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母只有一女,来家住八年,没有走的意思,很烦该怎么办?

“岳母来我家住了八年,各种作妖,家里矛盾不断,鸡飞狗跳,我都快烦死了。三个月前,我终于下决心让她搬出去了,自从她走后,我整个人都变得神清气爽,我们一家的生活也恢复了久违的平静温馨。” 同事小李的话,让我倍感惊讶,但听完他的讲述,我也支持他的做法。


小李的妻子玲玲是个独生女,从小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她结婚的时候就跟小李说过了,将来父母肯定是要靠她养老的,对此小李当然同意,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但是几年后,小李不这么想了。

婚后,玲玲生了孩子,想让岳母来带孩子,但是她说岳父离不开她,家里还有鸡鸭猫狗都离不开她,所以孩子是小李父母带大的。


本来岳母跟岳父在老家生活得好好的,但是八年前,岳父得了病去世了。岳母就剩下了一个人,玲玲就把她接了过来。这时的岳母,已经65岁了。


岳母没有退休金,攒得不多的钱在岳父生病时也都花完了。相当于身无分文,一切的开销都要他们承担。




来到家里后,小李对岳母很周到体贴,买她喜欢吃的东西,周末带她出去逛。

但是慢慢地,岳母的一些习惯就让人难以忍受了。


每天早晨,岳母不到五点就醒了,她一睁眼就打开手机听戏曲,老年人耳朵有点不好使,声音就调得很大,整个家里都回荡着咿咿呀呀的唱戏声和锣鼓声,吵得小李小两口根本睡不着。


本来年轻人晚上睡觉比较晚,平时都是睡到七点多,起来洗把脸就赶去上班,这下子,五点就被惊醒,一整天都没有精神。


小李让妻子说了几次,也不管用。

有一次小李实在忍无可忍了,他敲开了了岳母房间的门,岳母正一边听戏一边扭动着腰,开心地活动着四肢。


小李说:妈,能不能把你的戏曲调得声音小点儿,我想再睡会儿。

岳母说:吵着你们了?我听着声音不大啊,我就这调低。

说完岳母把声音调低了好多,小李见沟通愉快,欣慰地准备回屋睡个回笼觉。

谁知他刚关上门,还没回到自己房间,唱戏声就又恢复了原样。


此后有过好几次都是如此,你去找她,她立马调低,你前脚一抬腿,她立马调高。简直是跟你打太极。弄得小李哭笑不得,心里恨得咬牙又不好直接发作,睡不着躺在床上心里想着怎么能阻止这件事,甚至想过趁她不注意把手机声音搞坏。


最后小两口无奈买了耳塞,虽然起不了多大作用,但也比没有强一点点。




岳母从来不做饭,每天都等着小李和妻子回家做,或者外面吃了给她带回去。

其实刚来的时候她也尝试做过,但是她炒菜舍不得放油,炒出来的菜都像水煮的,而且会煮得烂糊糊的,盐又会放很多,口感实在难以下咽。

熬粥吧,有好几次煮粥的时候,她要么坐客厅里看电视,要么躺沙发上看手机,把锅都烧糊了两个。看起来岳母做饭也是高风险的事,后来小李和妻子干脆告诉她,啥饭也别做了,做不好饭是小事,再发生个火灾可就麻烦了。


不能做饭,就接孩子吧,有一次,小李和妻子都没空,打电话让岳母接孩子,结果她愣是走错了学校,到了另一个小学门前等了一个多小时。孩子的老师给小李打电话,小李说姥姥去接了呀,很快就去了。


一个小时过去了,孩子急得直哭也没人接,岳母却在另一个地方干等。直到学校关门也没见到孩子,这才给小李妻子打电话说孩子丢了。


小李赶又给老师打电话,老师说她也回家了,走的时候把孩子托给门房的保安。没有保安的电话,小李快急死了,推掉手头的事情赶到学校,孩子在门房哭成了泪人。但是也没看到岳母的身影。


然后,小李又带着孩子到处找岳母,把老人丢了也不行啊。最后,小李妻子也回来找,电话里又说不清,一来二去,天黑了才在另一所学校门口见到岳母,小李说,当他看见岳母的时候,悬着的心一下子放了下来,转而是愤恨。连这点事也做不好,真是无语。


