昊还要挑战一下大辽,辽兴宗和李元昊打了一场河曲之战,差点把自己的小命给送走,西夏再次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生存环境恶劣,再加上全民皆兵,导致西夏军队的战斗力非常强悍,这是冗兵现象非常严重的北宋,根本无法比拟的。

三、北宋重文轻武,军队战斗力奇差。

赵匡胤是怎么起家的?他本来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手握禁军军权。后周世宗柴荣去世以后,这位老兄是真对得起自己的老朋友柴荣,果断黄袍加身,夺取了柴家的江山。

从此以后,老赵家对武将们心里就很不爽了,他们自己干了亏心事,却担心上了其他人也会学习他们这么干。因此宋太祖赵匡胤,举行过两次杯酒释兵权,夺走了那些亲信和功臣们的军权。即使还有10多位戍边大将,他们的子孙后代也被扣押在了汴京城。

宋太宗赵光义时期就更厉害了,直接确立了重文轻武的思想,他着重提拔读书人,扩大录取范围,过去每次科举只录取十几个进士,宋太宗刚上台,第一次科举就招录了500多名进士。

关键是,宋太宗对这些进士的安排都很到位,直接给通判的工作。正常一个进士,要做到这个级别,至少得花费10年时间。这就好比你刚刚大学毕业,就立马任命你做市长一样风光。通判是专门监督知州的官职,可惜没人能监督通判。

只要有文臣举报武将谋反,在赵光义这儿连审都不用审,直接拉出去毙了。在这种氛围之下,武将们活得战战兢兢,军队的战斗力能强?

战斗力不行,那就数量来凑。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时期的北宋军队,都进行了各种扩招,以至于朝廷需要养的士兵,多达100万左右。这对北宋来说,又成了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而且军队中吃空饷的现象非常严重,出现了著名的冗兵现象。

这种军队,怎么跟西夏的强兵猛将们斗呢?这不是闹着玩嘛!

总结:西夏其实是自己把自己给搞垮了。

西夏全民皆兵,导致国家处于濒临崩溃的状态。别看李元昊每一仗都打赢了,但凡他输掉其中任何一仗,那西夏都有可能面临亡国的厄运。

北宋就不同了,基本每次出征都打败仗,却一点儿也不影响北宋的综合国力,就问你牛不久吧?

由于长期全民皆兵,导致西夏紧绷着的那根弦终于还是扯断了。李元昊被自己的儿子所杀,导致西夏内乱不断。本就不富裕的国家,如今更是雪上加霜了。可以说,北宋给他们的那点岁赐,简直就是救命的稻草。

等到西夏内部稍微稳定一些的时候,北方的蒙古又崛起了。历史没有给西夏复兴的机会,但是我们观察细节就会发现,西夏内乱的时候,北宋居然没有动手,真是令人喷饭。




最主要的原因是北宋的统治者是软弱无能的,宋朝真的是一个奇葩的朝代,军事实力极弱,连小政权都打不赢。西夏能在势力繁杂的西北建国,历经十帝,享国祚一百八十九年,自然也不是什么会任人欺负的弱国




北宋的国力远胜西夏,一开始时,大宋以为“元昊,小丑也,旋即诛灭矣”,可以轻松扫灭。

然而,断断续续打了80年,不但没有灭掉西夏,反而多次大败,出尽洋相。

这是怎么回事呢?

麻痹大意,坐视其壮大

大宋初建时,党项人一面保持对大宋的臣属,一面积极发展势力。

这个过程中,党项人不但兼并西北的割据势力,甚至对大宋也发动过一些进攻。

因此,当时,一些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党项的危害。

一直以来,河西是中原王朝战马主要来源地,一旦党项人控制河西,“则未知中国战马从何而来”。

因此,大宋已经有有识之士指出:“若以契丹比议,(党项)为患更深”,党项一旦坐大,其危害比大辽还大!

