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苏联为什么大方的给了哈萨克斯坦大片领土?

从地处东欧内陆的小邦,到横跨大洲的巨兽,俄人对于土地的欲念令人瞠目,如果不是为了获得更多利益,想要从俄人嘴里抠出土地来,简直难以想象,近代的苏联,将大片土地划给哈萨克斯坦,主要目的就是想要完全掌握哈萨克斯坦,只不过没成想弄巧成拙,土地送出去了,但是本来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金帐汗国后期,其东部在锡尔河下游出现了乌兹别克汗国,15世纪中期,乌兹别克汗国之中有部分牧民脱逃至楚河与塔拉斯河流域游牧,而这一部分人,成为了哈萨克人的先祖,到16世纪,哈萨克人分成了大、中、小三玉兹,也就是三个汗国。

不过随后不久,卫拉特蒙古在中亚地区建立起了强大的准噶尔汗国,在准噶尔的侵扰之下,小玉兹与中玉兹加入了当时正在不断东扩的沙俄帐下,而大玉兹被准噶尔所吞。

但随着乾隆时期,准噶尔汗国被清朝彻底消灭,天山南北与巴尔喀什湖地区,都成为清王朝的领地,沙俄在中亚的扩张受到重大打击,而昔日的中玉兹、小玉兹等,纷纷臣服清朝,此时的中亚实际上被清朝所把持。

只不过,这样的态势并没有保持多久,仅仅一百多年后,由于清王朝的衰落,列强纷纷侵入想要分一杯羹,眼见清朝软弱无力的沙俄,看准时机趁火打劫,在19世纪后期,从清朝手中掠走了外西北数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原本的清朝中亚诸藩,都被沙俄所吞。

至19世纪末,俄国已彻底完成了对整个中亚的征服,可中亚这个地方向来族群纷繁复杂,大多数都属于突厥族裔,而宗教上,则普遍信奉回回,与俄人完全不在同一个频道。

尽管俄国征服了中亚,但是这里毕竟都不是俄人的地盘,各游牧族裔彼此交错,问题非常复杂化,并不够稳定,成为俄国的一大隐疾,而在20世纪初期,中亚的问题愈发突出,出现了众多想要脱离俄国的地方力量,俄人开始想着如何彻底解决问题。

1920年,苏俄开始重新划定中亚诸国的界线,以此削弱中亚的实力,而当时的中亚最强的并不是哈萨克人,而是乌兹别克与吉尔吉斯。为了打压这两族,后来的苏联从乌兹别克斯坦中抽离出了塔吉克斯坦,又把乌兹别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大片肥沃土地划入哈萨克斯坦,而在阿姆河的左岸,建立了土库曼斯坦。

中亚五国的雏形由此显现,可这个时候,苏联发现了新的问题,就是哈萨克斯坦有点太大了,这让俄人非常不放心。

按照传统的俄式做法,就是将新征服地区的人大量清走,然后把自己人大量移民进去,以此进行洗髓换血,只是,这个法子也需要不少时间,急于求成的苏联,最终另想了个办法。

苏联的办法非常简单,那就是将俄本身靠近哈萨克斯坦的五个州,即科斯塔那州、北哈萨克斯坦州、阿克莫拉州、卡拉干达州与巴甫洛达尔州送给了哈萨克斯坦。

本来,苏联就挺担心哈萨克斯坦过大,但这么做之后,反而让哈萨克斯坦的面积又扩大了很多很多,这波操作似乎有点让人看不懂。而实际上,苏联向塞的不是土地,而是人。

通过将俄人占主体的土地划入哈萨克斯坦的办法,苏联让哈萨克斯坦境内的俄人比例急速上升起来,原本作为主体的哈萨克人比例则相对大幅下降,几乎失去了作为主体族群的绝大多数优势,长此以往,哈萨克人必然会被俄人所同化征服,那么,哈萨克斯坦就会被通过这种方式而彻底俄化,彻底成为俄人的地盘。

