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医院是最暴露人性的地方,对此你怎么看?

谢邀!

哪都一样,四处都是暴露人性的地方。茅屋殿堂,犄角旮旯,无所不在,无处不暴露人性!

医院只是冰山一角,见怪不怪也就不奇怪了。贪财不再讲品德,唯利是图,图财害命,见利忘义,岂是医院一家?人头马面,人头驴面的,黄鼠狼子给鸡拜年,狼心狗肺的形形色色的颜面能遮就遮能掩就掩,近得前来方知都是不要脸。

脸是钱,钱是脸,人性的优劣铜臭上可见。剥去浮华看到财利粪球里孵化着虫卵,屎壳郎、臭大姐的可是不少的,现在的人性都在滚着粪球且不亦乐乎着。

医院并不是人性劣性的发源地,没有必要专看一处斗蛐蛐玩,公鸡也斗,母鸡也斗,叫个啥都在争斗!张口呱呱的,打鸣嗝隔的,公鸡的战斗机,母鸡的轰炸机。人为财利死,鸡贼为食亡,其实情形上都是差不多的。

答问也是各有所见,适者取之,不必较真。




一个六十多岁的大叔在医院老泪纵横地求他儿子:“你年轻,你再去借点钱吧,我年纪大了,真借不到了,没人愿意借给我!”

去年老公胳膊骨折,我在医院陪床七天。同病房的一个大叔和大婶,让我见识了他们的善良无助无奈却又痛苦。

当天我正在上班,接到老公的电话,我有点纳闷,平时我们有事都是微信上说,打电话很少,除非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我接通电话后,老公语气很轻松的说:“你请个假吧,过来XX医院一趟。”

我说:“怎么了?”

他说:“我不小心碰了一下胳膊,现在在医院,本来我准备一会都弄完再告诉你,结果医生现在让找家人签字,没办法,你别着急,不严重啊!”

我说:“你怎么不小心的?”

他说:“你过来再说,别着急,不严重,你路上开车小心点啊!”

我挂掉了电话,请假就去了医院。

到医院才发现,老公的胳膊碰得很严重,胳膊上都是血,医生判定已经是骨折了。

我当即眼眶有点红,老公却笑着安慰我说:“没事,又不疼!”

我陪着他去做了各种检查,然后去手术室,医生让我各种签字。

焦急地等待了一个多小时,才出来,医生说:“手术很成功。”

听到这句话时,我的心才踏实下来,然后去了病房。

同病房的还有一个大叔和大婶

大婶在病床上躺着,大叔在陪床的椅子上躺着。

尽管我们已经非常小心了,还是吵醒了大叔,听到我们过来,大叔起来打了一个招呼。

聊天中才知道。

大婶得了非常严重的糖尿病,在家不小心摔了一下,小腿伤口一直不好,现在伤口已经腐烂,腿部已经隐隐约约露着骨头。

在县城医院,医生的治疗方法就是截肢,大叔不乐意,就辗转到了这家医院,听说可以不用截肢,就能治疗。

大叔穿着T恤,上面磨损的都有洞,胳膊下面已经开线,裤子不知道是多少年了,裤腿那里都卷成了九分裤,穿着一个有些年头的千层底布鞋,趿拉着,当成了拖鞋穿。

脸上一脸疲惫,胡子拉碴的,头发肯定好久没有修剪过,整个头发都像炸开锅了一样。

后来我才知道大叔看起来为什么会那么疲惫,大婶输液基本上是24个小时不间断,一个小时测一次血糖,吃饭的时候打胰岛素,中间再吃各种药,还需要和腿部消毒,还需要和大婶按摩,基本上一刻也不得闲。

两天过去了,大叔还是一个人一直在医院。

我说:“叔,你几个孩子啊?怎么一直都是你自己一个人啊?”

“三个孩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

我疑惑地问道:“那孩子怎么都没看见呢?”

他叹了一口气说:“姑娘远嫁,现在在深圳卖早餐,每天忙死忙活的。大儿子在家种蔬菜大棚,现在正是种菜的时候,也忙得顾不过来,小儿子……唉,小儿子不管。”

我突然间就无语了。

后来他问我:“你怎么也是一个人?”

我说:“没告诉家里人,怕他们担心。反正现在他也没事,我自己也可以!”

我老公除了输液的时候,他基本上能生活自理,我照顾他也比较轻松。

下午护士过来:“58床,明天做手术,今天晚上过了12点不能吃东西。记得去交费。”

大叔站起来,小心翼翼地问:“交多少钱啊?”

护士眼皮也没抬,轻飘飘来了一句:“最少五万吧!”

然后翻看着她的记录就走了。

大叔的脸色瞬间拉了下来,然后腰下子弯了下来,感觉有千斤重的东西压着他,他慢吞吞地坐到了椅子上。

从破烂的T恤上衣口袋拿出手机,开始打电话。

第一个电话应该是打给大儿子的,唯唯诺诺的,语气是哀求地说:“你妈明天要做手术,要交五万块钱,你还有吗?”

……

“那怎么办?”

……

“你姑?我已经从你姑那里借了两万了,救急不救穷,她上次就说没有了”

……

“你妹妹?前几天刚打过来一万五,她也过得紧巴巴的啊!”

……

“你也没有?那怎么办啊?你再借借吧,你年轻,好借,我年纪大了,实在借不出来了,你借了等你妈好了之后,我去外地打工,我来还。”

……

“你快点啊,护士让今天交,要不耽误明天的手术。你明天能过来吗?”

……

“老二?!我问问老二吧!”

床上的大婶依旧躺着闭着眼睛,不知道是真的睡着了还是假装没有听到或许已经麻木了。

挂掉了电话,擦了一下眼泪,然后笑着对我说,“这医院就是烧钱的,好几万进去了,还没手术,手术后还不知道得多少钱!”

