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死前,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却按兵不动,为何有些人还认为他是忠臣?

崇祯帝身为大明最后一个帝王,死得是比较惨的,但是也死得很有气节。当李自成攻到北京城外之时,崇祯帝下令,让诸王前来勤王,但是只有一个诸侯王前来勤王。而其他那些手握重兵的大将们也选择按兵不动,最后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不愿自己被俘的崇祯帝选择了在煤山上吊自杀。也算是保留了明朝最后一点颜面。



崇祯死前,官居大将军的左玉良确实手握80万大军,但是他在救驾之前有一阵迟疑,导致他错过了救驾的黄金时间。李自成先他一步进入皇宫以致崇祯自杀,而左玉良在听见崇祯死讯后悔恨不已,放声大哭继而吐血身亡,也正是因为如此,后世感于其忠君之心,多称其为忠臣。


不得不说,崇祯的死确实非常凄惨,自己身为一代帝王,在最后的生死关头,自己手下的臣子却见死不救,逼得自己只能上吊自杀,不仅死的窝囊,也同样让左良玉背上了一口大锅。那时的左玉良和李自成是早就交过手的,而且每次都是左玉良战败,这才让他对李自成心存恐惧,以至于到最后关头,才没有去选择营救崇祯。



还有说法就是左良玉虽然手上是有80万大军,但大多都是后期抓过来充数的,都是普通百姓,根本就没有经过严格训练,是无法上战场与敌人抗衡的,所以思前想后,最后选择了不救崇祯。




明末,左良玉坐拥当时最庞大的军事力量。

但他却先是目送李自成一路攻破北京,灭亡大明,又在南明初建时发兵东下,发起内战,最后,左良玉死后,他的庞大军团麻溜降清。

这样一个人,理应毫无争议地被归为奸佞之臣。

可是,奇怪的是,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他却成了令人为之动容的千古忠臣。

这是咋回事呢?

左良玉对大明亡国不可推卸的责任

明朝灭亡前,大明王朝最庞大的军事集团就是左良玉军团。

左良玉拥兵20余万,号称80万。可是,这支庞大的军团却默默目送李自成从西安一路攻破北京,灭亡大明。

南明成立后,左良玉兵团又是南明最强大的武装集团。

可是,这支大军先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东下打内战。

本就混乱的南明防御体系彻底崩溃!南明君臣效法东晋南宋划江而治的理想彻底破灭!

更过分的是:左良玉死侯,其子左梦庚麻溜地降了大清,使兵精而少的满清兵力暴涨!

可以说,大明之亡,老左的责任不可推卸!

说他是亡国之臣,毫不为过!

站队

可是,为何后来他还被许多人称为忠臣呢?

这是因为左良玉站对了一次队。

左良玉,是侯恂一手提拔的。

侯恂,乃东林党的大佬之一。

所以,左良玉与党人一直关系紧密,来往颇多。

左良玉晚年发起“清君侧”,虽有避李自成之意,但也是卷土了东林党与阉党之争。

因此,东林党虽对左良玉有指责,但总体上将其归为忠臣。

此后,《桃花扇》一书,则把左良玉刻画成了一位赤心孤臣。

因为:《桃花扇》的男一号,乃是侯恂之子侯方域···

经过《桃花扇》的修饰,老左摇身一变,成了“有瑕疵的忠臣”。

想一想被“三气而死”的周瑜和“妆如妖”的诸葛亮,我们就知道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往往比历史史实更大!

如此,老左被涂上一张大红脸,摇身成了忠臣。

其实,左良玉,既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坏。

他只是那个悲剧时代的悲剧人物。

左良玉的悲哀

早期的左良玉,还是真的是要作忠臣的。

他早期先在辽东与后金奋力作战,后又被调入内地与农民军激战。

崇祯九年,左良玉在夹山为农民军围困,“粮尽援绝,玉良将自刎”,险些为大明尽忠。

此后,屡次作战,左良玉凭借自己的勇猛、多谋,成了一时良将。

《读明史蠡述》中提到:以左良玉的骁勇多智,遇到汉高祖这样的帝王,可以成为英布、彭越这样的人物。

可是,老左遇到的是崇祯。

在这个环境下,老左一步步变成了跋扈将军。

首先,老左对领导们彻底绝望了。

早先,在左良玉等人的努力下,张献忠投降了。

老左一再表示:张献忠不是什么良民,肯定会再起事,抓紧时间干掉他!

