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活得太久,未必是福”你怎么看?

我村有一个老太,今年104岁,在养老院养老,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都八十来岁,她孙子都做了爷爷。五世同堂,你肯定会说她是个有享的老太,可事实呢?

在她100岁生日时,家里儿孙为她过了个隆重生日,请了好多桌客,还请了戏班子演了一夜戏,可在当夜家里人就把她送回了养老院,听别人说,老人很想在家住一晚。

老人的大儿子前几年过世了,二儿子喉癌,瘦得不成人样,村里人说也不久于人世了,老人的二儿媳也半边瘫痪。她的三儿子常对人说她妈要走在她二哥前就好,不然他要一个人安葬老母亲。

想当年老太也是个心髙气傲的,常以生了三个儿子为荣,怎么也不会想到老了是这样度过晚年的

老人自己能料理自己,儿孙身体健康,一大家子幸福平安!后代出落得大大方方,有模有样,有出息,德才兼备,个个985,名牌高校,人人尊老爱幼,那么这个老人是有福气的老人!




母亲前不久突发心梗去世,葬礼上,头发斑白的舅舅突然这样说道:她这样走也好的。我不解,众人也不解,舅舅解释说:咱们大哥七十八岁住养老院,住了八年,加上中风但痴呆不厉害的前两年,总共十年,你说他这十年里又活着了什么?也没劲啊,自己一样也不懂,吃饭穿衣睡觉样样人服侍,大便小便不能自理,一不留神,大便小便弄裤子上,弄床上,一塌糊涂,护工都下不了手。幸亏xx(他女儿)有钱,帮护工开双份工资。我想想老大要能自己作主的话,一定也会说不要那么高寿的。也只要像你妈那样,前一会儿在别人家聊天,后一会儿回到家就走了。我以后也希望和你妈一样,不知道有没有这福份……现在回到题主的话题,老年人身体硬朗,生活自理,高寿是福。




那天我去探望中风偏瘫的92岁的伯母,一进院子就听到伯母压抑而又凄惨的哭叫声,我小跑着一步跨进门里,看到了让人无比愤慨、无比震惊的一幕!

我的伯母年轻的时候是十里八乡的美人,家境贫寒的她,认识了大她12岁的吃国库粮的我的大伯。

听我母亲说,伯母年轻的时候长得特别俊俏,十里八乡都挑不出这样的标致姑娘。

伯母一米六八的的苗条身材,满月脸,皮肤白净,一双大眼睛水汪汪的,扎着长长的乌黑油亮的粗辫子,就像从画上走下来的美人。那个遥远的年代里女孩子很少抛头露面,伯母的爹娘更是不让她出门。她就跟着母亲在家里学着缝缝补补。

伯母的娘家很穷,家里一排肩8个孩子,不是这个饿哭了,就是那个饿病了,红薯叶子放进锅里加水烧开了就是一顿美味,因为红薯叶子很快就会吃光的!

逢年过节的时候,全家人才能吃到一点粮食,8个孩子饿得上窜下跳的,但是一点也没耽误长个子,这些孩子都长得像竹竿一样,又细又直。

全家人只有一床棉被,冬天的夜里,孩子们冻的瑟瑟发抖,躲在唯一的一床棉被下取暖,伯母的娘特别会拉呱讲乡村故事,8个孩子在母亲娓娓道来的故事里,抱团取暖,渐渐进入梦乡。

贫寒的家境掩盖不住伯母年轻时的美丽,身上的衣服补丁摞补丁,但是农村姑娘淳朴的青春气息和妩媚还是如朝阳喷薄而出。

二十来岁的伯母就像一朵艳丽的的海棠花,在那个穷困的农家小院里悄悄开放。

伯母姣好的容貌吸引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媒人,那个年代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了一个人的婚姻,伯母完全听从父母的安排。

那个冬天的中午,漫天的飞雪就像鹅毛乱舞,大雪封门,但是,没能阻挡住媒人的脚步,和媒人一起来的,是一个穿得板板正正的青年,那就是我的大伯。

我的大伯也是苦命人,他知书达礼,在公社工作,但是,他的妻子生病去世了,他一个人拉扯儿子。

大伯识字多,有学问,最初在村里的生产队干会计,后来公社(乡政府的前身)里缺人手,就把他调到了公社。

大伯成了国家干部,那时候脱产干部发粮本,每月可以去粮所领米领面领油。村里的人都说大伯是吃国库粮的人!

