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老外眼里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认识一个外教老师在中国待了5年,现在已经习惯中国的生活方式,回去一段时间反而适应不了自己国家的生活,外教说在这5年里对中国破除了很多的误解,也闹出了一些笑话。

你身边的老外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生活习惯差异很大

1、中国人吃了午饭后习惯趴在桌子上午睡,而老外说他们那里的人就不会这样,趴在桌子上睡觉会被同事误认为是生病了,而且肩膀会很不舒服。

2、中国人习惯晚上洗澡,而在他们那里的人基本上都是早上起床后洗澡的,刚来时还被中国人误会说整天不洗澡就睡觉,怎么这么懒惰呢。

3、中国的公共厕所是真的多呀,基本上只要人流量多一点的地方都有厕所,而且还装饰地特别漂亮,刚来时让他一度以为是一个旅游景点。在国外外面厕所是很少的,想要上厕所只能跑连锁快餐店了,比如肯德基,麦当劳这种。

4、中国人喜欢把衣服拿到外面晾晒,太阳大时特喜欢晒被子,而老外他说在他们那里都是使用烘干机的,要是把衣服拿到外面晾晒会被邻居投诉的,可能是不雅观吧。

5、中国的厕所有很多都是蹲式的,当然也有马桶,不过在国外基本都是坐式的马桶。老外说他真的很难蹲下去,估计这个就是每个中国人都会的技能吧。

6、在中国消费完全不需要付小费,有时候付小费还会让一个中国人生气,可在他们那里很多时候都是要付小费的,一般就是消费的5%~10%这样,有时候小费支出费用可不少了。

7、中国人很喜欢主动结账,有时还会争着主动去付款,甚至还出现推搡的情况,老外说他的中国朋友太客气又有钱了,在他们那里更习惯AA制。

8、在中国公园、小区的早上会经常听到一些噼里啪啦的声音,他一开始以为是枪支声,结果是有人在那里甩陀螺运动呢。

9、在中国生活,中国人特喜欢用零凑整,尤其在超市购物时,有次买了96块钱的东西,那时候他是现金付的,拿出了100块,结果收银员问他有没有1块,直到现在也转不过弯为什么要这么做。

10、喝热水成为了每一个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习惯,天气冷要喝热水,天气热也要喝热水,生病了更是要多喝热水,而在他们国家,大家都是普遍喝冰水,现在他也习惯喝热水了,说是真的对身体好。

11、在中国生活,出门基本上带个手机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用到现金,手机支付已经应用到各个场合,就连小摊贩都用这个,而他们那里还在使用信用卡和现金,回去生活了一段时间觉得非常不方便。

12、在中国要是生病了是可以直接去医院的,无论是大病或者小病,等待时间都不会特别久,而在他们那里看病真的太难了,有时候要等上一年,半年的。

13、中国人普遍不喜欢晒太阳,每次出门时都会全副武装,戴上帽子,穿上防晒衣,喷上防晒喷雾等等,而老外他们那里的人比较喜欢美黑,把自己晒成小麦色是最好的了,觉得这样比较好看。

14、中国人的家庭观念非常好,父母会用心地教育子女,为孩子全心全意,而子女也特别孝顺父母,一家人紧密联系,甚至住在一起,觉得这样很温馨又温暖。

15、中国物流速度真的太快了,刚来时网购商品,晚上下单第二天就给送到了,当时他都惊呆了,而在他们那里就没有这么快了,最快要3天,普遍都是要一周才送到,而且服务都不是很好。

16、中国的方言实在是太多了,看到一个城市里还有几十种的方言,有些听都听不懂,他笑道原来学习了几年的中文依旧不能听得懂中国方言。

17、有一点他特别羡慕中国人,那就是身上没有体味,或者很轻的体味,而他就不同了,明明没有怎么运动但体味就是很大,出门都要喷香水的。

18、中国人实在是太勤奋了,下班后依旧很努力工作,有时候周末,节假日都在加班,他特别佩服中国人这一点。

19、在中国生活他发现了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学生特别喜欢约一起上厕所,尤其是女生,下课后他就看到他教的班级学生约着一起上厕所,真的太神奇了。

