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越来越多的客运站停运了,为什么?

我曾经就是我们县城客运站的一名普通职工,我在客运站上班那些年,客运站谈不上是多牛的单位,但日子确实也是过的红红火火,员工的福利待遇也颇为优厚。

直到后来每况日下,什么福利待遇都没有了,绩效工资也没有了,甚至连基本工资都发不全(现在好多还在营运的客运站都只是发70%~80的工资而已)。

我就知道很多客运站,肯定都会不可避免地走到停运的地步,因此提前托关系调走了。

至于很多颗印章,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作为曾经的职工,我也算是一清二楚。

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客源


我先和大家说说客运站的盈利模式吧,客运站的营收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收取客运公司的出入站管理费

这种管理费的收取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固定费用,比如说一辆车一个月1000块钱,那么就不论你的生意好坏,你每个月只需要按一辆车给1000块钱就可以了。

第二种是和客运公司分成

就是管理费一分不收,但是从车票当中抽取一定的提成。比如说每100块钱抽十块钱或者20块钱。

第三种是固定加提成

就是收取少量的管理费和抽取少量的提成。比如说每个月收300块钱管理费,每张票提成300块钱。

②自营线路


个别客流量特别大的线路,客运站也会自购班车来经营的,这也是一个收入大头。

③出售,出租线路营运牌照

曾经的客运站,是交通局的下属单位,所以很容易可以弄到客运班车的线路营运牌照。

因此客运站也会出售或者出租一些客运牌照给个人承运者经营。

因为以前个人是无法直接持有运管牌照的(现在不知道)。因此很多想从事客运生意的个体户,会从客运站这里购买或者承包线路牌照。

就是自己掏钱买车,用客运站持有的线路牌来经营。如果你有从事客运班车生意的亲戚朋友,你肯定很清楚,虽然他和你说这辆客运班车是他的,车子也确实是他自己掏钱买的,但是行驶证,营运证上面写的一定不是他个人的名字。

④商铺租金收入


客运站不仅仅从事客运业务,本身也是有一定的不动产的,最起码得有一栋大楼吧。像有些大的客运站,不仅仅只有几栋办公楼,还有许多商铺,甚至一些小商城。

我以前所工作那个客运站就有两栋楼和许多商铺,一栋大楼的一楼做售票厅,二楼做客运站的办公室,职工活动室,三楼以上全部出租给在我们站营运的客运公司做办公室。

另外一楼一楼租给人家做餐厅,二楼以上租给人家做宾馆,商铺全部出租。

这些物业的租金,其实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因为从前客运站里面商铺的租金是很高的,相信大家也能感觉出来,因为里面卖的的东西价格也很贵。

以上就是客运站的各大盈利点

从这里可以看出,客运站的所有盈利点,都是依托在一样东西的基础上,就是巨大的客流。


一旦没有巨大的客流支撑,运输公司交不起管理费,分成一天卖不了几张票,自营线路赚的钱也许还不够给司机开工资。营运牌照也是客流量越大,生意越好做,价格就越高,反之亦然。

曾经的出租车就是例子,一些大城市的出租车牌照可以炒到50万以上,还不一定是你愿意掏钱就能买得到,得恰巧有人愿意卖才行。但是今天的出租车牌照值多少钱呢?以我所在的县城为例,现在是白送都没人要。

至于商铺,楼房的出租,生意好,商家自然愿意投高价钱,还要请客送礼,费尽心思才能租得到。生意不好,同样是白送都没人要。因为客运站商铺的生意,只能依赖客运站的客流,平常人谁闲着没事会去客运站逛街?

客运站的人流为什么少了?


通俗点说,大家为什么不到客运站去坐车了?原因很多,主要是现在人们的出现方式太多了。很多方式都比到客运站坐车要快捷,舒适,甚至还要便宜。

1长途出行有更好的选择

我记得我年轻,包括我在客运站上班那会,还没有高铁,飞机也是有钱人才坐得起的。那年头,我们这种小县城的普通人,谁要是坐上一次飞机,按现在的说法,真的是得连续发好几天朋友圈才炫耀才行了。

那年头,对于普通人来说,长途出行,要么客运班车,要么绿皮火车。绿皮火车虽然价格比客运班车低,但是速度比客运班车慢,乘车环境也不好,特别是夏天,很多绿皮火车连空调都没有,人货混装,班次还少。所以,那个年代的客运班车,是人们出行的主流交通工具。


