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除秦国外其余六国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战国时期,历经春秋三百年征战兼并,曾经分布各地的上百诸侯国,只剩下了十余个,其中尤以战国七雄(即秦、魏、韩、楚、燕、齐、赵)实力最强、存续时间最长。七国之中,除了最终统一天下的秦国之外,其余六国也曾或多或少辉煌过一段时期,那么这六国又是如何衰弱的呢?


魏国:曾为战国初期霸主,“马陵之战”后迅速衰败

“三家分晋”后,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改革,同时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巩固变法成果,从而使得魏国国力大涨。魏文侯死后,其子魏武侯又任用吴起进行改革,使得魏国军事实力大涨,继而确立了魏国战国初期霸主的地位。

魏国经历变法后,虽然国力强横,但由于地处四战之地,想要永保霸业就必须对外用兵。迫于外部形势,魏国虽然通过与秦、齐、楚、赵、中山等国的交战,夺取了大片领土,但也使得魏国在外交方面处于孤立状态。

赵国在与齐、燕结盟后,于前354年进攻魏国保护国卫国,魏国则与卫、宋联手攻打赵国,赵国不敌,在都城邯郸被围攻的情况下,派人向齐国求援,后齐威王派田忌、孙膑出兵救赵,采用“围魏救赵”之计,于“桂陵之战”击败魏国。与此同时,已经完成“商鞅变法”的秦国,同时向魏国河西发动进攻。

魏国虽然在“桂陵之战”中战败,但国力损耗其实并不算大,且转头便在前352年的“襄陵之战”中击败了齐国,此后魏国与齐、赵等国议和,进而于前350年出兵反攻秦国,迫使秦国战败乞和。

前344年,魏惠王去侯称王,并召集诸侯举行“逢泽之会”,结果遭到韩国等大国的抵制,魏韩就此翻脸。前342年,魏国出兵攻韩,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遂派田忌、田婴、孙膑率兵救援,在上演了一招“围魏救韩”后,又在“马陵之战”中大败魏国,魏将庞涓也因此而死。

“马陵之战”后,魏国国力大损,就此失去战国霸主地位,此后魏惠王虽然通过“徐州相王”与齐国结盟,稳住了魏国东部局势,但在西部却接连遭遇秦国进攻,尤其是在丢失河西之地后,魏国面对秦国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就此国势日衰。

韩国:曾用申不害变法图强,败于魏国后一蹶不振
“三家分晋”后,韩国也曾多次对外出战,并在吞并春秋小霸之一的郑国后,迁都郑城,改名新郑。虽然同为三晋之国,但魏国强大之后,却曾多次进攻韩国,面对实力强横的魏国,韩国难以抵御,只能以魏国马首是瞻。

韩昭侯即位之后,眼见魏国因任用法家李悝变法而强大,也决心变法图强,遂于前355年任用法家申不害为相国,在韩国实行变法。作为法家人物,申不害虽然也任用法家思想变法,但更主要强调君主统治之“术”,从而使得贵族特权受到限制,国内政局趋于稳定,百姓生活渐趋富裕。

申不害在韩国变法十几年,虽然多有不足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起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韩国在国力稳步提升的情况下,也在积极对外扩张,先后攻取东周的陵观、刑丘、高都、利和楚国的上蔡等地。

前342年,韩国因拒绝参加魏国举办的“逢泽之会”,魏国出兵攻韩,韩国在得到齐国救援的承诺后,竭尽全力抵御魏国进攻。

当时,齐国虽然答应出兵,但却抱着同时削弱韩国和魏国的目的,因此直到韩国五战皆败之后,这才正式出兵。虽然魏国最终败于“马陵之战”,但韩国十余年的变法成果,也就此毁于一旦,自此之后一蹶不振,只能苟延残喘。

楚国:楚悼王去世变法夭折,面积虽大但国力不强

楚国作为老牌诸侯强国,早在春秋时期便崛起于南方,乃是春秋至战国时期,国土面积最大的诸侯国。战国初期,随着中原列国相继变法图强,楚国的竞争力开始大幅度下降,在战略要地大梁、榆关因败于魏国丢失后,面对三晋的进攻已经难有招架之力,虽然秦楚联盟缓解了压力,但三晋在拉拢齐国后,楚国便再度压力骤增。

