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兄妹不来往的多吗?

20年前借了姐姐5万元买了集资房,当我还钱时被她拒绝了,一句话令我感到心寒,父母也没有站出来说句公道话,丈夫为此和我大吵一架。我太心寒了,从此再也没有和姐姐一家有什么交往了。

01、

20年前,那时我刚刚结婚,我和丈夫只能住在单位宿舍中,只有一间十多平米的单间,卫生间是公用的,而且也没有厨房,每天只能在走廊上做饭。

那时,我们做梦都想住上那种带厨房和卫生间的套房。

后来单位决定集资建房,但是要一次性拿出12万,那时我和丈夫才工作几年,手头仅有2万元存款。

外地的公公婆婆拿出了他们压箱底的积蓄5万,他们两人一辈子都是一个普通的工人,而且还养育了两个孩子,我知道这5万元是他们从牙缝中省出来的。

我的父母因为才给我哥哥买房结婚,手头根本就没钱了。

这时,我想到了姐姐,因为那时候我姐夫下海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她可是我所有亲戚中最富有的。

于是,我向姐姐提出要借5万元。

姐姐很是爽快地答应了,当时我准备写张借条,并且保证在5年内还清。

可是却被姐姐一把拦住了,还说: “自家人不要这么见外。”

就这样,我们才住进了新房。

那个时候,工资很低,每个月除了生活日常的开支,根本剩不下几个钱,而且因为孩子的出生,费用也大大地增加了。

所以,姐姐的这笔钱我们一直没法还上。其间我向姐姐提起过,说这笔钱要过段时间才能还上,姐姐说没事。

买房快7年的时候,我们终于凑足了这笔钱,因为当时丈夫参加了单位的一个项目,发了一大笔奖金,还有我们平时积攒的钱,正好凑足了5万元。

02、

我把钱还给姐姐姐夫时,侄子一人买了一件很贵的羊绒衫,来表示我们的感激之情。

我打电话给姐姐,问她什么时候有空,我把钱送过去。

可姐姐却很冷淡地说:

“你什么时候借过我的钱,我怎么不记得了。”

我还以为姐姐是生气了,怪我们一直没有还她这笔钱,连忙说: “姐姐,确实不好意思,这笔钱按说早该还了。谢谢姐姐当初借的那笔钱,不然的话,我估计到现在也买不起房子了。”

要知道,就是这短短几年,我们附近的房价飞涨,同地区同面积的房子已经涨到了100万,我和丈夫都觉得自己很幸运。

我和丈夫都很感激姐姐,当时我们单位很多人就是因为凑不齐这笔钱,而没有买房,如今想要买,就更难了。

姐姐接下来说了一句话,令我猝不及防:“我当时拿给你的那5万元可不是借款,而是和你一起合伙买房用的。”

我起初没砸吧出其中的味道,后来一琢磨心里便一沉。

无奈之下,我只好约姐姐在父母家见面,其实是想要父母给我说句公道话,当着父母的面,我又提出了还钱的事情。

姐姐却冲冲地说:“数目不对吧,当初房价12万,我出了5万,占41.67%,如今这房子涨到了100万左右,你至少要给我40万。”

我一听,立马懵了,觉得姐姐这不是在讹人嘛。

这时我只好眼巴巴地看向父母,希望他们能够说一句公道话。

父母也是左右为难,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们也不好偏向其中一个人,他们只能说姐妹之间有什么事情,坐下来好好商量。

03、

其实,当初我向姐姐借这钱的时候,父母也是知道的。

因为这些年来,我和哥哥都自顾不暇,对父母也是疏于照顾,而姐姐那时条件比我们好多了,所以经常给他们买这买那,而且前几年还带着老两口去旅游了一趟。

况且,姐姐是家中的老大,比我和哥哥要大好几岁,从小她在家中都是说一不二的,一直很强势。

我再次感激了姐姐的当初慷慨相助,还说如果将来姐姐有用得着我们两口子的时候,我们必然义无反顾,尽全力相助。

姐姐却说,不用说这些没用的漂亮话,先把眼前的事情解决了再说。

这时她从包里拿出当时的转账凭证,转账用途一栏写着:买房款。说这就是合伙买房的凭证。

其实,当初我收到转账款的时候,压根儿没有注意这几个字,如今却成了重要凭证,我觉得是不是当初姐姐就已经预谋好的。

我感觉好像吞下了一个苍蝇那般难受。

见我们争执不下,母亲把我拉到房间里,劝我:

“如果当初你姐不拿出这5万元,你也买不了房子,如今房子涨得这么厉害。而且你姐姐现在也遇到了难处,你姐夫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我委屈地快哭了出来,对着母亲嚷道: “妈你怎么这样子,当初我要买房,您说已经为了大哥的房子掏空了老底,万般无奈下我才向姐姐借了这笔钱。如今你又帮着姐姐说话。难道我是您捡来的吗?”

