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的再婚家庭有多少是两个人可以幸福到老的?

我同事张丽已经二婚好几年了。

张丽今年38岁,在34岁那年跟前夫离了婚。

她前夫也是我们一个单位的,不过是外地人,离婚的原因很狗血,他老公出轨,在单位宿舍被小丽逮个正着。

其实,挺不理解她前夫的,张丽生的面目清秀,个子虽然不高,但身材削瘦,给人小巧玲珑的感觉。

而她前夫出轨对象听说长的一般,我没见过,纯属听说。

发生这样的事,没几个女人能容忍吧,所以她前夫带着唯一的儿子辞了职,两人变卖了唯一的一处房子,分了房款,他前夫也回他老家了。

张丽沉寂了半年,突然有一天叫家人朋友同事给她介绍对象,她彻底走出来了。

因为她还算年轻,长相娇美,给她介绍的人不少,有离异公务员、老师,大龄未婚男青年等等,但她都拒绝了。

最后选择她现在的老公,也是离异但无孩,离婚原因听说是女方没有生育能力。

她现在的老公是做销售的,经济条件蛮不错的,大概是结婚半年,张丽怀孕了,他老公对她关心备至。

不过不知道怎么回事,三个月后胎停了。

这让小两口挺伤心的,不过没过半年,张丽又怀孕了。

小心翼翼到快生产时,一天早上才上班的小丽突然大出血,被救护车急送去医院,听说生产时命悬一线,不过老天保佑,母子平安。

可能是张丽满足了他做爸爸的愿望,也可能是他看到张丽用生命为他生孩子。现老公把名下好几处房产都划归到张丽名下,还给张丽买了台红色的宝马车,用于通勤。

他所有的收入也少交给张丽了,也成了被发零花钱的一族。

休完产检的张丽上班回来,乍一看还像个小姑娘,可见他老公家给她月子照顾的多好,而她休息约我们逛街,出去玩,他老公就化生超级奶爸。

看着越来越年轻、笑容越来越多的张丽,可见她二婚挺幸福的。




再婚家庭是否幸福,是否能够走到最后,这取决于两个人对待感情的态度。

大多数再婚家庭之所以半途而废,基本都是因为金钱问题,和双方的子女问题。

我的一个邻居就是再婚家庭,到现在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了,前一段还看到老两口,手挽手一起出去溜达。这个老爷子我也曾经问过他,老爷子虽然没说的太明白,但是,只说了一句“钱整明白就行了”,虽然就这么一句话几个字,但却是很耐人寻味的。

许多再婚家庭,特别是双方都有子女的,尤其是女人,总是想让男人接受她的孩子,或者她的那些所谓亲属,这些再婚家庭中,年轻的和没有孩子的还好说,特别是那些中年的再婚家庭,本已经人到中年,遇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人,已经不容易了,特别是一些女人,要懂得珍惜,不要总是耍小聪明,总是用那些所谓亲属做借口,动不动就让男人随什么份子钱,这是最让男人反感的,也是导致不少再婚家庭半途而废的根源。

再婚家庭要想幸福,要想走到最后,两个人必须坦诚相待,而且,个人自己的家人亲属,自己去应酬,不要把对方牵扯其中,对方如果有心,代你奉献一些财物,你就应该领情,永远记住,半路夫妻~特别是中年以后的半路夫妻,不要把以前没扯清楚的事,让现在的另一半买单,再婚的夫妻,钱财方面必须事先说清楚,只有这样,走到最后的可能才会大些!