其实他的笑比哭还难看。

我还没有说话,他接着打通了老二的电话,直接说:“明天你妈手术,让交五万。你那里有吗?”

这语气是不抱希望的。

“你哥你姐都出钱了,你再没有钱也得想办法啊!”

……

“行了,别说那种混 蛋话了,明天你哥有事,手术你过来吧!”

……

“明天早点啊!八点之前。”

挂掉电话叹了一口气,对床上的大婶说:“别哭了,你赶紧好,好起来我就能去上班了。”

然后又假装很轻松地说:“在工地上干活,一天怎么不挣四五百吗?一个月一万多,两年就还清了。”

这时候我才发现大婶在床上闭着眼睛在默默流泪。

第二天早晨,大叔的儿子来了,大约20岁多点,穿着大花衬衣,胳膊上带着纹身,进屋就开始埋怨说:“让你们在下面县城治疗,报销完就花个几万,非得过来市区,花费又多,报销比例又少,我没钱,我还有好几个网 贷没还呢!”

连问都没问,就开始吃他父亲买的早餐。

大叔忙着给大婶腿部消毒,他看到后背过身去吃。

如果我没有记错,大叔买回来早餐后,一口也没吃,就忙着给大婶洗脸,按摩,消毒等。

大叔停顿了一下说:“对,网贷,你联系吧!我贷 款,一会得把医药费交了。”

他儿子却说:“你说得轻巧,就你这个年纪,网 贷都不贷给你。”

大叔终于干完了,然后直接给大儿子打通电话说:“用你的名义贷款吧,网 贷,高 利 贷随便什么贷 款,必须凑够五万块钱。”

……

不知道他大儿子在电话里说了什么,最后大叔说:“只能这样了,要不你妈没办法手术啊!”

不知道他大儿子是怎么搞到钱的,或许是借的,或许是贷的 款,终于交了费用。

大婶也推着去了手术室。

可是才去了二十分钟时间,大叔的儿子就回来了,然后我说:“怎么就回来了?这么快?”

他说:“进手术室了,我也签字了。”

然后就躺在陪床椅上玩游戏。

我突然觉得很心寒,母亲在手术室生死未卜,父亲已经好多天没有好好休息一天,他竟然让老父亲一个人在手术室外面忐忑不安的等待,他自己回病房玩游戏。

午饭的时间到了,他自己点了一份外卖吃完接着玩游戏。

甚至没有去手术室看一下母亲是否做完手术,看一下父亲是如何吃饭的。

我问他:“不去看看你妈做完手术了吗?”

“不用去,完了我爸就给我打电话了。谁让他非得过来市区医院的,在县城早就出院了,我妈那个腿看着恶心,烂肉夹杂着骨头,看到都想吐。”

“要我说,直接截肢,省事。”

我听到后说:“能治疗谁愿意截肢啊!”

“没钱啊!都把钱花光了,还没治好。”他快速地反驳到。

中间他父亲打过来电话,也是他出去几分钟就回来。

好不容易到下午做完手术,大叔说:“手术很成功。”

然后就让他儿子去外面给自己买了点吃的。

儿子回来后说:“我突然想到了“水*筹,我们水滴 筹吧!”

他就在网上发布了信息。

还大言不惭地说:“这就是光明正大的和亲戚朋友要钱。”

然后开始和朋友打电话,让他们转发,一下午弄了四千多块钱。

天还没黑的时候,他就说要回家。

等他走了,我也问大叔:“你小儿子在做什么啊?”

“眼高手低,什么也做不了,找了一个女朋友,还让我在市区给他买房买车,真不知道自己生出一个这么个玩意!一直怪我和他妈治病,花光了积蓄。”

听完后,我却找不到合适的话语去安慰他。

晚餐的时候,我问大叔用不用帮他带饭,毕竟大婶才做完手术。

大叔说:“不用,我一会出去还得买点药。”

后来大叔回来了,买的馒头和咸菜。

我看到很心疼,可是为了不让他尴尬,我也没有说话。

第三天,大婶可以吃饭了,大叔很开心地去食堂买了粥和半份炒菜,他自己吃馒头和咸菜。

当天早晨,我故意多买了一个肉夹馍和一杯豆浆,然后说:“大叔,我买多了,肉夹馍放到中午就不好吃了,豆浆到中午就不能喝了。送给你吧!”

大叔慌忙不迭地接住,然后弄了一点肉让大婶吃,他喝了一口豆浆,问我有没有放糖,我说:“没有。”

得到我肯定的答复后,又让大婶喝了几口豆浆。

我眼睛有点湿润了。

中午公司有点急事,我需要回公司一趟,大叔听到我打电话,直接说:“你去吧,你老公我帮你照顾。”

其实老公也没事,无非就是输液的时候换液体可能需要帮忙,当然他自己也可以按铃叫护士。

我不得不去公司,晚上下班买了包子稀饭去医院,又多买了一份,送给了大叔。

大叔觉得非常不好意思说:“你们俩人在市区也不容易,别多买了,太浪费,省着点花。”

我嗯了一声。

公司那几天特别忙,我已经请了五天假。我和老公商量:“能不能自己输液,到下班我过来给你送饭。”

大叔听见我这样说:“你不用再请假了,老我帮忙看着他输液就行了。”

我再三感谢。

剩余的两天,我开始上班。

依旧是买东西多买一点送给大叔。

七天,老公可以回家了,那天我故意买了很多水果和奶,和大叔说:“忘记他出院,东西太多不好带,送给你们了。”

我悄悄的往水果袋子里面放了500块钱。

谁知道,出院后,老公竟然接到了他的电话,原来他去护士那里查的电话号码,问我是不是丢了钱。

老公说:“没有,就是谢谢你这几天的照顾,也希望大婶早日康复!”

