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的饭量最大的人有多厉害?

新婚媳妇饭量大,吃饭用脸盆吓坏婆家人,婆家:再这样吃下去就倾家荡产了,必须要离婚。

我们村小周,33岁,经人介绍好不容易娶了个24岁长相漂亮的姑娘,可结婚还不到一个星期,小周便主动提出要离婚,原因竟是因为新媳妇饭量大;究竟大到多厉害?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小周家比较穷,跟他同龄的人小孩都会打酱油了,小周33岁了却还是一个人,家里四处托人帮他找人相亲,但女方都嫌他家穷不肯和他交往。

小周一直从23岁相亲到33岁,相了10年亲都快变成老周了,终于遇到了一个不嫌弃他家的姑娘,可这结婚才不到一周,小周为何要提出跟这位如花似玉的姑娘离婚呢?

原来啊,这姑娘虽然长相斯文非常漂亮,但她有个特点就是特别能吃,小周结婚前一家3人煮一锅饭能吃上1天,这新媳妇进门后,一顿就能吃掉3人1天的饭。

而且她用碗盛着吃觉得太麻烦,直接将家里的洗脸盆当饭碗,吃菜也只吃荤不吃素,每天逮一只鸡,吃得有滋有味。

她吃得爽了,可愁坏了老周一家人,眼看着家里缸底的米快见底了,养的鸡也一天比一天少了,老周一家人急了。

本来家里就不富裕,这样下去要不了一个月,就会被这新媳妇给吃得揭不开锅,到时一家人连西北风都没得喝。

老周他们瞒着新媳妇在一起商量了半个晚上,最后,为了保证家里的锅每天能正常揭开,让小周向新媳妇提出了离婚。

我觉得这件事太荒唐了,在当前,只要人不懒,进城随便帮人家洗个盘子涮个碗,不仅自己能养活自己,还能有笔不错的收入来养家糊口,怎么也不会混到像周家一样,连个新媳妇都养不起,更不会因此到离婚的地步。

幸福从来都是奋斗出来的,建议小周一家收回自己错误的做法,和新媳妇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同去创造属于他们的幸福。




我发现一个规律,真正饭量大的大多是军人,军人中饭量大的是步兵,步兵中饭量大的基本上都是北方兵,北方兵中最能吃的都是农村兵。

八十年代我当兵时班里有位战友,身高一米八,高大魁梧,肩宽背厚,天生机枪手的料子。当时训练强度大饭菜中又少见荤腥,所以我们个顶个的能吃,这位战友就更不例外了。

有一次连里打牙祭,猪肉大葱馅儿的包子,管够!其实这馅儿掺了不少的假,主要的内容是剁碎的猪油渣,加上少部分肉末提味,大葱倒是货真价实。就是这样也是我们盼望已久的,班里觉得他个大力强就让他去领包子,等他端着大盆回来我们傻眼了。偌大的盆里包子免强铺了个底,只够人手一个,其余的都被他在回来的路上塞进了肚子,那可是一个班的伙食啊!我也见过他敞开量吃早饭,一顿十个大馒头,一碗辣椒酱,一脸盆热粥。他喝刚刚出锅的热粥有窍门,托着盆溜着边连吹带喝,下肚飞快。我们这边一碗还没喝完,他那边已经开始舔盆底了。

我曾经无数次潜入伙房为他偷过馒头,一盘辣椒酱拌上些香油,用馒头蘸着吃,宵夜之佳品。

至于参战时几块压缩饼干加一钢盔雨水,对他来说更是小菜一碟。




2000年,我在连队当排长。连里有一个姓任的老兵,他一个人就有两个外号:一个外号是“二把手”,指他很能干;另一个外号是“两筷子”,指他挺能吃。能吃能干,他就是最好的阐释。

我们连队是导弹工程部队的施工连队,负责土石方开挖,劳动强度大,对战士的体力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任老兵是江苏人,个子不高,也只有一米七左右,但力气大得惊人。那时,部队施工机械化程度还不是很高,一些特殊地段开挖要使用手风钻。一台风钻重达50来斤,打风钻是一个体力活,一通高压风气,上跳下窜的,很难驾驭,平时都是两个人扶着一台风钻打。但任老兵可左右开弓,左手一把,右手一把,并可以一口气打三、四个小时不见累,后来我们给他起了一个外号:“二把手”, 一是他打风钻打得好,一个人可把两台手风钻;二是因为他的脾气也像连队“二把手”一样火爆。

能干就能吃,“二把手”能干在连队出名,能吃在连队更出名。我们在工地施工时,一日三餐都是炊事班的战士送到工地。有一天早餐,炊事班按每人四个馒头给工地施工的战士配送早餐。吃早餐时,“二把手”上了一趟厕所,回来吃饭时,炊事桶里只剩下五个馒头了。“二把手”三下五除二把五个馒头全部吃下,可没有吃饱,一生气竟把炊事桶丢进了河沟。连长知道了此事,没有批评“二把手”,反而交代炊事班:按每餐八个馒头给“二把手”配送早餐。

有战士好奇,问“二把手”到底能吃多少个馒头?

