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贞是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真实民国史上,有没有马永贞这个人?

马永贞这个人物的形象和人设是通过评书、戏剧、影视剧等为大众所熟知。他武功盖世,豪侠仗义的故事在民间也广为流传。特别是一些影视剧,为了塑造他的形象,甚至将他生活的年代由晚清搬至到了民国。历史上确有马永贞其人,只不过他生活的年代是晚清的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初年,并非民国时期。

在《邱县志》、上海《黄浦区志》、《上海民族志》等地方史志中,记载了关于马永贞的诸多事迹,我们根据这些方志记载可以对马永贞的短暂人生做一个大概的了解。

马永贞出生于清道光年间山东临清邱县的陈村(今河北邯郸邱县陈二村)。俗话说“十马九回”,陈村确实是回族的聚居地。据《邱县陈村回族马氏族谱》记载,马氏的先祖马敏忠在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先是从山西省潞安府长子县(今山西长子县)藕泽村,迁至京师广平府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寺头村,到了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马敏忠的六世孙马堂又迁徙到了邱县陈村定居,马永贞是马敏忠的第十五世孙。

生活在山东这块土地上的回民自古就有习武强身的风气,在回民中广为流传的有查拳、八极拳、华拳、腿拳、炮拳、洪拳和弹腿,济南地区的回民中还流行八大架,包括六角式、二十四式、老架拳、鹰架拳、串拳、行拳、短打和,埋伏拳,而鲁北地区的回民中则比较流行八极拳。在这些武术拳种中,十路查拳、三路腿拳和十趟弹腿为回民所独有。在武术器械上,山东的回民比较喜欢使用鞭子杆、梢子棍、峨眉刺、鱼刺拐、五虎群羊棍、查刀、查枪、查和龙爪钩等。

正是在这种武术氛围下,邱县陈村的回民世代练习回民所独有的十路查拳、三路腿拳和十趟弹腿等武术。马永贞自幼在村中习武,主要练习查拳、弹腿,年轻时就以武艺高强闻名四方。每每遇到不平之事,马永贞都能挺身而出维护正义。

至今,在马永贞的家乡还流传着一段关于他为民除害的故事。有天晚上,马永贞正在野外的河边练功,此时两个身背麻袋的男子鬼鬼祟祟的走来,形迹十分可疑。联想到最近村里总是失窃,马永贞顿时心里明白了大半。于是他站在路当中,等二人靠近时,突然给他们每人一脚,两人应声倒地。

马永贞打开二人所背的布袋,里面全是金器银盏等值钱的东西。之后马永贞将两个人连同布袋轻轻拎起,一路飞奔到县衙,将二人连同赃物扔在县衙门口,敲了敲县衙值班房的门便闪身离去。县衙值班房的衙役听到敲门声后急忙打开门一看,见外面躺着两个人便立即上报。

那二人醒来之后,发现竟身处县衙,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还以为遇上了神仙。经过一番审讯,二人果然是近来频频在陈村一带作案的盗贼。这件事一经传开,陈村一带从此再无盗贼出没,一方百姓得以安宁。

马家世代在邱县陈村以务农为生,农忙时节,马永贞在家务农,农闲时就外出做生意。自清咸丰元年上海出现跑马厅(今上海人民广场)后,贩马的生意就格外好做。清咸丰末年,马永贞跟随同乡马兴同父子来到上海,三人在跑马厅找了一份厅喂马的差事。但马永贞不愿意当马夫,于是离开跑马厅以卖艺为生。

而马兴同父子在跑马厅工作一段时间后,眼见贩马的生意不错,于是开始为洋人贩马。有了一定实力之后,便脱离了洋人,自己做起了贩马生意。在这期间,或许是因为卖艺生存不易,马永贞跟随马兴同父子多次前往蒙古、热河、察哈尔一带贩马,习得了一身相马、驯马和骑马的本领。

清咸丰十一年,上海跑马厅按例举办秋季赛马会。当时的赛马场上鲜有中国人参赛,洋人一枝独秀。不知道马永贞出于什么目的,这年秋季的赛马会他报名参加了。他所要挑战的对手是连任两届赛马冠军的英国人史蒂夫。