20、在中国生活,两个人手拉着并不代表人家就是情侣,有的只是表示关系好而已,而在国外亲密的朋友是不会手拉手的,这样会被误会是情侣的。

21、中国人很喜欢拍照,吃饭前要拍照,逛公园要拍照,看到天上有一朵云也要拍照,不过中国手机拍照是真的很好看呀。

22、在中国订外卖配送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配送费好便宜呀。而到了他们国家外卖员送外卖都是靠骑自行车或者走路的,订外卖至少要提前两个小时才行。

破除误解

1、中国人并不是都穿中山装,蓝绿衣服,走路也不是踢正步,其实反而都很时尚,中国的商场里有很多漂亮的衣服,奢侈品也很多。

2、中国人并不会飞檐走壁,也不会功夫,但是有些人会武术,这是需要经过专门学习的。

3、并不是每个中国人都吃狗肉,可以说大部分人都不吃狗肉,这个吃狗肉的事真的在外国人眼中太偏见了。

4、中国女人并不是个个都穿旗袍的,穿这个非常考验身材,有这个误解估计也是看有关民国时期的电视剧影响的。

5、中国的环境特别好,城市基础设备完善,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种乌烟瘴气,臭水沟一堆,遍地是垃圾。

6、不得不说,中国的治安实在是太好了,以前他认为中国不安全,来这里之前还担心自己的钱包被偷,后来才知道完全是多想了,其实在中国大晚上出门都没有问题的。

7、中国其实并不落后,他来中国前觉得中国很落后,人民生活困苦,还在点着煤气灯生活,可来了这里才发现处处都是高楼大厦,中国人富有的人非常多。

8、在中国生活,发现原来并不是所有中国男人,女人都长一个样,在他们国家可能看到中国人比较少,而且也脸盲吧,觉得每个中国人模子都一样,可来了这里才知道每个人都是各式各样的。

美食大国

1、中国的美食实在是太多了,来了这里才吃到了正宗的中餐,原来以前在他们国家所吃的中餐都是伪中餐,都是经过改良的。

2、中国人太会做菜了,可以把很普通的食材做的很美味,就像他其实特别害怕爪子类的食物,比如鸡爪,鸭爪这些,可在中国尝试了之后真的觉得太好吃了,而且还有各种口味,有口福了。

3、在中国生活,晚上会有很多人喜欢到大排档吃夜宵,大排档的美食实在是太多了,可以在这里吃小龙虾,小炒肉,猪肚鸡等等,吃着烧烤,喝着小酒,跟朋友聊聊天,这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呀。

4、中国有一种美食叫辣条,很多中国小孩或者成年人都非常喜欢吃,以前他是不敢尝试的,吃了一次之后就是感觉真香呀。

5、中国当地的小吃务必要尝一尝,每个省份,城市甚至小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中国简直就是美食大国呀。

中国发展快速

1、中国不愧是基建狂魔,而且基建速度很快,中国人实在是太勤奋了,工作也很卖力,曾经就见过一个亭子只要5天就盖好的,我觉得很平平常常的事,他却觉得很不可思议。

2、中国的基础设施很完善,很多小区楼下有各种健身器材,老人,小孩和大人都可以在这里玩和锻炼身体,真的太好了。

3、坐一次中国的高铁,就会发现高铁服务非常好,又稳又快,看到屏幕上的200多的车速,飙升到300多的车速,他甚至抓紧了座椅把手,可车内却很平稳,压根就不需要担心。

4、中国人是又勤奋又努力,工作效率也非常快,特别爱好学习,每天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在学习技能上,下班了依旧刻苦的工作。

