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硕士,博士(如果有)在不同学校学习过的,你们觉得哪个是自己母校?

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

小西的本科、硕士、博士都是在一个学校(不求上进型,尴尬),没有题主一样的疑惑。其实,你换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就不会难啦。

我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在不同的学校,这几个学校都是我们的母校,对吧。本科、硕士、博士同样是不同层次的培养,三个阶段在3个学校同样拥有3个母校一样。在母校校庆的时候,三个阶段知名的学生都会统计进去,并邀请你出席。

好吧,正面的说完啦,来点不一样的社会舆论。

在校友/母校方面,的确存在另外一种说法"本科才是校友",说白就是"第一学历"(和原本含义不同,业内已第一学历=本科)的市场。考研复试阶段,有这样疑惑的人同样不少,就怕考官歧视自己的双非院校本科。

之前,某机构曾发布"恢复高考后本科校友院士数量排名"(浙江大学本科教育培养出院士23人,排名第1)、"1994-2018年国家杰青本科校友数排名"等,一下子引发了极大的争议,一面是"科研能力,都是研究生阶段培养的,跟本科、高中、初中、小学几乎是无关的。"的观点,另一面却是"本科教育对一个人才是决定性的。"的反驳。

在头条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议同样存在。

问题再引申一下,就是大学"土著"和"外来户"的碰撞,之前就有传出"三清"看不上外面考来的博士生,是不是见过类似的文字。部分院校的本科校友形成小圈子,垄断了最核心的一批资源。

上图是"博士屯"流传出的一张照片。

小西觉得"土著"认可本科是母校,实质上是认可高考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还有就是本科阶段的浪荡不羁,相对来说的确是本科室友/同学的感情更深些。

其实,在进一步,是不是全日制的同样不认可非全的,认为只有全日制毕业的学生才是学校的校友,非全/继续教育的仅仅是个过客呢?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管是本科、硕士、博士,只要在这里收获过知识、眼界、人脉、学历,将来混的好,过来反馈下哪一个都无可厚非,毕竟都是你的"母校"。

或者说,当你带着一个亿的捐款,本科、硕士、博士的学校都会抢着你当校友的,嘿嘿。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关注帅小西De头条号。小西陪你聊大学、考研、读博,收获不一样的教育和人生。




先说结论:还是对本科学校情感更深,认为本科学校是母校。

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作为一个哈尔滨人,本科在广州华南理工上学,硕士,博士研究生都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就读。虽然从小以哈工大为自豪的我,在上完研究生后,才深刻到对本科母校的认同感,在言语中潜移默化的为本科说好话。


首先,本科学校有种先入为主的感觉。
相信,和我有相同感觉的人应该不少吧。

其次,在一定程度起到了替代家庭的作用。本科学校是脱离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一般来说),特别是是对我这样远走他乡这种,学校的方方面,同学,老师,都对我的心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再有,就是本科的生活更为丰富。毕竟本科相比研究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校园文化,体验爱(ji)情(qing)。而研究生玩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生活中,相比于本科,一定程度的脱离了校园文化。

最后,反驳一波那些观点:哪所学校好,就是母校。我认为,这种观点只是为了掩饰自己虚荣心的观点。其实在内心,还是深深认同本科学校。在哈工大我接触过很多双非的本科考上来的同学,在一开始可能他们比较内敛,不会说有关自己学校的事。熟了之后,在对话中,我能明显感到他们对自己本科学校的情感。

最后有想要了解华南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想报考两所学校的,可以评论,私信我,我尽力解决。




母校是双非,不对三非,非985,非211,非双一流。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初拿着985的分数去了这个母校。相比而言虽然研究生的高校好了一大截,但是心底里还是觉得本科学校才是我的母校,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强,只是很多时候是我一厢情愿罢了。

虽然母校种种问题,但是内心还是感激母校所带来的帮助,也衷心希望母校早日成为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正是体会了双非和顶尖高校,才让我深刻理解了不同学校层次所带来的影响是是如此巨大,以前的我仿佛就是井底之蛙,对社会竞争毫无概念。一直以为自己高考还可以,后来才发现自己真的很水。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自己有多牛逼,我们常常是借助于平台这样的外力。985这样的平台助力甚至是普通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就像我以前经常说的,一个走楼梯的人是很难超越坐电梯的,很多时候你以为快追到了,结果只是人家在中间休息了一会蓄力而已。

咋说呢,正因为当初选学校和专业踩坑了,所以最近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回答和帮助,也想帮助和当初的我一样迷茫的高中生和家长,选一个211/985能给你带来很多好处,不然就要像我一样在后期付出成倍的努力,还有可能会走弯路。




本科是父母家,老家,硕士是娘家,博士是自己




母校肯定指的是本科院校。




还是本科是自己的母校,我的本科是个普通二本,硕士考入了211高校,很高兴,感觉很傲娇,但心底里还是觉得自己就是普通二本的学生,我到这个211就是镀金的,人家也没拿我当自己人看,但为了面子自己一般只会说自己硕士毕业的学校。




母校的确定追寻一个原则。

就是这个学校对你有深刻影响,让你倍感亲切,久不忘怀,以在这所学校就读为荣。除此之外就读过得学校只能称之为曾经就读过的学校。

举个例子,我小学中学高中就读的都是家乡附近的学校,完全是义务教育,没有什么选择,上学也是按部就班,并且那时候很小,学到的知识有限,也没感觉老师说的那就话影响一生。现在回想起啦记忆也比较模糊。

大学是自己选的学校,自己选的专业,因为年龄成长,和学校氛围,改变了我很多习惯和思想。从一个放荡不羁的孩子成长成一个有正事的人。学校的总总经历,老师的句句教诲,现在还记忆犹新。可以说读本科期间我像换了个人一样。也正因为个人阅历,思想的成长,促使我坚定了考研的想法。

考研后在另一所学校就读,但读书的过程单单就是提升自己能力,拓宽视野。并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的记忆。

所以我对外说的母校和我从心里承认的母校只有本科就得的学校。其他的即使说是母校也有一种干妈的感觉。

不同人有不同的感悟,阶段也不同,比如有的本科读的平平淡淡,考上研究生后经过导师教诲,学校培养,突然打开了新视野,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等等,那么对于这个人来说研究生就得的学校更符合母校的标准。




本科一个学校,国内硕士一个研究所+大学,国外硕士一个研究所+一个大学,国内博士一个研究所+一个大学。还是本科感情深厚有认同感。




事实上都是母校




只有本科的学校才是母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母校   土著   硕士   本科   博士   学校   都会   哈工大   校友   观点   研究生   阶段   高校   感觉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