马永贞在马术方面的确有独到之处,只见他倒骑在奔跑如飞的马背上作出“大鹏展翅”、“鹞子翻身”、单腿于马镫之上等惊险且优美的高难度动作。同时,他还能骑在飞驰的马背上,手持钢刀砍斩空中掷来的银元。马永贞的精彩表演在跑马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最终战胜了两届赛马冠军史蒂夫,为国人争了光。

在当时上海的回民圈中,不乏武术界的知名人士,马永贞以精谙查拳,擅长弹腿功而著称。经过一段时间的打拼之后,马永贞有了一些积蓄,于是便开始在上海开设武馆以授徒。他有一身的好武艺,但因为太年轻,不通世故,所以有点狂妄。他在河南周口、江苏扬州一带多次比武打擂显绝技,并在擂台上挂出“拳打南北二京,脚踢五湖四海”的对联,口气非常之大。

清光绪元年,马永贞已经在上海小有名气。当时上海出现了一个外号“无敌”的西洋大力士,此人在上海滩横行霸道,经常无端羞辱中国人。马永贞知道后,决定长长华人的志气,灭灭洋人的威风,便和这个西洋人以打擂比武的形式进行较量。

在擂台之上, 首先比试的是手力,二人都将面前叠加的石板徒手劈断,第一回合不分胜负;第二回合又比试腿力,只见二人面前各树立着12根木桩,马永贞和西洋人先后将所有木桩踢断,第二局又打了个平手;第三回合,双方开始比试拳术。起初,马永贞采取闪、展、腾、挪的武术技法与西洋人周旋;接着马永贞又使出进步、连环步的套路,并用两只手向西洋人脸前一晃,然后转身就走,故意露了个破绽,西洋人大喜,向前猛攻,马永贞趁机回身以玉环步、鸳鸯腿还击他,西洋人吃不住劲,跌至数步之外。好半天才缓缓站起,踉跄着离开了擂台。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第二天,这位西洋大力士因内伤太重而去世。此事让国人无不觉得扬眉吐气,纷纷称赞马永贞为豪侠。马永贞也因此一战成名,成为了上海滩响当当的人物,找他拜师学艺的络绎不绝,就连松江府都聘请其担任正营武备教官。

有了官府的这层关系,加上同乡马兴同的父亲已经做到了上海跑马厅负责马群事务的总管,马永贞凭借这些关系和自己一身的武艺,开始控制上海贩马生意的渠道。凡是来上海的马贩子要想生意顺利,就必须走他的路子,按照他的规矩行事,向他交保护费。胆敢不从者,必定会受到惩罚。马贩子对此深表不满,但慑于马永贞的高强的武艺,大家都敢怒不敢言。

清光绪五年四月的一天,河北宣化府的马贩子顾忠溪和徒弟马连等人带着一批蒙古马来上海贩卖。初来乍到,因不懂上海贩马市场的规则,并未前去拜会马永贞。这引起了马永贞的不满,于是他以买马为由,用20两银子的价格牵走了顾忠溪的一匹上好蒙古马,但并未支付买马的银子。

事后,顾忠溪差人向马永贞讨要买马的银子,却被马永贞手下的伙计以不懂上海马市规矩为由一顿奚落,双方言语互斥、争执不休。于是,双方就此结下了梁子。回想此事,顾忠溪心中愤意难平,一心想对马永贞进行报复。

光绪五年三月二十二日(公元1879年4月13日),马贩子顾忠溪约马永贞前往大马路(今南京路)“一洞天”茶楼(原址在今南京东路金华路)吃茶和解。表面上看顾忠溪想以喝茶赔罪为由解决这次事端,实际上他已经暗中安排十几个壮汉,埋伏在“一洞天”茶楼,要对马永贞进行一番教训。

