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是明君的秦昭襄王,为何一定要杀死为秦国的战神白起?

公元前257年,战神白起触怒秦昭王,被贬成士卒,赶出了咸阳城。当他行至杜邮时,不解气的秦王下令让他就地自裁,至于,一代名将白起就此落幕。

战国中后期,秦国经累世商鞅变法之功,国力强盛,军事实力也称霸诸侯。为了打开东进中原的通道,必先要攻下占据中原要冲之地的韩魏两国。

为此,一代战神白登上了历史舞台。他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左庶长,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被丞相魏冉看中,招致麾下。

他因用兵如神,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司马迁评价他:

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

白起一生征战三十七年,未尝一次败绩,威名远扬,东方六国无一人敢挂帅迎战。他为秦国统一大业立下汗马功劳,也因此被秦王捧上高位。

然而,原本相辅相成的君臣,却在一夕之间矛盾重重,最终惹得秦昭王痛下杀手。

那么,白起究竟是如何从一个无名小卒成长为秦国战神的?长平之战他做了什么,导致世人非议?为秦国开疆拓土的他,为何遭到秦王质疑,在他七十岁高龄之时,将他杀死?

这一切,还要从秦国东进中原开始说起。


01

一战成名

东周末年,赵、韩、魏三家联合瓜分了晋国,三家分晋也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到来。赵、韩、魏三国唇齿相依,攻守联防,在秦国以东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以后,国力昌盛,军事实力也已称雄,却被赵、韩、魏三国挡住了东进的脚步,被困于西方一隅,这让秦昭襄王很是不满。

此时,秦相魏冉看出了秦王的意图,便向秦王进言,赵国内乱,为争夺王位同室操戈,南方楚国已经没落,无力对抗秦国,若是趁此机会,攻破韩魏防线,便可东出中原

可秦王担心,秦军虽被称为虎狼之师,可面对韩魏联军,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于是,魏冉又建议,割裂韩魏联盟,然后逐个击破,秦军便可取胜。

公元前294年,在魏冉的谋划下,秦昭襄王派兵攻打魏国,令人意外的是,韩魏两国并没有各自为战,反而攻守同盟,将秦军阻截在了韩国宜阳地区,难以突破。

秦王的担心成了事实,他急召魏冉进宫,商议对策。魏冉认为,若是想解秦军的困境,为今之计,只有攻其不备,派兵攻取韩国新城,来牵制住韩国的兵力。


秦王很快便采纳了魏冉的建议,但是由谁来领兵,让他犯了难。大将军向寿此时在宜阳应战,难以脱身,谁还能担此重任呢?

就在此时,魏冉向秦昭襄王举荐了一个人,此人便是白起

白起是向寿麾下的左庶长,因骁勇善战,善于用兵被魏冉看中,觉得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可是秦王从未听说过白起的名字,对他的能力有所顾忌。

最终,在魏冉的一力担保之下,秦王终于松口,命白起为将,领兵出征。

白起的家乡在今天的陕西的眉县常兴,这里曾是秦国的关西故地,百姓与羌、胡等族杂居,崇尚武力,精于骑射。

白起出身贵族,其祖先是春秋楚国国君,楚平王之孙,太子建之子白公胜。但是。自从商鞅变法推行十二军功爵位制度后,贵族的地位遭到动摇,不再过着世袭无忧的日子。

因为是论功行赏,这使得很多贵族就此败落,而白起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落魄的贵族家中。而这也激发了白起的重振家族的决心,他投身军旅,只为挣得军功,重现家族往日辉煌。


他从一个普通的士兵做起,一步步升为官至十级的左庶长,虽然白起的职位不算高,但是在军营里已经赫赫有名,因此也引起了丞相魏冉的注意。

魏冉是宣太后同父异母的弟弟,也是秦昭襄王的舅舅,在秦昭襄王争夺王位的时候,魏冉为他扫除了障碍,助他顺利登上王位。

因此,魏冉在秦国可谓是大权在握,朋党众多,可他也懂得高处不胜寒的道理。随着秦昭襄王羽翼渐丰,疑心越来越重。魏冉为求自保,开始不断壮大自己党羽的势力。

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魏冉才决定给白起一个机会,他希望,这个年轻人可以有所作为,到时候为他所用,成为他立足朝堂不败的资本。

对于魏冉的举荐,白起很是感激。为了让白起迅速攻下新城,魏冉调拨了八万秦军给白起,然而,白起却自信地说道:“不用八万,三万足矣!”

公元前293年,白起率三万秦军出征。


当时,韩国的国土面积只有方圆九百里,是战国七雄中最小的,而新城的守军也只有三万多,当他们得知秦军来犯的消息后,城内乱作一团,守城将士更是紧闭城门。

可是,当白起带着军队行至城下时,韩军大吃一惊,领军的不过是个无名小卒,而秦军也不过区区一万。韩军轻蔑不已,主动开门迎敌,打得秦军节节败退。

可是,当韩军追击到新城郊外的时候,两边的土坡上突然杀声四起,两万秦军突然涌出前后包抄,将韩军硬生生阻截成两段。

最终,韩军几乎被歼灭,剩下的几个残兵剩将也弃城而逃,新城被攻破。

白起大败韩军,班师回朝,这让魏冉惊喜不已。白起仅以三万兵马建此奇功,果然是个将才。可是,他还是不明白,为何白起放着八万兵马不要,而只要三万兵马?

原来,白起在出征之前便已打探到,新城只有三万守军,若是带着八万大军前去攻打,新城守将肯定会坚守不出,并向四方求援,到时不但新城难攻,秦军也会腹背受敌。

若是只带这三万兵马前去,一路上偃旗息鼓,不让韩军察觉,又暗中将两万兵马埋伏在新城郊外。白起带一万人佯装攻城,韩军定会主动出城迎战,他便可将其引到郊外,一举歼灭。

新城一站,是白起首次带兵出征,他用兵如神,出奇制胜,在秦国威名大震。

而此时的韩国,韩厘王继承大位才一年,就眼见秦韩两国兵戈四起,惊慌不已。他知道,秦国攻下新城后比不会善罢甘休,还会举兵来犯。

为了扭转战局,韩王迅速与魏王结成同盟,决定反守为攻,主动出击,夺回新城然后西征秦国。为求必胜,两国集结二十四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秦国奔袭而去。

一时间,旷野城郭成了血色战场,秦国上下一片震动。秦王也未曾想到,韩魏两国会孤注一掷,倾一国之兵来犯。

为了击退敌军,魏冉决定派大将司马错率军赶赴函谷关,凭险据守,用拖延战术消耗两国军力,时间一久,韩魏联军自然不战而退。

可是白起却不这么认为,他向秦王进言,既然韩魏两国求战,秦国不如主动迎战,一战胜之,大挫韩魏两军,到时候,秦国若想东进,便能一马平川。


魏冉见白起有十足的把握,于是问道:“若是主动出战,需要多少兵马?”