5、中国人的业余活动很多,人们过得幸福快乐,早上或者晚上时分,公园就会出现有很多的老人和年轻人在跳广场舞,锻炼身体非常积极。

6、中国人并不穷,有钱人还是比较多的,在中国有很多奢侈品商店,到那里购物的人是真的,价格贵的都不需要考虑的。

7、中国幅员辽阔,真的是太大了,而且旅游景点是真的很多,要想玩遍走中国,那得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写在最后:

没有来中国之前,很多老外都是通过媒体和互联网了解中国,有很多都是很片面甚至是带着误解的,来了这里真正地生活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中国已经发展的很快速了。

现在老外眼中的中国是一个强国,发展快速,中国人生活在一个安全的国度,人们幸福安康,工作勤奋又努力,对于老外也是友善又包容的。

他相信以后的中国会发展地越来越好,也会有更多像他这样地老外来到中国,更了解中国,喜欢上中国,能够在中国生活是很幸福的。




要么是一脸懵逼,要么是赖着不想走。

我身边的老外朋友,来到中国之后,基本上就分这两款。

而俄罗斯性感大妞尤小娜是这款:刚来中国的时候一脸懵逼,现在赖着不想走。


尤小娜原来的中文名字叫尤娜,跟她的俄罗斯名字谐音,后来被中日韩女孩装嫩文化带得跑偏了方向,就此改名叫尤小娜。

我是在拉萨的酒吧偶遇的尤小娜,一番神聊,都是游客,都来自北京,就彼此加了好友。

她说自己刚来中国时,感到一脸懵逼的事是:为啥中国人干啥都不用花现金,而是拿着手机比划?

在中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她发现,在北京生活也好,出门旅游也罢,基本上拿着手机比划,几乎就能搞定所有事情。

尤小娜说:连乞丐都用二维码收钱,哇哦,这实在是太酷了!

尤小娜在北京五环外买了房子,摆出一副要在中国长期混下去的架势。

原来租住公寓楼时没啥感觉,现在走向中国北京普通的小区,尤小娜很快就面临着让她哭笑不得的事儿。

那就是很短的时间,邻居大妈们都不拿她当外人了。

让尤小娜倍感温暖的是:邻居大妈们都很关照她,生活上有点什么事,跟大妈们吱一声,人家都会乐呵呵地帮着她。

让尤小娜倍感尴尬的是:邻居大妈们都很关注她,老是开门见山地问她有没有男朋友,上回来的是不是你的男朋友?

大妈们还跟她保证:你要是想找个俄罗斯小伙呢,大妈们手上没有这款存货,肯定是帮不上忙了;你要是想找个中国小伙呢,大妈们能给你组个团挑挑看!

尤小娜很喜欢邻居大妈,但又害怕她们问她这个问题。

尤小娜不想离开中国,因为在中国比在俄罗斯挣钱多,吃的比在俄罗斯好,生活比在俄罗斯要便利很多,也更丰富多彩。

但尤小娜同时也觉得北京人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大多数人的奔波感都太强了,有点累。

尤小娜说:北京既是一个发展得超快的城市,又是一个慢不下来的城市。

我觉得她说的这句话,很有道理。

另外,尤小娜现在汉语说得很溜,并且她已经知道了北京话不是什么都带儿话音,要说朝阳门,而不是朝阳门儿。


我还有一个老外朋友,是一个部门的同事,他英文名叫萝卜头,喔不,罗伯特;我们都叫他老罗。

老罗不但是个话密,还是个北京话说得很地道的话密,爱好之一就是于滔滔不绝中扔几句北京土话,然后坐等女孩子们给他点赞。

然而这一年多来老罗很是郁闷,因为他是澳大利亚人;而不熟悉他的人跟他聊天,都会问他来自哪里?他又没有说谎的习惯。

结果他发现,说到自己是澳大利亚人时,气氛倒也没什么变化,但总有一点怪怪的;还会有人直接问他,怎么看待澳洲某某人的发言……

老罗根本就没兴趣聊这个。

老罗也更加不想去聊铁矿石。

我说:老罗,你可以说自己是堪培拉人,我告诉你哈,中国人得有一半不知道这是澳大利亚的首都。

老罗说:没戏,人家不知道,还会问这是哪国的!