当天,马永贞应约赶到“一洞天”茶楼,刚一落座就有一包石灰迎面飞来,顿时迷住了他的双眼。惊慌之余马永贞急忙掏出随身携带的防身铁尺进行回击,但因双眼看不见而被对方又刺伤了头角。他挣扎着胡乱还击,此时一把利刃砍向他的右脚,踝骨齐断,紧接着左脚骨头也被砍断,马永贞顿时倒地,躺在了血泊中。

就在这时,还有人在他的胳膊上狠狠的砍了两刀,在意识逐渐模糊之中,他听到顾忠溪指挥手下杀手快逃,声称:“有我抵命,无累诸君也!”马永贞不顾全身的剧痛,拼尽全力操起旁边的板凳向顾忠溪掷去,不偏不倚砸中了顾忠溪的头,顿时血流不止。当马永贞再次拿起板凳掷向顾忠溪时,感到恐惧的顾忠溪跳窗而逃,晕倒在了窗外的大街上。

和所有警匪影视剧演绎的一样,故事快要结束的时候,巡捕赶到,立即将马永贞和顾忠溪送往上海体仁医院。当天夜里,马永贞因伤势过重不治而亡。后来,马永贞的亲友按照回民教规将其安葬于上海潮阳楼公墓。

民间传说,马永贞在遇害之后,他远在山东老家的妹妹马素贞来到上海为兄报仇。据说她的武功不在其兄马永贞之下,并最终手刃仇人。不过马素贞为兄复仇的事,不见于任何记载,杜撰的可能性极大。

为了搞清楚马素贞这件事的真实性,曾有学者亲赴马永贞老家进行调查。据马永贞老家同村、同族人所说,马永贞没有一个叫马素贞的妹妹,这个人纯属虚构,但是马永贞有儿女倒是事实。

《马氏家谱》是马永贞出生前14年所编订的,以后每出生一个男丁都会写入家谱。在《马氏家谱》中,出现了“马永祯”和“马永真”两个人,但是没有“马永贞”这个人。从《马氏家谱》的记载来看,马永祯和马永真都是有子嗣传承的,马永祯之子为马临额,马永真之子为马临朝。其中马临朝去世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而传说中的马永贞是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遇害的。如此看来,马临朝之父“马永真”肯定不是传说中夫人马永贞。

关于马永祯之子马临额,马氏家族的人,包括一些八九十岁的老人都不知道此人,因为《马氏家谱》中, “马临额”之后就再也没有续写。从《马氏家谱》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永”字辈出现的时期大约是清末至民国初年这一时期。传说中的马永贞是成年之后离开家乡的,所以家谱中应该有马永贞的记录。但是马永贞携带妻子儿女离开家乡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家谱中只记录到他儿子这一辈,之后的就无法记载了。

如此一来,《马氏家谱》中的“马永祯”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马永贞”。可能是当年修谱之时,由于笔误将“贞”写成了“祯”,也有可能是“马永祯”在离家之后,因“贞”比“祯”好写易记,且又是忠贞、贞节的贞,于是改了名字。再者今天马氏家族的族人都认为传说中的“马永贞”就是他们的先祖“马永祯”,而且邱县陈二村至今还保有马永贞故居。

因此,历史上的确有马永贞此人,他就是今天河北省邱县陈二村人。至于历史上的马永贞究竟是中国之精英,还是市井混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真实历史上确实有马永贞这个人,但他不属于民国人物,马永贞死时民国还没有成立。准确来说他是清咸丰、光绪年间的人物。

有关马永贞事迹的电视剧也不少,比如《争霸上海滩》、还有金城武、何家劲等人主演的《马永贞》。相信看过电视剧的年轻人比我更了解他。



<马永贞剧照>

我不知道历史上马永贞是否长得像金城武这么酷?但我相信马永贞一定留着大辫子。为何?

因为马永贞生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也就是咸丰刚当皇帝那年马永贞出生。这时慈禧还没进宫,还在北京大胡同当姑娘呢。

马永贞死于光绪五年(1879年),这一年马永贞28岁,慈禧44岁。(亲们一定要了解马永贞生活的背景)

那年代没有照相技术,也只有慈禧有资格、有能力照相,因此马永贞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资料。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慈禧的贴身侍卫宫宝田的照片来想象一下当时的马永贞。



【右一为宫宝田】

为何拿宫宝田来想象马永贞呢?首先二人都是著名的拳师,但二人没有任何交集,宫宝田出生时马永贞刚好去世。

马永贞的形象基本定位了,看到宫宝田也就看到了马永贞。是不是很颠覆你心中的马永贞?

