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最狂妄的将军是谁,他因为狂妄付出过什么代价?

历史上最狂妄的将军非魏国的夏侯惇莫属。

夏侯惇本是曹操麾下的重要将领之一,战功赫赫,曾多次在战场上立下战功。然而,夏侯惇自视甚高,傲慢自大,时常嘲讽其他将领,自夸自己勇猛过人,称自己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他也曾因自己的狂妄行为而惹恼了曹操。

夏侯惇最出名的一次狂妄表现是在官渡之战,在这次战役中,夏侯惇麾下的军队被袁绍的大军包围,情势十分危急。曹操派遣援军前来解救,然而夏侯惇却断然拒绝援军,声称自己足以独挡袁绍的大军。最终,夏侯惇的部队在激战中全军覆没,夏侯惇也失去了一只眼睛。

夏侯惇的狂妄行为最终让他失去了曹操的信任和赏识,曹操开始把更多的任务和责任交给其他将领。夏侯惇在后来的战争中表现不如以前出色,失去了自己的优势和战斗力。因此,他最终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了代价,失去了曾经的荣耀和地位。




1962年的中印战争,一个靠着拍尼赫鲁马屁上来的将军,竟然大言不惭的说:“无论任何战争,都能战胜中国军队。”结果,现实却啪啪打脸,他也因为自己的无知成为了整个印度唾弃的对象。



前两年,中印双方发生了洞朗对峙。起因是我国在自己的领土上修建公路,而且修建之前已经通知了印度,印度方面也没有提出异议。

但当我国的公路开始修筑后,印度却表示了强烈的抗议。按道理说,某国不愿意邻国在边境修筑公路,那它可以反过来在自己的领土上多修几条公路。但由于印度没钱修公路,所以就开始耍无赖,竟然越过国境线阻止我们修公路。

实际上,印度的无赖表现不是最近几年才有的,而是从独立之初就开始了。




1947年,印度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后来尼赫鲁当选为总理。当时,尼赫鲁虽然不断鼓吹和平,但却制定了“前进政策”,准备攻打我国西藏地区,并且不断派兵向我国边防部队挑衅,准备以武力清除我国边境上的军队,占据领土。

随后的时间中,尼赫鲁不断地命令印度军队向北推进,他甚至给印军下达命令:“在边防线上,哪里有空隙,就到哪里巡逻,或者是在那里建立哨所”。

在印度的政府高层中,有一个叫做布里吉·莫汉·考尔的中将,他本身并没有多大的能力,但印度独立后晋升快速,原因就在于他是尼赫鲁的坚定支持者,只要是尼赫鲁说的话,都是对的。当然,他也是尼赫鲁前进政策的积极拥护者。



1956年到1957年之间,我国在阿克赛钦地区修筑新藏公路时,印度认为我国阻碍了他的前进政策,所以百般阻挠,甚至污蔑我国侵占了印度的领土,总面积约为12.5万平方公里,这大体相当于我国福建省的面积。

为此,尼赫鲁写信给我国,当时周总理接到信件后,理所当然的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于是尼赫鲁恼羞成怒,更加疯狂的大搞“前进政策”。入侵我国边境,制造流血事件。

我国当时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希望双方能够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但印度方面却不予理会。甚至认为我们软弱可欺,所以悍然发动战争,攻打我们的边防将士。



此时,布里吉·莫汉·考尔出现,他对尼赫鲁和印度高层说:“由于中国内部问题,中国不可能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而在任何小规模的军事冲突中,印军有能力击败任何中国军队!”

任何中国军队!

此言一出,尼赫鲁认为考尔有足够的能力入侵我国,于是他派遣了考尔到达前线担任印度第4军军长,负责整体战事。

考尔到达前线后,命令第七旅到达克节朗河作战,结果第七旅在几个小时内便被我军全歼。丢人现眼之后,考尔再次派遣第十一旅入侵我国西藏瓦弄,结果又被我军全歼。

两次被全歼,丢人丢大发了。为了挽回败局,考尔调遣了三个旅布防于西山口,以防御我国进攻。

结果,我军仅仅用了三天便全歼了考尔布置的三个旅,共计5200人。




屡战屡败的考尔再也没有狂言,留下的只有尴尬。战后,考尔也被印度政府勒令永久退役,并且接受调查。后来,印度政府还把他的退休金给停了。晚年,考尔还为自己的失败推脱,说印度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投入不够!