我说:老罗,要不你就说自己是巴基斯坦人。

老罗一撇嘴:我倒是想啊,但我长得一点也不巴基斯坦!

我说:老罗,你应该对中国人民有信心!咱们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是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才拿猎枪去突突;澳大利亚人也不都是豺狼嘛,你算是咱们的国际友人。再说了,你就算是头豺狼,咱们中国也不像美国,咱们枪支管制,也不会真有人拿猎枪射你啊!

老罗龇牙一乐:您可真会安慰人!


老罗其实已经可以算作是半个北京人了。

他最爱吃的,是他老丈人做的杂酱面,白吃和百吃都不厌。

前几天,他刚上小学的儿子扔了几句京骂,老罗还被学校“请家长”了。

老罗极其郁闷——倒不是被“请家长”有多郁闷,而是班主任也跟他聊起了铁矿石……




原公司一名法国的合作伙伴,几年间,横跨了由北至南的神州大地,让他见识到了不一样的中国。

公司2014年和法国达能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斯蒂夫作为执行总裁,他在指导我们企业旧工厂改进的同时,也参与新工厂的全面建设。2016年,我们工厂扩建二期,集团投资策划部和斯蒂夫团队,来到了我们工厂,参与监督指导。

在一次酒席中,因为喝的是红酒,斯蒂夫一行三个外国人,把集团投资策划部的一干人等,全部放倒了。第二天在项目部,把斯蒂夫嘚瑟的,一个60多岁的法国老头,横眉冷眼的,走路都带风。公司总经理实在看不下去,既然来到白酒大省,六朵金花之地,岂能任由你外国人猖狂。

第二天晚上,总经理组局,拉上公司的管理团队,准备再和斯蒂夫一决高下。当晚,就不再喝红酒了,而是换成了当地的高度烈酒,酒精度数达到70°,定要好好招待斯蒂夫一番。在饭局上,刚开始斯蒂夫是来者不拒,一杯杯烈酒下喉,还能春风满面,指手画脚。

公司总经理制定的战略为,你斯蒂夫不是高傲自负吗?来,今晚我们就轮番上阵,看你到底多能喝。这一晚的战况无比惨烈,众人端着70°的白酒轮番上阵,斯蒂夫硬着全部接招。我们这边8人,喝到中途,相继倒了6个,而斯蒂夫还能继续战斗。

此时,没倒下的总经理和计划部负责人,带着倒下6位兄弟的使命,继续围攻斯蒂夫。几番轮回,斯蒂夫双眼开始迷糊,这才双手举起,示意战斗结束。此时,我们这边剩下的两人也不行了,倒在了椅子上。斯蒂夫也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最后没撑住,还是倒在了椅子上。

这一次饭局,500ml装70°的烈性白酒,足足喝了8瓶,斯蒂夫一人就喝了三瓶半。

第二天上午,斯蒂夫没有来公司,直到下午13点,才摇晃到公司,见到公司总经理,直接就竖起大拇指,并说道:“Your team is very good,Chinese people are very United!”(你们这个团队非常棒,中国人非常团结)。一个酒局,彻底把这个法国老头喝服了。

到了周末,公司总经理想着带斯蒂夫去周边转转,于是选择了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峨眉山,此行,完全是对斯蒂夫的心灵洗礼和视觉震撼。

周六下午,一行人驱车来到峨眉山脚下雷洞坪处,想着准备歇息一晚,第二天一早坐缆车上金顶。在雷洞坪,斯蒂夫自己在外闲逛,不小心走到了一片猴区,他手机拿着一盒牛奶,本想散步之余,作为自己晚餐食用。

没想到,走着走着就有只猴子跳到了他肩上,着实把他吓一跳。在他还没有反应过来时,猴子就伸手抢过了斯蒂夫手中的牛奶,跳跃到护栏墩子处,开始咬着吸管吸吮着。斯蒂夫回魂过来,看着这一幕,甚是惊讶,中国的动物也太灵性了吧!连喝牛奶也会?

