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是怎么考的、考了多久才考上公务员的?

要说这个,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个朋友故事,也许她的故事对想公考的年轻人有所用。

我的朋友是2011年毕业的,她是个师范生,那年六月毕业,八月他顺利获得了一份到乡镇小学当特岗老师的工作。

当时,刚毕业出来获得一份工作确实让她感动了一段时间。但当八月底开学去报到上班后,她开始后悔了,那是痛苦与日俱增。

主要是,她是一个城里的女孩子,从小到大学毕业基本上生活都比较优渥,吃的苦比较少,一下子让她接受乡下的苦,适应不过来。

那个乡下学校,就是一个村小。学校有六七个老师,只有一到三年级共三四十人学生。除了她二十几岁,其他都是五十几快退休的。

学校是在一个山顶上,长年缺水,按她后来回忆,她对水爱得深沉是那时候产生的。幸好那些长年在此教书的老师体谅他,每次一旦缺水,到山下挑水时总帮她,由于个个都帮着她,造成她水缸里倒是长年满满,她感到既欣慰又过意不去。

由于是在村里,那里物资也是匮乏,学校门口有户人家开了间小卖部,总算有点盐、面条等最基本的必需品。肉类得到离学校几公里的镇上买,一般买就是几斤留在学校公用的冰箱里,想吃再去拿。

这些环境条件已经让她吃得不消,最让她难受的是,孩子们由于长期处于放任、原生教养,都极为天真烂漫,已经达到无拘无束的状态,且基本上都听不懂普通话,只会说本地方言。

她又听不懂本地方言,无法和孩子们有效交流,每次上课,她在讲台上深情并茂,滔滔不绝地说着,孩子们在下面任由走动、玩耍,说又听不懂,吓唬又不听,时间一长,她感到很是沮丧,对自己的教育产生无限的质疑。

一个学期后的寒假,我们几个聚在一起,她突然对我们说,她想考公务员。当时,我们觉得她一个女孩子当个人民教师很不错呀,何必要考呢。她当时只是说,年轻人嘛,总得试试,虽说公考是十大难考之一,万一考上了呢。

她有这个公考想法,最原始的驱动力,我认为还是她目前所属的环境,让她想走出来的冲动。毕竟,她一个二十几的花季少女,青春还很长。

之后,她的窗台上那一盏灯,慢慢地亮到晚上十点十一点,乃至一两点。她开始拾起学生时代的拼搏精神,如饥似渴地看书。

她很少回来县城和我们一起玩了,每次周末电话给她,都说学校事情忙,得加班弄材料,她一个女孩子独自留守空荡荡的校园。其实,她正是利用周末时间,加紧时间看书练题。有个周末,她偶然回来要衣服,我发现她苍老憔悴很多,好像经历了些什么。

那年公考,她发挥得不错,顺利进入面试,可是造化弄人,那个岗位只招一人,她面试还是没有通过,以0.1分之差屈居第二,错过了绝佳的一次机会。

她继续在村小教书,那是她在这里工作一年多之后,也许她表现不错或者是她年轻,需要一个人撑起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她被提拔担任学校分管教育的副校长。

她更加地忙了,每次回来县城一起吃饭,她电话明显增多,说话变得也成熟了很多,很少出现抱怨或者生气的情况。她被环境改变了,幼稚的脸庞增添些苍桑。可见,苦难磨砺一个人真不假。

她竟然慢慢听懂了方言,孩子们渐渐喜欢听她的课,生活有事爱来找她,把她当成了信任的小姐姐。学校里的几位老老师,对她刮目相看,一个刚出来的小女孩子,不被环境折磨,竟然战胜了它。

第二年,离公考还有几个月时间,我电话和她聊聊天,顺便问问复习得怎么样,她说教学太忙了,不仅要备好自己的课。还要兼顾全校的,很多事情都是她自己亲手做的,实在忙不过来。复习公考,看来今年得裸考了。

谁知,苍天不负人,那年的公考申论是和基层教师、教育有关,这样的题型她最有发言权、最有感触了。其实她每天每月在校园里,用朴实真实的实际行动来答题呢,所以她在考场上奋笔疾书,交付了完美答案。

那年,她申论考取了让我们这些朋友达到嫉妒级别的高分,虽然她行政科和我们差不多,总分比我们高出十几分。她所报考的那个职位,她笔试第一名,也比第二名高出十几分。

面试对她来说也不算什么了,她当上副校长后,经常在学校组织活动,练就了语言组织能力,能够机智应付面试题了。面试她也获得第一名成绩,以总分第一名赢得该职位。

命运有时确实眷顾人啊。不要认为你在某些事情的辛勤付出,会影响其他事,其实不然,事物是相通的。





我女儿参加省考,因为她的小闺蜜报考了参公单位 ,我女儿研毕业后在大连律所工作一年。她闺蜜让我女儿也报同一单位,说:反正报名费也不多,你报名考一下呗 。

我女儿9月份辞了工作,后来我知道后,劝她报班,她说:不报班,上考场瞧瞧题型。十月份回来考试。

11月份,孩子准备行程回大连找工作,次年参加大连公务员考试。她去姥姥家玩,给我打电话说成绩下来了,她正好卡线入围。那年省考定了最低分数线。要二人,她第二,其余均未入围。有的朋友、同事觉得我女儿考参公可惜。她的小闺蜜未上岸,也是研究生,去了开发区政府。

我女儿性格属于安稳型。参加面试报了一个班,学费一万。虽然是保岗,但是也应对面试了解一二。所以,我女儿考公务员算是最轻松的一个。

她陪考一次上岸,一个月时间,做了1 0套题,分数不高,正好卡线。如果不设分数线,面试也就很难说……

现在工作很忙,也想过放弃,但是她工作认真,现在还在忙碌,工资不高,但挺稳定。她考司法证差2分,现在忙,暂时无暇顾及,有时间她准备再考……




我是研究生毕业当年考上了上海公务员,几点经验和大家分享:

