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越长大越喜欢和珅”?

和珅看似贪官污吏,罪大恶极,实则运筹帷幄,顾全大局。就拿赈灾布粥来说,和珅用糟糠之米煮粥,人人得尔分食,感觉挺让人气氛的,甚至人人得而诛之,反之,若是精粮佳肴,必定遭到饥饿之人哄抢,身强力壮的,吃饱撑着,老弱病残依旧食不果腹,所以权衡之术,和珅玩的明明白白的,溜须拍马都是小事,对事不对人吧




其实和珅也是很有才的,看王刚老师演的和珅,真是无人能比,并且现在越来越觉得他的为人处世之道值得我们研究。




我一直很喜欢和珅,和珅府邸去过,和珅传记看过。今天撇开所谓价值观暂且不论,和珅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和珅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2001

年还曾入选《华尔街日报》世界级富豪:十八世纪世界首富。虽然贪污是他最大的过错,但其能力与才华还是应该得到承认,其最大功绩是背着大奸大恶骂名,代替皇上和国库存下了富可敌国的财富;其最可敬之处就是以命相搏让刚继位的嘉庆皇帝拿他开刀,杀一儆天下,国内即刻安稳。[大笑]当然,这是反话。但作为成年人,和珅身上的确有太多值得学习或者拥有的本领。

一、出身不由己,前途靠自己。和珅(乾隆十五年(1750年)~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十八日),钮祜禄氏,字致斋,原名善保,满洲正红旗人。

和珅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武官家庭,但他与弟弟和琳从小都受到较好的教育,十来岁时被选入咸安宫官学,接受儒学经典和满、汉、蒙古文字教育。和珅天资聪颖,勤奋努力,成绩突出,因而得到老师吴省兰等人的器重。

仕途转折乾隆三十四年,20岁的和珅继承祖上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第二年,参加顺天府科举乡试,没有考中举人。不过,没有功名的和珅,后来却因颇有才学主管了许多文化、教育事业。 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23岁的和坤被任命为三等侍卫(正五品),成为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四十年升御前侍卫,并授正蓝旗副都统。四十一年三月入军机。以善伺上意得宠幸,史书:“高宗(指乾隆)若有咳唾,和珅以溺器进之。”擅政20余年,升迁47次,权倾朝野,百官争相谄附。

二、精于理财。和珅九岁前父母双亡,看尽人间冷暖,也就是那时他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命运。当时儒家思想提倡的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此思想指导下,大部分儒家文化人对于财务理财一窍不通。但相反,和珅却是商业头脑非常发达,在成为管库大臣以后,便大展拳脚,为皇上积累了十分丰厚的财富,因此乾隆皇帝对他愈发器重,火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正蓝旗   嘉庆   万福   满洲   泥古不化   乾隆   蒙古   器重   侍卫   太后   皇上   注释   能力   人生   喜欢   社会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