“二把手”不假思索地回答:两筷子!何为两筷子?就是用筷子穿插馒头,一串就是一筷子。

那战士不信,跑到炊事班压紧穿了两筷子共十二个馒头给“二把手”,并打赌说:你要是把这十二个馒头一口气吃完,我就输你一条好烟。

“二把手”不出十分钟,就把十二个馒头解决了。他不仅得到了一条好烟,还得到了另一个外号:“两筷子”。




原来在农村住的时候,邻居周二嫂子能吃,饭量大,是附近十里八村有名的“大饭包”!

周二嫂子最爱吃饭包,每年秋天园子里大白菜长起来的时候,她都会挑叶子大的拔几棵,洗干净。然后劈开白菜帮子,打开白菜叶子,一个一个的晾在盖帘上,把水淋干净,留着打饭包吃!

周二嫂子做的饭包品种丰富,花样多,味道香,口感好!其中所用的大酱就包括好几种,比如芝麻酱、辣酱、甜面酱、葱花酱、鸡蛋酱、肉酱、虾酱……等等。还有各种小菜,比如小葱、青蒜、香菜、臭菜、小萝卜菜、烀土豆、烀茄子、辣椒,还有咸蒜、榨菜丝、咸鸭蛋、和小咸黄瓜……等等。

至于饭包里的主食,一般还是米饭居多。如果赶上匆忙,就是馒头、花卷、烙饼也都能将就!

人们说周二嫂子刚嫁过来时,吃的第一顿饭包,是七个。所用食材包括一棵大白菜,两棵大葱,青蒜一绺,尖椒五根,烀土豆六个,烀茄子三根,咸鸭蛋两个,二大碗米饭七碗,各种酱两碗,各种小菜三碟……给婆家人都吃傻了,丈夫由此亲赐“大饭包”之名!

周二嫂子能吃,不拘小节,也没有喜恶。闲暇时,四碟八碗,大鱼大肉吃一顿。忙起来,随便就口咸菜,也能干几大碗干饭。

有一年秋收的时候,去她家帮忙,中午多拉了一车玉米杆,时间就晚了些。周二嫂子一进院子就吵着饿的不行,跑到屋里抓了几个大馒头,一个咸菜疙瘩,一块水煮肉,坐在门口啃起来。也不顾我们卸车的烟尘,就那么灰头土脸的吃了五六个大馒头,和一个饭碗那么大的咸菜疙瘩,还有一块巴掌大的水煮肉。然后,又到水井那接了一大瓢凉水,咕咚咕咚灌了个饱。一个邻居开玩笑说,“二嫂子,吃饱没?”

周二嫂子笑嘻嘻的说,“先垫吧一口得了,赶紧干活!”于是拿起木叉子,把人们卸下来那一大车玉米杆,三下五除二就挆好了!

周二嫂子虽能吃,但是不胖,骨头架子也不大。一米五多不到一米六的个头,上身长下身短,没肚子。大腿比胳膊粗不太多,浑身掐吧掐吧没有一百斤份量,但就是有劲,干活厉害!

那时候她家赶集收粮,她跟丈夫一起出车,一点不比丈夫少干活。

有一次赶集回来,赶上下雨天,丈夫停下车把脚崴了,坐在那动不了。车上三十多袋粮食,都是周二嫂子一个人扛屋里去的。

那些装粮食的大麻袋,每袋都有一百七八十斤,竖起来放着都能高过她的小腰。但是看她扣住袋子口,往背上一压,轻轻松松一溜小跑就送到屋里去了……丈夫坐在旁边说,“就这虎娘们儿,干活和玩似的,一点不打怵。你别看小短腿,跑的还挺快……”

说起周二嫂子的“跑”,还有一个传闻。据邻居们说,大约是九三或者九四年的秋天,有一个小偷来偷粮食。那个小偷家里养了好些猪和鸡,需要大量的粮食,就钻空子跑到各家去偷。

那时候,有好多人家的玉米棒都是散晾在房顶上。有一天夜里,周二嫂子起夜听见了动静,偷偷爬上房,正看见小偷往袋子里装玉米,于是一边喊着一边蹿上去就是一顿捶。小偷被她的叫喊声吓住,扔下袋子就跑……

周二嫂子从房上下来的时候,不小心把脚上趿拉着的布鞋刮掉了,就光着脚丫子在后面追。她一口气追出去好几条街,把小偷追的无处可逃,蹲在墙旮旯喘粗气……周二嫂子解下裤腰带就给绑上了……后来那个小偷跟警察交待的时候说,“那女的,也忒能跑了,那一双小短腿也不咋跑那么快。回头瞅瞅还挺远呢,再回头瞅瞅,就到跟前了,咋甩也甩不掉!”

