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关羽襄樊之战大胜,刘备能统一中国吗?

如果关羽这一仗打赢了,刘备至少80%概率会统一中国。为了打败关羽,曹操可以说是起倾国之兵来就樊城,关羽刚刚北上,就包围了襄阳,曹仁庞德来救援,遇到关羽一触即溃,曹仁跑到樊城躲起来。曹操一看形势不利,还要派援军,可是已经没有人能带兵了,张郃在陈仓,徐晃跟在自己身边刚刚汉中回来,人困马乏部队损失大。这时候曹操想到了自己还有几个天赋异禀的儿子,可曹丕在邺城,搞笑的是曹操就下令曹植带兵,传令的到了,曹植醉酒不醒,没办法曹操就让久疏战阵十年之久于禁带兵,于禁一到,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没办法了,这时候只有让休息一阵的徐晃带着新兵来救援,曹操将孙权偷袭荆州的消息散步出去,关羽在迟疑之间,被徐晃击败,樊城之围解除。关羽退到汉水南岸,继续围攻襄阳,这时候曹操已经把徐晃召回,救援襄阳的行动已经终止,实际已经放弃襄阳。孙权这时候已经占领了江陵和公安,关羽进退失据,败走麦城。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高光尚未散尽,关羽就迎来英雄末路,没有意外,也没有奇迹,关羽被杀,一个月后曹操病死,一个时代结束了。 如果没有孙权的背刺,关羽大概率拿不下樊城,因为不仅仅是徐晃来了,合肥的夏侯惇张辽臧霸,以及整个黄河以南的兖州豫州扬州的地方部队全部来救援樊城,而关羽只有三万水军,内无大将外无援军,所以关羽拿不下樊城是正常的,拿下襄阳是肯定的。两个月后,隆中对的天下有变就来了,曹操病死,刘备出汉中目标关中平原拿下长安,关羽挟大胜之威,再次出兵樊城北上目标洛阳,孙权再以倾国之兵围攻合肥寿春北上,以曹丕的能力,怎么应对这种局面?




既使是关羽襄樊之战大获全胜,刘备也不能实现统一中国。

因为关羽有杯酒斩华雄、单刀斩颜良、文丑的惊人战绩;有过五关、斩六将,单骑走千里的骄人事迹,所以他改不了傲视了群雄却忽略了细节的致命隐患。这给他日后带来了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的悲剧,埋下了无可挽回的大伏笔。

本来有诸葛亮督军,关羽尚能做到"北拒曹操,南和孙权"的盟约。一日诸葛亮救急赴川,关羽就当无人约束,眼中无人,就很容易得罪孙权,授人以柄,无情翻脸,背后施射,一早中箭,前功尽弃。

这里主观上有关羽的孤傲自大,客观上也有孙权故意挑动关羽不冷静的"冒犯",给了毁约的借口。

赤壁战后,孙权就派了鲁肃前来索讨荆州。诸葛亮都借口搪塞了。诸葛亮只等刘备安定好益州,就可以商议"隆中对"了。待到北灭曹操,匡扶汉室,到时就可令孙权服从汉庭,一个荆州已不再是大事了。

但事与愿违。风雏落凤坡中箭而亡,刘备急招诸葛亮。孙权在关羽独守荆州下,以结儿女亲家来笼络关羽。关羽极不冷静,对来使说:"虎女岂嫁犬子"。把孙权气得半死:我堂堂东吴一方大侯,还不如你一介武夫?岂能你称虎,吾称犬?"悍然毁约,暗结曹操,夹攻关羽。

吕蒙阴奉阳违,给关羽上书尽戴高帽子:"当代最神勇的大将军,最有才华的汉寿亭侯。"关羽被吹捧得昏昏然,放松了警戒心,让东吴阴谋得成。

总之,诸葛亮一走,荆州就不太平了。倘如关羽接受了儿女亲家,在孙权的"好意下",关羽会不会醉入梦乡,孙权不战而胜收回荆州,也未尝不可。

这一切,不论"和亲"与否,都需要关羽极其冷静地与孙权周旋,不授人以柄,同时做好一切战备,不让孙权乘隙而入。方能确保荆州万无一失。

如若这样,就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诸葛亮的"隆中对"还有付诸行动的可能,刘备就有统一天下的大好机会,关羽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入关帝庙了!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关羽的襄樊之战一直是大家争论的焦点。在这场战役中,关羽先胜后败,结局让人惋惜。有人认为,关羽取得了襄樊之战的胜利,就可以席卷北方,完成北伐大业。也有人认为关羽即便取得胜利,也改变不了历史的进程。对于这个问题,根据当年的形势,我们进行一下分析。