太难啊,都要为自己彼此的原生家庭影响。我处一个六年,没有领结婚证,我俩孩子都成家立业,没有什么负担,她一个孩子在深圳工作,工资待遇不错,也没有什么负担,两个人在一起开一家餐饮店,钱她收,我要用找她拿,她也不会说什么,后来今年新冠肺炎关门了,失业三个月,五月份开始上班,我介绍她去一家酒店炒菜,我到另外一家炒菜,我工资也没有给她,她就不爽,每天回家也很少交流,除了性生活和谐什么都不和谐,我知道她变心了,但是我不相信,到五月三号被我发现出轨了,虽然没有当场抓到但是基本上差不多,回来就说好聚好散,我说你想出轨就已经想到要说这句话啦,我给她三天时间搬出去,永生不相见。虽然我到现在还没有走出来,每每想起心还一直在滴血。但是我也要谢谢她陪伴我的日子,也谢谢她能选择现在放弃我,也谢谢她让我半个月瘦了十八斤。这辈子过好自己就行。毕竟身边还有太多太多的人和事需要我的关心,付出,上养父母下爱下辈子孙。




我父亲再婚十几年了,过得很幸福,这种幸福也给了我来自娘家人的底气和依靠。

父亲和阿姨都是二婚,阿姨是带着弟弟跟父亲结婚的,是真正意义上的重组家庭。父亲和阿姨结婚时父亲五十多,阿姨四十出头。有我这个女儿和阿姨带来的儿子,父亲和阿姨就认为是儿女双全了,也考虑到生养问题,就没有再生,生物学上没有共同子女。

父亲把弟弟当亲儿子待,父亲和阿姨结婚时弟弟才十几岁,未成年,初中辍学就外出打工了。父亲见弟弟年纪小,没文凭也没技术,这样在外面打工纯粹只能下苦力,这么小个娃娃在外也很不安全,更不长远,可能以后媳妇儿都讨不到。父亲就跟阿姨和弟弟商量,让弟弟回来读书,父亲供他,教他。

弟弟后来跟我说,从来没有人像父亲这样在乎过他的未来,包括他自己的父母。当时父亲把他当大人一样,尊重他、与他商量读书的问题,他都不知所措,只是说了句:“谢谢爸。”

父亲把弟弟送进了一所职业学院上学。这也是根据实际现实和弟弟的意愿做的决定,如果是想复读一年初三考高中,以后考大学这条路,弟弟基础太差,学习一向也不怎么样,对他来说这条路没有学门技术更好更有未来。

就这样,弟弟在父亲身边长了三年,从职业学院毕业,父亲又托亲戚朋友给他介绍了一家铸造业企业的工作,与他的专业是对口的,弟弟就去杭州工作了。工作两年多就从普通员工做到了主管,收入近万。认识了弟媳这样漂亮能干又很踏实的女孩。

父亲又着手给他装修婚房,给他准备彩礼,弟媳家并没有提彩礼这个要求,我们这方也不太兴这个。只是父亲觉得要让对方觉得我们很重视这段婚姻,重视弟媳,让对方放心,准备了彩礼。

弟弟说,娶媳妇儿这件事他以前都不敢想,更不敢想会娶到一个漂亮又能干的。一再说父亲是有远见的,把他接回来读书,让他有了文凭技术,有了高收入,很多东西自然就跟着来了,更重要的是有了未来!

侄儿出生后,弟媳带到一岁也去杭州和弟弟一起工作。是父亲提出来的,他说夫妻不能长久分开,更何况是年轻夫妇。孩子就留在老家,他和阿姨看,让他们安心在外打拼。弟弟也说要让侄儿留在父亲身边,他说长在父亲身边的孩子都不会差。比如他的姐姐,比如他自己。

父亲带侄儿是非常耐心也非常靠谱的,比阿姨还靠谱。阿姨没读过多少书,科学育儿就不要想了。有一次侄儿高烧,父亲出门办事,她还给侄儿捂汗,父亲回来时孩子都高温惊厥了,阿姨还不知道。

那天也很危急,父亲在侄儿被抢救稳定后还给我打电话说这事,问问我的意见,要不要跟弟弟说下这个事,毕竟是件大事,而且跟以后他们自己带孩子时处理孩子高烧一事有关。但他又担心弟媳知道了会产生婆媳矛盾,拿不准就给我电话商量。

