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儿子离婚并叫嚣离了再娶更好的现在都怎么样了?

小区里有个老太太,挑拨儿子和儿媳妇离婚,被儿子当面吼,“请你以后别来我家了,这里不欢迎你。”

老太太不知悔改,不识好歹,到处对人说他儿子和儿媳妇虐待他。

大家听后都是一笑,没人同情她,说她为老不尊,就是个搅屎棍,自己把自己活成了讨人嫌。

私下里,大家都说她娶了那么好的一个儿媳妇不知道珍惜,早晚该遭报应。

老太太之所以这么招人恨,是有原因的,她的所作所为也真的令人惋惜。

老太太是退休职工,老伴前几年去世了,她和儿子赵玉宝相依为命。

赵玉宝大学的时候谈了一个对象,老太太听说对方家是农村的,就不是很满意,一直撺掇着儿子跟女孩分手。

可是赵玉宝有主见,真的很喜欢这个女朋友,并没有听从他妈的意见。

女孩子叫小丽,人长得白白净净,性格温婉,就是有点内向不多说话。

赵玉宝知道老妈介意农村出身,不敢在女孩面前提起这事,一直没让两个人见面。

很快,两个年轻人都毕业了,一起回到了县城。

赵玉宝找了份汽车4S店的销售工作,小丽在一家公司当文秘。

工作稳定了,两个人开始进入谈婚论嫁的阶段。

赵玉宝跟自己的老妈商量结婚的事情,老太太得知还是那个农村女孩一口就回绝了,说对方配不上她儿子。

在她眼里,自家儿子长得英俊,工作体面,怎么着也能找个门当户对的城里姑娘。

找个农村儿媳妇,不能帮衬自己家里不说,还得拖累自己的儿子和家庭。

老太太死活不同意,自然也不会拿钱出来给儿子结婚用,家里的钱被她死死地攥在手里。

结婚总得有间婚房,他们现在住的房子没法住,赵玉宝也知道自家老妈的脾气,不想委屈了人家小丽姑娘。

可是就凭刚毕业的他,手头没有积蓄,想在县城买房谈何容易。

小丽知道男朋友面临的情况以后,并没有因此疏远他,而是提出两个人共同奋斗,一起买房。

这让赵玉宝很是感动,试问现在有几个女孩子能这么通情达理,能和男朋友一起同甘共苦。

好多女孩一听对方没有房,直接就拜拜了,谁愿意吃那个苦白手起家。

他很欣慰自己捡到宝了,对这份感情更是倍加珍惜。只是这样的话,结婚可能就得往后顺延。

两个年轻人省吃俭用,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凑够了首付的钱,准备按揭买一套小面积的商品房作为婚房。

签合同的时候遇到了问题,他们两个人还没有领证,购房合同上不能写双方的名字。

赵玉宝无所谓,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他认定了小丽是自己可以托付终身的另一半。

所以他没有犹豫,直接让合同上写了小丽一个人的名字。

房子是有了,可是也不能这样结婚,毛墙毛地还得要花钱,装修是必须要的。

赵玉宝几次去找自己的母亲协商,希望她能拿钱出来装修新房子。

得知房主不是儿子,老太太就不淡定了,她认为是素未谋面的小丽勾引了自己的儿子,骗着他将房本写到了她的名下。

不管赵玉宝怎么解释,老太太就是不听,自然也不会拿钱出来。而且还让儿子在房本上一定要加上他的名字。

赵玉宝见自家老妈不可理喻,没有办法的他只能另辟蹊径,想办法筹钱。

他找自己的舅舅和姑姑借钱,可是老太太早已经提前打过招呼,亲戚们谁也不敢借钱给他。

最后还是小丽的父亲得知了这一情况,主动地拿了8万块钱给小丽,让他们装修房子用。

两个人仔细的规划,适当的留出购置家具家电的钱,剩下的精打细算,总算是把新房装修出来了。

两个人准备结婚了,丑媳妇总得见公婆吧,赵玉宝领着小丽正式上门。

他提前给自己的老妈安顿好,看在他的面上,对人家姑娘好一点。

可是老太太根本就不给好脸色,双方见面并不愉快,小丽知道人家不待见自己,就礼貌地告辞出来。

赵玉宝很是内疚,安慰小丽说,他妈妈就那样的脾气。以后两个人不会生活在一起,应该不会有那么多的矛盾。

小丽也认同这个观点,生活是他们两个人的,只要赵玉宝能处理好,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在对待儿子的婚事上,老太太一分钱都不拿。不但如此,还一个劲地挑小丽的毛病。