他再三说谢谢,然后挂掉了电话。

写在最后:

医院是暴露人性的地方,主要是医院需要花钱的地方,而金钱恰好考验人性。

昂贵的医药费不是一般普通农民所能承担起的。

像大叔二儿子赞同截肢为了省钱,像大儿子为了多挣钱而不去照顾母亲,像远嫁的女儿心有余而力不足。

甚至他们兄弟为了谁出钱多出钱少去争执。

老人的无奈无助,为了自己的老婆去求人,受尽了委屈。

但是善良的老人却还在帮助我们。

真心希望大婶健康,而他孩子们都孝顺父母。




有个女的,四十多岁,无儿无女,癌晚。她每天给她姐姐一千块买进口水果,水果基本上是劣质的。兄弟姐妹商量得最多就是她走以后,怎么瓜分她的财产,有时候说着说着就在医院走廊上吵了起来。

女的很聪明,就让医生帮找来司法公证员和律师,委托他们自己死以后,名下所有财产全部捐献。这个决定一做,家属不见踪影,女的死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人。医院打电话给家属,还是她白发苍苍的父母来签的字。

当时我在江南某医院实习。江南自古豪富,有钱人多如牛毛,女富婆做五金起家,早已经是亿万家产。就因为一心扑在事业上,耽搁了个人问题,家里父母,兄弟姐妹也劝她肥水不流外人田,你将来反正有侄子外甥子女,他们给你养老是一样,结果还没等她老呢,就得了癌症,而且还是晚期,熬日子那种。

她喜欢吃进口水果,无水果不欢,就给她姐姐好多钱买好吃的,她姐姐每次拎去的不是普通水果,就是劣质的。她已经无力吐槽,后来只能请护工保姆,保姆被家属排挤,就怕女的把钱给多了,他们排挤的原因就是希望保姆主动辞职,好由家属掌控,实际上女的虽然是癌晚,但是一点都不糊涂,糊涂能挣大钱?所以,她不动声色的安排妥当了后事,临死前也算是狠狠的扇了这些别有用心之人一巴掌。


人性中的恶一般什么时候最能体现得淋漓尽致呢?

困难当前,走投无路之时;

诱惑当前,内心贪婪之时;

利益当前,一心为已之时;

虚荣当前,不省自身之时。

医院是众生疾苦的缩影,是生离死别的聚集地,赤裸裸地暴露着人最本质的善与恶。无论是富是穷,是高尚是卑微,这里都是人生必经之路。

1. 家境一般之人,医院里看病已到困难时期,特别是大病对于普遍百姓,足够让人倾家荡产。这时候困难当前却又无计可施,很大一部分人,自然会满身怨气,无计可施之时只能转移至他人身上。更有少部分人,为解决金钱问题,不惜医闹等各种手段。人性的卑劣在贫穷及疾苦面前会显的更加赤裸裸,更不加修饰。

2. 有钱有权之人,虽无金钱烦恼,掩盖了上述这些恶,但其他的恶也随之而来。多数人习惯将自己当爷一样,以为钱能解决一切,能换得他人跪舔。疾病当前,烦恼之际,就对医务人员随意撒气,满足自己高高在上的虚荣心。一不合心意,甚至恶语相加,拳脚相向。

3. 看病之时,兄弟姐妹为医疗费用争得头破血流的大有人在,有钱不愿花钱的也有不少。嫌弃病床上亲人麻烦,不愿照顾得也很多见。

4. 人性贪婪,这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极为正常,在医院自然也不例外,只是生死攸关之际,暴露得更加明显而已。




施雅琴得了肌肉萎缩,生活不能自理,丈夫勤勤恳恳伺候她20年。可一天深夜,丈夫出门办事后再也没有回来,施雅琴给他打电话,他也不接。没过几天,儿子也变得神神秘秘,有时候一天一夜不回家,打电话也关机。

施雅琴的第一反应就是丈夫和儿子不要她了,久病床前还无孝子呢,丈夫和儿子伺候她20年,难道耐心已经消磨殆尽?


施雅琴不相信自己被家人抛弃了,可丈夫和儿子的行为太异常,让她不得不多想。就在施雅琴百思不得其解时,一通电话让施雅琴的心跌入了谷底,原来丈夫得了疾病,危及生病,已经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施雅琴和丈夫蒋遵俭结婚三十年了,结婚前,蒋遵俭年轻帅气,家境良好,还是一家公司的小型领导,算是年轻有为,但施雅琴长相普通,家境普通,唯一的优点就是一家三口是知青,读过很多书。

蒋遵俭的父母看不上各方面都普通的施雅琴,可蒋遵俭却非她不娶,父母不答应他的婚事,他就在家里闹绝食,不肯上班,父母只有蒋遵俭一个儿子,他们不忍心看着儿子受苦,只能勉强同意这门亲事。


婚后第二年,施雅琴就患了类风湿,身体各项机能都出了问题,脚关节也开始变形,双手连剪刀都拿不了。

蒋遵俭的父母本就不满意这个儿媳妇,如今结婚两年儿媳妇就生了重病,肩不能抗手不能提,蒋遵俭的父母希望他们能离婚,可蒋遵俭却对离婚二字只字不提,辞了工作带着施雅琴四处求医,父母攒下的家底,几乎都花在了施雅琴身上。

蒋遵俭的父母不明白,儿子为什么那么喜欢普通如路人的施雅琴,她长得不好、家境一般,还一身的病,娶了她就相当于家里娶了一个祖宗,时刻要供着。可父母再怎么劝说,也动摇不了蒋遵俭的心。

蒋遵俭对施雅琴的体贴入微,让母亲心里更加悲愤。她气愤地对施雅琴说:农村喂的母鸡还会下蛋呢,你都嫁过来五年了,除了花钱什么都不会,生孩子也不行,你打算拖累我儿子到什么时候?