大伯的妻子跟着大伯没有享几天福,孩子三岁的时候,一场疾病夺去了她的生命。

临终前,孩子趴在她的床头流着鼻涕、抹着眼泪喊娘,她的眼角流出了最后一滴泪,她用虚弱的声音嘱咐我大伯,以后找个心眼好使的女人,帮着他把孩子拉扯大!

妻子去世后,大伯好几年没有走出伤痛!他强忍悲痛和儿子相依为命,非常可怜人!

大伯的儿子小名叫建设,长得虎头虎脑的,非常爱将人,但是他最听不得的话就是说起他去世的娘,无论谁一提起他娘,他的眼圈立马就红了,眼泪刷刷而下!唉,没娘的孩子就像风雨中的小草,要经受多少磨难啊!

大伯有时下班回来晚了,儿子就一个人坐在村口等爹!小村袅袅的炊烟里,只有大伯家是清锅冷灶。

看看年幼的儿子,又看看自己形单影只,大伯这才觉得一个家庭中没有女人,根本就不是家啊!

大伯决定给建设找个娘!于是大伯买上了二斤好桃酥、两包糖块,提着这些礼物去了媒人家!

那个年代里,桃酥就是最好的点心了,一般人家是绝对吃不起的!媒人看着二斤桃酥,喜得眼睛都看不见了,她一口应允给大伯找个妻子重新成家。

媒人心里有底,她知道大伯是脱产干部,每月拿工资,说个大姑娘那是把里攥的稳成事!

媒人提前去了伯母家游说了一番,伯母的爹娘一听大伯是脱产干部就非常满意,但是一听大伯还有个儿子就打退堂鼓了。

一连几天大雪,公社里也不忙,大伯就去了媒人家问问什么情况了。

媒人和大伯合计了一下,决定再去伯母家和她爹娘好好谈谈!

大伯深一脚浅一脚,冒着大雪去供销社里又买了4斤桃酥点心,秤上了4斤水果糖,他听媒人说女方家人口多,孩子多,出于礼节,更是想让女方父母对他有个好印象,大伯狠狠心买了这些礼物!

平时,大伯也是舍不得给建设买这样的好东西吃,但是,为了给建设找个娘,给自己找个知冷知热的人,大伯觉得花这些钱值得!

当媒人领着大伯提着礼品、冒着大雪去了伯母家时,伯母那几个小的弟弟妹妹眼睛都直了,他们眼不眨地盯着大伯手里的桃酥和糖块,一个劲儿地咽唾沫!

大伯哗啦撕开桃酥和糖块的包装纸,霎时,点心和糖果的香味扑面而来,溢满了低矮的草房!

几个孩子一个劲儿地往嘴里塞着桃酥,伯母的娘根本控制不了场面了,孩子们哪里见过这种香喷喷的点心?更不用说吃过了!

伯母矜持、娇羞地低头不语,坐在板凳上瞅着脚尖。伯父温暖的目光落在伯母身上,他看出来了眼前这个姑娘特别面善,伯母的爹娘也都是特别本分的人,这是一家老实人!

伯父要找的,就是这种安稳本分善良的姑娘,因为他不只是在找妻子,更是在给建设找个娘,找个心眼好使的娘!

伯母的爹娘不是图财的人,但是我大伯第一次登门带去的桃酥和点心还是深深打动了他们!

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里,点心和糖果是多么珍贵的东西啊!但是这个年轻人却舍得花钱,可以看出他的真心!

到了晚上,伯母的爹娘一夜没睡,他们划算了一晚上,觉得把闺女嫁给这个年轻人也可以,毕竟他是脱产干部,吃国库粮的,虽然他比闺女大12 岁,还有个儿子,但是总比顶着日头干活挣口饭吃要强的多!

一顶花轿把伯母抬进了家门,大伯很疼伯母,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他把岳父家的日子也慢慢帮衬起来了!

大伯娶了比他小12岁的伯母,他疼伯母就像疼建设一样,发了工资他就一把塞进伯母的怀里,自己只是留个三元两块的钱。

这三元两块的钱,最后还是花在了伯母身上,结婚后伯母还是留着乌黑油亮的长辫子,大伯说那么好的头发不舍得剪,他就去供销社买一毛钱一包的洗头膏,让伯母洗头发。

伯母那个年代用上洗头膏的的可不是一般人,但是大伯就是舍得花这个钱!

慢慢的,伯母娘家的日子在大伯的帮衬下也慢慢好起来了,大伯一直说一家子过好了不算好,亲人都过好了那才是好!

伯母非常贤惠,每天下午她总是早早做好饭,烫上一壶酒,等着大伯下班回来,大伯一进门洗把手坐下就能吃上热乎饭,他心满意足了!

