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一般能过吗?通过几率能有多大?

考研的初试很重要,复试更为重要,因为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阶段性的努力就能获得成功。众多考生的亲身经历已经告诉我们,不管初试成绩有多高,也不管考研经验有多丰富,复试都有可能遗憾被刷,以往的努力统统付诸东流。

考研初试想要取得高分,纯凭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努力,但复试想要取得成功却取决于多种因素,最终要不要你,都是导师们一句话的事情。

导师们最为看重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如果真是这样,干嘛还让你大老远过来,直接初试成绩论输赢不就行了?他们更为看重考生的整体素质,你可以做题很棒,但能否在紧张的复试当中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总之,考研复试的确很重要,因为各种原因被刷的考生也确实存在,但好在从整体上来看,通过率还是蛮高的,可达80%,因为各高校的复试比例在1:1.2~1:1.4之间,也就是录取率在0.7~0.85之间。

具体的录取率要看学校,如果报考人数较少,基本只要过了复试线就会被录取,而这个复试线对很多双非学校来说就是国家线。

可对于一些211/985院校,即使过了复试线,录取率可能也就在0.7左右,这是不太高的,说明10个人中有3个人整整一年甚至多年的努力将付诸东流。

因此,2020年考研复试需要“通关宝典”,牢记其中三个,可以提高复试通过率。

首先不要过度“嚣张”,这是非常基础的,为何呢?因为我发现很多高分党或者目标不明确的考生不太重视复试,复试时非常的洒脱,在面对导师提问但自己又不太明白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回答“对不起,这个问题暂时不是很清楚”,而是“我真不晓得啊”。

“嚣张”是要避讳的,读研是为了在某个专业领域精深研究,严谨踏实很重要,哪个导师会喜欢特别有个性的学生呢,不好带啊。

另外,导师们会提很多开放性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读研”等。专业课的问题诚实作答就行,而对于开放性的问题,明白问题背后的目的很重要,像“为什么读研”这种问题,导师们其实是为了解考生在读研期间的规划,考生结合个人优点简单谈谈就可以了。

最后,科研项目经历、论文、毕业设计、荣誉证书等,如果本科期间有其一,该展示一定要展示。这些东西能在一定层面上反应出考生的科研能力,导师们一定会非常喜欢,肯定能加分。

如果考生拿出了其中一样,导师们肯定会盯着问,相信表达能力再差的考生也能回答得比较流利,这可比什么都拿不出,于是导师疯狂问那些繁杂的专业课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好多了。

总之,考研复试很重要,危险与机遇并存,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高分党要以“拿高等奖学金、报最好的导师”为目标,而低分党要以“逆袭”为目标,加油。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复试人员的比例为1:1.2到1.4之间,也就是说招生指标如果是100人,那么参加复试的人数就有120到140人。基本的通过率在0.7——0.83之间,相对来说通过比例很高。这个时候分为两点:1如果你报考的科目人数很少的话,你只要进了复试线就可以啦。2.如果你报考的专业,录取名额很多,那通过率也会很高。举一个例子,某院校录取30人,他会通知36到42个人去复试,因为按照招生指标在考研复试的时候一定要淘汰一些人。因为复试人员比例必须要到上述的1:1.2到1.4之间。主要是根据分数情况而定,如果相同分数的人多就可能都叫去参加复试。如果分数相同的人数很多,可能多录取几个,这个都不是确定的。总之通过率比较高的。如果你被通知去复试了,也就是存在着被刷掉的可能,因为最低人员比例为1:1.2,这有就意味着无论你的初始分儿多高,如果复试考砸了一样有可能被淘汰。你需要考虑的是如果成绩没竞争力,怎么复试/调剂成功?或者本科背景不好,如何包装自己?最后希望大家有一个好的积极的心态,考试不要紧张,毕竟考研还有扩招、差额复试等很多机会。





一般情况下,考研进入面试后不一定能够被最终录取,主要是由于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招生院校在考研复试时会按照一定的差额比例进行复试,有较大的淘汰率。第二,考研复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第三,考研复试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也许通过了面试这一关,但还有体检、政审。

考研通过笔试初试以后进入面试,不一定能够被最终录取,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招生院校在考研复试时会按照一定的比例纳入复试的对象,一般是按1比3的比例,是一个差额复试。

即有一个招生计划就会有三名复试对象,所以这三个人当中有两人是要被最终刷掉的,是不能够被录取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进入了复试,并不意味着一定被录取,因为这里还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概率不能被录取。

除非你的成绩特别好,而且在面试过程当中也表现特别优秀,才能有较大的把握,否则的话一般情况下都没有确切的把握。

第二,考研复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考研复试是一个客观性的和主观性相结合的一个综合的面试,既有专业知识的考察,也有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考试,还有结构化的面试题目。

所以在此过程当中考生回答问题的如何,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可能完全按照本人的意思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所以并非每个人都能在复试的过程当中发挥正常,有的人可能初试考得很好,但是在考研复试当中却发挥的一般。

有的是由于本身比较紧张,有的则是在回答问题过程当中答非所问,体现不了有专业的素养和科研的素养,所以考研复试的面试官,他们也不会给高分。

因此也会在考研复试过程当中失利。

第三,考研复试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也许通过了面试这一关,但还有体检这一关。

在这个方面是有很大的主观性的,如果你的身体条件没有达到体检的合格标准,那么即便是通过了面试,那也不能够被高职院校所录取。

此外,考研复试结束之后还要进行证实,从这些年的情况来看,在考研政审过程当中,不通过的情况也有。

例如有一些考研的学生针对一些违纪违法的行为或者受到处分的一些情况,尤其是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的时候,那么考研的政审也没法通过,最后也不能被录取。

