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为世界第一名著的《战争与和平》与《红楼梦》相比,哪个文学成就最高?

《战争与和平》是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的伟大作品,该作品主要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背景,展现了俄国五年期间重大的历史事件。在这一部小说中,四大家族的人物发展和变化是情节的主线,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这四大贵族在经历卫国战争的各个重大事件时,其人物形象的变化、关系和不同的选择,体现了战争期间人们的悲欢离合和不同的态度和追求。

《战争与和平》剧照

托尔斯泰非常巧妙地对“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进行交叉描写,对比渲染,使作品成了一部俄罗斯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作品的主题观念是肯定当时卫国战争中俄国人民抵抗运动的正义性,颂扬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的突出表现,颂扬爱国热情,歌颂英雄主义;托尔斯泰以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为基本立场,表现了作家反对战争、同情战争各方的遭遇,具有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但其仁爱思想以宗教观念为基调,对于正义战争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消极态度。

比如,托尔斯泰为了渲染他的人道主义和“道德自我完善” 观念,他特意塑造了一个对上帝十分虔诚,极力主张顺从和博爱的宗法制农民卡达拉耶夫的形象,让皮埃尔在他的精神启发下,找到人生的真谛,把“爱”和“互助”作为改变社会现实的主要动力,坚信通过道德完善可能改造社会。再如,作者塑造了贵族小姐娜塔莎这样一位淳朴天真、热爱俄罗斯的理想化宗法制贵族女性人物形象,使娜达莎在婚后成为标准的贤妻良母,温存、规矩、很满足地生活着,享受着温暖快乐的家庭体验,这看似很美好,但在战争时期,让这位理性化的女性也太自我满足了,缺少了其积极的心理态度。

托尔斯泰

然,《战争与和平》的第一个重要文学成就,是在于其宏阔的史诗建构模式,故事情节很宏伟,所表现的内容非常丰富,其意义十分深远,境界很高。

首先,小说中的内容具有超越生活现象的深层意义,作者在小说中虽有非常细致具体的描写,但没有停留在生活的表层细节上,而且深入到生活的深层,从高境界方面来俯视人们的生活。作者能超越生活现实去认识战争时期的历史现实,在小说中,作者把战争与和平这两个生活中的宏大主题按编年史的顺序交替展现,并通过当时战争时期中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大事来表现人物的发展变化,刻画其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比如,在小说中,作者着重描写的申·格拉本、奥斯忒里齐和波罗狄诺三次大战役,宏阔的场景描绘,复杂交叉的情节演进,众多人物的发展变化,使小说的情节的构建和人物形象的展示十分丰富。而在人物活动后面,让读者能感受到一些深刻的变化,比如,彼得堡上流社会对拿破仑侵略的反响,斯彼兰斯基的改革行动以及“共济会”的活动追求,还有莫斯科居民的大撤退以及十二月党人酝酿变革等,战争生活背后是历史事变,俄国社会的大动荡孕育着巨大变化将来临,生活现象背后蕴含着历史变化趋势。对此,小说揭示得非常深刻。

其次,《战争与和平》通过对四大家族的主要人物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态度和行为的描写,深刻地地揭露和批判了在当时战争期间俄国上流贵族社会的腐朽堕落。当俄国处于十分危急的状态,但俄国上层贵族们却仍然为争权夺利而不停地勾心斗角,残酷的战争在进行中,但上层贵族们却仍然过着纸醉金迷、荒淫无耻的生活,在他们心中,争夺权力比抵御外敌更重要。比如,库拉金伯爵就是一个典型,他利欲熏心,政治野心极大,整日里就想着揽更大权力。而他的女儿爱伦则是一个道德沦丧的上层贵妇人,只要她所走到的地方,就会有她所做荒淫和恶行。小说描写战争时的生活,而所揭示的却是当时俄国社会所存在的深层社会矛盾,表现了作者对于俄国当时社会的深沉思考,作者通过对于贵族腐朽堕落生活和权力之争丑恶现象的揭露,以否定性的对于贵族的批判来肯定和赞扬爱国征战者的爱国热情和保家卫国的壮举,具有宏大壮美的审美追求。《战争与和平》是认识俄国社会发展历史的一面明晰的镜子。