苏联的小心思,哈萨克斯坦自然也非常清楚,但是因为实力相差悬殊,哈萨克斯坦对于这样的“阳谋”也毫无办法,只能乖乖接受。

随后的数十年里,哈萨克斯坦虽然得到了大面积的土地,但与此同时,正如俄人所预料的发展态势一样,哈萨克境内的俄人数量过多,哈萨克人根本无法完全自我做主,处处都受到了俄人的牵制,而俄式文化,也不断蚕食着哈萨克的本土文化。

但人算不如天算,如果继续这么发展,哈萨克斯坦终究会俄化消散,可没想到上世纪末,苏联先行一步从世界上消失,崩解之后的哈萨克斯坦,算得上是劫后余生,而躲过大难的哈萨克斯坦开始出手反击。

为强化哈萨克人的主体地位,哈萨克斯坦施行了诸多措施:

一,增加哈萨克人数量巩固哈萨克人的地位,首先就要增加其数量,而哈萨克斯坦除了鼓励哈萨克人生育,增加人丁之外,还号召境外的哈萨克人回归哈萨克斯坦。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人比例,从最初的不足40%,已经提升到了70%以上,而俄人,则因为哈萨克的各种举措纷纷离开,比例大幅降低,已不足20%。

二,推行去俄化哈萨克斯坦建立之后,不断将俄人排除在国家的管理群体之外,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废除了原本的俄语教育,大力推行哈萨克语的教育,各方面的规制待遇全部向哈萨克人倾斜,在各个方面,都尽可能去除俄文化的影响。

三,迁都北方当年苏联划给哈萨克斯坦的五个州,都位于北方,为了强化对于当地的管理控制,还有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哈萨克斯坦将都城从东南的阿拉木图迁到了北方的阿斯塔纳,也就是如今的努尔苏丹,通过迁都,哈萨克斯坦进一步巩固了对北部的掌握。

本来,苏联将大量土地划给哈萨克斯坦,是想通过这种掺沙子的办法,逐渐掌握整个哈萨克斯坦,而事实证明,这种办法确实产生了效果,只不过需要的时间很长。

很尴尬的是,苏联没能等到这个方法彻底奏效的时候,就先行烟消云散了,反而让哈萨克斯坦捡了个大便宜,苏联崩解之后,哈萨克斯坦得到了超过2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个规模不比印度小多少,使其成为了全球最大内陆国。

而且,比起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可谓反应迅速手段凌厉,通过各种办法去俄化,巩固了对于当年苏联的赠品的控制,形成了彻底的铁板一块,而逐渐衰落的俄人,只能吃了大亏干瞪眼,完全没什么办法。




哈萨克斯坦是苏联第二大加盟国,世界领土面积排行第九的国家。


哈萨克斯坦能够有现在的土地面积,主要是因为苏联时期划给了哈萨克斯坦大量的土地,让哈萨克斯坦的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都大大增加。虽然苏联划给了哈萨克斯坦大量的土地,但是哈萨克斯坦从来没有感激过苏联。因为苏联当年划给哈萨克斯坦土地,并非是为了帮助哈萨克斯坦发展,而是为了控制哈萨克斯坦。

在苏联建立之前,哈萨克斯坦是沙俄的附庸,沙俄是一个非常喜欢扩张的国家,在数百年的扩张历史上,沙皇俄国控制了亚欧大陆广大的土地。


沙俄每攻占一片土地,都会将大批斯拉夫人迁移到控制的区域,以保证该地区能够长期被沙俄控制。在沙皇俄国晚期,哈萨克斯坦地区的游牧民族依附于沙俄,成为了沙俄的附庸政权。


由于哈萨克斯坦是畜牧区,沙俄并没有迁移人口到这一区域,哈萨克族一直是这一区域的多数民族。

十月革命爆发后,哈萨克族的人民都支持沙俄白军,反对苏联的统治。后来苏联红军赢得了苏联内战的胜利,哈萨克斯坦才开始归属到苏联的统治范围内。


苏联为了更好的控制哈萨克斯坦,开始采用移民策略来同化哈萨克人。在移民的同时,苏联还想要改变哈萨克人的生活面貌,强迫他们过上定居的生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哈萨克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不适合发展农庄产业。苏联的这些政策,最终导致了哈萨克大饥荒的爆发。

