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为什么萧何、张良入世家,而韩信入列传?

《史记》是一部集多种文学体裁的史书,如今读来,其中有史学的味道,也不乏文学的气息。


司马迁本人在评价自己的作品时,他这样说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他对自己的评价很中肯,内容从历史中来,但其中所阐释的观点,则属“一家之言”,通俗理解就是仅代表个人言论。


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并不吝惜发表自己对人对事的态度,在每篇作品的末尾都能读到太史公的个人观点。


因此,对于萧何、张良和韩信,也不例外,其中也承载了司马迁的个人评价。


史记的多体裁如何划分?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事始于黄帝,终于汉武帝,时空跨度长达三千多年,全书体裁包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130篇,52万字上下。


《史记》的主体部分为本纪、世家和列传,其中列传被认为是全书的精华。各个体裁的划分如下:

  • “本纪”是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绩;


  • “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 “书”是个别事件始末的文献,分别叙述了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


  • “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


  • “列传”则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我们就依据以上的标准,来具体看下司马迁对萧何、张良和韩信究竟是如何考量的。

萧何、张良入选的理由


世家,如上所述,主要记述诸侯王公的事迹,据《〈史记〉索隐》如是说,系家者,记诸侯本系也,言其下及子孙常有国;董仲舒曰:“王者封诸侯,非官之也,得以代为家也”。


从上述的具体描述,我们对世家的理解更具体化,其中阐释了世家的一种定义,即世家是一个家族体系,并非专指一人,也就是以代为家者,也就是“开国承家,世代相续”。


《史记》记述了三十世家,主要包括三部分人:


  • 春秋战国以来的各个诸侯国,它们是接受周天子的分封而成为世家;如《魏世家》、《韩世家》、《赵世家》等;


  • 汉代被封为诸侯王的刘姓子侄;如《吴王濞列传》


  • 被汉朝封为侯的开国功臣,如萧何、张良、陈平等;


此外,还有《孔子世家》、《外戚世家》和《陈涉世家》三篇。《外戚世家》是写历代皇及其家族,而把孔子、陈胜列入世家,人们的争议较大。


但有一点需注意,《太史公自序》中也对“世家”有一个释义,即:

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


从释义可知,所谓世家有一个前提,就是忠于君主,以君主为中心,尽心竭力为君主服务的这群人,都可入世家。


既然如此,有学者指出,入世家者,开国可也,不开国亦可也;世代相续可也,不能相续亦可也;乃至身在草野,或不旋踵而亡,亦无不可也。


所以,孔子虽然没有仕于周室,但他所宣扬的理论是王道,是治乱世之道,并对后世有着指导作用,因此,孔子是符合股肱之臣要求的。


而陈胜在秦末率先发难,为汉驱除,最终成为秦亡的导火索,他也为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做出了贡献,所以,陈胜也可入世家。


如上述理解,我们来看萧何、张良,他们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因功而被封侯。萧何被封为酂侯,被称为“开国第一侯”,食邑万户,而且他的家族成员也因为他的功劳而被加封。而张良受封为留侯,也是食邑万户。


更为关键的是,自始自终,萧何、张良都是忠于刘邦的,别无二心,即便个人遭受质疑,他们仍未改初心。


因此,对于萧何、张良而言,他们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因功受封侯,其身份地位都符合世家的标准,而且他们始终以君王为中心,没有背叛之举,这也是他们入世家的重要依据。

韩信入列传的主要原因


我们先具体了解一下“传”,古籍中的“传”,并非一种,具体还有细分,有自传、内传、外传、别传、列传、家传、正传、小传、评传、单传、合传、类传、附传、寄传、带传和复传。


以上这些传体,有我们相对比较熟悉的传类,也有很少听的,以下对各个传体主要记述的内容作一陈述:


自传:即本人叙述自己的生平事迹;


内传:有两种,一类为古代经学家解释经义的书;另一类为传记小说,主要记载传主的轶闻趣事;