《战争与和平》剧照

再次,《战争与和平》将编年史的记叙与历史小说的史诗般的建构巧妙结合起来,是世界历史小说中的经典名作。俄国与西欧各国在文化上有很多交流,俄国文学也受到了欧洲小说的影响,但是,托尔斯泰不仅借鉴了欧洲长篇小说的传统风格,而且,还超越了欧洲小说,在《战争与和平》中,他非常精妙地把编年史的记叙方法与历史小说、史诗般的笔法融为一体,创造了特具特色的历史小说艺术风格。在小说中,历史、文学和诗性意蕴紧密融合,既是对历史的还原叙事,不失编年史的严谨性和客观性,又是精彩的文学建构,有形象性虚拟描绘,同时,还有史诗性的哲理思考。在《战争与和平》之中,历史的现实感、文学的兴趣趣味,与深刻的哲学思考融合无痕。就像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所评述的,《战争与和平》是一部集叙事诗,是一部历史小说名著,是一部风俗志大成的独树一帜的伟大作品。

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相比,曹雪芹的《红楼梦》所叙论的主题没有那么大的政治意义,不是讲“战争”与“和平”,而是讲述爱情、生活和思想追求;在故事背景上没有那么宏阔和宽广,不是战争、战役中的社会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背景,而是以一个大家族的生活舞台为背景,相对来说,比《战争与和平》的舞台更小,更精;在小说的主旋律上,没有“战”与“和”那样的严肃重大的主题,而是主要表现爱情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似乎显得更细腻更精致。但是,《红楼梦》对于爱情、人生、思想追求等的描写却有它更深刻、更精妙、更富有深厚韵味的艺术特征。

《红楼梦》剧照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常认为是曹雪芹所创作的杰出长篇小说。这一步小说杰作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站在贾府中富贵公子贾宝玉的视角上,审视贾府爱情、生活和人生的方方面面。作品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一大批举止见识、才学才艺非凡的大观园的女子们不一般生活和心灵中的碰撞,这些虽为女子却胜于须眉的闺阁中才貌双全的佳人们,在贾府中演绎了人生百态和曲折复杂的经历,她们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她们有各自的兴趣和追求,她们有各自的理想、遭遇和命运。小说借助贾府的佳人们来展现了真实的人性美和悲剧美,表现了作者对于人间世事洞明的深刻学问和对于社会中练达人情文学思考。《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和复杂人性的写照,是一部反映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本质和人生追求的史诗性作品。

首先,《红楼梦》既是一部描写深刻的爱情故事的绝妙佳作,又是一部展示复杂人性的人情小说,它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深刻揭示人心人性人情的文学巅峰之作。作者称此小说是“大旨谈情,实录其事”,着力于将“真事隐去”,以“假语村言”来叙述,表面上看,作者只是依照自己的所观察到事体情理来描述,重在按迹循踪,如实讲述,其实,却能摆脱旧套、执着创新,它对于青年男女爱情故事的描写新鲜别致而又韵味深厚,它对于社会人情世故的描述具体、真实、形象,意味深远,令人深思。《红楼梦》描写了贾府生活舞台上的四百多个人物,其中形象鲜明的就有四十多个。几十个人物的描写几乎各人一面,每人皆有鲜明特点,从贾政、贾珍、贾宝玉到焦大、茗烟等,从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到刘姥姥、袭人、平儿和紫鹃等,皆是其性格各异,心思不同,追求很不一样,就连笑都笑出不同的样子。比如,当众女子看到刘姥姥夹鹌鹑蛋时筷子夹不住的滑稽态,林黛玉、王熙凤等各有各的笑的表情,非常符合人物性格。作者对人物心理的解释十分精妙。再如,对于“木石前盟”宝、黛爱情故事曲折和深情经历的绝妙的描写,以及对于“金玉良缘”宝玉与宝钗复杂而微妙心理现象的描绘,皆是古典爱情小说中的绝妙笔法。具有非凡的艺术成就。《红楼梦》的叙述表现方法精妙绝伦,令后世作者和读者赞叹不已。在专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中,对于这部长篇小说中的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的研究成了学者们最兴趣的方面。

