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城,提拔为正科级有多难?

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一大学同学,地道的农村娃,无人脉无背景,但天生酒量大,白酒能喝五六斤,加上情商高,口才好,经常被领导喊去挡酒。大学毕业第七年就解决了正科待遇。他想趁年轻到下面乡镇担任主职历练历练,但几任领导都不肯放人,一直把他搁在县委办副主任位置上。我们都笑他是“六朝元老”。直到今年,他得了肝硬化。在他强烈要求下,也看在他这么多年为招商引资卓越奉献的份上,总算把他挪了个位置,在县城某单位任一把手。单位不大,带编人员仅二十多个,还有几个是劳务派遣,但事情不多,轻松,体面,待遇也不错。他很满意。尤其是他下面的副职都是女性,她们的老公基本都是处级干部,这算是相当优质的资源了。可遇不可求。





在县城,正科级已经算到了最高的天花板了,要想成为正科级,那是难上加难。

第一,一个中等水平的县按照50万人算,一般正县级为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县政府县长,县政协主席4个人,正县级占约12万分之一;副县级约40人,占约万分之一;正科级约150人,占3000分之一。这还不算空降的和交流的干部,所以,你至少是3000人里面的第一,才有可能成为正科级。

第二,干部选拔条例规定,科员两年可以提拔副科级,副科级两年可以提拔为正科级。但这只是规定,从科员到副科至少有两个隐形台阶,从副科到正科可能有3个以上的隐形台阶,这样算来,从科员到正科,至少得12年才行,而且每一步都要踏上,这就更加难了。

第三,部门的强弱我直接关系到提拔使用,比如,你若在两办,组织部,纪委,财政局等强势部门,那就快一些。如果在残联,工会,供销社等部门,那也许领导十几年都不会知道有你这么个人,还谈什么提拔使用。

综上所述,若在县上,提拔为正科级真的很难。




我在乡镇工作过11年,当过党委委员兼党政办主任,深知在县城提拔正科级的难度。下面以一个下辖15个乡镇的中等县城为例,分析一下县城提拔正科级的难度。

一、县城正科级职务较少。在县城提拔正科级,那岗位大概就是:教育局长、交通局长等县直局长,县委办常务副主任,政府办主任,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公安局常务副局长,纪委副书记,政法委副书记,人大内设机构负责人,县政协内设机构负责人等,以及公路局、县医院、县供销社、县政务服务中心、县委党校等正科级事业单位负责人,大概有60个正科级职务。

二、副科级竞争正科级的难度。竞争县城的正科级的副科级人员,不仅有县城的副科级,还包括乡镇的副科级人员。这些副科级人员大概有400名。400名副科级,竞争65个正科级,概率为16%。

三、从科员提拔到正科级的难度。科员要晋升到正科级,必须先晋升到副科级。一个县城包括乡镇机关,科员不下于800名,我们以800名计算。800名科员,竞争400名副科级,概率为50%;再从副科级晋升正科级,概率变为16%*50%=8%。

以上分析的数据仅仅供参考,事实上县里的科员,想要晋升到正科级,概率比8%还低,真正的概率不到5%。




在在一个县级辖区内(包括县级市),人口若在50万左右,大约有15个左右的乡镇,100个左右的科(局)级单位。上级严格控制领导职数,担任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副县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共有25人左右:县委有书记、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监委主任)、组织部长、宣传部长、政法委书记、统战部长,共9人。其中一名副书记兼任县长职务;县政府正副县长配备5个人,特殊情况如上边来挂职锻炼可能多出1~2人;人大、政协都是一正四副,均有一名非中共人士担任副职。过去因人设事的副县职务一律取消,保留工会主席由人大副主任兼职,人武部部长在县委兼常委。各乡镇书记、乡长、人大主席是正科级干部,大约在45人左右。各委、局均为正科级单位,人数多的配备党组书记和局长两个正科级干部,总共不会超过110人,包括县委县政府的直属事业单位,如工、青、妇、科协、文联和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的相关单位如园艺局等(占100个县直单位的2/3)。如果和乡镇一起计算,也就是150人左右。现在实行公务员职级并行,以解决科级干部晋升机会较少的问题,担任正科8年以上正科实职,可晋升为四级调研员(副县级待遇)。但担任正科职务必须从副科级提拔,不能少了副科这个台阶,乡镇和县直的副科级干部大约有550人左右,提拔为正科的凤毛麟角。现在又有新政策,有公务员身份的才能担任行政单位和乡镇的正副科级职务,其它另行安排。




回答这个问题,用数据说话最有说服力。

因工作需要,县里正科级的人数我进行过详细的统计,算是有理有据。

下面说重点。

以我所在的县城为例,全县人口30万,公职人员(事业编+公务员)近万人,看到这个数据会给人一种机构臃肿的感觉。

实际上事业编占了大部分,公务员的数量并不多,只有1500人,正科级实职有220人,其中包括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人大主席;各大局书记、局长;正科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机构改革后一把手目前仍保留行政身份和级别);人大、政协各委室主任;中央、省、市驻县单位一把手等。

全县1500名公务员里包括了科员、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处级干部人数只有40人对结果影响不大,这里不单独考虑。

按照正科级实职220人来计算,从科员提拔到正科的概率是220÷1500=0.1466666667=14.7%,也就是说100个科员里大约有15个人会提拔为正科,这样一看其实难度也不大。

但是要考虑另一个因素,县里的正科级干部并不一定都从本地公务员队伍里提拔,有的也从事业单位里调任,还有的会从上级机关或者外县调入,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那么真实的概率肯定会比14.7%低。

结合实际进行比对,其概率大约为10%左右。

于是,可以很形象的说,在县城提拔为正科的难度是十里挑一,10个科员里有一个会被提拔为正科。

已经很难得了,想想我们曾经上学的时候,假如一个班有50人,那么只有前五名才能提正科,妥妥的三好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正科级   县城   实职   副科   科员   县政府   县委   县级   概率   乡镇   职务   难度   公务员   人大   单位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