04、

母亲被我这么一顿抢白,脸上也挂不住了,丢下一句话: “你们姐妹两个人事情自己去解决,我年纪大了,管不了你们了。”

后来还是我舅舅出面,毕竟舅舅是我姐姐最尊敬的长辈。

经过舅舅的多次调解下,最后姐姐要求我拿出15万,这件事就到此结束。并且在亲人的见证下签了一份协议,双方还当场签字画押。

可是,我们一下子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钱,只能先还5万,剩下的10万分5年还清。

我心里觉得特别憋屈,可是又无处诉苦。

回到家中,丈夫也是满腹牢骚,说我的家人都是见利忘义的小人,出尔反尔。我只好帮我姐姐说话,说她如今也不容易。

话音未落,丈夫更是怒火冲天: “谁又容易了,我父母当时眉头都不皱一下,就把他们的养老钱全部给了我们,而你的父母非但一毛不拔,如今也不肯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

见他把连父母也一起数落,我的心中也是火冒三丈,两人大吵了一架。

那次,我们冷战了一个月。

从那次起,我也很少回娘家了,觉得娘家似乎变得不像是我的亲人了。

我和姐姐更是没有了任何来往,每次我转账还钱的时候,才会打个电话给她:“钱转到你账上了,收到了吗?”

姐姐则是“嗯”地一声,然后两人很有默契地按了结束通话键。

我总是在想,难道钱比亲情还重要吗?

当李大姐絮絮叨叨地对我说着这件陈年往事时,她的眼中充满了不平和怨气。

其实,现在她过得很好,她和丈夫都事业有成,孩子也很有出息。早已经另外买了一套大房子,但是这件事却一直在她的心里放不下,也过不去。

你说这究竟是谁的错?

也许,亲人之间不要有太多的金钱往来,这样才会更纯粹,相处起来更轻松,可是那还叫亲人吗?或许也不是钱的错,只是我们内心的欲望让我们迷失了初心。


回到题主的问答:亲兄妹不来往的多吗?

我觉得亲兄妹之间不来往的不能说多,但是确实有,而且都是被伤透了心,所以就不再来往。

都是有缘做兄弟姊妹的,有今生没来世,这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可惜我们都是凡夫俗子,经不起人世间的名利和各种欲望的诱惑,所以最后反而丢失了最珍贵的亲情。

我想,亲兄妹不来往的,都是被伤透了心。




我有一天在公交车上碰到我的二姐,我们行同路人,相互不打招呼,我本不想这样做,但每当九十五岁老母亲因患老年痴呆症,我一人24小时陪护,心力憔悴,力不从心,各位都知道,陪伴老年痴呆的痛苦,一是看母亲如此不堪,二是不敢有任何懈怠,怕万一出事,摔倒或到处乱跑。在实在疲惫至极的情况下,我打电话给姐姐求助,要她帮我替代一下,让我适当休息一下,恢复一下体力,可她的回答是要带孙子,走不开。这令我非常气愤,最后她连一个问候的电话都没有,你们说在公交车上见面不打招呼是否无情或过份。这样的姐姐还值得来往吗?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掀开每家的锅底都是黑的。我跟我大哥就不来往,我有四五年没看见他了,平时也不打电话。

我有两个哥哥,大哥脾气暴躁,自私极端,言语刻薄爱骂人,大眼珠子一瞪,谁也不敢惹他,从小我就怕他,躲着走怕他打我。结婚生了儿子后,两口子更是牛B的不得了,认为大伙都应该帮他们,总管我们借钱,借了不还,然后还借,不借就生气,骂你个狗血喷头。

二哥跟大哥相反,孝顺父母,重情重义,工作好,朋友多,经常性的给大哥擦屁股,处理一些罗乱事,对我这个妹妹也是极尽呵护。可好人不长寿,在他38岁那年,2007年突发疾病死了。唉!晴天霹雳,虽已过去10多年,一想起二哥,心还是痛。

二哥死后,赡养父母就由我和大哥共同承担,为了照顾方便,我把两位老人接到市里养老院。我妈没有养老金,我爸的退休工资不够支付两个人的拖老费,不够的部分由我和大哥均摊,平时看病吃药买水果和一些生活用品都是我管。大哥平摊了半年拖老费就不管了,说大嫂下岗不上班,孩子念高中补课需要钱,说自己有心脏病,马上就要不久人世啦!各种哭穷装可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我独自管父母。