我就纳闷了,当年的中印战争,印度从后勤补给、武器装备和战斗人员数量上来说,哪一点也不弱于我国,甚至某些地方还比我国更有优势。也不知道考尔所谓的投入不够,指的是什么。





张灵甫被包围的时候,友邻部队离他很近,但他却选择了放弃重武器,上了孟良崮。所以一直有个说法,他当时的想法是,以自己为诱饵,据守孟良崮,优势华野集中围歼整编七十四师,这样外围的国军就可以得到一直求之不得的与华野主力进行决战的机会。

当时国军参战兵力远在华野之上,又有美式装备,占有火力优势,所以张灵甫认为以前国军总是吃亏,是因为解放军行动路线飘忽不定,国军抓不住,只要能将华野部队压缩在一个狭小的区域里进行决战,国军一定能够彻底击败解放军,所以选择了这个自投死路的打法。

但是张灵甫却没想到,在他上了孟良崮之后,第一个掉链子的并不是他的友军,而是他自己的整编七十四师。虽然说整编七十四师被消灭确实有整编八十三师救援不力的问题,但更加重要的是问题在于,张灵甫也没留给友军太多时间来解救他,就已经被华野全歼了。


也就是说,张灵甫低估了华野的攻坚能力,却高估了整编七十四师自身在缺乏重武器火力优势的情况下防御作战的战斗力。结果是友军确实救援不是百分百卖力,但是整编七十四师这么快就被华野主攻部队全歼,不仅出乎张灵甫和国军统帅部的意料,甚至华野粟裕也没想到。

从这之后,国军再遇到被解放军包围的情况,基本上就不会选择转移了,而是尽可能就地坚守待援,而不乱动了,即使想自己突围,也不会轻易放弃重武器了。这也是后来豫东战役中黄百韬能够逃出生天的原因,被包围后就地构筑工事,坚守待援。

没想到在辽沈战役第一阶段,东野开始攻锦州之后,国军统帅部征询范汉杰的意见。其实国军统帅部是希望范汉杰能够向西突围的,但是范汉杰却认为,锦州守军达十万人,锦州又有永备工事,可以凭城坚守,等待救援。如果国军能够从华北和沈阳两个方面出兵,东西对进,夹击解放军,就可以进行决战,彻底改变东北战场的不利局面。


这次范汉杰倒是真的坚守了,而且守了二十二天。并且,当时锦州虽然不缺重武器,但是炮弹储备却不足,只打了几天就消耗完了,沈阳方面一开始还能空投一点,但是也是杯水车薪,而且在解放军防空炮火打击之下,沈阳很快也不敢再空投了。

这种情况下,范汉杰还能坚守这么久,也算是一条好汉了,可是救援却没等来,最后锦州城破,范汉杰被俘。他所希望的救援,华北来的侯镜如兵团确实是很卖力气的,而作为东北战场国军第一主力兵团的廖耀湘兵团却自作聪明,打彰武围魏救赵去了。等到廖耀湘奉命开始向东攻击的时候,解放军已经突破了锦州防线,范汉杰也准备突围了。




三战四平之后,时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的杜聿明病情加重不得不飞回上海治疗,此时的东北局势对国民党极为不利,被迫由进攻转入了全面防御。眼看局势的每况愈下,蒋介石不得不易帅,选中了半年前刚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的陈诚来主持东北大局。

蒋介石为了让陈诚一人独揽东北军政大权,在军事上趁杜聿明治疗期间撤销了东北保安司令部指挥机构,在政治上免去了老牌政客熊式辉的东北行辕主任之职,由陈诚一人包了,所谓陈诚出马一个顶俩,蒋介石寄以了陈诚极大的厚望。

为了不辜负蒋介石的厚望,杜聿明前脚刚走,陈诚后脚就来到了沈阳,到任的第二天陈诚就发表了慷慨激昂地就职演说,凭着手握几十万美式装备的大军便狂妄叫嚷着“半年之内收复东北一切失地”。