不要相信电视剧中马永贞的形象,那不是历史,接下来我给亲们还原一个真实的马永贞。

马永贞(1851~1879),邱县(今山东临清)陈村人。自幼习武,有一身好功夫,尤其擅长查拳和弹腿。

光绪元年(1875年),24岁的马永贞随父亲马兴同一起到上海闯世界。爷俩来到人生地不熟的上海滩,刚开始马永贞在街头卖艺挣点糊口钱。

由于父亲会相马和医马,后来在上海跑马厅谋了一个差事——专门到关外为跑马厅买马。马永贞也随着父亲来到了马场。



马永贞不但拳脚很好,他的骑术也相当出色,是人才总不会被埋没。马场老板于是让他做了骑手。

有一次比赛赛马,最后一轮的角逐是他和一个洋骑师之间进行竞争,尽管洋骑师使出了阴损招数,但最终还是败在了马永贞的手下,这次马永贞为马场挣得上万外汇,老板还赏了他银子。

洋骑师赔钱带窝火,决定要报复马永贞。

原来这洋人会西洋拳术,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拳击比赛的那种,洋骑师想凭借自己会两下子和身高马大的优势把马永贞痛扁一顿。



马永贞年轻气盛难,根本不把洋人看在眼里。

洋人很生气,找到了马永贞说“我要和你决斗。”

马永贞说,“既然约架,你定时间地点,我奉陪”。马永贞没有任何退缩。

“那咱们就在新世界大剧院门前,人多的地方比武,您要输了马上给我滚出马场”。洋人指着马永贞喝道。

马永贞嘿嘿一乐说:“这样吧,你打死我白打,我打死你也白打,你看如何?”

其实这就是签了生死状。洋人上下打量了一眼马永贞,看到他比自己又瘦又矮,心说,“这家伙分明是找死,我一拳能把他打死”。

洋人心中暗自高兴。马上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马永贞来到了约架的地点,过了一会洋人也来了,二人并不多废话打了起来,刚开始洋人占据了人高马大的优势,马永贞只有躲避没有还手之力。

10个回合过后,洋人有点气喘吁吁,块头大有利也有弊,有利的地方就是力气大,弊端就是身体太胖,运动不灵活。

此时马永贞看准机会,把自己闪、展、腾、挪的功夫使了出来。洋人眼花缭乱,此时就像猫戏老鼠一样。

马永贞看逗弄洋人时间差不多了,当时旁边看热闹的老百姓一直喊着“打死他,打死他……”

马永贞汇集丹田之力灌注双拳,突然一个双拳贯耳击在了洋人太阳穴上,只见洋人身子一晃,“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死了。

由于之前二人签有协议,马永贞很快抽身离去了。




马永贞打死洋人的消息不胫而走,从此他成了上海滩赫赫有名的拳师。

说实话,这不过是一件普通的打架斗殴事件,没必要把马永贞拔高。当时上海滩洋人很多,都是漂洋过海为了讨生活。也谈不上打死洋人就有民族精神。

我说这些是有根据的,亲们看看火烧圆明园时国人都做了什么就知道了,为洋人扶梯子,给洋人带路,背洋人过河,老百姓心中想的是,圆明园又不是我家的,抢不上和我有毛关系……