伯母拿着建设更是没得说,比亲生的还要亲,在伯母的照顾下,这个孩子的小脸渐渐红润有光泽了,脸上也有笑模样了。

好东西伯母自己从来不舍得放进自己的嘴里尝一尝,她都是留给建设吃,建设最爱吃熟猪耳朵,伯母买了猪耳朵,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放上葱花炒了让孩子吃。

建设看到母亲一块猪耳朵也不吃,他就好奇地问:"娘,猪耳朵喷香,你怎么不尝尝?"伯母就说她不爱吃猪肉!

但是有一次建设分明看到母亲把他掉在地上的一块猪耳朵赶紧捡起来,吹吹上面的灰尘,塞进嘴里就吃了!建设已经懂事了,他知道娘是不舍得吃啊!

慢慢的,以后谁再问起建设还想去世的娘吗?他不但不哭了,还骄傲神气地回答:"俺又有娘了,她对俺可好了!"

是呀,谁对他好谁对他孬,孩子的心里有杆秤!孩子用最直观最单纯的是非观念来评判!

每天晚上,伯母都搂着建设睡,自从伯母进了们,这孩子再也不钻他爹的被窝了。建设就像一只小狗一样蜷缩在伯母的怀里安然入睡。

结婚后好几年伯母都没有再要孩子,因为她把所有的母爱都给了建设。直到她30多岁后,在伯父的催促下,她才生了个闺女。

伯母有了自己的亲生闺女,但是她拿着建设还是一如既往地亲!

伯母生下闺女后,丝毫没有冷落建设。她知道建设更需要她的疼爱!

闺女小吃不进去硬饭,伯母就给她放上鸡蛋卤子煮面条,一煮就是两小碗,俩孩子一人一碗。

回娘家的时候,伯母就用自行车推着俩孩子,建设坐在自行车后座位上,伯母怕硌着建设,总是在后座上垫上个小棉袄,让建设软软乎乎地坐在上面。

很多人都劝伯母再生个孩子,但是伯母摇摇头,她说有建设和闺女就怪好了,俩孩子在跟里转来转去够热闹了,再说,伯父那点工资养活全家也紧巴巴的。

其实伯母想得更多的是如果再生个孩子,很多时候对建设就有心无力了,她怕这个孩子心里有想法,这个孩子从小就敏感又懂事。

伯母不识字,俩孩子的学习她帮不上忙,只能等大伯回来给孩子们查查作业。

建设的学习从来不让大人操心,平时他调皮,但是只要拿起书本就是口咬把撕地学,当他正在思考问题或者作业没有写完的时候,就是火烧屁股他也不会动一下,爹娘喊他吃饭他也不吭声!哪怕他生病打针吃药,他也得先把作业写好。

但是闺女的学习却一塌糊涂,她拿起书本就犯困,呵欠连天,要不就是手里拿着笔似乎在写字,但是眼睛却到处里瞄。

有时大伯看到闺女三心二意地学习,气得要打她,但是建设总是护着妹妹,他说:"爹,你越熊妹妹她害怕了越学不进去啊!"

不出所料,儿子高考时考取了一所知名的重点大学,但是闺女勉强读完初中说什么也不再继续上学了,伯母摇头叹气,没有任何办法,她知道闺女不是读书的料!

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工作,闺女在县城打工,伯母和大伯依然住在村里。

建设大学毕业后被一家大公司录用了,工作待遇不错。不久,当地一个姑娘看上了建设,但是建设不敢接受这份感情,他知道姑娘的家庭情况很好,是独生子女,父母都是好单位的职工。

建设怕配不上人家,虽然他的工作不错,但是他刚上班不久,根本买不起房子,把媳妇娶在哪里?

那年春节前建设回来过年,伯母发现他有些心事,细细聊来,建设一五一十说出了憋在心里的话。

建设对伯母说:"娘,大城市的房子太贵了,咱买不起,要不你就在附近村里给俺说个媳妇吧,结婚后就住在村里,我来回跑就行。"

伯母虽然不识字,没有文化,但是她知道儿子好不容易考学出来了,在大城市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如果在农村里说个媳妇,俩人要是说话拉呱说不到一块去,日子肯定过不好!

伯母一句话都没有说,她回里屋从箱子底下拿出来了一张存单,还有一个小布包,布包里是一摞现金。

伯母对儿子说:"建设,这些钱是我和你爹攒下的,你拿去买房子吧,买不上大的咱就买个稍微小点的!"

