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宁愿降低生活标准,也要缴纳社保,这是为什么?

我有个同学,她出个馊主意可把她的老母亲坑了。因为她是当会计的,在她家里就她一个文化人,父母兄妹都听她的,把她当成主心骨,什么事都跟她商量,让她出主意。

前些年让交社保,一次补交六万,当时很多人都交了,她母亲也想交,但是她手里只有四万块钱,想跟她借两万。

当时她可能不想借给她母亲钱,她说了两条不交的理由,第一母亲年纪大了,也活不了几年了,交了不合适开不了几个钱,回不来本。

第二父母年纪大了,手里要留点钱,以备不时之需,这钱存银行利息都比社保给开的多。再加上父亲有退休金,老两口靠父亲退休金就够生活了。

在她的劝阻下,她母亲放弃了,她周围所有邻居都交了,唯独就她没交。

由于社保年年长工资,那些邻居都开两千多了,年纪大的有的开到三千了,而她母亲一分钱没有。

前几年她父亲在世时候还好,两千多块钱也够俩人吃饭,现在她父亲去世了,只剩下七十多岁的老母亲,一分钱收入也没有。

她母亲和弟弟妹妹都埋怨她。她没办法,也不能看着母亲吃不上饭,她背着老公,每个月给母亲五百块钱生活费,她弟弟妹妹指不上,他们自己家生活都很难,母亲只能她养。

她母亲心脏不好,为了减轻女儿负担,老太太在山上开荒种地,想省点买菜钱,又晒又热,晕倒过两次,去医院检查冠心病,还贫血,营养不良。

现在菜也不能种了,我同学想给她接家里,但是婆婆不干,婆婆在她家住呢,真是左右为难。

她后悔死了,都怨她当初阻止交社保,结果害的母亲现在身无分文,如果母亲现在每个月有两千块钱收入该多好啊,年轻时好过,老了干不了活,身体又不好了,没钱真不行。




我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每个月收入不到2000块钱,还每个月咬牙交社保760块。

我因为要兼顾上学的孩子,找了一份兼职工作,上班时间自由,有空上全天的班,没空上半天或者不上班。

公司不给兼职人员买社保,收入也相当低。但我再过几年就40岁了,所以尽管老公失业快两年了,还有房贷的压力,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的重担,但我还是咬牙从去年开始交了社保。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我只选择交了最低档的养老险,医保太贵了没交,买了农村的新农合。

我为什么这么坚决交呢?那是因为我身边有两个很典型的例子:

例子一:我大姑夫妻在工厂做了十多年,因为工作强度比较大,五十多岁的时候实在吃不消了,加之两个儿女也都长大成人了,就辞了职回老家种地。

工厂不是一开始就买社保的,到他们辞职也还只买了7年,离缴满15年还差8年。

大姑夫妇想一次性补齐,但社保局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说不可以,得按月慢慢缴,什么时间缴够十五年什么时候开始领。

大姑夫妇本来想放弃自己缴的,毕竟一半时间还没缴到。当时大姑父是52岁,大姑是51岁。男性是60岁退休,如果继续缴的话大姑父可以在退休年龄前缴完,60岁就能正常领退休金。但女性是55岁退休,大姑缴完就是59岁了,要少领4年的退休金。算来算去感觉划不来。

并且保额年年都在涨,两人的缴费不是一笔小数目,现在又回家种地了,他们怕把打工存的10几万块钱都缴完了也还没够15年,要继续缴也只缴大姑父一个人的。

大姑说得好像挺有道理的,但他们的儿子女儿极力反对,坚决让他们两个人都继续缴,以后缴不上了由他们兄妹负担缴。

儿女有这样的决心,老两口也不好坚持了,然后就弃了医保只继续缴两个人的养老保。医保缴费年限长,他们选择农村一年一交的新农合,两个人加起来一年也只要几百块钱,住院能报销80%。

转眼10年过去了,现在大姑父夫妻都在领退休金了,两个人加起来每月能领二千多,足够他们花销了,在乡下种点菜,养几个鸡,清闲舒适得不要不要的。寒暑假儿女都会把孩子送回来跟他们小住,小日子过得不知道有多滋润。

例子二:这个是我堂姑,我堂姑父是教书的。早年教师收入很低,并且我堂姑父当年还是民办教师,收入更低。堂姑独自带着儿子在农村种地过日子,非常辛苦。

后来堂姑父转正了,薪资待遇也越来越好。唯一的儿子也工作成了家。辛苦了一辈子的堂姑随堂姑父进了县城,给堂姑父做做饭,打打牌,开始“享福”了。

刚进城家里很多亲戚都劝堂姑买份养老险,这样老了也有点经济来源。堂姑很不以为然地说:“浪费那钱干什么,孩子爸以后会有退休金的,教师的退休工资不低,够我们花的。”

“他的是他的,你的是你的。”有亲戚不放弃地劝说。

“他的就是我的!我跟他辛苦了那么些年,他敢不给我花?再说我还有儿子呢,自己生的还能不养我?”