早在土地革命时期陈诚就就与红军打过不少仗,第四次围剿大作战期损失最惨重,当时羽翼已丰的陈诚被红军打得溃不成军,其刚组建的第五军两个师在东陂及黄陂全军覆没,自己的命根子第11师在草台岗也被全歼,何应钦等人曾怒斥陈诚指挥无能、专横跋扈,但陈诚却不以为耻。

而在内战初期,担任参谋总长、坐镇后方指挥的陈诚可谓走到哪就败到哪,在中原战场被粟裕等人打得皮青脸肿,当了一回运输大队长,一时人言啧啧,此次雄心勃勃地来到东北无非就是为了挽回面子,以便再回南京安心当他的参谋总长。

为了证明自己的军事强于杜聿明,陈诚上任后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即扩军与整军,赶在林彪发起新一轮大攻势之前将杜聿明原有的50大军扩增至了58万人,同时在美国军事顾问的帮助下将杜聿明的全面防御改为了机动防御,全面收缩兵力并且活动范围只限在了大城市和主要交通路线,重点就是为了稳住沈阳、长春和四平及锦州这四个战略要地,以保障关外和关内路上通道辽西走廊的安全,尔后依托战略要地再向外慢慢扩张,最后一举扭转被动的局势。

但是,林彪根本不给陈诚机会,1947年9月便对陈诚一心要保住的北宁铁路线发起了攻势,一战历时五十天就歼灭了陈诚近七万余人,而陈诚从中原调来的49军屁股还没坐热就损失殆尽,北宁线锦州至山海关的铁路全部被拆毁,长春至四平的中长线也被切断了。首战出师不利令陈诚十分是沮丧,林彪收兵后陈诚再也不敢出门,将五十几万大军全部龟缩在了几十个据点,趁东北进入寒冬之际抓紧时间休整部队和加固工事,固守待援。

1947年12月,林彪对准了陈诚指挥中心沈阳外围的重要据点彰武,发起了冬季攻势目的就是为了扫清东北和华北之间联系的障碍,同时切断陈诚与关内唯一的路上交通线北宁路。陈诚一下子被打懵了,因此他没料到林彪会冒着风雪发起新一轮攻势,便急忙地命令长春、锦州及四平等地的部队前来增援。

殊不知,陈诚中了林彪的围点打援战术,前来增援的部队有不少被一一给予围歼,特别是精锐部队新编第五军两个师在公主岭被围而且被分割成了数段,已经插翅难逃。仅仅坚持了一天两万多人就全军覆没了,军长陈林达及两个师长被俘。

新编第五军的被歼震惊了南京的蒋介石,不得不连夜飞到沈阳追查责任,而此时的陈诚已经乱了方寸,干脆死马当活马医一人承担了全部责任,最后蒋夫人出面以陈诚胃溃肠复发为由才得以免去了责任,垂头丧气地溜回了上海。

而陈诚上任时所发出“六个月收复东北一切失地”的狂言,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名声尽失,从此远离了军事决策中心,专心为蒋安排后路,而陈诚的狂妄也进一步加快了蒋的灭亡。在冬季攻势结束之后,几十万大军被分割在互不相连的几个据点,东北局势对蒋介石来说已经是一个死局了。




前有张灵甫,后有廖耀湘。张灵甫在发现华野有合围意图时,本来可以快速通过垛庄逃出生天,然而他狂妄的要搞什么“中心开花”,爬上孟良崮葬送了整74师。而他的黄埔六期师弟廖耀湘,也因为狂妄葬送了东北国军最精锐的第九兵团,进而输掉了辽沈战役。



廖耀湘其实是杜聿明第五军系统出身,在该军所属新22师师长的任上,率部加入第一期中国远征军作战序列,入缅作战失败后撤往印度,成为“驻印军”新一军的骨干部队,全师接受了美械装备和美式训练,1944年与空运来的第14师、第50师扩建为新六军,成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

