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业主拒缴物业费,物业利用门禁卡和物业费捆绑不让业主进门,物业有这权力吗?

物业没有这个权利,但他们就是这么做,你有什么办法!

我们小区就是不交物业费,不给电梯卡,没有电梯卡,你二三十层楼。你怎么上下楼?没办法,为了领电梯卡,业主都乖乖地交物业费。

我们小区坐电梯刷卡,交了物业费才能领卡,一户免费给两个卡,家里人多卡不够用的,自己再出钱买,一个卡十块钱,我家四口人,我又买了两个,没办法,胳膊拧不过大腿!

我们小区属于回迁房,本地户主和外地户主物业费不一样。本地户主物业费每平米一块钱,外地户主是一块四,

停车费也不一样!刚开始收停车费的时候外地户主是一千二,本地户主是一千块钱,业主们嫌收得太多,就去政府部门告,去物业闹,堵大门,后来闹的物业也怕了,就把停车费给我们统一降成了每年六百块钱,



这就是我们的电梯卡,弄的个这个特别麻烦,




第一,物业没有这个权力,这么做也是违法的;

第二,业主拒缴物业费绝大多数都是有原因的,其原因或许都是真实的,物业与业主心照不宣,但物业无动于衷就是不改善服务,甚至是服务越来越差,业主个体是弱势群体,只能以不交物业费来抗议;

第三,业主,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三者之间是无法说清楚的矛盾体,客观上作为业主委员会是代表业主行使管理权力,但往往不是这样,久而久之,矛盾累积使业主不相信业主委员会,只能以不交物业费无声抗议;

第四,物业有权力通过法律诉讼来解决,但往往物业没有底气这么做,因此,以流氓方式不抬杆,不发门禁卡来胁迫业主,这是违法行为。

第五,这么多业主拒绝交物业费,为什么物业公司还继续干而不走呢?就是有利可图或降低服务质量来往下混,赖着不走说明什么?利益是第一位的,另外,原开发商所属的物业公司产生的问题就更复杂了,隐瞒公共资源,房屋质量隐患,这些若物业公司不干了,抬起屁股就是一个大窟窿,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其实这里面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

1、物业服务不到位,业主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也可通过业主委员会解决,但不能通过不交物业费解决,也解决不了。现实中,无论多好的物业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小问题、小瑕疵。如果业主因为看物业不顺眼就可以不交物业费,那么所有小区的物业费估计都收不上来物业费了,当然也就不会有物业为业主提供服务了。法律为了维护物业服务市场的秩序,是不予许业主随便不缴纳物业费的,所以无论如何如果无法与物业达成协议,最终物业费是逃不掉的。当然,物业服务不到位,要看什么事情,如果是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的义务没有履行或者法律规定的义务没有履行,业主完全可以通过业委会协调物业,也可以通过诉讼解决。法律支不支持的,就是不合理的。

2、业主不交物业费,物业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一般情况下,只要物业起诉,不交物业费的业主是肯定会败诉的。物业通过其管理权力,妨碍业主正常使用房屋,显然属于侵权行为你,是法律所禁止的。

3、房屋作为业主的私有财产,业主享有完全使用权,无论什么情况下,物业作为受聘服务方都不能侵犯该项权利,更不能通过不让业主进门、停电、停水等违法措施逼迫业主缴费。从法律上讲,物业已经违法,业主完全可以通过报警、投诉等途径解决。严重的,可以通过更换物业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业主是房屋的所有人,物业公司仅仅是服务公司,没有任何权利限制业主回家。

有的小区物业公司,如果业主不按时交物业费,会被小区物业公司断水断电,当然这更是违法的,绑定门禁卡,物业费逾期了,就进不来,完全是违法行为。

欠物业费是一回事,不让业主回家是另一回事。一个是物业合同纠纷,另一个就是赤裸裸地侵权行为了。

面对被物业公司停水停电以及门禁卡用不了的情况,应及时取证搜集证据。

当然,不交物业费,大多是对物业公司服务不满意的,除了极少数的业主本身就是恶意拖欠的,以此用这种不交物业费的方式对抗物业公司。但是,只要是物业公司提供了服务,又挑不出什么大毛病来,想要以此抗辩不交物业费,很难获得法庭的支持。

而物业公司以限制业主回家的方式来处理,更是激化矛盾,不利于事情的解决,有的小区物业在催收物业费就比较积极,比如打电话催收、比如去你家敲门甚至在门把手上留下拖欠物业费的提醒,等等。而不是直接不让业主回家。




物业没有这个权利,物业公司这样做是违法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大毛   业主   权力   物业   户主   块钱   业主委员会   电梯   外地   途径   矛盾   权利   小区   房屋   法律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