小丽的父母很喜欢这个未来女婿,得知赵玉宝母亲的态度后,也很是生气。

为人父母的他们,不想女儿嫁过去以后受婆婆的气,就提醒自家女儿慎重考虑这门婚事。

沉浸在爱河里的小丽没有想那么多,她只单纯地认为婆婆是婆婆,赵玉宝是赵玉宝。

她是跟赵玉宝过日子,又不是跟婆婆过日子,双方处不来,大不了以后少来往即可。

年轻的她还是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和理想化,就不知道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

两个人商议结婚的事宜,知道自己的母亲不会配合,为了避免婚礼上出现尴尬的局面,赵玉宝提议旅行结婚,以后时机成熟了再补办婚礼。

小丽也答应了,两个人选了一个好日子领了证,简单地摆了几桌酒席,请关系好的朋友吃了顿饭就算是正式结婚。

然后,一对新婚夫妇就去云南旅游了七天。

老太太自己不花1分钱娶了个儿媳妇不知道珍惜,还在那里津津乐道。

她逢人就说自家儿子娶媳妇没给彩礼,言语之间都是对儿媳妇的蔑视和不屑。

两家相隔不是很远,这话不知怎么被传到了小丽的耳朵,让她很是受伤,对婆婆也心生不满。

知道婆婆不待见自己,小丽也就主动地拉开了距离,不会主动去婆婆家,不用看她的白眼。

两个小年轻开开心心地过自己的日子,早上一起上班,回来后一起做饭,日子简直比蜜还要甜。

赵玉宝婚后把精力放在了自己的小家上,回老妈那里的次数就少之又少。

有时候即使是回去了,也是待一会就走,惹得老太太很不开心。

她时常对人说,自己的儿子如何如何优秀,挣的是高工资。还说小丽是高攀,是图儿子的钱。

她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挣的是绩效工资,高的时候确实是高,没有业绩的时候只能拿个保底。

老太太还说自家儿子买的房子办在了小丽的名下,只字不提房子的首付款中还有小丽的钱。

至于亲家给垫付的8万块钱的装修费,也成了她炫耀的资本,意思就是小丽的父母生了一个赔钱货。

老太太就是标准的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不知道那是小丽的父母给女儿的嫁妆,只不过提前支付了。

很快到了中秋节,小丽想着平常不过去也就算了,这种节日作为儿媳妇的她,应该尽一点孝道。

小两口特意买了月饼,又买了肉和菜,下班后一起回到了婆婆家。

没想到婆婆坐在那里,自始至终没有给个好脸色,连杯热水也没有倒给他们。

赵玉宝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局面,拉着小丽去厨房,两人一起做饭。

这情景惹得老太太十分不满,她让儿子陪着自己说话,让小丽一个人去做饭。

赵玉宝不乐意,表示抗议。老太太就在那里骂他娶了媳妇忘了娘,让儿子很是为难。

嘴笨的小丽也很无奈,她真想扭头就走,但是想着一家人不该弄得那样僵。

她隐忍着不快,就将老公推了出去,让他陪婆婆说话,自己做饭。

饭菜很快就做好了,老太太坐在桌子上挑三拣四,这个不好吃,那个不合口,一堆的毛病。

小丽不敢回嘴,赵玉宝生气,面对这样的老妈也是比较头疼。

他将碟子拉到自己和小丽一边,对老妈说:“嫌不好吃别吃,你吃白饭就好。”

老太太当着儿媳妇的面,骂儿子吃里扒外,虐待老妈,夫妻两个有苦难言,一筹莫展。

老太太嘴上嫌弃儿媳妇做饭难吃,手中的筷子一刻都不停。最后哪个菜也没剩下,都吃得碗干碟净。

就是这一次,老太太发现了窍门,儿媳妇不多上门,她时不时地就主动跑到儿子家里蹭饭。

儿子和儿媳妇虽然不乐意,可是老妈已经上门来了,总不能轰出去吧。

老太太空着手来,像个客人一样坐在沙发上等吃就算了,还在那里挑三拣四。

小丽脾气很好,面对婆婆的挑剔敢怒不敢言,只能忍气吞声地承受着。

这让老太太觉得她好欺负,更加的得意忘形,更加的肆意妄为。

三个月以后小丽怀孕了,闻不得油烟味,一做饭就恶心、想吐。

赵玉宝很是心疼,就担负起了做饭和收拾家务的任务。

老太太上门看见了,就指责小丽懒,说儿子辛苦一天回来还要给小丽做饭。

她一个劲地偏袒儿子,就不知道体谅小丽,她也是上班了一天回来,而且还怀着孕。

更加过分的是,她竟然挑拨儿子和儿媳妇离婚,还说要给儿子找个更好的儿媳妇。

老妈如此让赵玉宝很是生气,他直接冲自己的老妈吼,“请你以后别来我家了,这里不欢迎你。”