不会下蛋的母鸡是对不能生育的女人最狠的讽刺,施雅琴听了这句话,心里的难过无以言表。她哭着对丈夫说:咱们离婚吧,我不能这样拖累你,我们才结婚5年,你年轻帅气,离了我,你会遇到更好的人,你还能实现做父亲的梦,和我在一起,我只会拖累你。

可蒋遵俭却说:你就是我的全部,没有你,我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只有你配合治疗,好起来,才是对我最负责的表现。

因为施雅琴经常需要服药,导致她生育很困难。两人结婚第十年的时候,施雅琴意外发现自己怀孕了,原本她和丈夫已经做到了一辈子不生育的准备,孩子的突来到来,让她们悲喜交加。

喜的是,她们可以拥有自己的孩子了,悲的是,施雅琴的身体状况很不好,如果生下儿子,需要冒着很大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


施雅琴一直因为婆婆说她不能生育的话而耿耿于怀,为了堵上婆婆的嘴,也为了报答丈夫不离不弃照顾自己的恩情,施雅琴决定拼尽全力生下这个孩子。如果她真的因为生孩子走了,给蒋遵俭留下一个血脉,也值了。

孩子出生后,公婆对施雅琴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施雅琴身体不好,公婆就负责照顾孙子蒋大力。孙子二十岁那年,施雅琴的公婆去世了,蒋遵俭是独子,原本幸福的五口之家,变成了三口之家。

虽然家里的生活日渐频宽,但一家人相处十分和谐,从未抱怨过什么。施雅琴没想到,丈夫会在深夜外出后,再也没有回来。丈夫夜里从未离开过家,这次却一天一夜都未回来,打电话也不接,施雅琴不知道丈夫发生了什么事。

她依稀记得,丈夫出门前一直说自己身体不舒服,疼得受不了,要去医院。丈夫平时心口也疼过,每次吃点止疼片就好了。这次就算严重,也不至于彻夜不归啊,难道丈夫是找借口逃避这个家?


蒋遵俭去医院后,儿子也变得神秘兮兮,早出晚归,施雅琴决定向儿子问清楚,蒋遵俭到底怎么了?是不要这个家了,还是发生了什么事?

儿子蒋大力哭着告诉施雅琴,蒋遵俭得了重病,正在监护室救治。医生说了,如果不做手术,蒋遵俭很可能活不了半年。不过就算做了手术,手术的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五十,还要四十万的手术费。

蒋遵俭知道家里没有什么积蓄,为了不拖累施雅琴和儿子,蒋遵俭不同意手术治疗,蒋大力就是在为这件事发愁。

施雅琴让蒋大力去医院照顾蒋遵俭,蒋大力说,他就是被父亲从医院赶回来的,父亲说了,施雅琴身体不能动弹,身边离不开人照顾,蒋大力要是在医院照顾他,施雅琴在家一个人多孤单?需要人照顾时又该怎么办?


蒋大力的话,让施雅琴陷入了沉思。施雅琴坐在轮椅上,仔细回想着她和蒋遵俭从相识、相恋到相守的过程。

十年前,施雅琴的身体状况极差,已经到了吃喝都要人喂饭,刷牙洗脸也要人伺候的时候。更严重的是她听力退化,视力消退,看很多东西,只能看见模糊的光亮。

施雅琴精神状况不好,夜里出现身体不适时,蒋遵俭就背着她下楼去医院,风雨无阻。

随着蒋遵俭的年纪越来越大,他背着施雅琴时,显得更加吃力,但他从未说过一句抱怨的话,也从未让施雅琴减过肥。为了让施雅琴营养均衡,蒋遵俭平时舍不得吃穿,但给施雅琴买起营养品从来不会吝啬。

家里的房子只有五十多平方,一家三口住起来十分拥挤,上下楼还要爬楼梯。蒋遵俭的表姐家境不错,手里有一套电梯房,就让蒋遵俭一家三口搬进去住,不收房租。

房子是两室一厅,一间给儿子蒋大力用来做蛋糕房,一间用来住。因为施雅琴夜里经常失眠,睡不着就听收音机。她听力减退,为了听见声音,必须把收音机开到最大声。所以蒋遵俭不得不在沙发上睡觉。


蒋遵俭担心施雅琴夜里生病,每天晚上都会至少起夜两次,查看施雅琴的身体状况。施雅琴想到丈夫对自己悉心照顾的一幕幕,感动不已,她这一辈子何德何能,能遇到这样知心的爱人。

如今丈夫病重,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自己是否会拖累妻子和儿子,施雅琴在家又是否有人照顾?施雅琴心里又难过又感动,丈夫这辈子一直都为她而活,如今丈夫病了,她却什么都做不了。

施雅琴心里很难受,她给蒋大力打电话,说无论如何都要给蒋遵俭做手术,她不能没有他。可手术费的钱从哪里来呢?

蒋大力接了很多做蛋糕的生意,可这些钱比起父亲的手术费,就是杯水车薪。他思来想去,决定问亲戚朋友借,实在不行,就把老家的房子卖了。

蒋遵俭知道这件事后,坚决不同意。因为他对于蒋大力一直心有亏欠。


公婆去世后,蒋大力想趁着年轻去深圳打拼,因为蒋大力身边的朋友和同学大部分都去了深圳,不过施雅琴想到儿子离自己太远,万一自己哪天去世了,可能来不及看他最后一眼,她也担心儿子一个人去了人生地不熟的外地,会遇到很多棘手的事,所以执意把儿子留在自己身边。

施雅琴身体瘫痪严重,身边离不开人,丈夫只能找工作时间短的活养活自己。儿子初步入社会,为了生计自己学做蛋糕,虽然一家人都在努力生活,但挣的钱勉强能够维持家里的开支。

蒋遵俭想过,如果当初早点让儿子去深圳打拼,也许现在家里的日子不会过得这么难,现在儿子26岁了还没结婚,那套房子是他能留给儿子唯一的财产,万一他真的走了,儿子还能把房子卖了,再借点钱娶亲。