《红楼梦》剧照

其次,《红楼梦》的艺术结构虽没有能像《战争与和平》那么宏阔和豪放,但它却是另一种风格的优秀艺术成果,它更严密、更精妙、更有深意。它以一种“网状式”结构为创构方式,以人物性格为引导主线,以前后呼应为结构特点,展示具有结构主义特点的全景式画面展示风格,是古典文学中长篇小说艺术结构方面的经典作品。

《红楼梦》的艺术结构安排得非常精妙,它属于非常难展开叙述的“网状式”结构,它既不同于“竹节蛇”式的单线发展的结构,又不同于“豆腐干”式的复线或多线并列发展的块状结构,它是以网状的形式交织展开,多元演进,复杂交错,有爱情线索方面的结构,有家族方面的结构,有贾府事件方面的结构,还有隐含着的关于佛教“解脱”主题,关于家族兴衰的主题,关于政治讽刺方面的主题,关于人物命运和人生追求方面主题等的结构安排,如此丰富的结构安排,没有宏大的构思、严密的安排和对情节事件及人物发展的熟练把握,是很难创作出来的 。可以说,《红楼梦》的结构安排和对于情节的展示,比《战争与和平》的难度要更大,其艺术结构更精妙,更具有系统性和深刻的艺术韵味。




红楼梦,只有在上千年农耕文化环境中才能得到如此高的抬举。

此书为骚情的文人提供了最大的矫情空间。

文人矫情骚情是有历史性的。

外国课本描绘红楼梦的故事梗概:高墙大院内,世袭贵族家一个 游手好闲吃饱了撑的闲的蛋疼的花花公子与一帮少女打情骂俏的故事。

红学家把历史的、哲学的、社会的、文学的、艺术的、宗教的所有能想到的元素都与红楼梦和曹雪芹扯到一起,多数人认为曹雪芹就是贾宝玉,以贾宝玉的人生经历,能有那么高那么大的格局吗?

过度吹捧红楼梦,应该与文人的特点紧密相连,上千年的科考,考的都是八股文,八股文就相当于今天高考当中的作文,历史上的考试制度是从来不涉及自然科学的,更不涉及工程类的科学,上千年考试制度将所有从事智力活动人的思维都集中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推敲和构造上。两千年的农耕文化,再加上上千年八股文的考试制度,造就了今天文人哼哼唧唧无病呻吟娇柔造作虚张声势卖弄文笔装腔作势矫情骚情的庞大基因。什么逻辑、体系、严谨、自然、工程、科学的元素,基本不在文人的素养与视野内,农耕文化狭窄的视野绝出不了杰克伦敦、海明威、斯坦贝克等这类对自然有着深刻理解与体察的作家,所以古人几乎所有的作品,都见不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造就了我们文化当中对自然缺乏认知与敬畏的习性,少了自然这个最重要的维度,所有分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视角都是坐井观天。

肯定是三国的历史价值更高,但三国演义内涵的时间和社会场景跨度过大,难以想象一个作家对其真实度把握的程度,而施耐庵的水浒传就不同了,水浒传所有故事的描绘都是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总体,从底层到上层,基本描绘的体系性时空的连续性可靠,所以水浒传除了文学艺术方面的造诣以外,起码基本内容还是靠得住的,最重要的,他是历史当中真实的一段存在。

反观红楼梦的格局,仅从一个完全生活在封闭系统里的公子哥儿贾宝玉和一帮丫鬟小姐关系的角度,来透视整个历史和社会,这是不是有点扯淡的事情?