一是认真备考。这个是基础,不要认为公务员考试就是碰运气,像对待高考一样对待公务员考试,我基本上研二第二学期就在准备公务员考试了,当时还要实习,所以就白天上班,晚上天天去图书馆,雷打不动3个小时的复习。如果对自己自学没有自信,可以报个辅导班。

二是多头报名。不管是国考还是地方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内容都是大同小异的。既然你已经认真做了复习准备,那就要把复习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值。特别是,如果你还是应届生,如果你还没有男朋友的牵制,如果你的父母没有要求你必须回老家之类的情况,那就尽可能多报名,国考、各个省考,只要时间允许、条件允许,就大胆的报名,考不上就当练兵,不要只盯着一棵树。因为公务员考试有很大的运气成分,或许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当年根本没有想过要来上海,一心只想留在上大学的那个城市,但是偏偏那个省考没有考上,反倒是上海的考上了。

三是报名时要服从调配。不要过于担心万一被不想去的单位录取了怎么办,只要是在同一个省市的体制内,不同的部门之间待遇都大差不差。当然,不同部门未来的成长空间不一样,但进了体制内,还有很多内部渠道可以换工作部门,正规的有遴选,非正规的有借调,只要你足够优秀,总有机会的。要抓住考公务员的主要矛盾,那就是考上了比考到什么部门更重要。我当时就是受益于服从调配,虽然进了一个边缘部门,但正好利用边缘部门比较清闲的优势,不断充实提高自我,并同步完成结婚生子的任务,后来才能有机会被借调到核心部门工作,当然现在已经正式调入。




我姑娘,2017年7月本科毕业。毕业后,公务员、事业单位、三支一扶等等,逢招必考。2017年考上了三支一扶,一边服务一边考。因服务期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学习,又无法请假,备考不充分,2018年和2019年参加了两次省考,都没有进面试。2019年11月服务期满后,没有打工,集中精力学习行测申论,备考2020年省考。因疫情,考试延期到8月,期间参加考前培训一个月,以服务人员身份参考,被录取,正式成为国家公务员。

心得:孩子和孩子不一样,但是想要考公务员,一是平时一定要注意知识的积累,行测考试五花八门,什么都可能涉及,积累很重要。二是孩子一定要多与他人进行语言沟通,时刻保持语言功能的在线,以应对面试。三是可以先参加服务人员考试,一边服务一边备考,服务期满有专门的岗位,竞争会小一些。另外我看到一个申论接近满分的孩子的学习方法,每天除了正常的阅读和练习之外,每天背诵一篇优秀的申论答案,是背诵,不是朗读。这个就厉害了,这是我家孩子考上以后才看到的,推荐给你,可以一试,我个人觉得效果一定好。




本人目前在职公务员,历程和一般人不一样。


——曲线救国

本人目前在某直辖市,第一次尝试公考,是在大四的时候,考试是在年底,实际上这也不是公考,是选派大学生,也就是俗称的村官,到基层工作的,为什么要考这个呢,算是“曲线救国”吧,因为我们当时这边是选派大学生两年工作之后只要通过考核就可以转为公务员。以当时学渣的我,直接考公竞争太大,估计成功的希望渺茫。因此,趁着大四课少,开始复习。

——首战失利

考试大纲弄清楚之后,我们这边是考的行测以及申论,当时还是比较努力,拒绝了一切娱乐活动,行测主要就是刷题,其实观察历年真题,你会发现同一类型的题目其实规律差不多,你所需要的就是判断属于哪一类型,然后记住解题规律。申论方面,其实以学生思维写作申论是绝对不行的,你必须先把自己作为一名公务员来思考问题,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当然,这个观点不能不是主旋律,你要明白出题者的意图,答题技巧不多说,另外还需要写字好看,这样能加分不少。但是,申论普遍分数比较低。

然而,经过三个月复习之后,我,,,,没考上。

——再战告捷

大四毕业开始工作,当时第一份工作是销售,对,就是那种忙的没有时间的销售,而且待遇不好,公司氛围也不好,于是萌生了再次考选派大学生的想法,查询了当地人社网站的考试计划,发现报名时间马上开始,备考时间只有一个多月,感觉压力很大,但是还是想去试试,于是又买来复习资料,那个时候确实过得很苦,好在上班时间比较自由,销售岗位是可以到处跑的,于是,我每天带着复习资料,快速完成当日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当然,心思不在工作上)找一个僻静的地方,例如花园,小区内部,麦当劳这些开始看书,主要还是做题,行测的重要意义在于是拉开档次的科目,多练为主,申论你所需的复习就是看范文,个人经验。

最后考试的时候,也算正常发挥,行测80申论67,惊险过关。

——面试过关

当时村官考试开始试行面试淘汰制,但是淘汰比例比较低,1比1.5,而且面试为无领导小组讨论。这个和一般的结构化面试不一样,是出具一个话题,7人小组进行讨论,这个面试主要考察你在团队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里讲一个技巧,首先,你必须要表现自己,如果你说不上几句话,考官肯定不会给你打高分;其次,讲重要的话,一个话题,肯定每个人有分歧,如果你不是观点的持有者,你应该做的就是一个话题的导向者,当别人在争执的时候,你应该扮演和事老,讲分歧引向和谐,保留分歧,达成共同方向,避免越吵越远;再次,适当进行评论,大多数考官喜欢一个牵头者,你可以多用评论,对话题某一部分进行总结,加深自己在考官心目中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公务员   申论   大连   考官   长年   分歧   多久   女儿   部门   老师   话题   孩子   时间   学校   考试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