蒋大力知道蒋遵俭虽然从未对他说过肉麻的话,但心里一直深爱着他这个儿子,为了救父亲,他愿意拼尽全力,哪怕不结婚,要用十几年的时间还债。好在蒋遵俭和施雅琴的爱情,感动着身边的亲戚和朋友们,所以蒋大力用半个月的时间借到了蒋遵俭的手术费。

蒋遵俭不想让家人人财两空,想活下去的意念很强,所以他的手术做得很成功,恢复地也不错。看着蒋遵俭闯过鬼门关,和儿子妻子相拥,我忍不住泪目了。

俗话说得好,患难见真情。有些人落难时,看到的是人性的丑陋和阴暗,是互相指责,推卸责任。但是在蒋遵俭一家人身上,我却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和爱的伟大。

他们一家三口在疾病面前,紧紧地依偎在一起,让人看到了病床前也有温情的场面。

施雅琴瘫痪几十年,蒋遵俭无微不至地照顾,从未嫌弃过她。蒋遵俭知道自己生病到了生死关头,还在担心妻子没人照顾怎么办?相比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夫妻,蒋遵俭对施雅琴的这份情义实在太难得。

蒋遵俭患病,儿子蒋大力没有怪父母拖累了他,反而坚强地撑起这个家,一边照顾父母,一边筹集父亲的手术费,他从未想过这个家会成为他的拖累,不管前路再难,他都用瘦弱地肩膀扛着。

千变万化是人心,纹丝不动是命运,权势面前显人性,患难之中见真情,灯红酒绿迷人眼,粗茶淡饭见人心。

即使人心难测,也要对世界多一份善意这个世界,总有一丝黑暗,也总有一丝光明。总有一些可爱的人不计得失,在背后默默付出善心。

幸福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是有事做,二是有人爱,三是有希望。蒋遵俭生病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人间值得。




袁志豪掉进2米深的卤锅中,全身100%重度烧伤,命悬一线,第一次植皮后又感染,医生建议放弃治疗,免得人财两空,袁志豪的妻子不放弃,瞒着公婆让医生割自己身上的皮救丈夫……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袁志豪和妻子候二妮婚后生有一对儿女,一家四口平淡又幸福的生活着。


随着儿女渐渐长大,父母日渐年老,为了让儿女和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袁志豪和妻子贷款10多万开了个卤肉店,还请了几个工人帮忙。




为了保证卤肉新鲜,通常,袁志豪夫妻俩上午采购好新鲜食材,然后休息下,晚饭前就开始忙活、卤肉,一直忙到凌晨,凌晨三点多四点又把卤好的肉送到批发市场。


因为卤的肉品种多,而且味道不错,卤肉店生意还可以,袁志豪夫妻俩的辛苦付出还是值得的。


经过夫妻俩的辛勤打拼,袁志豪终于还清了银行的货款,可以松了一口气,心想接下来的日子就会好过了。


然而,袁家好日子没过多久,不幸却发生了,让整个家庭陷入无比痛苦和困境中。


2015年4月21日晚上,袁志豪和往常一样,带领工人在忙活着。晚上11点多,卤肉店里发出“啊”的一声惨叫,袁志豪一不小心,掉进了滚烫的卤肉锅中。




袁志豪的母亲姬庄花睡在店后面的房子里,睡中被惨叫声惊醒,惊醒后心底随之升起不祥之感,因为惨叫声似乎是儿子发出的。


姬庄花来不及穿鞋,马上往卤肉店跑去,进店后,被眼前的一幕惊得想窒息,儿子站在滚烫的卤锅中。


卤肉锅两米宽两米深,就像个小水池,袁志豪就像卤肉锅中的肉,被滚烫的油啊水啊卤着。




卤锅旁边站着两个工人,工人不知是吓傻了,还是因为卤肉锅太滚烫以及袁志豪体重200多斤,怕救不起袁志豪,连自己也掉下去,不敢轻易救人,一时又不知如何是好。


姬庄花来不及多想,见到儿子那刻毫不犹豫地伸手抓住儿子的胳膊往上拉,可是体重只有80斤的她却拉不上来,她又改拉儿子的衣服,加上两个人工人一起帮忙,三人才合力把身高180体重200多斤的袁志豪拉上来。


被救起的袁志豪皮肤已经变色,根本不像一个人了,惨不忍睹。


工人赶紧打120叫救护车,姬庄花也打电话给老伴和儿媳,说儿子掉卤锅了,情况危急。


随后,袁志豪在家人的护送下,被紧急送往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科。


心理素质过硬的医生抢救袁志豪时也忍不住不寒而栗,袁志豪的皮肤全部被烧伤,说白了就是肉已经被煮熟了,医生用纱布轻轻一擦,表皮就像纸碎片一样掉下来,而且袁志豪已经出现了低血容量的休克,伴随着的血红蛋白尿、应激素溃疡、各脏器衰竭等都会随时要了他的命,而袁志豪呼吸道水肿,医生不得不切开他的气管。




在抢救手术室外,袁志豪的父母和妻子焦虑万分,悲伤不已,眼泪直流,袁志豪是家里的顶梁柱,这个家不能失去他呀。


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袁志豪的生命体征终于平稳了,命暂时保住了,袁家人悬着的心也跟着落下。


可是,医生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袁志豪全身皮肤100%被烧伤,属于重三度烧伤,表皮都被烧掉了,没有皮,体液(水分和血液)流失非常严重,如果不能及时做植皮手术,修复被烧伤的创面,那么他平稳的生命体征就无法维持下去,目前给他的输血只是个暂时的手段。




