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经常练习书法,却从来不叫别人看他的书法?

毛笔字钢笔字,我也是断断续续的练习了多年,刚开始也买些字帖来,临摹颜真卿柳公权,后来又学习赵孟頫和启功先生。字非一日之功,练字也要恒心,特别是人到中年万事烦恼,很少有静下心来专注学习的,另外据我个人心得,像我们这些初学者,不严格临帖,但凭自己的喜好随笔涂鸦,即使再写二十年也很难拿出门,朋友们求你写幅字,你也会觉得挂在墙上,粗俗不堪,羞于见人吧。,

羞于见人,源于根基浅显,功夫不到家,好好练习师法先贤,最终必会翰墨生彩,名扬天下[赞][赞][赞]






对于“为什么有人经常练习书法,却从来不叫别人看他的书法?”这个问题,垂钓客感触良多、深有体会,兹简答如下。

一、欣赏水平比较高、有自知之明但书法水平不是很高而自尊心又比较强的书法爱好者,即使经常练习书法,可能也会从来不叫别人看他的字。

欣赏水平比较高的书法爱好者,往往见多识广、往往比较挑剔,对习作与书作要求比较高,通常很注意观赏别人的字或书法作品,同时也爱品、评别人的字与书法作品。对自己的字与作品也有自知之明、加之书写水平不是很高、自尊心比较强,不练习到比较满意的程度,往往不轻易展示自已的习作与书法作品。原因一是爱面子;二是常品评、挑剔别人作品的不足,怕人们反唇相讥。这是许多自尊心比较强的人常常怀有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垂钓客也是书法爱好者,关注草书四十余年,平时非常注意欣赏书法作品,尤其偏爱欣赏草书书法作品。自2014年起才比较潜心习研草书书法,虽然对草书书法有一定的欣赏水平,平时也在头条个人主页《落月湾中垂钓客》上发表关于草书品评的《悟空问答》答问。2014年刚临《草诀歌》时,还常将自已的临帖之作发朋友圈。但随着自已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更深知自已目前的书写水平离自已的预期尚有不小差距,因此现阶段也只是习练,不叫人看自已的字。有个学生乔迁新居而求字,至今也未敢应承。

头条网站也有不少问答达人或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很少发自已的书法作品,也是属于这种情况。有的即使发了,也是不尽人意,反而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二、有的书法爱好者喜欢叫人看他的书法,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一类是属于欣赏水平比较低、自知之明不够的人。

(1)对自己的书法自我感觉良好、爱张扬、敢于表现丶急于表现自己的人。这个有点类似于刚学骑自行车的人,刚学会时,虽然骑车的技术还不够好,但却非常喜欢上路骑行,甚至更喜欢骑长途。而一个很会骑自行车的人则对骑长途自行车则未必感兴趣,因为他知道路途的曲折、骑行的艰辛。

(2)对自己的书法水平缺乏准确的判断,但很虚心学习、希望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正、乐意接受同行的批评指正的书法爱好者。

头条号上常见有书法爱好者在自已的个人主页上晒自已的并不成熟的习作、水平并不很高的书法作品,就属于上述书法爱好者、书家甚至是名不副实的书法家。垂钓客就见过多个书法家晒他的狂草书法作品,字法未过关导致书法作品错字连篇而作者却自我感觉良好!

2、一类是有比较高的欣赏水平、有自知之明、书法水平比较高的人。这类人喜欢叫别人看自已的书法,一是宣传自已,扩大自已的影响力,希望得到社会上更多的书法界同行与书法爱好者的认同,同时也借以提升自已书法作品的商业价值。二是一种成功后的喜悦与心理满足。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通知即删。欢迎大家留言交流、敬请评论!)