哈萨克大饥荒造成了接近一半的哈萨克人被饿死,给哈萨克地区造成了极大地破坏。


1926年哈萨克斯坦有350多万哈萨克人,到了1939年哈萨克人的数量只剩下200多万。而在1926年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人数量是100多万人,到了1939年俄罗斯人的数量反超了哈萨克人。哈萨克斯坦地区的俄罗斯人的数量剧增,主要是因为苏联将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交界的部分地区划入了哈萨克斯坦。

苏联的这一做法让哈萨克人吃了不少亏,因为哈萨克人和俄罗斯人人数相当,哈萨克人很难能够反对苏联的任何决定。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时期,在苏联解体之前,哈萨克斯坦人数最多的民族是俄罗斯人,一直到了苏联解体之后,部分俄罗斯人离开哈萨克斯坦,哈萨克人在数量上才开始反超俄罗人。在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人曾经想要回到俄罗斯,却遭到了哈萨克斯坦的阻挠,最终只能继续留在哈萨克斯坦。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哈萨克斯坦国内哈萨克人和俄罗人的数量基本持平,后来哈萨克斯坦发布移民优惠政策,吸引各地的哈萨克人回国发展,才逐渐打破了双方人口平分秋色的僵局。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共有1800多万人,其中哈萨克人占到了65%以上,俄罗斯人只占到21%。


当初前苏联打了一手如意算盘,却落得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能把哈萨克斯坦改变成斯拉夫人国家,反而导致了数百万俄罗斯人流落异乡。




俄国有句民谚:俄国的领土没有边界,它是整个世界。

俄罗斯是个非常贪婪、喜欢侵略扩张的民族,俄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侵略扩张史。

俄罗斯从13世纪一个小小公国,扩张到一个疆域无边的沙皇国,只用了三个多世纪。

苏联继承了沙皇的衣钵,依旧对领土非常热衷,总是在冥思苦想,精心算计,想把周边的领土划到自己的版图内。

对于苏联境内的加盟共和国,苏联并不放心,因为他们对苏联的臣服是表面的,很多国家(如波罗的海三国)内心里对俄罗斯恨之入骨,一旦条件许可,他们就会对俄罗斯反戈一击。

这样说绝非是道听途说,也不是主观臆测;因为在苏德战争爆发后,车臣、立陶宛、鞑靼、爱沙尼亚等少数民族纷纷向纳粹投降,调转枪口向苏军开火。

因为苏联一直坚持大国沙文主义,对少数民族采取压迫政策,所以少数民族对俄罗斯总是充满敌意。

苏联只有把少数民族的领土完全吞并,才可以高枕无忧,要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丢失。

由于二战结束后,有了联合国,有了国际秩序,再搞流放、驱逐和灭绝那一套行不通了;所以只能用新的办法来得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是移民。

向个加盟共和国大量迁移俄罗斯人,把那里的当地人向俄罗斯迁移,一旦俄罗斯人超过了当地人,那就等于控制了那里的领土,就成为煮熟的鸭子。

苏联成立后,斯大林一直是这样做的。他们向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加盟共和国迁移了大量俄罗斯人,企图永远控制这些地区,把它们变成俄罗斯领土。

苏联这样做确实是高招妙招,聪明极了,也确实将一些加盟共和国控制到自己手里,那些独立出去的加盟共和国,也陷入长期动荡,因为国内有很多俄罗斯人,他们成为动荡、分裂的根源。

但凡事都有例外,苏联也有弄巧成拙的时候,他们当初对哈萨克斯坦就是用这一套办法,但最后却赔了夫人又折兵,偷鸡不成蚀把米。

哈萨克斯坦人英勇顽强、桀骜不驯,从来不会向强权低头,因为他们的祖先就是勤劳勇敢的突厥人,哈萨克斯坦的前身就是蒙古的金帐汗国,这样的民族是不会轻易向谁屈服的。

而且哈萨克斯坦是被沙俄抢占的,哈萨克斯坦人一直要求独立。所以说哈萨克斯坦一直是苏联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所以斯大林处心积虑要解决这个心头大患。