那几天,他一直阴沉着脸没有跟岳母说话,后来还是看在妻子的面上,又想想她第一次接孩子,人生地不熟,出点状况也在所难免。慢慢地也就放下了。


但让他想不到的是,跟后来岳母的作妖之路,这些根本就算不上事。




为了让岳母日子不那么无聊,小李的妻子让她去附近的公园跳广场舞。于是岳母每天一大早不在家里听戏了,早早地就去跳舞了,小李和妻子还偷着乐,总算可以睡懒觉了。


岳母越来越开心,也开始打扮自己了,衣服越穿越亮丽。小两口看着也挺高兴,老年人有自己喜欢的事做当然有利于身心健康了。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岳母竟然成了公园里的红人。


有一天,小李下班回到家,岳母在家看电视,家里还坐着一位大爷,岳母介绍说这是她的舞伴刘叔,刘叔见家里有人回来,就告辞了。小李也压根没放在心上。


又过了几天一个周末,一家人正在吃午饭。敲门声响了,是一个老头。

这个老头一进来就气呼呼地跟岳母吵起来,听了半天,一头雾水的小李夫妻总算明白了,原来他竟然是岳母的追求者。


岳母是单身,有追求者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但让他们想不到的是,那天的刘叔也是追求者之一,岳母同时跟两人保持暧昧关系,这个李大爷,正是得知了内情找上门来要说法的,并且在来之前就去找刘叔打架了,幸好被别人拉开。


这可真是哭笑不得,农村来的老太太竟然让两个老头争风吃醋,小李也不好当面说什么,翻了翻白眼,躲进自己屋去了,把烂摊子交给了妻子,毕竟是她的亲妈。


小李妻子问了母亲,她也没有表示要跟其中哪个大爷实质性地发展,纯粹是聊着玩的。最后,把两个老头都得罪了。


这件事在公园老头老太太当中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炒得沸沸扬扬,大家都对岳母指手划脚,最后,她实在没办法再去跳舞了。


此后,岳母消停了一段时间,每天就在小区里跟几个老太太聊天,也不乱跑了。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岳母又迷上了保健品。小区里一个老太太带着她去体验什么坐椅子,听讲课,还可以领鸡蛋,领酸奶,很快她就沉迷上了。由于本身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平时按时服药控制得很好。听了几次讲课后,对人家说的吃保健品深信不疑。


先是问小李妻子要了钱买了一堆,说是吃了后药都可以停掉了,不光能调理高血压血糖,还能延年益寿。


小李两口子再三劝阻说这是骗人的,但是一点用都没有,因为买得越多送得越多,还有各种小礼物,水杯子,枕头套,她买的越来越多,最后屋子里堆了的都是保健品和礼品。


前前后后花了一万多块钱,小李两口子实在忍无可忍了,小李妻子对岳母放了狠话:你要是再买,就都给你扔出去。


这话一出,岳母又哭又闹,说是女儿女婿没良心,嫌弃她,甚至以不吃不喝来威胁。


小李眼看这么下去不是办法,于是跟妻子商量,岳母住在家里八年了,矛盾不断,一家人都过得不开心,要不让岳母回老家去吧,每个月给她足够的生活费。


刚开始小李妻子还不同意,慢慢地看到母亲越来越能作,她也犯愁了,送回去又怕被别人说不孝顺,不送吧又搅得家里不得安宁。


她试着跟母亲说了说,但母亲压根没想到要走。这下她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小李越来越不想回家,下班后就去找朋友喝酒,深夜喝得醉醺醺地才回家,一来二去夫妻感情也受到了影响,两人的矛盾越来越大,经常吵架,一吵起来,大的哭小的闹,家里鸡全不宁。吵得最凶的时候,甚至都赌气说出了离婚的字眼。




小李把妻子叫到外面长谈了一次,他说再这么下去,他们夫妻的感情就完了,眼看着好好的家走到这一步,再犹豫不决就更麻烦了。


小李妻子也感到了危机,她不想因为母亲的到来破坏了她一手经营的小家。


于是在母亲出院后,跟她耐心地谈,并且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让母亲回老家自己过,或者在附近给她租一个小面积的房子,平时各过各的周末的时候女儿一家去看她。


等到将来她年龄再大了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时,再把她接到身边,给她养老送终。


岳母刚开始还很伤心,但是看到女儿女婿态度坚决,她也反思自己这几年的所作所为,看到自己的胡闹给女儿女婿带来的困扰。于是同意了他们的第二种方案。在附近租了间五十平米的房子,从女儿家搬了出去。


