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交了16年,个人帐户37500元,广东能领多少退休金?

我社保缴费总42年(包括视同缴费14年,实际缴费28年)缴费帐户余额327000元(个人缴费+单位代缴),退休时上年月工资10000+,月领退休金8450元,而是在京央企,缴费年限越长,基数越高,帐户余额越高,退休金也就越多。我不是搞人事的,也不会算,只知道长缴多得,多微多得,奉劝一句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多缴有百利,不要只看眼前不舍得,有舍才有得。




交了16年,预估为女性,5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95个月,广东计发基数为8682元,缴费指数不超过0.6。可得基础养老金=(8682+8682x0.6)÷2x16ⅹ1%=1111.29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37500÷195=192.30

合计=1303.59元




社保交了16年,个人账户余额有37500元。在广东,个人账户的余额算是少的。也许是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为60%,如果是2022年退休,养老金并不多。具体计算一下:

2022年退休,广东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为8682元。本人缴费指数为0.6。

你的基础养老金=,8682✘(1+0.6)➗2✘16✘1%=1112.96元。

个人账户37500元➗139=269.78元。

你首能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1112.96+个人账户养老金269.78元=1381.74元。

经过计算,广东(不包括深圳)省参保,个人账户37500元,16年缴费年限,2022退休,基本养老金就在1300元左右。




养老保险的缴费形式有三种,一是在职职工,由单位和个人按比例每月共同缴纳;二是灵活就业人员,按比例每月自行缴纳;三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年按固定额度个人缴纳。

以上三种形式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又有所区别,一般来说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纳比例为8%,全额划入个人账户;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一般为20%,其中8%划入个人账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缴费额度,政府会有相应的补贴,两者共同划入个人账户。到退休时,个人账户余额包括划入个人账户的资金累积和个人账户所产生的利息。

到了退休年龄,退休人员可以按相应规定申领养老金,养老金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基础养老金,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人员还有过度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式职工养老金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是一样的,都是计发基数*(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是固定的,每年会上调,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一般是在一百多到四、五百之间,经济发展的好的地区,可以达到千元以上。个人账户养老金三者都是一样的,由个人账户余额除以139(以60岁退休计算)。

如果在广东地区缴费16年,个人账户余额为37500元,按照今年广东养老金计发基数8682元(不算深圳),假如缴费的时候是按最低档标准缴费,也就是60%档。那么基础养老金=8682*(1+0.6)/2*16*1%=1111.3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37500/139=269.78元,合计1381.08元。

如果缴纳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照今年广东城乡居民基础养老190元计算,下面各地在此基础上会有所上调,比如深圳规定户籍8年以内是332元,户籍8年以上是483元。那么养老金就是190+268.87=458.87元。

养老金是参保人员先缴费后领取的方式,多缴多得,所以说要想退休后领取更高的养老金,就需要缴费的基数更高,缴费年限更长。不过我国的养老金每年都在上调,并且各地还在相应的年龄段有额外的增长。不管领多领少,养老保险制度都是我们退休后的重要保障。




广东某地市,男,62年,80年参加工作,92年辞职,几年后该厂破产,08年接通知可补缴80至92年的社保,自己补交了143个月19000元(11年11个月),92年至02年在私企工作,私企没有给买社保,后来又在04年到19年两次在两个单位买了145个月,加上自已补交的143个月,合计买了288个月(24年),今年9月退休,总计领退休金1649元,为什么这么低?社保回复,补缴的143个月(80年至92年)不能作为视同缴费计退休金,合理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退休金   广东   社保   私企   养老金   基数   养老保险   深圳   余额   年限   个人账户   个人帐户   灵活   职工   指数   基础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