不由自主地掏出手机记录这神奇美妙的一刻。同时,他也看见周边很多人群都和猴子打成一片,那种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感觉在斯蒂夫心中油然而生,他很久没有看见过,人与动物这么和谐的场面了。

第二天五点半起床,攀爬一截20分钟的台阶路后,来到了接引殿坐缆车。别看时间这么早,去的时候现场早已排起长龙,好不容易到了斯蒂夫他们,当斯蒂夫得知一车能坐100多人,而且缆车是从悬崖峭壁边上去时,双脚就直哆嗦。

在总经理的搀扶下,这个紧张的老头才握紧了拳头上了车。缆车启动,离开地面,咯噔一下,差点没把斯蒂夫吓出心脏病。幸亏缆车平稳运行,斯蒂夫在感受到游客人惊讶的叫声时,才向窗外看去。

看着弥漫在山间的云雾,变化万千,把几座山峰装点得婀娜多姿,这才让斯蒂夫也跟着赞叹。下了缆车,往千佛顶走去,让斯蒂夫感觉到了自然的空气清新,顿时神清气爽。

跟着众人来到观景台,云雾里逐渐升起的太阳,让人不由得感叹有种“日出江山红胜火”的景象。再配上山谷间壮观的云海,朦胧中让斯蒂夫觉得犹如踏入仙境一般。

随后一行人来到十方普贤菩萨佛像,很幸运,随着阳光的逐渐升起,迎着阳光的那一侧,让斯蒂夫一行人看见了难得一见的佛光。听随行人给我们的描述,斯蒂夫看着佛像背后之光,吓得连忙双手合十,虔诚朝拜了一番。

当天很多人看见佛光,在这个离天最近的地方,都自动围着普贤佛像双手合十转圈,祈祷风调雨顺,家人平平安安。此刻,带给斯蒂夫的视觉震撼,让他由衷地崇拜中国这个江山如画,大地似锦之处,这个观云海、望日出、看佛光的绝妙之处。以斯蒂夫的话说:“中国真是一个神圣的地方”。

在金顶游玩了一番,就再坐缆车,坐旅游大巴来到了报国寺。当斯蒂夫走进报国寺,看着游客们在供香处作揖、叩头、再插入香火,让他觉得仿佛是一场心灵洗礼。他闻着香火,闭上眼睛,能感受到内心深处有种独特的安静。

当天周六,凑巧,也是峨眉山武术协会在外义演的日子,当斯蒂夫他们从报国寺出来时,外边正在武术表演。“峨眉刺、峨眉剑、峨眉猴棍”等“舞枪弄棒”的招式,看得斯蒂夫眼花缭乱,不断鼓掌的同时,嘴里还不停的冒出“good、beautiful”等赞美之词。

峨眉武术那种内外兼修、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一招一式一武林,一山一人一世界的特点,又让斯蒂夫感觉到了一场视觉盛宴。在斯蒂夫眼里,中国人,不但人人会功夫,就连猴子也会功夫,惹不起,了不得。

惊奇的峨眉山之旅结束了,在返程路上,斯蒂夫还意犹未尽,期待下次再次光临。

斯蒂夫作为中国区的执行总裁,他也游历了中国很多地方,如清华、北大、武大等高校;爬过“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万里长城;游览过故宫、天安门;登过峨眉山、东方明珠;也去过成都的春熙路、宽窄巷子等。斯蒂夫老头把法国人那种浪漫、艺术、时尚凸显得畅汗淋漓。

通过他的游历,他眼中的中国是这样的:

第一:中国人的团结是刻在骨子里的。无论他到达哪个城市,或者哪个工厂,他都能看见中国人的血性。平时可能看着不言不语,但一到关键时刻,很多人都会挺身而出。就像喝酒一样,让他见识到了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团结,也许,这就是信仰和精神吧!

