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际导弹未经同意经过别国领空会被拦截,如果是客机会被击落吗?

这个问题需要分开来回答,第一,洲际导弹一般不会经过别国的领空,第二,和平环境下客机未经允许进入别国领空,不会直接被击落,但如果不听驱离、要求降落的警告那就危险了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那就是洲际导弹是否存在未经允许经过别国领空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对领空这个概念的理解问题,通常来说领空就是领土和领海的上层空间,一个国家领土和领海的上部空域都属于领空的范畴,但领空这个概念有一个至今没有确定的范围就是:一个国家领土和领海上部的空间,截止到多少米才算是领空呢?

一架战斗机或客机未经允许经过别国领空或领海的上空一定会被拦截,因为战斗机或客机的最高飞行高度也不过几万米,属于距离别国领土或领海比较近的高度,这样的高度无疑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一国领空,但是再高一点就无法确定了,比如各国卫星每天都在围着地球转,势必会经过别国领土和领海以上的太空空间,但这个高度的太空空间显然就不能被认为是一国领空了。

目前国际上普遍的做法是有两个默认,一是默认人类普通的航空飞行器的最大飞行高度就是一国领空的上限高度,基本就是35000米左右,另一个默认是距离地表超过100000米的高度是太空,太空显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所以超过这个高度就不属于领空了,那么35公里到100公里之间这个高度属于太空还是领空呢?这个还要根据每个国家的实力来看,一国飞行器或防空系统能拦截这个高度的目标,那就可以将其认为是自己的领空,别国飞行器未经允许进入可以进行拦截,但如果没有这个能力那就别吱声了,别人的飞行器进来也拦截不了!

基于上述再来看看洲际导弹会不会进入别国领空的问题,洲际导弹的飞行轨迹就是一个抛物线,点火后进入小角度、近乎垂直的爬升期,一般在几分钟内就可以进入距离地表100公里以上的太空高度,而从发射到进入太空高度的这一过程,基本在自己的领土、领空内就可以完成,也就是说洲际导弹还未进入别国领空就爬升到了属于太空这个公共空间的高度,接下来即便从别国头顶飞过,但由于是太空高度而不是进入别国领空,别的国家显然没有理由拦截,当然战争时期就另当别论了!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那就是客机如果未经允许进入一国领空会被击落吗?首先客机即便以最高升限飞行,也就不到2万米的高度,以这个高度进入别国上空当然属于进入了别国领空,但客机未经允许进入别国领空一般不会被立即击落,尤其是在和平环境下每一个国家对击落别国客机的做法都是非常慎重的,一般发现一架客机未经允许进入自己的领空,通常的做法是地面雷达锁定,并且立即派出战斗机进行驱离或要求其到指定的机场降落接受检查,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客机非常配合,那一般不会有被击落的风险,如果客机一点都不配合,那导致局势升级的概率会大增!

至于客机未经允许进入别国领空会不会被击落,这个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要根据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以及事件发生时的特定环境而定,举两个例子来看。1987年德国18岁青年鲁斯特驾驶一架塞斯纳轻型运动飞机从德国汉堡起飞,饶了一个大圈后直接飞到了苏联首都莫斯科并且降落在了莫斯科红场,全程没有受到任何驱离和警告,这一事件发生后有人怀疑苏联的防空系统形同虚设,实际上从鲁斯特驾驶飞机进入苏联领空到莫斯科的飞行路线上,苏联空军部署有上千套防空雷达和上千架战斗机,即便其中一大部分失灵也不会发现不了这架飞机。

最终的调查结果为:鲁斯特驾驶的这架塞斯纳轻型运动飞机在抵近苏联领空的时候就已经被发现,并且全程都在苏联空军和防空部队的严密监视下,苏联地面防空导弹采取接力的方式牢牢锁定了这架飞行,但一直没有接到发射导弹将其击落的指令,最终导致这架飞机成功降落在莫斯科红场!而苏联防空部队一直没有下令将其击落的主要原因与1983年的一起事件有关。

1983年一架载有269名乘客的韩国客机误入堪察加半岛南部以及萨哈林岛上空,苏联空军起飞一架苏-15战斗机进行拦截,当时正值冷战巅峰时期,美国的侦察机经常对苏联进行抵近侦察,而当时由于天气原因苏联空军苏-15战斗机飞行员接近这架客机后并未看清其面貌,再加上附近有一座苏联火箭军的导弹发射基地,因此苏军判断这是一架不怀好意的美军侦察机,因此果断将其击落!误击事件发生后,苏联在国际上受到了很大的舆论被动,后来在苏军内部形成了一个不成为的规定,那就是在没有高清入侵领空的民用客机的目的之前,尽量不开火击落!