白起自信地回道:“十万足矣!”

魏冉愣住了,秦昭襄王愣住了,他们从未想过,眼前的这个小将居然敢如此大言不惭,可是一想到之前,白起用三万兵马攻下新城,他们对白起又有了信心。

最终,秦王还是决定启用白起为将,率十万大军迎战韩魏联军。出征前,白起立下军令状,若不能胜,他甘愿伏诛。

而另一边,率领韩魏联军的是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两人久经沙场,并非是新城守将那等庸才可比,他们曾与齐国大将匡章联手,重创过南方霸主楚国,可谓是威名远扬。

这次出征,两人强强联手,实力不容小觑。

都说春秋无义战,看似团结合作的背后,实则都是利益的考量。面对强秦,弱国往往会打着合纵抗秦的名义抱团取暖,实则,谁都不愿损兵折将,为他人做嫁衣。

正因为如此,即便公孙喜和暴鸢合作多次,此时的两人也是貌合神离,各怀异心,而这也注定了这场战争的结局。


就在公孙喜和抱怨率领韩魏联军兵临新城城下之时,突然前方斥候来报,秦国的十万大军也正向新城奔袭而来,距此只有一百里了。

公孙喜听罢军报,心下大惊。秦军乃虎狼之师,即便只有十万兵马,也不可轻视。

他随即与暴鸢商议,先找个易守难攻之地,引诱秦军来次交战,等秦军猛攻而不能下时,他们再率领联军一同杀出,倒是便可轻易取胜。

公孙喜口中的易守难攻之地,便是新城以北六十里的伊阙一带。伊阙地势险要,山谷交错,只有一条狭长的通道,犹如门户。秦军一旦进谷,韩魏两军四面夹击,秦军插翅难逃。

公孙喜自以为这个计划十分完美,仿佛胜利已经在眼前了。

然而,当白起率秦军赶到伊阙后,并没有要进谷的意思,反而在谷外伐木砍柴,安营扎寨,大有要与韩魏联军长期对峙的架势。

韩魏联军被堵在谷内,进退两难,这让公孙喜十分憋屈。而且,伊阙山谷狭长,联军人数又多,大批粮草辎重堆放一处,若是敌军偷袭,一把火烧了,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他向暴鸢建议,将韩魏联军分开,分别的山谷的两头驻扎,既方便看护各自的粮草辎重,也利于战时调动,若到紧要关头,也不耽误互相支援,暴鸢欣然同意。


之后,暴鸢便率军守住谷口,以防秦军进入,而公孙喜则带着魏军驻扎在十里之外的谷中,一旦秦军攻入,他便立刻率军前去支援。

见韩魏两军重新排兵布阵,白起更加谨慎起来。之前,他已经识破了公孙喜想要诱敌深入,围歼秦军的军事意图,所以,他在谷外安营扎寨,佯装持久战,是想引蛇出洞。

在战国时期,白起这种以筑垒工事为进攻辅助手段的作战思想是前所未有的,由此可见,白起指挥作战水平之高,可以说是当世无敌。

他善于分析敌我形势,采取有针对性的战略战术,对敌人发起进攻。韩魏两军有二十四万之众,秦军兵力不足一半,若采用围歼战术,显然不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攻其不备。

公孙喜的计划是,韩军在谷口与秦军交战,拖延时间,消耗秦军兵力,而他在后方作为支援,以备不时之需。可其实,公孙喜从未打算支援韩军,他盘算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而另一边,白起也有了应对之策,他准备用两万秦军在谷口应战韩军,自己则率领其余的八万兵马从山间小道直插谷中,偷袭公孙喜


一切准备就绪后,白起静静地等待着黑夜的降临。

深夜时分,月光暗淡无光,山谷中虫鸣声格外刺耳。突然,韩军大营外火光冲天,杀声四起,数万名秦军涌向韩军。

与此同时,白起率领的八万伏兵已经直逼谷中腹地,韩魏联军首尾受敌,两军之间的通道也被秦军切断。看着突然涌入的秦军,公孙喜惊愕不已,他的计谋还未施展,便已溃败。

伊阙一战,魏国主将公孙喜被俘,韩国得知友军被歼灭后,军心动摇,白起趁此机会迅速回击,最终,二十四万韩魏联军被彻底歼灭,秦军大捷。

这场战役,是战国时期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白起的奇袭之下,韩魏二十四万大军尽数歼灭,韩魏两国国力衰退,被彻底挤出强国之列。

此后,韩魏门户大开,秦国数次派兵攻打,先后占领了韩魏两国六十一座城池,扫平了秦军东进的障碍。

秦国就此拉开了统一六国的序幕,而白起也一战成名,令各国诸侯闻风丧胆,然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02

长平之战

伊阙之战后,白起威震四方,此后,他率军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从一个小小的左庶长一跃成为秦王亲封的武安君。

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将白起率二十万秦军进攻韩国上党郡。在秦昭襄王看来,韩国已是国弱兵疲,无异于待宰的羔羊,毫无还手之机。

秦军将上党郡围得水泄不通,城内早已乱作一团,而此时,上党郡守冯亭正在草拟一封献城投诚书,但是,他献城的对象不是骑兵来犯的秦国,而是盘踞在北方的强国赵国

赵孝成王接到冯亭的投诚书,内心一阵窃喜,他垂涎上党郡已久。上党郡物产丰饶,军事战略地位更是举足轻重,若是能将上党郡吞下,赵国的国力便会更上一层楼。

可是,另一方面,赵孝成王也畏惧秦国的实力,害怕拿下上党会遭到秦国的报复,举棋不定的时候,他找到了舒服平阳君赵豹商量,但是赵豹却不同意接收上党郡。

赵豹的理由很简单,上党郡如今已是秦国的囊中之物,若是赵国横插一脚,肯定会引起秦国的不满,到时候,赵国未必能讨到好处。

听了赵豹的话,赵孝成王也有些犹豫,可是他还是对上党郡蠢蠢欲动,不甘心的他又找到了平原君赵胜商量,赵胜则认为,到嘴的肥肉没有不吃的道理,这可是上党十七邑啊!