第二:中国企业发展速度超乎想象。在他接手这块业务时,他觉得总部是在侮辱他,因为达能在全球排名前列,全仰仗于百年的沉淀,因此,他看不起此次中国履职。当他真正接触到中国企业时,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作为同行业,中国的标准不比达能差,甚至有些理念和制度还优于达能。几年的不断深入,四处旅游,让他深深地爱上了中国企业。

第三:中国的交通非常便利。国内高铁网的全面布局,大力促进了社会发展。有些时候,斯蒂夫也会乘坐高铁出差,虽然内饰比不上法国高铁,但速度上和安全性能是法国高铁无法比拟的。法国高铁最高限速300,而中国高铁时常看见380、400公里的时速在飞驰。

第四:中国把纲常礼仪用到了极致。他不管到任何高校,还是任何企业公司,学生们、职工们表现出的“仁、义、礼、智、信”,彰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他觉得中国是礼仪之邦大国,有一种令人窒息的强大。现在的中国,早已没有祖辈欺负那般的羸弱。

第五:中国奇迹时刻都在诞生。尤其近两年,他最敬佩的就是“中国制造”,“中国速度”。他亲身设计的工厂,在法国的规划下,起码要3年才能完工,而在中国,不到一年就呈现在了他眼前。

而在疫情爆发之际,他滞留在了中国,更是让他感觉到了什么是“中国速度”,毅然果断地“封城”,抢占时间搭建的医院,物质的生产效率,人性化的管理等,让他感觉生活在中国,就是生活在幸福之中。

其实,在斯蒂夫眼中,有道不完的中国的好,有说不完的中国神奇,这里就陈列五点他认为非常好的原因吧。

最后:我想说,中国就是这世界上最幸福、最安全的国度,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我在苏州工作时,接触最多的是日本人。其中两位印象比较深刻,都是我的直属上司。

五十多岁的S桑,工作死板而又固执,特别不招中国同事的喜欢,私底下被同事戏称“死人皮”(皮肤状况很差)。刚进公司的我,啥也不懂啥也不会,只会随时应和。S桑虽然是部门领导,但同事们对S桑是抱团抵抗态度,向来都是阳奉阴违(已有风声说总部评判他能力不足,要调回日本),S桑也是无能为力,只能啥事儿都找我们这种新人。随着接触的时间越来越长,我才知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作为一个公派中国的外国人,S桑毫不掩饰自己对中国方方面面的不习惯,常常抱怨中国料理不清淡,添加一大堆重口味的调料,让他吃着吃着想吐;走在中国的马路上,会闻到奇怪的味道;中国人没有礼貌,总是麻烦身边的人等等。每每听到他跟我抱怨一大堆的时候,我就恨不得一棍子给他打回日本去。同事都让我别理他,当听不见他说话,不要跟他争辩,不然他会用日本的那套“前辈制”来PUA你。果然,有人不幸中招了。同为新人的G同事,因为突然牙疼的厉害,请假去看医生,给他请假单的时候,他居然不同意,说G同事没有提前申请假期,突然请假,工作会有影响,必须提前申请,临时请假不批。部门里几个老人看不下去,一起去帮腔,S桑才勉为其难的批假,但必须G同事答应看完病,不管多晚都要回办公室把工作做完才能下班。这以后,G同事就像被S桑盯上了一样总是被他找麻烦,我们也是爱莫能助。直到有一会,S桑突然叫住我,让我过去给他翻译几句话给G同事,我还纳闷呢,G同事会日语的,结果走过去发现,G同事站在S桑办公桌前面一声不吭。仔细听过才知道,G同事漏了个邮件,导致客户那边差点断线,S桑要G同事承认错误,只是这个认错方式有点过分,他要求G同事当面说出“我范的错误,我是猪”。G同事不肯说,S桑这才叫我过去,再翻译一遍给他听,必须说,不然不能离开办公室。我虽然把S桑的要求翻译给G听,但是我的内心是奔溃的,我想要是我的话,就摔桌子走人了!!就这么僵持了好久,G同事扛不住了,说出了“我范的错误,我是猪。”S桑露出了胜利者的姿态,说可以回自己座位了。我却久久不能平静。接下来的日子里,G同事越来越难做,被逼无奈提出离职,第二天,S桑调回日本的邮件也过来了。他是兴高采烈的走的。。。我想他这样的一个传统老日本人,是讨厌中国的吧。。。