一般给烧伤病人植皮,都是取病人的头皮移植到被烧伤的地方,因为头皮的再生能力很强。可是,袁志豪属于特重度烧伤,头皮也严重烧伤,较为健康的头皮很少,可供植皮的皮源极为有限。


医生说,要想救袁志豪的命,前期必须对他做一次微立皮加异体皮移植手术,也就是取袁志豪的较为健康的头皮打碎,然后像种子一样播种在他烧伤最为严重的四肢区域,等种子生根发芽和长大,最后连成一整块的皮肤。




但如果没有异体皮覆盖在微粒皮上,形成一个皮肤屏障,一旦包扎后,这些微型皮面就容易丢失,起不到生根发芽的作用,所以,必须用异体皮覆盖在微粒皮上,形成一个起到保护作用的皮肤屏障,让微粒皮在这道屏障下成活,正常生长。


对于烧伤科的医生来说,给烧伤病人做微粒皮移植手术不是难事,难的是家属是否有经济能力购买异体皮。因为国家对异体皮的购买要求十分严格,全国只有一家机构可以买到异体皮,而且异体皮的价格非常昂贵。


袁家人了解到异体皮的价格后,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袁志豪的姑父说,每平方厘米的异体皮就要6600多元,而购买袁志豪需要的异体皮至少要20万,加上手术费等各项费用,大概需要花30多万。




袁志豪的父母抹着老泪说,家里的日子刚好起来,儿子却不幸出了这样的事,心痛啊。儿子肯定要救,可是去哪筹这笔钱呢,虽然他们还有个女儿,但女儿在外地打工,收入低,只能养活她自己,也没有积蓄,但不管怎样,为了救儿子,他们都会想尽办法去筹钱。


袁志豪的妻子候二妮哭着说,丈夫出事前几个月才刚还清银行贷款,家里没啥积蓄,30万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家庭来说,就是个不小的数字。


筹买异体皮和做手术的费用是袁家人眼前最困难的事,而袁志豪躺在重症监护室里,靠着输血来维持生命,时间每走过一分一秒,他的生命就会增加一分危险。




候二妮看着满身纱布的丈夫,流着泪,心痛不已,丈夫出事了,公婆年纪也大了,这个家的重担只能她来扛,这个家不能没有丈夫,孩子不能没有爸爸,她必须救丈夫,不管花多少钱,只要能救丈夫,她就一定想尽办法去筹钱。


袁志豪平时为人做事不错,对妻子很好,和妻子的娘家人相处也不错,因此,在袁志豪出事后,候二妮的娘家一直关注着袁志豪的事,也关心着候二妮。所以,听到袁家急需钱为袁志豪买异体皮和做移植手术时,候二妮的娘家人纷纷伸出援手。候二妮的五个兄弟姐妹都拿出自己的积蓄,当天就筹够了买皮的20万费用,他们说,宁愿自己倾家荡产,也要让妹妹有个完整的家。




买皮的费用筹够了,候二妮和公婆也向亲朋好友借到了手术费。30万筹够了,候二妮就带着钱直奔医生的办公室,说钱筹够了,马上给丈夫做植皮手术,救丈夫的命。


医生被袁家人尤其是候二妮的娘家人感动到了,感慨亲情一旦团结起来,力量无穷,同时,马上着手安排袁志豪做手术一事。


袁志豪被推进了手术室,经历了几个小时后,植皮手术顺利完成。


袁志豪被推出手术室那刻,袁志豪的父母看着儿子,心如刀割,以前帅气的儿子,如今却是脸部以下缠满纱布,露在外的脸部整个黑乎乎的,就像一大块碳。平时人不小心被烫一下都疼得很,儿子却是全身被烫伤,而且是重度烫伤,不知有多疼,遭罪啊,如果可以,他们愿替儿子受疼受罪。




候二妮看着丈夫,既心痛,又高兴,心痛丈夫受罪,高兴丈夫植皮手术成功,手术成功,丈夫生命不受威胁了,会慢慢好起来的。


可是,就在袁家人看到希望,高兴没多久,医生却给袁志豪下了病危通知书,说袁志豪烧伤面积实在太大了,烧伤深度太深了,在危险期内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袁志豪在48小时内,如果能熬过来就过了,如果熬不过来,生命就停止了,家属要做好心理准备。




袁家父母和候二妮再次陷进痛苦和悲伤中,尤其是候二妮,眼泪没停过,哭得身子都发凉了,她守在重症监护室外,呆呆把看着时钟,每一分每一秒都让她呼吸紧张,心跳加快,她希望时间快点过去,丈夫能熬过来,又希望时间就此静止,因为怕丈夫万一熬不过,时间静止,起码丈夫还是有呼吸的。


在痛苦的煎熬中,48小时终于过去了,这48小时对于候二妮来说,就像过了半个世纪那么漫长,而痛苦、焦虑和担心折磨得她憔悴不堪,整个人消瘦了很多。


袁志豪的父母在两天之间,头发白了许多,老了许多,生怕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熬不过来。


好在48小时后,医生说,袁志豪熬过来了,没事了,他活下来了。


候二妮和公婆听后,悬着的心落下了,却又忍不住哭了,不过是高兴的哭,因为他们熬过人生中最漫长的48小时,最后带给他们的是好结局,这是他们最希望的。


袁志豪醒来,候二妮进重症监护室看丈夫,她还没开口,丈夫却先开口安慰她:没事,我只是烧了一下,过几天就好了,别难过,别担心,别怕。




听着丈夫的话,候二妮的眼泪又涌了出来,丈夫一直是个有担当的人,对她很好,此刻,丈夫身受伤痛,刚走过鬼门关,醒来第一句话就是安慰她,她既感动,又难过,难过自己没法分担丈夫的伤痛。


