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出来混得好了不回农村建房的人,后来后悔了?

农村改革开放后,确实有许多能人在外边混的风生水起,名声大振。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提升。就拿我们村里的人来说一说吧。

我们村里有一对年轻夫妻,在外边是做装潢的,因为为人好,人缘广,手艺精湛,新居装潢的人家都愿意用他。一年四季活儿不断,财富很快就积累起来了。

在城市打拼刚开始都是租赁房屋居住,兜儿人民币多了,银行存款也多了。年轻人思想活泛,与时俱进,购买楼房的欲望随之产生。很快就在县城地盘好的地方买了一套楼房,自己又是搞装潢的,家里装潢的非常漂亮大气,很让村里的年轻人羡慕。

我们再说他农村老家的房子,有土窑洞三孔,破烂不堪。原来城里没房的时候,还回家看看,顺便收拾一下。自城里有了楼房居住,农村老家的土地也不耕种了,转交别人经营。土窑洞也不再维修了。

农村土窑洞不像房子,只要没有人居住,也不维修,不出几年就塌掉了。

村里人见了他都说,赶快把窑洞修缮一下吧,将来回到家乡也有个落脚之地。但他偏偏不听。说,我城里已经有了楼房,还回来什么,修缮那是白花钱,不值得。老家人的劝根本听不进去。


果然不出所料,他的土窑洞七、八年以后,一孔孔相继坍塌了。村里人看见都心疼,可他表现却淡定。心里想塌又塌了吧,反正我们不回来住了。

人有旦夕祸福,马有转缰之危。去年11月份的一天晚上,这个人突然肚子疼,呕吐,以为是食物吃坏肚子了,没有及时去医院,到后来越来越严重,家里人看到挺严重的,打了救护车,医生来了一看说是心梗,不料去医院的半路上却去了阴漕地府。

人死在了县城,县城也不能火化,还的回老家农村土葬。因为才48岁,土葬还没有旋下,还的几日停放尸首。原来的土窑洞也塌掉了,停尸的地方都没有。只能搭个棚棚停在荒郊野外。家里妻子很是后悔,土窑洞塌了,新房子也没有修下。如果老家有自己的房子,也不会造成现在的尴尬局面。村里人都说,后悔什么,这都是不听老人劝,自己造成的。




我表舅,发了大财,合肥3套房,县城2套房,疫情前老家房子地皮都卖了,疫情封在家里17天,第二年卖了县城二套房,回村自己盖!

表舅是个能折腾的人,在99年就去合肥打拼,自己学做面包,从一开始在菜市场边上开面包店,几年后到市中心繁华地段开面包房。

算是村里很牛的一个人,家里分家早,父母去世后老家的房子还是老房子,又没人在家里,这个房子是很奇怪的,有人在就算再老的房子也没事。

但是如果家里没人住就不行了,2013年的时候表舅的老房子塌了,他家里人都在合肥,他也懒得在家里造房子,毕竟农村自建房一套也要很多钱。

于是就在合肥买了一套房子,后来面包房越来越好钱越挣越多,反正也不回老家住了,刚好有人要建造房子向他买地皮,表舅就一狠心吧卖了。

他心里的想法很简单,老了肯定是要回家的,地皮空着也是空着,你说现在建造个房子,又没人在家里住,也是浪费,没人住房子又容易败坏。

还不如在县城买个房子,平时可以出租给别人,老了自己收回来住,县城离家又近才40里地,开个车几十分钟就够了。

再说农村医疗条件又差,老了生个病送到医院怕人气都没了。

正是抱着这样的思想就把地皮卖了别人,大不了以后再买一块,有钱害怕买不到么?

紧接着开始在县城买了两套,一套也就70万,和自建房差不多价格了。

因为这个事村里很多人都说挣大钱了就想着离开这个破山村了,农村嘛不就是羡慕嫉妒恨的人多。

本来这样的生活是非常完美的,老了平时住省城,想回家了住县城,早上到村里吃早点,神仙般的美好生活。

那一年疫情来了,刚开始还可以回家过年,那时候还不严重,但是他县城房子出租出去了,他回村里住都没地方住,怎么过年,反正都好几年没有回去了,就和平常一样住省城房子里面。

开始管控了,他们小区又出现了一个确证病历,全部居家隔离,表舅一开始一家人在房子里面隔离还好,但是小孩子才一个8岁,一个4岁,时间稍微久点就开始不干了。

在家里吵,在家里闹,要出去玩,出的去么?唯一可以出去的地方就是阳台。

表舅打视频回家问我,看看老家的情况,看到大家到处闲逛,几个人站着吹牛,一问怎么没有管控?

我说已经管控了啊,村里外面回来的人都回来十几天了,我们县城没有病历,乡里封乡了,两个路口一卡,大家都在乡里过日子。

一般也不去远处,反正在村里没人管的,到处逛!

表舅看到那个自由啊,再看看自己,心里就烦躁,后悔,当时就和我说还是家里好,外面不行,人都要疯了,两个小孩不能出门闹的太厉害了,一天三顿打。

在看到村里小孩到处跑,那个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是什么?这就是山村生活的舒心之处啊!

