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什么意思?

这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心理写照。如果你只看《红楼梦》没了解作者曹雪芹的家庭出身和生平,你不会理解这句话意思的。富裕家庭出身的曹雪芹,从小娇生惯养,后来家庭破败,艰难度日。这就是这四句话的意思:自己含泪写出的故事,似真似假无法说清楚,都说自己太痴情,谁知道这其中的滋味呢?






这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开篇时的一首诗,既有自嘲之意,更是对书中的内容起着暗示作用。

红楼梦是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毛主席老人家在生前曾经说过,红楼梦最少得看四遍,才有发言权,可见其深奥程度。

红楼梦中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还有处有还无”,其中的哲理是很深邃的,也是让后来的文人墨客愈加思索,欲不明白且欲罢不能的谜团。用贾雨村的谐音“假语村”言,将“真事隐”去(甄士隐),更让人扑朔迷离。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中的金陵十二钗的判词,让书中的人物互相照应,都是按照这个判词的结局发展,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红楼梦里的一首“好了歌”,提前让人们看透了人生,不得不说曹雪芹的写作水平中的哲学水平的高超之处。

总之,“谁解其中味”,正是这本书让人神魂颠倒,而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红学者,前仆后继的争论、研究和探讨的精髓所在。

红楼梦真的是不愧为伟大的文学作品,只有之一,没有之二。

2022.11.25 中午









图片选自头条平台免费图库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也是作者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以自己真实的身分写的唯一一首诗。这四句诗,面对当時的社会現实,既说明作者痛苦的无奈,又谁知作者内心的难言之隐,因此也只能“假作真時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借题发挥,伤時骂世罢了。

所谓“荒唐言”不仅石头能“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这种荒唐的缘起,也不能仅仅理解什么“太虚幻境”“风月宝鉴”之类的述说。而是把整篇悲剧故事归结为情根夙孽,也都是“假语村言”,足見其整书全是“荒唐言”。“荒唐言”掩盖的是,現实中,作者经历的血泪辛酸及其著书的艰苦过程,因此才有了“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都说作者是傻子,谁又能真正理解其中真实的内容,婉转诉说他难以直言又深怕不能被理解的良苦用心。作者通过这四句诗,巧妙揭示:以假象掩盖真实,既避免文字之禍,又可躲开不必要麻烦。这对于“文字狱”盛行的清朝,不啻是明智之举。




这是《红楼梦》中作者的引语。

曹雪芹先生是没落的皇亲国戚,宁荣二府由顶盛到没落,各个名角的共同命运随着皇贵妃的兴衰而各奔东西。

作者借贾府(假府)兴衰,来遇自己家族的命运。借贾雨村之口一吐自己拨毛的凤凰不如鸡的残酷现实。

贾府名优,兴盛时,生活荒淫无度,衰败结局是死的死,走的走,疯的疯,卖的卖。兴不过是梦,衰才是封建社会的真实表现。




[灵光一闪]无中生有,唯有作者瞎编痴情[捂脸][大笑][作揖]谢邀请回答完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金陵   似真似假   判词   荒淫无度   引语   红楼梦   作者   兴衰   幻境   痴情   出身   红楼   太虚   真实   家庭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