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既没有穿警服,又没有拿警察证,是否有权执法?

个人认为,搞清楚两个概念就行了!

一个,什么是执法行为,另一个,什么是非执法行为。

一、执法行为

警察在工作时间按程序依法执行公务的过程可以叫执法。

执法行为是有程序和条件的。

1、工作时间,非下班休息时间。

2、有具体的工作任务。

3、有2人以上的相互监督协同队伍。

4、有能证明其警察身份的证件或身着警服二条件之一。

5、近年来,还增加了一条有执法记录仪。

二、非执法行为

1、警察义务类

警察非工作时间,但在紧急情况下(如路遇追捕逃犯、路遇暴动、路遇群殴群斗而又有其它出警警察在场但明显警力不足等)警察有维护国家利益、公私财产义务,有救死扶伤义务,有紧急情况下协助其他出警警察的义务。

2、个人身份公民义务类

警察除了警察身份外,还有普通人的公民身份。

如非工作期间有扭送犯罪嫌疑人至当地派出所的义务,即每一个普通人都有的扭送权。

警察扭送嫌疑人至当地派出所不叫执法,只是行使普通公民的义务。




作为1名警察,我可以明确回答:除紧急情况外,既没有穿警服,又未持警察证的警察无权执法。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警察所有的行为都是执法行为。

我是@职场取经阁,关于您的提问,虽然有点钻牛角尖,忽略了管辖权等问题,我还是依据法律和现实给予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警察执法?

警察执法是指警察执掌法律,行使法律权力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警察实施法律的活动。

按照警察执法的概念,警察执法必须受严格的限制:

(一)必须由人民警察作出。也就是说执法人员必须为警察。请注意,这里的警察,一般指正式民警,辅警只具有部分执法权,且受严格限制。

(二)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警察执行的法律主要是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也就是说警察必须是基于这些法律的行为才叫执法。打个比方,警察无权处理民间借贷纠纷,就是因为没有法律支持。

(三)必须按照严格的程序。执法只有符合程序,才叫执法。不按程序来,就是知法犯法。

所以,警察执法是一个严格的过程,并不是警察所有的行为,都是执法行为。

二、警察执法包括的具体内容

《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法律规定对警察执法的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

(一)对民间纠纷的处理。报警人报警后,警察在处理过程中,发现报警人的报警内容属于民事纠纷,不归警察管辖,遂作出的建议,或者达不到违法犯罪标准,作出的调解处理,属于警察执法的内容。

(二)对违法犯罪的处理。警察对违法犯罪需要依法受案或立案处理,也就是俗称的办案。办案期间,采取的盘问、居留、搜查等各种具体行为,属于警察执法的内容。

(三)交通、户籍等其他业务。管理交通、户籍等业务是警察的具体业务范围内容,主要依据交通法、户籍法等法律规定执行,这些具体业务办理情况,属于警察执法的内容。

(四)其他。其他主要针对的是上级发布的其他命令,这些命令在警察职责范围内,也属于警察执法。

综上,警察执法是有具体内容规定的。不在这些规定范围内的,不属于警察执法。

三、警察执法需要执行什么程序

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执法必须依法表明身份。

表明身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出示人民警察证。二是着警察制式服装。这两种方式具备一种即可。

警察执法表明身份,一方面可以告知对方身份,要求对方配合,另一方面也是对警察自身的保护,防止有人冒充警察。

综上,一个完整的警察执法包括两点:一是属于警察执法的内容,二是依法表明身份。

四、警察既没有穿警服,又没有拿警察证,是否有权执法?

结合前面的内容,大家可以得出答案:警察既没有穿警服,又没有拿警察证,无权执法。因为无法表明身份,其所作出的行为属于个人行为。

然而,人民警察法第19条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这里面包括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是非工作时间,警察是有权执法的。

二是非工作时间,警察执法的前提必须是紧急情况。人民警察法体现出来的紧急情况主要包括:人民警察法第10条“遇有拘捕、暴乱、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况”。

换句话说,除紧急情况外,警察既没有穿警服,又没有拿警察证,也就是非工作时间内,无权执法。其实,很好理解,警察是有管辖权的,对于一般的案件有专门的警察出警,未着警服或未持警察证的民警,没有必要参与。

当然,需要补充一点,警察的另一层身份是公民,公民是有权利和社会歪风邪气作斗争的,未着警服或未持警察证的民警完全可以以公民的身份参与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我是@职场取经阁,其实这个问题的核心,不是警察有没有穿警服,或者有没有拿警察证,而是当面对危难时,警察要不要出面解决的问题,相信不论是不是警察,大家都会出面的,因为这是社会正能量的需要。




说实话,警察不穿警服,不带证,一般情况下也就不执法了,也就是说,不是上班的时间和执法的时候,就不一定去执法了。但遇到突发事件情况下,不穿警服和不带证的警察会挺身而出的,可能会多管闲事,如果这时人们和社会还用警察不穿警服和不带证说事的话,那警察谢谢大家了,但不要指责警察在场不做为,不尽职尽责管事的话,警察也是人,也不想去多管闲事,找麻烦。








谢谢邀请!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在外出执行警务活动时,必须要着警服,证明警察身份的证件《警官证》随时携带以便工作,这是常识,也是规定;人民警察的警务执法权利是法律赋予的,也是民警要经过严格的法律理论知识和业务考核后才能逐级获得的,其中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的执法资格。

民警如在休息时间虽然没穿警服,但基本上《警官证》都是随时携带的,如遇上突发事件、人民群众在受到不法侵害时,作为一名人民警察都会义不容辞主动地参与到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中去的,虽然他(她)们没穿警服,他(她)的执法资格是有的,人民警察的神圣使命感使然,必须要马上参与到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行动中去的道理一样。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民警在开展侦查任务时不一定要穿制服的,如刑事侦查、缉毒侦查等在执行特殊警务执法活动时,你就不能教条地认为:你警察没穿制服就参与执法活动是知法犯法;还有一种是基层的农村派出所的民警,整天与农民打成一片,是那种都很熟悉知根知底的,假如这天民警是在休息,路遇村民打架打得头破血流,请问没穿制服的民警该不该管这件事,他(她)一管就涉及到有没有执法权的问题了。




这个问题,出题者自己可以回答;因为是警察。央台《今日说法》栏目《错位人生》中三个警察,没有穿医护服,又没有亮出医护证明,是否可以进入婴儿室,帮婴儿洗澡?倒是值得琢磨琢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知法犯法   警察   范围内   警服   人民警察   警务   户籍   民警   公民   是非   义务   身份   程序   法律   内容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