当时情况就是“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

历史上的马永贞就是一个好勇斗狠,目空一切的年轻人。

在没有规则的世界里,谁的拳头硬谁就说了算。马永贞信奉武力可以解决一切。

到后来他接了父亲到关外为马场贩马的差事,这是一个肥缺,中间可以吃回扣。



比如选中关外马贩子的马,马贩子要给他回扣,也就是说,马永贞拿着工资吃着回扣,还别说,小日子过得很滋润。

常言道:“出来混早晚要还的”。

马永贞在贩马过程中,欠下了关外马贩子顾忠溪一笔钱,能够在关外当马贩子也不是平常人,顾忠溪多次向马永贞讨要无果,心中很气愤,心中有了报复马永贞的念头。

某天,二人决定在南京路一洞天茶楼谈债务的事,顾忠溪提前雇佣了杀手,假如马永贞还是不给钱就要他的命。

果然茶没喝完二人就谈崩了,马永贞还是不给钱。顾忠溪拱手告别,马永贞起身相送,就在马永贞出门口时,隐藏的杀手突然向他的脸上撒了一把白石灰。



就在这转瞬间,杀手上前,把马永贞的一只胳膊砍了下来,马永贞忍痛一拳把杀手打出楼下,反身去屋内取刀,就在这功夫,顾忠溪用刀砍向了马永贞的右腿,马永贞一个趔趄摔倒在地。

顾忠溪岂可放过天赐良机,当时马永贞被石灰烧的眼前一片黑暗,根本没有反抗的机会。顾忠溪上前一刀砍死了马永贞。

亲们想一想,假如马永贞不欠顾忠溪的买马的钱,顾忠溪也不会雇凶杀人。在我看来还是马永贞强悍的性格引起了杀身之祸,年纪轻轻就送了命,死时年仅28岁。

马永贞悲惨结局告诉我们,年轻人还是不要太狂了,低调做人有什么不好呢?

文/秉烛读春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历史上确实有马永贞这个人。

他一生曾经很嚣张,可惜死的很失败。

马永贞是山东临清州邱县陈村乡人(现在属于河北),回族。

陈村乡是当地著名的回族乡,有七八千回族人口。

他的父亲从老家到上海工作。当时上海有个著名的跑马厅,进行进行赛马比赛。

马永贞的父亲有一身好骑术,也是养马高手。他开始是打打工,作为马夫专门养马。后来,他开始帮助人牵线买马、训练马,后来逐步自己独立去买卖马匹。

后来他将儿子马永贞也从老家带到上海帮忙。

当时马永贞已经成年了,还娶妻生子了,就带着全家赶赴上海。

马永贞也是精通骑术,对马匹非常了解。

同时,他的老家陈乡村是很有名的武术乡,年轻回族男人多会几手查拳与弹腿,教师众多。马永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是个武术好手。

到了上海以后,马永贞一面开馆收徒,教授查拳,一面在父亲手下打工,主要是贩卖,

曾多次赴蒙古、热河、察哈尔购买马匹。

马永贞是个出色的骑手,马术精湛。据说他能倒骑背上作“大鹏展翅”、“鹞子翻身”,还能手持钢刀砍斩空中掷来的银元等。

咸丰十一年(1861年)秋季,在上海跑马厅(1851年建,今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举办的赛马会上,马永贞战胜了前两届赛马冠军洋人史蒂夫。