楚悼王作为一个极有抱负的君主,想要极力摆脱这种困境,却又拿不出良策,而就在其焦头烂额之际,因公叔痤谗害的吴起来到了楚国,楚悼王对此欣喜万分,先是任命其为宛城守,负责防御韩、魏,一年后便升任其为令尹,让其主持楚国变法。

吴起通过“明法审令”、废除世卿世禄制、整顿吏治、完善律法、改革军事、营建新都等措施,使得楚国迅速强盛了起来。此后,楚国“南平百越,北并陈、蔡、郤三晋,西伐秦”,一跃成为南方第一强国。

然而,就在楚国国力持续提升之际,楚悼王突然于前381年去世,而就在楚悼王的灵堂上,在变法中利益遭到损害的楚国旧贵族们群起发难,吴起被射杀而死,楚国变法就此夭折。此后,楚国虽然面积仍然庞大,但国力却并不算强,面对强盛起来的秦、齐,只能被动挨打。

燕国:燕昭王人死政消,齐赵夹击下迅速衰落

燕国虽然立国极早,但由于地处苦寒之地,北方由时刻面临着山戎威胁,其国力始终不强。进入战国以来,由于其国内时常生变,再加上屡遭南方大国齐国的进攻,甚至数次遭遇亡国之危,如此情形下,燕国只能艰难求存。

燕王哙在位期间,燕国爆发“子之之乱”,后齐宣王趁机发兵攻燕,幸好赵、韩、秦、楚插手,燕国这才避免亡国。前311年,赵武灵王送燕王哙庶子公子职回国即位,是为燕昭王。

燕昭王为了改变燕国面貌,报齐国破燕杀父之仇,即位后通过筑立黄金台、拜郭隗为师等措施,吸引列国人才入燕,使得燕国很快会集了乐毅、邹衍、剧辛等大批人才。后燕昭王任用乐毅力行改革,使得原本弱小的燕国迅速得以富强,国力日渐强盛。

前284年,趁着齐国攻掠各国和灭宋得罪各诸侯国的机会,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率倾国之兵联合秦、韩、赵、魏五国伐齐,五年内连下齐国70余城,报了当年齐国入侵燕国之仇。同时,燕国又大破东胡,拓地千余里,使得燕国疆域大为增加。

然而,就在燕国逐渐强盛之际,燕昭王于前279年去世,而即位的燕惠王因与乐毅素来不和,再加上齐国田单的反间计,最终导致乐毅逃亡赵国,而燕国军队则大败于田单的“火牛阵”。此后,燕国又发生政变,燕惠王为燕相公孙操所杀,再加上时常与赵国、齐国发生战争,燕国国力迅速衰弱。


齐国:邹忌改革后长期称霸,“五国伐齐”后迅速衰败

齐国作为东方老牌诸侯强国,曾为春秋霸主之一,但在齐桓公去世后便霸业衰退,虽然在晏婴主持国政时,齐国曾一度实现中兴,但却难以扭转衰落局面。春秋末年,齐国更是爆发了小宗取代大宗的“田氏代齐”事件,姜氏齐国就此灭亡。

战国初期,齐国由于内乱国力并不算强,齐威王即位之初,韩、赵、魏更是趁着齐国国丧之机大举伐齐。前355年,齐威王在邹忌劝谏下,开始寻求变法图强,他任用邹忌为相改革内政,又任用田忌、孙膑为将强化军事,使得齐国国力日渐增强,并先后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两次击败战国初期霸主魏国,一跃成为东部霸主。

齐宣王、齐湣王时,齐国先趁燕国“子之之乱”之际攻打燕国,又与韩、魏联手大败楚国,还曾与韩、魏等国合纵攻秦,历时三年攻破函谷关,迫使秦国求和,这也是战国时期秦国唯一一次被攻破函谷关。前286年,齐湣王在攻灭宋国的同时,又南侵楚国、西侵三晋,齐国势力达到巅峰。