根据《东周列国志》记载:

发百万之众,而攻人国,踰年历岁,未得一城。今不费寸兵斗粮,得十七城,此莫大之利,不可失也。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战国七雄中,唯一能和秦国抗衡的只有赵国,两国的军事水平不相上下。但是,秦国因为商鞅变法的成功,政治水平大幅度提升,而赵国却落于下风。

而赵国想要在政治上进行改革,短时间内是无法完成的。所以,接收上党可以在短期内为赵国增强国力和军力,到时候,和秦国一战定天下,也是有胜算的。

赵孝成王决定接收上党郡后,也知道秦国不会善罢甘休的,为了防止秦国进行军事报复,他想要派遣一名大将去镇守上党郡。

赵王问平原君,谁能抵挡秦国战无不胜的武安君白起。平原君举荐了老将廉颇,说廉颇虽然打仗不如白起,但是主动防御应该也能应对白起。

于是,赵孝成王就派遣平原君去接受了上党郡,同时让廉颇同去镇守。


此时,白起的二十万大军正在城外排兵布阵,准备一举拿下上党,没想到突然接到了秦昭襄王紧急撤兵的命令,这让白起很是不解。

原来,秦国丞相范雎得知了上党归赵的消息后,便劝说秦王撤兵。因为赵国接收上党后必然会实力大增,又有老将廉颇镇守,讨不到好处,不如休养生息,再找合适的机会。

然而,白起对赵国横插一脚的行为很是不满,他咽不下这口气,一再请求秦王能让他发兵长平,与廉颇一较高下。可是,秦昭襄王也不愿冒险,最终还是命令白起班师回朝。

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这样,秦国厉兵秣马整整两年。公元前261年,秦昭襄王倾全国精锐之师五十万,向赵国长平进发,想要一雪上党归赵之耻。

面对秦国的五十万虎狼之师,赵国也不甘示弱,赵孝成王命廉颇为将,同样率领五十万大军,布防于长平一线。

一时间,秦赵两国百万雄师汇集于此,兵甲遍布长平,一场战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战争即将打响,史称“长平之战”


此次出征,秦国先是派出大将王龁,王龁率领秦军长驱直入,连破数城,一直打到了长平城外。

而此时,老将廉颇稳坐城池,他没有贸然出兵,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将城墙加高加固,任凭秦军在城下如何叫阵,他都稳如泰山,丝毫没有迎战的意思,双方陷入了胶着的相持阶段。

廉颇的固守之策在前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双方僵持了一年,秦军都毫无进展。

可是没过多久,赵国都城邯郸就开始盛传廉颇老矣,无所作为的流言,很快这些流言就传到了赵孝成王的耳朵里。

赵孝成王对廉颇只守不攻的举措很是不满,以为他是惧怕秦军的威力,不敢迎敌。但其实,这是秦国丞相范雎的反间计

他买通了一些赵国官员,在邯郸大肆诋毁廉颇,颠倒黑白,挑拨离间,而这也恰恰点中了赵孝成王的死穴。

当时,赵孝成王因长平之战过度消耗国力而忧心,为了避免战争继续僵持下去,也为了尽快和秦国做了了断,赵孝成王换掉了年迈的廉颇,换上了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


赵括深得赵奢家传,自幼熟读兵书,对于军事典故那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但是,赵括的军事才能从未被赵奢认可,他还说过,赵括不带兵便罢,带兵就是大家一起去送死。

可见,连赵奢都认为赵括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庸才。可是,当时的赵孝成王急切地想要换掉廉颇,他执意让赵括领兵出征了。

赵括来到长平后,开始加紧部署出击方案。为了速战速决,他增加了骑兵的队伍,还撤掉城中的一些防御工事,以保证骑兵可以畅通无阻。

而秦军这边,得知赵国换将了之后,秦国也换掉了王龁,派出了白起挂帅。

公元前260年,赵国长平城外一如往常,战争还处于相持阶段,但是两国大军的主帅都已经调换。

白起为了引诱赵军出城,仅以两万秦军攻城。赵括见敌寡我众,求胜心器,立刻派出二十万兵马出城迎敌,很快将秦军击退,消息传回邯郸,赵孝成王大喜过望。


可赵孝成王不知道的是,这次的失败完全在白起的意料之中,他想让赵括放松警惕,一步步引诱赵军陷入他事先预设好的包围圈中。

第一次胜利之后,赵括信心倍增,于是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继续向北追击秦军。秦军则不断补给兵力,且战且退,一直退到了秦军大本营附近。

可就在赵括还想继续攻打秦军的时候,他的后方突然出现一支十万人的伏兵。此时赵括才如梦初醒,随即命令剩下的二十多万赵军前来支援。

原来,早在赵括的二十万大军出城后,白起就暗中派出了两支十万人的军队迂回到赵军的身后,只等赵军孤军深入,便可前后夹击,将其团团围住。

可是,等到赵括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赵国的四十万大军就这样被秦军分兵包围,犹如瓮中之鳖,任凭赵括四处冲杀,都难以突围。


被秦军围困四十多天后,赵军弹尽粮绝,走投无路之下,赵括再一次发起突围,被秦军一箭射杀。主将一死,四十多万赵军群龙无首,最终只能全数归降。

然而,面对这么多的降军,白起却忧心忡忡。他担心这些降军迟早会作乱反叛,可若是将他们放回去,又无异于放虎归山。

最终,他做出了一个残忍的决定,将超过十四岁以上的士兵全部坑杀,一个不留。坑杀便是活埋,长平之战最惨绝人寰的一幕就此上演,四十万赵军被分批活埋在了长平郊区。

一将功成万骨枯,长平之战让白起饱受争议,“人屠”之称也由此而来。

长平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一次围歼战。白起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给赵国以毁灭性的打击,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也因此成就战神威名。

然而,其坑杀四十万赵军也是事实,成为其一生难辨的罪证,也给他的人生蒙上了一层阴影。


03

自刎杜邮

长平之战后,白起深知,此时的赵国已无兵可用,于是,他继续率军北上占领上党全郡,然后将秦军兵分两路,前后夹击,包围邯郸。

此时,邯郸城内的守军不过十万,而白起手中则握有四十万大军,于他而言,拿下邯郸简直易如反掌。

不料,正当白起准备举兵攻灭赵国时,突然接到了秦王嬴稷的诏书

大势有变,武安君立即班师,不得迟误。

白起十分不甘心,赵国危如累卵,只差一步便可灭之,之后,统一之乱便是一片坦途。他又气又急,可也不敢违旨,四十万大军在手,若不奉召,便是谋反。

最终,白起只得撤兵,返回咸阳。到了咸阳之后,他就四处打听,为秦王谋划退兵之策的到底是谁,最终查到秦相范雎身上。


原来,长平之战时,韩魏两国的国君以为这场战役能持续个两三年,他们乐得坐山观虎斗,最好秦国与赵国拼个两败俱伤,这样秦国就没有精力再攻打别国了。

可是,他们没想到,赵国派出的赵括不过是个纸上谈兵的庸才,当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的消息如狂风般袭来的时候,两国的国君慌了,他们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

于是,他们连夜找群臣商议对策,思来想去,他们找到了苏代,希望靠他能挽回颓势。苏代是一代纵横家苏秦的弟弟,在接到任务后,他连夜赶往咸阳,求见了丞相范雎。

苏代一上来就将白起围困邯郸的事情怪在了范雎头上,质问他为何不规劝于秦王,命白起退兵。

范雎被苏代给整蒙了,他不明白这件事为何会怪到他头上。更何况,长平之战大捷,归根结底,是他的远交近攻之策用得好,到时候秦国统一天下,定有他的功劳,为何要退兵。

范雎疑惑地看着苏代,只见苏代笑了笑,说道:“赵国将廉颇换下,改用无能的赵括,长平兵败乃是咎由自取,可是眼下危急的并不是赵国,而是丞相大人您啊!”