建设接过存单和布包,眼泪哗哗地淌下来,他哽咽着说:"娘,我知道这是你和爹的养老钱,我先用着了。你不用担心,我一定会给你和爹好好养老!"

建设的确没有说错,这些钱里真的有他们的养老钱,准确地说,是大伯留给伯母的养老钱,因为大伯知道自己比妻子大12 岁,应该走在前头的,他必须未雨绸缪早作准备,给妻子攒点钱留下保障!

其次,这里面还有闺女的嫁妆钱!但是,伯母一分不留全部给了儿子。后来当闺女结婚时,伯母再也拿不出多少钱置办嫁妆了!为此,闺女一直生母亲的气,嫌母亲偏心,好久都不登门!

手心手背都是肉,伯母心里有数,她宁愿得罪闺女也不能让儿子受难为,闺女就是嫁了个农村人,女婿家在村里盖的房子,结婚花不了几个钱,但是儿子买房娶媳妇是火烧眉毛的事,急啊!

伯母和闺女说好了,虽然没有多少嫁妆,但是以后生活遇到困难时,她会补贴闺女的,毕竟伯父有工资。但是闺女就是转不过弯来,伯母气得一直掉眼泪!

伯母和大伯渐渐步入老年了,89岁那年大伯在睡梦中去世了。过了几年伯母中风偏瘫卧床不能自理了。

伯母和大伯一直住在村里,他们把小院打理得干干净净的,两位老人相扶相携过着简单平静的日子。

他们在院子的一角开辟出了一块菜园地,种上了各种时令蔬菜,伯母要炒菜了,她生火热油,大伯就赶紧从小菜园里拔棵葱当葱花,顺手拔几棵水灵灵的青菜,洗洗放进锅里。

大伯家的菜园子各种蔬菜长势喜人,尤其是夏天,紫色的长茄子耷拉着,长长的豆角密密地垂挂着,青椒个个扎煞着身子,伯母和大伯根本吃不了这么多青菜,他们经常摘下来送给一墙之隔的我们家。

在我的记忆里,伯母经常用一个竹筐子端着茄子豆角送到我们家,有时筐子里还放上一包稀罕点心,那都是儿子从大城市带回来的好东西!

伯母人缘很好,邻居们知道大伯是拿工资的人,村里人谁家有困难了都会找伯母帮忙,伯母好说话,只要说找她借钱她从来不让人家空手回去。伯母说借钱是最难张口的事,人家那是逼急了才上门借钱的。

伯母的家里经常是人来人往,邻居们都喜欢去她家喝茶聊天。冬天的时候,伯母就让大伯多买煤球,她生上两个炉子,让邻居们烤火取暖。伯母知道很多邻居都不舍得生煤球炉子取暖。

邻居们只要知道伯母家有脏活累活的时候,不声不响就帮忙干了。伯母知道这样和睦的邻里关系是花钱也买不到的啊!

那天是逢集的日子,头一天就说好了大伯骑着三轮车带着伯母去赶集,早晨,伯母做了早饭,等着大伯起床吃饭,但是到了八点多伯父还没有醒。

伯母忍不住轻轻推了推大伯,这时才发现大伯在睡梦中已经走了!大了伯母整整一旬的大伯,到底还是走在了伯母前头!

大伯身体一直没有大毛病,能吃能喝的,谁也不会想到他竟然睡过去了!伯母心痛得一遍一遍哭着说:"老头子,你一句话都没有留给我,你怎么这样走了啊!"

儿子坐飞机回来了,邻居们帮忙办完了大伯的后事。大伯走了,伯母就像一只离群的孤雁,不知所措,她的眼神呆呆的,她总觉得老头子还在家里,但是就是找不到他了。

儿子要带母亲走,他情真意切地说:"娘,爹没了,你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你跟着我走吧!"

但是,伯母没去儿子家,她不想麻烦孩子。

几年后,伯母突然中风偏瘫了,在医院里住了好几个月,医疗费都是建设出钱,闺女伺候着,建设一个月给妹妹3000块钱。

伯母虽然偏瘫了,但是头脑清醒啊,她不想让闺女要儿子这3000块钱,他出了全部的医疗费就不错了,怎么能让他再给妹妹钱?

但是闺女翻着白眼说不要白不要!伯母只能叹口气!

伯母出院后,儿子每月出8000块钱雇着妹妹看护母亲!街坊邻居也帮着照看伯母。

当伯母在医院住了好几个月后,医生说回家慢慢康复吧,这个毛病短时间是好不了,毕竟上去年纪了!