外传:相别于内传,也有两种。一种为古代附经作家传,引用更多的事例,为经义作补充;另一种则是记述人物,除了正史记载之外,对人物的轶闻趣事再做进一步记述,也可以理解为野史,比如《赵飞燕外传》、《水浒外传》、《西游外传》等;


别传:类似于外传,是除正式的传记外,另外再传述某人的某些事迹;


列传:这也是司马迁所采用的传体,主要就是记述一般人和老百姓事迹的传记文章;


家传:叙述先人事迹以传示后人的文章,或者是同宗人所写,也或者是托别人所作;


正传:就是塑造的比较典型的人物传记小说,如鲁迅的《阿Q正传》;


小传:就是简单记述某人事迹的文章,如李商隐所写的《李贺小传》;


评传:这类文章主要在于评,作者的个人观点比较强,有边叙边评,也有先叙后评,还有先评后叙,更有夹叙夹评。


实际《史记》也有这样的特点,文末最后的“太史公曰”,就有先叙后评的特点,而且在记述过程中还有“夹叙夹评”的特点。


单传:这类文章在《史记》中也比较广泛,即一传只写一人,或以一人为中心而连带叙及一些相关的人。如《史记·伍子胥列传》、《史记·蒙恬列传》、还有苏秦、张仪、孟尝君、魏公子等诸多列传,都属于单传。


合传:相对于单传而言,一个传合写几个人物,在《史记》中同样也不少,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白起吴剪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等;


类传:以类相从,并列一传,如《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附传:以一人事迹附于另一人传中,如《史记·田叔列传》附了田仁及白安的事迹;


寄传:以事迹寄叙于他人传内,如《史记》以徐乐严安事寄叙于《平津侯主父列传》中;


带传:以事为经,由事带人。如《史记·大宛列传》记大宛事,而出张骞、李广利等人;


复传:多种传式用于一传者,如在《史记·乐毅列传》中,附乐乘、乐闲,寄述河上丈人、安期生、毛翕公、乐瑕公等等。

《史记》中著有七十列传,记载了各个时代不同阶层、不同类型人物的历史。作者选入传的标准是: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


意思是,只要他们行操高洁,有功于天下,能传名于后世,那么不论身份地位,都可为之立传,《史记》为之列传的身份有游侠、刺客、医生、卜者、商人等。


相反,如果一生碌碌无为,没有任何影响力,没有贡献,那么即便官居极品,司马迁也不会为其立传。


那么很明显,韩信入列传很正常,他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而且以一人之力影响了楚汉争霸的结果,不可谓不是一位功臣,将其入传没有问题,完全符合入选“列传”的要求。


但明明韩信先后被封为齐王、楚王和淮阴侯,他不是本应入选“世家”吗?但是如上述“世家”标准,韩信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忠于君主。


比如韩信灭掉齐国,擅自称王;刘邦撕毁鸿沟和约,追击项羽至固陵,因韩信等抗命不按时出兵,导致刘邦被项羽打败,等等诸多为臣者的不轨行为。而他的最终结局也是因为反叛而被杀,那他就更不能列入世家了。


但是对于列传,则没有这样的限制,所以,像韩信、黥布、魏豹、彭越、卢绾等人,都有着一定的时代影响力,所以入了列传。


综上所述,司马迁所写《史记》体裁多种,但每个体裁都有着个人标准,所以,有学者说,《史记》也是一部文学作品,正是由于它的个人化倾向比较明显。


萧何、张良和韩信分入世家与列侯,同样也是依据司马迁所设定的标准而言的。




入选“本纪、世家、列传”有严格的标准。

太史公司马迁编纂的《史记》,开创了我国志史传记的先河,使纪传体成为此后二千多年来,古代史书编纂的通行方法。

纪传体,相比以前的编年体,国别体等修史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容易突出人物事件,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史实。

司马迁的这种编史方法,增强了史书的可读性,也让一个个历史人物以更加鲜活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因此,鲁迅高度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在《史记》里,独创了本纪、世家、列传这三个类别,将历史人物以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分别记述。再加上表、书,一起构成《史记》的全部内容。

有了以上了解,就牵扯出一个问题,本纪、世家、列传到底是怎么区分的?