彼时,齐国国力虽强,但由于长期对外征伐,也就此将周遭列国得罪了个遍。前284年,燕昭王为了复仇,联合秦、韩、赵、魏四国联手伐齐,五年内连下七十三城,齐国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城在苦苦坚守,虽然最终田单成功复国,但齐国也就此元气大伤。


赵国:赵武灵王时迅速崛起,“长平之战”后国力大损

“三家分晋”以后,赵国本就由于北方的林胡、楼烦时常侵犯而头疼不已,南方又时常遭到霸主魏国的侵扰,好不容易等到魏国衰败,东方的齐国又成了心腹大患。结果,在各方夹击之下,赵国始终难有崛起的机会,甚至在“五国相王”后,也不得不因自身实力问题而放弃王号。

赵武灵王即位之时,赵国国力已经极度衰败,不仅受到列国武力威胁,就连中山小国也时常进犯,在前307年进攻中山失败后,赵武灵决心变革图强,通过大胆的推行移风易俗,赵国军事实力开始迅速提升,这便是著名的“胡服骑射”。

在肥义、楼缓、蔺相如、虞卿、赵胜、赵奢、廉颇、李牧等名相良将的辅佐下,赵武灵王在军事实力增强之后,通过西破林胡、楼烦、北灭中山,拓地千余里,赵国得以迅速崛起,国力大幅增强。

随着赵国的崛起,秦赵冲突也日渐激烈,武灵王使秦、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便是秦赵双方之间的一次次试探,而赵军更是在赵奢的率领下,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使得秦国遭遇了“商鞅变法”以来的唯一一次惨败。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长平之战”爆发,此战历经三年,秦军在白起的率领下最终大败赵军,赵国45万男子除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被放回赵国外,其余全部长眠长平战场。

“长平之战”后,虽然赵国在魏、楚两国帮助下,在“邯郸之战”中战胜秦国,但赵国国力衰退的趋势已经无法避免。在秦国国力缓和之后,面对秦国的不断进犯,赵国也只能勉力维持。如上所述,山东六国虽然都曾有过属于自己的辉煌时期,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辉煌的时间太过短暂,非但无法以一隅敌天下,甚至很难获得攻灭任何一国的能力。在无法力压其余六国的情况下,短暂的崛起并不能帮助他们一统天下。




谢谢邀请!战国七雄,其余六国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秦国强大,二是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这两个原因使秦国统一天下成为必然。

一、秦国强大。由于秦孝公利用商鞅变法,改革一切陈旧的规章制度,使秦国得到富国强兵,从此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具备压倒其它六国的优势。

二、 其余六国衰落的原因。

①齐国,原来是非常强大的,由于发动战争频繁,树敌太多,各国联合打它的主意,公元前284年,燕国乐毅联合秦、韩、赵、魏,五国攻齐,齐国大败,从此由强变弱,最后被秦国收拾了。

②魏国,强势好战。公元前353年,大将庞涓攻打赵国,齐国孙膑采取“围魏救赵”之法,进攻魏都大梁,迫使庞涓回师,遭遇埋伏惨败,国力受损。公元前342年,魏国攻打韩国,孙膑采取减灶之法,诱敌深入,使庞涓大财于马陵,庞涓自杀,魏太子被俘。从此魏国衰落,被秦国灭掉。

③ 韩国,本来地盘较小,四面受敌,靠的是听人使唤过日子,秦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到来,根本没有什么反抗能力,只有面对灭亡。

④楚国,原本是强国,到了楚怀王的时候,国力开始衰弱。由于楚怀王是个昏君,任用腐败的官员,使朝纲混乱,排挤像屈原一类的贤才,一些奸佞小人把持朝政,使国家走下坡路,屈原为此投汨罗江而死,楚国再没有往日的兴盛了,外敌入侵,无还手之力了。