老太太不乐意,跳起来跟儿子对着干,骂他娶了媳妇忘了娘,还说是她将儿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不能忘恩负义。

气的赵玉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对这样的老妈自己一点办法也没有。

他也不做饭了,解下围裙,拉着自己的老妈就送她回去。



母子两个拉拉拽拽,惹得周围邻居都看笑话。

老太太可是抓住了机会,就在那里数落自家儿子娶了老婆忘了娘,还骂小丽是狐狸精,让他们母子失和。

总之,她把母子之间的嫌隙全部强加到了小丽身上,对她简直是深恶痛绝,极力污蔑。

知道儿媳妇怀孕了,她就在那里说,自己绝对不会伺候儿媳妇坐月子。

小两口知道婆婆不是靠得上的人,人家也没指望她,早早的和小丽的妈妈商量好,请人家帮忙照顾月子。

到了日子,小两口带上事先准备好的东西,提前去医院里候着,人家都没有通知老太太。

小丽在医院里疼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男孩,母子平安。

老太太听说了,很是稀罕孙子,特意跑到医院里,还没到产房门前,就被自家的儿子提溜了出来。

儿子明白的告诉她,不让老妈靠近小丽,免得影响产妇的情绪。

老太太吃了个闭门羹还不死心,到处散步谣言,说是媳妇嫌弃她,不让她伺候月子。

她的这一行为惹得大家都很反感,渐渐的疏远了她,没人愿意跟她拉家常。

儿子不待见她,儿媳妇根本不上她的门,左邻右舍都疏远她,老太太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一个。

儿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老太太就这么把自己活成了讨人嫌,可悲可叹!




那些让儿子离婚并叫嚣再娶更好的现在都怎么样了?

我认识的有几家就是这样的。一家是媳妇娶回来婆婆小姑都是十分的不待见,原因是他家让媳妇娘家结婚时陪嫁一台洗衣机,但娘家没给,就开始为难媳妇洗衣、做饭、看铺子卖东西都是媳妇的还得不到好脸。媳妇怀孕七八个月时还得天天提水洗全家人的衣服,婆婆还说她就是个洗衣机!当初让她娘家陪嫁洗衣机没给,她不洗衣服谁洗?儿媳妇娘家就说我们家要一万块的彩礼你家只给了七千,还能给买洗衣机吗?离婚的导火索是媳妇洗衣服时把结婚戒指摘下来放一边丢了,婆婆边骂边打了儿媳妇几个耳光,媳妇回嘴说,我的戒指我丢了不带。婆婆恼了让儿子离婚了。给别人说离婚了我立马给儿子找个更好的……爷爷奶奶带大的孙子上小学时一年换一个学校,儿子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还没找媳妇。(是儿子不找,说找来也得让他妈给搅散。)

有一家嫌媳妇生的孙子少离婚了,倒是又找上媳妇了,结果很是遂愿儿媳妇又给生了两个孙子一下子三个孙子了。但是这媳妇特厉害,视大儿子如眼中钉。日子过的鸡飞狗跳一地鸡毛。

我感觉逼儿子离婚的老人自身毛病就很多,都有一个共同点:自私、凉薄、霸道,他们的下场都好不到哪儿去。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例子,婆婆叫嚣让儿子离婚了再娶,现在过得很惨,儿子和孙子都不认她,病了没人看,晚年很凄凉。

王阿姨的前儿媳妇张丽非常的贤惠,可是她嫌弃人家是农村人,经常跟街坊邻居说,要不是张丽未婚先孕的话,她根本就不会同意这门亲事,还好,张丽的肚子比较争气,给他们老王家生了一个大胖孙子,她高兴得合不拢嘴。

但是喜欢归喜欢孙子,媳妇她可是很讨厌的。一次张丽的父亲病了,她偷偷的把自己的私房钱给了父亲,不知道王阿姨怎么知道了这样,在家对张丽破口大骂起来,说张丽就是一个家贼,偷他们家的钱去补贴娘家。

她儿子每天辛辛苦苦的挣钱,谁知家贼难防,苦了她儿子。张丽母亲因为想念女儿就过来探望女儿和外孙,顺便带了家里种的东西过来,谁知王阿姨嫌亲家母脏,张丽的母亲坐过的沙发,她用抹布抹了又抹。