可是现在的,飞机和高铁都早已经算不上是“有钱人”的专属出行工具,飞机票的价格早就已经不再高高在上。大多数普通百姓都坐得起。我很多在外地读书,打工(就是打工,体力活)的亲戚朋友,现在回来都是坐飞机和高铁。

因为飞机和高铁比起客运班车更加安全,准时,环境也更舒适。价钱却比客运班车贵不了多少(淡季时候的打折机票甚至比客运班车还便宜),有这么好的选择,谁还愿意去乘坐客运班车呢?

2恶性竞争大

有一个问题是由始至终一直困扰着客运站和正规客运公司的,就是非法营运。

从一开始偷偷摸摸,到后来打着高校包车,旅游包车的名义半公开,再到后来甚至直接注册了自己的小程序,公众号,更有甚者甚至研发了自己的APP。

非法营运对客运站,正规客运班车来说,始终犹如附骨之疽,挥之不去。哪怕交管部门花大力气打击,也很难彻底根除。通常只是你有大行动时我收敛点,你行动过去了,我又出来露头,就像是猫和老鼠的游戏。

对比起正规的客运班车,非法营运班车对很多有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因为他们的价格非常便宜,和正规班车相比,几乎相差了一半。

以前我们县城到广州的班车,价格是130--160之间,非法营运的客运大巴,价格大多在70--80元之间。除了不进站以外,乘坐体验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又怎么能不吸引人?

3私家车井喷

客运站没落以前,普通家庭几乎是没有能够拥有私家车的。因为那个年代人们的收入还没有这么高,而且汽车价格比现在贵。

以2000年左右的丰田佳美(现在叫凯美瑞),本田雅阁为例,当时的落地价要30万左右,哪像现在,18万就能搞定,不到25万就能落地顶配的了。

几万块钱能买到的车,更加是少之又少,反正在那个年代,你能拥有一辆私家车,不敢说你是富豪,但起码都是小康家庭。

现在的私家车比起以前多太多了,因为大家的收入都提高了,车子的价格也便宜了。几万块钱都能买到颜值,空间等各方面都过得去的车子。别说小康家庭,现在很多农村家庭或者工厂的打工仔,都买上了私家车。这年头你说你有车,还有谁会羡慕你吗?别说普通车,就算你有辆宝马3系,奥迪A4这种级别的入门豪车,也没多少人把你当回事。

导致的结果就是,民众出行不再依赖客运站。特别是多人出行(比如说一家三四口),开私家车无论是便捷程度,还是费用,都优于坐客运班车。

私家车的普及和网络越来越发达,又带来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是网约车,顺风车泛滥。

这对客运站来说又是一个严重的打击甚至比非法营运班车更为致命,因为架不住顺风车的量大呀。

非法大巴车,虽然一车能拉几十个人,但是他也是一天才发几班车,能够抢走的客源始终是有限的。顺风车就不一样了,有很多专职跑长途,顺丰单的非法营运小车,也有很多,真的是顺路,想找个乘客分担点油钱的顺风车主。

一个城市一天下来有多少辆这种顺风车出发搭客,谁也无法估量,但是这个数字绝对比客运站的载客量要大。现在的蛋糕本来就不大,人家还分走了一大块,你还能吃得饱吗?

因为相对比客运班车,顺风车优点多多

客运班车每天的班次是固定的,你只能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班次到客运站坐车。可是搭载顺风车,只要你把单子发出去,就会有人抢。

最关键是顺风车还包接包送,你只需要安安心心在家里等待他来接你就行了。去到另外一个城市,他还会把你送到具体的目的地,不需要你出客运站以后额外乘坐一次出租车或者公交地铁。

试问有这样的服务,人们有什么理由卡着点赶去客运站出来以后又掏钱再坐一次车去目的地?