⑤燕国,关键是燕赵之争,败给赵国,从此一蹶不振,最后秦国渔翁得利,灭掉燕国。

⑥ 赵国,关键是秦赵长平之战,败给秦国,从此国力衰弱,被秦国灭掉。




严格来说,“齐楚赵魏韩燕”败于秦国,并非完全是自身“衰落”所致,而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比不上秦国更能顺应时代,因此也更强大。

因此,始皇最终能够“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在“统一——分裂——再统一”的历史大势面前,各诸侯国都如同“滚石上山”“逆水行舟”,稍一松劲儿,便会在时代这部“大书”中翻篇儿了。

一,在众多诸侯中,秦国只是“后起之秀”。

进入“战国”一百年的时候,秦国仍然小心翼翼地偏居一隅。

秦国由弱变强,始于献公,成于孝公。这是公元前385年—前361年的事情。

在这之前,魏文侯重用吴起,掠占河西之地,秦国着实“窝囊”了许久。

之后,楚悼王亦用吴起,南平百越,北并陈蔡,败三晋,西伐秦,相当不可一世。

楚悼王没于前381年。魏惠王又起,攻破赵都邯郸。再伐赵时为齐军所败。

于是,秦国乘机收复河西。魏国迁都大梁,即现在的开封。

尽管秦国就此打开了东进的通路。但至前342年,魏举逢泽之会,仍居霸主地位。

羿年,魏再为齐所败。齐遂取而代之。

韩魏,地域狭小,且靠近秦国,所以始终惶恐不安。

燕赵处地偏僻。

此时国力强盛的,就属齐、楚、秦三国了。

楚国春秋开始就是强国,更在中部位置。但怀王两次伐秦,皆大败,后来又被秦国骗去和秦昭王“会谈”,结果被扣押,前296年死于秦国。

这期间,齐国约与韩魏伐秦,兵败函谷。前295年,齐再次攻秦。

本来齐国已经相当强大,但湣王在位时的前284年,燕昭王用乐毅,合诸侯攻破齐国,湣王死,从此齐国衰落。

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本专心开拓周边,不料死于内乱。

至此,实际上强国只剩下秦国一个。

前279年,白起伐楚,将楚王室赶到了安徽境内。

前260年,秦兵伐韩,降赵。

战国七雄争霸之战,到长平、邯郸之役,应该算大局已定。

前230年起,嬴政发起的横扫六国之战,只不过是打扫战场而已。

二,春秋战国,强盛之国都实行了改革。

春秋时期,已经产生了诸侯霸主。

凡能称霸者,无不因早早实行了改革。

齐国强盛,始于齐桓公任管仲为相。

管仲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内政上,把国人分为三部,称“三国”;把郊外分为五属,叫“五鄙”,按年对“三国五鄙”实行“考核”,大大强化了国家治理力度。军事上,实行兵民合一,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及扩大了兵员,又减少养兵负担。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外交上,高举“尊王攘夷”旗号,争取相当部分小国的支持。

这使齐国实力迅速崛起。

春秋时的晋国和楚国,是通过整顿内政增强国力的。

郑国的子产,亦曾大力改革,让这个不大的国家,在几十年里未遭大国欺凌。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都曾因改革而强盛,又因奢嬉而沉沦。

战国时期,凡大力变法的诸侯国,很快就成为霸主。

魏国之强盛,与李悝变法关系太大。

他一是废除世卿世禄制度;二是推行“尽地力”政策;三是实行“平籴法”;四是颁《法经》。李悝被认为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吴起,对魏国称霸亦起了重要作用。可惜被魏武侯猜忌,于是到了楚国。楚悼王任吴起为令尹,改革七年,这是楚国最强盛时期。

战国时期,齐国用邹忌;申不害相韩;燕以乐毅为亚卿,都大力实行了改革,这期间,也都是这几国的强盛时期。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也属于一种改革。

三,秦国变法最晚,但关键就是一以贯之。

战国其他六国,最大问题,在于因改革而强盛,也因改革不彻底,抑或中途夭折而迅速衰落。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381年楚悼王死后,旧贵族很快叛乱,乱箭射死吴起,军政大权从此集中于屈、景、昭三家贵族之手,楚国也就很快衰败了。

