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为什么一定要寻找建文帝?

朱棣寻找建文帝,我认为只有一个原因:扫清后患,稳固帝位。


也许有人会说,朱棣已经登上皇位,大权在握,活着的朱允炆又能如何呢?

我只想对这些人说,你们太天真了。

首先要知道,朱棣是造反得的江山,本身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他自己难道不心虚吗?难道就不怕朱允炆圈土重来吗?天底下还是有很多人支持朱允炆的,不然也不会有以后所谓的朱三太子了。

其次,朱棣不怕朱允炆,难道就不会为自己的儿孙着想?你朱允炆是打不过我朱棣,那如果我的子孙不如我呢?他们该怎么办?朱棣一定不会把这个隐患留给儿孙的。就像当年他爹朱元璋一样,必须要在自己这,把儿孙的威胁都给解决了。

所以,必须要找到建文帝朱允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那么,朱棣有没有找到朱允炆呢?答案是找到了,至少是找到了他想要得到的答案。

根据目前的史料记载,朱棣应该兵分两路,去寻找建文帝的。一路是大家都知道的“郑和下西洋”,一路则是少为人知的“胡濙寻仙人”。

郑和这一路,很明显没有找到建文帝的下落,但郑和却创造更为辉煌的成绩,这里就不赘述了。

胡濙这一路,却带回了朱棣最想要的消息。永乐二十一年,朱棣第四次北伐,八月到达宣府。此时,胡濙已赶回北京,听闻朱棣在宣府,不顾奔波劳累,急忙赶到宣府。到达帐前已是深夜,已经睡下的朱棣,得知胡濙回来,急忙起身召见。他知道,他终于等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据《明史》记载,两人交谈之后,朱棣“至是疑始释”。他终于消除了自己一生最大的疑虑。可见,胡濙已经完成任务。至少,他把自己查访到的关于朱允炆的消息汇报给朱棣后,朱棣释然了,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地了,他知道再也没有人可以威胁到自己和儿孙的江山了。




话说,朱棣是个宅心仁厚的皇帝,寻找建文帝正是体现了这一点。还有,建文帝是他侄子,不是外人,更要不遗余力的寻找了。毕竟,亲情是人世间最难割舍的事情,尤其是朱棣这种有情有义之人,更是视为禁脔,不容他人指点。

同样,朱棣又是个帝王,兼具最无情之人。寻找建文帝,便是他内心深处最迫切要做的事情了。却是为何?盖因他的皇位来之不正,是清君侧得来的,有必要寻找建文帝,去做一个亲眼见证,否则有人议论,于心也不安啊!再者,寻找建文帝,也是为了确认一个事情,那就是建文帝还活着吗?这很重要,涉及到国家大事,可马虎不得。于是,朱棣寻找建文帝,那是既期待,又忐忑啊,可谓心理极度复杂,一般人怕是想不来。何况,是平头老百姓,升斗小民了。

最后,朱棣寻找建文帝,是一个掩人耳目之举。一方面,是为了体现朱棣的宅人仁厚,上文也说了。另一方面,朱棣寻找建文帝,却是为了政治宣传,一来安抚建文帝的死忠分子,二来,引蛇出洞,看看那些事不希望他当皇帝。如此,上下其手,双手行动,可谓巩固皇位的不二法宝。按部就班,一顿猛操作,那朱棣的皇位,也就坐实了。或者,即使建文帝重新出现了,亦或者真的没死,那影响也是有效。对于朱棣来说,见招拆招,他也不怕,跑了的皇帝,最后也不是皇帝了。

总而言之,朱棣寻找建文帝,恐怕不是无的放矢,也不是无心之举,更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另有打算,或者心有一计,或则赶尽杀绝矣。其中之门道,非一言以蔽之也,然就帝王心术者,亦实属大不正也。




1402年7月13日,燕王朱棣率军直逼南京城下,此时若城内有位得力的大将誓死保卫京师,朱棣也会束手无策。正当朱棣心神不宁之际,南京城的金川门被慢慢打开,开门迎接朱棣的是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朱棣顺利进去了南京城。

谷王朱橞是朱元璋第19个儿子,虽说谷王朱橞(1379~1428)比建文帝朱允炆(1377~?)还小两岁,可谷王是建文帝的叔叔啊,明太祖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侄子,谷王多少也会有些不痛快,虽然他自己跟皇位毫无关系。打开金川门迎接朱棣,也算是发泄了一下内心的小情绪,同时也讨好哥哥朱棣,朱棣登基后也没有亏待谷王。不过天道轮回,谷王自持迎驾朱棣有功,以后的日子里飞扬跋扈,最后被明宣宗给弄死了。