由此可见,如果客机未经允许进入他国领空,会不会遭到击落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在和平环境下一般很少有国家会选择直接将其击落,更多的是采用驱离、要求降落接受检查的应对方式




洲际导弹经过别国领空?其实多数情况下不会发生。

洲际导弹的飞行高度,大部分时间超过100公里以上,这段距离不会被视为领空。

领空,指的是一个国家领土、领水之上的空域,或者是是大气层空间。所以说,这个领空首先只能限定于大气层内。

领空的高度,目前实际上没有国际法的规定。但一般来说,物理学的极限来会产生两种不能超越的高度。

第一种,是传统飞行器的极限飞行高度,最大为30-40公里高。超过这个高度,不仅传统飞行器达不到,甚至连多数防空武器也打不到。领土、领海、领空的概念,一个重要定义原则就是人类的控制能力,超过这个原则,就等于“视力能看到的,都属于我”,这是荒谬的。在这个局限性下,领空的高度会被通常默认为35公里。

第二种,是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低高度,一般来讲这个数字是100公里。如果领空概念超过这个高度,将极大阻碍人类航天事业。无论是卫星、飞船、空间站,都必然会频繁通过其他国家100公里以上高度的天空。这个原则和第一原则相同,都是否认“视力能看到的,都属于我”这种荒谬现象。

事实上,超过35公里高度的人造物体一般都不会被认为会侵犯领空。处于35-100公里高度的飞行器,多数为发射上升阶段的火箭,或坠落或返回阶段的太空船和卫星,属于太空飞行的不可抗力,并不具有主观威胁性。

洲际导弹虽然属于军事装备,但本质上也是一种太空飞行器,和运载火箭是相同的飞行品质。洲际导弹的飞行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发射上升阶段,飞行时间约为3-5分钟,迅速将高度提升到150-500公里,并使洲际导弹达到第一宇宙速度。

第二,中段轨道飞行阶段,飞行时间在10-30分钟之间,高度在150-1200公里的大气圈外,沿椭圆轨道做部分圆周的亚轨道飞行。

第三,再入大气层阶段,从高度下降到100公里以后开始甲酸,飞行时间约2分钟,并撞击地面。

洲际导弹的飞行过程,从数学角度看,是有短时间可能进入别国领空的。这个阶段,最大可能会处于发射上升阶段,而且有一个前提——发射场离边境很近,导致导弹在没有升到35公里以前,就进入了别国边境线。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毕竟很少会有人将洲际导弹发射场置于边境线附近。

另一种更不可能的情况,就是再入阶段经过别国领空。目前,洲际导弹发射全都以试验为主,落点主要选择大洋之众或本国腹地,不可能让“再入阶段经过别国领空”这种事情发生。而且,再入阶段十分短暂,即使是意外情况,出现侵犯领空概率也非常低。唯一现实可能就是战争期间,但这种侵犯情况其实也无所谓了。

由此可见,洲际导弹侵犯领空的可能性,只有时间窗口很短、概率很低的两种条件下才会发生。更由于洲际导弹拥有国,尽量会在选址方面规避这两种可能,所以很难出现这些情况。(作者:陶慕剑)




这个问题有点大啊,而且题目描述有误,这决定了文章篇幅将有些长。很多人对洲际导弹的飞行方式是不了解的,故而产生了“经过他国领空”和“会被拦截”的主观判断,其实这是错误的。

洲际导弹发射后不会出现“经过别国领空”的情况,所以也就不存在“未经同意”的问题了,至于拦不拦截的问题主要看对方有没有这个需求,更重要的是有没有这个能力。

客机在进入他国领空之前需要提出报备,获得允许后方能进入,如果未经允许,那么首先将会遭到无线电语音警告驱离,倘若对警告不予理睬,接下来就会受到战斗机的驱离警告,并不会被击落。