秦国变法最晚。

秦孝公即位后,任用商鞅,大力改革。第一轮改革,一是奖励军功;二是编制户籍;三是奖励耕织。十年后,第二轮改革,一是实行仙制;而是废井田,开阡陌;三是统一度量衡。

以上措施,大大增强了秦国实力。

前338年,孝公没,商鞅被车裂。

不过,即位的秦惠王,继续坚决实行商鞅所作改革。

此后的几代秦王,没有一任对此有过丝毫犹豫。

所以,《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这是司马迁引用《过秦论》之语。

相对于六国“三心二意”的变法,秦国——

第一,一经变法,坚持到底。

第二,实行坚决,不断完善。

第三,兴农强兵,惠及百姓。

有一种观点,从吴起开始,认为秦楚民风大异,秦兵更善战。

民风,可能是一个因素,但绝非主要因素。

秦国从商鞅开始奖励军功,鼓励开荒,都是直接有益于百姓的举措。虽然都是民兵合一的制度,但秦国的兵士,无疑会比其他六国军士更能英勇作战。

春秋战国之际,正是铁制工具和牛耕兴起之时。徐中舒先生考证,秦国应当最早普及了牛耕,这大约可以比其他六国的农作效率,提高数倍以上。他认为,这是秦国战国中后期迅速强大的重要原因。


使用了更先进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关系上更能换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同时在奖励军功,打破了贵族世袭掌控权力的局面,调整了政治上层建筑,这就使“天时地利人和”,都在秦国这边了。

其他六国,必然相形见绌。




战国七雄之中,秦国与其他六国以崤山为界,除了秦国在崤山以西之外,其余的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这六国又称“山东六国”,包括魏国、韩国、赵国、楚国、燕国和齐国。天下分久必合,最终历史选择了秦国灭山东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

秦国之所以能灭亡山东六国的根本原因,不仅在于秦国自身实力的强大,更在于六国本身内部的弊端。正如唐代文学家杜牧在其《阿房宫赋》中的一句千古名言:“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据史料记载,秦灭六国的顺序依次是韩、赵、魏、楚、燕、齐,是按照秦昭襄王时期宰相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策略来进行的。所谓的“远交近攻”就是先打秦国相邻的国家,这样每打下一寸土地来,就可以合并到秦国的版图上,让秦国的领土越来越多。

公元前230年,秦灭亡了韩国。韩国的实力在山东六国中是最弱的,又与秦国为邻,早在秦国彻底灭亡韩国之前,韩国就已经向秦国俯首称臣。韩国也曾通过变法力求强大,但是却选错了改革的方式,一味崇尚术治,最终导致韩国衰亡。

申不害在韩国推行变法,一定程度上也让韩国变得强盛。但申不害在韩国推行的是以“术”为主的法制,主要强调君主的统治之“术”,即任用、监督、考核臣下的方法。术治最终成为君主手中控制臣子的一种单纯的权力形式,术治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君主本人的才能,如果君主是一位明君,国家就会比较兴旺;相反,国家就会陷入混乱,老百姓就会遭殃。

韩国推行的这种术治思想,最终导致韩国上下形成一股揣摩君心、阿谀奉承的风气。韩国在与诸国的外交博弈中,奉权谋之术为国策,把这种术治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韩国选择了术治,放弃了强悍和耿直,选择了明哲保身,苟活成了韩国的秉性。韩国最后的两任君主,韩惠王长期在位而毫无作为,最终向秦国称臣,其后的韩王安亦唯仰秦的鼻息而已,其存亡的命运,完全取决于秦国对它的态度和秦国战略决策的需要。因此, 韩国衰亡于对术治的崇尚。

战国时期的赵国,也曾强盛。军事上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后,战斗力很强,出现过赵奢、廉颇、乐乘、李牧等许多名将,曾多次挫败燕、齐、魏、秦和匈奴的军队,然而赵国只顾发展军事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协调发展。赵国人性情暴烈、好勇气躁的个性,导致民间惯于私斗,人们无视法度,任性而胡作非为,破坏力十足。赵国的庙堂之上也是妄诛乱杀,混乱不堪。十二代赵国君主中,竟然发生了十一次大规模的兵变和内乱。虽然赵国士兵的作战能力非常强悍,但是萧条的经济实力不足以支撑起整个军队的运作。