谷王的作为我们姑且可以理解,可曹国公李景隆的行为实在让人费解,李景隆是李文忠之子,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后被朱元璋封为曹国公,李文忠去世后,其子李景隆世袭了爵位。建文帝登基后,成为了建文帝的肱骨之臣,同时也是削藩的积极支持者。朱棣起兵时,李景隆被拜为大将军,率军讨伐燕王朱棣,可他实在是个无能之辈,多次被燕军击败。没想到,当朱棣率军逼近南京时,李景隆竟然打开金川门迎朱棣,实在可耻之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朱棣登基两年后(1404年),李景隆遭到周王、成国公、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礼部尚书等人连番弹劾,被削爵圈禁,后悄然死去。

朱棣被迎进南京城后,他率人急匆匆直奔皇宫,此时皇宫一片火海,朱棣顾不了太多,冲进皇宫,四处寻找,他要找一个人,那就是建文帝,活的建文帝他是没有看见,倒是发现了几具烧焦的尸体,朱棣此时并不知道烧焦的几具尸体是谁。但他的眼睛看到了梦寐以求的龙椅,现在近在咫尺,于是他快步向龙椅走去,正在此时他听到了一声咳嗽,来人并问朱棣是先祭拜太祖,还是先坐上龙椅。朱棣大惊后,同此人密谈了一番。后来朱棣先祭拜了太祖朱元璋,再几次三番的谦让,没有办法才勉为其难坐上了龙椅。


大家一定好奇跟朱棣说这些话的人是谁吧!他叫杨荣,是建文帝时期的翰林编修,翰林编修也就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也就是皇帝的秘书兼老师,几乎是与皇帝朝夕相处,那么杨荣到底知不知道建文帝的去向呢?

建文帝的去向在历史上是个谜!有人说建文帝在朱棣攻破南京的前夜,就已经从密道逃出了皇宫,四处逃窜,后来出家了。也有人说建文帝从海上逃到了国外。出家之说,近些年也被很多人莫名的宣扬,说在某某地发现了建文帝出家的证据,其实都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出家说的真实性。

朱棣登基后,杨荣一路升迁,被授文渊阁大学士,入阁拜相,终老一生。明成祖朱棣又先后派郑和七次下西洋,这一举动,被后人认为是朱棣派郑和去海上寻找建文帝。

针对这些故事,我们听听也就好了!建文帝朱允炆从小在皇宫长大,他出逃起码要带一批人,那谁陪建文帝出逃的呢?没有人能给答案。朱棣派郑和下西洋,在茫茫的大海上去寻找建文帝,建文帝又不是有翅膀的鸟,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这是个笑话。


朱棣得位不正,这就需要掩饰。建文帝的去向之谜其实就是朱棣等人策划的一场骗局,故弄玄虚,让后人有无数个猜想。朱棣的目的很简单,随便大家怎么猜,反正我是没见着建文帝的人。我只是为了“清君侧”,铲除奸佞之人,皇帝丢了可不关我的事。我也是没办法,大家非要我登基称帝的。

说到底朱棣心里跟明镜似的,建文帝就是在城破后自焚而亡的,这些事情,在朱棣赶到皇宫后,等待他的杨荣都告诉了他!一切都结束了,因此朱棣才高高兴兴地去祭拜了朱元璋。以后关于建文帝的故事,都是朱棣集团有意炒作的。




明朝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了建文帝朱允炆,自己做了永乐大帝。尽管是建帝削藩逼反了朱棣,但朱棣兴兵的理由并不充分。

皇位来之不正

明太祖朱元璋有遗训:如果朝廷有奸佞,藩王可以起兵诛讨。但还有一条,即皇帝征召藩王,藩王铲除奸臣后要尽快离京。而朱棣仅以清除建文帝身边主张削藩的齐泰、黄子澄为由,打出了“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杀了建文帝派到北平的官员,便悍然起兵了。建文帝表面上免除了齐泰、黄子澄的职务,试图与朱棣讲和,但朱棣没有收兵,一直攻到了南京城下。