红楼梦有一点是非常值得人尊重的,就是曹雪芹花费了毕生的精力仅写了一部书,而且没有写完,所以在文笔方面达到的登峰造极地步,确实令其他小说难以忘记项背。

贾宝玉三岁多的时候,元春就教会了他上千字,常见的古诗基本都己通读,所以曹雪芹的语文底子原本就异常的厚实。




《战争与和平》与《红楼梦》在文学成就上,既有可比之处,也有不可比之处。

《战争与和平》是以鮑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贵族的经历为主线,全方位地展现了十九世纪初,俄罗斯卫国战争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状态。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构成了一幅场景宽阔、宏大、壮丽的史诗画卷。


《红楼梦》借以不可考的地域邦国时代为背景,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落主线,以宝黛钗的爱情贯穿全书。通过对人物、场景、语言、情节细致入微的刻画,展示出的是一种似真似假、似小似大、似喜似悲、似梦似幻、千姿百态的社会图画。

就这方面来讲,二者各有千秋,艺术成就都是顶级的,说谁高谁低,肯定是有争议的。

可在另一方面,二者就完全没有可比性了。

因为《战争与和平》这幅画卷,是表达作者真实思想意志而创作出来的“真画”;而《红楼梦》这幅图画,并不是表现作者的真实思想意志,是“敷衍”出的一幅“假画”。把《战争与和平》这幅画翻到背面,完全是空空如也一张白纸;把《红楼梦》这幅画翻到背面,则是一幅比《战争与和平》描绘得更加宽广、宏大、壮阔的巨幅史诗画卷,这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的思想意志。


这幅“画卷”以明末清初一百多年的真实历史为背景,铺展开来,以朱姓的发展为主线贯穿了中原王朝五千年的兴亡史,辅以起源于东北的肃慎到满清的三千年历史,以正统的观念,悲悼的形式,千变万化的隐写笔法,表现了作者浓厚的民族情结。

所谓“字字读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体现的就是怎样把“白骨如山”的故事,隐藏融入到“风花雪月”的表面故事之中。

《战争与和平》被誉为世界第一名著,人人都能看懂,而《红楼梦》的博大精深,包括托翁在内,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看懂其中一二。




如果说托翁《战争与和平》是一块铺满了金色大厅的雍容华丽的波斯地毯的话,那么曹公《红楼梦》就是挂在墙壁显眼处的一副中国色动静勾勒的《清明上河图》;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一副波澜壮阔、包罗万象的画卷,那么《红楼梦》就是一只汪洋大海中行驶的“核舟”;《战争与和平》是一块巨大的古罗马雕塑,那《红楼梦》就是一枚精雕细琢的秦汉玉石。


《战争与和平》,《红楼梦》,都是各有表性的经典名作,他们代表了不同的民族史文学背景、写作切入手法、审美观念、悲悯思考、抗争意识,乃至命运论,从文学的归宿和所谓使命上讲,二者殊途同归,并行不悖。可以说,都是非常经典的作品,对后世文学和历史学,乃至世俗文化,都有着各自的不同程度的深远影响。


第一、文学背景、切入手法,小说作品的直面展示方式。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基于民族历史的差异性,和社会进度的不同,时空的固有局限性,以及作者的社会阅历等,不同作家的艺术表现手法也会有所不同,切入点就是个非常明显的例子。

(一)、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不得不说,该著作具有西方歌剧般的宏大特点,气势恢宏,涉及内容主要为俄罗斯帝国的“卫国战争”时期的复杂形式,即是拿破仑对俄国发起战争的俄国社会的多面性抗争,人与社会的复杂性,抗争,而又自我改良,还夹杂着反对纯碎暴力的悲悯情怀。

托翁该作品,同样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格,俄国是欧洲历史的部分,也曾经被教皇加冕过,与欧洲各国联姻,自己甚至认为俄罗斯才是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者;而事实上,他又似乎总是游离在欧洲文明的边缘,尽管俄国的哥特式建筑、歌舞剧、音乐绘画艺术,无不显示了他自身的文明存在,同样辉煌荣光。剧情需要冲突,有高潮,悲剧美。