范雎闻言,立刻明白了苏代的来意,于是说道:“还请先生言明。”


苏代继续说道:“攻灭赵国非一日之功,即便白起能攻下邯郸,赵国面临亡国之祸,必会向齐、魏两国投诚,到时候,齐、魏两国既受赵国土地,便会合纵伐秦,倒是,秦国只得一邯郸,却得罪天下列国,实非上策。”

可范雎却不上当,直言道:“我大秦有武安君白起,生平从无败绩,六国合纵,又有何惧?”

苏代闻言却说:“武安君一出,无人敢与其争锋,合纵联盟必然溃败,可到时候,您这丞相还有何用呢?”

苏代轻飘飘的一句话便击中了范雎的心事。范雎之所以能稳坐丞相之位,就是因为他的远交近攻之策,可若是白起攻下邯郸,秦国统一了天下,他这个丞相就真成了废人了。

为了保住自己的高位,他接受了苏代的建议,连忙进宫请见了秦王。

面对范雎的劝谏,秦王却有些为难。长平一战,秦国出动举国之兵,几乎是孤注一掷,既然已经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只得一个上党,他无论如何也不甘心。


范雎见秦王不松口,于是又进言道,若是想要拿地,何需劳烦大军,只要一封文书,便能让赵、韩两国割地,岂不比强攻邯郸来的轻松。

在范雎的劝说下,秦王心动了,随即让范雎着手处理此事。

范雎是个富有心计的人,虽然他接受了苏代的建议,但是他也向苏代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若他能说动秦王撤军,苏代作为回报,也要说动赵、韩两国割地求和。

苏代得到范雎的承诺后,出了咸阳,先后奔走于赵、韩二国。这两国在之前的大战中早已元气大伤,根本没有资格与秦国谈判,听苏代说,割地便能让白起撤军,连连答应。

随后,苏代将赵、韩两国割地求和的文书交给了范雎,秦王见他们愿意割让六座城池,于是下令让白起撤军。

白起回到咸阳后,越想越不甘心,多次进宫向秦王请战,但都被秦王否决了。

转眼过去了数月,白起知道,此时的赵国必定已经招兵买马,补充军力,如今再想进攻邯郸,攻灭赵国,已是不可能了。


白起一生的心愿便是助秦国统一六国,奈何秦王听信范雎的谗言,命他撤兵,他实在是不甘心。眼见唾手可得的辉煌荣誉化为乌有,白起气急攻心,竟然一病不起。

此后,他开始闭门谢客,不问政事,安心养病,也逐渐淡出了秦国的权力中心。

长平之战过去半年后,赵国迟迟不献出城池,还在此时集合全国的兵力和粮草辎重,大有要与秦军决一死战的架势。

秦昭王大怒,想要起兵攻打赵国,他再次命白起为将,可是白起的病一直未见好转,无奈之下,他只得派五大夫王陵为主帅,领二十万大军大举伐赵。

可是,秦军在邯郸城外与赵军相持了三个多月,秦军折损近五万兵马,仍旧难以撼动邯郸。当战报传回咸阳,秦昭王忧心如焚,只好派范雎去探望白起,结果却吃了闭门羹。

无奈之下,秦昭王只好亲自前去探望。

秦昭王深知,白起对邯郸撤兵一事耿耿于怀,更是对范雎恨之入骨,于是好言相劝,希望他能以大局为重。

可是,白起却坚持己见,他认为,战机已失,进攻邯郸并非上策。

长平之战,秦军亦损失惨重,国内兵力空虚,长平杀降,天下怨之,到时定会全力救援邯郸。不如趁此时援军未到,赶紧撤兵,保全秦军实力。

秦王见白起一再推脱,便强硬地问道:“若是寡人非要武安君出征呢?”

白起却坚定地回道:“大王若非要伐赵,可派遣他人前往,臣久病未愈,实在不堪担此大任。”

白起的一再拒绝让秦昭王怒不可遏,拂袖而去。回到秦王宫后,他越想越气,于是召来范雎商议此事。

范雎见秦昭王也被气了回来,深知这次恐怕很难再请动白起带兵出征,于是向秦昭王推荐了王龁秦昭王很快便启用了王龁,让他领兵出征,他要让白起看看,秦国不是非他不可。


公元前258年,王龁率领二十六万大军再度包围邯郸,可事情正如白起预料的那样,各诸侯国终于按捺不住了,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共率二十万大军从河内入赵,猛攻秦军后背。

邯郸守军见援军到了,便趁势杀出,在三国军队的前后夹击之下,秦军大败,后撤到上党清点人马,竟折损了将近十万兵马。

消息传回秦国后,秦王震惊不已,他又连忙召见了范雎商议对策。范雎是个有仇必报的人,为了能除掉白起,保全自己的丞相之位,他再度怂恿秦王去请白起出山。

秦王心中急切,当下便动身赶往了武安君府。

这一次,他仍是放下一国国君的尊严,对白起好言劝说。谁知,白起还是坚持之前的意见,让秦王速速撤兵,以保全秦国的军力。

可秦王也是固执己见,仍然希望白起能够领命出征。白起见劝说不动秦王,便再次违抗了秦王的旨意,白起的这一举动再次惹怒了秦王,更是将他自己推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秦昭王再次负气离开,心中对白起的不满也是到达了顶点。他认为,白起就是仗着军功不将他放在眼里,他会让白起知道,谁才是秦国真正的主人。

正值此时,赵、魏、楚联军更加猛烈地攻击秦军,秦军被打得连连后退,这种情况是秦昭王继位以来从未有过的,他越想越气,便将这怒火撒到了白起身上。


公元前257年,秦王将白起贬为士卒,发配阴密,即刻启程。

白起出城之时,咸阳的百姓纷纷前去相送,而秦王在王宫内也是惴惴不安,他深怕贬斥了白起之后,会给秦国造成无法返回的损失。

正当这时,范雎进攻请见秦王,并将白起出城时的盛景描述给了秦王,最后,他还不忘进献谗言:“大王,白起的威望太高了,恐怕秦国百姓只知武安君,而无大王您啊!”