当时,如果大宋早早重视党项,发兵剿灭,机会是非常大的。

一方面,这个阶段,党项攻宋时,只要宋守军坚决抵抗,党项人往往损失惨重,被迫撤走。

另一方面,此时,河西等地的割据势力,纷纷请求与大宋结盟,联兵讨伐党项。

然而,大宋虽然也采取了“以夷制夷”、经济封锁等手段限制党项,但却并没有真正重视党项人。

宋太宗认为:“党项号为小蕃,非是劲敌,诚如鸡肋,若得出山布阵,止劳一战,便可荡除”。

宋太宗时候,大宋主要精力是对北汉、大辽作战,暂时腾不出手来对付西夏还情有可原。

然而,在澶渊之盟订立后,宋真宗依然无动于衷。

一方面,宋辽已和,大宋完全可以刻不容缓地解决西夏问题了。

另一方面,西夏的迅速发展,已经表明,西北的其他割据势力使大宋“以夷制夷”

当时,党项的迅速发展,使西北已经没有任何势力可以协助大宋“以夷制夷”了。

此时,大宋如果讨伐西夏,把握仍然很大。

然而,宋真宗却贯彻“姑务羁縻,以缓争战”的方针,继续对西夏姑息放纵!

直到西夏坐大,元昊称帝,大宋才开始发起对西夏的进攻!

然而,此时,大宋已经失去的最好的机会!

壮大起来的西夏,已经很难平灭了!

除了大宋外,大辽,后来的大金对西夏作战也捞不到什么便宜。后来横扫亚欧的成吉思汗,也要五次讨伐,前后打了20多年,直到其去世才解决!

所以,北宋对西夏的战争,已经注定是十分艰难了!

第一阶段:洋相出尽,连连大败

大宋决定讨伐西夏之初,仍然妄自尊大,十分轻敌,企图一举荡平。

然而,事实却狠狠地连续打了大宋三个大耳光。

1、延州之战、三川口之战。

大宋对西夏绝和问罪,经济封锁,并张贴布告,声称要捉拿或者斩杀元昊,大举讨伐的意图已经明显。

元昊决心先发制人。

元昊瞄准的,就是宋人轻敌之心。

元昊先是向范雍诈降,表示自己要改过归顺,使其放松戒备,随即,用兵金明寨。

金明寨有兵10万,由世守此地的李士彬统领。

元昊在诱降李士彬不成后,让人假扮成边民诈降。

李士彬原本很谨慎,觉得事有可疑,想把这些边民迁徙到南方,但范雍却坚决反对,让李士彬将这些边民编入军中。

这些被编入军中的奸细,利用李士彬与部众的矛盾,又发展了许多内应。

准备妥当后,元昊出兵,里应外合,一战全胜!

攻占金明寨后,元昊一面攻打延州,一面部署伏兵于援兵必经之三川口,”围点打援“。

大宋援军主将刘平轻敌,否决了劝其谨慎从事的建议,昼夜兼行,进入了元昊的伏击圈。

那还有什么说的,三川口,宋军再次大败!

2、好水川之战。

三川口大败,朝廷震动,决心集结重兵再次发起大举进攻。

范仲淹认为不应急于出击,应先巩固防务,然后逐步进去,在控制了横山等攻守皆可的地带后,再发起大举进攻!

朝廷内部讨论,“持重派”与“激进派”各持一词,一时未有定论。

元昊要争取主动权,当然不会等着大宋商量好了再来收拾自己。

于是,元昊一面派人向范仲淹诈降,“鼓励”“持重派”“持重“;一面举国入寇,进攻泾原路,促使“激进派”“激进”。

元昊进攻泾原路时,“激进派”将领韩琦派任福率军侧击元昊,中了元昊“攻点打援”之计。

元昊侦知任福骄傲轻敌,遂下定决心将其定位歼灭目标。

元昊先是连续诈败,“鼓励”任福冒进。

任福进入伏击圈后,元昊“收网”!

此战,大宋遭遇了开战以来最惨重的失败!

3、定川寨之战。

好水川之战后,朝廷改取守势,只分兵把守各要处,暂不发起大规模进攻。

“备多力分”,元昊试图把握这个机会,对一些地方发起了进攻。

然而,西夏攻坚能力不足,吃了一些亏。

元昊遂改变策略,再次拿起了“诱其野战”的方略。

在连续进行佯攻、骚扰等动作后,终于诱得宋军葛怀敏部来战。

照旧,诱敌深入、聚而歼之!