二战结束后苏联政府就把俄罗斯南部,紧靠哈萨克斯坦北部的部分地区划拨给哈萨克斯坦。

斯大林这样做绝不是喝高了,也不是大发慈悲,而是别有用心。

因为同时划拨给哈萨克斯坦的,还有原来在这些土地上生活的成千上万的俄罗斯人。

斯大林的小算盘是划拨领土的同时,把俄罗斯人划拨到哈萨克斯坦,然后逐渐把里面的人迁移出去,再往这里继续迁移俄罗斯人,直到这里俄罗斯人成为哈萨克斯坦的第一大民族,哈萨克斯坦就瓜熟蒂落成为苏联的囊中之物了。

可是后来往外迁移当地人的时候,遇到了麻烦,桀骜不驯的哈萨克斯坦人死也不肯离开,好好哄不行,动粗也不行。

所以虽然说苏联向这里大量迁移俄罗斯人,还是没有能如愿,直到苏联解体,哈萨克斯坦独立,这里的俄罗斯人只占到该国人口五分之一左右,该国的哈萨克斯坦人依旧占了百分之六十,俄罗斯吞并它的野心依旧没法得逞。

但没有得逞不等于没有去做,在哈萨克斯坦宣布独立后,靠近俄罗斯的三个州——、北哈萨克斯坦州和克斯塔奈州开始蠢蠢欲动,想分裂哈萨克斯坦,投向俄罗斯的怀抱。

因为哈萨克斯坦北方的三个州,生活的人多数是俄罗斯人,他们不断制造动乱,给哈萨克斯坦带来了很大麻烦,如果这时候俄罗斯像对待克里米亚那样出兵进行公投,那这几个州就有可能会分裂出去。

但是,哈萨克斯坦并不想轻易放弃这些土地,于是,哈萨克斯坦政府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将首都北迁到了阿斯坦纳,希望通过政府的威慑力来达到管理俄罗斯人的目的。

哈萨克斯坦政府在1994年作出一个大胆决定,将首都从南部的阿拉木图迁北部的阿斯塔纳。

首都迁移,国家的军队布放重心也迁移到了北部,意思很明显,就是警告这里的俄罗斯人,只能规规矩矩,不要乱说乱动。

他们这样做同时也是警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不是乌克兰,别想再做克里米亚的美梦。

这样一来,北部地区的俄罗斯人老实多了。

斯大林九泉有知,肠子恐怕也悔青了。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对自己的领土主权十分的重视,在领土问题上是寸土不让!如今中亚最大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国土面积272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九。但是最开始的时候哈萨克斯坦的国土面积并没有这么大,而是苏联“割肉”无偿划分给哈萨克斯坦的!

哈萨克斯坦被沙俄强行霸占

历史上俄国沙皇疯狂的扩张自己的领土,仅仅在100多年的时间里,领土面积扩大了170多倍,达到了2200万平方公里!哈萨克斯坦清朝时期的名字是哈萨克汗国,曾归顺于清朝,但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国力衰弱,俄国对这边土地垂涎已久,率兵灭了哈萨克汗国,后来与清政府签订一些列不平等条约,趁机强占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土地,哈萨克斯坦领土被俄国全部强占。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哈萨克人成立了阿拉什自治共和国,暂时脱离了俄国统治。谁知到了1920年被苏维埃政府强行解散,1936年成为苏联第二大加盟共和国。

苏联为什么要划给哈萨克大片领土

苏联是以俄罗斯族人为主体的苏联,在这个庞大的国家,俄罗斯人必须占据主体。为了更好的控制中亚各共和国,苏联采取了措施就是移民政策。哈萨克斯坦作为第二大加盟共和国,苏联更是下足了血本,划给它大片的土地。

哈萨克斯坦是以哈萨克族为主体的国家,在苏联时期进行民族划界前,哈萨克斯坦领土并没有现在这么大。当时苏联为了加强对哈萨克斯坦地区的控制,于是就采取送领土和移民的策略。将靠近哈萨克与俄罗斯边界的俄罗斯的领土划入了哈萨克斯坦,当然这片领土在财大气粗的俄罗斯联邦眼里是九牛一毛,最为主要的是认为这片领土没有开发价值,哈萨克斯坦当然很乐意。

紧接着就开始进行过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就是将其他地区的俄罗斯族迁移到中亚地区,从而增加这一地区的俄罗斯人口,以达到巩固国家领土安全的目的。