出院时,建设回来了,建设试探着问母亲,是否接受去养老院?但是母亲说在养老院不认不识的,她没人说话,她不去养老院。

建设给母亲买了按摩床,按摩气垫,防止母亲长期卧床长褥疮。


临走前,他和妹妹交代了护理母亲的注意事项,特别说明了今后每个月他会给妹妹转8000块钱,让妹妹不要再忙地里的活,再说地里的庄稼也卖不了几个钱,她一心照顾母亲就好了。

伯母躺在床上,听得明明白白的,她热泪长流,她上一辈子得做了多少好事啊?建设这个孩子这样疼自己?

闺女是亲生的,但是还得让这个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哥哥出钱雇着她伺候母亲!伯母气得心口发堵,但是她拿闺女没有任何办法,她不敢说什么,她还得指望闺女伺候自己。

建设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在他的心里,伯母就是他的亲娘!

闺女每月拿着哥哥的8000块钱,但是,照顾母亲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伯母的闺女就在邻村住,家里也没有多少事,不需要她操持,但是,她很少晚上住下陪伴母亲。

每天中午她才来给母亲做饭,等母亲吃完饭她简单收拾一下,把吃的喝的东西放在母亲床头跟里,她就回家了。

我母亲经常过去陪伴伯母,和她说话解闷,闺女不在的时候帮伯母换一下纸尿裤。

邻居们更是没有忘记伯母对他们的好,他们甚至自发的轮流晚上陪伴伯母,他们看到伯母实在困了才回自己的家。

街坊邻居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给伯母端一份去。以前伯母春风化雨般对待这些困难的邻居,如今,他们怀着感恩之心回报伯母。

但是,伯母的心里一直非常过意不去,她觉得自己欠街坊邻居们太多太多,无以为报!但是闺女却嫌邻居们给母亲送吃的,显得她不孝顺似的。

建设是个孝顺人,他每隔一段时间就回来一趟,他会带很多礼物送给陪伴过母亲的邻居们,还请邻居们去饭店吃饭,感谢邻居对母亲的照顾。

伯母的闺女伺候母亲越来越不耐烦!伯母经常流着泪对邻居们说:"老来难老来难,活着受罪啊!"

我们家和伯母家一墙之隔,我妈说经常听到伯母的闺女大声呵斥母亲,嫌母亲吃饭慢,嫌母亲又尿了拉了!

我母亲就替伯母难过!母亲一把屎一把尿拉扯闺女时母亲不嫌脏,如今闺女却嫌母亲脏了!

闺女不在的时候,伯母经常哭着对邻居们说:"活着受罪啊!还不如去地下找老头子!"

那段时间农忙,闺女直接不见面了,她应该是在地里干活。邻居打电话告诉了建设,建设知道母亲一个人在家,他心急如焚,只得拜托邻居们暂时照管母亲!

建设给妹妹打了电话,质问她为什么不去母亲那里!闺女不情不愿地来了,但是脸上很难看,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不和伯母说一句话!

伯母躺在床上就像躺在针毡上,亲生的女儿这样对待自己,她心寒啊!

伯母不好意思和邻居们说,很多时候她不敢喝水,再渴也得忍着,也不敢吃饱饭,闺女嫌她大小便脏啊!

其实,这些年伯母的身体状况还算不错,躺了这么多年,没有褥疮,也没有再添毛病,只是右胳膊和右腿软弱无力!

但是,伯母越来越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她觉得躺在床上又烦又闷,拖累儿子月月出8000块钱,他还得时刻挂惦自己,闺女早就伺候够了!

邻居们察觉到了伯母的精神状态不好,就时常开导她,说为了建设这个孝顺儿子,伯母也得好好活下去!

那天我回老家,去探望伯母,在她家大门口就听到了伯母凄惨的哭叫声!

我每次回老家都要过去陪陪伯母说几句话。那天我回去时,我妈包了饺子,让我给伯母送几个。

当我端着饺子走到伯母家的大门口时,突然听到了伯母凄惨的哭声!我赶紧小跑着一步迈进屋里!

天啊!伯母的闺女正在用手指头指着伯母的脑门,凶狠地大声呵斥她:"你哭!让你再哭!你不会少吃一点吗?你拉的到处都是,你这不是故意治我吗?"

伯母像个犯错的孩子一般呜呜大哭,说自己活着干嘛啊!

我不知道在我来之前伯母经受了什么,但是,我知道她肯定受了很大的委屈!

从那一天开始,伯母闭嘴不吃不喝了!谁劝也不听!闺女也不再露面了!

建设回来了,他说等到母亲百年后他再回城里的家!