虽然小李每个月又多了一项房租的负担,但是一家人的生活又回归了平静温馨。周末逢年过节的时候,就到岳母家里跟她一起过。


而岳母甚至又找了一份活儿干,在小区里打扫卫生,活儿很轻松,每个月能挣八百块钱。她干得不亦乐乎,说还是挣钱有意思。


小李的果断也不是无情无义,是不得已而为之,是被生活逼出来的。有的时候,就得跳出传统观念的怪圈,认为老人就非得跟年轻人挤在一起才算孝敬,而不管大家是不是过得舒服。


所以,早早地把老人接来一起住并不一定是个好事,两代人之间生活的习惯,思想的代沟,都会成为矛盾的导火索,日常繁琐的小事也会磨掉彼此的耐心,影响到亲人之间的亲情。还不如各过各的,都留一些空间。





我做为男人,支持传统,女婿没有养岳父母的义务!

但是,不支持你,女婿没有养岳父母的义务,仅限于女方娘家有兄弟!

独生女的话,那就是你的责任和义务,结婚的时候就应该能想到!得了岳父母年轻时的好处,却不想养老,哪门子道理!

独生子女,双方父母必须相同待遇,哪怕自己父母付出的多些!

老婆有兄弟,一年三节加生日的孝敬与探望,其他,就看心情与良心!




思明回到家就直接进了房间,没有跟坐在客厅沙发陪孩子玩的岳父打招呼,就好像没有看见一样,他的岳母正在厨房忙碌一家人的晚餐,而他的妻子孙倩还没有下班回家。

这段时间他总是这样,岳父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以为女婿只是工作不顺利,心情不好,所以不想说话,也没有太在意。

其实思明是不想跟岳父母一起生活了,但他没有办法开口,一起生活了七八年了,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他和妻子已经商量好了,给孩子报私立小学,早上很早送上校车,晚上8点才会送回来,接送不存在什么问题。

思明和孙倩结婚以后没多久,孙倩就怀孕了,可思明的母亲在姐姐家给姐姐带孩子,姐姐跟婆婆相处不好,成天吵架,家都快吵散了,他妈妈于是跟他姐夫提出来她去帮他们照顾孩子,这才保全了姐姐的家庭,于是只好把已经退休的岳母接了过来照顾妻子。

孩子出生,休完产假的孙倩想要回去上班,思明也觉得自己养家压力太大,于是请求岳母留下来帮他们照顾孩子,岳母为了女儿留下了。

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他岳父也退休了,孙倩不想父母长期两地分居,就把父亲也接了过来,这样有了父亲的帮忙,母亲也轻松一些。

有了岳父母的帮衬,给他们小两口确实减轻了很大压力,亲外公外婆带孩子,完全可以放心,每天一回家就有热乎乎的饭菜能吃,家里也被两位老人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当然和老人生活在一起,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岳父母年纪大了,睡眠少,每天大早就起来做早餐,哪怕周末也是如此,还会喊他们起来吃,想睡个懒觉都不行。

他是北方人,而妻子一家是南方人,饮食习惯还是有差别的,岳母擅长南方饭菜,大部分时间都是做米饭炒菜,而他喜欢吃面食,在家基本吃不上。

生活里还有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谈不上矛盾,但也会让他心里不舒服,但岳父母照顾了他们一家子的生活,他自然不能太斤斤计较了。

可如今他越发觉得厌烦,想让岳父母回自己家了,可他开不了口,他暗示了妻子几次,妻子不知道是真没听懂,还是假装不懂,反正始终没有跟岳父母提。

妻子到家以后,一家人开饭,他吃了没几口就说吃饱了,放下碗筷,也不跟岳父母说话,直接又回了房间,他不知道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发泄自己的烦闷情绪,还是故意摆脸色给岳父母看,逼他们走。

岳母问女儿思明怎么了,是工作不顺利吗?这几天怎么话也不说,饭也不吃几口,回家就跑房间不出来。

孙倩没好气地说不用管他,他不吃是不饿,你们赶紧吃,她又照顾孩子吃饭。

思明动这个念头也跟自己母亲的念叨有几分关系,原来孙倩的婆婆回自己家了,跟儿子打电话的时候问亲家是不是还住儿子家呢?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说他岳父母不懂事,还想赖在女婿家不走呀!她都是给女儿把孩子带到上小学就自觉回家了。