那天父亲回家,阿姨还在外面看电视,父亲发现平时活蹦乱跳,会在父亲开门瞬间迎上来的侄儿没动静。一看孩子在床上被阿姨裹得严严实实捂汗,已经开始抽搐了。快六十的父亲,就这样抱着孩子就冲出家门,钱都忘记带。

送进医院缴费时才发现没带钱,父亲马上说自己是xx,哪个单位的,孩子的命要紧,他一定会把钱补上的。医院也同意了父亲的请求,可见父亲平时为人是极好的,医院有医生认识他,所以破例没缴费就进行抢救和后续治疗。

就差那么一点点时间,侄儿就可能窒息了。弟弟对这样事十分感恩父亲。有一次父亲体检数据有问题,我接他到重庆复查,弟弟都天天打电话关心,除了确实关心父亲的身体健康,也是想问父亲什么时候回去,阿姨一个人在家带娃他是一点都不放心。

有时候我都有点搞混。到底谁是弟弟亲生的父母?!那次孩子高温惊厥的事,父亲最终是跟弟弟打电话说了的,因为孩子有一次高温惊厥,后面只要发烧就容易出现高温惊厥,孩子的父母是必定要知晓情况的,以防之后遇到处理不当。但是父亲再三跟弟弟说不要告诉弟媳是因为阿姨不恰当的捂汗造成的,等过段时间,找机会自然的跟弟媳提一下孩子高烧惊厥的事就可以了。弟弟也知道父亲的用心,家庭的和睦是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包容的。

去年父亲突发心肌梗,这件事真的让我特别有感触。父亲是晚上七点多,突然心绞痛,然后就开始呼吸困难,马上通知了住在家对面的小叔,阿姨带着侄儿走不开。就这么近的距离,小叔生怕耽误了,拉了别人的摩托车骑到马路边接到父亲,送父亲去医院。

我是八点钟接到小叔的电话的,当时我也是一个人在家带着五岁多的孩子。我马上通知在外出差的老公连夜赶回老家。阿姨也通知了弟弟弟媳,弟媳让孩子外婆第二天一早就进城接孩子,阿姨要照顾父亲。

老公是第二天上午就赶到父亲身边的,弟弟弟媳是第四天赶回去的,换我老公回来换我回去。因为父亲手术我是必须陪在父亲身边的。

弟弟是等父亲手术稳定后才回杭州的,他们两夫妻商量后,弟媳自愿留在老家,弟媳认为家里又有老又有小的,有个年轻人放心一些,加上侄儿马上也读小学了,老人家可能管不动了。

父亲出院的时候,是弟弟主动去结的账,除去医保报销,自费两万多。

我们是普通家庭,两万多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弟弟大概也知道费用不会低,因为一开始还未确定最终手术方案时,他就跟我说过:不用担心,再贵也得治,我会想办法的。

他不跟我商量的直接结账我还挺懵的。别人家亲兄弟姊妹间为了父母的医疗费也会商量甚至相互推脱。我们家都不走这个过程的就直接了了。

我觉得我还是需要平摊一半,弟弟却说:“没什么的,都是一家人,谁手上松动一点谁就给。我是家里的男人,理应多担待一些。”

就挺感动的,弟弟知道我的窘境,也没点破,就很理所当然的承担了父亲的医疗费。


现在弟媳在老家,我们在外就挺安心的。有时候弟媳还打电话跟我告状:“姐姐,你管管老汉,他又在网上乱买药,我都给他甩了一堆了!药怎么能乱吃嘛……都不知道是谁教会他网上购物的!”