张丽父母用过的碗筷她直接扔了,说是农村人不讲究卫生,怕继续用那些碗筷后会得传染病等等,气得张丽直掉眼泪,随后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王阿姨跟媳妇吵完架后直接打电话给她儿子,教唆儿子赶紧跟张丽离婚,重新再找一个,也许是平时自己的母亲和老婆的矛盾太大了吧,王阿姨的儿子最后听从她的建议竟然跟张丽离了婚。

很快王阿姨就张罗着儿子的婚事,儿子经人介绍也相了好几次亲。可是发现都没有张丽好,王阿姨急得不得了,后面好不容易给儿子找了一个她比较满意的儿媳妇,很快就逼着儿子跟对方结婚了。

谁知,她第二个儿媳妇可是个厉害的角色,家务活、买菜做饭一点都不沾边,每天睡到中午,等她做好午饭后叫了又叫才肯起床吃饭。更让王阿姨感到不满的是,儿子似乎很怕这个儿媳妇,最后儿子听儿媳妇的话搬出去租房住了。

而她老伴呢,在他儿子刚上初中的时候就已经生病去世了。所以从小她比较溺爱自己的儿子,现在她对自己的儿媳妇越来越感到不满。这时她又想教唆自己的儿子跟媳妇离婚。

结果媳妇知道后第二天直接搬走了,租房子住,从那以后儿子媳妇都很少回看她,媳妇呢对她呢恨之入骨,在路上偶遇也不会叫她一声“妈”,儿子呢觉得自己的两次婚姻都被自己的母亲毁了,所以对她也充满了恨意。

我不知道王阿姨会不会后悔教唆儿子去离婚,因为儿子本来跟前妻的感情是很好的,但就是因为她的教唆,所以才导致儿子媳妇离婚的。

之前让她没想到的是现在的媳妇比以前的要厉害很多,以致于让她儿子也疏远了她,她这样真的是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




小区一老太太,天天挑拨儿子儿媳离婚,还给她儿媳妇20万,让她把两个孩子带走。后来他儿子再娶了一个,天天打她骂她,简直是恶有恶报啊!

这个老太太住我家楼上,看起来60多岁了,但人打扮得很洋气,头发是烫过的,衣服是真丝的,常年花枝招展。

老太太爱打麻将,经常邀请七八个朋友到家里来玩,大半夜仍然听得见麻将碰来碰去的声音和高跟鞋哒哒哒的声音。

有一次我实在忍受不了就跑上楼去敲开他家的门,结果来开门的竟然是她儿媳妇,她儿媳妇那会好像还没出月子,怀里还抱着个奶娃娃。

她儿媳妇一看到我赶紧道歉,说她婆婆因为孩子刚出生,已经五天没打麻将了,实在是忍不住了才喊人来家玩。

我看着这女人蜡黄的脸色,心里还挺不是滋味,有些同情她,也就没有再说了。

后来这种情况还发生了好几次,有时候我都佩服她儿媳妇和儿子,大半夜那么吵可怎么睡觉呀!

过两个月,老太太的儿媳妇就推着小推车到了我们小区楼底下卖手抓饼,每次我过那里的时候总有些同情她,于是就会买一个来吃。

渐渐地,我们熟悉了,女人告诉我,她老公是一个高中老师,又当了班主任,所以非常忙。我问她:高中老师的工资也不少,你为什么还要背着孩子来卖手抓饼呢?

她有些不好意思,说她老公的工资卡都给了她婆婆,她婆婆每个月就给她1000元花,因为孩子买尿不湿和奶粉花销比较大,所以她只好出来挣点钱。

没多久,这女人肚子又大了起来,但她还是坚持卖手抓饼,只不过大着肚子还背着一个孩子让人看了更加心酸。

后来女人生了一个儿子,就儿女双全了,生老二刚刚出了月子,她就出来卖手抓饼了,不过她老公倒是经常来帮忙了,据说他不当班主任了。

小两口每天笑呵呵的,看起来还是很幸福的,可是有一天,女人正在给人家做手抓饼,她婆婆突然跑过来,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她破口大骂。

小区的人都很好奇,后来传出来,说这老太太知道她儿媳妇拿了5000元给了她弟弟,老太太一听就不舒服了,说儿媳妇没工资还有补贴娘家。

她儿媳妇一听就回了一句嘴,说给的是自己挣的钱,不是她老公的工资。可是老太太不乐意了,说那也是夫妻共同财产,硬是逼着她儿媳妇去把钱要回来。她儿媳妇不肯,所以她就跑到手抓饼摊前大吵大闹。