当伯母不吃不喝时,邻居们束手无策,只得给建设打了电话。

建设很快就回来了,连同他的城市媳妇。他们大包小包的,搬回来了半个家。他对母亲说:"娘,你放心,这回我不走了,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伯母流着泪虚弱地说:"我不能继续拖累你了,这些年把你也拖累垮了啊!"

建设红着眼圈,他仔细给娘擦擦眼窝里的泪水,他趴在娘的耳边大声说:"娘,媳妇也跟着我回来了,我们都退休了,家里的一切都安排好了,你放心就是,这里就是我的家啊,以后伺候你就是我们最重要的事!"

伯母又开始吃喝了,她该喝水就喝水,该吃饭就吃饭,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怕有大小便不敢吃喝了。

建设给娘买来了轮椅,天气好的时候,他就把娘抱到轮椅上,推着娘去街上转转,让娘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和邻居们说话聊天!

伯母的脸色越来越红润,虽然身体右侧还是力气不大,但是,建设的媳妇每天都给伯母按摩,康复,扶着她活动,伯母的右腿可以蜷一下伸一下了,右手也能拿东西了。

伯母时常感慨:生的近不如养的亲!自己的亲生闺女对她不管不问,她的继子建设伺候她比亲娘还要亲!

从92岁的伯母身上,让我知道了活得太久的老人,尤其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遇到不孝顺的子女就是一场灾难!

但是如果老人的子女孝顺,就像建设对待伯母那样,那么老人的日子会风调雨顺!

刮下春风才能下秋雨,伯母年轻的时候帮助过穷苦的邻居,当她卧床不能自理时,这些邻居们用纯朴善良的心意回报了她!爱心是给予,爱心在美好地传递着!

善良的伯母把继子建设当做眼珠子去疼爱,她用母爱温暖了孩子幼小孤独的心灵,呵护他周全,陪伴他长大!当伯母年老体衰最艰难的时候,继子携妻而归,伺候母亲,让母亲安度晚年!

羔羊尚知跪乳,乌鸦尚知反哺,但是伯母的闺女却不知道床前尽孝,她视母亲为累赘!这种自私狭隘冷漠的人,理应受到严厉的谴责!

老吾老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个人都会面对自己的无助的老年,对父母的好就是高境界的修行!为自己有个美好的明天铺路!

我们一直被伯母的继子深深感动着!他的善良、他的感恩、他的孝心,如同冬日暖阳,温暖了伯母的心,也温暖了街坊邻居们的心。

好人好报,爱心永恒!做一个温暖、善良、有老有少的人,心中有爱,眼里有光!

当你的心中拥有星辰大海、拥有鸟语花香,当你的心中拥有善良温情,你一定会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凌晨4点,56岁的女子接到哥哥打来的电话:“咱妈去世了,你们赶紧过来吧!” 妹妹百思不解,母亲前一天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走了,她急忙回娘家奔丧,认为母亲死因蹊跷,不让下葬,要求开棺验尸 ,侄子说道:“你们当女儿的,谁像我这个孙子一样孝顺过奶奶?”


84岁的周梦慈老人,凌晨3点左右,不知道什么原因,她用一根绳子把自己吊死在窗户前,儿子郑新明住在楼上,半夜起来上厕所,见母亲的房间灯亮着,他好奇地走近一瞧,眼前的一幕让他瘫软在地上。


他慌慌张张地把母亲抱下来,此时的母亲已经没了呼吸。 紧接着他跪在地上失声痛哭:“娘呀,你为什么要走上这样的绝路呢?”


他的哭声很快惊醒了附近的邻居,老太太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猜测,很快周梦慈的四个女儿都断断续续地赶回来了。


大家哭作一团,小女儿郑任远哭得最伤心,她怎么也接受不了母亲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她认为这肯定是跟哥哥脱不了关系,都是因为哥哥不孝顺,连饭都不给母亲吃饱,所以才导致母亲轻生。


面对妹妹的指责,郑新明却说纯粹是一派胡言,自己谈不上一个大孝子,但是一日三餐还是每天会准时准点给母亲端过来,从没有说让她饿肚子。


妹妹拿出一段母亲生前的录音,是母亲曾亲口告诉她自己吃不饱,郑新明每天就拿一个小碗给她盛饭,下菜饭就是青菜,一个月难得吃上一回肉。

妹妹越说越气,认为母亲就算是受了委屈,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又怎么会突然想不开呢,再说,她腿脚不方便,身高只有1.5米,窗户上那么高,她根本没有力气爬上去。 他怀疑是哥哥害死了母亲,其目的就是为了她的钱。


周梦慈老人育有一儿四女,按照农村的风俗养儿防老,这些年都是儿子赡养她,一年前,周梦慈老人走在路上被人撞倒,从那以后走路一瘸一拐,最后对方赔了七万元。


周梦慈以前自己还有3万元养老钱,然而,母亲去世后,哥哥却对这笔钱的去向说不清楚,就是一句话:“都花完了,还不够呢?”