好吧!那就我一个人管。那时我在工厂上班,一个月只开2000多点,老公挣得也不多,抚养孩子加各种生活开销,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这也加剧了我日后辞职做销售,迫切挣钱的想法。

等我生活条件好了之后,他更心安理得的不管父母,我妈尿不湿没了,他也给我打电话,舍不得花钱买几包应下急。有一回居然跟我探讨我妈若死了那天,没有劳保没有伤葬费咋整?现在发送一个死人得两三万。我当时气的无语,鄙夷的看他一眼说,你放心好了,我妈若有那天,伤葬费我拿,不用你管。这些我都不跟他计较,但最终促使我不跟他来往的原因有三,让人心寒。

一、我爸是09年去世的,骨灰葬在老家的大山里,我们这边老人下葬,女儿不许靠前不许瞅,只能躲在山脚下,必须是我看不见坟,坟看不见我。第二年清明,我找不到父亲的坟地,要跟大哥一起去扫墓,他不带我,再一年还不带我,总有理由推脱,之后我再没求过他,清明和七月十五给父亲烧点纸钱吧。

二、2015年他偷着把父母在农村的老房子卖了,具体卖多少钱不知道,是老家邻居偷着告诉我们的,他一分钱没给我妈,也没拿半分钱交拖老费来减轻我的负担。

三、我二哥去世多年,二嫂一直没改嫁,含辛茹苦把女儿养大,孤儿寡母多不容易。大哥对这娘两不管不问,说这娘俩是丧门星,路上若遇见,他把头扭一边假装没看见,去年侄女结婚,他知道信也没参加婚礼。

有这样的亲哥又怎样,不如没有,想起来就厌恶,事儿都让他做绝了,少廉寡耻,无情无义。常有亲戚劝我,就这一个亲哥了,别跟他一般见识,好好相处。请问怎么相处?我离他远一点,就是最好的相处。

他这个哥哥对妹妹都做了什么?对父母做了什么?一年也不去看老妈几回,去了就跟我妈打嘴仗,言语恶毒,把亲戚骂个遍,穷的他看不起,不是傻子就是彪子,富的嫉妒,说人家牛B,不给他办事。

正如郭德纲所言,不明白我的苦,就别劝我大度。这样的亲哥不来往也罢,等我妈去世那天,我会打电话通知他的。

我是流浪的猫妈妈,喜欢我关注我




亲情?没有大折难都是好兄弟姐妹,在金钱面前亲情一文不值。我父亲在零二年母亲去世的时候在我的要求下在我家生活,其实我也是有私心的,邻居问起父亲我会开心的说在我家,邻居看我的眼神就够了。我非常宽慰。老婆姐姐弟弟都不同意。那时候父亲(70)(也没有条件,就是父母的一亩六口粮田我种,还有二亩自留地零六年我用了)我一二年得癌,一五年我对弟弟说让他给一些父亲的生活费,弟弟说父亲要多少都给,我要不行。可父亲一分钱也没有花在生活上。我说我现在生活都不能自理,更不能赚钱,那就哥俩轮,要不上我弟家我给它钱,可父亲说都在我家生活了十六年,让人笑话,出去就死。还跟我耍横,有什么办法呢?一辈子不知道赚钱,仔细,就是刷钱。输多少都不心疼,为一百块钱要杀我母亲。有什么办法呢?我的姊妹都是为了父亲与我翻脸。它们不配是我兄弟姐妹。我弟在沈阳工作,大房子,汽车。真想让它的单位知道这件事。我父亲今年八十七了,它还说父亲是有能力行为人。87啦?一个人可以自己生活吗?心脏不好,肺不好,一年就住院两次,我告诉弟弟姐姐,它们都没功夫,是我二子老婆照顾父亲的。可可可父亲觉得我家侍候就是应该的。




五年没见哥哥了,突然接到他的电话:回家来看看吧,再不回来,可能就永远见不着了。

这是我老公朋友的故事。

老公的朋友小周今年35岁,如果他不说,我都不知道他还有个哥哥。在我的印象里,小周一直是孤单的,像一片树叶,随风飘零。

小周从小就没有了妈妈,原因说出来令人心酸。不务正业的父亲,和邻居婶婶好上了,邻居婶婶怂恿父亲:只要你离,我就离。

小周的父亲信以为真,狠心地和老婆离 了。母亲伤心离开,远走他乡,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留下了小周和哥哥,跟着奶奶生活,那年小周才9岁,哥哥12岁。

随着年龄的越来越大,奶奶也走了,小周和哥哥最后的依靠也没有了。

这一年,小周11岁,哥哥13岁。

小周经常和我们说:我的童年,就是一片飘零的落叶,风吹到哪,我就飘到哪!