《战争与和平》一书,托翁直接切入点,就是俄国当时面对拿破仑波拿巴的无力征伐大历史背景,以俄国“四大家族”为点,俄国的各个阶层对这场卫国战争的“革命”表现为实质,包括俄国内部的上层的农奴制残余改良,以及暴力手段的革命自救。整个小说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凡涉及描述艺术形象500余人,各种人性,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二)、曹雪芹《红楼梦》。

曹雪芹《红楼梦》也确实配得上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称谓、赞誉。这部小说可以作为文学写作的一个教案,一个样板,换言之,《红楼梦》作为经典小说,是教科书式的存在,毫不过誉。人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学习,乃至模仿。


曹雪芹身处康雍乾时期,属于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尾巴尖上,高度集权的极权时期。作为一个“闲人”,经历了由盛而衰急剧下转人生的曹雪芹,世态炎凉喂饱了肚子,他是一个清醒的旁观者,冷眼看世间情。但是,写作,不仅需要勇气,揭示自我,批判自我,更需要智慧,面对文字狱盛行的时代,他必须要这样做。

所以,曹雪芹带有一定自传性质的《红楼梦》,他的最好切入点,就是家族史,四大家族贾史王薛,表象的描述,就是看似老套的才子佳人风流故事,隐晦的表达,也成了世所共知的“公案”,竟然在后世能够形成一个“显学”,养活了一大批红学专家(如胡适),滋养了无数的吃瓜群众,曹公是万万想不到的吧。这也证明了曹公《红楼梦》的魅力所在。


与托翁《战争与和平》相比,曹公《红楼梦》是“以小托大”,他是从针鼻子眼上来看世界。一部红楼梦,四大家族兴亡史;单单几个侯门府第家族,放在整个社会,也就是沧海一粟,不足称道的草芥存在。曹雪芹历经十载,删减数次,呕心沥血,吃糠咽菜,铁了心要把这段故事写出来,以流传后世,为后来者所品味悲喜情恨,那他必然要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

曹雪芹《红楼梦》,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他就是通过贾史王薛,特别是主要通过贾家,这个家族的兴衰存亡故事,来表述他需要会心人懂得的悲情与伤感,抗争与无奈,伦理与宿命。该书从小小的贾家故事情节切入,展示的确是一个大千世界,涉及的不仅仅是文学的容内,可谓是包罗万象,诸如建筑学、医学、民俗学、诗词、饮食、服饰、戏剧戏曲等等。


(三)、托翁与曹公的各自惊艳,亮点。

我们小时候学过一篇文章,叫做《核舟记》。一个小小的核桃,工艺精湛的匠人可以在上面雕刻出栩栩如生的舟船来,而且,还有栩栩如生的苏子苏东坡、黄庭坚等人在上面。通过舟船和人物刻画的表情,我们似乎也可以看到更为广袤的大海,一副波澜壮阔的画面就出现在我们的脑海。

简单粗暴的来形容的话,托翁《战争与和平》,更象是一片汪洋大海,有风有浪,场面宏大,气势恢宏;而曹公《红楼梦》,则就是驰骋在这片海洋中的一艘舟船,一叶扁舟,独到精致,又能放眼四海,阅尽沧桑。

第二、审美、艺术心底的异同。

(一)、托翁《战争与和平》,很俄国。


前面说了,托翁的创作背景等等,我们来再稍微的展开下,来分析下“俄国风格”的艺术与美感。

众所周知,俄斯罗这个民族,起步比较晚,公元7、8世纪,由俄罗斯公国、基辅罗斯,这样逐渐形成的一个民族国家。俄国从来都是在亚欧之见游离的一种独特存在,他的东边具有鲜明的草原游牧风格,野蛮简陋,西边与日耳曼等文化交合,处于盎格鲁萨克逊文化的边缘上。历史原因,所谓冲突融合,这个民族具有彪悍粗旷豪迈的通性,兼具欧洲文明的一些细腻。

加上地理上的地大物博,他的审美就很俄罗斯,很独特。

他的建筑、音乐、美术等,都直接体现了他的审美风格,细腻文化影响下的兼具一些粗旷,就如同沙子,他是一种粗沙,有肉眼可见的颗粒,但是又经过了加工,具有独特性的美感。

《战争与和平》正是这种审美的具体体现。

(二)、曹公《红楼梦》,很东方。


东方古国,文明历史实在是太长了,跨越的时间太长远,自诩起来也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公元前就是秦汉帝国了,你说能不算长久吗?