于是,人们都知道了:偷玉米那个小偷,三十几岁的壮汉子,被某村小短腿那女的给逮住了!所以,周二嫂子就又得了一个绰号,叫做“小短腿”!

说到周二嫂子的绰号,最体面的还是这个“虎妞子”!

周二嫂子其实长的挺好看,双眼皮大眼睛,瓜子脸,一笑还有俩酒窝。但她就是不爱打扮,浑身上下没一点女人味,尤其好管闲事,敢惹人!

有一年冬天,她家公公得了病,吃药打针不见好,整天昏昏沉沉的说胡话。婆婆就去找巫医,当地一个挺有名的“大仙”来给公公瞧病。大仙进屋看看病人,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就开始烧香磕头,然后连蹦带跳的唱起来……

周二嫂子在旁边越瞅越别扭,抱着肩膀问大仙,一连提了若干个问题大仙也答不上,只说公公的病是被冤魂冲撞了,需要打理。而且要六百六十六元的香火纸锭钱,才好把那些“阴债”给还利索了!

周二嫂子跟人家讲价要给二百,那大仙说,“那哪行啊,这不是可以讨价还价的事,我用这些钱是为你公公做活,让他摆脱冤魂的纠缠,我个人也花不着一分钱……”大仙一边说一边有点生气,也是想露一手给大家瞧瞧。就突然某位大仙上身,抖抖索索的唱了一阵,然后要三十六个生鸡蛋来吃掉……

周二嫂子拿来三十六个生鸡蛋,放到大仙面前,眼瞅着他一口一个的吃掉了,然后慢慢“清醒”过来,就笑着说,“就这个,我也能!”大仙赌气的说,“你要能,今天我就不要钱了,豁出白给你家忙活这一把!”

于是周二嫂子果然如法炮制,也吃掉了三十六个生鸡蛋,后来为了表示容易又吃了四个凑了整数。大仙被逼的没招,只好说话算数,拿出几粒药丸子给公公的病治好了……当时,婆婆和丈夫都非常生气,但是都拦不住周二嫂子。等看到事情结果,才不得不佩服这儿媳妇的能耐……

后来,那大仙悄悄对周二嫂子说,“你以后跟我干得了,就你这脑袋瓜子,就你这虎实劲,我保你发大财!”周二嫂子不但没答应,反而把这事学给别人听,弄得好多人都知道了。就有人说,“那个虎妞子,心里存不住事,啥虎话都往外掏……”于是,周二嫂子就又得了一个“虎妞子”的美名!

——周二嫂子四十几岁时得了糖尿病,然后逐渐改变了饮食习惯,一日三餐都以粗粮青菜为主。尤其苦麻子菜和蒲公英,每年都要跟季吃一段时间,然后再晾晒些干菜储存着用。所以,她一直保持的不错,至今没有什么并发症,还是那个活泼开朗,能说能干的二嫂子!




我的族兄,何木高,家里的壮劳。

生产队收完秋,特意杀头肉猪,二百多斤。雅点叫犒劳,俗点叫暖肚。

搞足气氛。榨房里支大锅,肘子下水,混着肥瘦肉,炖一下午。加了大料,香的冲鼻孔。

按人头分,一个不漏。

族哥风扫残云,舌头打个滚,连汤喝干净。老妈看的心酸,让出她那份,拨儿子碗里。还冇吃够,嗦指头沾的油。老父刚吃两口,住了筷,说齁人,又让。这般,族哥吃完三份。

这还不算!木甑蒸得的饭,又糯又软。盛了吃,吃了盛,走马灯。

有伢子暗暗记数,五趟。新谷轧的米,约三斤。

队长权威,说族哥今晚不安稳,拉稀,茅司跑不赢。

老父证实,打一晚上鼾,冇听到响屁。

大肚汉,能吃又能干,真是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饭量   风钻   炊事班   连队   外号   嫂子   公公   能干   筷子   馒头   媳妇   把手   小偷   厉害   家里   丈夫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