《史记》中记入“本纪”有五帝、夏、殷、周、秦、秦始皇、项羽、汉高祖、吕太后,孝文、孝景、孝武等十二位帝王级人物。这些都是都是以实际行使皇权的标准确定的,比如项羽、吕太后虽非皇帝,却属于“在权不在位”的主,故视同帝王列入本纪。

关于世家入选的标准,司马迁也对此作了个定义:

"因王侯开国,子孙世代承袭,故称世家。“

意思就是:被封王封候建立了封国的,同时这个王候爵又世代相传的,可以列入世家。

太史公之所以这样列世家,是基于从西周直到西汉,都一直实行的分封世袭制,形成了大姓氏大家族延续性很强的官僚体系,所以在《史记》里就以这个清淅的脉络列入世家进行记述。

被列入世家的其有三十个,其中例如晋、楚、韩、魏、赵等等,这些都是符以上标准和条件的。

不符合“世家”入选标准的几个特例。

凡事有一般性原则,也会有特例,《史记》中有关入选“世家”的人物中也有这样的例外。

在被《史记》列入三十世家中,孔子和陈涉肯定属于例外,完全不符合前面所说的标准,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等人属于新新世家,按标准也还靠得上。

第一个特例,孔子。他既没有被封王封候封国,也更不存在爵位世袭,按道理完全不够资格入选。

但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在司马迁生活的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已经取代道家学说,成为王朝的主流统治思想,也就是所谓的独尊儒术“,所以孔子虽然不是王候,司马迁还是将其列入世家。

第二个特例,陈涉,也就是大泽乡起义的陈胜,生前建立了”张楚“政权,其实基本够条件列入本纪的,但司马迁将其列入世家。主要有下面两个方面原因:

一是陈胜建立张楚政权时,秦朝还没灭亡,秦二世还是皇帝,而且陈胜也只是称王,没有称帝,所以相比秦二世,陈胜只能算是地方割据的诸侯国而已。

二是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后,封陈胜为“隐王“,给予其子孙王侯级别的待遇,因而司马迁将其列入世家。

至于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这五个人,他们是大汉王朝的开国功臣,生前都被封候有自己的封地,而且都属于大汉王朝的正面典型人物,到了司马迁这一朝代,他们的子孙更是子袭父爵,世袭罔替,所以司马迁将他们按照新生代世家,一并列入进来,这个完全没问题。

韩信没被列进“世家”主要有严重的硬伤。

韩信是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级的人物,大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可以说刘邦的江山大部分都是韩信打下来的。用刘邦自己的话说:

《史记卷八 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功劳摆在那儿,抹杀不了,问题是韩信功劳太大了,大得刘邦都有些害怕,同时,韩信这个人在军事上是高智商,在政治上却是零情商,甚至弱智。

所以大汉王朝建立后,韩信的政治仕途呈直线下坠,从齐王,改封为楚王,后又被降为淮阴候,最后被萧何设计困杀于钟室,诛灭三族,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惨下场。

韩信虽然当时齐王、楚王,生前也当时淮阴候,但被诛杀后,所以的封爵都被剥夺了,所以列入世家的第一条标准“王侯开国”就不符合。

另外,韩信死时,满门抄斩,夷灭三族,也就更不存在“子孙世代承袭”一说了。

两个标准都不符合,加之属于被大汉王朝定案为谋逆之罪的反面典型人物,太史公司马迁自然不敢将其列入”世家“中,只得退而求其次将韩信列入”列传“。

其实在西汉,与韩信类似被以谋反罪诛杀魏豹、彭越、黥布等,也被列入“列传”。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太史公司马迁考虑到韩信功劳其实太大,事迹也太突出,于是在其列传里没有直呼其名,而是以淮阴候代称,并且单独为其作传。

这与魏豹、彭越、黥布等被记为《魏豹彭越列传》、《黥布列传》,虽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也许是太史公司马迁用自己这种独特有方式,表达对韩信这位天才级人物的尊重吧。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司马迁并不是一个非常政治正确的人,他写史记》的时候,能把项羽和吕后都写在“本纪”之中,和历代帝王并列,丝毫不掺杂这两位人物在西汉有关的“忌讳”,可见司马迁写史,有着自己很独特的风格。