可是,督抚熊文灿却不以为意。

张献忠起事后,熊文灿又不顾左良玉激烈反对,强令左率军出极,结果,左良玉在房山大败,遭到处分。

其后,杨嗣昌则逼得左良玉“黑化”了。

玛瑙山之战,左良玉大败张献忠,眼看就要功成。

此时,督抚杨嗣昌一面贪下功劳,一面设计撤换左良玉。

张献忠趁机贿赂左良玉:献忠死,还有你左良玉吗?

由此,左开始养寇自重,走上了跋扈之路。

其次,老左已失去基本支持。

老左的兵马,多是自己在镇压、招抚农民军的时候扩编出来的。

浩浩荡荡,达到了20多万。

可是,在朝廷的编制里,老左只有4万的额度。

所以,老左每次出征,粮草、军饷都不够,难以行动。

这还不算,大明一些王爷的思维方式令人匪夷所思。

比如,在张献忠大兵压境时,左良玉曾对楚王说:给我20万人的军饷,我替你守境!

楚王不给。

后来楚王被灭后,府中金银财宝无算!

不给钱,只给垃圾领导,你是左良玉,会怎么作呢?会不会跋扈呢?

时代的悲哀

左良玉的悲哀,是时代的悲哀。

崇祯朝的武将,只有3种:1、服从命令,战败降清。

比如:祖大寿、洪承畴。

他们本来皆大明忠臣,但因为朝廷或强令出征,或无力救援,被迫降清;

2、服从命令,战死,或冤死。

袁崇焕这样的千古悲剧就不多说了。

像孙传廷,虽不愿意,但仍服从朝廷的强令,兵败战死。

像曹文诏这样的名将,虽忠勇无双,却仍然因对文官一言不敬,居然下狱!

3、不服从命令,成为跋扈军阀。左良玉、黄得功,皆跋扈,类于藩镇!

所以,到了南明时,口碑较好的居然是郑成功这样的海盗出身以及李定国这样的反贼出身。

崇祯朝的武将,都有些悲哀。

左良玉,不过那个悲哀时代的悲哀人物而已。


左良玉,本有心作忠臣,却因时代悲剧而变成跋扈之将。

虽然如此,但左良玉毕竟拥兵自重,对大明覆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以行为论之,绝非什么赤心忠臣。

至于《桃花扇》等文学作品将他树为正面,不过延续了东林党与阉党忠奸不两立的逻辑而已。

忠或奸,好或坏,根本是要看其作为而非其立场。

以某些立场来简单划分好坏、忠奸,不独古代中国人有之,今天的中西方都有人如此。

可是,这样的脸谱化、简单化,既不客观,也不公正!




左良玉很难说是忠臣,甚至连家国情怀,在他身上也是若有若无。如果说崇祯死后,左良玉哭到吐血,就说他是忠臣,那当时的忠臣可就多了。崇祯死后,京城为他哭泣的大臣有三十多个,这些大臣里面有多少人能算是大明朝的忠臣?

我觉得,与其说他们说在给崇祯哭丧,倒不如说他们是在为自己作死了大明朝,失去了依靠而哀伤。

▲明代·《左良玉出师卷图》

左良玉自幼丧父,由叔叔抚养成人,所以他没受过太好的教育,大字不识一个。不过幼年的经历也让他学会了左右逢源,很擅长与人搞关系。因而在他出任军官后,他能与士兵打成一片,一起打仗、一起赌博、一起逛窑子、一起烧杀、一起抢劫。

崇祯六年,左良玉遇到了贵人侯询,并在侯询的引导下,升任山西总兵。不过初入疆场的左良玉,运气很不好,初战武安,就被义军打得全军覆没只带着几十名骑兵逃脱,幸亏是后来侯询给他疏通关系,弄了几千昌平兵精锐,打了几场胜仗,取得了一些不痛不痒的战功,他才是保住了官位。

崇祯七年,陈奇瑜出任五省总督,左良玉随其出征,镇压起义军。在镇压期间,左良玉立了很多战功,但同时也被人所瞧不起,说他是“遇强则逃,遇弱则战”,从来都不打硬仗的人。可以说就是在此时,左良玉的名声就已经臭了。

又过了两年,天灾人祸加剧,起义军规模愈发扩大,在河南、山西,起义军发展到了百里连营,地方督抚、总兵不敢管的地步。于是崇祯提拔杨嗣昌为兵部尚书,再次征剿起义军。左良玉也是再度出征。而左良玉在这期间表现简直让人无语,他和张献忠是你追我赶,十分有默契,两人从来没有进行过太大的战斗,前脚张献忠刚走,后脚左良玉就跟进,两人就这么一直转圈圈。而转圈圈的同时,左良玉每到一地必然疯狂施暴。

