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一龙治水,十牛耕田”、双春年、闰2月年景好不好?

寓意是会有大丰收之年,但需要做好充分的工作准备,以防天灾的影响。

这句话在农耕时期是具有深刻意义的,所以一直流传下来以提醒老百姓的农耕工作,充分体现古人的智慧。

“一龙治水”指的是,在这一年里的降水量比以往年份都大许多,容易出现大涝天气和洪水灾害。在“一龙治水”的年景里,要提前做好排涝防洪的措施,以免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十牛耕田”指的是,在这一年里降水量充足,所以土壤肥沃,作物生长也较好。而以前的人们种地,没有农耕机械,都是靠耕牛下田劳作,所以这年收获庄稼,运送土肥等繁重的体力活就离不开耕牛的参与,而且是需要很多的耕牛,故称“十牛耕田”。




2023年不一般,不仅闰二月、双春年,而且还是“一龙治水,十牛耕田”的年景,究竟这样的年景好不好?

为什么2023年是“一龙治水,十牛耕田”呢?

关于“几龙治水”、“几牛耕田”的说法,只要了解我国的农历基本常识,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国的农历也叫干支历,也就是用天干和地支组成的历法,主要用来标记年、月、日。

我国共有10个天干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2个地支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用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搭配就可以来记下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比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等等,按照数字排列顺序,每一轮回需要60次,这也就是为什么甲子年是60年一轮回。


我国12个地支又配上了12个生肖,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样每一年,或者每一个月,或者每一天对应的一只的生肖就被称之为生肖的年、月、日。比如甲子年这一年就是鼠年,这一年出生的人生肖都是属鼠。

对于“几龙治水、几牛耕田”的问题,就要看农历的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二之间的日子的生肖是什么,初几就代表着几个生肖的意思。

2023年正月初一是庚辰日,辰的生肖为龙,所以2023年是“一龙治水”。在古代,把龙看作成为主宰雨水的神仙,尤其是东海龙王主管降雨。


2023年正月初十是己丑日,己的生肖为牛,所以2023年是十牛耕田。在我国农业技术不发达的年代,牛是主要的耕地劳动力,农民几乎家家户户喂牛就是用来耕地的。现在由于农业技术发达了,实现了机械化种田的模式,牛耕地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023年为什么是双春年呢?为什么闰农历二月?

关于双春年的问题,需要了解阴历和阳历年的定的理由来。

目前历法分为阴历和阳历。阴历指的是我国老祖宗根据月亮绕地球一周这时间来制定的,也就是月亮所望的规律,制定的时间一般在29.5天。所以阴历年每月是29天或者30天,一年12个月,共计354天。

阳历是西方根据太阳运转的规律制定的,也就是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365天,划分为12个月,每个月的平均时间为30.25天,所以阳历每个月为30天或者31天,而2月平年为28天,闰年为29天。阳历闰年是366天是每4年闰一次。


其实我国的阴历也是根据太阳和月亮运行的规律来制定的。一般阴历和阳历之间每年相差11天,三年的时间就相差了33天,所以出现了19年里闰7年的规律。这样就平衡了阴历年和阳历年的时间差,新的一年闰年有13个月,共计384天。

俗话说“三闰两不闰,一年两头春”,意思是说三年有两年不闰,闰年这一年就会出现两个立春节气。这里的春指的是立春节气,并非指的是春季。春季有三个月的时间,一年只有一个春节。

根据闰年的规律,2023年闰农历二月。也就是明年有两个农历的二月,可见明年春天比较短。因为农历二月还是非常寒冷的,到了农历三月二十二又立夏了,可以说明年是无春之年。

2023年立春节气为正月十四,2024年立春节气为腊月二十五。这样阴历的2023年有两个立春节气,被称之为双春年,2024年就是无春年了。双春年只有农历闰月年有,闰农历二月一般是每隔12年一次,这就是规律。


2023年年景如何?看老祖宗留下的谚语和俗语是咋预兆的?

1、俗语“一龙治水,十牛耕田”,预示着明年会出现洪涝灾害,造成庄稼被淹死这样农民需要补种庄稼,会使得牛非常的劳累,所以用的牛耕地比较多。

俗话说“龙少了主涝,龙多了主旱”,这就是传统的说法,传说有三道五条龙主管,则降雨,这一年就会出现风调雨顺。一条龙掌管着一年的雨水,显得比较勤快,出现了降水比较多。

2、农村谚语“双春兼闰月,春寒逢秋旱”,这句意思是说双春年而且闰月的年景,预示着春季会出现倒春寒的天气,秋季会出现干旱气候。

笑春寒对于农作物是极其不利的,尤其是春季越冬农作物返青、许多植物发芽开花,等遇到严重的倒春寒就会被冻伤或者冻死造成减产。

到了秋天再出现秋旱,秋季是农作物成熟的季节,需要吸收大量水分来积累植物脂肪、淀粉和糖分等等,没有水就旱死了,更是减产无疑。


3、谚语“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意思是说双春年,牛腩都是空的,主要原因是不利于家禽、牲畜等养殖。

原因“双春年”有两个立春节气,“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说明这一年当中比较的暖和,病菌、病毒等容易滋生并传播,导致了疾病非常多。还有类似的谚语“两春夹一冬,带毛的贵如金”等,都表明了“双春年”里不利于养殖。

4、谚语“两春夹一冬,黄豆贵如金”,意思是说双春年里,黄豆等粮食减产,价格非常的贵。这里用大豆代表着粮食作物。

其实道理也非常的简单,双春年,年景容易出现倒春寒和秋旱的天气,另一方面由于“双春年”比较暖和,会使得病菌、病毒、害虫频发,造成粮食减产。


综上所述,2023年是双春年、闰二月、“一龙治水,十牛耕田”。预示着这一年自然灾害频发,不利于养殖和种植,年景不好!