见她那么坚决,众人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前年暑假,离退休还有两年的堂姑父在冲凉房摔了一跤,说没就没了。

堂姑“享福”的日子也算到头了。虽然有一笔丧葬抚恤金,但送走堂姑父后也没余下多少了。没有经济来源的堂姑看着手上的钱一点一点地减少,心里慌得很,想去和儿子住,儿媳妇不乐意了:你当初只顾自己“享福”,不愿帮着带孙子,现在我自己妈妈把孩子看大了,你又想进我的门,晚啦!

农村的泥砖老房子年久失修也不能住人了,60岁的堂姑想找工作,哪那么容易?

现在在县城租了间破旧的老房子独自生活,熟人给她介绍了份工作——晚上在医院陪床,全年的夜班。

我想我大姑和堂姑就是有社保和没社保的区别吧,若买了社保,老了至少也能有个饭钱。

总之,养老险是最基本的保障,是老了后的饭钱,是尊严。

那些宁愿降低生活标准,也要咬牙缴纳社保的人,我想大多是和我一样的想法吧!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非常感谢耐心读完的小伙伴们。




我今年37岁,以前的想法一直是存钱养老,身边发生了几件事让我改变看法才决定交社保,我在三年前开始交社保目前已经交了30多个月,虽然每个月都要交几百块的社保费,但是我心里也感到更踏实了。

我工作的地方不给交保险,单位里的人有的自己交社保,有的人挣一分花一分没给养老做打算,我身边的朋友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全额交社保不合适,他们宁可把钱投资或者存银行也不买社保,当时我是赞同朋友的这种看法,也是想着自己存钱养老,直到我接触几件事才下定决心买社保。

邻居家儿子34岁,是个特别好的小伙子,不仅为人和善还特别有礼貌,遇到谁家需要帮忙他都第一个上前,小伙子的父母人也很好,看到哪个邻居都笑脸相迎。

对于小伙子34岁还没有女朋友这事我们都很不解,小伙子不仅身材高大、善解人意工作也很不错,怎么就找不到女朋友。

和小伙子的父母接触一段时间后,我们聊起这事才知道,原来小伙子之所以没有女朋友的原因是他父母没有退休金。

小伙子家原本住在城郊,前几年因为家里动迁给了一笔钱,他们一家三口才搬到我们这里,小伙子在20多岁的时候就处过几个女朋友,最后谈婚论嫁的时候都因为小伙子的父母没有退休金而告吹。

这几年小伙子的父母着急了,他们逢人就托人给儿子介绍对象,还说自己动不了时会去养老院不给儿子增添负担,奈何现在的姑娘都很现实,谁都不想找父母没有退休金的男朋友。

我们整个楼里都知道小伙子的父母没有退休金,也没有人再给他介绍对象,最后小伙子的婚事只能搁浅了。

仪表堂堂的小伙子就因为父母没有退休金而找不到女朋友,我都很替他惋惜,但是没有办法只能说还没有遇到有缘人吧,从这件事上坚定了我交社保的决心,毕竟我女儿也上初中了,如果我女儿长大后因为我没有退休金而耽误她找男朋友,那我后悔不都晚了吗。

我们单位以前的做饭阿姨刘姨做饭很好吃,她人也很干净利落,就是脾气不好一点屈都受不了,每天只管自己做饭这摊,多一点活都不干。

我们工作的地方人不太多,员工吃饭就在后厨放张桌子,后厨的塑料凳不多,一起吃饭时每次都是站几个坐几个,老板娘从库房里找出来几个落灰的凳子,安排做饭刘姨把凳子刷出来给我们坐。

凳子拿过来两天刘姨都没刷,老板娘问起来她就说忙着做饭没空干别的事,背后她和我们念叨“老板娘就是见不得她闲着,看她闲一点给她把时间安排满,以前多安排的工作都做完了,这又找出来这些脏兮兮的凳子,如果这次她再把凳子给刷了以后保不齐还会给她安排什么活”,所以做饭大姨的意思就是只做饭,其余的事一律不管。

我们也不好去评断谁对谁错,老板娘给做饭刘姨安排的活也是厨房里的卫生问题,这回让她刷几个凳子也挑不出来什么,但是刘姨就是不刷,最后事情整僵了,刘姨主动提出不干了。

我们都知道刘姨之所以这么硬气,就是因为她有将近3000块的退休金,独生女儿还给她买穿买戴,她来我们厂里做饭完全是因为家离我们厂近,做饭又是她强项,她退休没事做打份工挣点零花钱,从刘姨的穿戴上就能看出来她不差钱,打工完全是出于找个事做所以她才能这么硬气。