所以韩信这种存在本来应该进入“世家”行列,却还是被司马迁放进了“列传”,看似两字之差,可意义却相去甚远。

《史记》记载的事很多,但分类很简洁,主要部分便是“本纪”、“世家”、“列传”三大板块,而这三大板块所记载的篇目分别为“12篇”、“30篇”、“70篇”,虽然说司马迁没有明讲孰尊孰卑,但自古以来“物以稀贵”的道理,就表明了世家要比列传的人物更加尊贵。

这个尊贵,也是以司马迁的标准。

秦末汉初,若是要评天下风云人物,那必然有三,一是项羽,二是刘邦,而第三位,正是韩信。

是的,在西汉没建立的时候,韩信成为帝王的资本其实足以媲美刘邦和项羽,但可惜世事无常,成王败寇皆因人定,韩信帮助刘邦击败了项羽,自己却被刘邦一句话剥夺了兵权,韩信有能力归有能力,可是必然有为人处事的问题才输得那么彻底。

但问题也来了,即便韩信做人做事不行,但他都曾经是被项羽劝过“三分天下”,被谋士捧过要他做帝王的人,就算在史记里排不上“本纪”,那进入世家行列总行吧,怎么最后却是在列传中。

这看起来的确很不合理,但司马迁这样分类,肯定有他的道理。

司马迁定义的“本纪”,大致可以概括为“帝王之传”,所谓本纪,其本义是这样的:

“本者,繫其本系,故曰本;纪者,理也,统理众事,繫之年月,名之曰纪。”

古人的历史观,乃是从统治者的角度为元点出发的,后来的年号纪年法,正是这个道理,不过在汉武帝以前,帝王的年号出现也不是很多,所以史学家们干脆以统治者的名号来定义时间,一切的历史记载,也都是围绕着这些统治者进行的,所以这就叫本纪。

所以本纪乃是一段史的源头,而项羽能进入本纪,在司马迁看来,这是因为项羽开创了一种新的局面,且在这个局面中分封了刘邦(刘邦的汉王是项羽封的),因此汉高祖的史,本质上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史的延伸,更重要的是,项羽虽然没称过帝,却有皇帝之权力,这叫做“不在其位却有其权”

从这个角度来说,韩信也确实是没资格进入本纪,因为韩信发迹靠的乃是刘邦,而且韩信更没有掌握过庞大的权力,所以韩信入不得本纪。

紧接着是世家,关于世家的说法,在西汉以前便已经存在了,世家乃是“世卿世禄之家”的简称,说简单点,那就是可以传承的家族,祖辈有过功绩,后代持续受益,世家也是门阀的代表,乃是最高统治者的候选阶级。

在《史记》之中,世家记载的数量不多,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周代的世家,比如“吴太伯世家、齐太公世家、鲁周公世家 、燕召公世家、管蔡世家”等等,真正属于西汉的世家,不过是三分之一,这跟西汉刘邦分封的一百多个功臣数量不符。

关于《史记》的世家部分,一直都被后人认为是“王侯”之传,事实上,世家肯定是王侯,但王侯未必是世家,特别是异姓诸侯王这种存在,他们在西汉就是一种“禁忌”,根本就难以在西汉朝廷的体系中世袭传家,所以即便曾经是不可一世的王侯,只要家族传承断绝了,司马迁一样不给你写进去。

但世家又不是光靠传承下来的时间够久名列其中的,既是世家,又得开创世家者有实力、才华那才行,归根结底,世家的最明显一个特征:就是又有能力,又和皇帝的关系融洽,世代如此。

看到这里,估计有人便有疑问了,那既然世家一是要传家,二要和皇帝关系亲密,那么“陈涉世家”又该作何解释,陈涉便是秦末农民起义中那个领袖人物陈胜,他在被杀之后,也没有留下子嗣,所以根本没有机会被刘邦追封厚待,他为何算世家。