范雎的一句话瞬间挑起了秦王的杀心,他岂能容忍别人来挑战他的王权,于是,他立马又下了一道诏令,让白起就地自裁,谢罪于秦国。

此时,白起的马车已经驶出咸阳十余里路,到了杜邮。只听一阵急切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崩腾而来,片刻之间,烟尘卷到。

只见一名内侍翻身下马,手中捧着一柄宝剑走到了白起面前,这正是秦昭王嬴稷的佩剑,他瞬间明白了秦王的用意。

他接过宝剑,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痛色,喃喃自语道:“大王真的如此着急吗?既如此,臣无憾也!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

公元257年的11月,白起自刎于杜邮。秋叶飞过,满目萧瑟,一代名将就此泯没于尘埃。


04

最后

数月之后,白起的死讯传遍天下,东方六国获知此事后,纷纷大肆庆祝。因为他们知道,白起身死,秦国失去了战神,绝对吞并不了六国。

一年之后,趁白起身死,秦国无良将之机,赵国一举收复了太原,韩国一举收复了上党,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再次被打断了。

而秦国的史官,关于白起,只留下一句:武安君白起有罪,死。真是可悲!可叹!

邯郸之战的惨败,让秦国跌入谷底,即便秦军再勇武,也是无力东出。在秦国,像白起这样能事先意识到形势巨变的人寥寥无几,可只有血的教训后,才会让人认清现实。

经此一事,秦昭王终于悔不当初地说:“今内无良将而外多敌国,吾是以忧。”

他终于不再穷兵黩武,而是采纳了白起最后的谏言,释赵养民,可惜,白起再也看不见了。

白起无愧战神之名,他的军事思维也是当世少有。他忠君爱国,敢说真话,朋而不党,因此在朝中变得孤立。

白起的一生是荣耀的,秦国百姓祭祀他,他的部下愿陪他一起赴死,所有人都知道他善于谋国,却不善于全身。

可惜,他没有遇到一个懂他的君王,最终落得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的下场!




秦昭襄王依法赐死战神白起,虽不合情但是合法,在有深厚法治传统的秦国,战神白起之死没有引起暴乱。白起从军事角度出发,认为攻赵必败,后来的战争发展也一如白起预言,白起虽然不愧战神军事家称号,但是却愧对秦国,愧对大秦数十万将士!白起领兵伐赵,虽然不能取胜,但是也不会惨败,可以拯救数十万大秦将士。基于此理,身为大秦国大良造爵上将军职的白起有渎职罪,违抗王命罪,故秦昭襄王将其依法论罪处死。

按照秦国法律,白起渎职罪加上不尊王命罪当俱五刑,也就是:割耳、削鼻、剜眼、腰斩、斩首!秦昭襄王念及白起对秦国功高劳苦,又是大秦战神,因此赐镇秦剑让他自刎而死,不株连白起家人族人!白起一生统帅千军万马,培养战将千员,秦军中大部分将领都是白起的部将!这些将领上书请求赦免白起,秦昭襄王以商君有功于秦,但依法处死为由拒绝诸将之请!白起死后诸将没有喊冤,秦国开始闭关自守,积蓄国力!

秦昭襄王处死白起虽然有私恨,但更主要是依法处死,因此杀白起并不能算昏聩之事。按照嬴政大帝的看法,秦惠文王杀商君是冤杀,秦昭襄王杀白起是依法处死,但是白起罪不至死,可流放巴蜀了此残生!秦昭襄王是一代铁血雄主,他一生坚守商君法治,依法处死不少权贵功勋!太子嬴柱的小姨子华阴夫人淫乱东宫,被依法处死;儿子蜀侯叛乱,被依法斩首;天有旱灾,依法禁止百姓进入王室林苑采栽狩猎,后来又依法允许有爵百姓进入王室林苑生存。秦法有律:不振灾、不救穷,有功必赏,有罪不赦!救灾助穷是让无功之人有赏,有罪之人有赦,会导致百姓养成不劳而获的依赖思想,因此秦法不振灾,不救穷!




谢邀。秦昭襄王杀白起,直接原因是白起抗命后还说风凉话,根本原因是白起属于秦昭襄王舅父的楚人党,是秦昭襄王斗争的对象。


我们先看看白起之死的直接经过。

公元前260年,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全歼赵军四十万,之后乘虚而入,大举进攻赵国。这时候,韩国和魏国派苏代游说秦国宰相范雎,说白起若是灭了赵国,就爬到你头上了。于是范雎劝说秦昭襄王准许赵国割地求和,停止进攻。白起因此很是不忿。

公元前259年,秦昭襄王再度伐赵,白起自称生病,不愿意带兵。秦王只好派王陵带兵,结果损失很大。公元前258年,秦昭襄王再次催促白起带兵,白起说:“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之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秦虽胜于长平,士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秦昭襄王和范雎前后催促,白起都不答应,只好派王龁代王陵。

但换了也不行,到年底,春申君的楚军和信陵君的魏军都到了,秦军连吃败仗。白起又幸灾乐祸地说:“王不听吾计,今何如矣?”秦昭襄王大怒,逼着白起去带兵,白起还是说我病得很厉害,不肯。于是,秦昭襄王在公元前257年初把白起褫夺爵位,又逼他自杀了。

从整个过程看,秦王、范雎之所以杀白起,是因为白起违抗命令,不肯带兵伐赵,等到秦军吃了败仗后,不但拒绝临危受命,还在那里幸灾乐祸说你看我早说过了。这样的人,换了哪个君王都是容不得的。

当然,在白起的角度,也有他的道理。当初我要趁胜一举灭赵,被你们昏君奸臣阻止,现在等赵国缓过气来,你们又要我带兵去,我没那么傻。自己闯的祸自己背锅吧,老子不负责擦屁股。

这个立场是可以谅解的,但他也应该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你不想趟这趟浑水,老老实实躺着装病就好了。可白起他忍不住,还要过嘴瘾,公然讽刺秦王和范雎。你确实正确,但你越标榜自己正确,衬托得秦王和宰相越傻逼,这是在赤裸裸打脸啊。所以秦昭襄王杀掉他也就不奇怪了。


而在军事策略分歧的背后,其实也是秦国内部的政局动荡。

秦昭襄王本是秦惠文王的庶子。他的母亲是楚国宗室女子芈八子(宣太后)。公元前305年秦昭襄王的哥哥秦武王去世后,兄弟争位,是宣太后的同福同母弟弟芈戎、同母异父弟弟魏冉等组成的楚人集团,扶持秦昭襄王继承王位,杀死了作乱的大臣公子,包括秦惠文王的正妻,还把秦武王的正妻赶回魏国。

之后,魏冉担任秦国丞相。宣太后、魏冉为首的楚人集团不但确保了秦昭襄王的王位,而且对外继续攻伐列国,对内提拔贤臣,使得秦国日益强大。宣太后、魏冉执政任近40年,攻克六国数百座城市,打断了齐国的脊梁骨,占领了楚国的发源地江汉,确立了秦国对六国压倒性的优势。包括白起,也是在魏冉的提拔下,才得以大展雄才的。