可是钱赔了以后,哥哥并没有带母亲去医院治疗,据妹妹说有 一次,她回娘家,看母亲疼得呱呱叫,在她的强烈要求下哥哥才找了个医生过来打吊水,可是,只打了两天,哥哥嫌花钱就不再让对方过来了。


妹妹再次来看望母亲,被哥哥拒之门外。

所以母亲的10万元钱,不可能这么快花完了,这些都是被哥哥占为己有,极有可能是因为这笔钱,母亲才想不开,当然这也是几个妹妹的推测。

郑任远的丈夫越想越气,直接把大舅子打倒在地上,连着踢了他好几脚,也不知道他是装的,还是真的疼,他躺在地上动弹不得,不过,他也并没有还手。 只是一个劲地解释自己不可能会做出大逆不道的事。

发生这样的事,大家的心情都很悲痛,他们在母亲的灵堂上大打出手,相互指责和埋怨,女儿指责哥哥虐待了母亲,这才导致母亲生无可恋,哥哥指责四个妹妹平时对母亲不闻不问,现在一出事,就对他兴师问罪,如果平时,她们也能够多回来看望母亲,开导一下她,也不至会变成这样。


郑任远打电话到电视台寻求帮助,希望弄清楚母亲的死因,她不想母亲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走了,事实上早在几年前,母亲就曾有过这样的想法,有一次她离家出走,临走时还写了一封长长的信交给小女儿,希望以后等她死了,拿给孙子看。


信中周梦慈老人将自己的一生都完完整整地写下来了,她本是千金小姐,自幼父亲教她读书识字,在那个年代她念了高中,后来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周家家道中落,父母都相继去世,19岁的周梦慈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以前柔弱的她,不得不变得强势起来,后来,她经人介绍嫁给了一穷二白的郑父,周梦慈和丈夫情投意合,郑父虽然家穷,但是也是一个非常有想法,有上进心的男人,两个人在一起聊得来。


婚后,两人生育了一儿四女,在那个缺吃少喝的年代,就算是再穷,再苦,周梦慈也总是想尽办法让孩子吃饱饭,她总是吃剩下的。


夫妻两人好不容易把五个子女拉扯长大,他们相继都成家了,本以为可以安享晚年,谁想,年仅65岁的郑父因病去世。

周梦慈深受打击,整整半年时间都闷闷不乐,脸上再没了笑容。 而此时,婆媳矛盾也悄然而至,她的许多观念和想法都跟儿媳妇不一样,儿媳妇有时候可能会给她点脸色,而她为了维持家庭的和睦,选择了隐忍。


郑新明是个没有主见,有点妻管严的人,他夹在中间即便是母亲受了委屈,也从没有站出来帮她,周梦慈的晚年过得很不顺心,她感叹自己这一辈子活得很苦,很累。


如今,母亲不在了,再看当初她写的这封信,她的心都在滴血,母亲太不容易了,她受的苦太多,她现在想做的就是给母亲讨回一个公道。


小女婿也哭得很伤心,称当年他家里没钱,拿不出彩礼钱,所有人都反对这门婚事,岳母娘一分钱彩礼都没要,婚后,见他们生活困难,还经常拿钱贴补他们,现在他们能有今天,最该感谢的人就是岳母娘。


另外几个女儿倒是没说什么,就是小女儿情绪最激动,哭得也最伤心。


后来,她来到当地的派出所,希望他们能够查明母亲的死因,工作人员告诉他这只要让法医验尸 才知道,他们是看不出来的。


可谁想,就在她还在咨询的时候,接到姐姐打来的电话,哥哥准备要封棺,明天就让母亲下葬了,她跟丈夫急忙赶回家。


此时,在外打工的两个孙子得知奶奶去世,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了。


他们要封棺让奶奶早日入土为安,郑任远阻止希望查清楚母亲的死因再说,侄子认为她简直是在无理取闹,他的父亲怎么可能会是这样的人。


郑任远的丈夫觉得没有做亏心事,就应该要弄清楚,为什么现在要急于下葬?


郑新民的儿子一回来,听说父亲被这个小姑父打了,早就心里有气,此时,小姑父再这么一说,他气得要揍人,称以前我奶奶在世的时候,你们身为女儿都不怎么回来,这些年都是我父亲和母亲在照顾,你们这些当女儿的又为她做过什么呢?