朱棣率军进入南京后,皇宫起火了。朱棣派人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找到了马皇后被烧的尸体,指认为朱允炆。据说朱棣哭着说:“怎么会这样呢,这小子痴呆了”。后来,朱棣在给附属国的诏书中称:没想到建文为奸佞所逼,点燃宫殿自焚了。实际建文帝下落不明,让朱棣十分担心。

古代做皇帝讲究正统,曹操再强势,声誉不如刘备,一部《三国演义》充满了褒刘贬曹。朱棣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朱元璋的长子是朱标,马皇后所生,根红苗正,朱元璋当皇帝后就被立为太子。而且朱标威望很高,如果不是他英年早逝,朱元璋不会担心皇位继承问题,进而立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并大杀开国功臣,扶植自己的儿子们掌兵权、守边疆,四子燕王朱棣由此做大。至于朱元璋为什么没有立能力突出的朱棣为太子呢?很大可能是朱棣的亲生母亲出身较低,属于旁系,只能在长子朱标一脉中确定太子。

按照正常的顺序,朱棣当不上皇帝。而且,朱棣的”靖难之役“本质上就是造反篡位。如果建文帝仍在人间,势必有东山再起之势,朱棣的皇位如何坐得安稳?

建文帝的影响让朱棣忌惮

朱允炆的年号是建文,与朱元璋的洪武相对,意思是要实行文治。建文帝依靠三位儒家师傅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按照儒家思想实行仁政,改变了朱元璋时期严苛的法令,减免了百姓的税负,分田给平民,赢得了政通人和。不过建文帝缺乏从政经验,对削藩之事操之过急,而且在朱棣起兵后,他还抱有仁义之心,下达“毋使朕有杀叔父名”的旨意,让朱棣屡次逃生,终成颠覆之势。

与建文帝相比,朱棣则睚眦必报,残杀了建文帝倚重的黄子澄、齐泰、方孝和对抗他的铁铉等大臣,祸害他们的家眷,牵连他们的家人。直到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当皇帝后,才逐渐给这些人平反。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朱棣在南京并不舒坦,加上他防备驻守边疆的诸王,把他们内迁,导致边疆防守空虚,于是他做出一个重大决定——迁都北京,形成了“天子守国门”的局面。朱棣的一生都在战斗,五征蒙古,南收安南,派郑和下西洋,创造了强大的帝国,彰显他的功绩。

寻找建文帝之谜

对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棣一直在寻找,派出了两路人马。一路是根据建文帝逃到海上的线索,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七下西洋,有六次是在朱棣当皇帝期间,其中肩负着寻找建文帝的任务,耗费巨大。

除了在水路寻找建文帝,朱棣还派大臣胡濙在陆地探寻,足足找了16年。《明史.胡濙传》记载,在永乐二十一年,即朱棣去世前一年,胡濙回来在晚上去见朱棣。本来朱棣已就寝了,听说胡濙来了,马上召见。胡濙详细地向朱棣汇报了自己的见闻,清晨才离去。之前,朱棣派郑和下西洋,这下释然了。

胡濙向朱棣说了什么,无从得知。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南京陷落后,建文帝穿僧服出宫,隐居在民间,后来专心修行,再无复位的打算。也许是这些让朱棣放心了,后来建文帝没有什么动静,估计是去世了。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因太子朱标早逝,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并直接传位于朱允炆,朱允炆继位称为建文帝,也是大明第二个正统皇帝。建文帝削藩引发朱元璋四子朱棣以靖难名誉造反,造反成功攻入南京后不见建文帝,建文帝就成了历史之迷。朱棣造他爹朱元璋立的皇帝建文帝的反,显然是大逆不道,当了皇帝也是不合法的,建文帝如果还在,朱棣当皇帝就更不合法,所以朱棣极其心虚。朱棣找建文帝有两种可能,一是建文帝已经被朱棣灭了,但朱棣必须作作样子,杀建文帝这个大逆不道的罪名千万不能背,所以尽力寻找建文帝,以此说明他没杀建文帝。二是只要建文帝没死还在,他坐的皇位就更不合法,朱棣的皇位就坐不安稳,所以朱棣必须找建文帝,以确定建文帝到底死没死,如没死还在,朱棣也必须作出适当处置,以绝后患。所以以上两种情况,朱棣就必须找建文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大明   皇帝   之子   奸佞   燕王   皇位   儿孙   南京   边疆   尚书   不正   永乐   皇宫   太子   事情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