老太太见儿媳妇无动于衷就想出了个馊主意,让他儿子离婚。可是她儿子不肯,这老太太就挑拨离间,总在他儿子面前说儿媳妇的不好。

时间长了,两口子的感情也渐渐有了裂痕,她儿子觉得自己的妻子不懂事总惹老人生气,他妻子却觉得自己老公妈宝男。

最终小两口终于谈了离婚,因为女人条件不好没工作,所以她想把两个孩子都给男方,这样她就可以出去打工挣钱给抚养费了。

可是老太太死活不同意,她说:你留下孩子我儿子还怎么找?给你二十万你把孩子带走。

女人始终舍不得孩子,最后就妥协了。拿着20万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这个城市。

过了大概一年不到,男人再娶了一个,还办了风光的婚礼,老太太很高兴,给整个小区的人都发了喜糖,她说她这个儿媳妇不仅文化高,有正式工作,父母还都是公务员。老太太喜笑颜开,话里话外都在秀优越感。

没多久,她新儿媳妇怀了孕,她每天小心翼翼伺候着,早上六点钟就要起来煮小米粥,因为她儿媳妇吃了要去上班,中午早早的就要做好饭菜,不然的话儿媳妇下班回家没吃的可是要生气的。

后来她新儿媳妇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老太太高兴得不得了,又给小区的人发糖。

不过她新儿媳妇产假休完以后,老太太就可怜了,上哪都要背着孩子,整个人憔悴了不少。

更惨的是,她再也不能像从前一样约着朋友打麻将了,但是她又很想打,于是有一次她背着孩子去了朋友家里玩,朋友让她来两圈,她手痒就同意了。

那会她孙子睡得正香,她就把他放在了客厅沙发上。谁知她玩起来就止不住了,过了很久她听见了她孙子的哭声,她赶紧跑出去看,才发现她孙子掉在了地上,疼得哇哇直哭。

老太太回家以后也不敢说,直到她新儿媳妇回家喂奶时发现孩子不爱吃奶觉得不对劲,问她以后她才说出来。她新儿媳妇一看,孩子的后脑勺都磕了一个鸡蛋大的包。

他们赶紧把孩子送去了医院,检查以后才发现,孩子脑震荡了,医生说可能会留下后遗症。

老太太的新儿媳妇气得直哭,后来孩子虽然出了院,可是她怎么看都觉得孩子没有以前机灵了,于是她天天骂老太太,有时候孩子吃饭不好她还动手打她。

老太太挨打挨骂也不敢回嘴,毕竟是自己有错在先,于是她只能忍着。后来忍不了了她就提出要搬出去住,可是她儿媳妇不同意,说她想偷懒。

她本想向她儿子求助,可是她儿子却一言不发。就这样,老太太天天被她儿媳妇折磨,看着都不成人形了,每天带孩子也是小心翼翼地,一步也不敢离开。

这个老太太就是那种整天巴不得儿子另娶的女人,她们的下场都不会很好,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爱干涉年轻人的生活。

一般来说这种老太太都是事儿妈,就喜欢管着儿子儿媳,儿子和儿媳一吵架,她就干涉,还不讲理。

二、认为别人配不上自己的儿子。

有些老太太总是觉得自己儿子最优秀,谁也配不上,从心底里就瞧不起儿媳妇,总觉得儿子离婚以后能找个更好的。

这样的老太太,每天想办法拆散儿子的家庭,但最后她不会幸福,因为无论她儿子娶谁,她都看不上。好不容易她看上的,人家也看不上她儿子。

我觉得,老年人不要过多干涉年轻人的生活,因为婚姻是他们自己的,合不合适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儿子离 婚的当天,李群英就差没放鞭炮庆祝她儿子恢复单身了!


李群英是我婆婆的麻友,他们家有两个孩子,女儿早嫁到浙江去了,儿子大鹏上大学时认识的女朋友秀秀,也就是后来的老婆.