崇祯九年,张献忠离开襄阳后,左良玉随后进襄阳,以查流贼的名义,放任士兵在城中到处奸淫掳掠,以至于襄阳百姓恨官军,而不恨起义军。

当然,实事求是的说,左良玉军队是这副土匪德行,也不能都赖左良玉。因为左良玉本来就没有治军之才,他能做的只不过是靠一些谋略收买人心而已,他个人意志根本就不能左右部下。崇祯让他这种人去带兵,也有识人不明的责任。

不过从左良玉的做派也可以看出,他打心里眼就没有忠君思想,他这么作,完全就是觉得大明朝家大业大,他作不死而已。他有一天算一天,混日子呗。

崇祯十年,李自成在陕西兵败、刘国能在河南投降,左良玉见到张献忠独木难支,这才联合附近的大群官兵与张献忠开战,打的张献忠大败而逃。

随后,左良玉干了一件很正确的事,那就是追杀张献忠,连追张献忠几百里,差点把张献忠砍死。之后,张献忠在谷城搭上了熊文灿的关系,投降朝廷,接受招安,左良玉为此还找到熊文灿,说张献忠十分狡猾,这次也肯定是假投降,一定要杀他,可惜熊文灿死活不同意。

一年多后,张献忠果然再次反叛,左良玉立马率兵进行围捕,但被早已有准备的张献忠联合罗汝设伏,死伤惨重,左良玉拼死才逃出,跑回了襄阳。

负责总围剿的杨嗣昌对左良玉很不满,就写信给他,让他上点心,别混日子。但前面也说过了,左良玉混日子不全是上不上心的问题,他关键是能力不行。所以随后,左良玉就是故技重施,跟张献忠绕圈圈,只在张献忠后面慢慢跟着,导致张献忠进入四川。

杨嗣昌听说后,大怒,动了让贺人龙代替左良玉的念头。贺人龙听说很高兴,在随后的作战中很勇猛,结果后来杨嗣昌告诉贺人龙此时还需要从长计议,贺人龙就火了,直接告诉左良玉说杨嗣昌之前说要办了你,左良玉也大怒不已,无论随后杨嗣昌怎么调他参战,他都拖故不去,导致杨嗣昌最终因围剿不利而自杀。

崇祯听说杨嗣昌之死,大怒,先处置了一大批官僚,又斩杀了贺人龙,左良玉也因此被削职,以戴罪之身继续领兵。



明朝内部是窝里斗,义军那边则是趁机发展势力,一片大好,到了崇祯十四年时,李自成已经发展到了让左良玉惹不起的规模。

崇祯十五年,李自成攻开封,左良玉看到乌央乌央的起义军,吓得直接就不敢打了,连夜跑回襄阳,其它总兵一看左良玉跑了,也掉头就跑。就这样,几十万明军被李自成连追了四五百里地,死伤惨重。

崇祯十五年底,崇祯命左良玉的贵人侯询到河南督师,解围开封。但此时侯询已经不敢前往左良玉军中,只敢在河北遥控。因为左良玉的人品没保证,侯询也怕被他卖。

连贵人都怕他卖,左良玉当时的人品,可想而知是败到什么程度了。

随后,左良玉在督促下,硬着头皮和李自成在开封遭遇,但此时的他,早已经不是李自成的对手了。几番大战下来,左良玉再次连夜率军逃跑,也不管侯询了。而李自成在发现左良玉跑路后,当场下令追击,左良玉的撤退变成了溃败,彼此踩踏,死伤惨重,除左良玉本人带领少数亲兵逃往武昌,其余部卒都被消灭。

也就是在这之后,左良玉精锐略尽,虽然其后他又招兵买马,聚拢了几十万人,但新左家军的战斗力之低,让人无法想象。(公开在军营中设妓院)

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攻克武昌,在湖北割据一方。左良玉得知,就去攻打张献忠。因为他觉得湖广是自己的地盘。但是打了几仗之后,左良玉发现打不赢,只好作罢。

后来幸亏是张献忠莫名其妙放弃了湖广,主动跑到四川发展,左良玉才趁机一波袭击夺回了武昌。



张献忠在湖广时期,由于他把藩王和地方官都杀没了,所以到了左良玉进入武昌后,他就成了土皇帝。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北京,崇祯立即封左良玉为宁南伯,并封他儿子左梦庚为平贼将军,许诺以后让他们世代镇守武昌,要求左良玉立刻出兵勤王,但左良玉故意拖延时间,上奏推辞,没多久后传来了崇祯自杀的消息。左良玉听说,哭的吐血。