然而宣太后和魏冉等人的功劳却引起了秦昭襄王的猜忌。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在范雎的捣鼓下,罢免了魏冉、芈戎,废黜了宣太后,独掌大权。而白起作为魏冉提拔的秦国第一名将,他对魏冉是感激知遇之恩的,对靠耍嘴皮子挑拨母子、舅甥关系上位的范雎并不感冒。范雎也把白起当做自己持续当政的障碍和威胁。所以在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后,范雎破坏了白起灭赵的策略,转过年白起则拒绝再为范雎擦屁股。

从事情本身来说,范雎和白起对秦国的功劳根本没法比。但是站在秦昭襄王的立场上,范雎是帮助他赶走亲妈和舅舅,独掌大权的第一功臣,白起则是舅舅留下的又臭又硬余党。于是这俩的斗争,白起就非死不可了。

当然,范雎害死了白起,他自己也没啥好下场。因为邯郸兵败,范雎内忧外困,于公元前255年辞职,距离白起之死也就区区两年而已。这一对将相的斗争,最后以“同归于尽”收场。




武安君白起忠的是秦国,而不是秦王。忠的是仁义自由,而不是秦王。

一、君王、社稷、仁义三者纠缠,让白起与秦王南辕北辙

战国时代,各家各门派思想在传导到每个人思想意识,出现“百家争鸣”的后期,那时候是个人建功立业,英雄主义,心中自由的时代。并没有出现秦朝之后,封建社会专制集权时代的儒家思想统一,奴性与媚性的思想特性。

白起属于秦人,他热爱秦国,为了秦国的强大与统一而奋斗,就是心中有国而未必有君王。他是希望秦国的君王能够对待他如掏心掏肺,顾忌到他的心中个人的仁义荣辱。如果不符合他心中的道德标准,选择隐藏不出,甚至抗命不尊,违抗君主的王命导致自己身亡也在所不惜。这就是他拥有思想,拥有英雄主义,拥有个人选择权,绝不背叛与忠爱秦国自己的祖国,捍卫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而不屈服于王权。最后只能是秦王赐秦王剑自杀身亡。

战国时代,君权,王权,社稷,思想这四方面是如此纠葛在一起,谁又能够理得清,辩得明白。那个国君王上不想是君王及社稷,所有的臣民必须以王权为马首是瞻,违背者死。

这就是白起必须死的最深层次原因。

二、秦国范睢只不过是“小人”“替死鬼”“帮凶”“帮腔”

长平之战后,武安君白起想要一鼓作气攻打邯郸,灭掉赵国,可是范睢收受赵国钱财之后,反对白起攻打赵国邯郸做主帅,最后临时换将,三年之后,秦军仍然是节节败退,无一进展,最后被三国联军反攻占领秦国河东郡。

那么范睢在武安君白起被杀的过程起到什么作用。他不过是帮凶,帮腔,小人,替死鬼的角色罢了。

1.秦国在长平之战属于惨胜,这一战也让秦国国内空虚,民生凋敝的现状,秦昭王害怕再次重蹈国内生乱,国外被围的历史。最后在丞相范睢建议,先撤回秦军到函谷关,休整之后在发兵围攻赵国邯郸。范睢作为秦昭王的传声筒及帮腔,把秦昭王的计划说出来而已。

2.武安君白起在降为士兵之后,秦国武将仍然拜访登门,求教于战神白起。范睢在秦军被他国联军反攻之后,仍然登门拜访,请求白起出战扭转胜局,保全大家的性命,但白起不予理睬。范睢却说:“白起与我肯定得死,但白起你一定会死在我前面”。这就是赤裸裸地威胁,典型小人角色。

3.范睢他知道“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法则。”的法则。六国之内,无人不知战神武安君白起,战事连连失利,让六国认为秦国若无武安君,秦国不堪一击,这会典型打脸秦昭王,而且是狠狠抽那种。白起与秦昭王这对君臣之间的裂缝无法弥补,之间的信任将荡然无存。那我范睢就在他们之间把这裂缝拉的无限大,促使秦王杀白起。此时范睢就是帮凶的角色。

4.范睢知道秦昭王对白起已有杀心,但又没有下定决心,想以流放的方式来对待这位战神白起。秦昭王也知道白起未犯任何的罪名,贸然杀死,将会让秦国军人将领处于离心离德的状态,甚至会造反以清君侧的模式这样极端的结局。最后范睢在朝堂之上,就一句把白起斩首,以正君王的专权。这是的范睢就是“替死鬼”角色,他替秦王背了这个杀忠臣名将的坏名声。

综上所述,武安君白起忠的是秦国,而不是秦王。忠的是仁义自由,而不是秦王。忠的是自己心中理想标准,而不单单愚忠于秦王。

故秦昭王嬴稷就必须让武安君白起死,确立君权与社稷相融合,君权即社稷的正统思想。

公元前257年,一代战神武安君白起自刎于秦国杜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个人意见,如有不同请关注并回复,谢谢。




白起位列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征战三十多年,号为人屠,一生未有败绩,不管是哪个版本,论及武庙祭飨,都不会让他缺席。此人首开大规模歼灭战之先河,彻底粉碎了先秦战争时春秋之义残存的余温,战争变得越来越残酷嗜血,“虎狼之秦”之称谓,白起居功至多。这一切在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中达到的巅峰,白起一战坑杀赵国兵卒45万,以至于草木为之含悲,风云为之变色。

(长平之战时的白起)

白起以得胜之师,意欲奋其余勇,趁机灭赵,因此派遣使者前往咸阳说王万端,在《史记》中有载“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蚀昴,而昭王疑之”。按理说,此时秦国携雷霆之威,虎视六国,天下皆西向稽首。赵国新败,国力沦丧,人心浮动。秦军乘势拔除太行关隘,前出至冀中平原,邯郸倚马可待。此时山东之六国,韩魏屡败于秦,早已破胆;楚国远避江右,祖宗之地尽弃之于秦;齐国与五国有隙,且曾破国失军,一蹶不振。秦之一统天下,所虑者唯赵也!如秦国借此良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赵,天下一统之势可成。

秦昭襄王绝非昏君,应侯范睢也堪称良相,君臣庙堂筹算,不可能对眼前时局熟视无睹,放着秦国一统天下的大好形势于不顾。那么,昭王为何疑之?所疑者,又是什么呢?