秀秀是安微姑娘,毕业后跟着大鹏来到了我们这边,在一个药厂上班,大鹏则进了一个挺好的民企。

俩人无论是外在条件还是内在条件,其实都挺般配的,关键人家俩感情还好。

可是当大鹏把秀秀领回家的时候,李群英就是死活不同意,她看不上人家,明里暗里嫌人家长得不够漂亮。

那时候他们已经谈了五六年了,大鹏已经快30岁了,在我们小地方算是大龄男青年了,当时大鹏又是非秀秀不娶,胳膊拧不过大腿,她没办法才只好同意。

当时连彩礼都没给秀秀拿,后来还是大鹏偷偷的给岳父岳母送去了两万块钱。

因为李群英一开始就没看上秀秀,嫌人家长的小家子气,嘴巴不甜,家庭条件又不好。

所以她每次出去只要是跟认识的人聊天,她就说数她家儿媳妇zui丑,说秀秀拿不出手,嫌人家娘家条件差,没有可沾光的地方。

又说大鹏一表人才,人品好,性格老实,孝顺,能挣钱,反正在她眼里儿子是样样都好。

秀秀娘家那边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家里条件确实不好,她上大学时是靠助学贷 款完成学业的,毕业后才把上学时的助学贷 给还完,所以李群英总怕她娘家会拖累自己儿子。

他们刚在一起的时候,其实李群英就反对,只不过那时候大鹏才20岁左右,她想着zui后不一定能成,所以就没有强加干涉。

原本想着谈着谈着,他们上完大学就会分手了,到时候她再给自己挑个满意的儿媳妇,可没想到,她儿子大鹏是个实心眼,一直跟谈到了结婚。

后来她老公突发脑溢血一头栽到地上,当场就不行了,中年丧夫的她把儿子当成了老公,所以大鹏在她心里既是儿子,又是依靠。

大鹏刚毕业时,要工作,要谈恋爱,所以分给她这个母亲的时间就少了。

李群英从那时起就在心里恨上儿媳妇秀秀了,儿子是自己人,她不舍得埋怨,所以她就把怨气都撒在秀秀身上。

婚后,她看不得大鹏对秀秀一点好,哪怕给自己媳妇倒杯水,她看着都吃味,就会生气,后来脾气越来越大,一点小事就会大发雷 霆。

秀秀就和大鹏商量说:“找个时间带咱妈去医院看看吧,别再是什么病了?”

大鹏就带她去医院检查了,结果出来是叫什么更年期综合症,然后秀秀就给她婆婆买了很多补品,什么静 心口服液,太 太口服液,反正各种各样的就都买了一些。

但是李群英却到处跟朋友说,秀秀是存心恶心她,因为那口服液叫静心,她觉得秀秀就是故意的,目的就是让她安静点,拿话点她呢!

还说秀秀就是想用补药吃si她,反正她每天都是胡思乱想,无论旁人怎么劝说都没用。

她就是对秀秀各种找茬,秀秀怀孕后由于身体不适就没去上班了,大鹏就让她在家养胎,李群英当时退休在家,但她不做饭,更不做家务。

秀秀除了照顾自己,还得侍候她,洗碗的时候,哪怕碗磕碰的声音大一点,她就骂秀秀:“你不会小声点吗,碗都让你打烂完了。”

秀秀当时害怕生气对胎儿不好,也懒得跟她争,就以后放碗时都小心一点。

再比如,秀秀白天洗的衣服,如果晚上忘记收了,又会换来婆婆一顿臭骂:“这么晚还不收衣服,你是想把衣服放到过年吗?”

反正说话ji其难听,并且她收衣服时只收自己和儿子的,哪怕儿媳妇的衣服掉到地上,她都不会帮忙捡一下,再后来逼的秀秀没办法,连收衣服这种小事,她都要调个闹钟。

周末她和大鹏如果起晚了,李群英就会直接走到他们的卧室门口,咣咣地敲门,一边敲一边骂:“你们要造 反吗?这么晚了还不起床煮早餐,”每次都是吓得秀秀赶紧起床。

就这样秀秀艰难地熬过了十月怀胎,可到了她生孩子的时候,李群英都没去医院看她,其实说得更具体些是没在医院照顾她。

当时她确实去了,但是走到门口,听说秀秀生的是个女孩,她转身就回家了,还说:“跟她妈一样,就是个赔钱 货,有什么好看的。”