崇祯死后,一帮作死了大明朝的军头和文人开始诚惶诚恐。左良玉和他的八十万座家军也不例外,人心惶惶,都很害怕,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一直到他们听说了南京有新君登基后,才稳定住了人心,纷纷要求左良玉带领他们去投奔南明。

左良玉一开始不允许,并且在长江两岸架上大炮,截断了长江的航运。但后来马世英和阮大铖在南京掌权,担心左良玉会到南京抢胜利果实(侯询是东林党,左良玉因为与侯询的私人关系,也被马世英等人敌视),就设置防线防备他,这让左良玉很不满。再加上军中早就不满了,吵着要下南京,于是左良玉就以太子从北边逃来,却被南明朝廷关入大狱为借口,发布檄文,讨伐马、阮,率步骑二十多万人,沿长江东下,顺便一路四处抢劫烧杀。

大军到了九江时,左良玉因为与在此镇守的袁继咸有交情,下令不准抢劫九江,但士卒不听他的,还是进入九江城内烧杀,让左良玉很生气,结果在当夜晚上他就气死了。



回顾完左良玉的一生,再看他这个人,可以发现他是真没什么家国情怀,从崇祯七年到十七年,他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作死。他从来不觉得自己作死有什么错,直到崇祯自杀的消息传到后,他才恍然大悟,立国276年的大明朝,看来是真没了。

顾诚先生在著《南明史》时,曾评价左良玉是个“勇于虐民,怯于大战”、“心目中既无朝廷,也无百姓”的人。我觉得这种评价,应该是最公正的。

左良玉早已成为一个拥兵割据的军阀,勇于虐民,怯于大战。他的统兵东下主要是避免同李自成率领南下的大顺军作战,假借伪太子"密诏"赴南京"救驾"显然是一派谎言,离开武昌时就大肆屠戮,对弘光朝廷任命的巡抚、总督等方面大员任意拘留,心目中既无朝廷,也无百姓。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弘光朝廷加速瓦解。——《南明史》

至于说他在崇祯死后哭的吐血,我觉得他并不是单纯为了崇祯而哭,他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而悲戚。

他就好像以前在老国企混日子的人,厂子在的时候,从不为厂子的前途着想,厂长让他们多干点活,就七个不平,八个不忿,觉得自己的利益受损了。而当厂子没了之后,他又开始怀念起来,为厂子的破产而伤心,为自己的前途而嚎啕大哭。

这种人,古代有,当代也有,他们的内核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文臣“不拟旨南迁”,武将“不勤王救驾”。

崇祯的两个性格缺陷,导致他坐而待毙。

作为武将,为什么左良玉“不勤王救驾”?

就要先看一看作为文臣,内阁首辅魏藻德问什么“不拟旨南迁”!


一、崇祯的“甩锅大侠”性格,得罪了文臣,坐失“南迁”良机。

(一)杀了陈新甲,崇祯坐实“甩锅大侠”,从此文臣“明哲保身”,无人再敢“直言劝谏”。

为了对付李自成和张献忠,崇祯秘密指示陈新甲,与大清和谈。

努尔哈赤提出的条件之一是:不再称臣,与明朝平起平坐。

陈新甲不敢做主,写了奏疏,准备第二天汇报给崇祯,让他定夺。

但事有不巧,此事被陈新甲的仆人泄密。

朝廷言官群起而攻,纷纷质问崇祯。

崇祯无奈,他不敢承认是自己指派陈新甲的,害怕落一个“卖国贼”的口实。

于是,崇祯否认自己是始作俑者,将此事的责任一股脑儿全部推给了陈新甲!

陈新甲进退两难,无法自圆其说。

最后,崇祯怕引火烧身,为了自保,竟然将陈新甲下狱。

即便陈新甲反复求饶,崇祯最后还是将其处死了。

从此,崇祯的“甩锅大侠”性格,彻底得罪了文臣,他们一个个明哲保身,但求无过,没有人再愿意“直言劝谏”,因为弄不好,便会被崇祯“甩锅”,人头落地!



(二)危急时刻,崇祯想让魏藻德“拟旨南迁”,魏藻德只是磕头,始终未有一言。

杀了陈新甲,从此无人再敢言和。

从此,明朝只能“两线作战”:对内镇压起义军,对外阻击八旗兵。

当李自成直逼京城,大事不妙之时,崇祯问大臣,如何是好?