哈萨克斯坦作为中亚地区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苏联不但大规模移民,而且还将部分俄罗斯人占多数的州并入哈萨克斯坦,这样无形之中就改变了哈萨克的人口结构。苏联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哈萨克斯坦主体民族的比重,增加俄罗斯族人的比重。

一旦俄罗斯族人口超过或者持平哈萨克族人,那么苏联就完全可以通过全民公投,轻易的把哈萨克斯坦真正意义上纳入苏联,苏联可谓是用心良苦。

到1981年时,哈萨克斯坦共有1505.3万人。其中哈萨克族有529万人,而俄罗斯族人竟然有599万人,已然超过了哈萨克族人。苏联的这一做法还是很有效果的,胜利就在眼前了。谁也不会想到 ,老天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苏联一夜之间解体了,这确实有点滑稽。

哈斯克斯坦的“去俄化”

苏联解体后,15个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当初划给哈萨克斯坦的领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哈萨克斯坦领土的一部分。哈萨克族人当然清楚苏联给自己划分土地的目的,但是当时面对苏联这个庞然大物还是很忌惮的,并且自己还需要苏联的庇护和支持。

独立之后,哈萨克斯坦就开始一些列的去俄化政策。效果十分的明显,截止到2018年,哈萨克斯坦人口总数有1831万人,俄罗斯族人口仅仅只有300多万人,而哈萨克族人已经占到了65.5%,约为1100多万人。




在各个历史阶段,从来没有看到过俄罗斯人是如此的大方,他们将27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送给邻国,并且还送的一厢情愿,那么又是哪个国家获得了这项殊荣呢?答案就是目前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内陆国家——哈萨克斯坦,苏联期间曾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所有,也将南方不少土地划归哈萨克斯坦所有,在克里米亚问题上,苏联曾将世代居住在此的鞑靼人大部分迁移,俄罗斯族人迁入入,在划归南部领土上,俄罗斯也是如此,将领土划归给哈萨克斯坦,那么将会有大量的俄罗斯人融入哈萨克斯坦。

其实这并不是苏联时期俄罗斯主体所表达出来的善意,相反,俄罗斯这样做算是别有用心,事实上,在后来的克里米亚问题上,俄罗斯成功了,因为克里米亚共和国拥有大量的俄族人口,他们的亲俄倾向是克里米亚得以公投成功的根本原因。

但是在另一块土地上,俄罗斯的策略却失效了,它赔上了270多万公里的土地,历史上哈萨克斯坦和沙俄政府的斗争接连不断,红军胜利之后,他们加入苏联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但是苏联对这个加盟共和国并不放心,因此针对哈萨克斯坦制定了两项政策。

第一个政策是将游牧民族改为定居民族,哈萨克斯坦人世代游牧,定居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强制定居的后果在一次干旱中显现了出来,大饥荒的到来,让哈萨克斯坦损失了将近一半的人口,人口数量的减少将会大大冲击哈萨克斯坦的社会结构,这种情况下针对哈萨克斯坦的第二个政策便显露了出来。

第二个政策便是通过移民同化哈萨克斯坦人,确切的说,是通过划分居住有大量俄罗斯族人的土地给哈萨克斯坦以达到同化的目的,事实上他们某种意义上差点成功,因为大饥荒之后,俄罗斯族人和哈萨克斯坦人在一些阶段总人口数量接近,后来哈萨克斯坦改变移民政策,将国外大量哈萨克人吸纳回国后才重新保持了人口数量上的优势。

如果时间持续退役,俄罗斯人对哈萨克人的影响势必会越来越强,奈何苏联的解体让大部分人始料未及,俄罗斯要拿回分出去的土地,俄罗斯族人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哈萨克斯坦直接将首都从南方迁到北部的努尔苏丹,有力的震慑了北部的分离势力和分裂活动,俄罗斯族人可以选择重新返回俄罗斯,这样哈萨克斯坦实际上占有了当初划分给他的土地,而俄罗斯则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哈萨克斯坦   苏联   俄罗斯族   克里米亚   沙俄   领土   哈萨克   斯大林   中亚   俄国   目的   俄罗斯   族人   俄罗斯人   大方   大片   当年   土地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