1948年1月,国民党军队组建机动兵团,在沈阳以新一军、新三军、新六军、第49军、第52军、第71军及4个旅组成第九兵团,廖耀湘担任中将司令官,成为东北战场国军最大也是最精锐的一支机动部队。10月初,东北野战军南下攻击锦州后,廖耀湘奉命率以九兵团为主体的部队组成“西进兵团”增援锦州。



俗话说“救兵如救火”,既然增援锦州就应该沿北宁铁路线及公路线迅速接近锦州,然而廖兵团的行动路线让军史学家们直到今天也感到“匪夷所思”,五个军11万人马却是出沈阳向西奔新立屯、再向北直扑彰武,这几乎是个南辕北辙的路线。而实际上,廖耀湘对援锦行动表现出来的是“狂妄和懦弱”的两重性。

所谓狂妄,是廖耀湘认为彰武县城(阜新市辖)乃是东北野战军铁路运输线的节点,几十万解放军所需的大量弹药辎重都是从北满地区经由此地,再运往锦州前线的,只要第九兵团切断这条补给线,东野自然无力再战。



所谓懦弱,是廖耀湘坚持认为,在华北的“东进兵团”未抵达锦州与范汉杰汇合之前,西进兵团单独接近锦州是愚蠢的,极有可能中了东野“围点打援”的圈套,那么一旦九兵团被歼,则沈阳必失,因此不顾蒋介石的严令,坚持先打彰武。

负责牵制廖兵团的东野第五、第六纵队的五个师且战且退,1948年10月10日,在塔山阻击战打响的当天,廖耀湘十万大军却在距离锦州300公里的彰武发动大举进攻(沈阳距离锦州才260公里),次日占领县城。随即南京和沈阳大肆发布消息,似乎整个战役胜券在握的样子。

而实际情况是,东北军区迅速开辟了经由内蒙的运输路线,廖耀湘占领彰武只能算带来点麻烦而已。



等到廖兵团在蒋介石严令下掉头再向南前进时,黄花菜都凉了,10月14日廖耀湘才下达全军向南渡过新开河的命令,10月16日东野攻克锦州,廖兵团一夜之间成为了一支芒然的部队,不知该往哪里去。

廖耀湘同时接到了三份命令:蒋介石命令他继续前进“收复锦州”,这简直是痴人说梦;卫立煌命令他撤回沈阳固守,可将来怎么办?老长官杜聿明命令他转进营口从海上逃出东北。



一向自负的廖耀湘也迷茫了,整整在原地思考了五天,终于决定抗命向营口撤退,然而无论是前往锦州还是转进营口,黑山都是必经之路,于是从10月23日起,廖兵团才开始攻击黑山,东野在此部署的第十纵队及另外二个师死战不退,这就是著名的“黑山阻击战”。

廖耀湘第二次犯了“狂妄”的毛病,以他指挥的五个精锐军全力突击东野五个师的防线,本来是有可能完成突破的,然而他却只派出了第49军和第71军实施攻击,双方展开惨烈的攻防战,而廖兵团最精锐的新一军和新六军,却迟迟未能投入战斗。

也许是他认为根本用不着两大主力出马,可事后有人评价,廖耀湘有私心,想在逃出东北后能够保留基本部队。



总而言之,解放军阻击部队血战三天,死死顶住了敌人的攻势,至10月26日,东北野战军攻锦部队已经全部回师到达黑山一线战场,迅速完成了对廖兵团的穿插和包围,11万国民党军已经在劫难逃了。27日东野九个纵队发起总攻,第九兵团全军覆灭,史称“辽西围歼战”,电影《大决战》里东野司令员有句名言:“这个廖耀湘,无论是去锦州还是去营口,一周之前干嘛去了”?

廖耀湘兵团的覆灭,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可谓“后果很严重”,长春10万守敌闻听锦州解放和廖兵团被歼,要么起义要么投诚;而没有了重兵把守的沈阳,也被东野轻松解放,最关键的是,东北野战军主力得以仅用52天便取得辽沈战役的胜利,然后迅速南下入关,从而彻底改变了战争的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北宁   狂妄   黑山   锦州   尼赫鲁   彰武   国军   印度   兵团   蒋介石   解放军   夏侯   将军   部队   代价   命令   我国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