大年初一的日支为“辰(龙)”,正月初十的日支为“丑(牛)”就是:“一龙治水,十牛耕田”之义。明年2023年阳历是癸卯兔年,而阴历的正月初一是“庚辰”日、初十是“己丑”日,闰二月。

而要说年景气象,又有华夏有农谚讲…

太岁癸卯年,高低半忧喜。

春夏雨雹多,秋来缺雨水。

燕赵好桑麻,吴地禾稻美。

人民多疾病,六畜瘴烟起。

桑叶枝上空,白蚕无可食。

蚕妇走忙忙,提篮泣泪悲。

又讲…

癸卯兔头丰,高低禾麦浓。

耕夫皆勤种,贮积在三冬。

桑叶虽然贵,丝绵更有工。

中国的农历是由阳历、阴历构成的阴阳合历,阳历即二十四节气历即干支历,其拟定是以太阳为风标。阴历即月历,其以月亮圆缺为拟定的风标。

节气阳历的每年、月、日…皆以干支标志,而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就是以天干配上地支的一套数学组合,因为天干有10,地支12,因此其最小公倍数是60,由此干支的周期就是以60之数标准。

阴历是以正月初一为一年之始,然后是二月、三月…日子是初一、初二、初三…。由于月亮的盈亏周期一般是28、29天,所以过一段时间,一般为二、三年就要设置闰月来配应阳历的年份。

一龙治水…

“辰”即龙被华夏先民认为是神异之物,变幻莫测,主风兴雨水。而风水气侯是否调侯适当又是农作物收成好坏的基因,所以作为传统农耕大国的华夏的古农人而言,总结年时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根据长期观察,农人发现:一龙淹,二龙旱,三龙治水吃饱饭…

这句农谚就是讲:若大年初一是适逢干支历该天的地支是“辰龙”的话,则此年就容易雨水比较多,洪涝灾害可能性也大增,其余相仿。

十牛耕田…

在古代,牛是财富的象征,因为牛可以很大程度上替代人力劳作,所以牛越多象征越富有,因此“十牛耕田”是个颇好的意头。

上古五行说认为,癸卯兔年是“水木”之年。因为癸五行为“水”,卯五行为“木”。由于五行的相生规则是“水生木”,古人认为年干支这个数学组合是为“岁气”,年干为“岁君”,年支为“太岁”,干支若克则是种不和谐的象征。而干支相生之岁年时不会太差。

然则明年水木相生,岁支尽汲的岁干的能量,所以“木”气(能量场)则大盛!五行的相克规则是“木克土”,“土克水”。那么我们看到的数学逻辑就是:“木”盛克土,使土不能制水,水自然就易泛滥。这个很巧合的与古农人说的“一龙治水…”的农谚所示之义吻合了。




题中提问的这个情况,2023年年景好不好?对此有关心的人,可以参照2004年的年景作比较。

2004年,年庚“甲申”,当年也是闰二月,五龙治水,二牛耕田,七人分丙,二日得辛;当年正月十四“立春”,腊月廿六“立春”,称为双春年。

2004年~2023年,整整19年,所以应证了中国阴阳历在19年中有一次近距离的吻合。

2023年是一龙治水,十牛耕田,七人分丙,二日得辛,正月十四“立春”,腊月廿五“立春”,也叫双春年。

40岁以上的人,对2004年的日月,通讨回忆,头脑中肯定记忆犹新。

2004年是风调雨顺的一年,也是国泰民安的一年,当年农村农业被取消了农业税,农民养老被提到议事日程上。

由此,相信2023年,是欣欣向荣的一年,是国强民富再继续的年成。




从农历年表来看,2023年即是闰月年,又是双春年;而且是“一龙治水,十牛耕田”,真可谓是“多事”之年。

2023年闰2月,这个二月是指农历的二月,并不是指阳历的2月份,也就是要连续过两个二月。

2023年还要过两个立春节气,第一个立春是在农历的正月十四,第二个是在当年的腊月廿五;所以,2023年又叫双春年。

明年(2023年)是“一龙治水”,俗话说“一龙涝,多龙靠”,这种年份往往降水量比往年要大,容易出现连阴雨天气,可能会导致大涝或洪水侵袭。这就提醒人们,要及早做好排水防涝工作,避免农作物因洪涝灾害造成损失。

“十牛耕田”就是指种田人在这一年里,因为雨水丰沛,从种植到管理,直至收获,会一直忙碌不停。过去种地、收获运输都离不开耕牛,所以,称之为“十牛耕田”。

对于种田人来说,只要雨水丰充足,外加辛勤劳作,明年将是一个好年景,可谓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年景   闰月   闰年   干支   地支   天干   月亮   阳历   节气   阴历   立春   农历   生肖   雨水   好不好   明年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