我们讲悲天悯人,讲天道,讲仁和中庸,讲禅佛,这是调和个人内心得需要,也是整合社会秩序的客观存在。

时间,加上深厚的底蕴,足以使东方中国形成一种更向内求、更内敛的、更细腻的文化审美观念。我们一般讲,君子求什么呀?怎么在坎坷途中求得安稳、内心稳定呀?“求诸己”,不是说直接要硬碰硬,直面问题,而是反过来,反思自我,理顺心里,从内心来求得安稳,说服自己。


所以,我们的诗词书画,无不显示了这样的东方审美观。写诗词,要讲究意境;作画泼墨,要讲究留白,一大张宣纸,数点寒梅,几只寒鸦,或是几根瘦竹,一丛菊花,老翁要独钓寒江,白鹭是一行,黄鹂有两只。切忌纷繁,惜墨如金。耐心等候,意境幽远,寥寥长空,大漠孤烟。

所以你看,《红楼梦》刻画人物,白描手法就很多,三言两语,就解决了,绝不搞什么冗长拖沓,每个字都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曹公心思缜密,细腻,刻画人物生动有趣,跃然纸上,直上心头;故事情节处理就更厉害,你象大家族的场面,吃个饭都那么讲究,各种排面,聚会,婚丧嫁娶,繁缛礼节,曹雪芹写的是井井有条,你并看不出来哪里繁琐了;各种诗词,建筑,万物,服饰,美食,甚至药物,花草等等,都很精致,很精细。有秩序,内秀,向内求极致。


所以,如果说托翁的《战争与和平》是一块铺满大厅的波斯地毯的话,那曹公的《红楼梦》就是挂在墙上的一副《清明上河图》;波斯地毯直露雍容华丽之美,《清明上河图》则方寸之间,勾勒万象。

第三、文学思想,对近现代人文思想的立意、影响上的不同。

历史具有时代局限性,其中的人物也是如此。

(一)、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他身处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后期,对法国的卫国战争,对法国来说就是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虽然是称帝,帝制,但是,实际上那个时候的法国,私权已经非常发达,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已经很强大,《拿破仑民法典》可见一斑。

托翁所处的沙俄时代,对外以战争来对抗拿破仑,内部也分成了不同的几个派系,有保守的奴隶主,也有开明的改良主义者,还有暴力的革命者。托尔斯泰本身基本上是个改良主义者,后期则更倾向于革命者,但是,他依然反对过度的暴力手段。他的一生都是在这样的矛盾与反复中度过的,最后孤身离家出走,离奇死亡。


也就是说,他的作品主要反映了当时的俄国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抗争精神,反抗与革命,他有这样的鲜明主旨在里面。这是符合当时的整个时代的精神风貌的。

(二)、曹雪芹《红楼梦》,曹公具有很深的文学功底,悲悯情怀,或者说对封建礼教的不满,反抗,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必须肯定。

曹公所处的康雍乾时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虽然腐败丛生,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众多的人口和财富足以支撑这个王朝继续蹒跚前行。在加上当时对西方的无知,对整个世界形式的不了解,实际上就造成了与世界的脱节,节奏没跟上来。

所以,曹雪芹的眼界,放当时世界来看,客观上就存在一定的落后和局限,当然,这也怨不得曹公本人,大环境如此。


《红楼梦》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他反映的是对封建礼教的隐晦的抗议和不满,从对家族的衰落的无奈哀伤,只到走向了”看破红尘”的“无所谓”的玩世不恭的宿命观。

这可能就是作者的文学思想性、批判性上的缺憾吧。必须点名,这是时代大环境所造成的,与曹公本人真没什么关系。

所以,可能托翁《战争与和平》就更贴合了某种精神,被称之为世界十大名著之一,这是当时无愧的;曹公《红楼梦》则由于生活习惯、文字、审美等,更加被东方人认可、推崇,作为中国古典名著,当之无愧。