但除了邱县和野史以外,没有历史书记载马永贞打败过西洋拳手,更不存在打死洋人。

但马永贞显然是有真功夫的。他在老家主要是务农,并不是专业养马的牧民。

之所以骑术精湛,主要在于他自己有一定的拳脚功夫。

另外,历史记载马永贞力量很强,可以轻松举起上百斤的巨石。

不过,个人认为马永贞只是个优秀骑手而已,也没有证据证明他加入过青帮。


而马永贞之死,现在看起来真的很窝囊,被人暗算了。

1879年4月13日,马永贞因为债务纠纷,和马贩子顾忠溪、马连等去南京东路“一洞天”茶楼谈判。

马永贞自持有武术,单身赶来。谁知道,马永贞刚刚坐下,突然迎面扔来一包石灰,迷住了马永贞的双眼。

马永贞知道被暗算了,立即拿出铁尺准备格斗。因眼睛看不清东西,马永贞一瞬间被对方打手连砍几刀,头部、四肢都被砍中。

马永贞中刀受伤后,举起板凳砸过去,将马贩子顾忠溪头部砸伤,后者血流不止倒地。

随后巡捕赶到,将受伤的马永贞和马贩子顾忠溪送到上海体仁医院治疗,其余打手则被逮捕。

当晚,马永贞因为伤重不治,死在医院。亲友以回民教规安葬于上海潮阳楼公墓。




提起马永贞,很多人自影视剧中得知此人。这些作品之中,大都将马永贞描述成英雄式的人物,而且如同霍元甲等一众武林高手一样,不但喜欢打外国人为国争光,还是一位侠肝义胆的大义士。那么真实的马永贞是否真如影视剧中演绎的那样,侠肝义胆、人品端正、极具侠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呢?如果这样想的话,你就真的被影视剧骗了。(下图为陈观泰饰演的马永贞)

首先影视剧中的年代就完全是个错误,马永贞生于咸丰年间,死于光绪年间,跟民国还差着一大截子呢。他根本连民国是个什么样子都没有见过,更不可能在上海滩跟侵华日军决斗。现在很多编剧似乎根本不在乎历史,而更喜欢将历史与穿越挂钩。

马永贞真实为人实质很不怎么样,如果现在你去他的老家山东临清去走走转转,询问一下当地人,当地人没有几个人会夸赞这个人,反倒认为他是个欺师灭祖之辈。

久困当地无名堂,他日发迹上海滩

马永贞成年之后,以贩马为生,因为早年练过拳脚,而且身大力不亏,因此还兼任过拳师。在当地混不出名堂,因此远走上海滩,先是在码头扛活,因为臂力过人被码头工人仰慕,而且打架不要命,能打能拼,因此鲜有敌手,马永贞曾夸海口“拳打南北两京,脚踢黄河两岸”。(下图为金城武饰演的马永贞)

久而久之,马永贞在上海滩有了立足之地,因为其善于骑马,在咸丰年间举办的马术会上出过风头,借此与青帮、红帮有了交情,待收了一帮“弟子”后,又干起了老本行贩马。并且依仗武力几乎控制了上海滩所有地区的贩马生意,凡是来上海贩马的客商,必须要奉上一份“孝敬”。要不然马永贞那帮弟子就会肆意敲诈,让你买卖做不成,还吃大亏。马永贞几乎每天出没于马市,如果有人眼拙没提前“孝敬”,那就要倒霉了。马永贞便会以相马为名,在马背上一记重击,马受伤后便无买,卖马之人只能自认倒霉。

1879年,一伙汉北宣化府来的贩马人带着30匹好马来到上海滩,领头之人叫做顾中溪。一众人等暂住于南京路马车店内,因为初来乍到,不知有马永贞这号人物,也就没有事先打点。马永贞知道此事后,就来找茬,先是以20两银子的价格牵走一匹马,但是马牵走后银子迟迟不给。顾中溪想去索要,被马车店老板告知马永贞是地头蛇,不能惹。因此顾中溪暗气暗憋只好作罢。

没想到转天马永贞又来了,这次不要马了,而是声称自己看上了顾中溪马队中的小伙计,自己有“龙阳之好”,要让其服侍自己几天。这事顾中溪可不答应,暗中让人将这小伙计偷偷送走。却不想,这一来,惹怒了马永贞。于是,马永贞下“请帖”。要顾中溪前往南京东路洞天茶楼去喝茶。(下图为陈国坤饰演的马永贞)

茶楼之上生死搏,咎由自取丢性命

茶无好茶,酒无好酒,顾中溪知道此一去必定招了马永占的道儿。于是带了两个帮手,深藏利刃前往赴约。到了茶楼,几句客套话之后,顾中溪就想跟马永贞索要卖马银子。没曾想,马永贞不但不给,反倒破口大骂“过了南京府谁不认识我马永贞,别的马贩子想要在上海滩立足,需孝敬银子二百两,你个汉北老客不但不懂得孝敬,还想要银子。今日里,银子没有,人也别先走!”