他的意思是想让大臣们首先提出“南迁的动议”,这样他就可以顺水推舟了。

但有陈新甲的例子在先,没有一个人敢建议“南迁”,因为一旦你建议了,就会被“义正辞严”的所谓“忠臣”们,扣上一顶“逃跑者”的帽子。

最后,弄不好,就会被崇祯这个“甩锅大侠”投入大牢。

崇祯自己更不敢提“南迁”,因为有祖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他只要一提,言官就会群起而攻之,指责他“违反祖训”!

他这个“甩锅大侠”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被别人“甩一口黑锅”呢?


无奈,崇祯把内阁首辅魏藻德叫到内室,让他“拟旨南迁”。

而且,崇祯说:只要你“拟旨南迁”,我就立即批准!

魏藻德是一个老狐狸,他知道,一旦他亲自拟旨,就会立即遭到言官攻击,成为众矢之的!

即便崇祯这一次支持自己,南迁成功,那到了南京,最后清算后账时,自己又将被崇祯这个“甩锅大侠”狠狠地“甩一口黑锅”!

弄不好,就又要“步陈新甲的后尘了”!


因此,面对崇祯的要求,魏藻德跪在地上,一声不吭,唯有磕头。

崇祯气的直发抖,一脚踹翻椅子。

三天后,北京陷落,崇祯上吊。

魏藻德又跪到了李自成的脚下,他投降了!



二、崇祯的“刻薄寡恩”的性格,得罪了武将,失去“勤王”后盾。

(一)对待孙传庭“刻薄寡恩”,崇祯凉透了正在征战的明朝武将的心。

公元1638年,孙传庭与洪承畴合作,在潼关,将李自成杀得丢盔卸甲,一败涂地。

李自成只是带领18人,逃入深山。

即便立有如此大的功劳,当孙传庭与兵部尚书杨嗣昌发生矛盾时,崇祯“刻薄寡恩”,竟然将孙传庭下狱,坐了三年多的牢,得病,耳朵都聋了。


公元1642年,由于军情紧急,崇祯又启用孙传庭,都督7省军务,赐尚方宝剑。

公元1643年,孙传庭救援开封,兵败汝州,明军被杀死4万余人。

李自成一路追击,攻破潼关,孙传庭战死沙场,尸骨无存。


然而,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崇祯“刻薄寡恩”,武断地认为孙传庭是兵败诈死,畏罪潜逃,没有给予任何封赏。

崇祯的这种“刻薄寡恩”的性格,凉透了正在征战的明朝武将的心,从此,他们一个个拥兵自重,养敌自重,不再“唯朝廷之马首是瞻了”,这就为关键时刻,没有武将“勤王”,埋下了伏笔!




(二)危急时刻,崇祯想让武将“勤王”,有的趁机讹诈,有的找借口,有的拖延。

李自成来了,崇祯下旨,号召武将“勤王”。

吴三桂接到圣旨,回话说:陛下,勤王可以,但军饷不足,需要开拔费用几十万两,请先拨费用,然后大军才能开拔,不然军心不稳呀!

这不是在“趁机讹诈朝廷”吗?

等到崇祯筹集够了开拔费用,吴三桂走到半路,北京城破。


刘泽清接到圣旨,回话说:陛下,卑职巡视军队,不慎落马坠伤,需要调养几天,才能率兵出征。

这不是在“找借口”吗?

还没有等到崇祯回话,他的伤便好了,自己带着军队先向南方跑了。


左良玉接到圣旨,回话说,陛下,卑职不胜惶恐,连夜召集谋士,针对此次“勤王”大事,我们谋划了一个进军方案,现在报给陛下,你看可行与否,如果可行,我们将立即出发。

这不明显是在“拖延”吗?等于是坐等北京沦陷。


六福雅士评曰:

崇祯是“甩锅大侠”,“甩锅”陈新甲。

陈新甲“身死”,而明朝文臣“心死”,则崇祯的南迁机会“胎死腹中”。


崇祯是“刻薄寡恩”,“刻薄”孙传庭。

孙传庭“身死”,而明朝武将“心死”,则崇祯的勤王机会“无疾而终”!


李自成来了,几十万起义军来了。

文臣心死,崇祯“不能南迁”,以避敌锋芒;

武将心死,崇祯“无人勤王”,以固守待援;

那剩下的,就只有一条路了:

城破了,楼塌了,“歪脖树上我死了”!