定川寨,宋军再次遭到毁灭性打击,9400人全部被歼。

第一阶段战败之因

第一阶段的宋夏战争,大宋算是出尽了洋相。

此时,西夏国力已盛,大宋不能一举灭之十分正常,然而,连续遭遇被歼灭的命运,就是大宋在调度、指挥上的失误了。

1、妄自尊大,不知敌情。

战争初期,大宋试图一举荡平西夏,这就是“不知彼”的结果。

元昊敢称帝,就是因为已经作好了各方面准备!

此时的西夏不但兵力强盛(精锐部队10万,地方军50万),并拥有以“铁鹞子”这样的强悍骑兵,此外,元昊已经通过各种手段刺探情报,大宋“山川之险夷,国用之虚实,莫不周知”。

然而,大宋却依然以大国自居,试图一举荡平西夏。

这一阶段,宋军屡屡中元昊诈败诱敌之计,其根子就在“不知彼”,妄自尊大上!

2、消极防御部署。

大宋一面是妄自尊大,但一面又在战略部署上表现出消极防御。

在大宋与西夏漫长边境上,大宋多出修筑堡寨堑壕,处处屯兵,“备多力分”。

所以,大宋看起来用兵数十万,但各路战兵“大率不过二万余人”。

这样的部署,就给元昊“攻城打援”创造了天然的条件!

3、将略不如人。

大宋的统帅多为韩琦、范仲淹这样的名臣。

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文臣就不能领兵,但他们的将略确实远非元昊对手。

元昊充分发挥其机动力优势,以多种方式“误敌”,不断调动敌人,始终保持着战役主动权。

如此,宋军之连续被歼,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阶段:互有胜负,但取得决定性优势,不过···最终放弃灭西夏

此后,宋夏议和,双方暂时停止了大规模征战(但小规模作战一直在持续)。

这段时间,西夏与大辽干了一仗,也稍占了一些便宜,其势鼎盛。

然而,元昊去世后,西夏内部动荡,国力渐衰。

宋神宗即位后,大力整军经无,发誓“用武开边,复中国旧地”,但深感辽国强大,不易制服,遂积极准备攻打西夏。

在对西夏大举进攻前,大宋先取河湟,斩断了西夏右臂。

随即,大宋开始大规模攻西夏。

此时,西夏国力虽已非鼎盛,但大宋仍然不能轻易制服。

西夏以坚壁清野+轻骑袭粮道之法疲敌,然后伺机反击,给大宋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仅仅灵州、永乐二战,宋官军、熟羌义保死者60万人,钱粮损失不可胜计!

然而,大宋凭借强大的国力和“出寨进筑”之法,步步进逼,西夏渐不能支。

大宋控制了横山、天都等地后,已经取得了压倒性优势,西夏岌岌可危。

西夏求和,并请求辽国出面帮忙请和,以求喘息之机。

最终,大宋接受了西夏的求和,1119年,大宋下令全线停战,对西夏的战争就此结束。

第二阶段不能灭西夏之因

此次,大宋不再轻敌,而是做出了大量的准备,并在斩断西夏右臂后才发起对西夏的大规模进攻,可谓是尽了全力。反观西夏,无论是国力还是指挥能力,都大不如前了。

然而,最终仍不能灭西夏,这是什么原因呢?

1、西夏仍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西夏虽已非鼎盛,但其军力依然十分强大。

光是攻平夏城之战,西夏就集结了40万大军!

因此,大宋虽全国兵力占据绝对优势,但投入到西夏战场的兵力仍然优势不足,尤其骑兵力量更是远不如对手!