我今年62岁了,从6岁上学的第一天起,就是用毛笔写字,那时写字靠买条墨自己磨,因为自己听话,每次老师布置作业的大小字都是1OO分。老师也没授什么书法,更无帖临。直到上初中方才用水笔写作业了,那时我小镇上供销社的黑板报都是我写。从小学到高中,学写得最好的老师我就缠着要他教我方法,后来都超过了老师。76年我去部队当兵,任连部文书,才借了本颜字体进行临摩,稍有进步,复员回来之后,任乡政府秘书,无事时练习赵体,再后来到市里上几年大学,空余仍练习写字。九一年在老师的建议下,写了幅作品参加省文化厅参展,才获了优秀奖。毕业后工作时,县书协领导约我参展县书协举办国庆书法展,我看盛情难却,写了幅作品参展,获了个二等奖。现在我也不参展,更不送人字。虽常写,却逾来逾发现书法还未入门,当然比起头条那些个别的还是功力稍强点。现在炒作书法的在头条占比大,写毛笔字就是陶冶情操,自己乐在其中就行




记得启功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自己写的字,不要轻易拿给别人看。

启功先生的意思是说,自己写的字,动不动就拿给别人看时,由于看字之人的审美观不同,且有的人并不是对每种书体都十分精通,就会发表一些不入道的意见,常会搅乱学书之人的学书思路,使自己前走也不是,后退也不是,无所适从,有时候还会失去学习书法的信心。这就是启功先生这句话的原意。



学习书法,只要坚持临帖就可以了。不要听听这个人的,听听那个人的,这样反而不好。如果真让人给你指导的话,那就找道内高人。比如,你学的是隶书,就不要找学楷书和行书的人给你指导,只能找水平较高的隶书艺术家给你指导。如果你找到不善隶书的人给你指导的话,那么他的建议就是无用的,因为他根本说不到点子上,这样的人不但帮不了你,而且还会误导你。



学习书法,是为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是为了享受汉字书写的快乐,以达到书写性情和“自娱”目的,并不是每个学习书法之人都要为个人书法展。经常练书法的人,每个人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这些都应予理解。至于对一些人的书作评论,这也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他的权力。我认为,只要他的评论是善意的,只要他不变态,只要他不恶意攻击诋毁别人,那就随他去吧!因为嘴长在人家身上,别人是堵不住的。




这个话题有趣!

这得先说心理范畴的东西,写字给人看与不以示人取决于个人心理,看法。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有的人爱交友,个性活跳,爱说爱展示,如果写字肯定会展示一下,无关紧要嘛!有的人考虑较多,不愿显露。真人不露相,或其它原因。有的人才华横溢,成绩斐然,就得显摆![打脸]这很正常!展示自我,提供借鉴,开展教学,很好!还有是自娱自乐,修身养性,培养兴趣爱好。我就是纯粹自娱自乐!有时间就写,写了就发图文。无伤大雅,不破坏氛围就ok![作揖]

说了很多大白菜,无滋无味!下面开始娱乐!

“好劲道!”学书法“有味道”!

元鲜于枢的草书学自唐代书法大家怀素之笔法,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近日临的原作品《张长史手札》潇洒自然,骨力劲健,真力饱满。为鲜于枢的传世书法精品。(书友可以去百度一下!)

文:张长史怀素高闲皆名,善草书。长史颠逸,时出法度之外 。怀素守法,特多古意。高闲用笔粗。十得六七耳。至山谷乃大坏。不可复理。此伯几真迹。渔父词。

文中人物:

张旭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张颠”,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又与诗人贺知章等人并称“饮中八仙”,其草书则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

怀素是谁?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锐意草书。世人称之为“草圣”。《自叙帖》《苦笋帖》出之其手。

高闲,唐人。学张旭、怀素,并与当时的名诗人张祜、陈陶以及著名文学家韩愈是好友。著有《草书千字文》。

“十得六七耳”是说高闲师法旭素,只学得六七。“山谷”指黄庭坚,黄山谷,乃苏轼门下,“苏黄米蔡”皆出名。称“大坏”是评论他破坏了旭素的法度,传统。另行其道。但却创业成功了,《松风阁》传承至今,吸引了无数“谷”粉。

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书法   书法展   草书   书法作品   隶书   习作   自知之明   自尊心   山谷   爱好者   水平   老师   心理   喜欢   作品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