后面总部从日本调过来新的领导T桑,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已有一儿一女,拖家带口的来到中国。还没从S桑精神压迫下缓过来的我们,突然遇到T桑,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一点都不像日本人,积极的融入中国的环境中,来了没多久,就买了辆电动车。不用公司派车接他,自己骑电动车每天招摇过市的进入公司,甚至有几次是边骑车边吃手抓饼的骑到公司楼下。这种新派日本人跟我们一起工作,立马整个工作氛围都不同了,规避了很多磕磕绕绕的规矩,做起事儿来特别利索,部门在他的领导下啊,蒸蒸日上。他说他想留在苏州分部,他喜欢苏州这个城市,还有中国很多其他城市,他想带着他子女走遍中国。

我觉得人都是在进步,同一个国家,不同年纪的人对中国的认知都是不一样的。




久居法国,幸好认识的法国人还比较理性,有一定见识,也有被法国媒体深度洗脑的,有些法国人去过中国或与中国产生过某种联系。

比如一位老先生的女儿十年前去过上海,待了一段时间,在我们聊天时,他就说了一句:中国的10年等于这里的100年。

去跟团旅游一圈回来的跟我说,他超喜欢北京,舒适、惬意、人少。人少~真的第一次听人如此形容北京,引发了我的瞳孔地震。

去公干出差,北京、上海两地都待过一段时间的说:就他个人观点来讲,他更喜欢北京,而且说了好几遍,我并没有问,是他自己说的。讲述他参观那些古迹的经历,就好像我这个北京人没去过似的。那时他的表情和神态,都深深沉浸在对美好旅程的回忆中,定是终生难忘。

法国人对拥有古老文明和文化的国家,还是非常尊重和喜爱的。法国的书里都写着,日本文化源自中华文明,更别提旁边那个半岛了。偷国再篡改历史,也只能洗脑本国国民,老外不认。

我的家庭医生,一位法国女士。去年在看诊时,主动询问:中国有养老院吗?我知道她的潜台词,她是想问中国养老院里因新冠病毒死了多少人?我回答:有,好的公立养老院排队时间很长,比如北京的要排100年。私立的有不少很高级,要先交会费,每个月再付租金,非常贵。

再者,病毒在中国早就切断了社区传播,机场实行闭环管理。凡是检测阳性的,不管有没有症状,一律送到医院,阴性的才送到酒店隔离。所以,病毒根本就没有到达养老院。她眼神中泄露出不可思议,说法国医院没有位子了。意思是说病床全满,医院负担沉重,无法像中国那样,将全部阳性病人送入医院。

查看法国新冠数据,会发现有趣的现象,四百多万人感染,只有二十多万人治愈,十万人死亡。那么剩下的三百多万人,岂不就是在家里自愈的么。当然这个数据并不确切,因为养老院有很大一部分数据误差,还有在家里因为没检测而死亡的人,也不计算在其中。

就算是在中国,医院众多,全国一下要接待四百多万病人,医院也都要挤爆。幸好,我们策略英明,及时高效的封城,人民也非常配合,切断了病毒的广泛传播。基层工作人员日以继夜的辛勤付出,成就了中国抗疫的胜利。

还有其他的,这次先写到这儿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峨眉   小费   峨眉山   老外   都会   俄罗斯   缆车   法国   大妈   北京   中国   眼里   同事   习惯   中国人   身边   喜欢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