这话听得多了,他也觉得岳父母太不自觉了,是不是想住在他家不走了,岳父母就妻子一个女儿,说不定还真打算住他这里养老,他可以接受妻子给岳父母钱,赡养他们,可他不想岳父母留在他家里养老。

孙倩回了房间看都不看思明一眼,收拾完孩子,自己洗漱完就上床睡觉了。

思明知道妻子这是对他有意见了,他跟妻子说,孩子奶奶想孩子了,过两天想过来住几天,还说他母亲没有姐姐看孩子了,回自己家了,以后可能会经常过来看孩子。

孙倩这次不打算回避了,直接问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婆婆有空了愿意看孩子了,她还要感恩戴德不成,来看她欢迎,不来她也没意见。

思明说孩子马上也上小学了,他说她俩都没怎么过二人世界就有了孩子,他只是想跟她有属于自己的空间,爸妈在这里始终有些不方便。

孙倩说思明过河拆桥,这些年爸妈出钱出力带孩子,这孩子刚可以脱手了,他就想把人赶走,真是好样的。

夫妻俩你一句我一句地就这么吵起来了,孙倩虽然生气还是压低了声音,怕爸妈听见心里难受,可思明却故意提高音量,大声斥责,孙倩气得哭了起来。

女儿女婿吵架,两老听见焦急地从房间出来想去劝架,可在门口听了几句可明白最近女婿为什么不搭理他们了,确实是心情不好,不过不是工作的事情,而是想让他们走了。

说不伤心肯定是假的,女婿这做法太伤人了,这些年他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这过河拆桥也太急切了一些。

不过两位老人也是有自尊心的人,外孙不仅是女婿的,也是女儿的,他们付出了心血也不后悔,他们本来也是为了女儿,现在女婿想让他们走,他们走就是了,他们有退休金,不会拖累女儿。

两位老人什么都没说就回了房间开始收拾东西,他们怕女儿为难,早上照常给女儿他们做了早饭,送了外孙去幼儿园,然后就直接去车站买票回家,坐上车了才给女儿打电话,让她记得去接外孙放学,他们回老家了。

孙倩在电话里泣不成声,她觉得自己太不孝了,那一刻她甚至动了离婚的念头,丈夫实在太过分了。

孙倩请假提前下班接孩子在外面吃了饭再回家,思明回家看到家里只有妻子和儿子,没有看到老人的身影就问了一句,孙倩冷冷地对丈夫说,如他所愿,她爸妈回去了,以后他们自己轮流请假接孩子,分担家务,轮流做饭。

思明没想到岳父母如此果断,说走就走了,头一次回来没有现成的饭菜,他这时候想的是大不了就是自己做,不就是一顿饭的事情吗?

可不过是一个星期,他就感觉疲惫不堪,每天早起收拾孩子,来不及做早饭只能在外面买,孩子还嫌没有外婆做得好吃。下午和妻子轮流请假接孩子,晚上还要做饭做家务,这时候他才明白岳父母哪里算得上养老,受累还差不多。

他想让母亲过来,妻子孙倩直接拒绝,还拿他的话堵他,说孩子马上上小学了,可以有自己的空间了,不想老人来,不方便,思明无话可说。

思明太自私了,觉得岳父母没有多少利用价值了,就想赶他们走,真正体会到带孩子的辛苦之后才后悔,他的行为让夫妻之间的感情也产生了隔阂。

如果岳父母生活习惯不好,又确实没有帮衬你们,可以考虑分开住,但是妻子该尽的赡养义务还是要履行的。

如果岳父母一直帮你们照顾孩子,照顾家庭,孩子大了,你想过河拆桥,那你这样的思想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会不知感恩,将来你也会体会到的。

如果你只是觉得住一起不方便,但是愿意就近租房让他们住,同样可以照顾他们,那分开未尝不可,毕竟家和万事兴。


码字不易,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赞和关注我哦!感谢大家的支持!




就一个闺女,你还好意思说?你想让他(她)俩朝哪儿去?都是爹生娘养的,你咋那么不近人情?

或许有人会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我说,此言差矣,因为那是父母。

我让你看看我们家,因为感恩,因为爱,我内弟两口子是如何帮助我度难关的。

下岗后,我走投无路,投奔了老岳父家。

老岳父给了我一处宅基地,我建了房子,自此,我才真正有了一个属于自已的家。

我心底里暗暗发誓:我一定会象孝敬我父母一样孝敬我岳父的!