总的来看,进入了复试,进入了面试的房间,也不一定能够被录取,主要是由于是有一定的差额比例。

有较大的不确定因素,还有一些主客观的因素所影响,因此对于考研复试过程当中如何做好自己的充分准备,如何把握好考研复试的每一个环节,对于考试考研复试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我认为在考研复试准备过程当中,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熟悉考研复试流程。

主要是对所报考单位在考研复试过程的各项要求进行充分的熟悉和了解,确保不犯低级的错误。

例如有的考生在复试过程当中不带准考证,不带身份证,那么这样你可能连复试的机会都没有,还有的考生在复试的过程当中,穿的邋里邋遢,人显得一点都不干净,整个着装也不太好,也有可能给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

因此,在考研复试过程当中做好这一些最基础、最基本的工作是考研复试成功的首要关键。

第二,做好专业知识储备。

考研复试是一个综合面试的过程,不仅有个人自我介绍等基本的问题,还有专业的一些问题。

主要是考查考生是否具有相应的科学素养,是否具有被培养的潜质,所以要对本学科的前沿研究问题,要有所了解,有所掌握,这样的话才能在考研复试的过程当中赢得主动。

第三,做好面试的准备。

前面已经提到,在着装这方面要有所注意,此外在准备个人简介以及英语的个人简介等方面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不要连起码的自我介绍都说不好,那肯定是会影响复试的成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是要把握好这一个过程。

如果不做好面试的基本准备的话,那就有可能出现怯场,出现在对答时语无伦次,层次不清楚,甚至紧张得不知道该如何做。这些都会影响考研复试的成功。

第四,要及时与招生院校及导师联系,尤其是要与导师进行合理的联系。

因为,在考研复试过程当中导师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如果没有有效与导师进行沟通联系,那有可能就没办法在考研复试过程当中比别人赢得更多的分数。

有时候我们常常强调一种先入为主,什么叫先入为主,在考研复试过程当中,我的理解就是在导师心中留下了好的印象,那么在复试的过程当中,自然也会加深这方面的认识,从而给你高分。

总之,进入了面试并不代表着一定会被录取,要在考研复试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最终取得成功。当然不管怎么样,都要提前做好考研准备。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留言发表评论吧!

本文为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作者是一名大学老师,从事高等教育工作11年,愿意与您一起分享教育见闻、感想,探讨教育规律、本质; 享受教育乐趣、价值,收获教育成长、未来。感谢您的点赞、评论和转发!喜欢讨论与本文内容有关的感想,咱们评论区见!




如果一个进到复试的考生,那从数据将大概率是可以通过的,因为笔试已经进行了筛选,进到复试的大约1比1.2,所有只有少部分同学比较难过了,所以你需要考虑的不是这个概率问题,而是你的排名情况,加油啦,笔试分数越高越稳。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是19年专科起点考上的研究生,对于您的疑问,我有以下建议.

  1. 首先你要明白考研初试过后,国家线出来后,是刷掉了一大批人,复试比例大部分都是按照国家规定的1比1.2~1.5之间,所以你进了复试有很大的可能性被录取。

  2. 其次你要明白考研复试考什么,大部分学校雷打不动包括笔试和面试对你进行考核,然后得出一个总分,再按照初试成绩50%+复试成绩的50%进行计算总成绩,然后再由高到低的进行一个录取。

  3. 所以只要你进了复试,通过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4. 那么我们该如何增加复试的录取率呢?首先,初试考高分,复试好好的看专业课,自己相关方向的东西,具体复试细节还有很多,你可以看我发的西瓜视频,里面有具体视频解析。

最后,我想告诉你,考研并不难,贵在坚持,大部分人失败原因是没有坚持到最后,我一个专科生都可以,更何况你们,加油,祝您金榜题名!




考研就考硕士研究生而言,复试的通过难度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一、复试与实招人数的比例

如果报考的某校某专业的某研究方向,初试同时达到或超过国家录取分数线和所在高校的专业录取分数线人数较多,参加复试的人数就会多些,复试通过难度就会大些,倘若该研究方向实招10人,15人毕竟比12人参加复试的通过难度要大。

二、复试成绩和导师印象

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看成绩,面试则是给导师留下的包括专业知识和潜在研究能力等的总体印象。

倘若复试没有被自己所报考的某专业的某研究方向录取,如果该专业的其他研究方向有招生人数不足等需要调整的具体情况,则也有可能在向本人征求意见同意后调整到其他研究方向录取。




考研通过率是比较低的,25%左右,通过率要看是哪类院校的考生,考哪类学校相关。




考研类似于高考,但又区别于高考。您的初试成绩已经过了您报考高校的复试分数线的话一般是有面试资格的。但是,成功与否要看各方面的因素,如您报考的高校层次、您本科院校层次,最重要的还是您初试和复试的成绩!




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全国各地开学及复工时间都推迟,各种考试也都做出延期等临时性调整。2020年考研复试形式是否有变化?复试时间是否会延迟?考研复试一般能过吗?中公考研小编整理相关内容,希望能给考研考生提供参考~

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包括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成绩设有国家线,包括单科国家线和总分国家线,全国地区分为A区和B区,不同地区的国家线要求不同。

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有规定,具有复试资格需要单科全部过国家线,总分也要过国家线,然后才有资格进入复试环节,对于最终能不能进入复试,还需要根据所在学校当年的招生要求与你成绩的排名来考虑。

考研报录比是报名的人数和最后录取的人数的比例。对于专业而言,参加复试的考生数一般是录取人数的1.2~1.5倍,不同专业方向的录取情况各不相同。越是热门院校越是热门专业复试淘汰率就越高。

因此各位考生,一定不要轻视考研复试,在复试时间尚未发布之前,好好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录取率   差额   初试   复试   笔试   几率   导师   考生   分数   比例   很大   人数   因素   成绩   过程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