我每年在外面打工,春节回来都会给她买衣服,给她零花钱,我们对她都很好,我承认母亲和奶奶确实婆媳关系不太好,但是也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现在发生这样的事,我们大家都很难过,也想不通奶奶为什么会这么做?


以前她最疼的就是你的两个儿子,可是他们长大后,几年都没有来看过这个外婆一次,他们有什么资格指责我父亲做得不好?

至于奶奶那10万元,究竟是怎么花掉的?

侄媳妇说公公婆婆确实没有钱,因为现在办丧事,还是他们兄弟两人平摊,他们作为晚辈,就要帮着一起处理好奶奶的后事。


这时,村民们也都愤愤不平,称四个女儿平时很少回来。 郑新民是个老实人,不可能会做出这样的事,村民们坚决反对要验 尸 ,觉得这样的事传出去会影响他们这个地方的声誉, 郑任远如果非要一意孤行,那就有可能会兄妹之间反目,这么做到底值不值得?

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言的劝说下,郑任远终于不再坚持了。

侄子对她说:“就算是我们现在闹了点矛盾,以后还是一家人,血脉亲情是割舍不断的。”

结语:

“老人,活得太久,未必是福”你怎么看?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中有长寿的父母是一个家庭的福气,可是当年迈的父母,生活不能自理时,总有一些子女会觉得父母就是一个累赘,不给她们好脸色,久而久之连老人都会觉得自己可能真就是一个“负担”。

蝼蚁尚且偷生,不到万一得己谁会选择走上绝路呢?当一个老人有这样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我想无非就是这几种原因:

1:得不到子女的关心和照顾,让老人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是子女们的负担,觉得很寒心,心灰意冷选择了轻生。

2:想要体面地离开,人老了身体的各方面机能都下降,生活很不方便,特别是有些老人还要忍受病痛的折磨,他们觉得很痛苦,想要早点解脱。

3:自己身体不好,不想给子女增加负担,觉得自己拖累了子女。

不管是什么原因,当父母用这样的方式离开,作为子女都应该要好好反思,如果平时他们对父母多一点关爱,告诉父母:“我们仍然需要你。”

像文中的这位母亲,她养育了5个子女,到老了照顾她的却只有儿子,在农村虽然出嫁的女儿可以在经济上不用赡养母亲,但是平时也应该多回家看看,母亲过得不开心,能不能接过去住一段时间呢?

明知道婆媳关系不好,有没有从中调和呢? 出了事就去指责别人这样显然不对。


让父母老有所依,让他们晚年活得无忧无虑,可以像孩子一样“任性”,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不用在子女面前过得如履薄冰,觉得自己就是个多余的人,子女就应该要给父母足够的“安全感”。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尽孝要趁早。 不要光是嘴上说说,也不要总是盯着别人,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为人子女的本分,问心无愧即心安。




实话!!!

我外公活了96岁,从我记事他就每天拄着拐棍拿着马扎到处溜达,村里的老年人基本就三个据点,村东头、村西头、村中间小卖部,恰好外公家在中间,真就应了那句哪凉快哪呆着,外公年轻时当了十多年兵,从那就坚持每天洗脸洗头,后来年纪大了弄了个接近于光头的短发,早上洗脸的时候把头和脖子也抹一把,吃完早饭就带着装备往外跑,一般一盒将军一个烟斗一个烟叶袋,用他的话说卷烟方便但是不过瘾,时不时抽一锅自己种的旱烟,到了中午和晚上,必有浓茶和酒肉,简直是神仙日子。到了93岁那年,身体开始急剧老化,基本那一年从一开始跑不到村东头,再后来自己出不去门了,到了年底就基本床上和椅子两点一线了,去医院看,医生说就是身体老化了,没病。到了第二年有几次吸烟差点把床烧了就把他烟没收了,从那就开始长期卧床,身上硌的都破了,儿子闺女轮流来伺候也不顶用,开始浑身疼到处难受,最后那半年半夜老是小声哼唧,问他他说不要紧上了年纪哪有身上不疼的,我们看着都难受但也没办法,直到生命的最后,那天一早他就给我舅舅说你把你兄弟姊妹都叫来吧,我说点事,等到下午五点最远的那个舅舅赶过来,外公看了大家一眼就走了,很安详,这应该是他最后两年最舒服的一天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老人   媒人   伯母   大伯   闺女   爹娘   村里   邻居们   子女   儿子   哥哥   母亲   父母   妹妹   孩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