小时候,衣服旧了,脏了,自己就拿到河边去洗,怎么洗也洗不干净。邻居奶奶说:小周,洗衣服要放洗衣粉才能洗干净。

肚子饿了,拿起快长毛的馒头,咬两口。隔壁阿姨看不下去了,给小周和哥哥送来了鸡肉;小周说,那是他这一辈子都忘不了的美味,不仅是因为肉多香,更是因为那份温暖,那心疼的眼神,像极了妈妈。

每当听到这些,我们都特别难过,小周的妻子说:如果小时候我们就能认识多好,你就可以去我家吃饭了。

小周的妻子小静,是小周打工时认识的女孩。就是这个善良的女孩,给了小周一个家,又为他生了两个可爱的孩子,如今一家四口幸福无比。

小静的温柔,体贴让小周渐渐地放下怨念,开始从心里试着接受父亲。

15岁开始,小周就离开了那个家,外出打工养活自己;而哥哥则选择了留在老家,和父亲一起生活。

父亲听从了邻居婶婶的话,说只要他离,她也离,然后他俩一起生活。小周的父亲信以为真,把小周的母亲赶走了,梦想着能和邻居重组家庭。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啊!小周的父亲把老婆赶走了,人家邻居不离了,和老公安心地继续过日子,小周的父亲顿时傻了眼;说也不敢说,闹也不敢闹,白白吃了哑巴亏,这几十年,一直是孤家寡人,也算是报应不爽吧!

小周的父亲不务正业,好吃懒做,也不怎么管两个儿子。

小周的哥哥长大后,结了婚,成了家,留在老家生活。

小周那些年一直独自在外漂泊。过年过节也不回家,回家干啥?家里也没有人牵挂他,回不回去都无所谓,再加上哥哥结婚了,嫂子也不欢迎他回家。

所以,眼不见,心不烦,小周明明有哥哥,有父亲,但是很少来往。

其实,这不是小周不回家的原因,小周不回家,和父亲,哥哥断绝来往,是另一件事,就是这件事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就是这件事,让小周十年没有回家,他从心里hen父亲和哥哥。

小周18 岁那年认识了妻子小静,21岁两个人便商量着结婚。

结婚当然是要见双方家长啊!小周先见了小静的爸妈,也就是未来的准岳父岳母。小静的爸妈也是通情达理的人,他们知道小周家庭困难,便也没有为难他,车,房,彩礼全免,只要对他们的女儿好就行。

到现在,小周都特别感恩岳父岳母,当初没有嫌弃他,还肯把唯一的女儿嫁给他。所以,如今的小周,事业有成之际,也不忘回报岳父岳母,给他们买了房子,接到了城里一起生活。

小周感恩岳父岳母,给了他缺失已久的父爱和母爱;直到现在,小周也视他们如亲生父母,为他们养老,让他们安享晚年。

言归正传,到底是什么事让小周十年不回家呢?

据小周的妻子小静讲:其实,这么多年不是我们不回去,而是被公公和哥哥伤透了心。

原来,小周和小静当初是在老家结的婚;两个人就在那家小破屋里,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婚后,两个人就留在了老家生活,可能是在外漂泊久了,小周也想落叶归根吧。

于是,小周小静就用自己的积蓄,把房子翻新了,又买上了家电,家具,一个小家就这样建成了;全程哥哥和父亲都没有帮任何忙,全是小周自己找人,出资,修建房屋。

有了妻子,有了房子有了家,本以为可以一直幸福下去。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让小周夫妻俩彻底寒了心。

小周和小静靠着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安置了一个家。可是,哥哥却说:这房子不是你的,咱爸把这房子早就给我了。

小周和小静听哥哥这么一说,气不打一出来,自己辛辛苦苦翻修的房子,哥哥竟然说这房子是他的,还有没有理可讲?