一、襄樊之战发生的前因后果。

对于关羽的襄樊之战,很多人都是把它与刘备的其他战役割裂开来,单独进行讨论,这种方式是不恰当的。因为关羽对襄樊地区发动进攻,时间跨度如此之大,这样带有战略性质的军事行动,没有刘备的指示是不可能的,这个战役与刘备的整个战略部署是息息相关的。

刘备指示关羽发动向襄樊地区的进攻,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为了牵制曹操在汉中地区的攻势,为蜀中减轻压力。在刘备发动汉中之战后,阵斩夏侯渊,将曹军残部置于极为危险的境地。为此,曹操不得不带着重病,对关东进行紧急动员,率领绝对优势的兵力去救援汉中。

虽然刘备对曹操援军的到来有过评价,那就是曹操就算是到了汉中也会无所作为,自己肯定会得到汉中了。可是当时蜀中的动员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境地。因此,为了减轻蜀中的压力,刘备只得把眼光放到了荆州关羽这支兵力身上。

与此同时,在襄樊地区确实存在着难得的战机。当时曹操将关东的曹军主力带往汉中,襄樊地区的曹军兵力空虚。再加上襄樊地区的百姓,不久前不满曹魏的统治,发动了武装反抗。关羽的军队中还拥有一支精锐的水军,可以利用汉江分割包围曹军。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羽,是应该能够取得相当战果的。

果然在整个襄樊之战期间,关羽的作战行动十分顺利。虽然于禁、庞德率领三万曹军精锐来援,但是被关羽一直压制,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由于汉水暴溢,这些援军还被洪水淹没,成为了关羽的战利品。当时的关羽威震华夏,曹操竟然想迁都来躲避关羽的锋芒。

让关羽没有预料到的是,当他在襄樊前线与曹军鏖战的时候,东吴在他的背后动起了刀子。孙权派吕蒙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进退失据的关羽在撤军途中,军心离散,大军瞬间崩溃。关羽在逃往蜀中的途中被东吴伏兵擒杀,结束了他轰轰烈烈的一生。

二、关羽是否有夺取襄樊的可能。

关羽在取得水淹七军的胜利后,曹操紧急派遣了徐晃前往救援。关羽和徐晃进行了长期的拉锯战,被徐晃的优势兵力节节逼退。有人对此事的评价说,即便是孙权的袭击不发生,关羽也无法夺取襄樊。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吗?

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那一段时间中,参战各方的看法。首先是曹操的看法。曹操在得知关羽获得水淹七军的胜利后,不顾身体病重,立刻从长安返回关东。他和部下商议,想要迁都来躲避关羽的锋芒。这个提议遭到了司马懿的劝阻,他提出了联合孙权,共抗关羽的建议。

困守樊城的曹仁在此时也准备弃城逃走,也同样遭到了满宠的阻止。满宠指出,由于关羽的胜利,许都以南的地区都发生了骚乱。正是因为有襄樊的坚守,让关羽不能全力北上。如果现在弃城逃走,洪河以南的土地就会落入关羽的手中。曹仁接受了满宠的建议,和部下继续坚守樊城。

我们从曹操和曹仁的表现,可以看出关羽水淹七军的胜利,对曹魏政权带来的威胁。在徐晃率军解了襄樊之围后,曹操对徐晃的战功不吝夸赞之词。他说“且樊、襄阳之在围,过於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

曹操把襄樊地区被围的形势,与战国期间乐毅伐齐时莒、即墨之围相提并论。当时齐国全境被燕军攻占,只剩下这两座城还在坚守。如果这两座城丢失了,齐国也就灭亡了。为此,曹操夸赞徐晃的功绩超越了孙武、司马穰苴。

在当时,关羽的军事行动也印证了曹操的看法。当时关羽对内包围曹仁,对外抵抗徐晃的援军。曹操将关中撤回的军队源源不断派给徐晃,还叮嘱他要等兵力到齐后,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关羽。即便如此,关羽依然坚持不退。

这是因为关羽拥有一支精锐的水军,占据了汉水之利。在和曹军的战斗中,关羽用水军控制汉水江面,把襄阳和樊城分割包围。如果在江北无法支持的话,关羽依然可以将主力调往江南,继续围攻襄阳。曹军就算是人多势众,也只能望洋兴叹。