刘姨不干后,接班做饭孙阿姨是从农村过来打工的,她才51岁看起来又老又黑,孙姨和上个做饭刘姨完全不同,她说话特别卑微,做事也抢着去做,只要有人说句菜不好吃她就紧着解释,弄得我们怕她太敏感吃饭时都不敢多说话。

孙姨刚来时做饭找不准,她怕做多了剩下老板会不高兴,她总是最后一个吃,而且是我们剩多少她吃多少,如果没有剩余她就饿着,她这么做为的就是不留剩饭让老板对她印象好一直留她在厂里做饭。

听孙姨说起,她们夫妻俩年轻时一直在老家务农,现在年纪大了干不动体力活就进城打工,他们都没有退休金家里还有两儿一女没有结婚,孙姨不仅要给儿子攒钱娶媳妇还得给自己挣养老钱,她没啥文化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所以才特别珍惜这份工作,为了让老板留住她,不仅把厨房那一块弄好得空时还帮着老板收拾办公室,老板的花也是她负责侍弄,对我们也是非常客气。

两个做饭阿姨一对比,就能看出到老时有份退休金有多重要,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交社保的决心。

我小姨一辈子都住在农村,她没有养老金现在上了年纪身体也添了毛病,打工也找不到合适的只能在家里养些鸡鸭和种点小菜为生。

小姨父去世前治病花了很多钱,小姨把家里的钱都花了还欠了一些钱,大表弟是妻管严他不敢多管小姨,还不想帮我小姨还债,小姨为了儿子两口子不闹矛盾把债都自己背了。

小表弟的老婆是独生女,他结婚时两家共同拿钱在县城买的房子,小姨和姨父从没住过一天小儿子的婚房,就连小姨父在县城住院时,小表弟都没让小姨去她的新房住过一天。

小姨身上没钱,两个儿子又不管她,她身体不舒服只能挺着,我看出来她走路没有力气带她上医院检查,小姨检查出来有血压高和冠心病的毛病,骨质还有些疏松,我给小姨开了一些药让她按时吃,并嘱咐她过段时间再来复查。

待小姨身体好一些时,她为了挣钱只身一人来到我们这里打工,她因为年纪大身体又不好,换了几个工作都没有合适的,在我家住了一段时间不得已又回到老家去。

小姨在老家找个照顾老人的工作,虽然她把工作说的很好,我去看过她一次还是能看得出来她做的很吃力,我给她留了一些钱她不要又塞给我,最后我偷偷的把钱塞在她包里回到家才打电话告诉她。

小姨在电话里哭得很伤心,我知道她的难处,身体不好一把年纪还得四处打工,两个儿子因为她没有退休金都不想养她,所以小姨不敢歇着,她要趁着自己还能动多攒些钱留些养老。

看着可怜巴巴的小姨,我心想:如果小姨能有份养老金她儿子也不会不养她,即使她两个儿子不管,小姨自己有养老金也不会过的这么狼狈,以至于生病都没钱去看,拖着病体还得打工挣养老钱。

看着小姨的境遇我想到我的晚年,我一定要趁着年轻给自己存钱更要交社保,等年老时有份养老金看病有医保,那样即使孩子顾不上照顾我,我自己有钱月月领养老金就算住养老院也会有尊严的活着,一想到这我马上把交社保提上日程。

2008年的时候我就在社区办理的大医保,每年只交300左右,费用不贵看病还能报销,2019年我正式办理社保,交的百分之60那档,当时每个月只需交479元,随着每年递增目前社保已经涨到每月685元,虽然社保费每年都增长我也没有后悔交社保。

今年我37岁,按我们这边的政策我应该55岁退休,我打算一直交社保到退休,到时我就能有21年工龄,这个时间工龄数不算多也不算少,我相信到我退休时领的养老金怎么也能够我吃饭了,这些年里我再趁着年轻多攒些钱,争取以后不给女儿增添经济负担。

结合我交社保的心理活动,我来谈谈很多人宁愿降低生活标准,也要缴纳社保,这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让晚年生活老有所依、老有所依,宁可年轻时过得苦一点晚年生活过得也要有尊严。

自己缴纳社保的人,通常都没有正式工作,属于灵活就业或者是打零工的中年人,人到中年有老人和孩子需要养,自己又没有正式工作,本来挣的就不多还要拿出一部分钱用于交社保,这对谁来说都是一种负担,更会在无形中增加一笔家庭支出,为了晚年时有退休金可领不得已只能降低生活标准。

