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软件会阻碍象棋的发展吗?

软件不会阻碍象棋的发展,只是一些人利用软件作弊。

有几个最常见的说法反驳:

1.有软件大家都去看分数了,变得机械化了。

偶然翻老棋谱时看到杨老的评论,常常用到一个词——便宜,例:红不便宜,或是黑棋便宜等来给出自己的判断。如杨老有个软件一定会告诉他,这个盘面红就值110分,你说便不便宜?

胡司令则爱用有趣,例如:红方有趣,黑方无趣,我一直觉得这是很浪漫的评论语。潜台词是我觉得不错,你呢?软件要是开口的话,一定会说:有不有趣咱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你这步棋-60分。

说法挺经典,但可以说不太懂象棋,也不太懂软件。第一,现在人类竞技,人觉得“好不好走”仍然是相当重要的标准,人对于“便宜”和“无趣”仍然有选择的余地。第二,即使是软件对局,打分也并非是绝对的标准,现在顶级商业软件布局库有不少“飞刀”,往往是将局面引入亏分的复杂对杀。再者,软件打分是死的,人是活的,非要拿软件打分去评价一个局面,这是人的问题,不是软件的问题。

这是今年象甲,郑惟桐先胜刘子健的对局。

你看分数,红优58,基本均势。但是再分析下好不好走呢?红方下一步车点下二路威胁黑方双马,并伏有冲三兵将来炮打底象的手段。反观黑方虽然多卒,对红方阵型并无突破手段,边炮打中兵怕被抓两步再被利用,不打中兵自己的中炮位置又尴尬,虽亏很少,实难走好。实战刘子健车进兵林,被郑惟桐先冲中兵拱炮,再冲七兵抓车,一顿先手,奠定优势,最终拿下。

另外我有个谱王朋友,号称人形开局库,布局非常熟。但他找一位省冠学棋的时候仍学到不少布局。为啥呢?有些分支虽然分数上有点优势但是很难进取;有些布局虽然没亏多少但是全程没有反击。这些分支就不适合当成自己的布局选择。现在软件几乎人手一个,云库也是开放浏览,为啥郑惟桐就一个?他特别能背吗?

除了开局,中局也有不少例子。这个棋红方多子亏了一百来分,给人的感觉就是已经被泰山压顶了,车双马兵几乎动弹不得。这种亏一百分和少两个兵但是子力位置可能不差的中局,是一个概念吗?

总之分数不是绝对的,自己思想僵化只会看分数,自己负泽任,不要老想着甩锅给软件。

2.有软件了,都去追求准确性了,不对杀了,不好看了。

这个说法也很离谱。软件要是能开口肯定气得跳起来给这人一个大嘴巴子:“劳资对杀的力度,你们凡人有几个赶得上的?”

再一个,现在象棋最高水平王天一,棋好看吗?上海杯弃炮对杀如何?他和Ai的吻合度高不高?和Ai相似,准确度高,并不意味着不对杀了,不好看了。

3.有了软件后和棋多了,买卖棋和作弊也多了,整体氛围差了。

恐怕这也不能说是软件的责任:“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和棋多这个问题早就有了,不是软件时代的专利。要不然胡司令闲得没事搞和棋黑胜的“胡规”?后来“胡规”推行不下去,大家各退一步出了联合捉子的规定,限制了一批和棋谱。现在联合捉子也管不住了,又重启了“和棋黑胜”但也补充了“贴时竞叫”的规则(红方用时多,但黑棋和就算胜)。(顺带说一句,谢氏和谱别人跟他和是因为他是谢靖,随便拉一个业余棋手去跟特大背和谱你看特大跟不跟他和)

另外整体氛围的事情,还真怪不到软件上去,既然不能以体制供养足够的脱产棋手,商业化的蛋糕又小得可怜,那么只能靠象棋吃饭又爬不到一定高度的一些棋手顾不上吃相乃至于抢得头破血流就毫不奇怪了。

作弊这方面再多说一句,网赛本来是有可能作为一个新兴的形式推广的,但中象协只想吃网赛便捷不受时空限制的福利,不承担查处作弊的责任,哪有这样的好事?结果导致现在网赛查软的公信力几乎为0。就大学生赛来说,中象协搞的大学生锦标赛、留学生赛,作弊屡见不鲜,且除了挨两句嘲讽毫无后果。反倒是很多纯粹因为兴趣组织起来的比赛,无论组织者水平如何,起码都是在试图查处作弊。当然,如果要深究为什么不查作弊,那可能又是因为会牵扯到各个不同的山头,最终归结到整体氛围中去。

当然,反驳这三点并不能完全证明软件对象棋发展有益无害,甚至Ai的好处本文还未开始讲起。但是篇幅已经不短,余下内容容以后有空再补了。




时代在进步,象棋也在按时代的要求而发展。象棋软件的出现是大时代的产物,所以一定会促进象棋的发展,而不是阻碍。

软件棋力的强大是有目共睹的,有人也因此担心软件的棋力超过了人类,会让人类对象棋丧失兴趣,造成象棋活动的减少。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

