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海归回国后各大公司都疯狂招揽,现在的海归为何感觉不吃香了?

笔者认识的最霸气的海归是上大学时候所认识的一个教授级老师,1980年公派留学日本,后来又在加拿大进行过进修,不过这个老师还有着另外一个特殊身份:某一个开国将军的家族晚辈。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你想花钱去买一个出国留学的名额都是不可能的,你的学习成绩必须出类拔萃,推荐资源也同样要名列前茅,这样才能拿到一个宝贵的出国名额。而当年的这位老师,其学习成绩是拔尖的,家里的资源条件更不用多说,光是凭借着家族地位,未来回国甭管去哪个单位,也都是优先提拔的人才。

1、学习成绩好,海外的学历是实打实的学历!

2、家族成分好,未来的发展都是优先提拔。

两大资源条件加在一起,我这位大学老师还愁未来的发展吗?

而在笔者的同龄伙伴当中,笔者也认识几个海归的留学生,他们虽然也挂着海归的名头,但他们的实际情况也与诸多的办公室打工者相差无几——高级白领算不上,也就是一个有着光鲜名头(毕竟有个海外学历)却无真才实学的管理岗工作人员。

同事1:大学时作为交换生去德国留学,拿到这个名额不是因为他的学习成绩有多好,而是家里愿意花钱,为的就是未来拿一个海外学历。而最后的结果就是,两年的大学下来,英语虽然能对话但做不到绝对的流利,德语干脆学不明白,拿到一个德国大学的学历却不会说德语,这恐怕有点尴尬吧?

同学2:这是一个寝室的好友,上大学时去韩国当了一年的交换生,他的情况与第一个类似,即便在本大学,他的成绩都是一塌糊涂,每次考试不挂科已然算得上是优秀,但实际上每次都挂科,去韩国留学也是花钱买的。不过他算稍许争气,他的韩语学的是相当流利,毕业后留在韩国工作一点问题都没有。当然,他的优势也只在于精通韩语,在那儿也只是个平凡的打工者。

回国之后,他在多家企业从事韩语翻译工作,找工作不是那么费劲。但现如今从事韩语翻译的人已然不少,他虽然不愁工作,但却也赚不到太多的钱,顶多是能比普通的上班族能好一些。

好友3:这是笔者爱人的一个女闺蜜,大学毕业后,家里自费让她去英国留学,两年花了整整几十万。但她的情况听说比第一个还要惨,除了拿下一个学历,混了一个好听点的海归派之外,她的英语水平也只能做到简单对话。因为连英语翻译也干不了,她最后也只是个普通的上班族。

不过家里能花几十万送她去国外念书,其父母也是有家底的,至少是属于那种未来吃喝不愁的人。

为啥两代海归派的差异如此之大?一个是考上去的,一个是花钱买的,一个回来之后会成为优先重用的对象,而另一个回来只能去人才市场找工作,这两者能一样吗?




昨天刚刷到一个视频,留学英国的,一个班全是中国学生,连老师也是中国人,甚至还听到调侃说:“干脆用中文授课算了”,就像一只蟹子,放在阳澄湖里涮了涮,就叫阳澄湖大闸蟹一样,毫无含金量。

再说,除了国外少数名校,很多所谓的海龟都是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在国内考不上好大学或者考不上大学,如果家庭条件还能负担的话,到国外混个文凭,如果孩子懂事或许还能学点东西增加点见识,如果碰到那种不懂事的孩子,在国外混吃混喝几年再回来,可想而知。

我不反对留学,但现在留学似乎成了一门生意,在中介的大肆鼓噪下,国外很多所谓的大学其实都很水,都是为了赚钱。很多家长在无法辨别的情况下就稀里糊涂地把孩子送出了国外,有些个家庭甚至砸锅卖房去凑学费,大可不必。




克莱登大学的名头已蒙骗不了国人。




我们单位200多人,一家上市企业!曾经有留学经历的人超过40人,大部分都是95后,目前还剩下12个所谓的海归![捂脸]走掉的有被开除的,裁员的!也有因为个人原因离职的!