其实不得不承认,司马迁的史记,他的价值判断确实是非常具备主观性的,他根本不按照以往的历史记载的风格来办事,就因为司马迁觉得陈胜开创了一个更早的局面(项羽和刘邦,都是陈胜的史的延伸),所以陈胜应该是独特的,但陈胜又达不到本纪的地位,因此司马迁就给他安排到世家之中。

这便是太史公司马迁的逻辑,为什么后人诟病他“私货太重”,那就是因为他的标准很多,且都随心所欲,当你按条件来归类的时候,他谈感觉,当你按感觉来归类的时候,他又说条件不够,这就是太史公的一大“特色”:根本不是太在乎政治正确。

但不管怎么说,太史公的“任性”没有导致史记整体崩盘,或许是因为陈胜这个人真的独特,在史记刚出炉的时候,大家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于是这件事就翻篇了。

虽然“陈胜”侥幸排列在世家,可你韩信却不行。

韩信到了刘邦的手下之后,他的人生轨迹是高走低开的,先是被封王,后来被刘邦越来越倚重,一度达到他的立场就会直接决定整个天下的程度,比如他支持刘邦,那么天下很大可能就是刘邦的,比如他支持项羽,那么天下肯定是项羽的,比如他单干,那么就是三足鼎立。

可到了后来,韩信被刘邦削去兵权,降王为侯,从巅峰衰落谷底,不仅封地被削、待遇被削,韩信还被刘邦派人层层“看视”,因为刘邦可以谁都不怕,韩信他一定要提防,这可是多多益善的韩信,一旦被他掌控兵马,那么就会产生说不准的危机。

刘邦的高度打压,让韩信也产生了“谋反”的心理,这就导致韩信和陈豨在私下达成了共识,以陈豨为首的西汉诸侯们纷纷造反,而韩信就在长安等着叛军杀到长安来,然后再配合叛军一起拿下长安。

只可惜韩信算尽了一切,还是输给了自己,因为他的心不够狠,在他准备发动宫廷政变除掉吕后的时候,韩信还是相信了萧何的话,跳入了吕后设计的陷阱,最终被吕后控制住并杀害,全盘皆输,韩信这一生最悲哀的事情就在于,他除了打仗以外,做事情根本不够心狠以及果断,这才有了悲哀的下场。

韩信被杀后,他没有子嗣继承他的爵位,刘邦对于韩信也没有平反之说,因为韩信和陈豨暗中联系的谋反之举乃是事实,所以韩信的传承在刘邦驾崩之前就断绝了,按照世家的标准,韩信根本排列不进其中。

世家之后便是列传,而列传,才是韩信的归宿。

太史公司马迁说,列传的标准就是那些可以追踪其完整事迹的“人臣”:

“列传者,谓列叙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

列传虽然只有七十篇,但是记载的人却不只七十位,其中记载的也许是一个具体的人,也许是一个群体,一个学派,而韩信,就位列其中,其实能以列传传世,在汉朝来说这都已经是很不错了,可在世人看来,韩信在列传之中,这与他的事迹是远远不相符合的。

韩信与“萧何”、“张良”都被誉为汉初三杰,最重要的是韩信曾经封过王,张良和萧何都只是封了侯,从能力和经历来看,就算韩信不比萧何和张良在史记中的地位高,那最起码都要平级吧。

太史公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难不成太史公在关于韩信的问题上,就开始了“政治正确”?

首先,司马迁就将韩信与周公旦等人相比,这证明了司马迁并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他没有不顾一切地否认韩信的功绩,他起码承认了韩信的地位,在大汉之中就等同于当年的周公旦那么重要,但问题是,韩信又和周公旦不同,所以韩信走出了不同的命运:

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几哉,于汉家勳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謀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关于韩信,司马迁指出他眼中的韩信的第一个大问题:不够谦逊,不够礼让。

注意,这说的是“司马迁的眼中”,所以这代表着这是司马迁的主观观点。

韩信有没有不谦逊的事情呢?