赵国的君主大多昏聩无能,不重用本国人才。赵孝成王时统御无方,长平之战临敌换将,四十余万赵军被歼灭,赵国元气大伤;赵悼襄王时,赶走名将廉颇,使得赵国更加衰弱;赵王迁时,名将李牧也被离间杀害。连年与燕国之间的战争消耗,赵国最终完全失去抵抗秦国的能力,注定了它最终的灭亡。

魏国是兴盛于重视人才,衰亡于轻视人才。魏国在战国初期之所以能够强大起来,主要是依靠李悝和吴起这两位人才实施的变法改革。强盛起来的魏国,曾经差一点瓜分了秦国,魏武卒威名天下。魏国的开国君主魏文侯是个典型的谋略家,魏国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然而他的后世子孙却一步步败光他所创下的基业。

魏国原本人才济济,但是魏文侯之后的魏国君主们却昏庸无能,他们自大而多疑,有大才而不用,致使商鞅、吴起、孙膑、范雎等一大批大才流失。这些大才最终协助他国,或削弱魏国的实力,或直接灭亡了魏国。魏武侯痛失吴起,魏惠王错失商鞅,魏安釐王和信陵君的君臣失和,导致中了秦国的计谋,最终只能自食恶果。

百年来,魏国一边源源不断地制造人才,一边孜孜不倦地为对手输送人才。如果魏国自己能够更加重视这些人才的作用,能够留住这些愿意为魏国效力的大才,那么魏国的命运可能会被改写。因此,魏国衰亡于对人才的轻视。

在一众诸侯国中,楚国绝对是一个实力派,占据着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是战国七雄当中疆域最为广阔的国家。在楚武王到楚庄王这几位先祖的共同努力下,楚国的霸业一度达到了巅峰。战国初期,苏秦曾预言:“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

楚国最大的弊端在于其国内实行的分治制度,君主将自己的权力划分给国内的一些大贵族,获得权力的大贵族同时也要承担起保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可以说,楚国是建立在分治的基础上。这种制度其实对楚国的蚕食非常严重,让楚国的国君没有绝对的话语权,各大贵族可以说实际上已经分割了整个楚国。分治的各大贵族,以各自的利益为重,以至于楚国的资源和力量始终无法聚合。

分治制度严重阻碍了楚国的发展,从春秋初期楚国自立为王之后,分治制度就一直没有被改善过,而且不可能被改善,只要这种制度存在,各个贵族之间的掣肘也必然会存在。楚悼王曾想改变这种局面,支持吴起在楚国变法,但是变法改革侵犯了这些大贵族的利益,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对付吴起,最终吴起也没有落得一个好下场。以贵族为基本的分治制度是不可能被改善的,而只要这种制度存在,各个贵族之间的掣肘也必然会存在。

楚国虽然拥有号称百万的军队,但是这支军队效忠的却不是楚王,而是他们各自的领主。在秦国和楚国长期的对峙中,楚国的各大贵族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难免会重新回到那种掣肘的状态当中,一旦掣肘爆发,军队的破绽也就一览无遗,所以说,楚国衰亡的最大原因不是天时地利,而是它长期以来的分治制度。

在战国七雄之中,燕国是一个古老而弱小的国家。燕国离秦国最远,所以他是秦国“远交近攻”政策的受益者。燕国衰亡的根本原因和楚国类似,都是因为国内根本政治制度的原因。燕国所实行的是一种王道政策,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大争之世,燕国是反对诸侯争霸的,它不会在国与国之间谋取实际利益,它只是秉承那一份作为西周正统诸侯国的骄傲而自生自灭,只有在不得不面对战争的时候它才会被动接受。所以,燕国在整个战国时代都是一个被欺凌的对象,无论是对齐国的战争还是对赵国的战争,它都鲜有胜利。