啰嗦了怎么多字,其实就是想说一句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学作品既要保持民族特色,也会中西交融,相互借鉴和学习,从而更具有世界性。托翁《战争与和平》世界名著,大作;曹雪芹《红楼梦》是东方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个高峰,一个标杆,一部百科全书,是中国古典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分布,是小说史王冠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与曹雪芹之《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在进行比较阅读后,论其高低,这是一个涉及面较深广的问题。犹豫再三,勉为其难,略微谈些看法。

《战争与和平》《红楼梦》两部古典小说其共同点是均可被归入史诗类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反映了俄国十九世纪初年抗击拿破仑侵略战争的历史时代风貌。涉及面广,人物众多,约写了五百多位人物。而《红楼梦》写的是十八世纪中国社会古老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场景宏大,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也有三百多个。因而这两部小说都表现了广阔而复杂的生活,都是民族精神的生动记录!

大凡反映世界各个不同民族生活的长篇小说都具有基本的共同点,就是以家族家庭主要成员的生活经历,政治立场,社会等级地位的升降沉浮,兴衰成败为主要描述对象。《战争与和平》以鲍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个家族的生活为主线,展开了当时俄国社会纷繁动荡的生活。对战争所持的不同立场,贵族豪华的生活,盛大华妆的舞会,战争中的英雄气概,各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关系,朋友关系,爱情关系,组建家庭的曲折波折,生活之潮是一浪高过一浪。从私人生活的忙碌景象转入宏伟的战争场面,从硝烟弥漫的的战斗到浪漫时刻的歌舞音乐,一切情节是安排得自然和真实。

而《红楼梦》象是生活的一个森林,生活内容量之大,在文学中也属少见。同《战争与和平》一样,也是以贾,王,薛,史,四家族为背景,开展封建时代大家族奢侈豪华的生活,其场面阔绰,令人惊叹,上至皇室王公,下至平民农夫,三教九流,五花八门,花天酒地,嫖赌吃喝,吹拉弹唱,庭园仙境,天真少女之青春美妙,对生活理想的梦境,多少人的不幸的命运?这一切兴衰际遇,悲欢离合,尽囊括在《红楼梦》一部书中。

伟大作品都是一个时代生活的纵横面,是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形象概括和经验总结。要描绘出异常巨大的人生图画,又要在艺术上达到成熟和完美,这是世界文学史上极少数天才方能创造出的奇迹。一项伟大的建筑工程可以由千万人的手和头脑共同协作完成。而《战争与和平》《红楼梦》之伟大,只能依靠列夫托尔斯泰,曹雪芹独自手写完成。为写作《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前后化了整整七年时间,进行了艰辛的创作才完成。而曹雪芹更是“十年辛苦不寻常“,在遭受一系列命运打击之下,在痛苦声中写成了《红楼梦》一书。

列夫托尔斯泰,曹雪芹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们站在了时代的最高点上,对他们所面临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进行了严厉的评判。在他们的作品中充分暴露了旧的社会制度的不符合人性发展的不合理性,为后来的人们提供了历史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在这方面《战争与和平》和《红楼梦》总的艺术成就,他们在文学上的贡献是同等的,一样是了不起的世界一流杰作!

当然,各民族所经历的生活是不同的,历史条件存在着差异。各民族作家的写作风格,写作语言也绝然不同,它在传布中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文学作品,即使最伟大的作品,在各个民族中被接受的程度也存在差距,这是避免不了事。况且,别国文字一经翻译,就很难达到原文的韵味了。为此,我国读者部分倾向于《红楼梦》之语言运用之美,这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

托翁之《战争与和平》战争场面写得波澜壮阔。曹雪芹写《红楼梦》家庭生活错综复杂多彩。若论其文学上的地位,同样是第一流水平,差别存在于其所反映的民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红楼梦   战争与和平   卫国战争   托尔斯泰   拿破仑   俄国   文学   名著   成就   家族   战争   人物   艺术   社会   作者   财经   历史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