其实也是有的,比如韩信和刘邦所说的“多多益善”就是这样。

当年刘邦在称帝之后,他问韩信,如果是他本人亲自带兵的话,能带多少,如果是韩信带兵的话,又能带多少,韩信则说出了一个让刘邦气得晚上睡不着的答案,他给刘邦说,他的带兵能力无上限,越多越好。

本来刘邦怕就是怕韩信带兵太多威胁到他,其实刘邦也不是非要过河拆桥,但你韩信太优秀了,不得不加以控制和抵挡,如果韩信自己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在刘邦面前表示出足够的谦逊,那么刘邦未必不愿意给韩信恢复一些地位,但你韩信还非要驳斥刘邦的面子说多多益善,如此一来,刘邦怎么可能放过你?

其实司马迁这个观点,就是很典型的“职场情商”的观点,他认可韩信的才能,但是不认可韩信的为人处事,韩信和刘邦相处的方式,注定了韩信这个人的“高度”就仅此而已了,所以司马迁的主观角度,是“为人处事”大于“能力”。

司马迁不会说什么替韩信惋惜,什么假如韩信当年如果愿意单干脱离刘邦就能成功的话,他对于韩信就是仅限在大汉的范围内,既然韩信做人的臣子,那么就算你韩信的能力再强,也得在皇帝面前乖乖低头,区分尊卑。

因此,韩信曾经“要挟”刘邦给他封齐王的事情,在司马迁的眼中那就是一个“大污点”。

当年韩信以刘邦战事胶着向刘邦索要“齐王”之封,这件事导致刘邦在内心开始抵触、提防韩信,而韩信之所以做这么没头没脑的事情,都是因为韩信心中对战国时代的“诸侯王”有着一种莫名的执念,因此他冒着让刘邦厌恶的风险,都要讨封。

聪明的韩信因为执念“顾此失彼”,他却忘了齐王既是刘邦可以封的,也是刘邦可以“取缔”的,韩信只执着于表面,这种行为在司马迁看来就是愚蠢至极,他认为韩信将自己的功绩全部给“颠覆”了,所以根本就算不上一个合格的臣子。

而后来韩信又想着造反,于情于理来说,韩信在被刘邦收回了所有权力后再去造反,本就是等于“逆天而行”、行可笑之事,但是韩信还是这样做了,最后除了落得一个“逆贼”的名号,没有剩下更多的东西,如果拿韩信做后世臣子之榜样,那么将会害死一大群人。

另一方面,跟韩信不同的是,萧何和张良他们是情商极高的人,就算他们曾经都比刘邦的地位高,却始终对刘邦保持谦卑的态度,特别是张良,在刘邦功成不久之后便请求辞官隐退,这种行为就让吕后觉得十分舒坦,所以张良的后代就能继续传世。

虽然看似司马迁的论点并不合理,但《史记》本身就是有司马迁很大的主观因素夹杂其中的,司马迁本人根本就不怕后人拿什么“标准”来挑他毛病,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是“标准”。

最重要一点,司马迁虽然不是很政治正确,但是他“惊世骇俗”的观点,也是沿袭着前人的定论标准来提出的,比如他把项羽算入本纪之中,那是因为项羽根本就没有被刘邦污名化,所以司马迁也不算犯太大的思想错误。

而韩信,那是确确实实的“反贼”,所以司马迁不给韩信很高的评价,这也是情理之中。

结语:

在后世人的眼中,韩信所受到的待遇是非常不公正的,所以韩信也是刘邦“鸟尽弓藏”的证据之一,可事实上,韩信确实在某些方面如司马迁所言,做人的情商不够,或许韩信再换一种方法,刘邦就不会这样对他了,韩信的下场,大部分也是韩信缔造的。

只不过若是以“能力”和“功绩”来评价韩信,不掺杂政治因素,那么韩信在大汉确实是能排在“第二梯队”的,而且还是第二梯队中顶尖的层次。

可惜哪有评价能够不离开政治的,所以后世大多数朝代都将韩信奉为“兵仙”,评价都比汉朝对韩信的评价高。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我是千夜,我来回答。