袁志豪转危为安,袁家人以为不幸的灾难彻底过去了,没想他们刚心安几天,袁志豪就发起高烧,体温40度以上,浑身颤抖,说起糊话来。


主治医生的心也跟着沉下来,因为袁志豪这种状况提示着有细菌感染。




一般来说,大面积烧伤的病人,都避免不了细菌感染,但袁志豪偏偏在植皮手术后爆发感染,细菌感染的地方,任何植皮都不成活,情况非常不乐观,袁志豪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由于袁志豪细菌感染严重,他的家人花20万给他买的皮,移植到他身上没几天,就已经坏死了一半,家人前面的努力白费了一半,再继续感染下去,所有的努力都白费。




医生直言告知袁家人,因为袁志豪是在植皮手术后爆发感染,任何皮都不成活,救活的机率不大,同时,站在袁家人经济不好的角度,建议袁家人不如放弃,因为最终有可能人财两空,放弃了,还能省点钱,不然袁志豪的父母和妻儿的后半生怎么过。




医生的话很残酷,但也很现实,躺着的人要治,但站着的人日子也要过,这也是遭遇不幸、经济又困难的家庭最不愿面对的残酷现实。


这一次,候二妮彻底崩溃了,心里难受得她呼吸困难,医生吓了一跳,赶紧给她输氧,实施抢救。




候二妮呼吸顺畅后,哭成了泪人,她说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坚持不一定有希望,也说不定有奇迹,但放弃就一点希望都没有,她作为妻子,不能放弃。


袁志豪的母亲也哭着说,不放弃,不能放弃,儿子才32岁,一定要治,就算把家里的房和地都卖了,也要给儿子治。


在袁家人的坚持下,医生继续给袁志豪治疗。医生告诉袁家人,要想救袁志豪,目前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赶在袁志豪细菌感染高峰来临之前,尽早去封闭创面,跟细菌抢时间,但封闭创面,就要继续植皮,才能最大限度的阻断感染源,所以,解决皮源是首要问题。




听到继续植皮,袁家人难过得几乎绝望了,因为之前买皮和植皮手术就花了30万,这30万还是东拼西凑来的,亲朋好友能借的都借了个遍,再去筹钱,就难筹到了,没有钱,怎么买皮,怎么救人。


医生理解袁家的难处,最后给候二妮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用家属的皮来植皮,也就从家属身上取皮,经过处理,再分批次移植到袁志豪的身上,这样费用就能省一半多。




候二妮听后,在绝望中又看到了希望,毫不犹豫说,取我的皮,只要能救我丈夫,不管用我身上多少皮,我都愿意。


医生看着候二妮,点了点头,说,取皮时,会注射一些水肿,取皮后,麻醉一过,会非常疼痛,尤其是换药时,疼痛更加激烈。


候二妮说,只要能救我丈夫,再疼再痛我也不怕,和他对比,我受些疼痛算不了什么,我受一些疼痛,他就少受些疼痛。




医生又一次被候二妮感动到了,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在袁志豪和候二妮这对夫妻身上,他们看到的是患难见真情,不离不弃,太难得了。


候二妮怕公婆反对她捐皮,便瞒着公婆走进手术室,让医生取她整条左手臂上的皮。




取皮手术后,候二妮麻醉一过,左手臂钻心的疼痛,尤其是换药时,疼痛程度远远超过了她的想象,疼痛得她都不想活了。她说,自己只是一条左手臂没了皮,就疼痛难忍了,丈夫全身皮都没有了,每次换药,全身疼痛,她都不敢想象丈夫是怎样的痛苦。


医生从候二妮身上取皮后,很快就给袁志豪做植皮手术,手术很顺利。


候二妮的公婆才知道儿媳为儿子捐了皮,他们看着儿媳强忍着痛继续去重症监护室照顾儿子,老泪纵横,很是心疼儿媳,同时感慨,能遇上这么好的儿媳,是儿子和袁家的福气。


感慨过后,袁志豪的母亲打电话给远在厦门打工的女儿,说了儿媳捐皮一事,同时,叫女儿也回来捐皮救弟弟。


袁志豪的母亲也心疼女儿,但儿子命悬一线,为了救儿子,她没有办法,再说,儿媳已经捐皮了,与儿子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不能无动于衷。


袁志豪的姐姐袁艳梅接到母亲的电话后,立刻从厦门赶回家,回到家的当天,她就将左侧大腿的皮肤移植给弟弟了。




袁艳梅说,当得知弟弟出事后,她很难过,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她也想帮弟弟,但她又有心却无力。她虽然是姐姐,但经济不好,一直以来没帮过家里什么忙,父母也是弟弟养着,她一直很愧疚,所以,接到母亲的电话后,她毫不犹豫就赶回来,她总算能帮弟弟了,再说又是救弟弟的命,她能做到的一定做。


虽然袁志豪的妻子和姐姐都为他捐皮了,但也只是解决了一部分皮源问题,袁志豪还有将近一半被烧伤的皮肤没有植皮,怎么办?




这时,袁志豪还不知道家人为他捐皮一事,第一次植皮后,他知道家人为了买皮和给他做手术,已经欠了不少债,他就已经很自责和愧疚,所以,在细菌感染时,他就说了“宁愿去死”的糊话,如果他知道家人为他捐皮,他肯定接受不了和拒绝植皮。


为了救丈夫,候二妮左手臂上的“伤”还没有恢复好,她就主动去找医生,说,继续取我的皮吧,上次取了我手上的皮,这次就取我腿上的皮,不够,继续取,取完我全身的皮肤,我都愿意,只要能救他,让他活下来,哪怕他有后遗症,不能干活,或者残了,我也愿意,他若不能干活,我就养他后半生,他若残了,我就照顾他余生,只要他活着,能陪我和孩子说说话比什么都强。再说,解决不了皮源,前面的努力就可能白费了。




医生虽然感动满满,但却不赞成再取候二妮身上的皮,因为一是候二妮刚捐皮不久,不想让她再捐,二是取候二妮腿上的皮,她就要躺床上一个月才能下地走路,而袁志豪又离不开她的照顾。