最后一点,是时代已经抛弃了客运站

客运站有没有想过自救呢? 答案是有的,用过的方法还不少。

首先是增加个性化出行方案

我曾经所在的客运站,也购买了一批11座左右的面包车,也弄了APP,也搞包接包送,试图在网络出行已经成为群众习惯的今天分取一点流量。

这样做有没有效果呢?虽然说不能够让客运站起始回升,但确实是有一定效果的。

其次是搞商业

很多客运站本身是处在市中心,因此还是有一点地形优势的。但是你想搞高端商业,肯定搞不了,还是前面说那句话,谁会去客运站逛街,尤其是现在网购商场都泛滥的年代。

但是高端商业搞不了,中低端和餐饮还是可以想办法做一下的。

我们县城某个客运站,也弄起了夜市,还有跳蚤市场,也曾经一度搞得有声有色。

但是,两个极为重要的原因,让客运站不得不偃旗息鼓。

第一个是性质的转变

我前面说过,从前的客运站是交通局下属的单位。但是后来情况变了,客运站被划给了地方国资委管辖,成为了地方国企。据我了解,不仅仅是我所在的城市,很多城市皆是如此。

从大环境来说,这是趋势,可能也有很多益处,只是仅仅从客运站的角度来看,让交通局管好还是让国资委管好呢?

我认为是交通局,因为客运站就是交通系统的一部分,交通局和它显得更加“专业对口”。而且归交通局管,办事要方便许多。最起码很多有关交通业务上的事情,审批肯定更简单,更快捷。最重要的是,如果还归交通局管,那么交通局可能打击非法营运的力度都要高一些。毕竟非常营运要是太过猖獗,直接影响到自己的下级单位了嘛。

第二个是地理位置的改变

从前的客运站,大多身处于中心地段,甚至可以说是黄金地段。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这种交通枢纽中心放在市中心显得越来越不合适。因为很容易会引起严重堵车,甚至加剧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

这是为什么高铁站,动车站,都选择在远离市中心设站的原因。大家也回想一下,是不是越来越多客运站,包括机场,都从市中心搬到了郊区。以广州为例,从前的白云机场就在白云区,后来老早就搬到了花都。湛江机场,也从霞山区也搬到了吴川那边。

客运站呢,很多也从市中心搬到了郊区。但是高铁,飞机搬到郊区,不会影响到大家的乘坐,毕竟这是长途出行工具。

客运站搬到郊区就麻烦了,因为现在大家长途出行基本都已经舍弃客运班车了。中短途出行,如果要跑到郊区坐车,说句不好听的,选择其他交通工具的话都已经去到目的地的一半路程了。这就导致乘客更加不愿意“光顾”客运站。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客运站搬到郊区以后,虽然地盘比以前更大了,各种大楼比以前更宏伟了,但是却更加快停运了的原因。因为仅有的一点点便利性都没有了,完全没法和其他出行工具竞争了。




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私家车,出远门有高速很快到达目的地。客车速度又慢,有些客车还走国道,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延长了不少。高铁和动车速度快,又分流了汽车客运的旅客数量。客运站惨淡经营,入不敷出,无法维持。这样的话,越来越多的客运站自然就停运了!




客运站的停运无非是两个原因。

1、需求关系。原来人们买东西需要上街,甚至需要上县城购买。尤其是买衣服,凡是做服饰买卖的做独门生意的一定会死的很惨,顾客需要游走好几家店铺选一个版型合适、价格满意的衣服,很多时候顾客转完了周围的几家店铺,又重新来到店铺买了件衣服。顾客有去县城、上街的需求。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更青睐与网购,快递送到家附近。自然而然去县城、上街的需求就少了。

2、被替代。每逢节假日乘班车需要排很长的队,来回倒车费时、费力。尤其是拖一个十几公斤重的行李箱,回一趟家要折腾很长时间。拼车虽然贵一点,但也不是贵的离谱,直接将你送至入口,省了多少事。贵的东西,除了贵,没其它毛病。便宜的东西,除了便宜,其它全是毛病。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仅供参考!




我认为,客运站,特别是县内短途客运停运是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必然。随着家庭乘用车的基本普及、各种轻便电动车大众化,方便化,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按点等车的习惯已经改变,并且客运站由于基本没有客流,运营亏损,职工发不出工资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些足以使客运公司停运。




客运行业五年前就是夕阳产业。客运站停运也在情理之中。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不比大惊小怪。[可爱][可爱][可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客运站   客流   私家车   块钱   交通局   管理费   牌照   班车   郊区   县城   市中心   客运   生意   线路   价格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