《史记》的体例有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等。《史记》全书共有130篇,本纪12篇,主要记载帝王生平;世家30篇,主要记载王侯事迹;列传70篇,主要记载大臣当世豪杰。


萧何、张良、韩信并称“汉初三杰”,这三人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刘邦原本草民出生,论名望、武功都不如项羽,最后却能逼得项羽自刎垓下,得益于他会用人。他找了三个好帮手,萧何、张良、韩信三人,在治国、谋略、军事等方面各有所长,他们将各自的本领发挥到极致,才有汉定天下的局面。对于三人对大汉开国的贡献,刘邦自己有精彩的论述: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三百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算是古往今来的英豪人物,开创两汉四百年的基业,他有此等评价,亲自盖章了萧何、张良、韩信为当世人杰,萧何在《史记》里有《萧相国世家》,张良有《留侯世家》,唯独韩信入《淮阴侯列传》。这里面原因很复杂,表面上看是因为刘邦忌惮韩信,把他从楚王贬为淮阴侯,世家本是为王侯所作,按照他一降而降的地位,韩信入不了世家,生平只能写进列传。


深层次的原因,用什么体例来记载历史人物,包含着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比如项羽,他自封西楚霸王,最后兵败乌江自刎身亡,可谓是身死名灭。如果用功利主义的眼光看,项羽是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可司马迁依旧把他写入本纪,是为什么?


司马迁认为项羽灭秦有功,他在巨鹿之战灭了秦军主力,诛灭暴秦的功劳在楚。虽然项羽被刘邦打败了,但是他自刎乌江的气节,他硬杠秦军主力的勇武,足以青史留名。所以,司马迁不会因为他的失败,而贬低他的历史地位。他把《项羽本纪》写在《秦始皇本纪》之后,排在《高祖本纪》之前,这样代表了司马迁的评价。

项羽,本是在秦始皇之后,有可能决定天下走向的人。项羽带四十万诸侯联军挺进咸阳,分封天下十九诸侯,是何等威风?天下,本已在他的指掌之间。可惜,项羽不做秦皇做霸王,放弃了最有“龙气”的关中之地,把自己封地指定在西楚。后来易守难攻的四塞之国被刘邦所占据,成了刘邦剿灭项羽的根据地。项羽节节败退,刘邦逆势翻身,

成了汉高祖。


可是不可否认,刘邦能够建立两汉基业,是攫取了项羽灭秦的胜利果实。如果没有项羽,当年王离的军队如果阻挡了义军东进的步伐,那么天下谁主也未必。司马迁以惋惜的笔调,不失尊重地把项羽写进“本纪”,在他心目中项羽本有帝王之命,只不过他没有坐拥江山的福分。


对比项羽,就能品味出司马迁对韩信的看法。秦末汉初,第一能战的将领是谁?舍韩信其谁!项羽武勇,他能带兵在巨鹿破釜沉舟,灭了当年横扫六国的秦军主力。而韩信的出现,让项羽在军事上踢到了铁板。韩信用兵如诡,被后世誉为“兵仙”,尤其擅长大兵团作战,项羽生平第一次在战场上的恐惧感,来自于韩信:

楚已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祖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那时候的韩信,刚刚灭了项羽手下第一悍将龙且,从刘邦手上讨了一个齐王当。刘邦当时在荥阳被项羽围得满头包,韩信拿下齐地没想着回师救驾也罢了,刘邦气得当即开始骂人:“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齐齐踩了刘邦一脚,在他耳边提醒,如今的形势也禁止不了韩信在齐地称王,不如大大方方地封了这个王给他,以防有变。

刘邦还真是个演技派,他马上醒悟过来,笑骂道:“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他马上派张良为使者,到齐地策封韩信为王。

瞧瞧,这一秒钟转换自如的演技,还真地把韩信给骗了!韩信高高兴兴地当上了齐王,项羽已经看出能够左右天下之势的第三个人出现了,派武涉去争取韩信。韩信天真地拒绝了项羽,他的理由是:

“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此。夫人深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刘邦于韩信,有知遇之恩。他还记恨着,当年在项王麾下当执戟郎中的委屈。韩信认为刘邦待自己甚厚,压根儿没有把武涉的话“今日项王亡,则次取足下”的话放在心上。项羽不死心,又派出蒯通去争取韩信,蒯通比武涉说话有艺术,他以相面为引子,告诉韩信他现在地位微妙,富贵和危难在他一念之间。

今两主之命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为楚则楚胜。”

“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响应矣,孰敢不听!割大弱强,以立诸侯,诸侯已立,天下服听而归德于齐。”

蒯通已经给韩信指了一条明路:当时刘邦和项羽相持不下,如果韩信不愿意归服项羽,他大可以据齐地、倚燕赵形势,占据刘项两人防守空虚之地,至少能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运气再好一点若能打着用百姓请命的口号,收服诸侯再灭刘项,天下就是他韩信的了。


可惜呀,会打仗的人,不怎么懂政治。

韩信军事才华出众,但是他的战略格局不怎么样。他的眼界决定了,他只能给刘邦为将。他满足于刘邦不情不愿封的那个齐王,因为刘邦的知遇之恩不忍心背叛他。这是天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刘邦灭了项羽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驰入韩信军中,收了他的兵权。又把他从齐王改封楚王,后来又寻了个有人告他谋反的由头,贬为淮阴侯。

本来有能力三分天下的韩信,连一地之王的尊荣都保不住。他被贬为淮阴侯之后,被软禁在长安,成日里和绛侯周勃、舞阳侯樊哙为伍。樊哙是个老实人,依旧以王礼待韩信,其实汉初功臣心中都明白,有盖世奇功的韩信,不该落得如此下场。

韩信天真,他没有称雄一方裂土封疆的野心。再后来,他被吕后骗人未央宫中,棒杀。《史记》还是以谋反的罪名,解释对韩信谋杀的动机。如果韩信果真谋反的心,当初项羽还在的时候,何不三分天下,跟刘、项并驾齐驱呢?


韩信死得很惨,临终前说:“吾悔不用蒯通知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司马迁详细记录下这句话,其实他看得很清楚,韩信的结局是自己选的。他有三分天下的能力,却没有三分天下的野心!如果他多几分项羽的霸气、刘邦的狠决,就不会一步步沦落到由王降到侯,再被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谋杀。


可惜了韩信不世出的军事才华,其实很多军事天才,往往都是政治白痴。像李世民那样又能打仗,又能在朝堂上翻云覆雨的全能型选手,不多!韩信的追求是一地为王,而不是坐拥天下,格局的局限,造成了他的悲剧人生。


司马迁感叹同情之余,将他写入列传。原本韩信在《史记》里的位置,应该在萧何和张良之上,写入世家绰绰有余。可是,韩信自己放弃了改变天下命运的机会,也放弃了自己的命运。司马迁恐怕对他政治上的短见,一点也不欣赏,才有如此的安排。




淮阴候韩信被吕后杀于长乐殿钟室,便是一段疑案。被杀原因,陈希造反被擒,供称为韩信所主使,谋反属实,不容申辩,引刀自刎,夷灭九族。

谋反罪名成立,纵有十大功劳,已入万劫不复境地。看人只看后半截,半生征战,尽付流水。

太史公司马迁作为汉朝的史官,能把其写入列传,冒汉朝之大不韪,实属不易。自不能于功成身退的张良,善始善终的萧何,并列世家。

史官也不是好当的,司马迁因为李陵投降辩护,遭受宫刑之辱。汉朝史官写汉朝就近历史人物,是要为统治隐恶扬善,标榜溢美的。

把定性谋反的韩信,写进列传,也是颇有风险的。在我看来杀韩信独书为吕后所为,可又有萧丞相参与,其中定有高祖授意。只不过高祖出征在外,独归于妇人专权,高祖尚有避辞,只不过掩人眼目而矣!其中因由,太史公岂不明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史记   列传   淮阴   项羽   世家   王侯   本纪   汉朝   刘邦   西汉   诸侯   事迹   人物   标准   财经   天下   张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