候二妮听后也有点犹豫了,她犹豫的不是要躺在床上一个月才能下地走路,而是担心她太久不能去看丈夫,丈夫会起疑的。


就在候二妮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袁志豪的父母去找医生,要求取他们二老身上的皮,无论如何都要继续救儿子,不能放弃,只要能救儿子,取完他们身上的皮也愿意,他们虽然年纪不轻,但身体还算比较结实,不用担心。




什么是父爱母爱,这就是父爱母爱,从孩子出生那刻起,父母就是孩子的守护神,孩子有难,父母挺身而出,拉孩子一把,毫不犹豫。


在袁志豪父母的坚持下,医生同意了取他们身上的皮。


取完皮后,袁志豪的父亲躺在病床上,咬着牙,忍着疼痛。他说,真的疼痛,常人难忍受,换药时,解开纱布,用酒精消毒时,两条腿就像火烧一样,疼死了,想想儿子全身都疼,他是怎么忍受的,太遭罪了,心疼死儿子了。




袁志豪的母亲也是取腿上的皮,疼得她有时直冒眼泪,换药时,疼得她咬紧牙关,紧紧地抓着儿媳的手,表情非常痛苦,但她说能换取儿子的命,她遭些罪不算什么。




袁志豪父母的皮取下了,袁志豪的头皮也愈合了,医生马上给他做植皮手术。


袁志豪再次被推进手术室,在进手术室前,候二妮跟在后面对丈夫说,没事的,没事的,她在安慰丈夫,也是安慰自己,不管是丈夫,还是她,都需要信心和信念,心中有信念,希望的种子才会生根发芽,长叶开花和结果。


袁志豪进手术室后,候二妮依然守在手术室外,一刻也不离开,她在祈祷丈夫植皮手术顺利,她在等丈夫平安走出手术室,重获新生。


经过几个小时,袁志豪的植皮手术做完了,袁志豪被推出手术室,医生说袁志豪烧伤的创面全部植完皮,植皮手术很顺利。


候二妮听后,眼泪瞬间涌出来,丈夫全身终于植完皮了,她们移植到丈夫身上的不只是她们身上的皮,更是一家人的希望和爱,但愿所有的灾难到此结束,不久后,一家人能和往常一样过日子,不求富贵,只求平安健康,一家人好好的在一起。


或许上天也被感动到了,命悬一线,九死一生的袁志豪在最后一次植皮手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治疗,医生说给袁志豪植的皮成活率达到了90%,情况很好,没有生命危险了。




袁志豪终于从死神手中逃回来了,他身上穿着家人用他们身上的皮和爱为他而做的“人皮外衣”重生了。


袁志豪的家人因他重生而抱成一团,哭了,他们所有的努力有了奇迹,他们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欠下了债他们会慢慢去还,欠下的情他们会去回报,只要活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如今,袁家一家人过着平淡而又幸福的日子,经历过苦难,一家人更加珍惜重生后的日子,袁志豪和候二妮夫妻俩更加恩爱。


虽然当初为了救丈夫欠下很多债,但候二妮从来不怨,在她眼里,钱没了可以再挣,欠了债可以去还,但若人没了就啥都没了,人在希望就在,她当初没有放弃,做对了。


虽然袁志豪重生后,因为身体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法像以前一样做家里的顶梁柱,家的重担就落在候二妮身上,她既要工作挣钱,又要照顾丈夫,但候二妮也从来不怨,在她心里,公婆没有失去儿子,她没有失去丈夫,孩子没有失去爸爸,这个家依然完整,依然温暖,这就已经足够,只要家完整和温暖,哪怕她养丈夫一辈子也值得。


人性有丑恶的一面,更有善良的一面,医院是个生离死别的地方,更是个暴露人性的地方。


在医院,有些女人因为生的是个女儿,就遭重男轻女的丈夫和公婆冷漠和嫌弃,没人照顾,吃冷饭,丈夫忘了妻子是自己余生相依相伴的人,忘了女儿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公婆忘了儿媳也是自己半个女儿,忘了不管是孙子还是孙女,都是自己的后代,都要疼爱,丈夫和公婆的冷漠是人性丑恶的一面。


在医院,有些老人住院,儿女们因为老人的医疗费谁出多了,谁出少了,或者谁照顾多些,谁照顾少些,而斤斤计较,吵闹不休,这些儿女忘了父母是如何把他们养大,忘了一家人不要计较太多,有力出力,有钱出钱,这些儿女的不孝是人性丑恶的一面。


除了冷漠和不孝,还有很多因这或那的情况暴露出更多人性丑恶的一面,但请相信,这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暴露出人性真善美一面。


像候二妮这样倾尽所能去救丈夫,对丈夫不离不弃,像袁家父母为了救儿子,不顾自己年纪大了,依然割皮给儿子,像袁志豪的姐姐这样手足情深,像候二妮的兄弟姐妹倾心相助,这样的暴露出人性真善的事例其实很多很多。


请相信人性绝大多数是善良有爱的,患难更见真情,也请大家都要保持善良,对自己的亲人不离不弃。


写在最后:

1、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有缘走到一起做夫妻,就要珍惜这份夫妻缘,平日里彼此要对对方好,彼此珍惜对方,同甘共苦,患难时伴侣才会不离不弃。


2、血浓于水,亲人若不幸有难,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一家人团结起来,共渡难关,只要亲情在爱在,困难就会变小,甚至在绝望中创造奇迹。


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行行也会存在着危险因素,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安全意识不能少,尤其是哪些可预见到可能发生什么危险的行业,更加要增加安全意识,做好预防危险发生的防护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人性   卤肉   医院   公婆   大婶   手术室   烧伤   大叔   家人   对此   丈夫   儿子   身上   手术   父母   医生   地方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