我打电话问父亲,父亲就直答应:“要得,要得,我晓得了,不买了……”

就挺人间烟火气,平凡又幸福。

父亲现在头发已经白完了,阿姨可能是因为日子过得好,没什么焦心的事,五十多了还没白头发。父亲说,这十几年才像是“家”,这样的“家”会等到阿姨都白了头发的。




我爸今年90岁,我妈78岁,他们是二婚,一起过了四十多年,谈不上有多幸福,但是真正走到了最后。

没人敢娶的女人,我爸娶了

我妈遇到我爸时是单亲妈妈,她的前夫病故了,留下了三个没爸的孩子。我爸因为文革时期的迫害,受冤25年刚刚出来。

当时我妈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生活,虽然她还年轻漂亮,但是没有哪个男人敢娶她。在他们那个时代,饥饱问题是人生的头等大事,一个家庭突然多出四张嘴,这简直是要命的威胁。

我爸刚刚出来,我爷爷已经去世了,曾经辉煌的家也不复存在了。他成了一无所有的老光棍?好在我奶奶还健在,挨家挨户地给我爸找媳妇,最后看上了我妈。

一开始我妈并不同意,一是觉得我爸年纪比她大的多,而是我爸长得也不帅。我奶奶很执着,找到了我外婆,从我外婆这下手,好说歹说,我外婆心动了,觉得我妈带着三个孩子,哪个男人敢要?

外婆终于说动了我妈。就这样,我爸和我妈结婚了。一结婚就有了三个孩子,当了后爸。

结婚没多久,我爸文革时期的事情被平反了,有了工作,有了工资。

半路夫妻也是伴

我爸被平反后,虽然工资不是很高,但是在哪个年代已经很不错了。家里开销起码有着落了,再加上我爸我妈人很勤快,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等我和我哥出生时,我爸已经快60岁了。我们家生活也已经脱贫了。那时整个村里人还吃黑面时,我家已经大米白面,村里刚通了电,我们家就有了黑白电视。

我爸因为平反,国家给了一定的补偿。可是除了工资,我爸什么都不要。甚至连国家补助的房子,他也不要。

他一心只想做个平头百姓,所以提前办了退休。对此我妈很不高兴,因为原本我们可能会生活在更好的环境,有更好的生活条件,但我爸愣是把到手的福气用脚踢了。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妈心里再不高兴,也只能随着我爸。我爸受冤25年,早就看破了生死,对什么荣华富贵根本无欲无求,只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

相扶相伴30多年

我爸我妈现在结婚已经30多年了。我爸耳朵背了,腿脚也不方便了。我妈还很精神。我爸整天守着电视看抗战片,我妈爱出去玩。每次出门,她都要把我爸安顿好。

有时候我妈去哥哥姐姐家串门,早上去下午就回了。她不放心我爸。即使我爸在家有我嫂子照顾,我妈也不放心。

我爸每天早上要喝新鲜茶,要吃鸡蛋。我妈不管什么时候,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烧开水给我爸泡茶,煮鸡蛋。哪怕她生病了也要自己做这些事。

我爸虽然脾气不好,可是每次他犯错了我妈说他,他总是低着头一声不吭。

今年春节我妈心梗住院了,做手术的第二天,我爸就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去病房看我妈。当90岁的老爸按住78岁的老妈的手说“疼坏了吧?”我分明看见我妈的眼睛红了。

我后来分析了一下我爸妈的婚姻,觉得他们之所以二婚也能白头偕老,主要有这些原因。

首先,两个人都没二心。虽然是二婚,但是我爸我妈两个人一心为家。我爸挣得钱一分不少的给我妈,我妈也精打细算每一分钱,尽量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其次,我爸虽然是后爸,但是对我的哥哥姐姐们一视同仁。在吃饭都是问题的时代,我爸愣是让哥哥姐姐们都去上学,并没有因为他们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而轻视他们。

最后,我爸和我妈互相包容对方。我爸脾气不好,我妈会包容他的坏脾气。我妈身体不好,我爸会分担我妈的劳力。直到现在,我爸都还习惯自己洗衣服。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婚姻,也没有完美的个人,真正幸福的婚姻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0.5加0.5等于1。两个不完美的人互相包容理解,互相学习成长,才会有完美的婚姻。不管头婚还是二婚,都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弟媳   幸福   家庭   彩礼   侄儿   前夫   在外   外婆   阿姨   弟弟   父亲   老公   夫妻   身边   孩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