解封后在四月份表舅就回来了,反正面包店也没有人,还不能开工,就回村准备买块地皮造房子。

本来想农村嘛,自己又是农村户口有钱造房子还不是随便造,谁知道国家开始管控宅基地了。傻眼啦。哈哈

地皮是越来越紧张,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谁家都不卖,自己没地皮造什么啊?

没办法就去村尾巴的山脚下准备开块地出来造,村里说得审批,建房子得申请,要上面同意才行。

表舅就到处跑审批,跑申请,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钱总算可以建造了,这还是看在他是本村户口,特事特办的。

那是个石头山,虽然不大,但是要开出来可就费劲了,听表舅说,光那个地皮就用了差不多40多万,把县城的房子也卖了,一整年都在家里搞房子。

等全部弄好后一算账,总共花了160万,不过这个钱花的值得,那房子简直是村里的一道风景,反正附近也没人,弄了个非常大的院子。

甚至连老了种菜的地都给整理好了,160万啊,就为了在农村建造个房子,如果当初自己的地皮没有卖,那最多100万就能搞定。

前年过年的时候表舅提前一个月就带着一家老小回来了,不为别的就是要让孩子适应农村的生活。

拜年的时候大家坐在一起,表舅感慨到,还是农村好,城里那个房子就是个盒子,一关起来整个人都不对劲,在农村就算不能出门还有个大院子,晒晒太阳,小孩子也不用关在那百来个平房的房间里面哭闹。

当初自己是脑袋进屎了,以为不再回来了,谁知道自己到了这个年龄觉得还是农村好,空气不仅好,吃的也自在,自己都多少年没吃到过,带肉味的猪肉了。

城市里面连青菜都没有味道!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主页有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观看!




会后悔的,我们村里就有一个。他在80年代的时候,被推荐做了国家工作。90年代的时候,便全家人农转非了。到了2010年的左右,想回家盖房子已经不行了。


80年代初,他因为参过军,还有点文化,作风好。所以在当时选拔事业单位工人的时候,被公社推荐出去,在镇上的一个事业单位工作。他年轻有为,很快便做出了成绩,得到了领导的赞赏,又转到市里面。


而且没几年,把老婆子女都带了出去,一家人团聚了。他老婆在他的举荐下,也从此洗脚上田,由一个农妇,变成了一个国家工人,在一家单位工作,成了双职工家庭,一家人过着衣食无忧,让人羡慕的好日子。一年只有过年过节时,才回来几次,每次回来都是衣锦还乡的样子。


在90年代中期,因为当时流行了农转非,他跟着大众潮流把全家人的户口都迁居出去了,把当时分田到户的田地送给别人耕种。属于老人留下来的大块土地,有他的份都不要了,慷慨大方送给了兄弟们,家里仅有的是一家他刚结婚的几十平方的房子。


到2003年左右,儿女们都长大了,可能从小过于安逸,所以没有一个孩子有出息,都是普通的工作。特别是他儿子,做什么都只是一时之意,没有一样做得好的,让他头疼不已。而且当时单位职工已经取消了“世袭制”了,提倡能者上岗。


她大女儿原来在单位里做了十年的临时工,但因为不懂得珍惜,考不上编制。结果被单位涮了下来,儿子更是样样不行,他又好面子不走关系。所以他们不再风光如从前了,以前他们看不起的人,有的做生意赚了大钱,有的儿女有出息,考上了大学。真是让人慨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他们在市里买了一层三居室的商品房,刚好够住。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儿子也结婚,又生了一双儿女,孩子也慢慢的长大了,到了要分房子的年纪了,所以,便觉得房子便觉得不够住了。


幸好,他早几年的时候,以比较低的价格入手了市区的一块地皮。打算有钱了就把他盖几层起来。以后子孙后代都成了城里人。但是他当时打牌上了瘾,被人家捉弄,欠下了不少的债务,别人逼得紧,他咬咬牙,瞒着家人把地皮转手卖掉了,只比原来入手的时候,多赚了10000元。


他认为,还钱着紧,地皮有钱了再买。后来,没两年,他们所在的城市的里,房价和地皮都如坐火箭般飞速上升。他当时那块地皮已价值百万了,妻儿知道后,明里暗里都抱怨他,他自己也后悔不已。


后来他退休了,城里的家住不下,便想回农村盖一座房子养老。还想把自己的户口回迁农村,把土地要回来种,晚年过一下田园生活。但是刚巧那几年,政策改变了,已经物非人非了。


那几年实行非农业户口不能转回农业户口,而且他的土地已被回收,属于集体所有。而原来属于他的地早已被兄弟盖上了,而仅剩下的只有他那几十平房的房子。他只能把这间老房子重新修修,两个老人回去住。


或许有人会说,他不是有点钱吗?可以回农村买一块地来盖房子的。但是不可能的了,一方面土地政策已经收紧,不允许在水田等地方起房屋,建起了也被钩掉。所以宅基地紧张,儿孙多的都不够分,还有什么买呢?