象棋软件只是人类研究象棋的一种工具

以前棋手研究棋局,仅是个人翻阅棋谱、冥思苦想,专业棋手们团队拆棋,都是人脑思考,效率不高。软件出现后,棋手们研究象棋又多了一种工具,靠人脑想不透的地方用象棋软件一拆解,很快就明白了。

象棋软件会加速象棋的普及

以前都觉得象棋大师们的棋艺深不可测,要提高棋艺就得听大师讲座,或找高手下指导棋,都要交点学费。现在呢,下载一个软件就行了,一分钱都不用交,还能享受到超越大师棋力的绝顶高手一对一的指导。这些因素肯定有助于象棋的普及,下象棋的人多了,还愁象棋不发展吗?


其实软件的出现,对象棋大师们是一个冲击,大家都觉得大师们的棋力也不过如此;相反对于普通的棋迷、爱好者们,象棋软件的出现却是福音,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去探索棋艺的奥秘。




象棋软件是象棋总体发展的结果,怎么可能是象棋发展的阻碍呢?

象棋的发展和万事万物一样,存在着质变和量变的不同阶段和表现。象棋发展的“质”体现在“象棋本身”,而象棋发展的“量”则体现在“因为象棋存在而产生的一切”。

象棋棋软与象棋棋谱很是相似,实质就是动态棋谱,是检验过正确棋谱,也是破解象棋的组成部分,都是象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棋软是对象棋棋艺进行记录总结,不断传承和优化。棋软是棋谱发展的天花板,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棋软会穷尽所有彼此正确应对的棋谱。其实在这方面,现在的人工智能水平已经可以完全做到了,或者说已经做到了,只是因为投入的问题,没有机构或者个人做出相关的证明。

棋软的阻碍象棋发展之说主要来自棋软的作弊,作弊造成了很多对象棋的负面影响。然而,这个作弊问题明显是人的问题,人用软件作弊能怪软件吗?与软件何干呢?棋软不过是个工具,是学习象棋的现代工具罢了。

很明显,棋软属于象棋总体发展中“量”的部分,而棋软轻松战胜人类这一现实,说明这个“量”已经发展到了极限。因为在棋软面前,象棋和棋手都不在是主角。显然,这个“量”的进步,对“质”有了新的要求,就像人两条腿走路,只迈进一条腿是不行的,否则会原地打转。

“象棋”定型已经上千年了,再次形制之下的“棋艺”有了足够的发展和积累,迈出了足够的步幅,再想扩大步幅,已经不可能了。

所以,棋软是象棋总体进步的表现,棋软天花板级的“棋艺”地位,成为“倒逼”象棋自身变革从而进一步发展的最终动力。

























本不了六七年象棋,每过一段时间都想下几盘,棋引还大浪费不少时间,唉,玩物丧志




感谢棋友邀请

个人感觉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不过我想先下一个结论,软件不但不会阻碍象棋的发展,还会对象棋的发展起到一个加速的作用。那么俗话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但是在没有软件的年代,我们认识的象棋高手寥寥无几,他们可以说是霸奇棋坛数十年为什么一个人可以称霸这么久呢?

就是因为他的能力特出众,其他人赶不上他,那他对手赶不上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的对手也不够优秀,而是说是条件的限制。

现在我们科学如此发达,有了电脑软件以后我们每个人每个普通的人都有提升自己水平的机会,更何况那些专业的棋手呢,他们在当时没有软件的情况下,想要提升自己是非常难的,你试想一下,他和普通人下棋,普通人的水平跟他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他能得到提升吗?他根同水平下棋。也不是最好的,因为他们水平都差不多,也不能提升。

他只有和最强的人下棋才有提升的机会,但是往往和最强的人下棋的时候,就是比赛的时候。比赛就受心情,场地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不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反而是一个锻炼心智的机会,那么就导致它的棋艺难以提高。

最著名的一个例子,象棋大师王嘉良,三次都是夺得全国亚军,得不到冠军,他并不是实力不够,而是心态上没有办好,他的绰号是东北虎。

但是现在就不同了,现在近十几年出了超级多的象棋特级大师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软件太强了,学习的人太多了,最可怕的就是有天赋的人比我们还要更努力,所以他们就成为了超级大师,他们在不断博弈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跟着最强的软件,自然而然自己也达到了非常高的高度,这就是为什么这几十年来像其他事可以说是多的不得了,而之前几十年只有寥寥无几。所以结论就是软件不但不会阻碍发展,而会加速象棋发展。

最后希望各位棋友可以棋力大涨,感谢观看本问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象棋   步幅   棋力   中局   棋友   棋谱   棋艺   棋手   软件   布局   分数   说是   大师   人类   水平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