在医院的那几天,都是大鹏一个人手忙脚乱地照顾秀秀,当时也不懂得请月 嫂。




后来要不是亲戚朋友都劝着她,她都不打算侍候秀秀坐月子。

月子她倒是侍候了,但她还真不如不侍候,因为她真没干几件像样的事,秀秀说月子里不能吃辣椒,会影响孩子吃奶。

但是她做饭却故意顿顿有辣椒,而且每个菜里都有,还经常给人家一个产妇吃剩稀饭,凉馒头,反正是能怎么凑合就怎么凑合。

本来产妇给孩子喂奶就容易饿,我们这月子婆(产妇)正常一天是要吃五到六顿饭的。

但李群英zui多给秀秀做两顿饭,多一顿她都不做,因为这些,儿子在月子里没少跟她吵,但她就是不听,并且每次都是以她一哭二闹三上吊结束。

因为她,大鹏和秀秀两口子在月子里也经常吵架,当时都差点L婚,秀秀抱着孩子要走,大鹏拦着不让走。

出了月子,李群英就天天出去打 牌,30天月子,多一天她都不侍候,秀秀娘家离得远,一天天地全靠自己熬,她不但不帮忙,还净找事。

有时候孩子哭了,她不帮忙,还会骂:“生的什么破 孩子,就知道哭哭哭”。

要么就是骂秀秀没给孩子喂饱,但是自己从来不搭把手,儿子在家的时候,她还装装样子抱下孙女,儿子上班一走,她扔下孩子就出去玩 牌。

秀秀好几次当着大鹏的面生气地怼她,但她每次都是在儿子面前,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哭天抹泪装可怜。

为这些事,他们家基本三天一小吵,七天一大吵,后来秀秀可能是吵烦了,孩子六个月的时候她主动跟大鹏提了L婚。




当时秀秀提L婚的时候,李群英叫嚣着:“跟她离,离了咱娶更好的。”

可能秀秀是真被伤透了心,任凭大鹏怎么挽留她还是走了,走的时候除了带走孩子,别的什么都没要, 净身出户的。

大鹏L婚后天天就魂不守舍的,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下班后跟他说话,也是爱搭不理的。

宁愿跟朋友在外面玩,都不愿意回家,回家也是板着一张脸,看得李群英恨不得赶紧到大街上抓个人回来,给他当媳妇。

因为她害怕,儿子再跟秀秀复合了怎么办?为此,她还偷偷查过大鹏的手机,确认他们没联系她才放心。

所以后来她就不顾自己儿子的反对,到处托人给大鹏张罗相亲,还经常对他说:“放心,妈一定给你找个让你满意的,比她更好,比她漂亮,还比她家里有钱的。”

各种托人后,李群英渐渐发现,儿子并没有她想像中受欢迎,她一直引以为傲的大学生,在现在根本算不上什么,在她眼中儿子的高大帅气,在别人眼中也就一般人。

老实,孝顺在姑娘眼里根本不算优点,反而是不解风情或愚孝妈宝男,并且还是二婚,所以不管是哪条哪点都在婚恋上占不到优势。

当时媒人就跟她实话说了:“现在的姑娘都怕遇上妈宝男,并且女孩子,十个有九个都不愿意与老人同住。”

她这时才想到,以前的儿媳妇就是那十个里面的一个,愿意与老人同住的,尽管住在一起磨合不断,但她却从未提出过要跟她分开住,其实她在老家也有一处房子的。

只是事已至此,容不得她多想,接着她又继续帮儿子到处打听寻摸,只不过无论她将儿子夸得再好,在别人眼里,就是个条件一般的二婚男,而她又不肯降低要求,后来也就没什么人搭理她了,

正当她急得满嘴大泡时,有个麻友给她儿子介绍了一个女孩,也是二婚,只不过没孩子。

就这样,大鹏L婚没多久,李群英就给他领回家一个人,女孩子叫丹丹,她想着都是朋友介绍的,算是知根知底。

丹丹的确比秀秀漂亮,性格也比较开 放,不像秀秀老实,而且嘴巴很甜,一口一个阿姨,把李群英哄得很是高兴。

当时她挺满意的,觉得儿子有福气,虽然是个二婚,但架不住她人长得漂亮,嘴巴又甜啊!

所以从清明到五一,他们也就相处了一个月左右,她就寻死觅活地逼着儿子和丹丹去领证。




当时没办婚礼,说的是先领证,年底再办婚礼。

领完证的第 二天,大鹏就被公司派到外地出差了,这期间就剩下他们婆媳两人在家,新媳妇就天天各种夸李群英做的菜好吃,这招对她很受用。

每天都是新媳妇点菜,李群英做菜,经常是累得她满头大汗,新媳妇只是象征性地夸她几句:“做得太好吃了”,吃完嘴巴一抹人家就躺在沙发上刷手机了。

她又得吭哧吭哧地去收拾,本来她想说,俩人根本吃不了那么多菜,别让她点了,俩人每天凑合吃点得了,可是因为人家刚进门,她就没好意思说。

慢慢的,她对新媳妇的那点好感就变了,感觉好像是找了个祖宗回来侍候,而且从来都不帮忙。

要么说:妈妈辛苦了,要么说她刚做的指甲,可不能搞花了。

每次做一大桌子菜,人家都只吃几口,下一顿就又要新鲜的,不吃剩菜,每次她嫌倒掉浪费的时候,新媳妇都会说:“没事,你儿子能挣钱,大不了让他多加几个班。”