二来:土地属于集体公有的,村民们只有使用权,没有拥有权。禁止私人买卖行为。而且这几年也抓得比较紧。


他的老房子在一众高大楼房的衬托下显得极其微小,逼仄。你问他后悔吗?当然后悔极了,如果不是当时的错误决定,他既能过上有车有楼的城里人生活,也能过上种花种菜,养鸡喂鸭,住乡村大庭院里面的生活。


所以,身为农村人,就算混得再好,也要回农村盖起一幢房子:

一:可以保住自己的宅基地,让自己的子孙后代都受益。

二:可以为自己留个后路,因为大家都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在老家盖个房子,前可攻,后可守。就像疫情时期,在农村可比城里一百几十坪的空间舒服多了。

三:落叶归根是很多老人家的愿望,在外面生活得再好,毕竟也没有家乡好。老年回家种种地,养养花,呼吸着大自然的新鲜空气,脱离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是很多老人向往的生活。




我们这里有一家人,父母去世了,他毕业后在城里买房,他老婆呢是农村人,和他村离得不远,没有正式工作。

两公婆在城里买了房,他们的儿子也在城里成家了。有了孙子后,他们想回农村重建老房子,但儿媳认为没有必要,觉得没有人住,修建了浪费钱。

儿媳那样说,他们就没有回去建。老房子破得倒塌下来,家里的大哥呢,就占了地,把房子建起来了。

从那之后,他们就很少回去,要回去老婆就去娘家住,他呢,就在兄弟家睡。特别的不方便,搞得很少回家。

平时不回来可以,可是,三月三拜山,春节、还有家乡亲人有事情时,有必要回去时,就觉得挺别扭的,真的越来越觉得没面子。

很多人都说他傻,老家就是老窝,干嘛把自己的老窝弄没了,这有什么好?

其实,家乡现在出来混得好的人大把,可是哪个没有在老家建房子?至少一层也要把老房重建起来,干嘛丢了老宅呢,根就在那里了,拨去干嘛?对自己的人生事业有什么好?都笑他的样子。

如果回去起房,他还是有地,只是位置变了一点,他哥把另一个地方留给他。但他心里又特别的矛盾,再说,那地哪有老房子好?

每一次回老家,他觉得丢脸一样,每一次回老家,心里都不舒服。回到城里后,也开心不起来。说真的,他早就后悔不在老家建房了。

如果当年建成一层的,也不花多少钱,而自己错过了。如今真的后悔!

想想,有事回家,怎好意思俩公婆在别人家睡觉?既使是自己的哥哥,但他也老了,侄子孙子,后代们是怎么看自己呢,自己心里也有点那个。

他儿媳妇本来就很少回老家,自己干嘛就听她的?钱是自己的,老家也是自己的。没想到,到老了,唯一后悔的事是没有在老家建房。

有没有和他一样的人,出来了就把老家“忘了”?越老才越后悔?







出来混的好了不回农村建房的人,后来后悔了,我的堂兄弟就是其中一个。

我的堂兄弟继伟哥,经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县城建局的局长,妻子和孩子还有老母亲的户口,也一并迁到了县城,从此继伟哥一家就成了城里人。

继伟哥一家迁到县城后,刚开始那几年,还经常带着2个孩子回老家看看,春节的时候,也挨家挨户的拜年。后来,他的2个儿子读初中高中,继伟哥就再也没有回过村。

继伟哥的2个儿子,都去了省城读大学,毕业后,也都在省城买房娶妻生子,农村老家,对于他们来说,只留下童年的记忆。

继伟哥退休后第二年,得了冻病(全身瘫痪),又恰逢他们城建局的职工家属房要改造重建,其他职工有的搬回老家住,有的住到儿子女儿家。继伟哥老家的房子因为长期无人居住,又年久失修,已经倒塌,变成了一片废墟。

继伟嫂子没办法,只能带着继伟哥住到继伟嫂子乡下的妹妹家。继伟嫂子的妹妹家,是一栋三层的新楼房,刚开始住进来一个月,还相安无事,到第二个月,她妹妹就露出农村小气女人的本来面目。继伟嫂子洗衣做饭多用点水,她妹妹要叽哩哇啦一阵,继伟嫂子晚上看电视久一点,又说她浪费电,继伟哥因为全身瘫痪,屎尿都拉在身上,继伟嫂子的妹妹又嫌弃他弄脏自己的新楼房,说房屋里都是臭烘烘的,。

继伟哥和继伟嫂子,在她妹妹家里住了2年,真的是受够了她妹妹的唠叨和白眼,继伟嫂子说真的是后悔不尽,不该放弃老家的房子,不该让老家的房子倒塌。

继伟哥在县城的新房子里住了不到半年,就去世了。在老家倒塌的废墟旁搭个棚子做的后事,葬在老家。

继伟嫂子也有70多岁了,继伟哥去世后,她一个人住在县城的新房子里,儿子们都住在省城,老家那个废墟,真的成了回不去的故乡,忘不掉的乡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伟哥   表舅   后悔   农村   窑洞   地皮   嫂子   楼房   村里   县城   老家   城里   家里   儿子   房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