孤立无援的襄阳被关羽攻下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在夺取襄阳后,江北岸边的樊城就暴露在关羽的兵锋之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相持后,曹军只能像当年的江陵一样,弃城撤走。这样,关羽就能够夺取襄樊地区。

这样,如果东吴不出兵袭击荆州,关羽最终必然能够夺取襄樊。即便是东吴袭击荆州,关羽也可以派水军和部分步军继续围攻襄阳,自己率领主力返回江陵,抵抗东吴。当时曹操把孙权要袭击荆州的消息泄露给了关羽,可惜关羽犹豫不决,失去了挽回战局的最后机会。

三、如果关羽夺取襄樊后的天下形势。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关羽是完全有可能夺取襄樊的。那么,如果关羽夺取了襄樊,天下的形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从两种情况进行分析,那就是孙权是否发动偷袭荆州的行动。这是因为如果关羽及时返回江陵的话,孙权很可能会延迟对荆州的进攻。

首先,我们看看关羽夺取襄樊后,孙权发动对荆州的袭击的形势。在关羽夺取襄樊之后,如同满宠所预料的,洪河以南地区的控制权就落入了关羽的手中。在这种情况下,关羽所拥有的地盘向北扩展,包括了襄樊到江陵之间五百里的陆地部分。

这部分地区北、东、南三面环水,被汉水和长江包围,另一面环山,与上庸地区接壤。当时的上庸地区已经被刘封、孟达占领,与关羽的襄樊地区连成一片。这样,关羽与蜀中的交通就有了汉水、长江两条水路联接,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地位。

如果此时孙权采取袭击荆州的行动,由于荆州后方空虚,还是很可能夺取荆州的。不过此时关羽的处境要比实际上的情况好得多。关羽可以南下与孙权争夺荆州,由于有汉水和上庸作为后方,即便无法夺回荆州,也能够保证自身的安全。

在最坏的情况下,关羽也可以安全地撤回上庸。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关羽遭受曹操和孙权的夹击,就无法继续向北扩张战果了。接下来天下的形势将会变得复杂,刘备会放弃《隆中对》的战略,把蜀中的兵力转而运用在荆州方向上。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三方依然会在荆州地区陷入相持状况。

如果关羽能够在水淹七军后迅速夺取襄樊地区,那么孙权就很可能重新审视形势,放弃对荆州的偷袭。因为在这个时候,关羽打破了曹魏在襄樊方向上的防御,创造出北伐的良机。以关羽的性格,他是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会采取向宛洛扩张战果的行动的。

这就使得曹魏必须抽调兵力去对抗关羽的攻势,淮南的曹军也会被抽调走,这样就减轻了东吴在淮南方向上突破的难度。孙权如果配合关羽的行动,对合肥发动进攻,就很可能会击破淮南方向上的曹军,实现北取徐州的目标。

假如孙权采取了这样的行动,天下的形势将发生急剧的变化。关羽在宛洛方向上发动攻势,孙权的十万大军在淮南方向同时北伐,会让曹魏顾此失彼,疲于奔命。再加上曹操身体病重的情况,曹魏很可能会向北撤退,转入战略防御状态。至于说曹魏会退守到哪条防御线,就看实际情况而定了。

结语: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后,在水淹七军后威震华夏,形势一片大好,以至于曹操想要迁都躲避他的锋芒。此时虽然有徐晃的救援,关羽依然可以夺取襄樊。但是即便关羽夺取了襄樊地区,天下形势的变化却要取决于东吴的行动。