假设在遭到战斗机拦截时仍然不予配合,那么战斗机就会一直伴飞监视,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两种后果:第一、飞行航线对他国不构成安全威胁的,会一直被监视,直到听从指挥或者坠毁;第二、飞行航线对他国安全构成严重安全威胁,多次警告无效就予以击落。

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关于“领空”的知识吧:所谓“领空”指的是一个国家领陆、领水以上的空域,即一个国家的全部空气空间,属于一个国家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该国国家对其具有完全的、排他的主权,对其实行完全的管辖和管制。

根据《巴黎公约》以及《芝加哥公约》对“领空”的定义是领土、领水垂直向太空100公里之内的空间,超过100公里这个范围就属于人类共有的宇宙空间,任何国家不得提出对人类共有的宇宙空间主权主张。

下图为一个国家“领土”的示意图,它由领陆、领水、领空组成,其中领空的范围是领陆、领水垂直距离100公里的空域,并不包括太空,如果连太空都能被宣示为领空,那么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的卫星是不是应该每各90分钟就要向几十个、上百个国家申报以下呢?

我们再来了解洲际导弹的弹道知识:洲际导弹指的是射程超过8000公里的弹道导弹,它的飞行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上升飞行阶段、中段飞行阶段、末端飞行阶段。

上升飞行阶段指的是洲际导弹从发射升空到加速至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并飞行至120公里~400公里高度的阶段,这个阶段与运载火箭发射是完全相同的。

中段飞行阶段指的是洲际导弹到达外太空预订轨道以后,在轨道上运行的过程,这个阶段的洲际导弹就跟卫星一样,以固定的轨道在宇宙中环地球运行。

末端飞行阶段指的是洲际导弹结束太空轨道运行,重新返回大气层直至命中目标的飞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洲际导弹就像返回式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一样,向预订的地球位置着陆,因此末端飞行阶段又称为“攻击阶段”。

可见洲际导弹只有在末端飞行阶段才产生“经过别国领空”的问题,而所经过的领空恰恰是受攻击的国家,既然已经发起洲际导弹打击了,哪里还由得他同不同意呢?

至于说洲际导弹在中段飞行阶段是经过别国领空上方时,是否会遭到拦截的问题,那就要看该国国家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比如说我国的DF-41洲际导弹,如果攻击的目标是芝加哥,那么中段飞行阶段将会经过俄罗斯、北冰洋、加拿大两个国家一个地区;如果攻击旧金山,那就要经过日本或者经过韩国。

在这些国家中,只有俄罗斯拥有弹道导弹中段拦截能力,韩国、日本、加拿大这几个国家是不具备反导能力的,所以经过也就经过了,不愿意也只能干瞪眼。

下图为进入末端飞行阶段的洲际导弹正在分离分弹头,这个距离已经进入大气层,但是仍然处于100公里范围外,不属于任何国家的领空。

如果其它国家的洲际导弹经过我国领空上方时,我国倒是可拦截可不拦截,因为我们同时具备中段拦截和末端拦截能力,即大家所熟知的CNMD国家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至于客机嘛,击落只是万不得已的措施,这是因为击落客机的国际观瞻十分恶劣,没有哪一个国家会愿意轻易击落客机,哪怕它是未经允许的进入行为。

比如说大韩航空007号航班空难,苏军在用无线电多次警告以后派出了战斗机进行拦截,战斗机也多次在公共频道呼叫该航班未得到回应,在进入苏联领空后战斗机只能用机炮开火示警。

令人错愕的是该航班竟然对苏军战斗机的开火行为置之不理,无奈之下苏军战斗机发射了两枚空对空导弹将其击落,造成该航班269人全部遇难。

这个事件给苏联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邪恶帝国”的标签就这样被牢牢贴上去,撕都撕不下来。

所以各个国家对于入侵领空的民航客机的处理方式都非常谨慎,比如说塞浦路斯太阳神522航班空难,希腊空军对这架没有任何回应的入侵民航客机保持着极度克制,直至它燃油耗尽坠毁。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入侵领空的民航客机都能得到善待,尤其是911事件以后,对于未经许可进入领空,并企图向敏感空域飞行的民航客机,击落就是唯一的结局了。