秦昭襄王能够即位称尊,是一系列偶然的因素造成的。秦惠文王的长子秦武王嬴荡因比赛举鼎而亡,秦国由此出现了“季君之乱”,前后长达三年。此时,尚在燕国为质的嬴稷,在母亲宣太后的操作下,借由在秦惠文王时已见用事而颇具实力的舅舅魏冉,被亲党拥立,成为秦国新君,是为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也是一代雄主)

秦宣太后在助子夺位后,亲自主持朝政,对亲党回报,大肆分封。她的同父同母弟弟叫芈戎,封为华阳君;宣太后与秦惠文王的一个儿子公子芾,封为泾阳君;另外一个儿子公子悝,封为高陵君。这样,宣太后这两个弟弟和两个亲儿子,分别封为穰侯、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在秦国权势煊赫,合称"四贵"。

秦国尚武,而武功最盛大的时期之一,就是宣太后掌政的36年。这一时期,虽然宣太后的外戚把持朝堂,但能为秦国公族容忍,最大的原因即是秦国在这段期间获得了有史以来强力的发展。尤其是穰侯魏冉凭着他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国独揽大权,一生四任秦相,东向攻城略地,击败“三晋”和强楚,战绩卓著,威震诸侯,“苞河山,围大梁,使诸侯敛手而事秦”。魏冉能够达到这样的不世之功,最为依赖也最为引以为豪的是他保举启用了一代战神白起。

白氏虽然是秦国的四大老氏族之一,但皇帝都有三门穷亲戚,到了白起这一代,已是庶人了。在春秋战国那个年代,基本都是贵族才能够接受王官教育,当上将军。普通的百姓,即使以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往往也只能积累功绩第九级爵位。如果再立功,就只赏田亩而不封官职了。白起能够从一个小兵被启用,魏冉保举之功至伟。秦法,如将军失利,保举人连坐。因此,魏冉对白起也算是有着知遇之恩。白起与魏冉“相善”,关系非常融洽。两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相得益彰,打的山东六国毫无招架之力。

(秦国四贵之首——穰侯魏冉)

前293年,魏冉举用白起为将军,派他代替领兵攻打韩国和魏国,在伊阙战败了他们,以12万秦军各个击破,斩首24万人,俘虏魏将公孙喜,以功封左更,担任国尉(国防部长)。前292年,又夺取了楚国的宛、叶两座城邑。其后数年间,白起又挥兵又占领了魏国的河内地区,夺取了大小城邑六十余座,连韩国冶铁手工业最发达的宛、邓,以及魏国旧都安邑都被秦国攻占。自此秦国威势之盛,前所未有。在魏冉的策划下,秦昭襄王不满于称王,而在宜阳自称“西帝”,为了给齐国拉仇恨,还捎带着让齐国称“东帝”。

此后数年间,秦国与山东六国互有征伐,直到公元前286年齐国吞并宋国,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公元前284年,魏冉以秦、韩、赵、魏、燕五国,合纵破齐。自此,秦国一家独大,山东六国,除了赵国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可堪与秦国对阵之外,其余各国,都无法单独对阵秦国。魏冉也因功高,屡次被加封。在五国伐齐之战中,魏冉公器私用,以秦军攻打陶邑,以此作为自己增加的封邑。

因为有着这些功劳,加之白起的传奇战功,使得“秦国四贵”在朝堂上肆意妄行,人心不附。秦昭襄王亲政后,对此虽颇有怨言,却因为宣太后的缘故,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一切在公元前266年,因为一个人的到来被改变了。这个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应候范睢,如果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那么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前实行了半个世纪的“远交近攻”的国策即是出自此人之手。范睢以此奇计,得以为秦昭襄王所看重,日益与之亲善,范睢因此说服秦王集权。

(范睢辱于魏而相秦)

范睢说:“臣在山东时,只知道齐有相国田单,不曾听说过有齐王;只听说秦国有太后、穰侯、泾阳君、华阳君,而不晓得有秦王。能手握国政、独断专谋、操生杀大权的,方称得上国君。但如今宣太后专行无忌,穰侯遣使臣不上报,泾阳、华阳只按自己心意判决事务。国家有这四个显贵操纵朝政,不出危险,是不可能的。文武诸臣都屈从于这四人,心中哪里还有大王!如此下去,大权旁落,政令又怎能出自大王之手?臣听说善于治国的君主,一方面在国内加强权威,一方面亲自执掌外交政策。穰侯派出的使者操纵王权,任意和诸侯结盟或断交,擅自对外用兵,征伐敌国,朝野上下,莫敢不从。于是,打了胜仗,战果全归穰侯他们所有,以致国家困弱,受制于诸侯;一旦失利,则令百姓怨声载道,祸害由国家承受。《诗经》上说:‘果子多会压损枝条,树枝折了会伤及根本;扩大封君城邑会危及到国家安全,过分尊宠大臣会削弱君王权威。’淖齿控制齐政,到头来将闵王吊在庙堂大梁上面,使闵王一夜之间横遭惨死。李兑执掌赵国,围困赵武灵王,只一百天功夫,便将他活活饿死。当今秦国,太后、穰侯呼风唤雨,高陵、泾阳推波助澜,没有臣民知道上有大王。这些都是淖齿、李兑一类的人。臣可幸今日尚能看见大王孤立于朝堂,真担心将来秦国主持国政的君王,不再是大王的子孙!”

听了这番话,秦昭襄王王不寒而栗,于是废太后,逐穰侯,将高陵、泾阳赶出函谷关。他对范睢说:“当年齐桓公得到管仲,把他称为‘仲父’,寡人今日得到先生,先生也是寡人的‘叔父’啊!”

(范睢进言秦王集权)

这次秦国朝堂上的政治地震,也波及到了军中。穰候虽然就封,但是树大根深,军队中多有旧部,且其功高,又是外戚,秦昭襄王有所忌惮,不能行霹雳之事。范睢因进言得宠,军中对此多有不满,穰候旧属中最大的军头势力,即是白起。因此在朝堂上,将相不能相和的事件经常发生。

白起是30多年来秦军赫赫武功的代表,已经称为军神一般的人物,因此秦王即使不能引以为心腹,也要做到相敬如宾,但要说到重用却不尽然。为了尽快清除楚国外戚势力,秦昭襄王大力启用山东人氏,除了范睢外,还有蒙氏家族、王氏家族等,都参与朝堂决策。所以,秦国在长平之战前一直没有启用白起,而是以王龁为主帅,与赵国的廉颇打了胶着战。直到最后发展成了倾国一战时,才换上了白起。

白起也果然不孚众望,一举击破赵国主力军,扫清了秦国一统天下的最大的障碍。白起分析局势,认为此时灭赵,大有胜算,因此派了自己的亲信“卫先生”亲自前往咸阳,请求增兵增粮。秦昭襄王此时犯难了。