如果东吴依然采取偷袭荆州的行动,那么关羽就失去了继续北伐扩张战果的机会。由于打通了与上庸的联系,关羽和部下的安全就有了保证,三方会在荆州继续相持下去,天下形势没有太大的变化。如果东吴放弃偷袭荆州,转而在淮南发动攻势,曹魏会陷入顾此失彼的状态,只能放弃大片土地,向北撤退。这样,天下形势将发生急剧的变化,甚至《隆中对》的目标可能会提前达成。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说不准。襄樊之战与巨鹿之战、垓下之战、昆阳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不同,不属于决定全国能否统一之战,一战定乾坤之战。况且还有江东孙权势力能否允许刘备集团做强做大。
襄樊位置非常重要,是南北方互相争夺的焦点。关羽威震华夏,被后世加封为“武圣”,是勇将,不像韦睿、谢艾那样算作智将。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水淹七军,擒于禁,擒杀庞德,引起许昌震惊,曹操想从许昌迁都洛阳,避关羽兵锋。司马懿、蒋济说东吴孙权方面不能希望关羽做大,可联系东吴夹击关羽。曹操方面还把孙权方面计划攻打关羽的信息传递给关羽,关羽也没有处理好应对东吴的计策。
如果关羽襄樊之战大胜,会打败徐晃等支援曹仁的军队。曹操集团保汉派会兴起,徐州地区还没有彻底归顺,曹操年纪已高,儿子曹丕和曹植存在争位问题,内部不稳定,曹操集团确实存在许多不利因素。但是,瘦死骆驼比马大。东汉十四州,刘备占据益州,荆州三郡;孙权占据扬州,荆州三郡,后来占据交州,曹操占据冀州、司隶州、豫州、青州、兖州、并州、豫州、凉州、雍州、荆州一个郡,可见曹操势力明显强于刘备。古语:得中原者得天下,曹操势力在中原根深地固。诸葛亮“隆中对”曾说曹操难于争锋。
关羽襄樊之战大胜,孙权集团也会感到威胁,吕蒙、陆逊表面恭敬关羽,一直暗地里想夺取荆州。刘备集团占据荆州,在长江流域处在孙权集团上游,顺流而下威胁孙权集团安全,孙权集团又不敢从徐州方面北上,这等于把孙权集团北上中原之路堵死,孙权集团极有可能打击刘备集团。曹操、孙权两个集团联手,刘备集团很难统一中国。
诸葛亮“隆中对”提出:天下有变,派一员上将率军出荆州,刘备率主力出秦川,兵伐中原。但是,襄樊之战还没有完全达到天下有变那种情况。




能否统一中原,一场战役没有决定性。当初东晋在肥水击败符坚,最后也没统一中国。

如果赢得襄樊战役,意味着俘虏于禁后,关羽击退了徐晃的新军而且赶跑曹仁,占领樊城和襄阳。同时孙权没有偷袭江陵。这个结果对于统一中原这个目标来说还不够好。曹魏的主力尚存,曹操还健在,刘备在汉中战役中已经力竭。但是曹魏的防线已经被关羽击破,汉水是关羽的进攻基地,关羽善用水军,从襄樊向下游顺水攻击武昌,走陆路威胁许昌,洛阳。关羽在襄樊无论对曹魏或孙权都是锲入的一根钉子。这个时候很类似北周,北齐和南朝的三国鼎立。谁灭谁都无把握。曹魏占据中原核心地区,力量最强大,但是直接统一中国的能力也没有,孙吴占江东似南朝,但没有南渡的大量汉人前,江南地区还没有开发。蜀汉没有取得关中地区,仅凭益州,汉中和荆襄地区也难有统一中国的资本。

这个时候谁有力量统一的首先排除孙吴,没有动机,只想当一个割据的军阀。中原世家大族也不容南方的氏族。这时候就知道刘备提出的恢复汉室对蜀汉有多重要了。曹魏和蜀汉谁统一中国,第一看谁会获得外力的兵源支持,蜀汉的外力是南中地区少数民族和凉州的羌人(还有一部分羌人支持曹魏)。曹魏可能的外力是北方的匈奴,用的好是支持,用不好就是引狼入室,东吴的外力是山越人,他们尚未开化,不找麻烦就不错。第二看谁获得氏族大家的支持多,所谓民心向背,其实就是看氏族大家们的支持。这点曹魏有绝对优势,不仅有地理位置的天然优势,还有九品中正制的制度保障,如果曹丕不篡汉还有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第三要看谁的内乱少。后世北周击败北齐就是因为本来占据绝对优势的北齐连续出了几任昏庸皇帝,并铲除了像斛律光,高长恭这样的肱骨之臣。孙吴在内部有继承人方面发生问题,连杀大臣的乱子。曹魏则出现了权臣夺权,方面大员造反的大的动荡,而蜀汉最平稳。

综上,如果关羽取得襄樊战役胜利,三国鼎立将更牢固,会延续更长的时间。谁统一中国这个问题将在第二代或第三代的君主上得到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襄樊   蜀汉   汉水   江陵   东吴   襄阳   汉中   淮南   荆州   中原   水淹   兵力   中国   形势   地区   集团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