小周便去找父亲,想让父亲为自己主持公道。结果,父亲却站在了哥哥这边,坚称这房子就是给你哥的。

原来,这是一处旧宅,是奶奶以前住的老房子。

哥哥结婚时,父亲给哥哥又重新盖了几间新房;当小周结婚时,没有房子住,自己便把空置多年的,奶奶生前住的房子翻新了,作为自己的婚房。

当初盖的时候,也没有想到哥哥会来抢啊,所以就没写什么合同之类的。

如今哥哥非说那房子是父亲给他的,原因就是哥哥家有了孩子,是个男孩,这个房子是留给孙子的。

而小周家生的是女孩,再加上哥哥这些年,也一直是和父亲一起生活的,所以,从感情上来说父亲是偏心哥哥的;也不排除是为了讨好哥哥,为他养老。

哥哥和父亲要来抢房子,小周夫妻俩据理力争,各不相让。

一天午后,外出的小周和小静回家时,发现自己辛苦购置的家具,家电,生活用品等等,全被人从屋里挪到了院子里,而自己的房子,也被人换了锁。

小周夫妻俩知道,这一定是哥哥和嫂子干的。于是跑去找他们理论,哥嫂拒不承认,一口咬定是父亲允许的。

小周又跑去问父亲:爸,是你把我们的门锁换了?

小周父亲沉默了一会,长叹一口气说:是你嫂子闹得,我也没办法,我还指望他给我养老呢!

小周很难过,他觉得自己再一次被抛弃了。

心有不甘的小周和小静,去找村支书,村支书调解了好久,哥哥才答应,给弟弟两万作为翻修费,但房子肯定是不会给的。

小静劝小周:我们离开这里吧,这里已经没有我们的家了。

事已至此,小周夫妻俩觉得再无争下去的必要了,他们现在最想做的,就是离开这里,离开这里所有的人和事。

于是,小周处理了家电,家具,带着老婆孩子离开了那个伤心的地方,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回去过。

小周和小静带着孩子又回到了城里,先是租了房子,一家三口一租就是好几年。

这些年,小周努力打拼,为的就是不让老婆孩子再受苦,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事业小有所成;买了房子,买了车,又买了第二套房子,将岳父岳母接到了身边,小周一家终于苦尽甘来。

日子就这么平淡幸福地过着,如果不是那一个电话,小周快忘了他还有父亲和哥哥。

时隔十年,哥哥突然打来电话。

电话里,哥哥称父亲年龄大了,身体不好,这些日子一直念叨着你们,希望你们能回来看看。

小周犹豫着,内心五味杂陈,有怨,但也有思念。

这时,妻子小静劝他:回去看看吧,再怎么说是你的家人,父亲岁数大了,见一面少一面了。

在妻子小静的支持下,夫妻俩带着孩子,又回到了那个阔别已久的地方,见到了年迈的父亲,和哥哥一家。

十年未见,父亲老了,哥哥也老了,没有了当初的强势。见到小儿子一家回来,父亲当场老泪纵横,或许他早已后悔,后悔亏待了小儿子,年龄越大,就越渴望亲情,思念孩子;哥哥说:咱爸这几年,每天都念叨你们,但又不好意思找你们,还是表弟给了我们你的手机号码,就是一直不敢打。

小周默默的听着,任眼泪肆虐,这么多年的委屈,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小周看着已经长大的侄子,又看了看哥嫂一家的环境。

哥嫂这些年也一定生活得很辛苦吧!房子依旧是旧的,家具也已破烂不堪,可能是血缘亲情使然,看到哥哥一家的生存环境,小周竟然感觉到了难过和心疼。这一刻,小周选择了放下,放下怨念,放下委屈。

临行前,小周给父亲留下了10000元,又给哥哥留下了10000,希望他好好照顾父亲,以后有时间,会尽量多回来看看。

数十年的恩怨,此时得到化解。小周顿时觉得轻松无比,真的,有时,恨一个人是很辛苦的。

题主的问题是:亲兄妹不来往的多吗?

我想说的是这种现象很常见,多是以利益为主,造成了兄弟姐妹之间的疏离。

血缘亲情为什么会在利益面前,这么不堪一击?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兄弟姐妹之间不来往,大多是父母偏心造成。

手心手背都是肉,如果父母一碗水端平,那么产生矛盾的概率就会小很多。

所以说,父母对于孩子的爱,一定要平衡,否则将会影响到孩子之间的感情。

再就是利益方面,如果有一方打破规则,将自身利益最大化,甚至不惜侵 犯他人的利益,这样也会将矛盾激化,造成兄弟之间如同陌生人,互不往来。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话的含义就是团结,只要兄弟姐妹之间团结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所以说,血缘亲情是割舍不断的,不要为了眼前那点蝇头小利,而丢失了宝贵的亲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岳父   岳母   老家   亲情   大哥   邻居   当初   丈夫   父亲   哥哥   姐姐   父母   母亲   房子   孩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