如果说在长平之战前,秦昭襄王对白起还相敬如宾;在长平之战中,秦昭襄王对白起还是鱼水之情;那么现在,即使在理智上,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而且白起久经沙场,对战场形势分析的透彻,秦昭襄王也应该听从白起之谋划。然而,灭国之功之大,远非获得战役胜利可比。这倒不是说秦国出不起这个赏赐,加封个十万户的事,秦国之前也不是没干过,此后也还做过。然而,最让秦昭襄王犯难的,是灭国之后,白起政治地位的上升,势必会让已经失势的穰候集团死灰复燃。

(秦国在山东的飞地是魏冉的封邑)

此时,刚好发生了一件天象:太白蚀昴,是说发生了太白金星吞噬西方白虎中昴星的奇异天象。昴,赵地分野。太白属西,代表秦国。因此,这个天象就意味着秦国如果乘胜灭赵,必然能旗开得胜。可是,秦昭襄王却读到了另一层意思。

“太白乃天之将军也”,说明太白也可以代表上天授权的军队和军队首领。昴星本属西方白虎,而秦国分野即在西方,那么昴星也可以指代秦国。那是否意味着,一旦白起政治地位上升,加上赋闲在野的穰候魏冉,一旦秦国外戚势力死灰复燃,那这个天象还会是一个吉兆吗?灭赵的功劳不可能让白起得到,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应候范睢提出,暂时以“兵疲师老”的名义班师,让白起打消继续领兵建功的念头。待休整一段时日后,再做计议。范睢自然体察上意,很快秦国就做出了允许赵国赂以六城约和的决策。

很快,秦王发现被赵王欺骗了,他们没有献城给秦国,反而举国同仇,向齐国献城,向魏、楚约好,并且在国内积极备战。秦王大怒,派王陵带着25万大军攻打赵国邯郸。秦昭襄王大大低估了赵人抵抗的决心,他的军队在邯郸城下顿兵日久,不能攻克。此时白起在做什么呢?秦王调整好了之后,就没有再让白起领兵的打算,而且白起也确实在生病。秦王为了灭赵,也派出了使者往魏国和楚国,威胁他们说:“大兵旦夕破赵,若助赵,则为秦敌。”如果不是信陵君窃符救赵,赵国在秦军的强攻之下,未必就能保全。

(公子世无双:魏国公子无忌)

邯郸之战一连打了4个多月,到了公元前258年正月,秦昭襄王换成长平之战白起统兵前的统帅王龁,依然不能取胜。此时,秦昭襄王想起了称病在家的白起。《史记.穰侯列传》只记载了穰候去势前往陶邑,却没有记载他去世的时间,只说忧愤而死。穰候如果此时去世,那么,随着“秦国四贵”中最有权势的人的离世,则象征着军中势力再无别的倾向了。既然穰候已去世,那么秦昭襄王此时就可以尝试着收白起为自己心腹。因此,秦昭襄王就派遣使者到白起家去,请他出山破赵。

可是长平之战已过一年,战场形势早已不同。赵国人心已安,同仇敌忾;魏、楚两国同气连枝;秦国横绝关河,破人国都,危难重重。因此,白起料算,此战不能取胜,因此拒不赴命。信陵君带着魏楚联军加入战场后,秦军形势急转直下,连败数阵,秦昭襄王只好屈尊降贵,亲自到白起家里,嘘寒问暖,请白起出山。此时,秦昭襄王依然没有杀白起的打算,更多是向让白起为己所用。然而,白起依然以充份的理由拒绝了秦昭襄王的任命,而且理由很充分:称病。

前线的战场形势越来越不利,秦昭襄王派了口才了得的范睢去劝说白起。可是白起与范睢的关系难称融洽,范睢是否真心实意的劝说白起,白起又是否宁折不弯,誓死不愿向口蜜腹剑的小人低头就很难说了。事态发展的最终结果,是执拗的白起再次拒绝了任命,而范睢也平淡如常地回复了王命:白起拒不接诏。此时,秦昭襄王的耐性已经完全没有了,因为诸侯联军再次打败秦军,已经攻至河东了。白起此时,如果闭门不出,缄默无言,兴许还能保住一条性命,因为秦昭襄王此时并没有理由要冒着触怒军队的风险去杀一个军神。然而,白起却自命不凡地跟看望他的人说道:“看吧,事情发展到这样子,都是秦王不听我的话啊!我早就说过了,已经停了一年,赵国就不好打了,他还非要去打!这下好了。”

对于白起的幸灾乐祸的言论,秦昭襄王盛怒之下,褫夺了白起的所有爵位,让他重新变成了秦军的一名小兵,让他去阴密大营去报到,而且是即刻出发,不能耽搁。白起怏怏起身,到了离咸阳十里的杜邮,有一些军官前来为他送行。白起自然委屈难以抑制,史称“有余言”。此时的白起,依然没有记得“祸从口中”,对着这些送行的人拱手作别后,早有探子将白起的言行举止都报给了秦昭襄王知道。

秦昭襄王意识到,如果白起有此怨言,军心必然不稳。太白蚀昴的天象一直萦绕在他心头,难道正应在此时?白起不与秦王合作,竟逐渐走向了对立面。对秦昭王来说,不能为己所用的军神将领白起,就是一颗定时炸弹。即使让他做了一名小兵,也难保没有心怀怨望的人推举他来行谋反大事?秦昭襄王疑心大起,召范睢问对。此时的范睢已经明白秦昭襄王杀心已起,自己的缄默无言已是落井下石。于是,秦昭襄王派出了使者,赐白起以王者之剑,命其自裁。

白起临死前,还没有觉悟,他可能也听说了秦王对“太白蚀昴”的天象的解读,所以还怪罪上天:“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老天降下这样的星象,就要了老夫的命!?想了半天,白起终有所悟:“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长平杀俘太多,所以天生异象,这即是白起最后想明白的逻辑。司马迁写《史记》时,不惜浓墨重彩,原文录入,也是想表达出太史公记史的人文情怀:不管多么有权势的人,如不以人道、天道为念,终将受到天谴。

(白起之死:冤不冤?)

白起死后,联军再次发动攻势,秦军再败,退回河西。联军痛恨白起,甚于秦国。今白起已死,所有罪责都可以归罪于白起,秦、赵、魏、楚约和。河东归还于魏、太原归还于赵,上党归还于韩。

秦国此番虽败,却未伤根本;联军虽胜,却是惨胜如败。秦国一家独强的根本大势并没有改变。秦国经过短暂的休整后,再一次发起了向三晋发动了攻势,数十年间,秦兵频出殽函,周国既灭,六国惴惴然。公元前247年,信陵君最后一次组织五国伐秦取得胜利后,六国再也没有组织起一次胜利的对秦的合纵之战。这一年,一个少年登上了秦国的王位,他的名字叫政,嬴姓赵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秦国   泾阳   魏国   秦王   楚国   战神   公孙   太白   邯郸   兵马   丞相   联军   太后   公元前   新城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