马永贞将狠话撂下,这就要发狠。顾中溪走南闯北,也不是什么善茬子。没等马永贞动手,顾中溪先动了手。跟随顾中溪的帮手之中,有个叫马连术的,趁着马永贞没注意,一包石灰粉撒了出去。马永贞双眼进了石灰粉,睁不开眼,只能拽出护身铁齿乱刺乱捅。众弟子一看师父中了道儿,也纷纷动手。

顾中溪三人拽出随身利刃猛刺,混乱期间,顾中溪朝着马永贞脑袋砍了几刀,待马永贞倒地之后,又朝着大腿猛刺几刀,直到马永贞浑身是血不能动弹为止。马永贞那些弟子一见此情此景,也顾不得救师父,吓得全都逃之夭夭。

顾中溪以为出了人命,大叫:“杀他马永贞的是我一人所为,无累诸君!”

没想到话音刚落,马永贞突然抓着一条长凳站了起来,顺着声音朝着顾中溪脑袋就砸。顾中溪被砸倒在地,马永贞扑过去,两人打在一处。顾中溪的两个帮手朝着马永贞后背就是几刀,而后拽起顾中溪,三人逃之夭夭。

茶楼掌柜子见出了大乱子,赶紧让人将昏迷的马永贞送往医院。被抢救醒来之后,马永贞大喊:“姓顾的不是好汉子”,而后气绝。

这场恶斗,如今被描写为马永贞是正人君子,为了和平相处才邀请顾中溪去饮茶。而顾中溪却被描写成恶徒一个,蛮横不讲理,杀死大义士。而实质上,马永贞与顾中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在那个年代,想要生存,讲究的就是混不讲理,谁更狠谁更凶谁就当大哥。马永贞之死,无非也是咎由自取,根本不值得任何同情。另外什么马素贞为兄报仇,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根本没有的事儿。

因此,马永贞既不是什么民族英雄,更不是什么武林宗师。充其量是个身大力不亏,有点身手的恶汉罢了。






答:这里是覃仕勇说史,为您揭晓最真实的历史。

如果我说马永贞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可以查得到的史志资料却总是漏洞百出。

如果我说马永贞是个虚构的艺术形象,相信一定有人赤红了脖子要跟我争。

那么,还是先耐住性子看我的摆事实、讲道理吧。

马永贞的故事,最初发肇始于1927年的影片《山东马永贞》。

该故事一下子引起了国人的极大兴趣。

1928年,金恩忠著《国术名人录》,即大谈马永贞事迹,并提到了影片中没有提到的马永贞的妹妹马素贞(注意,不是白素贞),说马素贞的武艺比哥哥还厉害,哥哥被害后,她一个人横扫上海滩。后来回老家生活。几十年后,武林人士见到这位两鬓斑白、脸上皱纹累累的武林老前辈,还能骑着毛驴走动,身手骄健。

1933年,上海戏馆炒1927年影片《山东马永贞》的冷饭,上演锡剧《山东马永贞》。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河北邱县人编《邱县志》时,将马永贞收录入县志内,载:“马永贞,邱县陈村人,回族,精通查拳,尤擅长弹腿功。在上海卖艺授徒时,曾战胜欧籍洋力士。”

这之后,到了1972年,香港导演张彻、鲍学礼联合执导,陈观泰主演的电影《马永贞》横空出世,故事背景设定在民国年间,开创了香港黑帮片热潮及“上海滩争霸”题材模式的先河。

电影篇幅有限,看着不过瘾。

1981年,香港亚洲电视又摄制了12集电视连续剧《马永贞》,由白彪主演兄马永贞,故事更加复杂,出现人物更多。

1997年,香港邵氏公司聘请型男金城武饰演马永贞,翻拍电影《马永贞》,打斗场面更加宏大。

次年,即1998年,香港飞腾制作有限公司连续推出了22集电视连续剧《马永贞之争霸上海滩》和20集电视连续剧《马永贞之英雄血》,饰演马永贞的是何家劲,把马永贞故事推向高潮。