王道思想在燕国是根深蒂固,即便是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太子丹派出刺客荆轲刺秦王,也是希望荆轲劫持秦王以迫使其归还秦国吞并各个诸侯国的土地;乐毅伐齐没能使齐国灭亡的根本原因也是因为燕昭王和燕惠王心中“天下圣王”的理念挥之不去。这样的燕国其实是非常悲哀的,它一直都活在一种居高临下的自豪与骄傲当中,但是它却没有任何自豪与骄傲的资本。最终在上古王道思想与身处霸道时代的矛盾、纠结。沉沦中走向衰亡。

齐国是六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这倒不是因为齐国的强力抵抗,而是因为齐国采取的绥靖政策。齐国在战国中期也曾强盛一时,取得中原霸权,吞并宋国,差点灭了燕国,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魏武卒,联合东方其他五国打败秦国,是秦国在东方的一个劲敌。然而齐国的霸业却葬送在了齐闵王身上,他错误地相信了纵横家苏秦的建议,灭掉了宋国导致东方其他五国伐齐的悲惨结局。自己兵败身死不说,齐国的霸业也彻底破产。

齐国在地理位置上来说,距离秦国比较遥远。所以,在秦国一直以来奉行的外交政策当中,齐国都是在盟友位置上的,无论是张仪的连横政策也好,还是范雎的“远交近攻”政策也好,齐国都是重中之重。在弱肉强食的时代,齐国选择相信秦国,认为自己是秦国的盟友,只要保证在秦国东进的道路上自己不会对其他国家进行援助,不阻拦秦国东进,秦国必定不会终结自己的统治。所以,当其他国家在对战秦国的时候,齐国选择遮住耳朵,拒绝聆听远方的战鼓声,而选择享受当下的生活。最终,当秦军兵临城下的时候,齐国才发现自己已是孤立无援,只能选择不战而降。

山东六国的灭亡,并非它们没有抗击秦国的实力。不是因为山东六国的军事实力不够强大;也不是因为山东六国的士兵不够勇猛;更不是什么天时地利方面的自然条件横加约束。而是因为在他们的生存当中,都将生存下去的根基放在了秦国身上,都不把精力放在发展国家上面。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山东六国时而合纵,时而连横,然而主导他们之间关系的,永远是秦国这个具有足够军事实力的强国。

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也是秦国奠定横扫六合的基础。至此,秦国统一天下便只是时间问题,东方六国再也无法抵抗。长平之战的起因是因为韩国,秦国出兵占领了韩国的野王,致使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联系完全截断,韩桓惠王为了自保,令上党郡郡守冯亭将上党郡献于秦国以换取秦国的息兵。冯亭不愿降秦,而是投靠实力强大的赵国以抗秦。赵孝成王听取了平原君赵胜和赵禹的建议,接受了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并策封冯亭为华阳君,派平原君赵胜去上党接收土地,同时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上党事件”便是秦赵长平之战的导火索。

秦赵在长平之战的对峙期间,其他五国是各怀鬼胎。难道他们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吗?按理说,三晋同源,赵国有难,韩国和魏国应该出兵相助才是。然而,被秦国打怕了的韩国,怕秦国此时掉头来攻打自己而默不出兵;同样害怕秦国的魏国也是按兵不动,对于魏国的君臣来说,秦伐赵,有利于魏国,所以魏国也不会派兵;对于楚国来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倒是很想派兵援助赵国,但是秦国警告楚国,若帮助赵国,秦国就伐楚,如果楚国袖手旁观,秦国放过楚国,如此以来,楚国也被吓退了;燕国和赵国之间本就有仇怨,加上燕国实力不济,也不会派兵;而齐国则以秦国盟国自居,只做壁上观,而不参战。

人心齐则泰山移,而山东六国之间的不团结,最终导致的结果正如《过秦论》中所言: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唇亡齿寒的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结束于公元前221年。战国时期,只剩下秦、齐、楚、赵、魏、燕、韩七个较大的诸侯国(战国七雄)与巴、蜀、中山、越、宋、卫、鲁等国家。

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战国七雄消灭了其他的国家,而秦国也消灭另外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灭掉齐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了五百多年的分裂局面。

那么,战国七雄中另外六国是怎么衰落的呢?