下图为被苏联空军击落前的大韩韩空007号航班波音747客机,它不仅误入苏联领空,而且对无线电警告、战斗机拦截甚至开火示警置之不理,更要命的是它的航线即将经过苏军核潜艇秘密基地上空,所以等待它的结果就只有击落了。




如果客机事先没有通知,然后就进入一个国家的领空,并且不听警告和指挥,那么毫无疑问会被击落,这并不是简单的分析,而是有实际的记录,比如韩国曾经两架客机进入了苏联领空,然后在苏联空军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全部被击落了,造成近300人遇难,这还是其中一家成功迫降后的伤亡数字,否则遇难人数可能达到500人。

击落韩国客机的苏联的型号:苏15战斗机

一般情况下,客机的航线都是固定的,如果要途径一些国家的领空,都是要提前申请和报备,如果得到了途径领空国家的同意,才可以飞行,如果不同意,那么就只能绕道飞行,大多数的民航班机的航线是固定的,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什么国家反对其它国家民航班机经过本国领空,毕竟自家的航班,也需要经过大国的领空,这是一种相互同意的事情。

即使是军用飞机,只要事先提前申请和报备,也照样可以飞入其它国家的领空,只需要按照事先提交的航线飞行就行,如果擅自改变飞行路线,并且还不听警告,也照样会被击落,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因为这等于自取灭亡,进入一个国家领空,等于被对方“关门打狗”,对方防空部队和空军早已经做好了准备。

战斗机

而洲际弹道导弹比较特殊,即使它飞行的空间并不在大气层以下,但是它是一个特殊的飞行物,具有很强的威胁性,所以即使大气层外部不属于任何国家的领空,但是只要它经过了一些国家的领空上空,即使位于这个上空的太空中,这些国家还是会反对,因为这威胁到了这些国家的国家安全,谁知道洲际导弹会不会出现问题,要是携带核弹头,出现了问题坠落了领土上就出现了大麻烦。

洲际弹道导弹

所以拥有洲际导弹的国家,在进行洲际导弹试射活动时,一般情况下都不会经过其它国家领空,即使要经过,也会提前通知,并在获得批准的情况下,大多数的洲际导弹试射,都是在海洋上空进行,比如美国就是从本土,向太平洋试射洲际导弹,俄罗斯由于国土辽阔,直接在本土进行试射,一些国家面积较小,也可以在本土进行试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飞行高度够高,也可以进行全域飞行。

洲际导弹试射

实际上即使未经同意,就飞过一些国家领空,那么绝大多数国家也无法拦截,因为现在能够拦截洲际导弹的国家,严格意义上只有3个国家,印度目前只能拦截远程弹道导弹,印度目前还未拥有洲际弹道导弹,而这些国家,相互之间试射洲际导弹不可能会经过对方领空,容易造成误判。




根据《日内瓦公约》、《国际民航公约》以及《圣雷莫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手册》,即使是战时也不得攻击民航飞机,但事实上民航被误认为是入侵飞机而被击落的事件,并不少见。

●1973年2月12日,一架利比亚航空公司的波音727—224型客机从首都的黎波里飞往埃及首都开罗,途中停靠班加西机场加油。客机于10:40离开班加西,11点因受大风影响而偏离航线达33公里,进入了苏伊士湾上空。不过飞机的驾驶员却以为到了开罗附近的夸隆湖,故而一直没有纠正航线。12点飞机进入了当时还被以色列占领的埃及西奈半岛,以色列军队出动两架鬼怪式战斗机进行拦截,以色列战斗机几次发出信号要求客机改变方向,但客机没有看到信号,以色列战斗机向客机开火,将客机击落。客机上包括乘客和机组人员共110人,

有106人丧生,4人受伤。

●1978年4月20日,韩国航空公司902航班的波音707飞机从巴黎起飞,经北极航线飞往汉城,机上有97名乘客和13名机组人员。

起飞4个小时后,飞机由于罗盘失灵而偏离航线,在苏联北方城市摩尔曼斯克上空进入苏联领空。该区域是苏联北方舰队的基地,又有秘密发射场,是苏联军方的机密敏感区。苏军见有飞机闯入,立即起飞6架战斗机进行拦截,其中有一架战斗机向902航班发射了两枚导弹,弹片穿入机舱,打死了两名乘客,另有13人受伤,客机也受到严重损坏。客机驾驶员竭尽全力将飞机降落在冰冻的湖面上,2小时后,一架苏联直升机发现了他们,接走了死者和伤员,第二天,又有三架直升机将其他人接到了摩尔曼斯克,死里逃生的乘客们这才真正脱离危险。