李群英说当时她听到这话的时候,心都在滴血,觉得新媳妇根本就不是真心喜欢自己儿子,不然怎么会这样说。

而且她一直都不愿意去上班,每天在家里挥霍,她喜欢网购,一天能拿几十个快递,经常给大鹏打电话,说她钱又花完了。

李群英从那后就开始每天留意,后来发现一个星期不到,她能花掉儿子半个月的工资。

再看看她买的那些东西,几百块一支的口红,眼影,几千块钱一套的护肤品,有时候只是试了一下就丢到了一边,包包鞋子衣服这些基本每天不重样,有时候一天能换好几套,她气的是直tu血。

这时李群英才想到以前的儿媳妇秀秀,她以前一直讨厌人家俩感情好,可是秀对她儿子是真好。




因为她儿子每次加班时,秀秀总是说让他不要太拼了,钱多有多花,少有少花。

再看看这个新儿媳妇,让她背后一直发凉,觉得她和自己的儿子在一起就是为了钱。

后来她给儿子打电话告状时,儿子却让她不要管,还说她:“你已经赶走一个了,非得让我打光棍你才满意?”怼得她哑口无言!

她当时是第 一次后悔,逼走了以前的儿媳妇。

因为儿子的话,她对新媳妇多了几分ren耐,可是她越ren耐,新媳妇越厉害,有恃无恐的在家好吃懒做,还理直气壮地把她当保姆使唤。

后来居然还把手还伸向了她的口袋,开始打她每个月的那点退休金的主意。

这样一对比,她越来越觉得是以前的儿媳妇好,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才发现,以前的儿媳妇确实是个好姑娘,嘴巴是笨了些,但是人实在,而且对儿子真心实意的。

以前都是她找自己的儿子打小报告,即使自己没理,她也要先告状,争取儿子站在她那边。

但现在新媳妇可比她会告状多了,有时候刚跟大鹏说完她的坏话,转身就能笑咪 咪地再跟她说话,嘴上说的孝顺至ji,脸上也是装得无辜得很。

这时她才明白自己遇上对手了,她的那些招数,新媳妇根本就不放在眼里,而且会反击她,她会耍无赖,新媳妇比她更会耍无赖。

才住了一个多月,李群英就说感觉看到了自己的老年生活,不要说指望她养老,估计晚年她连口水喝得都没有 ,因为新媳妇除了一张好嘴,没半点真心。

所以她就打电话强制把儿子叫了回来,让他和现在的新媳妇L婚,把秀秀找回来,并且再三保证,只要秀秀肯回来,她再也不为难她了。

而大鹏本来就是为了逃避这段婚姻才跟公司申请去外地的,他也早就想自己的老婆孩子了。

就这样大鹏给了新媳妇丹丹一笔钱,本来也没什么感情的他们,和平的办理了L婚手续。

li婚后,大鹏就给秀秀打电话,但秀秀说她已经结婚了,大鹏不信,直接跑到了岳父岳母家,才知道秀秀并未结婚,只是骗他而已。

大鹏当时苦苦求了秀秀半年,她才松口,回来后当着李群英的面提了她唯 一的要求,就是要么他们搬出去单过, 要么让她回老家单过。

大鹏当时还没说话,没想到李群英先答应了,说她自己回老家。

经历了秀秀和新媳妇这两件事后,李群英不但看到了儿媳妇秀秀的优点,也知道自己的儿子并没有她以为的那么抢手。

大鹏和秀秀的复婚仪式很低调,只宴请了小部分亲戚,在他们家里吃了顿便饭,这是秀秀的决定,她是想留着钱好给孩子花。




题主问题:那些让儿子离婚并叫嚣离了再娶更好的现在都怎么样了?

我婆婆的麻友李群英,就是曾经叫嚣着让儿子离了再娶更好的,但她后来却落了个要自己回老家养老的下 场。

这样爱搅合子女家庭的老人,我觉得太自私,一点都不懂得尊重!

聪明的老人都知道给儿女积德行善,儿女成家后就要学着放手,不瞎掺和就是zui大的成全。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儿子   孙子   儿媳妇   小两口   月子   娘家   老太太   婆婆   媳妇   阿姨   生气   家里   老公   衣服   孩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