在此之前我担心延迟退休,也想过无数种方案应付养老,有每月固定存钱、买房用于出租、买股票买基金买国债定期存钱,这些办法我都尝试过,最后为了安全起见交了社保,不仅如此我还给自己定下每月存钱的标准。

我这么做的目的不仅仅是满足养老,还为了积攒财富给孩子减轻一些压力,让下一代过得不至于像我们这么累。

好在我老公在国企工作,他有五险一金不用操心社保的事,他退休时的工龄有30多年比我能多开不少钱,我们又没有车贷和房贷即使每月交685元也不至于太累,这钱也算给自己攒下了,到我退休时可以按月领养老金不用指望孩子养老,一想到这我就觉得这钱花的值得也不用过分纠结了。

我要奉劝已经步入中年还没有交社保的朋友一句话“年轻时即使过得再难,挣钱也比年老时容易,年老时没有退休金没有医保指望儿女养活才是真正的苦日子”“先苦后甜总比先甜后苦要好,为了自己的晚年幸福,为了不给儿女增添负担,年轻时一定要把社保给交上,不然等到年老时没有退休金再后悔就晚了。




这些人是正确的选择

许多人宁愿降低生活标准,也要缴纳社保,这是这些人有长远眼光。

不管是缴的职工社保,还是缴的城乡基础养老,都应往远了看。

从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来看,缴费的目的是对养老有个保障。

趁着有劳动能力,有一定的收入,拿出一笔钱给自己养老作储备。正如有些老年人所说,“过河钱”。啥叫过河钱?就是养老钱。

可是有的人没有长远打算,“开资三天乐”,吃喝玩乐有钱,缴社保没钱。到老了看到别人能领“劳保钱”挺眼馋羡慕后悔了。到时候后悔也晚,直拍大腿也没用。

可能对下岗职工缴社保有些难度,因为缴社保费逐年提高,会形成一定的压力。

有些人放弃不缴社保了,抱着超过15年就能办退休就行的心理。

到了退休年龄,继续缴社保的,和中断缴社保的,缴费年限不一样,领的养老金也就差距大了。

再说国家每年对企业职工调整基本养老金,都有工作年限这一项,每年养老金也会拉开差距。

缴社保有压力的人怎么办?

除了能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缴社保以外,降低生活标准也是不错的选择。

从眼前来看,虽然生活标准有所降低,是暂时的。比如豪宅别墅先缓缓买,有住的就行。宝马奔驰车先推迟几年买,有车骑有车开就行。别总想着穿貂,有衣服穿就行。

把节省的钱,把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钱缴上社保,到老了养老不犯愁,好日子在后头。现在艰苦点能克服,到老了不用艰苦,享清福多好。




为了老有所养。

趁年轻还能蹦哒,降低生活标准,逼自己存一笔养老金,老弱无能失去劳动能力了,才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养老金不能让人大富大贵,只是最后一道养老屏障。人老了,能力一年不如一年,还需要提前为自己谋划才行。大家都明白靠儿靠女不如靠自己。如果儿女不孝,老人至少有钱养活自己。即使儿女孝顺,也很少有人能像发养老金一样按月给父母发生活费零用钱吧。

孝顺的儿女也有无能为力自顾不暇的时候,老人自己有钱,给孩子减轻了负担,活得才硬气。

有人说,我自己存钱养老,不买社保。这种想法太幼稚。首先,这钱能存得下来吗?一旦要用啥紧钱,还不拿来花了?其次,即使你存了几万十几万养老钱,即使孩子不像苍蝇盯粪一样盯着这钱,一缸死水能舀几年?而社保就是源头活水,只要你还有一口气在,就有钱领。

有的铁算盘担心没领回本就死了,不划算。这是典型的小事精明大事糊涂。你这么会算,不早发财了吗?还用计较这点得失?“没领回本”的钱,政策怎么规定的我这里不说。你只管有尊严地活着,不手心向上就行,死了的事就少操心吧。

我的父亲,1933年生,农历8月满了88周岁,上半年我都还在为他的养老保险奔波。5月份交了18000+,6月份第一次就领了3——6月4个月,每月领1000+。因为百年过世后,还可以领15个月,相当于父亲领第一次钱就“赚”了,还不说以后每年都要增加。

换做别的聪明人,一定会考虑投入与产出吧。我才不管那么多呢!现在父亲自己有钱了,再不用像以前那样由我每月给零花钱了。

父亲的一些老伙伴就因为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没买。哪知10月份系统关闭了!现在想买也没门儿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社保   大姑   姑父   退休金   养老金   块钱   医保   凳子   小伙子   儿女   儿子   母亲   父母   孩子   标准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