魏国衰落的原因是人才流失、君主昏庸

首先来说魏国,魏国从公元前403建国,一直到公元前341年的马陵道之战前都是战国七雄之首。魏国从魏文侯、魏武侯以来,东破齐,南攻楚,西过黄河伐秦,称霸了半个世纪之久。

魏惠王时期,魏国对外战争桂陵之战、马陵道之战都以惨败收场,丧失了三代积累的国力,从压制秦国的中原霸主变成迁都大梁弱国,从此一代不如一代。从魏武侯、魏惠王以来,魏国丢失了大量的人才,比如吴起、商鞅、孙膑。

齐国衰落的原因是四处树敌,遭到五国伐齐的打击

其次是齐国,战国时期的齐国是田和的后人建立的国家。田齐成为诸侯国已经是公元前386年的事,曾一度遭到魏国的压迫,与如日中天的魏国争夺中原霸权。

齐威王田因齐时期,齐国才终于在桂陵之战、马陵道之战两破魏国主力,取代魏国成为中原的霸主。齐国在战国末期还能与秦国并称东、西二帝,但后来因为灭宋之战和五国伐齐事件而惨遭削弱,最后不怎么再介入诸侯国的纷争。公元前221年,弱小的齐国不战而降,投靠秦国。

楚国衰落的原因楚、秦争霸失败,丧失了大量的领土和人口

楚国是南方最大的诸侯国,在楚威王熊商统治时期,楚国达到鼎盛,东灭越国至大海,北攻齐国至泗水,土地方圆五千里,是战国中期土地最辽阔的国家。

史称楚国“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米支十年,此霸王之资”。楚国的兴衰以楚威王、楚怀王为界限,楚怀王在蓝田之战、丹阳之战败给秦国,又遭到北方四国的夹击,从单挑秦国的强国沦为偏安一方的弱国。值得一提的是汉高祖刘邦、楚霸王项羽都是楚国人。

赵国衰落的原因是因为上党郡之争卷入长平之战,结果惨败

赵国是战国后期唯一能单独对抗秦国的国家,也曾完成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凭借强大的骑兵灭掉了战国第八强“九千乘之国”中山国。赵武灵王时期,赵国曾有绕过函谷关灭秦的计划。

不过,赵武灵王死后,赵国趋于保守,后来因为与秦国争夺上党郡而大打出手。赵国的国力本身不如扩张多年的秦国,而且在长平之战一败涂地。长平之战中,赵军损失45万人,失去了能与秦国对抗的能力。

如果说齐国、魏国、楚国、赵国都有称霸一时的记载,那么只有韩国、燕国因为是弱国,没有能力改变战国时期的局面。

燕国、韩国本来就是弱国,整体实力有限,遭到其他国家打击是主要衰落原因

在战国七雄之中,韩国、燕国是实力最弱小的国家。韩国只有在韩哀侯、韩昭侯两代君主时期稍微强大一点,旋即便沦为其他诸侯国的讨伐对象。由于韩国最弱、最近,所以称为秦灭六国时的第一个消灭对象。

燕国的国力比韩国稍强一点,但也仅仅是在燕昭王时期领导过一次“五国伐齐”事件。五国伐齐时,燕军只是依赖其他国家的联军才能击溃强大的齐国,这是因为燕国本身就是弱国。

在战国后期,燕国连长平之战后的赵国都打不过,还想趁虚而入偷袭赵国的土地,反被廉颇打得丢盔卸甲,割地赔银。不过,由于燕国距离秦国的地理位置较远,所以直到公元前222年才被秦始皇消灭。燕国在正面挡不住秦国的进攻,还曾组织过“荆轲刺秦”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秦国   魏国   楚国   战国   申不害   齐国   韩国   强盛   国力   公元前   君主   诸侯   霸主   贵族   强大   原因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