我来目前的公司7年了,真的见证了他们这些高学历高背景的人的入职和离职![微笑]说说他们的特点吧!首先我想说:“没有贬低海外留学经历的同事,也没有歧视!” 只是或许他们真的不适合我们这样的公司![抠鼻]

他们的共同特点

以前,我虽然是国内一所知名大学毕业的本科生,但是多少会羡慕那些留学生,毕竟人家是喝洋墨水的!但单位的这帮年轻孩子真的颠覆了我们的认知![赞]

首先,他们不爱加班,做事儿比较随性,马虎!侃侃其谈,不务实!表达方式让人接受不了!在工作当中懒散,而且经常鄙视我们没有留学背景的,聊天多数聊的是西方文化优越,办公环境优越之类的![呲牙] 刚开始大家虚心听她们的建议,以为或许人家说的对!

领导按照他们的建议制订了很多制度,结果单位一团糟![抠鼻]

其次,他们有一种优越感,总是爱抱怨,有太多的想法!总觉得单位达不到他们的身份!所以老板很难掌控,就全退了一些人,老板觉得:“用比较低的收入找国内统招本科生比他们实用!” 这是领导给我们说的原话![呲牙]

当然,我没有搬弄是非,说的是我们单位的事实而已!

他们很开朗,但是工作技巧太烂

我发现这些孩子在国外待了好几年,有的人甚至都不会用英语跟老外交流,[抠鼻]但是写作跟文字水平很高!口语不好!这很奇怪啊!我在想:“他们在国外是怎么上课,跟老外交流的?”[捂脸]

基本的办公软件不熟练,我们平常的excel.word技术很差,一些大学学的公式,表格制作,ppt技术他们做的说实话还不如国内的一个大专生!拿着那么高的薪水肯定会让人不服气啊![抠鼻]

公司的为人处世雷厉风行,没有国内孩子的那种谦虚,卑微的态度!经常看他们找领导说事儿,感觉扯高气昂的样子毫无职业道德!目无领导![惊呆] 我们是真服气!在日常的工作当中,人家是叫领导去他们工位商量事情,而不是请教领导!

他们善于辩解和开脱,如果遇到一点点事就把自己推的干干净净![呲牙][赞]

总之,在我们单位,我们老板也是外国人,他说:“本希望吸收更多的留学经历人才让公司发展的越来越好,没想到事与愿违![捂脸]” 当然,留下的这12个孩子很不错,虽然一开始也是桀骜不驯,但是慢慢融入了大家,现在不管是业务还是交流都做的很好!

所以,不管哪里都会有好的学生,也有坏的学生,我觉得现在的留学生干不过国内的学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企业无法承担他们高额的薪水!

就拿2021年来说,我们国内统招实习生给5500一个月,但是有海归经历的实习就直接给7000一个月![微笑] 公平吗!后来2022年一开始我们业务也不太好,领导变相裁员了!但多数拆掉了单位的很多海归!

最主要是他们要的多,产出的少![捂脸]只能说留下的人,是真的融入大家了!还是应该为这帮小年轻点赞![赞][赞]




海龟不吃香了,原因很简单:现在的海龟已不是从前的海龟了。

20年前,海归那是绝对的高大上,高校里,没有留学经历的教授、副教授们被戏称“土鳖”。慢慢的,海龟逐渐褪色,由“海龟”变“海带”,由“海带”变“海废”了,这“海废”称号还是他们自己的戏称。

究其原因,是海归含金量逐渐下降了,有多少海龟是高考二、三百分才出国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位差点入职华政的(硕博论文在知网上都查不到,被曝光后主动放弃了)。现在的海归,水平低于到国内二本毕业生水平的恐怕占大多数吧。

用人单位也不是傻子。刚开始时,都觉得即使没学到专业知识,在国外好几年,最起码外语应该没问题吧。后来,发现外语也不行。原来,在国外时,只在中国留学生圈子里玩,所以外语也没学到。

所以,就有了留学花费几百万、回国月薪3000之类的吐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海归   呲牙   韩国   海龟   韩语   学历   国外   单位   领导   老师   感觉   疯狂   未来   孩子   国内   财经   工作   大学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