我妈在世的时候,常跟我说:人,要学会感恩。

有了房子,有了家,有了安身之地,我再无后顾之忧,我开始学着做生意:在自己的家里,开了馒头坊、蒸馒头卖。

这生意,今天看来,靠它是发不了大财的,但足可养活一家人。吃喝是不成问题的,可以想吃什么买什么。

因为小钱天天进。

那时我内弟刚结婚,弟媳怀着孕。

那时,内弟年轻,刚开始学着过日子,在外开车等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那时,我到市场买菜,都是一买两份,先到岳母家丢下一份后,然后才回到自已的家里。

那时,我家附近有卖酱蹄的,我隔三差五地买到老岳父家里,因为弟媳怀着孕。

那时,我瞒着我老婆,我到我们市的百货大楼里买了两件最好的羽绒服:一件给我妈,一件是给我老岳母的。

在当时,市百货大楼里卖的那可都是真货!挺贵的。

一个给了我生命,一个给了我家,给她们付出,那是我应该做的。

我妈的羽绒服,妈走后,按照我们当地习俗,我带回了我徐州的家里。我想我妈时,我就拿出来看看,拿出来闻闻,那上面有妈的味,妈没走,妈还和我生活在一起。

这是题外话,暂且不提。

岳父母给了我、他(她)俩最疼爱的宝贝、我老婆;岳父母给了我一个家。(沒有宅基地,我咋建房子?)

孝顺他们是必须滴。

没想到,我这应该做的这一切,内弟两口子却记在了心里。

时间如流水,一晃二十五年过去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我从辉煌的顶峰,今天跌入了谷底……

此时,是内弟两口子,伸出援手,慷慨相助,又把我从谷底中拉出。

这两年,时运背,天灾人祸我全摊上,生活濒临崩溃。

全是疫情闹的。

大前年,年初一,疫情来临,我生意被封(浴室)。

大前年,年初二,我儿子去了韩国(留学)。

我生意被封一年,为了挣房租,为了给儿子挣在国外的花销,我买了一辆全新的大摩托三轮车,来到家门口的木材市场里给人送货。

前年的六月十日,送货途中,我出了车祸,锁骨骨折。

我成了暂时的废人一个。

这三年,内弟对我帮助很多:

儿子出国的费用,他借给我160000;

今年的房租60000元,是他帮我交的。

内弟媳说,帮俺二哥(姐夫),是应该的。

这都是感恩的结果。

我们家感恩还在继续着……

去年的十二月二十日,老岳父脑出血昏倒在家门口的小诊所里,内弟媳开着车,我跟内弟媳一起把我的老岳父、她的老公公,送到了市第一医院里。

内弟开商混搅拌车,干的都是通宵的夜活,为了不让他操心、分心,伺候老爷子的活,全是我跟我弟媳我们两人的,老爷子的手术都是我俩鉴的字,医生都感慨:这样的儿媳,这样的女婿,不大多。

现在老爷子慷复出院,昨天我还帮他洗的澡。

脱衣,穿衣,搓背,打肥皂,我全程伺候着。

我无怨无悔,因为我老岳父也是我爹。

我娘在世的时候,常教导我说:善,会有善报的。

今年儿子放寒假回国,给他舅舅买了一条韩国烟,给他舅妈买了一套化妆品,给他表弟(舅妈的儿子)买了一双鞋子,给他表妹(舅妈的闺女)买了一块手表。

儿子高中毕业己经五年了,他这次回国,又给他的高中美术老师买了一套化妆品。大二交换到韩国回国时,曾给这位老师买过一套。

虽然花的这些钱都是我的,但我仍倍感心慰:因为,儿子学会了感恩。

我老岳父家离我很近,我跟二老说,儿家生活够了,就去我家,女婿跟儿是一样的。

老岳父,开心地笑了。

老岳母咋天忙活了一天,又送萝卜,又送白菜的,因为她的孙子(外孙)、我的儿子,最近隔离期满,要回家再居家隔离十四天,她老人家得为她的孙子准备吃的、喝的。

家和才能万事兴,这也是我妈在世时说的。

我妈说的话,我都记得。




你孩子是你老丈母娘带的吧!孩子带大了,嫌弃丈母娘没用了是吧?希望不是,如果是,我替你老婆叫屈!踏踏实实地和你岳母好好相处,憋整什么幺蛾子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岳父   内弟   弟媳   两口子   女婿   岳母   家里   妻子   儿子   房间   不好   母亲   父母   女儿   孩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