●1983年9月1日,韩国航空公司的KAL007航班在从安克雷奇飞往汉城的途中,竟然偏离航

线达450公里,进入了前苏联的堪察加半岛上空,飞越鄂霍茨克海峡后,又靠近苏联高度机密和敏感的军事禁区萨哈林岛。苏联远东军区的部队从雷达上发现这架“身份不明的入侵飞机”,立即起飞两架SU—15歼击机进行拦截。歼击机驾驶员多次发出迫降信号和鸣炮示警,对方均没有回应,苏联方面判断这是一架常到此

侦察的美国RC—135侦察机。在“入侵者”即将离开苏联领空的时候,地面指挥官下达了攻击命令。SU—15发射两枚导弹,将目标击落。机上240名乘客和29名机组人员全部丧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指责苏联残害生命,而苏联则指责美国利用民航飞机进行侦察苏联的间谍活动。双方展开一系列外交论战,东西方冷战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事件的真正内幕至今没有完全揭开,西方对击落KAL007航班的SU-15战斗机的性能和武器配备至今也没有多少了解。后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访问韩国时曾表示要将事件的有关录音交给酣方,但韩国得到的却是一些空白录音带,这又给这件事增添了一层迷雾。

●两伊战争期间,交战双方在向对方发动猛烈进攻的同时,也在波斯湾袭击了到对方港口运载石油的外国油轮,美国以为油轮护航为由,派军舰进入波斯湾水域,引起伊朗的强烈反对,双方几次发生冲突。1984年7月3日,在海湾的美军“文森斯”号巡洋舰等几艘美国军舰刚刚与几艘伊朗炮艇发生了一场海战。这时候一架伊朗民航的A300客机正执行从德黑兰到开罗的航班,刚好经过此地。“文森斯”号上神经高度紧张的观测人员竟然把它当成了前来攻击的伊朗F—14战斗机,指挥官下令发射了2枚“标准Ⅱ”导弹,正中客机,机上274名乘客和16名机组人员全部丧生。此事造成了美国与伊朗两国间严重的外交危机,并加深了两国间业已存在的严重对立。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许多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直到十几年后,美国才对遇难者作了赔偿,但还没有对伊朗的航空公司进行赔偿。

●1996年7月17日晚,26届奥运会开幕前夕,一架美国环球航空公司的波音747飞机TWA800航班从纽约起飞,前往伦敦。飞机起飞后不久,在长岛上空4495米发生爆炸,坠落于大西洋中,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共230人全部遇难。经过16个月的调查,美国官方初步认为是飞机的中央油箱过于靠近热源,燃料和空气混合产生爆炸所致。同时排除了恐怖活动的可能性。不过这一判断与失事现场有所不符,飞机前部的乘客尸体上没有烧痕,而是受撞击致死。有人分析飞机是被导弹击中而爆炸坠毁,证据有:一,当时美国海军在长岛海域进行演习,并发射了导弹,这是一种追踪目标的电子信号的动能拦截导弹,因而飞机电子信号集中的前部被击中撞落,而后半部燃烧。二,有卫星照片显示当时有一快速移动的闪光体逼近客机,一些雷达观测人员和目击者也证实这一点。1998年,包括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在内的一批退休军官公布了一份报告,指出TWA800航班当时因规避一架从侧面飞来的空军飞机而降低高度,结果靠近靶机,强大的电子信号吸引了美国海军发射的导弹,从而酿成悲剧。报告里列举了大量证据和分析。美国官方多次表示是飞机本身的原因导致悲剧的发生,对这些退休军官的说法,未作任何评论。

● 2001年10月4日,俄罗斯西伯利亚航空公司的一架图—154客机在飞经里海上空时,被乌克兰军队在演习中发射的一枚S—200导弹误击,66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全部罹难。乌克兰国防部长因此而辞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洲际导弹   领空   客机   苏联   美国   战斗机   领土   民航   导弹   航班   太空   高度   飞机   阶段   国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