关注我,六福雅士。谈史论道,风趣幽默。




明朝末年,左良玉确实是手握重兵,为什么在国都危急的时候没有北上勤王?

崇祯皇帝的死,这个事实上也不赖左良玉,后来他还被称为忠臣。我想主要可以从这么两个方面来解说。

其一、左良玉曾经打得张献忠丢盔弃甲、溃不成军,确实是有功之忠臣

明朝末年,农民军的势力已经十分旺盛,兵力纵横在三晋、京城周围,以及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左良玉、曹文诏、李卑、艾万年等明朝将领,先后同张献忠和李自成农民军作战,双方互有胜负。

此后,左良玉扼守新安、渑池,其他将领陈治邦驻守汝州,陈永福扼守南阳,都只是坐甲自保而已,根本不能重挫农民军。

农民军每个兵营都有几万士兵,士兵们轮番出击作战,军粮供应比较充足,明军兵少,设防又多,粮饷供应也跟不上。

农民军骑马进军,每天能走几百里,明军步兵比较多,精锐骑兵比较少,走几十里路就精疲力竭,因此大多官兵都有畏难情绪。

后来,左良玉在怀庆与当地督抚意见不同,由此产生了养寇自重的想法,没有严加剿灭起义军,就给了农民军以喘息的机会,他又收留了很多投降过来的将领,以便扩张自己的势力。

当地的明军督抚以文书征调他的军队,他也找借口不准时应征,渐渐有些骄横自恣的做派,但是左良玉的军队确实有很强的战斗力。

  • 1638年正月,左良玉与总兵陈洪范在郧西大败农民军之后,张献忠被杀得血流满面

当时,张献忠想假借官府的名义袭击南阳,驻扎在南关。左良玉正好赶到,心中怀疑,就召假冒的明军前来听令,张献忠怕被识破,因此脚底抹油跑了。

左良玉也是够胆大,直接追上去,射了两箭,射中张献忠的肩膀,又挥刀猛砍上去,张献忠血流满面。幸亏他的部下及时援救才得免一死,最终逃到谷城,不多时,请求投降。

左良玉知道他是假装投降,竭力请求向他进攻,但是熊文灿将军不允许,还是放虎归山了。

其后,左良玉在川陕交界的平利一带与张献忠遭遇,张献忠大败,献忠妻妾被捕,农民军首要人物很多都被杀了,左良玉因此加太子少保。

  • 杨嗣昌虽拜左良玉为平贼将军,但总觉得左良玉傲不可用

崇祯十三年(1640年),督军杨嗣昌还是举荐左良玉有“大将之才,兵亦可用”,拜他为平贼将军。

李自成攻打襄阳之时,左良玉撤兵至武昌,他向楚王要兵、要粮,均没得到足够的补给,就掠夺武昌的漕粮盐舶,到九江后拥兵20万观望自保。

  • 此后,张献忠借机攻克武昌。

朝廷严令出兵,他才出战大败后立足未稳的张献忠,收复汉阳。待张献忠入蜀后,他顺势出兵收复武昌。

此后,明朝把长江上游的事,专门交给了左良玉,不久又加封他为太子太傅。

因为有上述这些战功,左良玉确实可以被称为“忠臣”,太子少保、太子太傅等官爵,就说明当时的明朝也确实把他当做“忠臣”。

其二、崇祯皇帝死前,左良玉确实手握80万大军,但是北上勤王需要时间,实在是来不及

1644年3月,明朝下诏封左良玉为“宁南伯”,给他的儿子左梦庚平贼将军的大印,北上勤王,并许诺大功告成以后,就让他们父子世代把守武昌。

又命令给事中左懋第,顺路经过湖北时督促左良玉出兵作战,左良玉只好按年月拟定了一份出兵计划的奏折。可惜他的折子交上后还没有得到朝廷的答复,就听说京师已经被李自成大军攻破。

其实,崇祯皇帝也是比较认死理,什么“君王死社稷”这些话也当真,执迷不悟,以至于两线作战,陷入绝境后,又不南下,也可以说他是自找苦吃。

当然,可能左良玉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也存在故意拖延时间的可能。

但是就算左良玉心急火燎的北上勤王,时间上也确实来不及,吴三桂从山海关出发都来不及,何况是左良玉从武汉出发,在当时的情况下,根本来不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崇祯   忠臣   襄阳   武昌   督抚   大明   明朝   人龙   起义军   按兵不动   跋扈   作战   武将   刻薄   朝廷   农民   财经   万大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