那么,2001年出版的《邱县志》在“马永贞条”的记载更名丰富具体,称:“马永贞(1851—1879),陈村人。自幼习武,性格豪爽狭义,武功高强,力大过人,精通拳术,尤其擅长禅腿功。光绪元年,他到上海卖艺授徒,颇有名声。时有一西洋力士,号称‘无敌’,在上海滩横行霸道。为长中华民族志气,灭洋人威风,他大胆与洋人比武较量。”

作为“权威”史料,《邱县志》影响力很大。

其他诸如《黄浦区志名人事略》、《黄浦区志大事记》、《上海民族志武术名家轶事》、《上海黄浦区志民族宗教编》等书纷起,所记大同小异。

该县有好事者考证,把马永贞的出生年提前到1840,死年为1879,并考证出他是如今邯郸市邱县陈村回族乡陈二村人。曾任松江府正营武备教官;多次在海南、江苏一带打擂比武,显示绝技。多次到蒙古、热河等地贩马到上海,擅长驯马和骑马。并于清光绪五年(1879)三月,用绝技“玉环步”、“鸳鸯腿”打死来上海滩横行霸道西洋大力士某。该年四月,在一洞天茶楼喝茶,被马贩拳师顾忠溪的打手先用石灰粉迷眼,继而乱刀砍死,葬在潮阳楼公墓。

该研究者还言之凿凿地称:邯郸市邱县陈村回族乡陈二村《马氏族谱》记载马永贞为本族第十五世孙,四代单传,其子无子无女。

注意:“玉环步”、“鸳鸯腿”是《水浒传》里武松醉打蒋门神的制胜绝技。

还有,如果说马永贞出生于1851,那么,其生活时代根本就不是民国,而是晚清(说“清末”也不准确),为咸丰元年,恰好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间。

而如果把马永贞出生年定位在1840,那是道光二十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一句话,马永贞戏,应该属于“辫子戏”。

但是,2012年,由鞠觉亮导演,陈国坤、王紫瑄、周牧茵、樊少皇、徐少强等主演的39集中国大陆电视剧《马永贞》,依然以民国为背景。

无怪很多观众纳闷,民国时期的大上海,那是黄金荣、杜月笙等人的天下,黄、杜等人为什么会在剧中销声匿迹?

真相耐人寻味。

还有,说马永贞用绝技“玉环步”、“鸳鸯腿”打死了来上海滩横行霸道西洋大力士某——这个“某”是谁,语焉不详。

实际上,纵观马永贞故事,全是架空的,与历史真实存在的人物没有丝毫交集,不受任何历史大事件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上海小刀会……全都不存在。

奇怪啊。

为此,邱县民俗专家杨凤奎查阅了大量史志资料,并亲赴马永贞家乡做过多次调查。

不用说,按照马永贞家乡同村、同族人的口述史料,马永贞就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大豪杰。

然而,查《马氏家谱》,并无马永贞其人。

这就非常尴尬了。

幸好,《马氏家谱》虽无马永贞,却有“马永祯”。

此外,还有一个“马永真”。

村里人说,马永贞实为“马永祯”,只因“贞”比“祯”好写易记,又含有忠贞、贞节的意思。所以,以讹传讹,成了“马永贞”。

真是这样的吗?

不是说“马永贞”无儿无女吗?

《马氏家谱》里的“马永祯”和“马永真”都是有儿子的。

马永真的儿子叫马临朝。

马临朝去世于本世纪初,而传说中的马永贞死于1879年,相隔了一百年以上,所以,马临朝不可能是马永贞的儿子,即:马永真不可能是传说中的马永贞。

马永祯的儿子叫马临额,现在的村里人都不了解,包括一些八九十岁的老人也都不了解,家谱中“马临额”之后就再也没有续写。

但是,马临额和马临朝同为“临”字辈,马永祯和马永真同为“永”字辈,他们应该是同一时代人。

明摆着,这个马永祯也不应该是传说中的马永贞。

那么,马永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真实还是虚构?

聪明如您,心里想必已经有肯定的答案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咸丰   光绪   回族   邱县   上海滩   西洋   家谱   回民   历史人物   贩子   山东   洋人   茶楼   上海   银子   武术   民国   真实   财经   马永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