平心而论,后来的西夏,仍然能在与大金的竞争中自保,并能在恐怖蒙古军的打击下支撑20年,足见其国力之强。

所以,其实大宋能将西夏打到岌岌可危,已经算不错了。

2、大宋指挥上失误太多,导致损耗太大,久拖不决。

宋神宗曾集结30万大军,兵分五路,企图一举荡平西夏。

然而,大宋在指挥系统上的老毛病又犯了,其缺乏统一指挥,各部各行其是,互不协同;而且,五路将领中有两人是宦官。

结果,后勤组织不利,深入敌境后,由于敌人坚壁清野,多路粮草不继,最终被敌各个击破!

此后,大宋又有过多次失误,导致惨重损失。

由于不时有重大失利,因此,大宋的推进速度缓慢,十分吃力。

结果···大宋把自己的时间“耗光”了。

3、没有时间了···

经过缓慢、反复的推进,大宋终于占据了绝对优势,有了灭西夏的条件。

然而,时间不允许了···

此时,内有方腊起义,外有女真崛起。

大宋先调童贯先率大军平方腊,后又率军北上与金合攻辽国···

然后···金攻宋,北宋灭亡了。


北宋最大的失误,就是早期姑息党项,坐视西夏壮大。

到北宋决心攻西夏时,西夏已拥有50万大军,包括一支强大骑兵,能与宋、辽抗衡(能自保)的强国,要灭西夏已经十分困难了。

此后,北宋为灭西夏,可谓拼尽全力。

然而,大宋在军事制度、军事文化上的痼疾,使其军事效率低下,北宋虽然拥有力量上的优势,但其在军事制度、军事文化上痼疾,大败仗太多,损耗太大,进展太慢。

在付出巨大代价,耗费大量时间后,北宋取得了决定性优势,具备了灭西夏的条件。

然而···历史,不会再给北宋机会了。

可惜吗?

不可惜!

名将狄青在为部下求情时,曾表示自己的这些部下为国家出生入死,是好汉。然而,韩琦却大呼:“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

如此看待为自己出生入死的将士,如此大宋,只配这样的成绩!




西夏的领土不大,150万人口左右,立国189年。不但北宋没有灭了他,辽、金、成吉思汗也没灭了他,我来简单聊一聊。

西夏可以说是“以战立国”,实行全民兵役制,高峰时期的兵力约有15到20万。

虽然西夏的农业、手工业总体发展水平远不如北宋发达,但在“以战立国”的国策下,其军工生产水平颇高。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和陕、甘、宁、河套地区的天然牧场,而党项人自古以来,就以善养马而著称,元昊立国时专设有群牧司,以董理养马事业,故西夏骑兵所需的长生马和善马是有充足来源的。

西夏生产的弓和剑,在当时颇享盛誉。如熙宁年间,向宋神宗进献“最为利器”的神臂弓,即是“本党项羌酋”李定所为。庄绰《鸡肋编》卷上说:“西夏兴州出良弓,中国购得,云每张数百千,时边将有以十数献童贯者。”西夏剑更是闻名遐迩,夏人剑曾被宋人誉为“天下第一”。西夏制作的铁甲,“皆冷锻而成,坚滑光莹,非劲弩可人”。由此可知,西夏军队的装备是比较精良的。

西夏的军队给养不如北宋完备,但是西夏有对策。第一,利用边市贸易,用青盐换粮食;第二,劫夺宋军的粮食给养;第三,积极发展农业,尽可能的让人民多提供税粮;第四,挖掘宋方边民的粮食窖藏。

西夏的作战策略。

李继迁叛宋后,百余年之战争期间,不断采和战并用之策。久战力疲,则用和平攻势;战力渐复,则立即进攻。又自始至终,采联辽战宋之策,或为互相声援,东西夹攻;或于久战力疲之后,则邀辽出面以逼和。又延揽宋之失意文人为幕府,或重币收宋所遣散之宫女,以窥测宋朝廷之内情。

在战略方面,则利用广漠原野,宋进则退,宋退则进。宋驻戍不出,则窥破良机,集中绝对优势之兵力,以行局部之歼灭战。战术方面,则以设伏诱敌为惯技。宋之所以屡败,即此故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西夏   真宗   北宋   神宗   都城   中正   边民   全民皆兵   城下   国力   兵力   战斗力   大军   军队   优势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